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梳理(新版)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核心必备知识(极简版)
高考政治核心必备知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1.《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 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5.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6.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解决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需要三个制度支撑----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三条实现路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1.国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震器(社会保险--核心、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社会优抚、社会救济——最后一道防线)2.我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和受益者)①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完整版)最新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超级详细)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P5。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 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P6:(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一是由国家发行的。
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
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
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
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新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新高考政治课程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
以下是对新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点的归纳:一、政治哲学基础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人的实践活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政治经济学基础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并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2.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和作用。
三、政治制度基础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2. 法治国家建设: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包括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四、政治文化基础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以及它们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和作用。
2. 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五、国际政治基础1. 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格局,了解国家间的关系和互动。
2. 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立场,包括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
六、政治参与基础1. 民主选举:了解民主选举的程序和意义,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公民参与:鼓励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治生活,如参与社区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等。
结束语新高考政治课程的改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更强调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对政治基础知识点的归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政治,下面将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4.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6.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5个知识点)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2. 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决策过程4. 党的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5.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6.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党规党纪7. 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8. 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5. 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针6.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7.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发展8. 地方政府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四、中国的政治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工作4.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作用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和发展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保证8. 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意义五、中国的法治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原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贡献4.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总体布局5. 法律的形式和法律的实质6. 法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7. 党的领导下的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8. 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基本职能六、中国的经济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成就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发展3.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方式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6.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发展对策7. 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效8.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七、中国的文化建设(75个知识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举措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本特征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任务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基本框架8. 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以上是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总结的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政治新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政治新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政治新高考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它涵盖了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政治新高考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政治学基础1. 国家与政府:国家的定义、功能和政府的组成形式。
2. 政治制度: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如民主制度、共和制等。
3.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来源、分配和运用。
4. 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意义。
政治思想1.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政治领域的应用。
2. 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 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种经济体制的特点和比较。
3. 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国际政治1.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
2. 国际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3. 外交政策: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政治文化1. 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 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
3. 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政治改革与发展1. 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实施策略。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意义和实践。
3. 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政治伦理1. 政治道德:政治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伦理问题。
2. 权力监督:权力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 反腐败斗争:反腐败的重要性和实施措施。
政治法律1. 宪法: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内容。
2. 法律体系: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特点。
3. 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构建和维护。
总结政治新高考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理解国家政治生活、参与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政治素养,为将来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思想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奋斗目标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创新
二、政治制度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基本任务、党的建设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参政党制度、人民团体制度、工会、共青团、妇联的组织和活动
4. 全民国防和人民武装力量
三、国家治理体系
1. 国家的性质、任务和根本任务
2.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
4.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5. 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
四、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基本权利和自由
2.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参与政治的途径
3. 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经济权益
4. 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五、法律法规
1.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2. 基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3. 宪法、行政法、民事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基本法律的内容和要求
4. 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依法治国
5. 现行法律的运行和司法改革
六、国际政治关系
1.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3.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4.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5.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
以上为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的大致内容,总计约____字。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汇总
新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汇总政治学科在新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知识点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新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汇总: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3.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4.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三、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四、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法治建设与法律体系1.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3. 法律的制定、实施和监督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六、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3. 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4. 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七、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1.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2.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3.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八、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 绿色发展理念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4. 生态保护与修复九、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国际形势与时代主题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3.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 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结束语新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汇总,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1. 政治理论与思想:(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论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包括三个历史性飞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
(3)全球化与世界政治:了解全球化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国际关系中的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2. 国家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1)我国的政治历史: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内战等。
(2)我国的政治体制: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职能和组织结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等。
(3)国家机关的职能和作用:掌握我国的国家机关,如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的职能和作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与治理:(1)民族、宗教和地区自治实践: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制度,包括新疆、西藏等地的治理与发展。
(2)两岸关系与国家统一:了解我国的对台政策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3)港澳台特别行政区:掌握港澳台的基本情况,了解港澳台特别行政区的治理模式和特点。
4. 政治文化与价值观:(1)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了解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如儒家思想、孔子思想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3)公民道德与公民权利: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选举权等。
5. 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1)我国的经济发展: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道路,如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减贫工作的经验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措施:了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手段,如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等。
(3)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了解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如贫富分化、农村城市差距等。
202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202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2024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高考备考大家也不要太紧张,这是每个人学生时代都要经历的一件事。
新课标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新课标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一第一部分经济生活1.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2.价格(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3.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6.投资与融资(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融资7.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8.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9.征税与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2)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新课标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二第二部分政治生活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2.我国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3)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4.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必修一政治知识点归纳新高考
新高考政治科目的重点侧重于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的了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道德品质的教育。
必修一作为政治科目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等基础性政治制度和理论知识。
●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学习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规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和意义,民主与法治的基本原则等。
●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理解其背后的政治原理和对个人、社会的影
响。
这部分内容是活的,需要学生持续关注新闻和时事。
●政治思维与方法:包括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思维技巧的培养,以及
如何应用这些思维技能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
●道德与法治教育:强调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关注个人品德的
形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历史与文化: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
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新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新高考政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是新高考政治的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总结:一、经济生活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在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了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探讨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以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二、政治生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掌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
3.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推进法治建设。
4. 公民的政治参与:探讨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政治生活,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文化生活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2. 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理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3. 教育与人才培养:探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
4. 文化传承与交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如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生活与哲学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 人生观和价值观: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3. 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了解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掌握道德修养的内涵,以及如何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新高考政治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总结政治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高考来说占有相当的分值。
在复习政治时,需要将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以提高复习效果。
以下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点知识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质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斗争是历史的推动力。
4. 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基本经济制度。
5.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性质、宗旨和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全国党的代表大会;党的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3. 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基本内容;党的组织路线的形成和基本内容。
4.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有红太阳之称的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缔造者陈独秀;开创新时期的邓小平;井冈山精神和宁夏回族的英雄董存瑞。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
三、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1. 具体和根本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审判制度、立法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成果;党章修正案的历史意义和目标任务。
新版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新版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政治学科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方面。
以下是对新版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三、经济与社会生活1.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3.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包括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四、政治制度与政治参与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方式。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五、文化与道德建设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实践。
六、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和中国的国际地位。
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 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结束语:通过上述对新版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政治新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政治新课本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政治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
新课本中,政治知识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对高考政治新课本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实践与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三、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国家宏观调控: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手段,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3. 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促进社会公平和效率。
四、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3. 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五、文化生活与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 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六、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1. 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2. 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生态文明建设1.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4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我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
2.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中国国家体制:中国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全国人民共同建立和维护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 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5. 中国的国家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6. 中国的地方制度:中国实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各级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7. 中国的选举制度:中国实行普选制度,公民有依法参加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权利。
8. 中国的行政制度:中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政府决策法定化制度。
二、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制度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之一。
2. 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是经过整合和提炼而成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系统,是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方针。
3. 法治与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 法治与公平正义:法治是保障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
5. 法治与社会和谐稳定:法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条件。
6. 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7. 法治与人民安居乐业:法治是维护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
8. 法治与国家安全:法治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党和国家机构1.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知识点梳理经济生活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怎么消费)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与扩大内需相结合)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2、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3、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第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第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五、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六、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七、培育自主品牌,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
4、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①缩小收入差距②促进教育公平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④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⑤促进社会稳定和谐(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财政收入①形式: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2)、财政支出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2、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大力发展经济(根本途径)、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直接途径)(3)、财政收支关系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②收入<支出,财政赤字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①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市场道德规范②市场规则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内在要求——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9、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经济手段——经济规划,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立法规范、司法打击行政手段——辅助手段,用得比较少。
10、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1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原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13、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14、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2)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12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 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1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①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②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③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16、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①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转变方式 调整结构 形成优势)③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④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并且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⑥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利用规则 防范风险)17/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
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①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②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
③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不能简单地看文字表述中有无“决定”两个字而判断是否在行使决定权。
④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批准下年度工作计划是决定权。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答题要素:地位+权利+义务+与人民的关系①是由其法律地位决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是行使权利的表现(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 答题要素:权利+义务+素质①积极行使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②自觉履行好义务。
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③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①加强党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不变。
②发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坚持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国。
⑤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提高领导水平。
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⑦推动依法治国、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等6、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7、我国外交政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外关系汇总:第一,维护国家主权;第二,维护国家利益;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四,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第五,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第六,我国的外交政策文化生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3(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从科技作用角度看: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