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doc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7ede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2.png)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内部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工作方式以及共同信念的总和。
它可以激励员工、推动组织发展并提高绩效。
本文将对一家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效果。
二、企业背景XYZ公司,一家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和销售电子产品。
自成立以来,XYZ公司一直以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闻名于业界。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逐渐意识到,仅凭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公司决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三、文化建设主题确定在进行文化建设之前,XYZ公司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讨论,最终确定以“创新、协作、客户导向”为主题。
这一主题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业务目标相契合,并且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四、具体行动计划1. 培训与教育:XYZ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培训部门,定期开设各类培训课程,包括技术培训、领导力培训和团队协作培训等。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发展目标选择相应的培训课程,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创新激励机制:为了鼓励员工创新,XYZ公司设立了创新激励机制。
员工可以通过提交创新想法和方案,参与创新项目,并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这种机制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推动了公司的创新发展。
3. 沟通与协作:XYZ公司注重构建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氛围。
公司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和跨部门交流,鼓励员工与同事分享经验和想法。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内部沟通平台,方便员工随时交流和分享信息。
五、文化建设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化建设,XYZ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员工士气提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士气。
2. 创新力提升: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和培训教育等措施,XYZ公司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不断推动着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3. 客户满意度提高:以客户为导向是XYZ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61ca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7.png)
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案例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到整个企业生命的系统工程,是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规范,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企业文化建设意义、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步骤和企业文化案例分析三方面展开阐述。
一、企业文化建设意义企业文化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能够:1.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对外的形象和竞争力;3.减少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步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具体的步骤,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步骤。
1.确定文化定位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规范。
在开始建设企业文化时,需要明确企业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文化规范。
2.策划推广方案制定一份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广方案。
包括有关文化宣传的渠道、形式、内容、周期和力度等具体细节。
3.提升员工认同感员工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推广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理解和认同对于文化建设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把员工的参与度、感受度和满意度放在文化建设的优先位置。
4.对文化建设进行跟踪和评估建设好企业文化之后,需要进行跟踪和评估,判断文化建设的效果和影响。
只有对文化建设进行及时、系统性的监控和反馈,才能够及时纠正问题,更好地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
三、企业文化案例分析下面以三个企业文化案例分析方案和效果。
1.华为文化华为文化的核心是“客户至上”和“不断创新”。
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是华为的立身之本。
同时,创新体现华为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2.宝洁文化宝洁文化的核心是“启发智慧,解放潜能”,即激发员工的潜力,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努力和创造力。
宝洁文化的目标是为员工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以达到企业的增长和发展目标。
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20caf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0.png)
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500强企业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为人所称道,其成功经验不仅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也为我们深入探讨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深入挖掘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深刻的理解和启示。
二、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1. 产品至上苹果公司一直以产品至上的企业文化著称。
从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开始,产品的设计和品质一直是苹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苹果公司将创新、品质和用户体验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不断推动产品的升级和优化。
苹果iPhone产品的不断创新和设计理念,正是产品至上企业文化的体现。
2. 追求完美苹果公司对产品的追求完美也成为了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苹果公司一直坚持“做对的事情”和“做正确的事情”,并将追求产品的完美视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苹果公司在产品的设计、工艺和用户体验上一直追求完美,在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三、谷歌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1. 激励创新谷歌公司一直以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而闻名。
谷歌公司鼓励员工大胆尝试新的想法和创新,让员工敢于冒险和失败。
谷歌公司通过举办“20%时间”和“创新周”等活动,为员工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机会,激励员工进行创新和实验。
2. 以人为本谷歌公司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谷歌公司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谷歌公司通过构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为员工营造了积极、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日常经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当不断借鉴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de75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e.png)
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分析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风格,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企业文化案例,可以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一、苹果公司1.1 苹果公司的价值观念苹果公司一直秉承“创新、卓越、领导力”等核心价值观念,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设计领域的发展。
1.2 苹果公司的行为准则苹果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倡导简洁、直观的设计风格,鼓励员工勇于挑战和突破传统。
1.3 苹果公司的工作风格苹果公司倡导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决策和发展,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谷歌公司2.1 谷歌公司的价值观念谷歌公司以“不作恶、用户至上、创新不息”等核心价值观念为公司文化的基石,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2 谷歌公司的行为准则谷歌公司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创新,提倡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大胆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2.3 谷歌公司的工作风格谷歌公司倡导自由、灵活的工作方式,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个人和公司的共同发展。
三、亚马逊公司3.1 亚马逊公司的价值观念亚马逊公司以“顾客至上、创新、结果导向”等核心价值观念为公司文化的核心,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购物体验。
3.2 亚马逊公司的行为准则亚马逊公司倡导快速决策和执行,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
3.3 亚马逊公司的工作风格亚马逊公司倡导高效、务实的工作方式,鼓励员工团队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公司的目标和愿景。
四、微软公司4.1 微软公司的价值观念微软公司以“使命必达、合作共赢、创新不止”等核心价值观念为公司文化的基石,致力于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4.2 微软公司的行为准则微软公司倡导诚信、负责、尊重的工作态度,鼓励员工勇于承担责任和挑战,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
4.3 微软公司的工作风格微软公司倡导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决策和发展,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668086c1c708a1284a4457.png)
1中山建华管桩公司概况中山建华管桩公司于1993年诞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建厂初期,一天只能生产10多条管桩,第二年的年产量才26万米。
到2003年,短短的10年里,建华管桩公司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多次获得各种荣誉。
1997年起连获广东省中山市技术监督局通报表彰,被评为“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1998年7月,被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审查评定为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一级企业;1998年12月一次性通过国际认证机构———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组织的审核认证;1999年1月获得了省建委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合格认证;1999年10月被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省“质量信得过企业”;2002年5月“建华管桩”荣获中山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山市十大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公司现在广东、上海、天津、湖北、福建、南京、江苏等地拥有工厂近10家,年生产能力超过5000万米,管理人员及职工6000多人。
建华公司的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将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对此进行探讨。
2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团体的企业,其主要活动是经营活动,而经营行为、经营活动则一刻也离不开人的因素:一方面,它有赖于公司自身的员工实施这些活动,作为行为主体的职工是这些经营活动/行为质量的保证者;另一方面,经营行为/活动意味着企业要与外界(供货方、产品客户以及政府、媒体等第三方)不断地保持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企业总会逐渐形成某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认识(knowledge)、操作惯例(proficiency)与认知(perception),这些就构成了“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就势必首先要解决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问题。
建华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突出表现在“以人为本”的这种管理理念上。
建华总裁许景新解释说:“以人为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是最根本的。
毛泽东在强调人的重要性时,提到以人的因素为第一;儒家的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说到人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及答案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03c9fcfab069dc50220176.png)
案例分析:1、文化就是力量美国密歇根大学管理学院一位教授对通用电气公司执行总裁杰克•韦尔奇评价道:“20世纪有两个伟大的企业领导人,一位是通用的斯隆,另一位则是韦尔奇。
但两个人比较起来,韦尔奇又略胜一筹。
因为韦尔奇为21世纪的经理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韦尔奇是在1981年坐上通用电气第一把交椅,那时候他只有45岁,是通用历史上最年轻的总裁。
1998年,公司的市场价值从原来的120亿美元,增值到2800亿美元。
韦尔奇的管理模式可用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力量(FORCE)来代表,F代表弹性(Flexible);O代表条理(Organizational);R指的是以“结果”挂帅(Result-Orientated);C是沟通(Communication);而E 则代表教育( Education)。
韦尔奇这套管理原则,印证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巧妙地印证了“文化就是力量(FORCE)”的名言,不但为通用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也为管理界留下了新的文化模式。
问题:一、请用所学的企业文化理论分析韦尔奇的“FORCE”文化模式文化就是力量,企业的文化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力整合企业的资源优势,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力塑造企业的品牌,凸现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力培育企业的学习力,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韦尔奇的force文化模式的具体内容:(1)弹性。
弹性在管理中表现为管理决策和管理行为科学、合理的灵活性。
尽管韦尔奇总给人们一种“铁血宰相”的印象, 但他并不一意孤行。
相反, 韦尔奇的经营理念常常会因主客观环境改变而改变, 并借此使他的管理策略和管理行为更科学、更合理。
韦尔奇管理模式中的“弹性”还表现为他善于见贤思齐、取长补短, “不惜以今日之我, 挑战昨日之我”,不断完善和强化自己的人格魅力。
(2)条理。
管理中的条理表现为管理者按照科学的规律和客观依据对管理行为作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计划, 并严格按计划实施。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精选)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81d99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c.png)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精选)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精选)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特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它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建立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选取了两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以供分析和探讨。
案例一:谷歌的创新文化谷歌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之一,其成功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谷歌的企业文化核心是“不作恶”和“放眼全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鼓励创新和实验:谷歌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尝试新方法,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度和支持。
他们设立的“20%时间规定”允许员工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个人研究和不同领域的创新实验,从而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激情。
2. 平等和开放的沟通环境:谷歌的企业文化倡导平等和开放的沟通环境,员工间互相尊重与信任。
这种开放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员工们自由地交流和分享想法,促进了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
3. 注重员工福利和发展:谷歌提供丰厚的薪资和福利,如免费的健身房、洗衣服务、免费三餐等。
此外,他们还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通过上述企业文化建设,谷歌树立了积极创新的形象,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加入,同时也培养了具备创新精神的员工团队,推动了公司的持续发展和成功。
案例二:阿里巴巴的使命文化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其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使命值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客户为中心:阿里巴巴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行业务决策和运营管理。
2. 公司使命与员工一致:阿里巴巴积极倡导员工与公司使命保持一致,共同追求公司的发展目标。
阿里巴巴鼓励员工发挥个人优势,将自身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使命相结合。
3. 持续学习与发展:阿里巴巴重视员工的学习与发展,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等方式,提供个人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凝聚了员工的力量,使他们从事工作充满使命感和价值感。
(NEW)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NEW)企业文化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952e5da45177232f60a2f7.png)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材料第 1 页共 16 页目录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2方盛制药企业文化组织与系统 .3方盛制药企业文化描述 .3方盛标志寓意 .3经营理念——责任诚信品质创新勤俭 .4社会愿景——您的健康,方盛的追求 5企业愿景—— 2020 年成为中国制药行业十强 5核心竞争优势——新药研发能力 5个人愿景——努力成长为方盛的主人 6核心价值观——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共同愿景 .6方盛制药企业文化层次与结构 .6方盛制药企业文化网络建设 7方盛制药企业文化网络应用 7员工参与正式提案 .7新闻平台应用 .8视觉识别系统 .9文化活动与仪式 10树立企业标杆典范 .10理念、价值观的宣导与落实 12将理念、价值观与公司的用人标准结合 12将理念、价值观贯彻到企业培训中 .12将理念、价值观与管理制度相结合 .13将理念、价值观相关的工作事例汇编成故事,口口相传 .13方盛制药企业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14典型仪式——升旗仪式 14典型文化活动——年会 15方盛文化墙——可视化管理 16企业文化建设案例材料第 2 页共 16 页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介方盛制药成立于 2002 年,位于湖南省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资产总额超过 6 亿元,在职员工 600 余人。
公司拥有两家控股子公司:湖南湘雅制药有限公司、湖南方盛华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方盛制药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改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完成了研发、原料药生产、提取、成药生产和销售一条龙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发—生产—销售”型制药企业。
方盛制药经营范围为片剂(含头孢菌素类)、硬胶囊剂(含头孢菌素类)、颗粒剂(含头孢菌素类)、散剂、栓剂、酊剂(外用)、粉针剂(头孢菌素类)的生产和销售。
方盛制药以“产品创新能力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已成功开发“金蓓贝”儿科、“美尔舒”妇科、“方盛堂”骨伤科、“欣雪安”心脑血管科等四大品牌系列产品。
公司拥有全国所有省市数万家成熟稳定的终端客户,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营销网络。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案例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9aedf914791711cd791772.png)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不只是大企业的事情—-九阳电器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案例分析案例:济南九阳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宁认为企业不论大小,都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不是一次运动,用三年两年时间就能够达到。
最好是从企业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因为大了以后,再去建设企业文化就比较困难了。
一个企业文化底蕴有多深,企业发展就有多大,浅薄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发展成强势企业。
九阳的目标是要做一个百年企业。
综观世界上的百年不衰的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的目标,都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这是他们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这也正是九阳公司努力学习的典范.对于九阳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概括为八个字,即“人本、团队、责任、健康”。
“人本”就是既要尊重员工,又要发挥其潜能;“团队”是鼓励员工自觉地融入团队中,在九阳,自私的、本位的、不协作的员工是不受欢迎的,也是没有前途的;“责任”是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对员工、消费者、合作者与社会负责任,并在企业经营中努力让他们感到满意,同时倡导每一位员工都要做有责任感的人;“健康"是让员工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企业拥有健康的机制,以保证长期生存和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公司针对方方面面不利的因素,从一开始就注意制度文化建设,并设定了严格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方针和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规范员工行为,使公司员工把公司制度变成自觉的规范,进而统一到共有的价值取向上来.其次,在价值取向的建设当中,公司在成立时就设定了公司的经济发展和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和社会环境相协调,以及企业要和顾客利益共存,企业要和劳动者共存这样一些价值观念。
通过培训在教育和规范大家行为基础上,把公司共有的价值观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和工作中去,使员工的价值观念达到一致。
最后,把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发展,有效地融入到公司的发展当中去。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0eb7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1.png)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 建设案例分析
一、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打造“文化进地铁”5M品牌
通过实践探索,申通地铁集团逐渐将“5M”作为企业文化 的创新品牌提炼出来,也就是Music、Masterpiece、Museum、 Model、Metro这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申通地铁集团希望 通过地铁公共文化的建设,让广大员工和乘客市民能够“赏音 乐、观杰作、长知识、学先进”,进而“爱地铁、爱上海”。
(六)加快建设“创新型地铁”,全面提高管理能力
第一,创新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推进“新地铁”发展规 划的宣贯和实施。《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2009年— 2015年发展规划》中体现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统一, 总结过去与规划未来的统一,继承发展与改革创新的统一,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地铁公司科学发展的行动 纲领。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企业改革实现新突破。按照规划要 求,公司在5号线新模式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以运营一分公 司为模板,对原车辆一公司、车辆二公司、客运公司进行 改组改制,组建了三个分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层次管 理,确保新体制机制落实到位,同时深入推进设备公司项 目部制改革,建立内部市场化运行机制,形成更加科学的 管理体制,为扩大公司管理幅度、接管更多新线、实现更 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快建设“高效型地铁”,提升运力增加运量
第一,进一步缩小运行间隔。在2014年连续11次缩短行车间隔的 基础上,2015年又3次缩短高峰列车运行间隔,1号线达到2分15秒, 2号线、5号线达到2 min,运输能力分别提高11%、25%和5.9%, 为改善乘客乘车环境、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高质量完成更新改造工程。抓紧完成试运营新线、旧线更 新改造工程的尾工工程和问题整改,尽快达到设计要求。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报告:东方希望集团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报告:东方希望集团](https://img.taocdn.com/s3/m/ed624a1dda38376baf1faed1.png)
东方希望集团企业文化分析报告一、企业文化基本内容:我们说,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和企业形象。
东方新希望集团公司明确提出,将着力塑造六条价值观:1.诚信、正气、正义;2.榜样、教师、教练;3.为消费者付出多一点、贡献多一点;4.我们的得到:在其中,随其后,随之而来;5.事事追求点点滴滴的合理化;6.竭尽全力创造企业相对优势。
这里,我们应注意的是,并非完全属于企业价值观,其中还包括了东方新希望集团的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和他们的企业哲学和生存方式。
“诚信、正气、正义”是其鲜明的企业伦理道德;“榜样、教师、教练”反映了企业树立榜样的优良传统和在经营管理中的积极的主导意识,这属于企业精神;“为消费者付出多一点、贡献多一点”以及“我们的得到:在其中,随其后,随之而来”反映了企业顺应消费者需求的核心价值观;“事事追求点点滴滴的合理化”和“竭尽全力创造企业相对优势”正是道出了东方新希望集团公司注重细节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企业哲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
二、主要成功经验:在我看来,东方新希望集团主要有4点成功经验,首先是他长久以来一直本着“诚信、正气、正义”的经营理念。
诚信的出发点是自信,自信是对自己的,诚信是对别人的。
一个不自信的人是做不到诚信的。
从其他资料上可以看到,东方希望从开始就做到这一点,他们从新津厂,一千块钱开始创业,就没有欠过人家的钱。
当他们的鸡卖不掉的时候,首先想到是,如果他们破产的话,对不起农民,因为农民信任了他们,而农民的钱来之不易。
他们承诺把鸡卖了之后还钱给农民,如果他们几万只鸡卖不掉,马上就会失去诚信。
这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信念。
现实逼着新希望集团天天挑着担去卖鸡,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了下去。
最后,他们终于卖掉了所有小鸡,把钱全部还给了农民。
接下来,在做了如此举动之后,东方新希望集团受益无穷。
他们要土地,农民给土地,他们要人,农民到他们公司来。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dc18b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a.png)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家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内部凝聚力,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本文将以谷歌公司和腾讯公司为例,从它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总结出一些基本经验。
1. 谷歌公司谷歌公司是全球最富创新精神的企业之一,其创新的成功背后便是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谷歌公司的企业文化主张创新和实践,探索新的领域和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从而创造出更为完美的产品。
首先,谷歌公司强调员工自由、开放、自主创新的文化。
谷歌的员工都有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可以自由地梦想、创新和实践,其管理者会把这种个性化和自由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在谷歌公司内部,推崇一个好玩的理念,企业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能够参加部门的聚会或者组建兴趣小组。
市场部门的员工可以成立一支乐队,设计部门则制作花园等等。
2. 腾讯公司腾讯公司,作为国内社交媒体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其企业文化非常崇尚自由、平等、协作和共创。
其文化塑造了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追求尊重员工的发展和利益。
首先,腾讯公司鼓励员工自由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想法和做法,鼓励员工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和完善自己。
其次,腾讯公司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公司强调不断加强对用户的满足程度,不断推进创新和卓越。
以上两个企业的建设经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 经营团队要有坚定理念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由领导层打头阵,坚定所有成员的理念,让他们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要特别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利用,积极挖掘人才的潜能,发掘和培养创新人才,将创新立足文化的关键技能在企业中落地生根。
2. 鼓励冒险创新文化现在的市场和技术实在是太变幻莫测了,在这个企业要摒弃保守思想,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式。
让企业再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要积极的催生新的业务、新的产品和新的想法,具体的实践如创新基金、年度问题提案、产品副本。
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ab3f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c.png)
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分析标题:企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分析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四个经典案例,探讨企业文化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企业文化案例分析1.1 Apple公司的创新文化- Apple公司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鼓励员工不断挑战传统,推动技术和设计的进步。
- 公司内部强调团队合作和开放式交流,鼓励员工分享和合作,以促进创新的发展。
- Apple公司通过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激励机制,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如iPhone和iPad。
1.2 谷歌公司的开放文化- 谷歌公司倡导开放式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自由地表达和分享想法,促进创新和知识共享。
- 公司提供多元化的工作场所和灵便的工作时间,让员工感到自由和舒适。
- 谷歌公司注重员工的福利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励员工的创造力和成长。
1.3 亚马逊公司的客户导向文化- 亚马逊公司以“以客户为中心”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 公司注重客户反馈和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和创新技术,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 亚马逊公司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和关注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和价值2.1 增强员工凝结力和认同感- 企业文化可以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
- 正面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2 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塑造了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 具有积极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可以吸引顶级人材和忠诚客户,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3 促进组织变革和创新- 企业文化可以引导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匡助企业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 积极的企业文化可以鼓励员工接受变革和尝试新的想法,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3.1 制定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企业应该明确和传达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员工能够理解和践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案例与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案例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40fd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0.png)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案例与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个积极、独特且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的力量,提升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践案例,来深入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
案例一:_____公司的创新文化_____公司是一家在科技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强大的创新文化。
公司鼓励员工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不怕失败。
为了营造这种文化氛围,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组织结构上,采用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减少层级,使得信息能够快速流通,员工的创意能够迅速得到反馈和支持。
其次,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奖励基金,对提出有价值创新想法并付诸实践的团队或个人给予丰厚的奖励。
此外,定期举办内部的创新研讨会和培训课程,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分享经验和最新的技术趋势,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和视野。
这种创新文化为公司带来了诸多好处。
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竞争优势。
员工也因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充满工作热情和成就感,团队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案例二:_____公司的客户导向文化_____公司是一家以服务为主的企业,始终将客户导向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公司注重倾听客户的声音,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客户的反馈和需求。
从客户的第一次接触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目标。
为了确保员工能够真正理解和贯彻客户导向的理念,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和沟通工作。
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客户导向的理念是重点内容;老员工则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案例分享,不断强化这一观念。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满意度评估体系,将客户满意度与员工的绩效挂钩。
这使得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努力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结果是,公司凭借出色的客户服务,赢得了大量的忠实客户,业务不断拓展,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案例三:_____公司的团队合作文化_____公司非常重视团队合作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9587b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7.png)
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分析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还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本文就围绕这一话题,通过对一些企业的案例分析,探讨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华为的企业文化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而华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华为的企业文化以“客户至上”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灵魂。
华为的员工们被鼓励不断创新,不畏困难,追求卓越。
而这种文化的营造,不仅使得华为在技术研发方面拥有了强大的优势,同时也使得其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
二、顺丰速运企业文化顺丰速运最著名的企业文化便是“以人为本”,这个口号在顺丰的各个业务环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仅是员工的福利待遇优厚,而且还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了充分的关注和培养。
此外,顺丰速运还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内部沟通体系,保证了员工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团队协作。
三、京东的企业文化京东的核心文化是“客户为先,诚信为本”,而这种文化的落实,则需要在多个环节上进行。
比如在采购层面,京东始终坚持不采取“灰色产业链”产品,保证了客户的权益。
此外,京东还对企业员工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和提高,提高员工素质,保证服务质量。
四、拼多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拼多多的企业文化以创新为灵魂,以激情为核心。
拼多多积极地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并为员工提供实现这些想法的机会。
此外,拼多多也非常注重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通过多方面的活动,强化了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
通过以上的企业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和口号,还需要在多个环节上不断地进行落实。
并且,企业文化应该与公司战略相结合,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企业组织文化案例分析
![企业组织文化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5444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5.png)
企业组织文化案例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各具特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广大企业以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为主旨的部门和职别层出不穷,专业化、职业化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及经营管理者的重视。
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各具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一项需要企业众多部门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迄今为止,我国部分企业由于领导重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基本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路数。
绝大部分企业设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强化了专业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了具体内容工作部门、人员及工作职责,创建起至了企业文化主管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责任全面落实、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建立领导机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企业各个层面和每一位员工的系统工程,它的有效推进,必须依赖于建立一个相应的领导机构以及职能部门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管理,以及各级负责人的支持和配合,这个领导机构的名称,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心”“企业文化指导委员会”或“企业文化领导小组”等,并明确负责人及职能。
有的企业创建以第一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内设“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具体内容负责管理全系列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和上下协同,负责管理指导、检查和考核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公司成立专职独立的“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企业文化建设,从制度上保证经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
领导机构负责对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重大措施的决策、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规划、实施和奖惩,定期研究和部署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活动,督促、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直属企业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构,精心安排专(并任)职人员负责管理此项工作,充分发挥不好党委、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促进作用,大力构筑党政一把手领导、职能部门具体内容负责管理、各专业部门各司其职、挖区各单位各部门、纵到各基层班组的企业文化建设网络。
文化建设榜样的案例分析
![文化建设榜样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96411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3.png)
文化建设榜样的案例分析青岛海尔集团公司,是以青岛电冰箱总厂为核心企业,以冷柜厂、空调器厂为紧密层企业,于1991年12月20日组建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
把它的企业文化归属于“文化控股型”,是因为:一方面,从所有制角度看,海尔集团属于国家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它的核心部分——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另一方面,海尔文化具有移山填海般的神奇力量,被海尔兼并企业的起死回生,主要不是靠资金和设备,而是靠文化。
“海尔”这个名称象征着什么呢?大概引起了人们三种想象。
第一种,这像个外国名字,大概是个合资企业,是我国开放的产物,其目标是要走向世界,办成跨国大公司。
这种想象,从它“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报道中,充满生命力,前程远大。
这种想象既从海尔大楼前面的孩童雕塑,也从海尔职工带着浓重胶东口音所作的‘海尔’是‘孩儿’的直接解释中,得到了证实。
第三种,“海尔”是“海啊”,博大精深,辽阔无际。
这种想象同样也得到了证实,在孩童雕塑的基座上,就镌刻有海尔总裁张瑞敏这样的题词:“海尔是海!”“海尔”这个名称,究竟象征着什么呢?让它作为文化悬念,叫读者去想象吧!我们还是来看看海尔集团公司的实际。
一、成功取决于观念转变海尔集团的核心企业——青岛电冰箱总厂,原本是一个600多人的落后小厂。
1984年认错,在中国已经有不少电冰箱厂为争得国内市场份额而展开激烈争夺之时,它才从德国引进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是最后一个由国家批准定点生产电冰箱的厂家。
1985年的三件事实,颇能说明它当时的素质和水平。
第一件,在当时出台的第一个管理文件《十三条》中,竟然有“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之类的内容,由此不难想象当时生产现场的脏乱差程度!第二件,生产出来的电冰箱,许多质量不合格。
第三件,亏损147万元,工资发不出。
从1985年到现在,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然而海尔发生的变化却真可谓“翻天覆地”。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85f6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9.png)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对企业管理的作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由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次构成,具体包括了企业的文化理念、企业精神的建设情况、企业的历史、企业的制度以及企业所涉及的文化环境等内容。
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贯通,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的企业为案例来分析不同的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为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建议。
1海底捞的情感型企业文化张勇曾经说过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就是充分的授权,举个例子就是海底捞的服务员有权给任何一桌客人免单,更别提送菜送东西。
给予员工充分的授权和大程度上的宽容,是海底捞提高员工服务水平和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海底捞注重选拔培育有感恩之心的员工。
海底捞员工对企业、对上级、对老师都有感恩之心,这是支撑海底捞高效率、高质量服务的根本。
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感恩,所以,怎么样招聘、培养和提升拥有这样特质的员工成为关键。
所以,海底捞在提拔一些人到重要岗位时,其老板张勇往往会到员工家里做家纺,以确定该员工是不是真的符合企业所需要的特质。
其次,情感型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大家庭主义,即员工都以所在的组织为家,同事之间都培养出类似于兄弟姊妹之间那种亲密感情。
海底捞鼓励员工介绍自己的亲人、朋友到海底捞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这种家庭氛围。
然后是传帮带的固有习惯传承。
每个新入门员工都会安排一个师傅,师傅负责把新员工引进门,文化的传递由此而达成。
估计能够成为带徒师傅一定需要特别的资质,比如年资长、表现佳、与企业文化协调性良好的员工才能成为师傅,不至于使杂音在新入门员工的耳朵里出现。
海底捞通过有效的授权和放权来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区域经理有百万以上的自主权,普通员工能够根据情况判断,自主决定是不是可以给客人免费送一些小菜,甚至于对不满意的客人免单,可以不会因向上请示耽误工夫,因而能及时避免顾客抱怨。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案例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b568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0.png)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案例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增强员工凝结力和归属感,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以某知名企业为例,详细介绍其成功的组织文化建设案例。
二、企业概况该企业是一家全球率先的科技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成立于1990年,目前在全球拥有数千名员工,年销售额超过数十亿美元。
该企业以创新和质量为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组织文化建设目标该企业在发展过程满意识到组织文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以下组织文化建设目标:1. 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创新能力;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3. 倡导员工发展和学习,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4. 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5. 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营造共同的企业文化。
四、组织文化建设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企业采用了多种策略进行组织文化建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领导示范:公司高层领导积极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模范。
2. 员工参预: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预企业决策和文化建设,通过员工调查、座谈会等形式采集意见和建议。
3. 培训和发展:公司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和职业发展机会,匡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
4. 激励机制:公司建立了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晋升、奖励等方式激励员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5. 文化活动:公司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员工聚餐、团建活动、节日庆祝等,增强员工凝结力和归属感。
五、组织文化建设成果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该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组织文化建设成果:1. 员工满意度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2. 创新能力提升:员工被鼓励发挥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公司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推动了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11个案例及评论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文化,像高楼大厦里的钢筋、螺钉、焊缝,在装饰一新的大厦外观,轻易不被人看见,可这种叫着企业文化的东西却渗透到了大厦的每一个角落、关节和着力点,承载着大厦最为沉重的负荷。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肯定是永远长不大的企业,一个长大了没有健康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风雨飘摇。
几乎谁都知道企业文化的重要,只是一部分人束手无策,一部分人无暇顾及,一部分人停留于口头。
束手无策的人可能受自身人格素养、性格等的局限,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想要拔高自己一样,既使不上劲,也徒劳无效,而且,无一例外他们都很痛苦。
无暇顾及的人属于典型的鼠目寸光,总觉得目前当下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太多,产品啦,市场啦,资金啦,企业文化呀,搁搁吧,安顿下来再处理也不迟。
其实已经迟了,迟了的症状便是他手上的具体问题永远也摆不平、搞不定。
停留于口头的人最多也最可悲,总以为口号喊喊、写写,墙上挂挂,唾沫横飞地激扬一番,就是企业文化了,大错特错。
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精心地设计,认真地施工,有耐心、有眼光地培育。
对正在不断长大的小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建设更为重要。
否则,连长不大的原因都找不到。
企业文化就应该从小企业开始建设小企业创立初期,规模还小,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很多创业者觉得条件还不成熟,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忽略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很多小企业的通病。
然而事实上,任何一个创业者在潜意识上都很重视企业文化:作为老板,你是不是整天考虑如何让员工愿意和你同舟共济、如何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让员工认同你的企业发展目标并为之奋斗?其实每个老板都会考虑企业凭什么来凝聚员工,这就是企业文化要解决的问题。
案例1:卓望的成功源于创立初期就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卓望科技CEO谢峰认为,卓望科技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创立初期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从卓望科技三年来走过的路来看,从当初成立时的一个人发展到如今的三百多人,卓望科技建立了一支快速响应客户的技术支持队伍,开发能力不断增强,管理结构初具规模。
在此中间他们时时刻刻到处可以体会到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业动力,以及对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使他们能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生存下来,而且获得了业界瞩目的高成长。
在谢峰看来,正是卓望人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对瞬间而逝的市场机遇显示出高度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对内关注员工的需求以及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的努力,才造就了卓望科技今天的成就,而这些正是卓望科技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
谢峰分析卓望科技所处行业的变化趋势:领导者需高瞻远瞩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信息在企业内可以通畅地传递和分享;员工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协作的工作团队和团队互助精神;公开诚实的沟通;时刻准备应变和敢于创新。
基于以上对行业趋势的深刻理解,卓望科技从创立初期就开始建设企业文化。
案例2:企业文化并非大企业的专利济南九阳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宁认为企业不论大小,都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不是一次运动,用三年两年时间就能够达到。
最好是从企业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因为大了以后,再去建设企业文化就比较困难了。
一个企业文化底蕴有多深,企业发展就有多大,浅薄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发展成强势企业。
九阳的目标是要做一个百年企业。
综观世界上的百年不衰的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的目标,都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
这是他们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这也正是九阳公司努力学习的典范。
具体到九阳企业,企业文化概括为八个字,即“人本、团队、责任、健康”。
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尊重员工,又要发挥其潜能;其次是鼓励员工自觉地融入团队中,在九阳,自私的、本位的、不协作的员工是不受欢迎的,也是没有前途的;九阳企业的价值观是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对员工、消费者、合作者与社会负责任,并在企业经营中努力让他们感到满意。
同时倡导每一位员工都要做有责任感的人;九阳的健康理念是让员工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企业拥有健康的机制,以保证长期生存和发展。
2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11个案例及评论评论:企业文化就应该从小企业开始建设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企业从一开始设立(诞生),无论是小企业和大企业,就有了文化;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点到不在于文化的有无,而是文化是否成熟。
“文”是慢慢积累的意思,所以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而应该从小企业就开始建设。
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这些雏形刚开始可能是来自创业者的某种直觉,它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条例和规范,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使之融入企业管理行为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成的约束激励机制,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达到企业文化之真正内涵。
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是企业做事的方式,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凡是企业都有企业文化。
因此小企业也肯定存在企业文化的塑造问题,只不过因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文化塑造的力度和角度不同。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是自发形成阶段,其次是塑造阶段、培育阶段、巩固阶段和创新阶段,最后又回到培育和巩固阶段。
自发形成阶段一般时间较长,因为这段时间一般是企业的创业时期,大部分企业家只顾着赚钱,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企业一开始就高瞻远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一种强势和个性的企业文化,那文化自发形成的阶段就会大大缩短,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企业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成为卓越公司,而有的企业却只是昙花一现的最好理由。
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因为好的企业文化可以造就团结、有战斗力、智慧的集体;而且,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由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越来越高。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用来引导人,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作为小企业,企业文化的建立关键是创业者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小企业创立初期就开始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求企业领导人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只有良好的前景规划才可以谈到企业文化。
针对这种初创的小企业,一般不要盲目学习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观念。
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注重积累,对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摸索,在不形成条文不影响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下逐步完善,形成企业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才能走得越远如何进一步发展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企业家探索本企业如何获得长足发展的切入点。
一个企业要长盛不衰,持续发展,仅仅靠企业战略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渗透到企业各个领域、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活动,企业在早期就进行企业文化规划和建设,并一直努力创造适宜的文化氛围必将有利于培养和增强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对弘扬企业精神,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难以替代的作用,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案例3:把握先进文化促进亚联进一步发展四川亚联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业勤坦言:“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
”亚联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如今所取得的成就与亚联人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联。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要想走得更远,就不能不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企业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灵魂。
亚联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和良好态势,就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企业文化这个软性组织,时时处处以其培育人、凝聚人。
远见卓识的王业勤认为,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必将伴随一场企业文化的竞争。
顺它者,则生存,则昌盛,则繁荣;反之,只能是开放一时的昙花。
3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11个案例及评论案例4:企业文化是冠亚发展的推动力在变幻莫测、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南京冠亚人敏锐地觉察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张光海认为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因此冠亚人把塑造企业文化作为当务之急,希冀通过各种活动和举措为冠亚的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冠亚再创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矗两位老总实实在在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使每个员工参与其中,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塑造出一种良好的、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氛围。
评论: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才能走得越远企业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动力源。
一个小企业,如果想发展成大型企业,现在就必须做大型企业要做的事;想成为一个卓越的公司,现在就必须做卓越公司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大公司或卓越公司。
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
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
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
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
小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鱼有了水一样,可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像水对鱼的影响一样。
平常在生活中水无处不在,当你经常用它的时候不会觉得有多么重要,但一旦离开了水你就无法生存。
在企业中,只要有一个团队,就一定有一种文化,但如果你没有留意,可能就感受不到。
但一旦一个团队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就会失去凝聚力,企业将无法生存。
企业的竞争是综合性的持续的激烈竞争,出类拔萃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思想转轨的决定力量,战略管理的关键所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助手,企业中个人的导向标。
一个企业有了积极向上的文化,就会重视科学,尊重人才,吸引客户,创出名牌。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准绳,一种信念,一种象征,更是一种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名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之间相互的信任、交流、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