中国金融监管的三个阶段
中国金融监管的三个阶段
中国金融监管实录2018.11.27摘要: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相辅相成,在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周期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反作用于经济周期,政府部门根据每年经济周期不同时段,再调整金融政策,如此反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经济周期,这篇文章从经济周期入手,探讨金融监管与金融周期的相互作用,从而更深层次的认识经济运行状态。
一、经济周期、金融周期、金融监管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和收缩。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主要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经济参与者自发的行为及对未来预期变化引发的商业波动。
一个金融周期可能涵盖若干个经济周期,并且两者在长时间紧密联系。
2.金融周期金融周期的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从金属货币到纸币再到现在的信用扩和收缩,从而导致经济“体温”的周期性波动,放眼现在,金融周期与房地产价格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相强化的特性。
每一轮房地产的涨跌起伏都与信用周期的周期性波动联系在一起,在机制是房地产作为信用抵押资产,随着其价格上涨下跌,进一步促进信用扩和紧缩。
当前,宏观经济层面国家去杠杆政策加大,金融周期更多的体现在公司信用扩引发的公司债务方面,因为公司信用扩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经济增长承压,债务负担加重,资金链容易断裂,造成金融危机踩踏事件。
3.金融监管金融周期受到信用扩与紧缩影响,更深层次的是受到金融监管影响较大。
由于我国以间接融资体系为主,货币派生的主要方式就是信用渠道,目前大家谈到的货币超发也是信用扩的问题。
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体系货币量为目标导向,信用派生导致经济过冷过热是货币政策的实际结果。
叠加表信用和表外信用、各类围绕的监管的金融创新,大量业务由表转向表外,躲避表信用监管,使得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围极为广泛。
但无论是表还是表外信用扩,实际都是金融监管的问题。
金融监管发展历程
金融监管发展历程20世纪初,中国的金融监管处于极为落后的状态,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导致了经济的混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但仍面临着监管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
为此,中国在金融监管发展上经历了多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央银行主导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1948年先后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银行、财政部和国家经济委员会金融科。
人民银行成为中国金融监管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统筹银行信贷、管理国库、负责外汇管理,并规定了一系列金融制度。
但由于管理机构单一,法规较少,导致银行的职能作用受到限制,而国家也很难对金融业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
第二阶段:金融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3年)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市场化改革阶段。
1983年,人民银行开始对金融业进行改革,建立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且开设了外商投资银行。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1985年人民银行又设立了金融监管总局,分工明确,由各机构分别负责不同的监管任务。
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人民银行还加强了对外汇管理的监管力度。
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建立较为完善,但还存在着监管部门职权过大、法规不够完善、内部管理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阶段: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时期(1993-2003年)1993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规范化发展。
1998年,人民银行和证券监管委员会合并成立了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和监督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
同时,为了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成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体系基本建立完善,但由于中国股市的波动性明显,监管机构还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监管力度。
第四阶段:金融安全稳定时期(2003年至今)2003年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强化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和风险管理工作。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金融越发展,监管越重要。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危害严重。
金融领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小的风险将会酿成大的灾难,局部性风险会酿成系统性风险。
如果金融不稳定,势必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妨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进一步做好金融监管工作,保障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中国金融监管的发展:从1997年以来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可以看出监管在金融发展中所处在战略位置。
1997年召开的第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被业内誉为化解金融风险的会议。
当时,时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在中国发生,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势在必行。
会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问题。
在金融监管方面,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此次会议后,中国金融业开始了真正向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靠拢的改革。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监会挂牌成立,履行由原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银行业监管职责。
2007年,中国金融业步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和发展期。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放开,中国银行业正以加速之势融入全球化金融竞争中,在未来几年内,中国银行业能否真正构建核心竞争力,提升整个金融业的服务水平,不仅关系银行自身生存与发展,而且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为此,当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中外资金融企业的公平竞争,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
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与中国式愿景
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与中国式愿景作者:蔡宁伟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24年第09期[摘要]文章梳理了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整体历程,初步划分了统一监管、分业监管、混业监管三个阶段。
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主要特征,提出人民性、发展性、普惠性、先进性和安全性五大特征及其内在逻辑。
结合近期国家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梳理了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核心内涵,阐释了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和兜底监管的关系与主要作用。
尝试从逻辑思维和哲学联系上分析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要求,客观剖析可以持续提升的空间,并分别探讨愿景与金融监管、金融从业者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金融监管;金融强国;统一监管;分业监管;混业监管[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24)09-0077-10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从影响上界定,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金融是“国民经济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1]。
从概念上溯源,金融(Finance)源自拉丁语,本意是“目标”[2]。
金融所要服务的目标源自民众,本身并不包含或聚焦为一个特定的目标。
因此,金融并非狭义上的赚钱或生财,其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目標,即社会目标。
这些目标广义上反映了每个个体职业者的抱负、家庭生活中的希望、生意当中的雄心、文化发展中的诉求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
借助上述目标的设立与追求,金融机构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是维系社会运转最基础的关系[2]。
这种关系导致金融具有一定“双面性”,既可为善,也能为恶,尽管其本质是经济体系的中介者[3]。
典型的如金融杠杆,关键在合适的度[4],需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否则欲速不达、过犹不及。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深入剖析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
金融监管制度作为保障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金融监管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精细的变迁过程。
本文将通过回顾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监管制度的变革动因,探讨监管制度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展望未来监管制度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对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还将借鉴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先进经验,对比分析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优劣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研究,本文旨在揭示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和外部动因,分析监管制度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探讨监管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理解,也为政策制定者和金融从业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金融监管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命令和计划手段,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也相对有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开始逐步建立。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负责金融市场的监管。
随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分别负责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监管。
这些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在早期发展阶段,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是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需要政府加强监管以维护金融稳定。
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带来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金融监管机构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和手段,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问题剖析
中 国分 业 监 管 体 制 开始 的标 志 性 事件 是 1 9 9 2年 中国证 券监 督 管理 委员
行专 门行使 中央银行 职 能 。 初步 在 我 国
形成 了二元 化 的银行 体 制 , 民银 行从 人
罪 的决定 》等 金融法 律 ; ) 国务 院 发布 和
批准 发布 了多部金 融行 政法 规 : 国人 中 民银 行发 布有 关金 融监督 管理 、 务命 业
l. 。
大 家
的设 置和撤 并 . 又从 该金 融机 构 管理 后
司分设 条法 司 、 非银 行 金融 机构 管理 司 和保 险司 , 金融 机构 管理 司改 称银 行 原 司 ,另外 成立 了外资 金融 机 构管 理 司 。 18 9 3年 9月 ,国务 院决 定 中 国人 民银 管。 央行要 在加 强对 金融 机构 业务 监管 的 同时开始 重视 对人 的监 督 。
分业 监管 体制 的正 式确 立 。 国金 融分 我
业 监 管可 分为如 下几 个 阶段 :
围 ; 金 融 机 构 的存 款 、 款 、 算 、 对 贷 结 呆 账等 情况 随时进 行稽 核 、 查监 督并 要 检 求金 融机构 按规 定报 送 资产 负债 表 、 损
益表 及其他 财务 会计 报表 和 资料 。 中央
令和 金融 规章 近百件 , 中 国金融 监 管 使
逐步 走上 了依 法监 管 的轨道 。 19 9 7年 ,为 了加 强 对农 村 的金 融 监管 , 中国人 民银 行增 设 了农 村合 作金 融监 督管 理局 , 正式 将农 村 合作 金融 并 机 构 纳入 专 业 监 管 的范 围 。1 9 9 8年 7 月, 中国人 民银 行 撤销 了稽 核监 督 局 和
我国金融监管发展历程
我国⾦融监管发展历程转载⾃,有部分删减。
我国的⾦融监管体系⼤致从改⾰开放之后慢慢形成,在此次银保监合并之前,可以⼤致分为三个阶段。
1978-1992年,是混业监管初试阶段。
1978年,⼈民银⾏从财政部独⽴出来,但那时⼈民银⾏的中央银⾏职能和商业银⾏职能尚未完全区分。
直到1983年,国务院做出《关于中国⼈民银⾏专门⾏使中央银⾏职能的决定》,明确⼈民银⾏履⾏货币政策和⾦融监管职责,⾃此开启了我国⾦融混业监管的时期。
1992-2003年,是分业监管确⽴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加快,为了更⾼效地⽀持和保障⾦融业的快速发展,证监会(1992年)、保监会(1998年)、银监会(2003年)相继成⽴,由此确⽴了对我国影响深远的分业监管格局。
2003-2015年,是协调监管探索阶段。
分业监管为我国⾦融监管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也⽇渐重要。
⾃2003年起,三会就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开始建⽴联席会议制度。
到了2013年,由⼈民银⾏牵头的⾦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确⽴,时任⼈民银⾏⾏长的周⼩川同志担任召集⼈,三会的主席及时任外汇局局长的易纲同志担任成员,通过季度会议或临时会议开展⼯作,落实国务院交办事项。
然⽽联席会议制度⾥有⼀项重要的⼯作要求——“不改变现⾏⾦融监管体制,不替代、不削弱有关部门现⾏职责分⼯”。
这说明从根本上来看,联席会议终究只是⼀种论坛式活动,不具有决策功能。
随着近年来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渐凸显,⾦融监管协调⾯临众多挑战,市场乱象层出不穷,监管体系的质效急需提升,因此监管改⾰势在必⾏。
于是,从2015年⾄今,我们迎来了“⼀委⼀⾏两会”的改⾰阶段。
那么此次监管改⾰的主要动因及⽬标是什么呢?⼀句话——为了更好地实现功能监管和⾏为监管。
功能监管和⾏为监管2017年,第五次全国⾦融⼯作会议着重强调,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为监管。
”当时,很多⼈可能对“宏观审慎管理”⼀词不算陌⽣,但对后⾯的“功能监管”和“⾏为监管”则有所茫然。
金融监管框架的变化
金融监管框架的变化一、背景介绍在过去几十年里,金融行业一直是全球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使得金融监管成为了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
金融监管框架是指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监管措施,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监管框架的演变过程金融监管框架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相应的监管措施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1.第一阶段:传统监管模式在金融市场兴起之初,监管主要采取传统的审慎监管模式,即通过设立监管机构和制定行业规则来管理金融市场。
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主要关注银行业,其主要任务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第二阶段:市场导向监管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传统的监管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监管开始向市场导向型监管转变。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监管机构不再过多干预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而是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3.第三阶段:风险监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风险的增加,金融监管开始注重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测。
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框架更加注重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把控和监测,通过设立风险管理指标和监测系统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4.第四阶段:科技监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监管也需要与时俱进。
科技监管是一种借助新技术手段来提升金融监管效能的监管模式。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金融监管机构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未来的风险,提供更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服务。
三、金融监管框架的新趋势在新世纪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框架的变化引起了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
以下是金融监管框架的新趋势:1.跨境监管合作加强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加速,金融监管也面临新的挑战。
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建立起跨境监管合作的机制。
金融法的发展与监管
金融法的发展与监管一、引言金融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它是为了规范和保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探讨金融法的发展历程以及不断完善的监管机制。
二、金融法的发展历程金融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过渡阶段和现代阶段。
在初级阶段,金融法主要是从民商法中的金融规范中衍生而来的。
法律对金融市场的管理主要依赖于各个相关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和规定。
然而,由于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这种行政指导的执行力度明显不足,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秩序混乱,资本市场泡沫频繁出现,投资者利益难以保障。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对外开放,进入过渡阶段,金融法不仅仅局限于民商法的范畴,还开始纳入了外商投资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体系。
这一阶段,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得到了增强,金融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金融市场运作也逐渐规范化。
进入现代阶段,金融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并与经济、公司、证券、保险等多个法律领域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金融法变得更加专业化和细化,立法主体也逐渐由政府机关转变为专门的立法机构。
金融监管的重点也由“追赶型监管”转变为“前瞻型监管”。
三、金融法的监管机制金融法的监管机制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和市场自律三个方面。
法律法规是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的基础。
它涵盖了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到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金融领域,并依据国情和市场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
金融法的法律适用和司法保障是确保金融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监管机构在金融市场的监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不同性质,分别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等多个专门的监管机构。
这些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金融法规,并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和审查。
监管机构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市场自律则是监管机构之外的第三方力量,通过协会或交易所等组织对金融市场进行行业自律。
金融监管发展历程
金融监管发展历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金融市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各国政府逐渐建立了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
本篇文章将对金融监管发展历程进行介绍。
一、早期金融监管早在18世纪,英国政府就开始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
当时的监管主要是为了防止银行倒闭和金融欺诈。
英国政府先是设立金融监管机构Bank of England,之后又出台了多项法规和制度,包括《银行法》和《证券交易法》等,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建立金融监管制度。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银行法》,该法规定银行必须成立联邦储备银行,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督,以保障储户利益。
此外,1934年,美国还颁布了《证券交易法》(Securities Act of 1934),该法要求在证券市场上发行的证券必须符合一定的披露标准,保护投资者利益。
二、金融全球化与监管体系的变化20世纪末,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跨国金融机构的出现使得金融监管变得复杂和困难。
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也使得有关国家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金融监管制度,例如2002年美国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就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以增强投资者保护。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得金融监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后,G20成员国就开始合作,加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管。
在此过程中,不仅建立了国际金融监管标准,例如巴塞尔协议,而且还成立了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并对成员国的金融政策进行协调和监管。
三、金融科技与监管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金融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金融监管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例如,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高效的交易方式,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相关监管制度也需要随之调整。
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国内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规定,例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金融机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旨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维护市场稳定和消费者利益。
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
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从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金融创新、金融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解读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金融业存在国有化趋势,数量有限,业务狭窄,居民和企业的金融需求大量未被满足。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加速发展阶段,国家鼓励金融行业的多元化经营,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创造了条件,在外汇管理方面也有了一些松动,对外开放程度加大。
第三个阶段是当前的高速发展阶段,表现为金融服务对象更为广泛,金融产品和业务日益多样化,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金融服务深入实体经济多层次和各个领域。
二、金融创新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都伴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点开放城市。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始于1984年,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四个试点开放城市设立了低成本行银行和金融企业,并开设外汇存款业务,为外贸企业的汇款兑换提供便利。
2. 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货、银行承兑汇票等金融产品。
相继出现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拍卖市场以及大量新的金融工具,满足了不同群体、不同规模、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需求。
3. 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经营。
这一创新在90年代中期实现,由于银行业在市场化竞争中取得了显著优势,民营企业抢滩进入银行业,使得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4. 金融信息化。
中国金融在1990年代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金融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推进了金融产品、服务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银行卡、网银等方面,中国赶上了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
三、金融风险控制金融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风险问题,因此,金融风险控制也成为了金融行业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要求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评价与对策研究
ega l Sys t em A nd Soci et yf叁堕!圭塾金竺!堡!三里堕。
:鍪圈蟹豳譬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评价与对策研究刘莎沙摘要一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取决于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在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时应充分考虑本国的金融监管历史与金融业发展现状。
本丈通过考察我国金融业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史,分析在金融混业经营现状下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改革完善我国金融体制的意见。
关键词金融监管分业监管混业经营监管历史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117-03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蓬勃发展,金融市场初具规模。
为了适用经济发展的需要,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必定想方设法避开金融监管,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机构的创新。
同时,金融全球化的推进,使各国金融机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毋庸置疑,面对在国内国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变革的金融业,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需要作出重大的变革,从而推动我国金融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我国金融业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史结合金融业的发展情况,考察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变革部分已不适用金融业发展的制度。
我国金融监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混业监管到分业监管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84年.1992年建国初期到1984年间,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唯一的一家银行既承担了“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又从事“商业银行”活动,金融监管职能不明显。
1983年,国务院定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自此,我国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oD l986年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初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
80年代后期,我国逐步开放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并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进行试点,证券业和保险业初步发展。
金融监管的演变及其特点
金融监管的演变及其特点金融监管是指对金融市场及其参与者的合规行为、风险管理和稳定运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它的目的是保障金融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演变,其特点也在不断改变。
在17世纪和18世纪,金融监管主要是由各国政府进行的。
当时主要追求的是维护国家财政的良好运行和收入的增加。
这个时期的金融监管主要体现在对银行和货币发行的监管上。
国家以征税和赋税的方式控制金融机构,维护国家财政的稳定。
同时,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货币的稳定价值。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和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金融监管开始把重点转向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
在这个阶段,金融监管的主要特点是规范化和全面性。
各国建立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规章来约束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并设立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监管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频繁发生,使金融监管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这时金融监管的特点是国际化和风险导向。
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监管作用。
各国也开始加强对跨境金融活动的监管,建立跨国合作机制,共同应对金融风险。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迅猛发展,金融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金融监管的特点逐渐趋向于科技化和创新方向。
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应对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和虚拟货币等新兴金融业态的监管问题,保障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也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加强监管能力,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风险识别和监测,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综上所述,金融监管的演变和特点不断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从国家财政监管到金融机构监管,再到全球化和科技化的监管,金融监管不断扩展其范围和深度。
同时,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加强对风险管理和创新监管的重视。
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金融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下是我国金融机构发展历程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
在这个阶段,我国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国家金融系统,其主要职责是承担货币发行和金融监管。
同时,建立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实现了国家和人民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从1978年开始。
在这个阶段,我国实施了金融体制改革,开始引入市场机制,逐步赋予金融机构更多的自主权和竞争能力。
1984年,中国发展银行成立,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各类金融机构大规模涌现。
第四个阶段是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
同时,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的兴起,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方式和形态。
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金融机构的运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调控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金融机构也应积极适应和引领科技的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构建及运行
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构建及运行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构建及运行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变革,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金融监管机制。
然而,由于国际金融业务交易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单一国家的监管机构难以有效解决跨国金融风险和市场乱象的问题。
因此,全球金融主管部门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金融监管协同机制,来确保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
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概念金融监管协同机制是指各个金融业监管机构之间,根据各自职责和权利,在金融监管领域内进行合作和协同,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协调行动等措施,加强对金融业部门的监管和监控,避免在跨境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和乱象,防范在金融市场上的潜在风险,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
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构建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构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理念阶段、建立协议阶段和实施阶段。
1. 理念阶段理念阶段主要是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进行意见交流和科研讨论,就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建设和实施进行前期的准备和规划。
同时,在理念阶段也需要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对各自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梳理和比对,以便在后期建立协议的过程中,协同各自的监管职能和协作方式,如何互相协调和制定具体的制度方案。
2. 建立协议阶段建立协议阶段是指各国监管部门签署协议,确定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具体内容和统一标准。
协议需要明确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方式和具体工作内容,以及信息交换机制等细节方案。
同时,协议还应着眼于各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和风险形式,对跨境金融交易的监管方案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
协议签署后,各国监管机构需按照规定开展工作。
3.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指各国监管机构在协议下实施实际监管行动,并根据协议提高各自的金融监管水平。
实施阶段需要各国监管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和传递,开展跨国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市场风险和乱象。
同时,各金融监管机构应通过加强监管技术手段和人才培养来提升监管水平,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金融金融监管体系配套习题及答案
第四编调控监管第十九章金融监管体系一、填空题1. 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______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
2. 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______、同业组织的自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3. 融监管有两层含义:外部管理和______。
4. 融监管的目标,一般是出于保障和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的______、保护存款人和社会公众______、维持金融业的______三个方面。
5. 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由______负责,对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监管是由______负责,对保险市场的监管是由______负责。
6. 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原因和方式可以分为两类:______与______。
7. 管指标考核体系有以下三个子体系:首先是______体系。
8. 融监管当局进行稽核、检查的形式主要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9.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应分为______资本和____________资本两部分。
10.《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目标比率应为______,其中核心资本比率至少为______。
11. 在市场经济中金融监管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金融监管的具体监管内容主要由三个方厩,市场准人的监管、______、市场退出的监管。
13. 银行监管的政策、工具和目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关注重心是商业银行经营合规、______和______。
14. 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在______上是一致的。
二、单项选择题1. 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是()A. 利率风险B. 汇率风险C. 政策风险D. 信用风险2. 于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如证券价格、金融衍生产品价格)的变动,而使金融机构面临损失的风险是()A. 利率风险B. 汇率风险C. 市场风险D. 价格风险3. 20世纪30年接连出台法律,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的国家是()A. 英国B. 德国C. 美国D. 法国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设立银行B.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C. 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D.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小于4%5. 对金融机构最严厉的行政制裁措施是()A. 罚款B. 撤换高级管理人员C. 发出停业整顿命令D. 吊销营业执照6. 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各种金融法律、法规及各种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的各种规章制度,被称之()A. 合规经营B. 守法经营C. 正常经营D. 遵纪经营7. 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是()A. 经营的安全性B. 包括ACD全部C. 竞争的公平性D. 政策的一致性8. 关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市场准人的表述下面______是错误的。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一、起步阶段在我国金融发展早期阶段,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并不是重中之重。
当时,金融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监管主要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和保护金融稳定为主。
宏观审慎监管并未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
二、政策导向的明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壮大,金融体系的风险也开始显现。
在政策导向方面,我国开始逐渐意识到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政策部门开始倡导宏观审慎监管,将其作为保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并逐步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三、监管框架的建立随着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我国开始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框架。
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力度,强化了对金融体系运行的监测和评估。
我国还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监管标准和经验,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确保其能够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的需求。
四、监管工具的创新为了更好地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我国不断创新监管工具。
除了传统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工具外,我国还引入了压力测试、资产负债表匹配、动态规模调整等一系列监管工具,以更加全面地把握金融市场的风险情况,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全面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了宏观审慎监管。
监管部门密切关注金融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
我国还在积极探索和倡导跨国宏观审慎监管合作机制,以更好地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我认为在不断加强监管的还需要注重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更加注重金融市场的自律和稳定性。
只有在这样的全面监管和自律机制下,我国金融体系才能够更加稳健地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总结回顾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从尚未重视到政策导向明确、监管框架建立、监管工具创新到全面实施监管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金融监管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特点,为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国银行监管的演进及有效机制的选择
我国银行监管的演进及有效机制的选择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面对金融工具的创新,世界金融市场的融合,金融风险的暴露也日渐对金融行业的稳定有序的发展带来隐忧,从而与一国银行业发展相协调的银行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银行监管的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对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银行体系的建立相伴而生的银行监管不断改革演进的三大阶段,从中可以研究探索有效银行监管的基本认识,同时,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国外的经验也是我们需要借鉴的,通过对英国、新加坡、俄罗斯、韩国等国的银行监管体制的研究,取长补短,最后针对现阶段的不足,从而确定我国银行监管未来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银行监管商业化改革监管有效性银行监管的理论概述从总的发展进程来看,政府对银行监管的开展是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紧密相连的,从中央银行的职责来看,其是货币的发行和管理者,承担了银行机构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成为了理论界的主流学派,而政府干预主义也为银行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公共利益论,监管经济论构成了银行监管的理论分析基础,此后,经历了监管、放松监管和再监管的发展历程,其中,政府管制经济学是主流理论,庇古和萨缪尔森的福利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可以改善市场本身的失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公共利益论。
俘获论则认为政治运动由于体系的失败和其他原因会导致有效监管往往最终被监管者所控制。
而经济监管论认为监管是根据需求与供给而被分配的一种产品,是均衡的产物。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实践给予了理论以检验的环境,从而形成了诸如利用法学概念形成的法律不完备性理论,从其对违法行为恫吓作用的丧失来论证引入监管的重要性。
在理论研究的进程中,面对银行危机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客观上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银行监管的内涵,我国需要顺应国际监管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在监管组织体系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并进行适应性的实践,在冲击和调和中探索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之道。
中国金融监管的三个阶段
中国金融监管实录2018.11.27摘要: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相辅相成,在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周期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反作用于经济周期,政府部门根据每年经济周期不同时段,再调整金融政策,如此反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经济周期,这篇文章从经济周期入手,探讨金融监管与金融周期的相互作用,从而更深层次的认识经济运行状态。
一、经济周期、金融周期、金融监管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主要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经济参与者自发的行为及对未来预期变化引发的商业波动。
一个金融周期可能涵盖若干个经济周期,并且两者在长时间内紧密联系。
2.金融周期金融周期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从金属货币到纸币再到现在的信用扩张和收缩,从而导致经济“体温”的周期性波动,放眼现在,金融周期与房地产价格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相强化的特性。
每一轮房地产的涨跌起伏都与信用周期的周期性波动联系在一起,内在机制是房地产作为信用抵押资产,随着其价格上涨下跌,进一步促进信用扩张和紧缩。
当前,宏观经济层面国家去杠杆政策加大,金融周期更多的体现在公司信用扩张引发的公司债务方面,因为公司信用扩张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经济增长承压,债务负担加重,资金链容易断裂,造成金融危机踩踏事件。
3.金融监管金融周期受到信用扩张与紧缩影响,更深层次的是受到金融监管影响较大。
由于我国以间接融资体系为主,货币派生的主要方式就是信用渠道,目前大家谈到的货币超发也是信用扩张的问题。
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体系货币量为目标导向,信用派生导致经济过冷过热是货币政策的实际结果。
叠加表内信用和表外信用、各类围绕的监管的金融创新,大量业务由表内转向表外,躲避表内信用监管,使得我国货币政策影响范围极为广泛。
但无论是表内还是表外信用扩张,实际都是金融监管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监管实录2018.11.27摘要: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相辅相成,在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周期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反作用于经济周期,政府部门根据每年经济周期不同时段,再调整金融政策,如此反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经济周期,这篇文章从经济周期入手,探讨金融监管与金融周期的相互作用,从而更深层次的认识经济运行状态。
一、经济周期、金融周期、金融监管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主要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经济参与者自发的行为及对未来预期变化引发的商业波动。
一个金融周期可能涵盖若干个经济周期,并且两者在长时间内紧密联系。
2.金融周期金融周期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从金属货币到纸币再到现在的信用扩张和收缩,从而导致经济“体温”的周期性波动,放眼现在,金融周期与房地产价格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相强化的特性。
每一轮房地产的涨跌起伏都与信用周期的周期性波动联系在一起,内在机制是房地产作为信用抵押资产,随着其价格上涨下跌,进一步促进信用扩张和紧缩。
当前,宏观经济层面国家去杠杆政策加大,金融周期更多的体现在公司信用扩张引发的公司债务方面,因为公司信用扩张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经济增长承压,债务负担加重,资金链容易断裂,造成金融危机踩踏事件。
3.金融监管金融周期受到信用扩张与紧缩影响,更深层次的是受到金融监管影响较大。
由于我国以间接融资体系为主,货币派生的主要方式就是信用渠道,目前大家谈到的货币超发也是信用扩张的问题。
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体系货币量为目标导向,信用派生导致经济过冷过热是货币政策的实际结果。
叠加表内信用和表外信用、各类围绕的监管的金融创新,大量业务由表内转向表外,躲避表内信用监管,使得我国货币政策影响范围极为广泛。
但无论是表内还是表外信用扩张,实际都是金融监管的问题。
二、金融监管对金融行业的影响金融监管直接影响的是金融机构表内外业务,从而间接影响了金融周期,进一步对经济周期起到一定影响,就金融本身而言是作为经济的润滑剂存在的,因为其特殊性,行业本身对经营风险和收益的管理至关重要,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金融业务“跨期收益”的特征,即从业人员获取收益可能存在即时性,但风险却是滞后的,长期风险的存在让其行业本身成为金融监管管理的重点,同时,金融监管本身政策的稳定性及可预期性,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绝对重要的作用。
2、从个人及企业层面来看,金融本身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微观金融个体的经营决策仅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做出,比如杠杆、高债务经营,现金流不健康,短期公司盈利可观,但整个系统而言,如果出现如此次去杠杆政策,微观个体风险很容易外溢,造成系统性风险,长此已久,给整个经济埋下隐患。
3、金融创新后的监管尤为必要,如P2P的监管,虽然金融创新等一系列活动可能会降低融资限制,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同时也增加了大家对风险及对融资条件之间关系的认知难度,金融机构风险偏好进一步提高,风险积聚可能性提升。
三、金融监管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二级市场走势,将经济周期划分为三段,从而间接反映金融监管的周期性运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金融监管导致金融周期循环反复,金融周期最终影响投资者对二级市场估值,二级市场走势更多的是金融监管变动的一个结果,并非原因。
图1 上证指数走势图(一)第一阶段,金融监管初步完善2001-2008年经济周期向上,金融监管制度形成完善并进行初步创新,金融周期平稳。
在此阶段,经济周期整体上行。
主要原因是受益于中国加入WTO,与各个国家贸易来往增加,整体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我国出口快速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慢慢搭建,在全球经济中地位也慢慢树立起来,经济增长动能强劲。
(1)金融监管制度“一行三会”机构监管模式正式推出1978年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金融机构,所有贷款计划由人民银行确定,所有存款均存于人民银行。
1993-2002年间,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相继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分别由证监会和保监会执行,2003年4月2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至此,“一行三会”监管框架正式形成。
(2)表内监管:落实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初步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完善基础制度建设。
随着“一行三会”监管框架形成,银行表内监管主要集中在基础制度建设方面,涉及金融许可、外资金融机构准入、业务规范、内部控制、行政处罚等方面,搭设监管框架。
同年,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明确各类房地产贷款操作办法及风险管理,提出土地储备贷款要注重借款人经营管理及资本金考核,要求房地产开发贷款“四证齐全”,资本金不得低于35%。
(3)表外监管:鼓励银信合作,表外信用扩张渠道初步发展这一阶段的表外信用投放占社会融资比例较低。
金融监管对这一时期的表外信用态度经历先规范、后支持的态度。
开始大力支持信托公司业务调整及创新,鼓励信托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私人股权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快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银行通过将表内信贷转让,并通过表外理财购买信托收益权的方式实现信贷出表,实际上躲避了表内监管指标,表外信用扩张渠道初步打开。
(二)第二阶段,金融监管大水漫溉2009-2013 年经济周期向下,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叠加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周期触底回升经济周期下行,四万亿刺激计划出台。
在此阶段,我国受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出口萎靡影响,GDP增速明显回落。
同时,2009 年政府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兜底经济。
然而过去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结构失衡影响逐步显现,2010 年刺激政策结束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下行区间,经济增速换挡趋势明显。
金融监管方面,监管力度“两起两落”,信用投放由表内信贷扩展至表外信用金融监管在这一时期历经两次宽松时期,第一次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投放后,为配合政策落地、应对经济下行风险,金融监管明显放松,银行表内信用快速扩张,第二次为2012 年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信用投放由表内信贷大幅扩展至表外信用。
两次金融监管放松均拉升金融周期,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我国在信贷需求不振、房价低迷的双重压力下实际上进入金融周期的底部盘整期。
“四万亿”刺激政策后,伴随着房地产刺激政策以及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周期明显出现两次快速拉升:第二次金融监管放松助长我国结构性问题,拉升金融周期。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际掩盖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性问题,通过大力发展基建、房地产、金融等行业,推后了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步伐。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经济中的结构性、粗放型增长问题再次出现,过去依靠资源投入和扩大投资带来的效益拉动逐步消失,企业经营效益回落,体现“未完成的衰退”。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及产能过剩国企,分别凭借预算软约束、短期政策刺激、“企业大而不能倒”继续获得金融机构信用支持,提升杠杆水平,形成经营效益越差-债务压力越大-加杠杆动机越强的恶性循环。
(三)第三阶段,经济周期继续向下2014-2016年,经济周期继续向下,金融监管局部趋严效果有限,反而挤压信用多渠道投放,助长金融周期持续上行经济周期持续下行,增速换挡态势明显。
GDP增速进入增速换档期。
企业劳动成本上升,经济增长动能切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挤占大量金融资源,均影响经济增长动能。
金融监管方面,通过堵通道和局部整顿,局部趋严,然而在金融行业监管标准不统一的背景下,监管要求可通过其他途径绕道,信用多渠道、大量投放,加上这一时期央行连续降息,利率维持低位,债券融资明显增加。
在各渠道信用投放叠加下,金融周期继续快速上行。
四、金融周期下半场的金融监管(一)稳中有变的总基调201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企稳态势明显,而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一些新问题,从内部环境来看,去杠杆及金融严监管收缩广义流动性,企业信用违约压力提升。
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内外需叠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发力基建和结构性放松货币政策,但坚决进行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
(二)金融周期退潮2017年以来,金融全局性监管力度不断提升,信用投放渠道全面收紧。
央行年初正式实施MPA考核,并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口径,全面监管银行体系信用投放及货币派生;2018年起金融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委托贷款管理办法、银信合作新规的出台,以及4月底落地的资管新规正式稿,全面收缩除信贷以外的信用投放渠道,严格控制金融资源流向过剩产能国企、房地产等行业。
房地产调控态度坚决。
2018年政策逐步释放明确信号,去库存任务基本完成,棚改货币化比例将大幅降低。
2018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中央对于房地产调控态度坚决。
在金融及房地产政策均收紧的影响下,我国金融周期退潮。
(三)金融周期下半场的政策搭配金融周期下半场,一方面需控制债务稳杠杆,另一方面需要保持经济维持合理运行区间,谨防两者相对关系明显变化,造成债务与GDP相对关系迫近压力临界点。
具体来说,首先要避免经济陷入“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其次是使经济维持适度通胀,保持收入上升速度大于债务增长速度,有效增强偿债能力。
(1)利用好债转股工具,集中精力结构性去杠杆我国企业杠杆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其中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及产能过剩国企三者为甚。
在近一年的调整中,相关行业杠杆率稳杠杆趋势逐步显现,稳杠杆政策取得初步成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存量债务规模依然较大,解决问题迫在眉睫。
近期政策推动的债转股即针对高杠杆行业,有望缓解债务压力,实现债权方及债务方双赢。
(2)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对于实体经济合理支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有一定深层次原因:从小微企业自身看,信息不透明、竞争力薄弱、资金需求小而散;金融市场机制方面,商业银行是理性的经济主体,放贷业务的收益要能够覆盖所承担的风险,因此抵押物少、信用资质差的小微企业自然会遭受歧视;政策层面,保障力度不够、基础设施缺乏、信用担保体系亟待完善。
然而真正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的政策,除了信贷支持、切实提高小微信贷不良容忍度外,大力度减税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