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生存状况分析
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6f8fe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f.png)
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一、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迁往城镇,导致乡镇卫生院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滞后乡镇卫生院经常面临医疗设备更新缓慢、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
由于资金限制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乡镇卫生院往往无法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最新的医学知识。
这使得许多复杂疾病无法及时诊断和治疗,给患者造成了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提高其医疗设备更新速度。
同时,可以通过培训和转移优秀医务人员支持与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技术水平。
2. 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工作条件相对较差、收入待遇相对较低以及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人员流失问题。
很多医务人员选择去大城市的医院或国外就业,导致人力资源短缺成为乡镇卫生院的一大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提高薪资水平、改善工作条件来留住更多的医务人员。
此外,扶持乡镇卫生院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吸引年轻医学专业毕业生参与基层服务,并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和培训计划。
3. 服务质量亟需改进乡镇卫生院存在服务质量不稳定和不规范的问题。
由于医务人员数量有限、忙碌程度较高,在服务过程中常常出现效率低下、态度冷漠等情况。
这给患者带来了不便以及对基层医疗的信任度下降。
为改善服务质量,乡镇卫生院应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体验和需求,提供更友好、有效率的医疗服务。
二、改进乡镇卫生院的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增加对其财政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展。
特别需要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技术培训方面的支持,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2. 建立健全人才留住机制为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失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提高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使医务人员能够在家门口有稳定收入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永定区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及思考
![永定区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5580b48cf84b9d528ea7a41.png)
永定区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及思考乡镇卫生院作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历史性,一般都是上世纪50、60年代由国家建立的,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体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凸现,笔者曾随同区卫生局领导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一次全面走访调查,其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财力投入不足。
我区对于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是按每人基本工资的40%由财政局拨付给区卫生局,区卫生局再根据各乡镇卫生院的运作情况进行调剂,也就是说乡镇卫生院除自筹60%的基本工资外,还要再筹财政开了“口子”,但需由单位自筹的福利待遇部分。
按现行的工资标准,每个人自筹部分为1.5-2万元,每个乡镇卫生院自筹部分为15-60万不等,对于如此巨大的缺口,乡镇卫生院是难以重负的,根本拿不出多余的资金进行设备的添臵和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
2.医疗条件落后。
据调查,我区27个乡镇(办事处)有近三分之一的卫生院现在还一直沿用过去的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
像X光机、B超、心电图、显微镜等现代医用器械一件也没有,在医疗器械上有的甚至还不如一些个体诊所,在这种环境下,病人很难对乡镇卫生院产生一个很高的信任度。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入院治疗的病人微乎其微,病床的使用率较低,三分之二的乡镇医院除了留观病人之外,几乎没有住院病人,医疗收入又从何谈起。
卫生院房屋破败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有35%的房屋为20世纪80年代前修建的,后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现在相当部分病房脏、乱、差现象较严重,门窗损坏,墙皮脱落,屋体透风。
3.医务人员素质欠缺且人员结构不合理。
全区各乡镇(处)现有医务人员522名,各类卫校毕业的较多,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21人,占总数的42%。
如果这个学历在七八十年代还算说得过去,但现在就难以与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水平相适应,虽然有些卫生院为解决这种人才缺乏的现状,送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医务人员去进修,但又因医院的现状而留不住人。
乡镇卫生院运行现状及建议
![乡镇卫生院运行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ce53ce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1.png)
乡镇卫生院运行现状及建议乡镇卫生院是连接县级医疗卫生生机构和村级卫生组织的枢纽纽,在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卫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和纽带作用,是村民健康的守守门人。
一、现状两大支支撑、三道瓶颈、四点困惑(一)两大支撑1、以公公共卫生为支撑。
今年人均公公共卫生经费45元,一个乡乡镇3万人就有135万元,,除去村医的22元/人年,,还有23元/人年,即699万元,对20个职工的乡镇镇卫生院可以解决接近一半人人员的劳务经费。
2、基本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乡镇卫生院院生死存亡的支撑。
如果没有有基本医疗保障,可能80%%的乡镇卫生院在人才匮乏、、设施设备陈旧和竞争激烈的的医疗市场中将难以为继。
(二)三道瓶颈1、基本本药物制度。
去年以前的乡镇镇卫生院只能100%的使用用基药,药品少医不倒病,就就象打仗没得好武器一样;现现在好点,可以使用35%的的非基药,但只能通过省药招招平台采购,不讲价钱,价格格虚高,因为村医来采药时最最突出。
2、绩效工资制制度。
上要封顶,下要保底的的绩效工资制,不能调动职工工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和和一定范围内存在吃大锅饭现现状。
3、医保制度。
全民民医保制度既是支撑,也是制制约。
一是即时结算。
从8月月15日起**和云南就有555家医院可以实行异地就医医及时结算,但我们遂宁的乡乡镇卫生院还不能实行本市内内的及时结算,我院处于城郊郊结合部,流动人口多,与安安居还是单独协调后才可以,,与蓬溪、射洪、大英都还不不得行。
二是分级诊疗的实施施必须要有医保政策杠杆强有有力的撬动才行,但仅有5%%的差距起不了作用,要象省省上的规定那样不实行分级诊诊疗不予报销才能起作用,这这是我们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怪。
三是对基层医疗机构医保保总额的限制对促进基层医疗疗机构发展业务,减轻医保基基金压力,都起到了负作用,,超限额扣5%,2016年年我院就被扣元,又特别是狂狂犬病疫苗都在**报销,导导致病人越多,亏损越严重。
四是医保金不能及时兑付对对资金不足的乡镇卫生院压力力太大,象我们这样的乡镇卫卫生院2016年1-7月就就缓拨元。
关于乡镇卫生院医改后的生存
![关于乡镇卫生院医改后的生存](https://img.taocdn.com/s3/m/83bfc54d5acfa1c7ab00cc21.png)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供应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三级网络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共中央制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又制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也发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医改是关系全民健康、提高全民素质的大事,医改是关乎全民的民生问题,医改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而乡镇卫生院是医改的重点领域。
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我县共有乡镇卫生院20个,其中中心卫生院8个,乡卫生院12个,截止2010年底正式职工145人,临聘人员82人,具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1人,初级职称83人,病床337张。
乡镇卫生院占地面积26997平方米,建筑面积17725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8250平方米,医疗设备俱全,基本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常见疾病的检查和治疗,2010年医疗收入219.5万元,药品收入584万元,门诊病人133028人次,住院病人7335人次,比医改前的08年分别增长了30.58%,170.5%,74.06%,93.03%。
二、改革开放,乡镇卫生院的处境与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举国上下改革开放。
乡镇医院也实行了以承包为主的改革,供给体制上由财政全额供养改为差额预算,经营方式由单位经营改为集体承包,分配制度由大锅饭改为工资加奖金。
几年以后,普遍经营不善,经济效益较差,被迫逐步改为个人承包。
随着经营方式的转变,承包经营者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收费高、药价贵、质量差是乡镇医院的真实写照。
导致病人流失,经济效益越来越差,医院入不敷出,部分医院整体出租承包,还有个别医院关门歇业。
医生只能另择出路,有的自己开门诊,有的外出打工,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医院基本瘫痪。
乡镇卫生院情况汇报
![乡镇卫生院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0f390d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7.png)
乡镇卫生院情况汇报引言概述: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本文将就乡镇卫生院的现状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设施和设备1.1 建筑和环境:乡镇卫生院的建筑和环境情况对于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目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建筑较老旧,环境条件有待改善。
建议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力度,提升其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1.2 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
然而,目前一些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维护力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3 药品和物资: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和物资供应是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一些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和物资供应不稳定,甚至出现短缺的情况。
建议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和物资供应管理,确保居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二、人员队伍2.1 医生和护士: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
然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数量不足,且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2.2 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人员是保障医疗服务顺利进行的重要角色。
然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知识,导致管理不善。
建议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
2.3 辅助人员:乡镇卫生院的辅助人员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持力量。
然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辅助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辅助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力度,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三、医疗服务水平3.1 基本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应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乡镇医院调查报告
![乡镇医院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0074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3.png)
乡镇医院调查报告乡镇医院调查报告一、引言乡镇医院是农村地区的重要医疗资源,承担着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问题日益凸显。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乡镇医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二、乡镇医院的基本情况在调查的十个乡镇中,乡镇医院的数量平均为每个乡镇2家,规模较小。
其中,设有急诊科、内科、妇产科和儿科的医院占比较高。
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相对有限,无法满足高水平的医疗需求。
同时,医院的医疗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缺乏高水平的医疗专家和技术人员。
三、医疗服务水平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首先,医院的诊疗速度较慢,患者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看到医生。
其次,医院的诊断能力有限,对一些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不足。
此外,医院的医疗服务态度也有待改善,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不够,缺乏人文关怀。
四、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乡镇医院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存在城乡差距。
一方面,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有限,无法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
另一方面,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医院,农民往往需要前往城市就医,增加了医疗成本和交通费用。
五、解决方案为改善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乡镇医院的投入,提高医院的设备和药品供应水平。
其次,加强对医院医疗技术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医生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此外,应加强对乡镇医院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建立农村与城市医院的合作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六、结论乡镇医院是农村地区的重要医疗资源,但目前存在医疗服务水平低下和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为改善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需要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提高医院的设备和药品供应水平,同时加强医疗技术力量的培养和引进。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医院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农村与城市医院的合作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乡镇卫生院现状调查报告
![乡镇卫生院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577acb69eae009581beced.png)
乡镇卫生院现状调查报告党的十七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明确“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明确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摸清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现状,了解存在问题和制约卫生院发展的因素,我们采用座谈会、查看相关资料和实地了解等形式,对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我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1个(其中南山镇卫生院正在筹建中),工作人员463人,其中正式职工325人,临时工138人(医改前临时工188人)。
2008年至2010年三年平均收入1984.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474.1万元、医疗收入678.3万元、药品差价收入835万元,药品收入占收入比例为42.1%。
从2011年6月20日起,全县所辖的11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8个月来运行还算平稳。
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基层医疗机构职责更加明晰。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乡镇卫生院是以诊疗业务为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规范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范围,制约了卫生院的诊疗行为,过度医疗现象极少,乡镇卫生院职能转变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块。
二是滥用药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斩断了“以药养医”“开单提成”的利益链,基本杜绝了开高级药、开高价药的现象,小病大处方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医生选药更科学、开药更规范,群众用药更安全。
三是就医群众药品费用明显降低。
监测数据显示,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全县药品价格降幅达32%。
卫生院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36%(其中儒林镇卫生院较医改前增加了240%,门诊人数从医改前的1270人/月上升到4360人/月),门诊次均费用从去年的114元下降到81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住院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7%,住院次均费用从去年的1037元下降为786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4.2%,基本达到了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
工作报告分析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问题
![工作报告分析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a70b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d.png)
工作报告分析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问题工作报告:分析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问题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的有效途径。
二、医疗资源不均衡在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衡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城市医院集中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导致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使得农村居民寻求医疗服务变得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其经济负担。
三、医疗服务不规范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往往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
由于医务人员培训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农村地区的卫生院或诊所缺少专业医生,导致农村居民只能接受简单的医疗服务,无法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四、医疗设施落后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农村地区的卫生院或诊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甚至缺乏基本设备。
这些问题限制了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提升,同时也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五、财政投入不足财政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医疗卫生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经费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此外,农村地区的医院或诊所往往面临着巨大的运营成本压力,这也限制了医疗设施的改善和卫生服务的提升。
六、医务人员流失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医疗环境相对较差,许多医务人员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从事医疗工作。
这种医务人员流失现象加剧了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使得农村居民更难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七、健康教育缺乏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是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农村地区,健康教育的推广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许多农村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足,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
八、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医疗卫生改善的障碍之一。
目前,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小,报销比例较低,无法提供全面的医疗费用保障。
这使得许多农村居民即使拥有医疗保险,也难以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关于乡镇卫生院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卫生院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976daad0d233d4b14e6923.png)
关于乡镇卫生院调研报告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网主要组成部分,从纵向看,是连接村卫生室和区级医院的枢纽,从横向看,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以及急诊急救职能,为方便农民就医、保障农民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就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作了详细调查。
一、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本着“撤乡不撤网”的原则,我区保留了撤乡并镇前的乡镇卫生院,目前的11所乡镇卫生院全部为一级医院,其中中心卫生院2家,一般卫生院9家。
2008年8月,区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对乡镇卫生院经费据实重新核定,追拨2008年乡镇卫生院人员60%档案工资,以后按要求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到2010年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实现全额拨付。
2009年,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局、编办等单位,对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了核定,纳入编制管理,实行定岗定编,核定事业编制271名,将卫生院定为财政定额补贴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核定,经费的落实,解除了乡镇卫生院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卫生事业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
目前,全区卫生院人员总数230人,病床总数279张。
(二)卫生人力状况全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226人,其中:本科学历24人、专科学历120人、中专学历63人、无学历19人,分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11%、53%、28% 和8%。
执业医(助)师110人、执业护士45人、其他系列具备执业资格人员37人,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达标率85%;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167人,分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4.4%、10.6% 和75%。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状况近几年来,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先后有10所卫生院进行了基础建设,8所卫生院实现了楼房化,11所乡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24359平方米。
卫生院常用诊疗设备齐备,拥有X光机、B超、心电图机、麻醉机等常用治疗设备150余台件,部分卫生院为了业务发展还配备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和彩超等设备。
乡镇卫生院生存状况
![乡镇卫生院生存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0a156145be1e650e52ea9919.png)
乡镇卫生院生存状况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卫生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乡、镇医疗机构职工人心涣散,机构业务极度萎缩,经济效益低下,连年亏损甚至濒临倒闭。
透视乡镇卫生院面临的生存困难,我们不难发现,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乡镇卫生院生存状况作为我国农村三级医疗体系的中枢,乡镇卫生院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现状却不容乐观。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疗设备极为简陋资料显示,2002年底,全国农村每15个村才有一个乡镇卫生院,每千名农民拥有病床0.79张,不及全国水平的1/3。
据了解,美国人均卫生事业费是4000美元,而中国的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400元人民币,相差约80倍。
现在乡镇卫生院还属于福利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防疫灭病、妇幼保健、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繁重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保证这些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得到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
但事实上,由于基层政府本身财力匮乏,加之筹划不合理,投入往往严重不足,且逐年下降。
多数卫生院的设备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淘汰的产品,基本上都到了报废的年限,根本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乡镇卫生院由于其硬件、软件均无法与综合医院抗衡,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加上经济基础薄弱、经营困难,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难以提高,扩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医院自筹。
试论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与改革准确定位乡镇卫生院的功能是把握乡镇卫生院改革方向的关键。
本文通过回顾乡镇卫生院组建沿革中的功能定位,评析转型时期乡镇卫生院改革中其功能的异化及其弊端,认为乡镇卫生院是为农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卫生机构,其改革应在政府主导下,制定统一规则,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整体推进。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枢纽,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对于乡镇卫生院的改革,改什么,如何改,理论上纷争不断,实践中摇摆不定。
其焦点实质上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即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徐杰,2003)。
功能,即职能或任务。
笔者认为,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不仅是认识乡镇卫生院的起点,也是今天如何把握乡镇卫生院改革方向的问题,有必要正确认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消除一切错误认识,促使乡镇卫生院改革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成本。
浅析乡镇卫生院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乡镇卫生院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47452d1eff9aef8951e061f.png)
浅析乡镇卫生院的现状与发展近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党和政府卫生政策、保护全民健康方针在农村的直接执行者,是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保障。
因此,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关键是要从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入手,发挥其提供医疗服务的前沿主阵地作用。
自以来,我乡卫生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是改善了卫生基础设施。
老卫生院座落在集镇老街道上,由于修建年代久远,房屋老旧,院落窄小,周围又是居民区,不适合卫生院的发展。
,我乡卫生院进行了重新选址修建。
二是用人机制放活,人才引进取得进展。
机构改革以来,我乡卫生院共招收卫技人员21人,充实了技术队伍。
我乡卫生院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从总体上讲,我乡卫生院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负债严重。
卫生院现负债高达108万元,居全县乡镇卫生院之首,严重影响了卫生院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
卫生院业务用房及生活用房用地严重不足、设备简陋,难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
我乡卫生院现占地896平米,业务用房1000多平米,院内职工无生活用房,按实际需要必须增加3~4千平米才能满足卫生院业务及生活用房用地的需要。
三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乡卫生院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难,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特别是缺乏专业产科、外科领头人。
卫技人员总数不足,且学历、职称层次较低。
卫生院21名职工中,没有本科以上学历,大专2人,中专18人,无学历1人;没有中、高级职称,初级职称11人,无职称人员10人。
而且他们很少有进修培训深造机会,知识老化,技术队伍青黄不接,形成断层。
引人、进人、留人缺乏保障机制,待遇条件差,同时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待遇低,留不住高素质人才,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四是经费不足。
卫生院的运行只能靠有限的经营收入来保证生存和发展,没有任何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自身发展。
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文章三篇
![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文章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2fc39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c.png)
乡镇卫生院开展现状与思考文章三篇寄语:下面是我们的为大家的乡镇卫生院开展现状与思考文章三篇,请大家参阅!我市乡镇卫生院17所,卫生系统现有医疗机构总共27个,在职人员557人,其中卫技人员441人。
固定资产3555万元,业务用房面积32424平方米,专用设备总值978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154万元。
年诊疗人次34万人次,收治病人15673万人次,业务总收入4398万元,约占全市的21.7。
(一)基础设施差:主要表达在医疗用房严重缺乏和医疗设备陈旧简陋。
由于历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缺乏,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及时更新医疗设备,致使部份卫生院业务用房严重缺乏,医疗设备陈旧简陋,乡镇卫生院平均专业设备总值缺乏6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专业设备缺乏10万元。
**、**、**等卫生院至今仍未能配备如b超、心电图、血球计数仪、尿十项分析仪、洗胃机等最基本的医疗设备。
陂面、**、**卫生院的检验室只能开展三大常规检验,大局部医疗设备都已陈旧过期。
全市17所卫生院中仍有5所未配备救护车。
医疗用房严重缺乏,**卫生院、**卫生院只有750平方米,**卫生院只有800平方米,**卫生院1300平方米,**卫生院1342平方米,**卫生院1480平方米,已不能适应医疗业务开展的需求。
更需指出的是全市卫生院至今仍有1万多平方米危房,约占业务用房30。
(二)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低。
据统计,441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5人,占1.1;大专85人,占19.27;中专179人,占40.5;高中及高中以下人员172人,占39。
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1人,初级职称361人,分别占卫技人员人数的1.1,15.8和79.5,遥远山区及镇域经济较差的卫生院情况更令人堪忧,**、**、**、**、**、**等卫生院卫技队伍中最高职称只有医师(初级职称),放射、检验科目大局部人员都是无学历的“半路出家人”。
当前乡镇卫生院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2
![当前乡镇卫生院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2](https://img.taocdn.com/s3/m/509c7db1336c1eb91b375de7.png)
当前乡镇卫生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政策建议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全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大成效。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硬件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让我们看到了乡镇卫生院了发展的春天.然而,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一、卫生人员和卫生人才问题(一)人员缺乏——成为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队伍的危机我县共有16所乡镇卫生院,其中4所中心卫生院,6所平原乡镇卫生院,6所山区乡镇卫生院,山区乡镇卫生院中的百丈卫生院仅有中医1人,石溪正式医生1人,其它乡镇也多为2—3人。
2010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意见》,按1.2‰的人口比例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我县总编制是293人(原有编制469人),具体到某个乡镇卫生院,特别是人口相对较少的山区乡镇卫生院,编制更少。
像我县百丈卫生院如果按人口计算,核定编制3人,柳溪卫生院为6人,甘坊中心卫生院为7人,石溪卫生院8人,仰山卫生院为9人,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人员缺额又是雪上加霜。
(二)人才匮乏-—成为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有其自身行业的特点,人才从培养到使用其周期比较长。
而我县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的情况呈现出职称低、学历低、分布不平衡,30岁以下青年医技人员少的特点。
全县乡镇卫生院共有在编人员469人(含原奉新中医院7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6人(医生187人),工勤人员43人.从职称结构分析,全县乡镇卫生院中级职称的只有50人(不含原中医院25人),高级职称仅有1人(不含原中医院3人),只占全县乡镇卫生院总在编人员的10.9%;仅有的这些人员并不全部在岗。
从学历结构分析,全县乡镇卫生院有大专以上学历共有87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未计算原中医院13人),占全县乡镇卫生院在编人数的18.4%。
关于乡镇卫生院现状及发展思考的建议
![关于乡镇卫生院现状及发展思考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dc600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0.png)
2023-11-03
目 录
• 乡镇卫生院现状分析 • 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 • 乡镇卫生院发展思考与建议 • 具体实施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乡镇卫生院现状分析
乡镇卫生院概况
乡镇卫生院的数量
全国范围内,乡镇卫生院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总体上仍然覆盖了大部分农村 地区。
02
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
医疗资源不足
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
许多乡镇卫生院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如CT、MRI等,导致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 疗服务。
药品品种和数量不足
由于采购渠道不畅等原因,乡镇卫生院常常面临药品品种和数量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医疗技术水平落后
医生技术水平较低
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现状
医疗技术
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地区日益 增长的医疗需求。
医疗培训
乡镇卫生院医生缺乏定期的医疗培训,导致医疗技术难以提 升。
乡镇卫生院管理现状
管理体制
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药品管理
乡镇卫生院药品管理不规范,存在药品过期、药品浪费等问题。
转诊机制
建立与上级医疗机构的转诊机制,确保患者得到 及时、有效的治疗。
资源共享
实现资源共享,如医学影像、病例资料等,提高 医疗效率。
04
具体实施措施
硬件设施改善的具体实施措施
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资金投入,为其硬件设施的改善提供 必要的保障。
设施更新
乡镇卫生院应积极更新医疗设备,如引进先进的诊断仪器和治疗 设备。
完善人才政策
制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提高 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 服务能力。
乡镇卫生院生存现状及分析
![乡镇卫生院生存现状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feae2a0740be1e640e9a2d.png)
乡镇卫生院生存现状及分析作者:梅增军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6期摘要: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各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挑战和机遇。
文章现以某县几所乡镇卫生院为例,对其生存和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基层卫生;生存现状一、基本情况全县已达到上级每一建制乡镇有一所卫生院的要求,经过360工程和其他专项财政支持,对各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业务用房得到了很大改善。
各乡镇卫生院又不同程度装备了医技设备和办公设备,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特别是新农合政策的推进,使乡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广大农村群众实现了“双赢”。
第一,全县乡镇卫生院财务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
近几年,由于国家基层卫生事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财政资金的不断投入,各乡镇卫生院的运营状况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其中:2009年甲乡镇卫生院总资产达到345万元,固定资产293万元,2009年门诊人次17875人,业务收入实现195万元;乙乡镇卫生院总资产达到392万元,固定资产270万元,2009年门诊人次17875人,业务收入实现300万元。
第二,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
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和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
截至2009年底,甲乡镇卫生院建成、使用门诊楼面积1200平方米,造价81万元,万元以上设备7台,价值30万元,汽车2辆,价值19万元;乙乡镇卫生院建成、使用综合楼面积1800平方米,造价118万元,万元以上设备5台,价值7万元。
第三,人员情况。
乡镇卫生院及一体化管理卫生室卫生技术人才较为缺乏,结构不合理。
在调研中发现,现有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现象。
其中:甲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编制人数76人,在职共32人,大专(后学历)3人,中专22人,其他6人,中级3人,初级26人,其他3人;乙乡镇卫生院编制人数32人,在职共35人,大专(后学历)3人,中专19人,其他13人,中级6人,初级26人,其他3人。
新农合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生存困境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新农合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生存困境的原因及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a171dda3186bceb19e8bbda.png)
新农合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生存困境的原因及政策建议摘要:新农合制度下乡镇卫生院陷入业务收入大减的新的生存困境。
药品收入降低、卫技人员工资仍然没有保障、不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成为现实中引发困境的重要谤因。
建议政府增加对供方卫生院的财政投入,从三个方面改变投入方式:增加对基层定点卫生院医疗服务项目的财政直补;建立卫生院房屋、设备、人员经费的基本保障机制;科学设计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制度。
最终实现投入向效益的转化。
关键词:卫生院困境政策建议新农合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生存困境的原因新农合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困境来自其自身业务收入的大幅度降低。
这种局面的形成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卫生院通过“两公示”降低药价,药品收入大大降低:针对虚高药价给农民带来的恐惧、农民从怕医院到怕合作医疗的现象,县卫生局把降低虚高药价当作推进新农合工作进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其特点是卫生局以行政手段规定每种药品的最高限价,此举旨在保证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与平价大药店的药品价格拉平。
政府限制了药品利润,也限制了药品价格。
参合农民的医疗成本大大降低。
但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乡卫生院却承受了药品降价之痛。
受药品降价的冲击,某卫生院的门诊业务量大大降低。
以妇产科为例。
2003年该院妇产科门诊业务量为1万元,2005年降为6000元。
这对于长期单一依赖药品收入生存的乡镇卫生院是个不小的冲击。
政府的卫生投入经费保障硬件建设,基层卫技人员工资没有保障:乡镇卫生院在新农合的制度设计中处于枢纽地位。
因而,自2004年开始,作为新农合的配套工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
笔者调研的这家卫生院到目前为止已得到省、市、县三级政府的经费支持共120万元,并且专款专用支持硬件建设。
此举旨在通过盖门诊楼、病房楼及为卫生院添置救护车、x线机、生化分析仪、b超、血细胞计数仪等基本的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质量来吸引患者就医,改变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困境。
然而,与硬件建设不同步的是基层卫技人员工资还是像以前没有财政保障。
浅谈当前乡镇卫生院现状与出路
![浅谈当前乡镇卫生院现状与出路](https://img.taocdn.com/s3/m/e125faf90912a2161579290d.png)
浅谈当前乡镇卫生院现状与出路摘要】乡镇卫生院对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村卫生工作的核心,关注当前乡镇卫生院的现状,突破旧的框架,寻找新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卫生事业现状,更能给予农村卫生机构平等发展的机会,同时也能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随着国家一系列新政策的引入,给乡镇卫生院带来新的机遇,在看到目前现状的同时,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出路,积极发挥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作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现状;出路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的枢纽,上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下有村卫生室。
承担着辖区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
对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辖区贫困人口限期顺利健康脱贫、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近十年来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医改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一定程度上“救活”了乡镇卫生院。
但当前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破除“以药养医”模式,药品耗材逐渐零差率销售,断了乡镇卫生院很大的收入渠道,导致乡镇卫生院运行存在很大挑战。
下面就个人体会浅谈当前乡镇卫生院面临的现状。
一、当前面临的挑战(一)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院运行存在困难一是2015年底中央财政对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已暂停,对未新建的乡镇卫生院来说无疑是泼一盆冷水,缺少了中央财政出大头,地方财政新建卫生院的积极性明显下降。
二是当前很多地方财政“吃紧”,对于卫生院的财政支持保障只能保基本,卫生院需要医疗服务中自行补充。
(二)任务繁重,负担加大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各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重要部分,这几年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卫生院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在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
二是健康扶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重要方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健康扶贫的重要措施,卫生院承担着政策宣传、费用报销,家庭医生疾病指导、转诊转院、生活干预等工作。
六、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现状及其利用的分析
![六、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现状及其利用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ebbf58f46527d3240ce030.png)
六、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现状及其利用的分析本次共调查312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一类农村地区76个,二类农村地区83个,三类农村地区112个,四类农村地区40个。
调查的乡镇卫生院共覆盖人口819.2万人。
为了便于比较,资料的归纳、整理按照不同类型的农村分组,从样本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卫生人力、收入与支出、固定资产、房屋与设备、业务能力和资源利用六个方面分别进行描述。
(一)农村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1、自然环境条件:调查的312个乡镇卫生院,按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划分,34.9%为山区地区,31.54%为丘陵地区,33.22%为平原地区,0.34%为湖区。
一、二类农村卫生院中以平原为最多,分别占44.6%和40.0%,三类农村卫生院中以丘陵和山区为主,分别占39.8%和33. 0%,四类农村卫生院以山区占绝大多数,达70.7%。
2、经济发展情况:调查地区的乡均工业总产值为15062万元,其中:一类地区为33548万元,二类地区是一类地区的44.2%,三类地区是一类地区的17.6%,第四类仅为一类农村的3.3%,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较1993年调查更加显著。
农村地区的乡均农业总产值为6493万元,一类为8540万元,二类占它的71.4%,三类占它的81%,四类只占27.1%。
一、二类地区的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已占主导地位,三、四类地区主要以农业产值为主。
乡镇政府统计,农村地区年人均收入为1943元,一类地区为2900元,二类占其74.9%,三类占其69.4%,四类占其31%,梯度也很明显。
第四类地区财政是赤字,乡均赤字50万元。
表明经济状况水平随着地区类型顺序依次降低,见表4-6-1。
表4-6-1:农村乡镇卫生院调查----1997年不同类型农村地区被调查乡镇的经济状况合计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乡均工业总产值(万元) 15062 33548 14817 5920 1071乡均农业总产值(万元) 6493 8540 6097 6920 2313乡均财政收入(万元) 465 1050 318 262 136乡均财政支出(万元) 353 631 316 234 186年人均收入(元) 1943 2900 2173 1507 900工业总产值比重(%) 69.9 79.6 70.8 46 31.63、卫生院所有制形式:所调查的312个乡镇卫生院中,全民所有制占52.9%、集体占43.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简陋、人才难留制约基层卫生院发展,基层医改将缓解这一困境
基层卫生院生存困境分析
由于地处偏远,广东省惠州市一些山区医疗卫生机构仍然面临设备简陋、经营困难、医务人员待遇偏低等难题,满足不了群众的看病需求,还导致这些基层医院留不住人才,后继乏人。
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下降,但相关的补偿办法却没有出台,使本来经营困难的一些卫生院雪上加霜。
现状1: X光机每隔两三天就要修一次
在惠州博罗罗阳镇卫生院,拥有20多年“工龄”的200毫安X光机仍在工作中。
“X光机一般用10多年就会被淘汰。
现在已经出现很多毛病,每隔两三天就要维修一次。
原本还有一台500毫安的(X光机),但早前就不能用了。
没办法,又没有资金换新的。
”罗阳镇卫生院院长李雪开的语气中透着无奈。
李雪开介绍,现在一般医院早就用上数字X光机,但购买一台数字X光机得要100多万元,原本就收不抵支的罗阳卫生院根本没办法拿出钱来购买。
“之前旧院被鉴定为危房要求搬迁,建新院大楼给医院带来很大负担,欠下了一大笔债务。
现在虽是搬进了新院大楼,但医疗设备还只能沿用旧的。
”虽为无奈,但近期李雪开收到一个欣慰的消息,此前通过跟县里商量,县里答应对该院购买新设备予以支持,“现在已经制定招标方案,应该很快就能购买新X光机。
地处博罗东部偏远山区的横河镇卫生院同样面临医疗设备简陋的难题。
横河镇是博罗唯一一个没有引进工业的镇,没有外来人口,卫生院的业务量一直较小,每月总收入只有20万元。
“B超设备是黑白的,X光机是200毫安的,由于使用年限已久,这些设备的功能都逐渐退化了,透视已经不能做,拍出来的片都已经很模糊。
”提及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情况,横河镇卫生院院长邹文佑感叹该院设备不是“比较落后”,而是“非常落后”。
邹文佑说,由于横河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有限,院里接收到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只能转至县里医院治疗,但由于横河镇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病人护送很是不便。
“这次港澳基金会捐赠的救护车来得很及时,它将改善卫生院护送病人的条件,提高救助效率。
”邹文佑说。
现状2:两个在职员工养一个退休职工
博罗杨侨镇卫生院此前在市县财政及社会各界的援助下,一些医疗设备得以更新。
但处于自负盈亏模式的卫生院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我们院目前在职员工有90人,但退休员工有47人。
一直以来卫生院都是自负盈亏,这就相当于我们两个在职员工就要养一个退休职工。
卫生院的负担很重,压力非常大。
”博罗杨侨镇卫生院院长曾新福告诉记者,该院每年需要发放的退休金达40万元。
曾新福介绍,杨侨镇卫生院原本就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债状态,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及一般诊疗费三费合一后,卫生院接待的病人增加,但卫生院的收入却在下降,压力继续加大。
“卫生院里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资历较深的医生每个月工资也就3000多元。
”曾新福说。
龙门县龙田镇卫生院也面临退休职工多的现状,目前不足50名在职医务人员的该院有退休人员33名。
该卫生院院长吴东旭告诉记者,龙田镇卫生院的经营情况比较困难,虽然卫生院去年的总收入有370多万元,但医院的负担很重。
“总收入中超过60%是成本,除去成本及退休人员的将近30万元的补贴,已所剩无几了。
”
吴东旭介绍,去年,他们院在职的医务人员中,收入最高的不到1800元,收入少的只有800元。
现状3:“待遇低,一年走了六七个人”
由于待遇低,乡镇卫生院长期面临医务人员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
2008年,吴东旭初到龙田镇卫生院任职时,在职人员有68人,而现今,只剩50人不到。
“不少员工来了不久就申请调走或辞职,留下来的多是老员工。
”
自去年8月他调任至横河卫生院后,邹文佑也已陆续送走了六七名医务人员,“人往高处走,有了环境更好、待遇更好的地方,自然也就走了。
”
“市里面定的编制是114个,但目前在职上班的只有90人。
”曾新福介绍,该院的90名医务人员中,拥有本科学历的职工不到10人。
曾新福感叹“人才来了也难留住”。
措施:基层卫生院转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如何改变乡镇卫生院目前的生存状况,正是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重点内容。
据惠州市医改办介绍,按照省里对基层综改提出的要求,9月底前,该市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初步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等新的运行机制。
按照公益性的管理体制要求,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定位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以取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利行为。
“将基层医疗机构确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后,卫生院的设备购置费用、人员经费都将由政府财政统一拨付。
医务人员工资将有提高,也更有保证。
”市医改办介绍,基层综改落实后,如果财政补偿能够及时足额到位,将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基层卫生机构的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