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
正规工资算法公式
正规工资算法公式
总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罚款-扣款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按照其工作岗位和工作能力确定的最低工资水平,
通常是按照小时、天或月计算的固定金额。
加班工资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工作所得的报酬。
加班工资的计
算方式根据国家和企业的劳动法规定而有所不同,通常是按照劳动者基本
工资的倍数来计算。
例如,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为基本工资的1.5倍,则
加班工资=加班时间×基本工资×1.5
奖金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岗位职责、完成的工作量等因素而给
予的额外报酬。
奖金的计算方式也因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是根据
设定的奖金比例和工作业绩进行计算。
罚款是根据劳动者的违纪违规行为而进行的经济处罚,通常是根据违
纪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或者规定的标准金额进行确定。
扣款是根据劳动者的出勤情况、事假、病假等因素而进行的减少工资
的处罚,通常是根据请假天数或者出勤率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地区和企业的劳动法规定和工资计算方式
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具体的工资算法公式可能会有所变化。
以上公式仅作
为一种简化和概括的描述,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所有参加工作的人或者有家人朋友参加工作的人应该都很关心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工资的一些内容,首当其冲的是工资的计算方法,毕竟工资是所有劳动人保证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那么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之未订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未订书面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各地有差异,多数地区规定为当月应得工资。
比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以相对应的月份的应得工资为准。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规定,用人单位因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应每月支付的二倍工资,按照劳动者当月的应得工资予以确定,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当月工资包含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的,应按分摊后该月实际应得奖金数予以确定。
广东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会议纪要中认为,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当月应得工资,但不包括以下两项:(一)、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劳动报酬,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年底双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结算的业务提成等;(二)、未确定支付周期的劳动报酬,如一次性的奖金,特殊情况下支付的津贴、补贴等。
劳动法福利待遇计算方法及规定
劳动法福利待遇计算方法及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应当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
下面将介绍劳动法中关于福利待遇的计算方法及规定。
一、工资计算方法
劳动者的工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照小时计算:根据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计算工资,计算公式为:工资 = 小时工资 x 工作小时数。
2. 按照日计算:根据劳动者每天工作的小时数计算工资,计算公式为:工资 = 日工资 x 工作天数。
3. 按照月计算:根据劳动者每月工作的天数计算工资,计算公式为:工资 = 月工资 x 工作月数。
二、福利待遇规定
劳动法对福利待遇有以下规定:
1. 休假:劳动者在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假,年假的天数根据劳动者的工龄确定。
2. 加班工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加班工资。
3. 节假日加班工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节假日加班工资。
4. 社会保险:雇主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5. 住房公积金:雇主应当为劳动者缴纳住房公积金。
6. 奖金和福利津贴:根据企业的规定,劳动者有可能获得奖金和福利津贴。
7. 工伤保险:雇主应当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福利待遇计算方法和比例,还需要根据地方性的政策和企业的规定来确定。
以上就是劳动法福利待遇的计算方法及规定的简要介绍。
对于更详细的要求和具体的计算方法,建议咨询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士或咨询公司,以确保遵守法律法规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工资计算标准一览最新
工资计算标准一览最新工资计算标准工资不止是工资薪金,还包括了很多项目,所以,计算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1、员工薪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社会保险+加班费+补贴+奖金+年终奖等其中:补贴、奖金一般包括伙食补贴、交通补贴(不住宿舍的实习生)、全勤奖、节假日慰问金、生日慰问金、离职补贴等。
(1)伙食补贴:全天在岗的员工可获得当天的伙食补贴(120元月,现暂按每月24个工作日折算,即5元天)。
注意:若当天请假或补休半天也不发放伙食补贴。
(2)交通补贴:现只对不住宿舍的实习生发放。
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按实际上班天数折算。
(3)全勤奖: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
一个月内迟到或早退合计一次扣20元、两次50元、三次100元,四次或以上的,扣发当月全勤奖全额及当天岗位津贴的四分之一金额。
即:迟到或早退一次得全勤奖80元,两次得50元,三次得0元,四次或以上全勤奖0元还扣当天(是4次都扣还是第4次扣)岗位津贴的14、注意:请事假半天内不扣全勤奖、请病假1天内不扣全勤奖,实习生因回校请事假3天内不扣全勤奖。
(4)节假日慰问金:“元旦”、“五·一”、“十·一”各发500元节日金。
(注意工作不满______月的发放标准)(5)在公司里工作满一年的员工生日当月发100元奖金。
(6)对于正式员工离职时公司对其发放一定的补贴。
2、加班工资(1)晚上加班 35元晚,时间7:00pm-9:30pm。
按考勤表的记录计算。
(2)白天加班A. 周末加班加班工资=加班天数乘(月基本工资24)乘2B. 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加班工资=加班天数乘(月基本工资24)乘2(3)出差被公司外派随同出差,不能在当天内返回的:(非随同单独出差的另作安排。
)A.出差时段如遇休假天的,可在出差返回后安排补休。
B.各项差旅费由公司支付的,公司再给予员工20元天人的差旅补贴。
3、请假、旷工期间工资扣除标准(1)请事假A.请假天数≤0.5天扣除金额=相应请假时数7.25乘(基本工资+岗位津贴)24注:不扣全勤奖,7.25为每天上班小时数。
员工工资的计算公式
员⼯⼯资的计算公式⼯资可能是⼴⼤朋友⾮常⾮常喜欢的东西了,但⽇常⼯作中⼯资的⽅法、⼯资的计算⽅法让很多⼈都看不懂,那么现在店铺⼩编带您来了解⼀下⼯资的计算⽅法,下次您就不怕看不懂⼯资是如何计算的了!更加不怕⾃⼰的⼯资被少算,漏算了!⼀、⽇⼯资、⼩时⼯资折算依据《关于职⼯全年⽉平均⼯作时间和⼯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条:按照《劳动法》第五⼗⼀条的规定,法定节假⽇⽤⼈单位应当依法⽀付⼯资,即折算⽇⼯资、⼩时⼯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
据此,⽇⼯资、⼩时⼯资的折算为:⽇⼯资:⽉⼯资收⼊÷⽉计薪天数⼩时⼯资:⽉⼯资收⼊÷(⽉计薪天数×8⼩时)⽉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21.75天⼆、加班⼯资计算依据《⼯资⽀付暂⾏规定》第⼗三条:⽤⼈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作时间以外⼯作的,应按以下标准⽀付⼯资:(⼀)⽤⼈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作时间以外延长⼯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时⼯资标准的150%⽀付劳动者⼯资;(⼆)⽤⼈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或⼩时⼯资标准的200%⽀付劳动者⼯资;(三)⽤⼈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或⼩时⼯资标准的300%⽀付劳动者⼯资。
三、经济补偿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作的年限,每满⼀年⽀付⼀个⽉⼯资的标准向劳动者⽀付。
六个⽉以上不满⼀年的,按⼀年计算;不满六个⽉的,向劳动者⽀付半个⽉⼯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资⾼于⽤⼈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平均⼯资三倍的,向其⽀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平均⼯资三倍的数额⽀付,向其⽀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不超过⼗⼆年。
2020劳动法工资计算最新最全方法
2020劳动法工资计算最新最全方法(一)最低工资56、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5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58、企业下岗待工人员,由企业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支付其生活费,生活费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下岗待工人员重新就业的,企业应停发其生活费。
女职工因生育、哺乳请长假而下岗的,在其享受法定产假期间,依法领取生育津贴;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由企业照发原工资。
(二)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60、实行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或40小时标准工作时间制度的企业,以及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应当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全体职工已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企业,一般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人员除外)经批准延长工作时间的,可以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61、实行计时工作制的劳动者的日工资,按其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数(试行每周40小时制的为21.16天,施行每周44小时制的为23.33天)进行计算。
62、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的,要依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报酬。
(三)有关企业工资支付的政策63、企业克扣或无辜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监察部门应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理办法》第六条予以处理。
(2)《关于国有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紧急通知》(银传[1994]34号)的规定,“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企业主管部门有可能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银行要拿出一部分贷款,共同保证职工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2020工资如何计算劳动法规定
2020 薪资怎样计算劳动法例定正算法:薪资 =月薪÷ 21.75 ×月计薪天数× ( 出勤天数比率 )反算法:薪资 =月薪 - 月薪÷ 21.75x 少勤天数× ( 出勤天数比率 )月计薪天数 =( 月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率 =21.75 ÷( 当月应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相同举上边的事例:事例一:某职工月薪2175 元, 7 月份有 23 个工作日,职工少勤1 天,出勤是 22 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 2175÷21.75 ×22×(21.75 ÷23)=2080.4元反算法: 2175—2175÷21.75 ×1×(21.75÷23)=2080.4 元事例二:某职工月薪 2175 元, 5 月份有 21 个工作日, 5.1 为法定节假日,职工少勤 1 天,出勤是20 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 2175÷21.75 ×(20+1)×(21.75 ÷(21+1))=2076.14元反算法: 2175—2175÷21.75 ×1×(21.75÷(21+1))=2076.14元目前也有一些推行 6 天工作制之类的民营或个人公司不使用21.75 计算月薪的,而是直接用实质出勤天数进行计算。
这也可行。
法律法例其实不强迫要求公司必定按21.75 来计算月薪。
最广泛的算法就是用“薪资 =月薪÷应出勤天数×实质出勤天数”,这类算法错就错在没把“带薪法定节假日”天数算进去。
正确的应当为“薪资= 月薪÷ ( 应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 ×( 实质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也有公司是使用“薪资 =月薪÷ 30 天×实质出勤天数”此类算法来计算月薪的公司。
劳动中的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中的工资计算公式劳动合同是雇主和雇员之间订立的一种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工资计算公式是劳动合同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用来确定劳动者在工作中所获得的工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基本工资是劳动者在工作中所能够得到的最低工资。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通常如下:基本工资 = 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对应的工资单价其中,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如一个小时)所完成的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对应的工资单价是指单位工作量所对应的金钱数。
通过将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与单位工作量的工资单价相乘,可以得到劳动者的基本工资。
2. 计件工资计算公式计件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来计算的一种工资形式。
计件工资计算公式如下:计件工资 = 完成的工作量 ×单个工作量对应的工资单价在计件工资计算公式中,完成的工作量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单个工作量对应的工资单价是指每完成一个单位工作量所对应的金钱数。
计件工资的计算方式可以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对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 绩效工资计算公式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绩效表现来确定的一种工资形式。
绩效工资计算公式如下:绩效工资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在绩效工资计算中,基本工资是劳动者在工作中所能够得到的最低工资,绩效奖金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表现而给予的奖励。
通过将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相加,可以得到劳动者的绩效工资。
4.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加班工资是劳动者在工作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后所能够得到的额外报酬。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如下:加班工资 = 加班时间 ×单位时间内的工资单价 ×加班工资倍数在加班工资计算公式中,加班时间是指劳动者超出正常工作时间所工作的时间长度,单位时间内的工资单价是指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所能够得到的工资,加班工资倍数是指在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所应获得的工资倍数。
2020年每日工资计算方法
日工资按多少天算法_2020年每日工资计算方法按照现在的劳动法,每年365天,减去法定假日除以12,每个月的平均工作天数是21.75天。
也就是说一个员工入职以后给他核定的工资除以21.75以后就是他的日工资额。
不管这个月是28天还是31天,也不管这个月有几个公共假期,你只要在他的月工资基础上减去他实际未出勤(婚、丧、产假除外)的工作日对应的工资即可。
“制度工作日”主要用于加班时间的计算,一些机构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他们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过“制度工作日”规定的工作小时数即为加班。
因此,“制度工作日”这一概念是判断加班的一个重要依据。
制度工作日的计算扣除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具体计算方法为: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一年52周的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时“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
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加班费计算案例:前3天为法定节假日,每天加班费为3000÷21.75×300%;后4天为双休日调整的,公司可安排补休,无法补休的,每天加班费为3000÷21.75×200%;以上两项总计:3000÷21.75×300%×3+3000÷21.75×200%×4=2344.83元本月如无其他加班,工资总计:2344.83+3000=5344.83元加班费只与“制度计薪日”或日工资有关。
新劳动法下的工资计算方法5篇
新劳动法下的工资计算方法5篇第一篇:新劳动法下的工资计算方法新劳动法下的工资计算方法一、最新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至今现行有效。
《劳动合同法》是2007年6月29日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法》是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综合性法律,其中包含了《劳动合同》的内容;而新的《劳动合同法》则是在《劳动法》基础上,专门针对事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关系制定的一部特别的法律。
仅在劳动法范畴来看,《劳动法》是普通法,《劳动合同法》是特别法,按照法律层级和时间关系原理,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因此,如果《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方面的规定与《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有冲突,则以《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准;《劳动合同法》中未予规定的内容,仍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执行。
问题如:新劳动法规定,月工作时间是20.83,月月计薪天数是21.75,那么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到底是月工资/20.83*3,还是月工资/21.75*3呢?解析:1、月工作时间,仅仅指劳动者全年法定工作日时间平均到每个月究竟是多少,其计算方法是:年工作日定为250天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此时间仅仅提供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信息;2、月计薪天数,这个与计时工资的算法密切相关。
为什么他不是20.83呢?因为国家规定,在法定假日(就是现在的清明中秋端午十一和春节)工作单位也是要给劳动者发工资的!所以,其计算方法来源是: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这个104仅仅是休息日,因为休息日劳动者休息,工作单位不发工资。
3.日工作时间、周均工作时间:新《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2020年劳动法工资算法规定是什么
2020年劳动法工资算法规定是什么全勤工资=基本工资+效绩工资加班工资=基本工资+效绩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小时工资×1.5(倍)×实际延长小时)休息日加班=基本工资+效绩工资+(休息日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日工资×2倍×天数)《劳动法》[1]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
劳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折叠折叠解读内容立法宗旨非常明确,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1],是前法与后法,旧法与新法的关系,按照《立法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不一致的地方,以《劳动合同法》为准;《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而《劳动法》有规定的,则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突出了以下内容:一是立法宗旨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劳动关系,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二是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三是解决合同短期化问题。
用人单位有自主权,劳动者可自主选择《劳动合同法》是比较完整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在涉及劳动关系双方基本权利方面都给予了充分保障,保障劳动关系双方都有一个基本权利。
劳动者在就业方面有一个自由流动、自主选择的权利,而用人单位有一个用人用工的自主权,今后不允许对劳动者的流动加以特别限制。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最基本的原则是提前告知。
《劳动合同法》39条、40条、41条,对比《劳动法》的相关条款,有了很大调整,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
以前的用工形式很多,有正式工、临时工、农民工、周转工、农转非等。
《劳动合同法》规范了用工形式,明确规定3种用工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工资是用于衡量员工劳动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的报酬。
在计算工资时,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资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得到的基本报酬。
它通常以月为单位支付,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率×工作时间其中,基本工资率是单位时间内的工资金额,工作时间是指员工实际工作的时间。
2.津贴:津贴是根据员工工作条件、特殊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给予的额外报酬。
比如住房津贴、交通津贴、餐费津贴等。
津贴的计算通常是按月支付,计算公式如下:津贴=津贴率×基本工资其中,津贴率是津贴的百分比。
3.奖金:奖金可以是根据员工个人绩效或企业整体业绩给予的额外报酬。
奖金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固定奖金:根据岗位、职位等给予一定金额的奖金。
(2)绩效奖金:根据员工个人绩效评定结果给予相应的奖金。
(3)销售提成:根据员工的销售业绩给予相应的提成奖金。
4.加班费:加班费是指因加班工作而发放的额外报酬。
加班费的计算通常根据加班时间和加班费率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固定加班费:假设加班费率为每小时X元,员工加班Y个小时,则加班费为X×Y。
(2)按小时计算:每小时的加班费率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给予。
5.扣款:扣款是指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的金额,通常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
扣款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政府规定的税率和社保费率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常见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实际上每个公司的工资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应以公司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准。
此外,为了保证工资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许多企业都会采用自动化的工资计算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自动根据员工信息和政策规定进行工资计算,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并提高了工资计算的效率。
在工资计算过程中,员工和雇主都需要了解工资计算的依据和规则,确保工资计算的正确性和公平性。
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有哪些
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有哪些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有哪些2.休息日加班:如果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200%的工资3.法定节日加班:加班费不低于300%的工资。
4.计件工资时的加班加点: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5.综合计算工时的加点:依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0年3月17日颁发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20.92天和167.4小时。
”因此,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如果月平均工作天数超过20.92天,或者月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67.4小时的,应该视为加点,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150%的工资。
每月制度工作天数(即月平均工作天数)明确规定为20.92天,月平均工作时间为167.4小时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应由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下列标准支付病伤假期工资:本企业工龄不满2年者,为本人工资60%;已满2年不满4年者,为本人工资70%;已满4年不满6年者,为本人工资80%;已满6年不满8年者,为本人工资90%;已满8年及8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100%。
1、单位承担治疗费用2、单位负责工伤人员的工资,治疗期间的工资为本人受伤前的原工资不变,单位按月支付3、住院治疗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按单位出差人员标准的7%(或当地标准)由单位支付4、住院治疗期间如有护理的护理费用按当地标准由单位支付5、根据伤残鉴定得到的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劳动法月实际工资计算方法标准
劳动法月实际工资计算方法标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21-01-03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为: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应付工资的计算是工资结算工作的核心,工业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项目计算对每个职工的应付工资额。
1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考勤记录登记的职工出勤、缺勤天数和每人的工资标准进行计算的。
一般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方式。
在月薪制下,不论各月日历天数多少,只要职工出满勤,即可得到相同的标准工资,若遇有缺勤,缺勤工资应从标准工资中扣除。
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时工资=标准工资-缺勤应扣工资缺勤应扣工资=事假和旷工天数×日工资率+病假天数×日工资率×扣款百分比日工资率是职工每日应得平均工资,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天计算:日工资率=标准工资/30依照这种方法,厂休日、法定节假日照付工资,如缺勤时间跨越厂休日、法定节假日,视为缺勤,照扣工资。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中的工资计算方法有哪些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中的工资计算方法有哪些劳动法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证其能够享受合理的工资待遇而制定的法律。
在劳动法中,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工资计算的方法,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劳动法中的工资计算方法。
一、计时计酬办法计时计酬是最常见的工资计算方法,适用于按小时计酬的劳动者。
根据劳动者工作的时间长度来确定工资数额,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灵活工作岗位,如小时工、临时工等。
二、计件计酬办法计件计酬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产出数量来确定工资数额的方法。
劳动者根据完成的工作量来获得相应的报酬。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大量操作、生产效率较高的工作岗位,如装配工、加工工等。
三、固定工资办法固定工资是按照工作岗位或者工作职位设定固定金额的工资计算方法。
劳动者通过完成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无论工作时间长度或工作产出数量如何,都能够获得相同的工资数额。
固定工资适用于一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对固定岗位的工作。
四、提成制度提成制度是将工资与销售量或者业绩挂钩,按照销售数量或者业绩的大小来确定工资数额。
劳动者通过完成其销售任务或达到一定的绩效指标,可以获得额外的工资报酬。
这种方法常见于销售行业或者其他需要有明确业绩目标的岗位。
五、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是根据劳动者的绩效表现来确定工资数额的方法。
绩效工资的计算通常基于工作完成质量、效率、工作态度等因素。
劳动者的绩效评估结果将会影响到其工资水平的高低。
六、基本工资+奖金基本工资+奖金是工资计算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劳动者通过完成其基本工作任务可以获得固定的基本工资,同时根据工作表现或其他因素额外获得奖金。
这种方法结合了固定工资和绩效奖励,旨在激励劳动者继续提高工作表现。
七、激励低保模式激励低保模式旨在保证劳动者的最低收入,同时通过额外激励措施鼓励劳动者增加产出。
劳动者的收入由固定的最低保障收入和额外的激励收入组成。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一些特殊岗位或特殊群体,以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020工资如何计算劳动法规定
2020工资如何计算劳动法规定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同样举上面的案例:案例一: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正算法:2175÷21.75×22×(21.75÷23)=2080.4元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案例二:某员工月薪2175元,5月份有21个工作日,5.1为法定节假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0天,本月月薪多少?正算法:2175÷21.75×(20+1)×(21.75÷(21+1))=2076.14元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1+1))=2076.14元目前也有一些实行6天工作制之类的民营或私人企业不使用21.75计算月薪的,而是直接用实际出勤天数进行计算。
这也可行。
法律法规并不强制要求企业一定按21.75来计算月薪。
最普遍的算法就是用“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这种算法错就错在没把“带薪法定节假日”天数算进去。
正确的应该为“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也有企业是使用“工资=月薪÷30天×实际出勤天数”此类算法来计算月薪的企业。
日工资计算的方法A、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
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计算方法
一、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计算方法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不包括加班费、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和法定福利待遇。
最低工资标准每一至三年调整一次。
二、劳动者最低工资测算方法比重法是目前中国各地区在确定最低工资方案时使用最多的方法。
该方法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先根据本地区家计调查资料,确定本地区整个城镇劳动者家庭中一定比例的人均最低收入户为贫困户,统计出贫困户人均生活费支出水平,作为职工本人的最低生活费;然后乘以职工平均赡养系数,得出赡养人口所需生活费用;再适当考虑劳动者教育和训练等费用,加总得出最低工资额。
计算出月最低工资标准后,再考虑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就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必要的修正,得出最后的最低工资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最低工资标准=低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支出×人均赡养系数调整因素a其中:调整因素a主要包括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就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统计调查,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97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91。
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297×1.91 a=567.27 a(元)得出月最低工资标准后,则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20.92÷8)×(1 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比例之和)]×(1 浮动系数)。
三、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社保《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第17条规定:下列各项不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1)加班加点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
法律规定工人工资算法(3篇)
第1篇一、工资构成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由以下部分构成: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工人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工人每月应得的固定工资。
基本工资的确定应当以劳动者的岗位、职务、技能等因素为依据。
2.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工人的工作绩效、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等因素,给予工人的额外报酬。
3. 奖金:奖金是指工人因完成特定任务、达到特定目标或者有突出贡献而获得的奖励。
4. 津贴:津贴是指工人因特殊岗位、特殊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条件等原因,给予的额外报酬。
5. 加班费:加班费是指工人延长工作时间所获得的报酬。
二、工资计算方法1. 基本工资计算基本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岗位工资制:根据工人的岗位确定基本工资,岗位越高,基本工资越高。
(2)职务工资制:根据工人的职务确定基本工资,职务越高,基本工资越高。
(3)技能工资制:根据工人的技能水平确定基本工资,技能越高,基本工资越高。
2. 绩效工资计算绩效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绩效考核法:根据工人的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工资。
(2)提成法:根据工人完成的工作量或者销售额确定绩效工资。
(3)目标管理法:根据工人完成的工作目标确定绩效工资。
3. 奖金计算奖金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年终奖:根据工人在一年的工作表现确定年终奖。
(2)项目奖:根据工人参与的项目完成情况确定项目奖。
(3)突出贡献奖:根据工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突出贡献确定突出贡献奖。
4. 津贴计算津贴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岗位津贴:根据工人的岗位确定岗位津贴。
(2)工作津贴:根据工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确定工作津贴。
(3)特殊津贴:根据工人在特殊岗位、特殊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条件下的付出确定特殊津贴。
5. 加班费计算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如下:(1)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按照不低于工资的300%支付。
(2)休息日加班费:按照不低于工资的200%支付。
(3)工作日加班费:按照不低于工资的150%支付。
员工工资怎么计算公式基本算法
员工工资怎么计算公式基本算法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两个话题,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那么员工的工资要怎么计算呢?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员工工资计算公式,希望能帮到你。
员工工资计算公式1、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劳动者的出勤、绩效考核得分以及加班情况计算;2、月计薪日为21.75天,比如某员工工资2500元,满勤24天,员工上班21天,则当月工资为2500/21.75*21=2413.79元;3、法律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员工工资计算的内容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
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员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新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
1.病假工资计算基数:
2)如果集体合同或集体协商约定标准高的,取其高;
3)双方无任何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来确定。
2.病假工资的系数:
1)病假工资的系数与职工病假期限以及工龄的长短相对应,一般来讲,期限越长,工龄越短,系数越小;
3)满2年不满4年,病假工资的系数为本人工资的70%;满4年
不满6年病假工资的系数为本人工资的80%;
4)满6年不满8年,病假工资的系数为90%;
5)满8年,病假工资的系数为本人工资的100%;
6)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上的,连续工龄不满1年,病假工资的系数为本人工资40%,满2年不满3年,病假工资的系数为本人工资
的50%,大于等于3年,病假工资的系数为本人工资的60%。
3.通过基数和系数相乘后得出的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4.职工病假待遇如果高于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可以按照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
二、病假工资支付规定、病假工资计算方法、病假工资计算标准?
1.非全月病假:
1)非定额人员:
应扣病假工资=(基本工资×70%÷21.75)×应扣工资基数×病假
天数+(基本工资×30%÷21.75)×病假天数
当月所得工资=基本工资-应扣病假工资
2)定额人员:
应扣病假工资=(1000×70%÷21.75)×应扣工资基数×病假天数+(1000×30%÷21.75)×病假天数
当月所得工资=当月工时工资+〔(1000÷21.75×病假天数)-应扣病假工资〕
2.全月病假,
1)非定额人员:
应扣病假工资=(基本工资×70%)×应扣工资基数+基本工资×30%
当月所得工资=基本工资-应扣病假工资
2)定额人员:
应扣病假工资=(1000×70%)×应扣工资基数+1000×30%
当月所得工资=1000–应扣病假工资
若员工当月所得工资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的80%,则以上海市最低工资的80%支付。
三、新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劳动法病假规定如何发放、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1.《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21条规定: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1)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2)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3)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4)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5)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疾病救济费标准: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1)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2)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3)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4)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假待遇低于本企业月平均工资40%的,应补足到本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但不得高于本人原工资水平、
不得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5)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低于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应补足到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
3.《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工资管理暂行规定》第50条规定:
职工因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在一年时间内累计不超过六个月的,企业按下列标准支付病伤假期工资:
1)工龄不满五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六十;
2)工龄满五年不满十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七十;
3)工龄满十年及十年以上者。
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八十。
第52条规定:
职工在领取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时,如其所得救济费数额低于该企业平均工资百分之四十的,企业应按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百
分之四十发给,但不得高于本人工资。
看了“2017新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