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叙事类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共6页

合集下载

关于叙事类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叙事类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叙事类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作者:曹卫星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3年第01期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类作品占了较大比例。

“人物、情节、环境”是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叙事类作品时要做到:梳理课文脉络,把握故事情节;抓住关键细节,感受人物形象;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主旨情感;关注场景描写,促进文本领悟;领悟言语智慧,学习表现形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叙事类作品;情节;细节;场景;情感;言语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36-03小学阶段,叙事类课文占量不少,包括历史故事类、神话故事类、寓言故事类、童话故事类等。

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叙事写人,有的叙事抒情,有的叙事寓理。

可以说,这部分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那么,面对这面大量广的叙事类课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呢?要把握这一点,我们必须对“叙事类”作品的内涵和共性有一定的了解。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所谓“叙事”也就是用话语叙述社会生活事件与过程,就一般意义而言,叙事就是讲故事,也就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

无论是传统的中国叙事理论,还是传统的西方叙事理论,都把“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作为叙事类作品内容的中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不难看出,叙事类作品的教学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梳理课文脉络,把握故事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类作品大多有很强的故事情节,有的腾挪跌宕,有的曲折迂回,有的离奇夸张……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是构成叙事性作品的元素之一,也是吸引读者的艺术魅力之一。

如何写好叙事作文教学反思

如何写好叙事作文教学反思

国培计划学习感悟贾湖中学余春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每次培训中,我都能认真参加,刻苦钻研,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语文的读、说、听、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实践性学习等方面,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理念系统,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自我发展观。

在具体的新教材使用,教学过程中,能较好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尽量让每堂课都有琅琅的读书声、能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多资多彩的精神生活。

通过这次的远程教育培训,我更是有了以下几点体会: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此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要是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也是这次课远程教育教学培训中我的重要体会之一。

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

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叙事作文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

通过叙事作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

在进行叙事作文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或者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观察和思考。

可以给学生看一幅画,让他们想象画中人物的故事,然后再用文字表达出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叙事作文不仅是一种文字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写作,让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或者描述自己的一次快乐、悲伤或者惊险的经历。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叙事作文的载体,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词语搭配、句式变换等方式来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多读优秀的叙事作品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让他们学会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个好的叙事作文不仅要有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还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处理事件顺序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延伸和发挥来锻炼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

通过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注重情感体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叙事作文的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未来,在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浅谈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叙事作文教学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叙事作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到的各种事情以及自己的想象体验的表达,具有很好的素材积累和情感宣泄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语文叙事作文教学的一些关键点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叙事作文是源自学生日常生活和自己的体验感受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叙事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人物和事物,让学生观察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变化,然后再加以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在进行叙事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校园风景、同学间的相处、家庭生活等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这些观察和写作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从而为他们的叙事作文积累素材和写作动力。

二、注重情感体验和细节描写叙事作文是学生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和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写叙事作文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让读者通过文字感同身受。

在这个过程中,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让文章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环境的描写、事件的描写等,都需要学生通过细节来展现自己的情感和观察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三、注重结构和语言表达在叙事作文的教学中,结构和语言表达的规范和丰富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结构的合理安排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语言表达的丰富多样可以让文章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积累和模仿一些优秀的叙事作文,来学习和运用一些合理的结构框架和高级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采用插叙、排比、比喻等手法来使作文更加生动丰富。

也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规范和文字的书写规范,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既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又能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

叙事性作品教学心得体会

叙事性作品教学心得体会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叙事性作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入探讨了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1. 课前导入:在上课前,我会简要介绍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2. 互动讨论:在阅读过程中,我会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 课外延伸:在课余时间,我会推荐一些与叙事性作品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漫画等,让学生在多渠道的阅读中,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策略:1. 指导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我会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帮助他们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不同性格、背景的人物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总结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建议:1. 模仿写作:让学生阅读优秀的叙事性作品,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渲染等,然后进行模仿写作。

2. 主题写作:根据叙事性作品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拓展性写作,如续写、改写、仿写等,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创作自己的叙事性作品,如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叙事类文本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叙事类文本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叙事类文本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摘要叙事类文本的有效教学能让语文课程丰厚起来,语文学习具备了深度、厚度与长度,会引领着学生不断地朝向具有鲜明语文学科特征的专业化道路走下去,朝向“未来”走去。

每一种文体的教学都是如此,只要抓住“牵着牛鼻子的绳”——文体特征,语文教学的“有效”就能不断地朝向“未来”,朝向学会学习,朝向终身学习。

关键词叙事类文本教学实践思考一、什么是叙事类文本叙事类文本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

叙事文本包括故事、散文、小说等,其中故事又包括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

叙事类文本在小学各年段呈现由易到难的梯度变化:一二年级主要以活泼而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为主;到了中年级开始引入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童话故事逐步减少并主要以科普童话的形式出现;到了高年级则在神话、寓言故事的基础上引入了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培植文化底蕴,同时还引入了记事散文、小说等叙事类作品,为初中散文和小说的阅读作铺垫,打基础。

这些文本题材不一,内容各异,形式多样,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一波三折的情节。

情节是叙事类文本构成的要素之一。

“文似看山不喜平”,峰回路转的情节引人入胜。

(2)鲜活的形象。

叙事类文本主要是通过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3)丰富多彩的内涵。

叙事类文本都充满真挚的情感和睿智的理性,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类和自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从古至今,从虚到实,从国外到国内,从神话传说到寓言故事,大到科学实验,小及身边的生活,虽然内容不同,题材各异,但都凸现了关爱生命、追求幸福、谋求进步的主题。

二、叙事类文本教什么文本的教学价值往往是多元的,但从叙事类文本这一特定的角度看,有其特定的育人价值:(1)通过对故事内容的了解,扩大知识面,厚实文化底蕴。

(2)通过对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等叙事要素的了解和把握,明白要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必须交代的要素,学会清晰地表达事件。

初三语文教学叙事与反思(具体)

初三语文教学叙事与反思(具体)

初三语文教学叙事与反思(具体)初三语文教学叙事与反思标题:初三语文教学叙事与反思一、叙事初三的语文教学,是一个既挑战知识深度又挑战教学技巧的阶段。

面对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我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在阅读方面,我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讲解《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时,我让学生从人物性格、社会背景、人性等多个角度去理解祥子的命运,从而深入了解小说的主题。

在写作方面,我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写《我的理想》这篇作文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写下自己的理想,并阐述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二、反思在初三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其次,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之外也能自主地进行阅读和写作。

最后,我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起为学生的中考做准备。

总的来说,初三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兼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语文教育叙事范文教育叙事:初三语文教学的挑战与策略初三语文教育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而教师则需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取得最好的成绩。

以下是我对初三语文教学的挑战和策略的一些思考。

首先,初三语文教学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增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是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缓解压力,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其次,针对这些挑战,我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是优化教学计划。

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叙事作文之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

叙事作文之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

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一、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总体安排与定位从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可以看出,叙事性作品占了相当的比重。

原因恐怕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相对于抒情性的、议论性的作品来说,儿童对叙事性作品比较感兴趣;第二是叙事性作品对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丰富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第三是叙事性作品可为写作作出良好的示范。

但是,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对叙事性作品教学的研究并不足。

特别是广为人诟病的“情节分析”就是从叙事性作品教学中来的。

这种“情节分析”是以琐碎的提问来完成教学,其实质是教师面对叙事文本的时候,并不知道应当生成怎样的教学内容。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对于叙事性作品教学需要达成何种教学目标缺少一个明确的指向。

因此,这种教学只能停留在引导学生关注事情本身上,而不能很好地从中学习叙事方法。

为此,从整体上把握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形成从易到难的教学整体思路,对于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认识这三类文体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真正在教学中体现出这种梯度呢?我认为,要从这三类文体的教学目标入手进行分析。

2011年版课标有如下一些要求: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从上述引用的课程目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课标对叙事性作品阅读能力发展的定位。

根据这一课程目标,笔者对故事、童话与小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支架作了以下定位: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三类叙事性作品在文体元素上有相当大的共通性,其指向的阅读能力发展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二、故事:认识情节的前后逻辑关系,学习从单线结构把握文本故事是指有逻辑关系的连续事件,“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教学的整体思路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以叙事性作品为文本,搭建教学评价体系及教学思路,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叙事性作品教学是一种思考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拓展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文学熏陶,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情怀,帮助学生全面和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从而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组成部分1、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叙事性作品教学旨在促进学生体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描写、人物刻画,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从作品中学习知识。

此外,要针对叙事性作品中的文学标点、语言表达等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发展学生写作能力叙事性作品教学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叙事性文学作品,了解文学表达的优美形式,掌握概念,学习技巧,从而学习到合理的文学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艺术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学生以更具有艺术性的文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3、发展学生文学情怀在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小诵作品,积极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怀,从而使他们对美的追求有更深的理解,并能够借鉴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比喻,实践美的追求。

三、重点叙事性作品教学的重点在于多方面学习,多个维度融会贯通,达到知识、能力和文学情怀的完美统一。

1、注重全局性理解要求学生把握作品整体情节,对作品的内容及每个部分有全局的理解,对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描写、人物刻画等要正确识别,正确理解,做到学有主线,学有重点。

2、强化归纳总结注重归纳总结,做到有机地将作品各个部分统一到全局,使学生领会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达到文学熏陶的效果。

同时,给学生提供少量素材,让学生进行非结构式的归纳,从作品中提取典型体例,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以评价结尾学习叙事性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怀。

有关记叙文写作的几点思考

有关记叙文写作的几点思考

有关记叙文写作的几点思考
首先,记叙文需要明确的结构。

一个好的记叙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在开头部分,我会引入故事的背景和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部分是事件或经历的叙述,其中包含细节和描写,使读者能够亲身参与其中;而结尾则要给读者一个合理的结束,可以是总结、反思或给出启示。

其次,记叙文要有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

在记叙文中,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情感。

通过运用形象的比喻、细腻的描绘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我可以使叙述更加形象化、有力地传递情感。

第三,记叙文要有情节的起伏。

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充满紧张刺激的起伏。

我可以通过设置冲突、转折和高潮的手法来给故事增加情节的张力和趣味性,让读者愿意一直阅读下去。

第四,记叙文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是记叙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对事件的反应直接影响到故事的发展和读者的情感共鸣。

我可以通过详细的描写、对话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使他们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

总之,记叙文的写作需要思考结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考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把握和处理,才能写出一篇生动有趣、引人深思的记叙文。

叙事文教学心得体会

叙事文教学心得体会

在我国,叙事文教学一直备受重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叙事文教学的重要性,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

以下是我在叙事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叙事文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叙事文教学中,导入环节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叙事文产生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寒冷冬夜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背景氛围,从而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2. 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灵叙事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将叙事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叙事文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叙事文教学质量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叙事文教学的基础。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开展阅读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在叙事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2)鼓励学生圈画关键词、关键句,提高阅读效率;(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注重叙事文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叙事文的写作离不开生活素材。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 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叙事文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指导学生:(1)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悬念、倒叙等;(2)强调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情节,使文章条理清晰;(3)注重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四、加强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评价方式多样化在叙事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小组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叙事感悟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叙事感悟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叙事感悟反思
近年来,教育界及语文教师中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叙事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高,推动语文课堂教学叙事的研究也在深入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两个叙事:一是教学本身的叙事,即教师教学行为的叙述;二是教学后的叙事,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也尝试着进行教学叙事,这里我就来谈谈我在教学叙事过程中所思所想和所反思的一些问题。

首先,在教学叙述过程中,我应该以每位学生为主体,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视学生主体性发展。

其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课文,从而达到学生认知良好、学习良好的目的。

同时,还要能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有节奏地进行课堂的控制,并能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发现自己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我要以学生实际表现为依据,对自己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及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美好的经验,改善教学中的不足和错误,及时做出教学调整,提升教学质量,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叙事过程中,要全面有效的把握教学叙述和教学反思,让学生在有趣新鲜的学习环境中受益,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叙事的发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善。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引言叙事性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阅读叙事性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增强想象力与归纳能力。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阅读能力的不同,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提高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因此,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

策略一:使用积极的语言小学生的外在世界观常常受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积极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叙事性作品。

例如,在读到有趣的情节时,可以说:“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此外,教师可以使用适当的感性评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鼓励其对故事情节的参与和感受。

策略二:营造适合阅读的环境阅读小说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状态对于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

首先,准备一张舒适的阅读桌椅,保证学生的身体舒适。

其次,学生阅读的环境应该安静、明亮、气氛温馨,这有助于学生专注于阅读。

最后,可以增加适当的背景音乐来调节学生情绪,帮助学生放松心情。

策略三:引导学生学习叙事结构故事的叙事结构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感知并学习故事的叙事结构。

教学方法可以是在讲解故事之前,先复习叙事学的相关知识,如“开头-情节-高潮-结尾”的叙事结构。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故事或读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故事叙事结构和情节次序。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故事并分享。

策略四:培养学生的解读策略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使用适当的策略来解读故事。

鉴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可以从词汇、结构、情感等方面来教授学生阅读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生词的含义、推断文中人物的性格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结论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想象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叙事感悟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叙事感悟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叙事感悟反思小学语文教师,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职业。

语文教学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更是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力量。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做得更好?有时候,教师的职责可能会令人疲惫,而教学过程也有可能会变得单调。

因此,我要求自己以更具活力的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快乐而有趣。

我从每一节课中获取灵感,努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首先,我要把课堂课文活动和学生自主的阅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机会不仅仅是听讲,更能够自主发现美好的文学世界,将文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教学文本《初到北京》,我可以以课文讲解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体验教材中作者丰富的情感,尊重文学艺术的魅力。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积极与学生互动,努力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而不是死板的学习。

比如,教学《记叙文》,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绪,创作一篇自己实际情景的片段,包括叙事的背景、人物形象和描述等,是学生在学习中快乐而有趣。

最后,我要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叙事性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增强其背诵课文的能力。

藉由让学生了解背景,从而知道课文内容;藉由比较和结合,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比如,教学《静夜思》,可以采用叙事教学方法,让学生联想到宋词里的情景和人物,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能够形成心智图,有效地记忆课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学生的思想形态、情感和学习习惯有其独特的特点,我会把这些特点结合到教学中,努力改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教学体验。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要多看、多想、多研究,不断思考、总结与反思,努力把语文教学变成一种有趣而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和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和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和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叙事和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叙事与反思教学叙事: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已知的海底生物,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描写海底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词句。

学生找到后,我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生物,为什么喜欢。

接着,我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边读边想,体会“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情景。

最后,我让学生想象西沙群岛的未来,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描写景物的*,它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已知的海底生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描写海底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词句。

学生找到后,我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生物,为什么喜欢。

接着,我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边读边想,体会“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情景。

最后,我让学生想象西沙群岛的未来,写一段话。

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我发现一些学生不愿意发言。

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太熟悉课文或没有足够的词汇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分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练习。

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缺乏想象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描绘未来的西沙群岛。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想象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的不足之处。

例如,一些学生词汇量不够丰富,一些学生缺乏想象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了分段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的不足之处。

例如,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一些学生缺乏想象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例如,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多发言;对于缺乏想象力的学生,我让他们多进行想象练习。

总之,《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描写景物的*,它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小学语文叙事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叙事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叙事教学反思小学语文叙事教学反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叙事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包括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教学。

下面是一些小学语文叙事教学的反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目标设定:反思一下你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方法:反思一下你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重点:反思一下你的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思想,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教学效果:反思一下你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5.教学反馈:反思一下你的教学反馈是否及时、准确、全面,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进步。

总之,小学语文叙事教学需要注重目标设定、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等方面,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日记小学语文教育叙事标题: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无尽宝藏日期:2023年6月14日,星期一今天,我反思了一下我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深感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我意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引导学生。

首先,我必须承认我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过去,我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现在,我明白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我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学。

另一个我需要反思的方面是学生的评估和反馈。

我过去常常依赖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但这样的评估方式过于单一。

学生除了学术成绩,还有很多其他的才能和潜力。

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此外,我也需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我的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叙事及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叙事及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叙事及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叙事及反思教学叙事及反思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题目: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生动有趣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生动有趣。

首先,我尝试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我会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和内涵。

此外,我还引入了一些有趣的练习题,如成语接龙、填字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其次,我注重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此外,我还组织了一些课堂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最后,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会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和活动。

例如,对于喜欢写作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多写*;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我会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们的语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引入教学素材时,我应该更加注重素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与学生互动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总之,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生动有趣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创新,就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有意义。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叙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叙事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叙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叙事类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阶段,叙事类课文占量不少,包括历史故事类、神话故事类、寓言故事类、童话故事类等。

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叙事写人,有的叙事抒情,有的叙事寓理。

可以说,这部分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那么,面对这面大量广的叙事类课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呢?
要把握这一点,我们必须对“叙事类”作品的内涵和共性有一定的了解。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所谓“叙事”也就是用话语叙述社会生活事件与过程,就一般意义而言,叙事就是讲故事,也就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

无论是传统的中国叙事理论,还是传统的西方叙事理论,都把“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作为叙事类作品内容的中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不难看出,叙事类作品的教学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梳理课文脉络,把握故事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类作品大多有很强的故事情节,有的腾挪跌宕,有的曲折迂回,有的离奇夸张……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是构成叙事性作品的元素之一,也是吸引读者的艺术魅力之一。

既然是讲故事,理所当然地应当将所讲的故事内容作为关注的对象之一。

阅读叙事性作品,如果连故事讲了些什么都不知道,那么阅读就等于没有进行。

因此,阅读叙事类作品,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有整体的了解,掌握叙事结构是教学这一文体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来落实以上的教学目标。

“脉络”乃条理或头绪,课文脉络就是课文的行文线索和结构布局。

叙事类课文中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往往就是课文的脉络结构,而这些要素也是推进故事情节的主要元素。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厘清文章条理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一种“鸟瞰俯视”的“整体阅读”方法来观照文本,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全面把握故事情节的推进。

例如,教学《船长》一课,在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通过学习,学生不难发现,事件的起因是“客轮遇难”,事件的经过是“指挥救援”,事件的结果是“以身殉职”,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经过部分又可以分为哪几个场景,师生一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指挥撤退”、“果断决策”、“营救水手”三个场景,最后,可以让学生用“段意串联”法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篇章意识,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抓住关键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叙事离不开写人,阅读叙事性作品就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人物的特点。

然而,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往往是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心思、一句话语都传递着丰富细腻的情思,也往往能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成为具体可感的典型。

而读者也往往能透过这些细节,见微知著,使文中的人物在
自己的脑海中立体清晰起来。

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这篇课文就是集中通过人物细节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例如外貌细节:“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寥寥几句话,就把洪教头粗鲁、傲慢的“匪气”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语言细节:“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一句看似充满霸气的话语却将洪教头自身狂妄自大的性格展露无遗;动作细节:“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 洪教头的“跳起来大喊、劈头打来、一棒落空、一个踉跄、又提起了棒、脚步已乱、倒在地上”等动作将他心急气盛、不堪一击的丑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林冲的动作描写虽简单,只“一横、一退、一扫”,却有四两拨千斤之势,一个气定神闲,武艺高强的林冲便跃然纸上。

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找出这些细节,好好地品读,感受这些细节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正所谓“动人春色不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

”匠心独具的细节,有时虽然着墨不多,却比千言万语的抽象叙述更具有深刻的含义,更具艺术感染力。

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学习叙事性作品的又一重点。

三、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主旨情感
四、关注场景描写,促进文本领悟
很多叙事类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包括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恰当而巧妙的场景描写,是叙事性作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在营造故事意境,渲染故事气氛,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暗示情节发展,揭示故事主题等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阅读叙事类的作品,引导学生抓住场景描写细细咀嚼,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领悟课文。

教学《爱之链》一文,课文一开始就是一段场景描写。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这段场景描写,谈谈这段场景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并想一想课文一开始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凄凉的环境。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段场景描写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为了衬托乔依失业后穷困潦倒、落魄凄凉的心情,正所谓“情境相生”。

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乔依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因为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如此凄凉的心境下,乔依却依然能够义务地帮助老妇人,把在特定的环境中人物的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三是为了反衬爱的温暖,天气是寒冷的,但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这份爱却驱赶了这份寒意,为主题渲染做好了铺垫。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物语皆心语”,文中的场景描写看似闲笔,实乃意蕴深远。

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场景,识尽文中“风物”意,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五、领悟言语智慧,学习表现形式
文本的阅读教学价值还在于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言语智慧。

何谓“言语智慧”?也即“文本传播信息、表情达意的方式”。

薛法根老师曾在他的《言语智慧:语文课堂的自觉追求》中写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
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

”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是基于何种文体的教学,阅读教学都应该由原来的只注重内容的理解向既注重内容理解又注重语言发展的转变,要让学生经历语言理解与语言形式相统一的学习过程。

不同的叙事类课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叙述方式而言,有顺叙、插叙、倒叙、平叙等;就修辞方法而言,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就构段方式而言,有总分、并列等;就写作方法而言,有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言实践中去品味文本语言的“温度”、感受文本语言的“力度”、思考文本语言的“深度”,领悟文本语言的“宽度”,从而形成丰富敏锐的“言语智慧”。

如教学《水》一课中“勺水冲凉”一段,可以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课文语言,思考作者是怎样将一勺水带给作者的舒服感觉写得生动细腻的。

第一,可以抓住课文中几个看似矛盾的地方来引导学生体会。

如“倾注”是指“倒、灌注、倾泻”,一般指水比较多,可是母亲只用一勺水,况且是为四兄弟冲凉,为什么用“倾注”这个词呢?再如引导学生思考:在小溪流里洗澡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可是这么一点水怎么会“像一条小溪
流”流遍我们全身呢?体会作者夸张的表达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第二,引导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了“每一个部位”、“每一个毛孔”、“每一根血管”、“每一寸肌肤” 将全身舒服的感觉写生动写细腻,从而感受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深入细致。

第三,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写得精彩的词语来体会,如“滑”,写出了水与肌肤的亲密接触,更加细腻,更加舒服;“吸吮”写出了毛孔的痛快,也反衬了我们对水的渴望;“抚摸”写
出了冲凉时那种温柔舒适的感觉,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凝练。

学完课文之后,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缺水应该是很苦的,可是课文却没有写一个苦字,反而写了雨中洗澡之乐和勺水冲凉的舒服,为什么?从而体会作者“以乐写苦”的反衬表达方法。

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强化本体地位,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文本主旨,品味语言魅力,获取言语智慧。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