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以来

合集下载

重难点14 走向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教师版)

重难点14 走向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教师版)

重难点14 走向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专题概括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城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

在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在美洲,美国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革命,法治开始取代人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英、美、法等国家确立起来。

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美国建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创了现代政体的另一种形式。

法国大革命则进一步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想。

阶段特征一、走向近代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备考分析近年来,本考点的考查趋向于历史解释(西欧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时空线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家国情怀(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民主法治)。

时空线索知识建构重难点解析一、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1.租地农场(1)背景:①欧洲农村开始垦殖运动,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②西欧庄园走向瓦解,农民可自由支配剩余产品。

(2)形成:14世纪中叶以后,建立租地农场。

(3)特点:①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②农场主与农民,形成新的契约雇佣关系;③农民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4)意义:代表着西欧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的进一步瓦解,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撤退”的重大意义在于A.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B. 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C. 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D. 促进了内地工商业的迅速发展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阶段,被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C. 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3.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折线图。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 1895至1912年,初步发展B. 1912至1919年,发展缓慢C. 1927至1936年,短暂春天D. 1949年之后,迅速消亡4.下图是根据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 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B. 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C. 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扩大D. 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5.下图(1927—1937年官民营资本),这材料主要用于研究A. 晚清时期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发展1 / 7B. 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的较快发展D. 抗战时期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6.下表所示为1872—1910年中国进口棉纱和棉布的数量。

它反映出近代中国A. 自然经济加速瓦解B. 民众的购买力低下C. 民族工业发展较快D. 外国棉布出现滞销7.下列是《益世报》所载上海海关1918年7月和1919年7月部分日货输入情况比较表,导致其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 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C. 民族资本主义快发展D. 战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D. 洋务运动的诱导9.根据下表信息可知,在1920-1936年期间,中国A. 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在同步增长B. 传统手工业阻碍机器工业的发展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答案解析)C. 民主共和政体稳固促进了工业发展D. 近代工业已经呈现出发展的态势10.据统计,与1913年相比,1918年法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总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总值减少了一半。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终确立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场战争的根源在于独立战争后,存在于北美大陆的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表现在:奴隶制的种植园经济,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排斥一切新技术,将几百万奴隶束缚在种植园内,使北部雇佣劳动力的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南部的种植园经济带有明显的殖民地性质,种植园的棉花、烟草等产品的主要市场不在北美大陆,而是欧洲市场。他们将产品在欧洲市场卖掉后,换回各种生活与生产用品。因此南部的种植园主一直主张自由贸易,要求联邦政府降低关税。反之,北部的工商业资本家为了防止外贸竞争,则要求政府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反对自由贸易,以保护民族工业。此外,南部种植园经济的殖民性,也与北部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充足的原料基地和广大的国内市场形成尖锐的矛盾。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还表明在废除奴隶制度斗争的高涨与南部种植园主与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争夺联邦政府控制权的斗争上。双方之间的斗争,在内战前,已不仅仅限于议会内部的斗争,而是逐步上升为流血冲突和武装对抗,终于发展为一场波及北美大陆的内战。
【重点聚焦】
1848年欧洲革命的根本原因和时代特征:
(1)根本原因:在1848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已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在不断的壮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他们已不满足自己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要求改变原有的不适应大机器生产的上层建筑。原有的上层建筑,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建立的,掌权的是在那一时期中财力雄厚的阶层——金融资产阶级。他们在革命前与封建王朝关系密切,保留的封建时代的旧传统、旧习气也较多,例如表现在1848年革命前的法国就是金融贵族的统治,为了给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开辟道路,改变不适应工业革命造成的新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新任务。(2)时代特征:①这场革命发生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水平,即资本主义已进入到机器大生产的时代。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成为这场革命的主力军和惟一彻底革命的阶级,但是觉悟程度和组织尚不足以胜任对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还处于幼年时期,没有自己的政党。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影响很大,在工人阶级中占统治地位。③资产阶级在领导这次革命时表现出动摇性、妥协性。④在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和影响;无产阶级力量正在发展壮大。以沙俄为代表的封建复辟势力正在日趋没落。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试题及答案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列主义独创性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近代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列宁所处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面对这样的现实,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认识,果断取消了基于战争环境与过去的认识而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征集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经济政策”,从忽视、排斥商品生产转向有计划地利用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并把发展商业视为“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

列宁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学习的主要线索

世界近现代史学习的主要线索

世界近现代史学习的主要线索从《世界史课程内容标准解读》中了解到,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调整,使内容更加系统、完整。

如新课标规定“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增加这一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近代历史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世界近代历史总的理解。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

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也是世界日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历史。

因此,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发展线索有两条:一条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国家发展的历史;另一条是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和发展,西欧各国通过开辟新航路和血腥的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最终形成了世界市场,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逐步形成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整体,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竞争,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是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和现代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和相互关系为中心内容的现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思想和文化发展史。

世界历史的主线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史。

我觉得关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可以根据以下的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纵观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我们把它分为几个时期: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时期(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知识网络: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14----16世纪)1、阶段特征14——16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围绕这一主题在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各大洲的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时代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时代

⑵殖民扩张:欧洲殖民扩张伴随新航 路的开辟而开始。新航路开辟后,荷 兰、英国等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很快加入了殖民扩张的行列。荷兰和 英国在17世纪中期爆发了三次战争, 结果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接着 英国同法国展开了激烈争夺,经过多 年战争,最终打败法国,英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随着殖民扩张的进 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由轻工业转化为重工业实现工业化工业实现工业化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形成垄断组织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蒸汽时代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经济经济格局更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进入电气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欧美其他工业国崛建立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即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成熟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社会结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使世界市场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即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关系一个中心
美)
范围扩大 民地和半殖民
初步形成

(工业革
命时期)
最终形成 (第二次 工业革命 时期)
阶段 政治体系 经济体系 殖民体系
开(工始工业场时形手 期成)资和起制产,度改阶资在革级本世浪革 主 界潮命 义 范兴欧 国 占 原家美 商 料资 品 产在本 市 地全球主 场 ,义 , 亚抢

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史实

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史实
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史实 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史实
名称 背景 结果(割地.赔款.开口. 结果(割地.赔款.开口.特权) 影响
1.中国开始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开始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独立发展的 道路被迫中断。 3.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4.加大百姓的负担。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1900—901)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 深了
2.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3.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4.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 5.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 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政治: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并巩固 《南京条约》(1842年)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 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中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外交: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掠夺海外市场中国实行闭关自守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军事:英国船坚炮利 中国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1894—1895)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失败原因
鸦片战争 1840—1842) (1840—1842)
(1844年) 《天津条约》(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1856—1860)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2.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3.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北京条约》(1860年) 《马关条约》(1895年) 政治: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政治腐败 经济: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 军事: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 划,战争准备充分 中国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辛丑条约》(1901年)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可持续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可持续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指的是以私人财产、市场经济和竞争取代传统封建社会和农业社会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是由人们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改变和发展所驱动的结果。

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从一种独特的西欧现象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和社会现象。

本文将探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和其可持续发展性的问题。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当时的欧洲经历了一个从封建制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转变。

13世纪的意大利城邦兴起了贸易与金融中心,在商业、手工业、城市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

14世纪后,荷兰、英格兰等国家开始兴起,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是以世俗化和宗教改革为契机的,这也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开始。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和近代早期逐步形成并发展。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确立是20世纪的事情。

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完全的实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资本主义逐渐传播到世界上其他地区。

在二战后和冷战时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推广和扩展成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政策目标。

到20世纪末,在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资本主义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经济制度,在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了主导的经济制度,但是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和挑战。

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和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如何在保持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增长的同时,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议题。

首先,要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环境保护。

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促进绿色技术和节能减排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力度。

世界史问答题

世界史问答题

1.(13分)2004年1月底,胡锦涛主席访问法国,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重要演讲:“法兰西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伟大民族,虽然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相距万里之遥,但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

……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法兰西文明被大量介绍到中国。

……法国大革命为近代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带来了重要启迪。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举出16~17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各一人。

(2分)(2)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先进性在思想、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表现。

(8分)(3)18世纪的法国先进思想对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哪几次救亡图存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3分)【答案】(1)文学家:拉伯雷(或:莫里哀);科学家:笛卡尔。

(2分)(2)①思想方面: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冲击旧体制,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思想基础。

《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4分)②政治制度方面: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颁布宪法,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制(政治制度),《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规范。

(4分)(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分)2、(9分)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试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说明】这是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资本主义制度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究其原因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许多新变化。

【答案】(1)1933年,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它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改造,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6分)(2)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迅速。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以私人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这种制度在18世纪欧洲兴起并得到推广,其核心理念是个人的私人财产权利和市场竞争机制。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西欧,当时商业和工业生产开始蓬勃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形成。

随着商品流通和货币交易的增加,私人财产的概念逐渐明确,个体经济活动逐渐独立于封建制度和农业经济。

在这种背景下,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开始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

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增长带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工厂制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业生产,资本家开始垄断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市场经济的机制不断完善,商品交换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成为主导世界经济的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制度在19世纪和20世纪继续发展壮大。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

自由市场和私人所有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个人努力和奋斗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回报,市场竞争也促进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提高。

然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均衡性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同时,资本主义下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也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公平贸易的担忧。

因此,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以应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演变并适应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家环境。

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4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03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4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03

观察《圣母与圣子》(欧洲中世纪和文 望和享乐,甚至要求弃绝一切欲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艺复兴时期的两张图片)中圣母的形象, 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如此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14-17世纪) (1)背景
①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②处于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之下; ③受到中世纪文化的影响; ④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⑤地理上:昔日古罗马遗址,东西方文化交汇地。 (2)实质: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 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一场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 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3)核心主张:人文主义,核心是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 世界观——反对神为中心,颂扬人的价值尊严 人生观——批判禁欲主义,追求现世幸福生活 政治观——批判封建特权,主张自由平等才能 科学观——批判蒙昧主义,提倡理性科学教育 国家观——反对割据干涉,拥护集权民族独立
项目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发展壮大
地区 意大利(中心)→欧洲
英国法国(中心)→欧洲,世界
核心 人文主义,注重人、肯定人性,反 思想 对天主教会神学,追求现世幸福
领域 文学、艺术
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王权教权,追求理性民 主科学自由平等,提出资产阶级理性社会蓝图, 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 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政治、思想
斗争 方式
复兴古典文化形式,没有成熟理论
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作用 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有直接影响,

世界近代现代史总体结构.

世界近代现代史总体结构.

4.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三)三条线索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战胜封建主义形
成世界体系
〔主导地位〕
2.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和发展
3.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或殖民统 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四)阶段特征
1.前期资本主义时期
(14~17世纪初,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 然后在西欧国家出现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精 神枷锁 (3)新航路开辟促进商品经济更加发展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时



汽 机 时 代 的 资 本 主 义
气 化 时 代 的 资 本 主 义
帝 国 主 义 形 成 时 期
1917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二、世界现代史
(一)时限及特点: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20世纪90年代,是垄 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 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 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二)主要矛盾:

1.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2.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3.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第三世界 殖民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
4.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5.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6.民族独立国家之间
(三)阶段特征
1.十月革命~二战结束时期(1917~1945年)
(1)“一战”后调整阶段(1914~1929年)
世界近代现代史总体结构
(1640年~20世纪90年代)
一、世界近代史
(一)时限及特点: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

世界史阶段划分

世界史阶段划分

世界史阶段划分史前史---从人类出现开始到公元前4000年奴隶制产生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上古史---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崩溃。

中古史---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即中世纪史)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代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到现在。

世界史没有近古史,是因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有两千多年,而欧洲封建制的确立比中国晚了1 000多年,只有七,八百年的时间,就比中国提前200年步入了近代社会。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世界史的分期,一般都以“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现代”则是指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一个新的时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世纪”一词只适用于西欧历史,没有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意义,所以改用“中古”一词标示“古代”和“近代”之间的阶段。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世界近代史(起止时间)根据现行教材特点和中学教学实际,可把这一段历史划为四个阶段来复习,便于更好地把握各个阶段的历史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的萌芽(14世纪——16世纪)1、思想上:14—16世纪,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资产阶级提倡人文主义思想,发起了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经济上: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作用:)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连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政治上: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的社会政治斗争。

这一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关链接:文艺复兴、新航路地开辟以及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往东走的航海家:达·迦马(开通到达东方印度的新航路);往西走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印第安人),麦哲伦(环球航行);横渡大西洋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船队经过的大洋顺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7世纪——18世纪:英法美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2、思想上: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思想(伏尔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3、政治上: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1789年法国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相关链接:英法美等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同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

他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和扩大)(19世纪中期)1、经济上: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或进行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840-1900列强侵略史复习

1840-1900列强侵略史复习
3.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政治: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政治腐败
4.加大百姓的负担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1856年) 《北京条约》(1860年)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2.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马关条约》(1895年)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了
2.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3.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鸦片战争 (1840—1842)
政治: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并巩固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
经济: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
军事: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 中国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根本原因: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南京条约》(1842年)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1844年)
1.中国开始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开始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3.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4.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
5.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根本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世界近代史概述一、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1、时间范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2、含义: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终于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3、近代主要矛盾:(1)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矛盾(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2)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工人运动)(3)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民族解放运动)(4)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国际战争国际会议)4. 主要线索:(1)资本主义发展史(主线)——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史(3)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史(4)国际关系史——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5.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和阶段特征:(1)简单协作时期资本主义(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西欧诸国先后出现。

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③新航路开辟促使商品经济更加发展,为殖民活动创造条件。

④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2)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16世纪中期-18世纪末):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①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

②工人运动处于自发阶段。

③早期民族解放运动在美洲兴起(3)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①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世界体系。

②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一股进步的历史潮流。

③民族解放运动重心转移到亚洲。

(4)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帝国主义形成时期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②国际工人运动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

③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亚非拉三大洲。

二、各种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最新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最新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12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一、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一战34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的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5在欧洲,欧洲列强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6并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71、17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中期8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时期,也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时期。

西班牙、9荷兰、英国和法国向外扩张,抢占殖民地。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10从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之后英荷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1112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1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多次组织反法同盟。

1885年打败拿破仑之后,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格局——维也纳体系,重新1415划分了欧洲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这个体系中,英16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实力增强。

17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和海外商品的市场,欧洲列强18极力向外扩张,冲突不断。

19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德国崛起,欧洲大陆崛起的新的强20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12、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2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各国实力普遍增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主要资本主23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各国加紧对外侵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形成。

24由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的矛盾25日益激化,围绕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同26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并最终导致一战,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27二、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28一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如英法因为战争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但综合实力仍29很强大。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1讲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1讲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21讲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1.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2.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知识点一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文艺复兴1.含义: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2.背景:(1)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3)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3.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5.影响: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二)宗教改革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路德的主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4.影响:(1)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2)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兴起: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3.主要成就(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世界历史分支)编辑讨论上传视频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

整个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三是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压迫。

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将其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时期。

中文名世界近代史外文名Modern World History起始时间16世纪截至时间1914年7月28日含义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目录1.1 经济发展2.▪手工工场时代3.▪蒸汽时代4.▪电气时代5.2 政治演变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19世纪20~70年代的改革与革命2.▪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3.3 曲折发展4.▪民族解放运动5.▪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6.4 国际关系1.▪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2.▪维也纳体系与英国霸权地位的巩固3.▪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4.5 大事记1.6 开端争议2.▪1453年说3.▪1648年说4.▪尼德兰革命说5.▪19世纪说6.▪1500年说经济发展编辑手工工场时代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原工业化阶段)(16~18世纪):(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

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

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

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

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以来,已走过300 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了若干历史发展阶段。

二战之后,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改革与调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显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在现代的新发展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列宁当年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和弊端的结论,关于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结论是过时了,还是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对资本主义命运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命运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两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体两面”的问题。

今天,迫切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给予冷静的、科学的分析与回答,引出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新结论、新认识。

一、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科学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情况,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理论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下述三个重要的然而过去往往被人们忽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值得重视、掌握和运用。

首先,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方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正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世界市场,使历史演变为真正的世界历史。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方法的要点是:从资本主义开始,经济生产呈现全球化态势和趋势,各民族在经济上处于全面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状态,观察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必须用世界眼光,以世界而不是以民族和国家为分析单元;全球化和真正的世界历史,其经济基础乃是社会化大生产(大工业)所造成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和近代商品经济扩张所形成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加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形成和加剧了国际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即发达的宗主国和贫穷的殖民地、附属国二者的分化,造成了国际范围内的“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运动;因此,工人阶级是世界历史存在的阶级,共产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性的运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极其不平衡发展的状态。

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方法观察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应当关注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贫富两极分化状态,即世界范围内的“城乡差别”状态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世界发展的巨大的不平衡性和对立、互补的关系。

其次,是马克思的社会改革开放的理论和方法。

马克思在关注社会革命问题的同时,重视以世界历史的眼光思考社会的改革和开放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社会改革开放观。

同样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为基本标志,他提出了社会改革开放观的一系列重要见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在改革和开放中演进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出现,开创了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资本主义以生产方式的不断革命化和社会结构频繁变革的特征而区别于以往的时代,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经济生活全球化的开放状态取代了以往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保守的状态;工人阶级同样是改革开放的阶级,社会主义社会同样表现出改革和开放的重要性质和特征;决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特征的物质因素,则是社会化大生产、商品市场经济及其所推动的占有方式的社会化趋势。

用这种社会改革开放的理论和方法观察资本主义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应当重视研究资产阶级在维护其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进社会改革和扩大社会开放的理论观点、政策措施及其社会效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的一致性、差别性和互补性,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取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

再次,是善于客观地应用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毫无疑问应当继续运用辩证法这一思想武器。

但正如列宁所说,对辩证法的运用,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主观地运用辩证法,一种是客观地运用辩证法;前者是以理论、原则作为出发点,后者则是以社会生活的实际作为出发点。

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客观地运用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法。

科学的理论、原则是研究实际生活和实践进程的指南,而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社会生活,包括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坚持客观地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是:眼光向着社会生活的实际,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特别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进程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影响;从对生产力和科技革命的分析入手,进而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的新变化,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结构的新变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社会矛盾体系运动的客观进程和现实状况,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演进的基本趋势作出预测。

二、从实际出发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情况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社会,它已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区分出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原始积累阶段的资本主义,或曰初始形态的资本主义;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或曰古典形态的资本主义;以垄断为主要特征的资本帝国主义,或曰近代形态的资本主义;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到现代形态,或曰现代资本帝国主义。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重点是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情况。

现代形态的资本主义,是相对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近代形态的资本主义或曰传统形态的资本主义而言的。

资本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一般认为是以“罗斯福新政”为起点,经过20世纪下半叶的调适和变革而逐步完成的。

相对于近代的传统形态的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特点,似乎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在占有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从传统形态的私有制向现代形态的私有制转变。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非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由于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性质的扩张,它同传统形态的私有制的矛盾更为突出和尖锐,迫使资产阶级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这就是股份制的普遍化,现代市场经济的股份公司的发展,“雇员持股计划”的推行,所有权和领导管理的进一步分离。

马克思当年在《资本论》中对股份公司的发展将推动“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变的预言,逐步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资本的社会化发展是有限度的,它没有改变资本家私有制的本质,但改变了私有制的实现形式,突破了传统的纯粹私人占有制的狭隘界限。

这是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社会化性质的某种承认和顺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缓和了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新发展。

第二,在交换关系方面,市场经济的调节和运行体制的更新。

现代生产力的扩张,传统商品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化、金融化、信息化的商品经济)的转变,迫使资产阶级对传统的社会经济调节、运行体制进行检讨和变革,提出和逐步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否定了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和自由竞争调配资源的放任主义的模式。

现代市场经济的调节和运行,要求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结合并用。

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经济放任主义所助长的频繁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教训,吸取了前苏联前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普遍强化了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的作用和功能,把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计划调节这两种手段和机制比较自觉地结合起来。

这在很大程度上相对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另一固有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高度计划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减轻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后果,使世界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第三,在分配关系方面,西方资产阶级在从国内特别是海外获取的高额利润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用以调节国内分配,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如对大公司征收超额累进所得税,确定最低工资限额,实行低收入补贴,失业与残障者保险等等,以缩小财富分配的差距,保证贫困者生活水平的最低限度,安慰弱势群体,缓和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维持社会稳定。

第四,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经济、军事、世界市场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地位,创建、操纵、运用GATT、WTO、世界经济、IMF等国际经济组织,巩固、扩大北约等军事同盟组织,牢牢掌握着世界科技、资源、金融市场的控制权、主动权,获取为过去所不能比拟的高额利润,加剧着世界南北国家间的贫富两极分化。

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强化了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乡村”(广大南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和两极分化,强化了国际上的经济不公正格局。

同近代传统的垄断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现代资本主义的上述新变化、新特点,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方面。

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为缓和其日见尖锐的固有矛盾而不断自我调适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经济利益而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是频繁变革的和开放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资产阶级不得不顺应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这种特质和要求,通过经济的改革和开放来摆脱资本主义的困境,谋求社会经济的增长。

科技革命、现代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经济推动着资产阶级的改革和开放,而这种改革和开放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给资本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还要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世界市场体系中一直具有原生的积累优势,这些国家巨大财富的积累是建立在对多数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掠夺、国际剥削(军事、经济手段并用)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主义阵营的崛起和原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曾经使这种原生的积累优势受到致命的威胁。

二战之后,一方面,西方国家的重大而有效的改革,给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前苏联、东欧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处在痛苦的改革转折时期,资本主义失去了重要的竞争对手。

这两大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原生的积累优势,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科技控制力、市场控制力、金融控制力、军事控制力,得以恢复和强化。

我们要用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内部外部的原因,注意克服静止僵化的观点和孤立片面的简单比较的研究方法。

三、现代资本主义通过自身调适和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获得了新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则处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低潮。

这种情况,容易使人们在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问题上,在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问题的认识上,产生迷茫、困惑和怀疑。

在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情况的基础上,需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世界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命运。

首先,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自我调适、自我修复的能力,仍然是一个继续发展的全球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