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
蔬菜青枯病
20
2014 年第 9 期
.cn.
土
肥All
植
R不乳i一 白gh的 色t不 的s定 黏R根 液e渗遥se病出r茎遥ve木②d茄质. 子部青褐枯色袁病用遥 初手期挤个压别有
保 分枝的叶片或一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垂袁 后逐
渐扩展到整株分枝上袁 初呈淡紫色袁 后变为褐
色袁 病叶脱落或残留在茎上遥 病株茎面没有症
状袁 但将茎部皮层剥开袁 木质部呈褐色遥 这种
束变褐袁 湿度大时袁 茎横切面有细菌液溢出遥
块茎染病袁 轻的症状不明显袁 重的脐部呈灰褐
色水渍状袁 切开薯块袁 可见维管束圈变褐袁 挤
压时溢出白色黏稠菌液遥 严重时外皮龟裂袁 髓
部溃烂如泥遥 ④辣椒青枯病遥 初期仅是个别枝
条的叶片萎蔫袁 后扩展至整株遥 地上部叶片转
淡袁 后期变褐焦枯遥 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袁 纵
剖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袁 横切面保湿后可见
乳白色黏液溢出遥
蔬菜青枯病的诊断要点院 发病初期植株白
天萎蔫袁 傍晚恢复曰 如干燥气温高袁 二三天后
不再恢复而死亡袁 叶片色泽稍淡袁 仍保持绿色曰 维管束变褐色袁 受挤 压后有乳白色的菌脓渗出遥
发病特点 青枯病原细菌可随
病残体尧 带菌的肥料和田间的其他 感病寄主越冬袁 也可以在染病的块 茎及杂草体内过冬遥 越冬的菌源就成为次年发 病的初侵染源遥 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尧 雨水尧 土壤耕作和昆虫等在田间传播袁 从根部或茎基 部的伤口侵入袁 在维管束的导管内寄生袁 并沿 导管向上蔓延使导管堵塞尧 褐变袁 造成植株萎 蔫遥 高温高湿是诱使青枯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 因素袁 尤其是雨后转晴袁 太阳暴晒袁 土温升高袁 气温达 30~37℃袁 湿度大袁 最有利于青枯病流 行曰 地势低洼尧 土质黏重尧 排水条件差尧 地下 害虫多尧 土壤偏酸尧 与茄科或其他寄主作物连 作袁 发病均较重遥 在自然状况下袁 病菌主要是 从植株的根部侵入袁 也可从叶片或其他部位侵 入遥 其侵入途径通常是伤口袁 但在菌量很大的 情况下也能主动侵入遥 潜育期长短与土壤湿度尧 蒸腾速度尧 大气温度尧 品种抗性尧 烟株导管直 径及根际土壤的菌体密度等有关袁 其中以温度 的影响最为明显遥 温度适宜时袁 潜育期 4~5 天袁 气温较低时 7~10 天遥 防治方法 根据蔬菜青枯病的发生特点袁 其防治必须实行以农业防治为主尧 化学防治为 辅的综合防治措施袁 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遥 ① 选用 抗病 品种遥 如抗 青 19尧 穗 圆 尧 洪 抗 1 号尧 四季抗青尧 湘引番茄 1 号等番茄品种袁 以 及早杂 2 号辣椒尧 通椒 1 号等甜椒品种遥 ②强 化栽培管理措施遥 及时清除病残体袁 避免连作遥 调节酸碱度袁 结合整地施用适量的生石灰袁 使 土壤呈微碱性袁 可抑制病菌生长袁 减少发病率遥 ③药剂防治遥 立即拔除病株袁 并对病穴灌注甲 醛 50 倍液或 20%石灰水消毒遥 在发病初期喷施 每升 水 0.1~0.2 克 的 农 用 链 霉 素 袁 或 抗 菌 素 野 401冶 500 倍液袁 每隔 7~10 天喷 1 次袁 连续喷 3~4 次袁 也可用 40%叶枯宁 1000 倍液尧 25%络 氨铜水剂 500 倍液尧 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尧 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袁 每株 根部灌药液 250~500 克袁 每隔 10~15 天灌 1 次袁 连续灌 2~3 次袁 均有一定的防病效果遥 ④ 嫁接防病遥 利用抗病的砧木进行嫁接法防治青 枯病遥
茄科蔬菜青枯病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2)茄子青枯病 1.茄子被害,初期个别枝条的叶 片或一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垂.
2.逐渐扩展到整株枝条上,病株 茎面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将茎部 皮层剥开木质部呈褐色。这种变 色从根颈部起到可以一直延伸到 上面枝条的木质部。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1.番茄苗期不表现症状,长到30cm高发病。 (1)番茄青枯病
2.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凋萎, 而中部叶片凋萎最迟,病株最初白天萎蔫, 傍晚以后恢复正常。
3.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两三天后病株即 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 绿色,在土壤含水较多或连日下雨的条件下, 病株可持续一周左右才死去。病茎下端往往 表皮粗糙不平,常发生大而且长短不一的不 定根。
茄科蔬菜青枯病
以番茄受害最严重,马铃薯、茄子次之,辣椒受害较轻 一。、症状
青枯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植株长到约30厘米高以后才开始发病。 病株最初白天凋萎,傍晚后恢复,后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Fra bibliotek为绿色故称青枯病。
茎、根维管束变褐腐烂。切断病茎,用手挤压病 茎横切面处有乳白色粘液渗出,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3.枝条里面的髓部大多腐烂空心 。用于挤压病茎的横切面,也有 乳白色的菌脓渗出。
症状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3)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被害后,叶片自下向上逐渐萎垂,4~5天 后全株茎叶萎蔫死亡,但茎叶色泽仍为青绿色,切开 病株上薯块和近地面的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受 挤压后也有乳白色的菌脓渗出,其症状与番茄病株上 的相似。
花生青枯病发生与防治
种植与管理
01 土壤管理
实施深翻耕,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透气性,降低 病原菌存活率。
02 肥料施用
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增强花生抵抗力。
03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防止过湿或过干,减少病原 菌繁殖。
收获与储存
适时收获
在花生成熟期及时收获,避免病害扩散。
储存环境
保持储存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潮湿和高温导致病害滋生。
02 土壤处理
在种植前使用化学药剂如氯化苦、溴甲烷等对土 壤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
03 喷药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化学药剂如链霉素、新植霉 素等,控制病害的蔓延。
04
花生青枯病的防治实践
品种选择与抗病性鉴定
抗病品种
选择对青枯病有抗性的花生品种,降低感染风险。
品种轮换
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进行品种轮换,防止抗性下降。
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致病菌如何识别花生宿主,并侵入和破坏花生组织的过程,以揭示青枯病的致病机制。
植物免疫系统
研究花生是如何启动免疫反应来对抗青枯病菌的,并探索如何提高花生的免疫能力,以减轻病害的发 生。
探索新的防治策略和技术手段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抑制青枯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为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作物因素
作物品种的抗病性、轮作制度等也会影响 青枯病的流行。
气候因素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青枯病的流 行。
生物因素
细菌的传播和生存环境可能影响青枯病的 流行。
花生青枯病的病原及发生规
02
律
病原及分类
病原
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青枯病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但因苗期温度低,不宜青枯病发育,所以症状不表现或表现不明显,在现蕾、开花期症状明显,特别在温暖潮湿、降雨充沛的环境下发病。
病害发生时,先是植株顶部嫩叶或花蕾出现萎蔫,紧接着主茎或分枝的上部枝叶出现急性萎蔫,开始早晚能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只是颜色稍淡,俗称青枯病。
病菌侵染植株维管束,使茎基部和根部维管束变褐,用手挤压横断面,有污白色菌脓从断面渗出。
切开病薯可见维管束变褐,不需挤压切面上的渗出白色菌脓,但皮层和薯肉从维管束处不分离,这是青枯病的主要特征。
发病严重时表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
马铃薯青枯病防治方法:
(1)选择种植抗病的早熟品种。
(3)轮作倒茬。
与禾谷类实行3-4年以上轮作,实行间套轮作或水旱轮作,致使土壤中的病菌失去寄主而丧失活力,间种套作也能减少病株间的蔓延,能明显减轻病害。
(4)加强栽培管理。
选土层深厚、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施入腐熟有机肥和钾肥,控制土壤含水量,种薯播种前做催芽处理,以淘汰出芽缓慢细弱的病薯减少发病,大薯切块后用杀菌剂和草木灰拌种杀菌,采用高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5)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作好病残株处理。
当田间发现萎蔫植株或部分萎蔫植株时,连基部泥土、薯块一起产出深埋或烧毁,病穴周围撒施生石灰粉消毒。
青枯病是花生“癌症”
农资导报/2015年/5月/15日/第004版科学用药青枯病是花生“癌症”刘万珍花生青枯病是细菌性土传病害,花生全生育期都能发病,但以盛花下针期发病最重,结荚后病情有所缓和。
植株一旦得病,则全株枯死;发病严重的地块,往往成片枯死或绝收,被称之为花生的“癌症”,俗称“花生瘟”。
一、症状特征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茎顶梢叶片失水萎焉,早晨叶片张开晚,傍晚提早闭合。
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整个植株青枯死亡。
通常凋萎叶片的叶绿素尚未破坏,叶片虽欠光泽而仍呈绿色,故名青枯病。
剖开病株茎部,可以看见靠近地面部分的输导组织变成褐色,用手挤压,切口处有污白色的菌液流出,拔起病株,根部已经腐烂,呈黑褐色。
二、发病规律花生青枯病种子不带菌,其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一般存活3~5年,病土的迁移、深翻、耙地、地下水均造成该病的扩散和传播,从而引起青枯死亡。
病害发生严重田块,常可见到病情沿流水方向扩展的迹象。
当气温达25℃以上,降雨的多少与迟早决定此病发生早晚与程度大小。
一般时晴时雨、久旱骤雨或久雨骤晴时发生严重;土壤温度与湿度骤变或地块线虫增多,造成根部受伤或腐烂时发生严重;低洼排水不良地块较高板地发生严重;砂土、薄土层、保水保肥差的地块较壤土、肥土发生严重;连作田较轮作田发生严重;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严重;草害多较草害少地块发生严重。
另外,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
三、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轮作。
有水源地方,实行水旱轮作,防效较好。
采用高畦栽培,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防止田间荫蔽与大水漫灌。
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与水流传播病害。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
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
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
2.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20%噻菌铜溶液等,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番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变好,病茎表皮粗糙,中下部会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见水浸状后变褐色的小斑,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有白色菌脓出现,病情进展迅速,10天左右即可死亡。
病菌在病残体内或在土中腐生,通过水流传播,从根、茎部伤口入侵,一般在10-40度都可发育病菌,30-37度最适合,土壤偏酸、湿度高、大雨后转晴、生长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和禾本科作物轮作
2、加强栽培管理,喷洒青枯立克来预防。
3、生物农药杀菌剂防治方法:
预防方案:
在植株缓苗期和第一穗果开花膨大期用青枯立克500倍液进行灌根,7天左右用药1次,每个时期连用2—3次。
治疗方案:
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0m兑水15kg,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区域植株进行小区域灌根,连灌2次,两次间隔1天,根据病情第2次用药后间隔3-5天再巩固用药1次;其余可采用500倍液进行穴灌预防1-2次,间隔3-5天。
1、灌药时,每株用水量以灌透为宜(苗期需100-200ml左右;花期、结果期需200-500ml,具体根据植株生长时期、土壤干湿度而定)。
2、病情严重,植株长势弱时,可同时配施《海藻生根剂——根基宝》300倍液,同时进行灌根,促进根系生长,强壮植株,提供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1、使用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化学药物(强酸强碱类药物除外)复配时,必须先稀释本公司产品为母液,然后再复配其他药物。
2、植株弱时,需要喷施叶面肥(沃丰素、多达素),强健植株,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植物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植物青枯病的防治方法如下是有关植物青枯病的防治方法:一.青枯病的危害青枯病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4个科的450多种植物,直接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寄主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茄科(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等) ;薯蓣科(甘薯)、姜科(生姜)豆科(大豆、花生)等作物。
二.青枯病的症状识别作物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在作物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果实膨大期开始严重。
三.病害循环1.越冬: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其他寄主、粪肥、马铃薯和甘薯的种薯、种姜、番茄辣椒种子中越冬,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2.土壤习居菌:病菌在病残体上营死体营养生活,即使没有适当寄主,也能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3.传播途径:大致分为3种类型。
土壤传播型:茄科及大多数作物的青枯病;苗木及无性繁殖材料传播型:桑、姜、马铃薯、甘薯青枯病;机械传播型:马铃薯切刀等。
4.侵入:病菌通常可从植株根、茎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
四.发病因素青枯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温、湿度)、品种抗病性和影响寄主抗病性及田间小气候条件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1、气候条件(温、湿度):高温和高湿的环境条件适于此病的发生。
(1)温度:土温对病害发展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土温高发病迅速。
(2)雨日数及降雨量:雨日数及降雨量的多少对病害影响很大。
时晴时雨、雨后骤晴或久旱暴雨最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干旱或阴雨连绵,土温下降,则发病较轻。
2.品种抗病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土温和地区的抗性,差异以及不同生育期的抗性差异。
(我国已培育出一批抗性较好的番茄、马铃薯和辣椒品种。
)3.栽培管理管理粗放、水、肥不足、田间杂草多、地下虫害严重、低洼积水、施用带菌的土杂肥、中耕除草造成的植株根部伤口、以及移栽时间等均会影响青枯病的发生。
4.土壤类型(1)土层瘠薄,保水、保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发病重;土壤颗粒大,孔隙多,通气性强,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适合好气性青枯细菌生长繁殖,有利于发病;(2)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不利于病害发生。
玉米青枯病的出现和综合防治和治疗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品种抗性降低、 气候条件不利等因素有关。其中,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是导 致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02
玉米青枯病的出现
玉米种植情况
玉米种植面积和分布
全球玉米种植面积广泛,尤其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巨大。玉米种植的地理分布和气候条件对青枯病的出现有重要 影响。
玉米种植密度和品种
适时中耕
在玉米生长期间,适时进 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 透性,促进根系发育,提 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控制湿度
合理灌溉,避免土壤湿度 过高,以减轻玉米青枯病 的发生。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进行 喷雾防治。
确定用药时机
根据玉米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以 防止病害扩散。
分布和危害
分布
玉米青枯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特别是在气候湿润、多雨的地区更为普遍 。
危害
玉米青枯病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严重影响,可造成玉米减产20%-40%,甚至 绝收。
发生规律和原因
发生规律
玉米青枯病的发病与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密度、品种 抗性等因素有关。多雨、高湿、低温寡日照等不良气候条件 容易导致病害发生。
选择对青枯病有抗性的玉米品种,以减少 病害的发生。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有助于 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轮作和休耕
通过轮作和休耕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 数量,从而降低青枯病的发生率。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玉米地里的病残体,减少病原菌 的传播。
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
使用杀菌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 以减少病原菌的侵染。
止玉米植株徒长和早衰。
轮作和休耕
实施轮作和休耕制度,减少病原 菌的积累和繁殖,减轻玉米青枯 病的发生。
花生青枯病的防治
花生青腐病1、症状表现花生青枯病又叫花生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它是典型的土传病害。
花生青枯菌主要在土壤中、病残体内及未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浸染源。
在田间主要靠土壤、流水、农具、人畜和昆虫等传播,一旦土壤中带有病菌,要想彻底根除是很困难的。
2、发病规律此病发生轻重主要受耕作、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
一般连作田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轮作田,特别是水旱作田发病轻。
管理粗放,地下害虫多,积水,串根,伤根,烂根多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土壤贫瘠薄的粗沙田发病重,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
青枯病喜高温多湿,当平均气温稳定在20度以上,土壤又潮湿时,病害开始发生。
3、防治措施(1)常年种植花生田块,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对田间病株应及早拔除深埋或烧毁。
(2)对重病区来说,水源条件较好的,实行水旱轮作是控制花生青枯病发生危害最有效的措施。
(3)目前种植的花生品种尚缺乏抗病良种,但对实行轮作有困难的山区,应利用品种的抗病性差异,选用抗病性相对较强的品种仍是一种防病手段。
(4)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对控制花生青枯病的作用和危害具有明显的作用。
(5)青枯病的药剂防治、花生用拌有益组合拌种的优势:1.安全性好:对种子安全、促进发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种衣剂。
2.防虫害:在花生整个生长季节可有效控制蚜虫、蓟马、飞虱的危害,控制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
3.防病害:可防治花生立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炭疽病、猝倒病等。
4.促生长、增产量: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出芽率,出苗快,出苗整齐,根系发达,幼苗粗壮,抗逆性好。
5.长势好:花生拌种后,长势好下针多,果仁饱满,显著增加产量。
6.安全无公害:无残留,对人畜安全。
7.省时省工省钱:一次拌种,受益一季。
花生使用拌有益以后:苗期根系发达,长势好,未出现烂根死苗现象,叶部病害减少,无地下害虫危害,结荚多,籽饱、产量高。
马蹄病青枯病的病害与防治
2023-11-06contents •马蹄病青枯病病害概述•马蹄病青枯病的病原与病因•马蹄病青枯病的病害症状与影响•马蹄病青枯病的防治方法•马蹄病青枯病的预防措施•马蹄病青枯病的研究展望目录01马蹄病青枯病病害概述青枯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马蹄的根部,使其叶片和茎秆迅速失水,最终导致全株枯死。
典型症状包括马蹄植株的叶片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失水,颜色变淡,接着出现干枯、倒伏等现象。
定义与症状青枯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马蹄产区,对马蹄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该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常在连作地块或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生严重。
病害分布与危害青枯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土壤传播和流水传播。
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通过水流、农具等途径传播到其他健康的马蹄植株。
另外,带菌的种子和病残体也可以作为初侵染源,使病害在田间扩散。
病害的传播途径02马蹄病青枯病的病原与病因病原病原物马蹄病青枯病的病原是一种名为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
传播途径该细菌可通过土壤、水源、农具等多种途径传播,其中以土壤传播为主。
病因连续阴雨天气、低温和高温等不利气候条件可能诱发马蹄病青枯病的发生。
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种植因素品种因素土壤质地、酸碱度、水分含量等土壤因素的不适宜也可能导致马蹄病青枯病的发生。
连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过密等种植因素也可能增加马蹄病青枯病的发生概率。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存在差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马蹄病青枯病的发生。
03马蹄病青枯病的病害症状与影响马蹄病青枯病会导致植株无法吸收水分和养分,使植株整体萎蔫。
植株萎蔫叶片枯黄根系腐烂随着病情加重,叶片开始枯黄,严重时叶片可能脱落。
马蹄病青枯病会导致根系逐渐腐烂,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03病害症状0201马蹄病青枯病会导致马蹄产量大幅下降。
产量下降马蹄病青枯病会导致马蹄品质变差,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番茄辣椒茄子青枯病的预防和治疗
05
青枯病的防治方案
制定防治计划
了解青枯病发生规律
01
掌握青枯病的发生时间、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为制定防治计
划提供科学依据。
确定防治策略
02
根据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如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制定防治方案
03
根据防治策略,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案,包括防治时间、防治方
法、防治效果评估等。
轮作
避免连作,最好与非茄科作物进行 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繁殖。
施肥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子1小时,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种子2小时,以杀死 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土壤消毒
在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地面。
轮作可以消除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减少其繁殖和传播的风险。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预防青枯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通过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 透性和保水能力。
VS
合理使用化肥,特别是氮、磷、钾 等营养元素的平衡施用,有助于提 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合理施肥
• 合理施肥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适量的磷肥可以促进根系 发育,提高作物的抗逆性;适量的钾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番茄辣椒茄子青枯病的预防 和治疗
2023-11-06
目录
• 青枯病概述 • 青枯病的预防 • 青枯病的治疗 • 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 青枯病的防治方案 • 结论
农病茄科青枯病和枯萎病
青枯病和枯萎病是两种常见的茄科植物病害。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通常在茄科植物株高30cm左右时开始发病。
其病株在白天萎蔫,傍晚恢复,而叶片仍保持绿色。
此病病程进展迅速,严重的病株经7~8天即死亡。
切开病株近地面的茎基部,可以看到有褐色混浊的污汁溢出。
此病主要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在马铃薯块上或病残体中越冬。
枯萎病则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通常在茄科植物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
病株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叶色变淡,由黄至枯黄,最后转为黄褐色并凋萎。
茎基部切开后呈褐色并腐烂,湿度大时在切面有白色混浊的污汁溢出。
此病主要由尖镰孢真菌引起,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
这两种病害的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青枯病,选用抗病和耐病良种,或用抗性砧木嫁接栽培是有效的防治措施;而枯萎病的防治则要注重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以及加强田间管理。
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的分离鉴定与防治方法
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的分离鉴定与防治方法一、症状识别1. 桉树焦枯病:桉树焦枯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病株叶片出现黄色或黄褐色斑点,后扩大为褐色焦枯状斑块,病斑边缘呈灰绿色。
病株枝条和叶片枯死,严重时整个树冠死亡。
2. 桉树青枯病:桉树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株叶片出现失水症状,颜色变淡,逐渐变为黄色或黄绿色,最后叶片脱落。
病株枝条和根系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
二、病原菌分离1. 采集发病组织:在发病的桉树上采集典型的发病组织,包括叶片、枝条和根系。
2. 分离致病菌:将采集的发病组织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在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三、焦枯病菌鉴定1. 形态特征:焦枯病菌菌落呈灰白色,有淡黄色渗出液,菌丝有隔膜,分生孢子梗短小,分生孢子呈倒棒状,有多个分隔。
2. 生理特性:焦枯病菌在25-30℃温度下生长最适宜,不耐高温,在40℃以上停止生长。
3. 基因组特点: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可以确定焦枯病菌的分类地位和遗传特点。
四、青枯病菌鉴定1. 形态特征:青枯病菌菌落呈乳白色,有光泽,菌丝细长,无隔膜,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无色或淡黄色。
2. 生理特性:青枯病菌在25-35℃温度下生长最适宜,耐高温,甚至在40℃以上仍能生长。
3. 基因组特点: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可以确定青枯病菌的分类地位和遗传特点。
五、传播途径确定1. 土壤传播:焦枯病和青枯病均可通过土壤传播,特别是连作和重茬地块更容易发生。
2. 灌溉水传播:病菌可随灌溉水传播,因此灌溉水的管理对病害的防控非常重要。
3. 气候因素: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特别是在雨季和湿度较大的地区。
4. 植被传播:病株残体和带菌土壤可以附着在植株上传播病害。
六、防治方法制定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土肥管理、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和带菌土壤等措施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和喷洒病株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
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
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
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
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那青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采用生物植保技术进行青枯病的防治,根据土壤以菌抑菌平衡原理,在作物青枯病发病初期追施HILOT菌博士海洋多肽生物菌剂10-15kg可以沟施或穴施,在使用之前,先把菌剂跟麦麸混合,调入牛奶3-5kg后,施入土壤,用土盖好;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一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800倍液,进行浸根,1~2小时,那么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呢?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茄科劳尔氏菌,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
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
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某些温带地区的世界性病害,是多种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
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
长期生存形成侵染
源。
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
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
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
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
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
青枯病菌对原子氧、次氯酸敏感。
根际环境中含有微量的原子氧、臭氧就能氧化掉病菌的鞭毛,可改变病菌的数量、活性。
该菌为阴性菌,对直流电表现敏感。
由植株流向土壤的电流对青枯病病菌的菌群分布、活性均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