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1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2010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0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民主自由D.实现公平主义正确答案:B注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精神是世界的本质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正确答案:A注解: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精神。

3.设想没有物质运动的观点是【】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正确答案:D注解:唯心主义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4.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B.普遍性C.客观性D.特殊性正确答案:A注解: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5.对外国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对立统一的原理B.辩证否定的原理C.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D.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B注解: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

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绝对是,后者是相对的C.前者是通过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后者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D.前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者是可以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的正确答案:C注解: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自然规律是自发形成的;社会规律是在人的自觉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离不开人的参与。

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是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正确答案:D注解: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是直观反映”,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先验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正确答案:C注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是直观反映。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3709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题)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正确答案:D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正确答案:C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答案:C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正确答案:B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D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参加社会实践D.研究实际情况正确答案:C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正确答案:C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正确答案:A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A.能动性B.间接性C.客观性D.直接性正确答案:D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因为()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正确答案:B11、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B1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社会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学技术革命正确答案:B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正确答案:A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全国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正确答案:D注解: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 识记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正确答案:C注解:如何回答适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间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间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正确答案:A注解: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1)劳动是人的本质;(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其中,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一界定,只涉及人与动物的区别,尚未涉及不同时代的人和同一时代处于不用社会地位的人的本质的区别。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种观点是说【】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B.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正确答案:B注解: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作用和具体结果是不同的。

7套历年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7套历年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7套历年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0年7⽉⾼等教育⾃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3709)⼀、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阶级和⼈类解放的科学B.⼈类全部优秀⽂化成果的总汇C.⾃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答案:A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政治经济学是其( )A.理论基础B.核⼼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答案: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特性是( )A.⼴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答案:D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统⼀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答案:A5.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的路。

这体现了( ) A.⽭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 B.⽭盾的统⼀性和⽃争性的统⼀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答案:A6.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

这是⼀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主观唯⼼主义观点C.形⽽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答案:D7.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经济进⼀步发展。

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答案:D8.下列选项中,正确揭⽰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体验答案:A9.宋代诗⼈陆游在⼀⾸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C.⼀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答案:C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是( )A.⼀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答案:C11.⽣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与⼈之间的政治关系 B.⼈与⼈之间的经济关系C.⼈与⼈之间的合作关系 D.⼈与⼈之间的交往关系答案:B12.划分阶级的唯⼀标准是(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答案:A13.阶级⽃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唯⼀动⼒ B.最终动⼒C.根本动⼒ D.直接动⼒答案:D14.⼈的本质在于( )A.⼈的⾃然属性 B.⼈的⽂化素质C.⼈的思想品德 D.⼈的社会属性答案:D15.商品的使⽤价值反映的是( )A.⼈与⼈的关系 B.⼈与⾃然的关系C.⽣产关系 D.交换关系答案:B16.价值规律作⽤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往往⾼于价值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C.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D.商品价格总是⾼于价值答案:B17.相对剩余价值的⽣产是通过(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 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实现的D. 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答案:D18.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 B.三权分⽴制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答案:A19.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 )A.⽣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劳动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答案:B20.资本主义不同⽣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B.平均利润的形成C.资本主义⽣产关系本质的变化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于剩余价值总量答案:B21.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银⾏利润的来源 D.借贷资本的报酬答案:A22.资本主义企业的⽣产成本是(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答案:D23.农产品的社会⽣产价格是由( )A.优等⼟地的⽣产条件决定的 B.中等⼟地的⽣产条件决定的C.劣等⼟地的⽣产条件决定的 D.各类⼟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答案:C24.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 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答案:C25.资本主义经济中⼀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 )A.财政⼿段 B.法律⼿段C.经济⼿段 D.⾏政⼿段答案:C2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的⼀系列新变化表明(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 B.其基本⽭盾已经彻底解决C.其社会状况并⽆变化 D.其社会发⽣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答案:D27.提出社会主义⾰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C.斯⼤林 D.⽑泽东答案:A28.社会主义⾰命和建设的领导核⼼是( )A.⼯⼈阶级 B.⼯⼈阶级和全体劳动⼈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答案:C29.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 )A.实现社会单⼀的公有制 B.按需分配C.⼈的⾃由⽽全⾯发展 D.劳动⽣产率的极⼤提⾼答案:C30.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A.社会主义⾰命和⽆产阶级专政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D⼆、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少有两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

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

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篇: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论述题:1、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统一性;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2、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3、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4、试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大意义。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5、试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重大意义。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全国2010年0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全国2010年0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C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D )A.客观性B.普遍性C.特殊性D.斗争性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B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D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A)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C )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B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12.地理环境是( D )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D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A)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16.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C )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17.货币的本质是( D )A.价值符号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8.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A)A.c∶v B.m∶cC.c∶m D.m∶v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B )A.劳动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20.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C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1.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B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A)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2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B )A.c+v+m B.c+vC.c+m D.v+m24.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 B )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B.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C.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业店员25.借贷资本是( C )A.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同的职能资本B.与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相同的流通资本C.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D.与其他职能资本家获得同样利润的资本形式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A)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输出27.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B )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28.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 C )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29.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D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C )A.按资分配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平均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1分]A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普鲁东、巴库宁和拉萨尔C伯恩施坦、考茨基和托洛茨基D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2.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著作是:[1分]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法兰西内战》C《共产党宣言》D《共产主义原理》3.“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这句明言出自下列哪部著作:[1分]A《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B《论权威》C《反杜林论》D《共产党宣言》4.首先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的领袖人物是:[1分]A列宁B罗莎.卢森堡C卡尔.李卜克内西D马克思5.“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这段明言出自哪一个领袖人物的著作:[1分]A马克思B恩格斯C威廉.李卜克内西D列宁6.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是:[1分]A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B全体人民大联合C工农联盟D公民联盟7.中国社会主义的国体是[1分]A人民民主专政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8.中国社会主义的政体是:[1分]A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9.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1分]A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政治制度发展程度为标准10.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1分]A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1.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1分]马克思B恩格斯C普列汉诺夫D列宁12.为了争取稳定国际环境,停止战争,巩固苏维埃政权,在列宁的坚持下苏俄与哪个国家妥协性的《布列斯特合约》:[1分]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1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1分]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14.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

2010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是( A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政治经济学是其( A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5.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这体现了( 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6.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

这是一种( D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7.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D )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8.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B )A.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12.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 )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14.人的本质在于( D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文化素质C.人的思想品德 D.人的社会属性15.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B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16.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B )A.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C.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D.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17.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D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18.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19.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 B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B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B.平均利润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21.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 A )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银行利润的来源 D.借贷资本的报酬22.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 C )A.优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B.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C.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D.各类土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24.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C )A.卡特尔和托拉斯B.辛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25.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 C )A.财政手段 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 D.行政手段2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 D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 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 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C.斯大林 D.毛泽东2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C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29.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 C )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 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30.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D )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 简答论述

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 简答论述

简答论述: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对立的辩证关系。

具体的关系表现在: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2、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关系的基础。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

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

(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5、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6、1)两者之间的关系是:1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010年7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及答案

2010年7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及答案

2010年7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3709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题)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答案:C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分为()A.唯物论和唯心论B.一元论和二元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正确答案:B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像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这是一种()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辩证法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答案:A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确答案:D5、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B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实体C.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D.意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产物正确答案:A7、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性的关系是()A.认识关系B.实践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正确答案:B8、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A.能动性B.直接性C.间接性D.客观性正确答案:C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D.真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正确答案:B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A.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相符合B.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相符合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正确答案:C11、在社会意识中,思想体系是()A.低级层次的社会意识B.高级层次的社会意识C.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D.无阶级性的社会意识正确答案:B12、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唯物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折衷主义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正确答案:A13、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A.相互孤立的关系B.相互平行的关系C.相互决定的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正确答案:D1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A.思想观念的分歧B.物质利益的对立C.宗教信仰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差异正确答案:B1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A.历史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B.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C.历史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D.现实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正确答案:C1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正确答案:D17、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A.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B.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比率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正确答案:C18、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正确答案:A19、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A.议会民主制B.君主立宪制C.资产阶级专政D.总统共和制正确答案:C20、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A.以生产工具形式存在的资本B.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D.以厂房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正确答案:B21、生产不再下降,失业不再增加,企业倒闭停止。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 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 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结合教材理解)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

)1、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黑格尔2、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的是A、圣西门B、亚当·斯密C、傅立叶D、欧文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A、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无关系D、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一个问题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A、物质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世界是可知的D、世界是不可知的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A、都是一元论B、都是二元论C、都是多元论D、都是可知论6、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是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现代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7、“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是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认识具有反复性C、认识的辩证运动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8、“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这种观点属于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C 、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D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 、真理具有客观性B 、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 、真理具有相对性10、真理的具体性是指A 、真理观念因人而异B 、真理是有条件的C、运用真理的人是具体的D、认识真理的人是具体的11、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概念12、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13、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基本矛盾D、上层建筑14、阶级斗争的根源是A、政治利益的对立B、思想的对立C、人性的对立D、物质利益的对立15、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来源:考试大-自考站16、商品的二因素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生产和消费D、使用价值和价值17、商品的社会价值A、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B、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D、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决定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矛盾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C、买与卖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及答案(中山大学2010吴育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及答案(中山大学2010吴育林)

中山大学201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及答案(吴育林)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1.试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

(1)2.什么是可能性?如何从哲学角度分析可能性情况? (1)3.什么是真理?联系实际分析真理可能转化为谬误的可能性情况。

(2)4. 什么是生产方式?怎么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2)二.论述题(两题中任选一题,18分) (2)1.联系实际,论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建构价值。

(2)2.联系实际,概述并分析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关于现代科技理性的狂飙突进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困境思想理论。

(3)——————————————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试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

关于实践,马克思曾用“人的感性存在”或“感性活动”、人的“改变世界的活动”等方式来表达,并强调它是“客观的”、“对象性”的活动。

根据这些,我们可以为“实践”下一个这样的基本定义: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特殊本质形式。

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承认在人的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不依赖于的客观物质世界,这是人的活动和生活的前提;(2)人们能够认知和解读的世界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前提,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世界对人而言只能是想像的、可能的、未知的世界;(3)世界万物的性质、功能和意义依赖于人的实践水平、需要和目的。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的特征:⑴从“实体思维”进入“实践思维”;⑵从客体性思维进入主体性思维;⑶从单向的认知模式走向全面的反映论;⑷从静态的直观思维进入动态的变革思维。

2.什么是可能性?如何从哲学角度分析可能性情况?可能性是指指包含在现实事实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可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对可能性进行分析。

就质的角度而言,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可能和不可能;二是分析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二是分析是好与坏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2010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3.

2010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3.

2010年 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三、简答题(本大题 5小题,每小题 6分,共 30分1. 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答案:(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或: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2分 (2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4分2.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答案:(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1分(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1分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分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分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分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分3.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答案:(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分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分(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3分 4.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案:(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分(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2分(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在私人企业外部起作用,以实现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2分5. 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案:(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

(2分(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

(3分(3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主观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主观题答案

1.简述对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的理解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有些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深厚的阶级基础以及鲜明的思想文化渊源。

0.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0.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0.3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对于人类文明提出的种种疑问的回答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此外,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等自然科学成就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文化基础。

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却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3.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答:1.内涵:(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2.关系: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答:(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从量变开始。

201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详解

201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详解

201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详解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答案】D【解析】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包括:①法国的圣西门;②法国的傅立叶;③英国的欧文。

他们成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他们对新社会的描述尽管带有很大的空想,但也有其合理成分、闪烁着天才的火花。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201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及答案(吴育林)2011-01-12 19:32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试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

关于实践,马克思曾用“人的感性存在”或“感性活动”、人的“改变世界的活动”等方式来表达,并强调它是“客观的”、“对象性”的活动。

根据这些,我们可以为“实践”下一个这样的基本定义: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特殊本质形式。

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承认在人的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不依赖于的客观物质世界,这是人的活动和生活的前提;
(2)人们能够认知和解读的世界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前提,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世界对人而言只能是想像的、可能的、未知的世界;(3)世界万物的性质、功能和意义依赖于人的实践水平、需要和目的。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的特征:
⑴从“实体思维”进入“实践思维”;
⑵从客体性思维进入主体性思维;
⑶从单向的认知模式走向全面的反映论;
⑷从静态的直观思维进入动态的变革思维。

2.什么是可能性?如何从哲学角度分析可能性情况?
可能性是指指包含在现实事实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可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对可能性进行分析。

就质的角度而言,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可能和不可能;二是分析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二是分析是好与坏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从量上分析可能性就是分析可能性的大小。

3.什么是真理?联系实际分析真理可能转化为谬误的可能性情况。

真理是指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则是主观的。

所谓客观真理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所特有的适用范围,超出其适用范围,真理就可能变成了谬误;二是真理是发展的,真理必须随着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发展,否则真理
也有可能变成谬误;三是真理是全面的,即任何真理都是一个思想理论体系,其中的每个观点、每个思想相互之间都具有逻辑的统一性,如果割裂其中的联系,断章取义地理解真理,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

4.什么是生产方式?怎么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这是人类其它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发生的基础;其二、它是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的根本途径;其三、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其四,它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起制约作用。

二.论述题(两题中任选一题,18分)(论述题这个字数多少取舍哪些自己决定咯~)
1.联系实际,论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建构价值。

一.对中国现代历史意义的解释价值: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缘于救亡图强且向西方学习的需要。

2.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以及革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对当代大学人生健康成长发展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是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思想理论,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工作、学习和成长的既有的政治环境,每个人的生活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只有顺应环境,适应环境,人生成长和发展才能相对顺利。

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时代,凡是背离给定的政治环境的人,无论其是多么地聪明智,最终都将被埋没。

三.对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即既用唯物的视角又用辩证的视角来分析看待各种事物和各种问题。

“物”不仅是指看得见具体的东西,它更广泛的意义是指事物产生的各种制约因素,如环境、情势、知识背景、生理状况、阅历、家庭背景、身份地位等,人作为主体的思想意识是由这些因素综合决定的。

孟子讲:有恒产者有恒心;管子讲:仓禀实,知礼仪,衣食足,知荣誉。

俗语云:饱汉不知饥汉饿。

马克思讲: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选》V1P73)。

辩证法就是要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去研究事物分析问题。

四.对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批判与建构价值:
1、批判价值:政治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价值指向最根本的是社会公平。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直接对象是资本及其维护资本权益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建构价值:对世界人类尤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价值:一是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方面;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必须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正义,有促于贫富差距的消除和所有人的基本生活的保障,不仅有促于消除人的物质生活的匮乏,而且有促于消除人的精神生活的匮乏,提升人的道德自律品质;三是社会的进步最终要通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表现出来。

2.联系实际,概述并分析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关于现代科技理性的狂飙突进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困境思想理论。

大陆哲学则主要从人文主义视角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

它们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如下困境:
第一,社会与人的物化和单面化。

马克思、尼采、韦伯、席美尔、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等都对此进行了批判。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
出“商品拜物教”思想,为卢卡奇等人的物化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陷入了全面的异化,这就是社会被物化。

在这个社会中,人自身的活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东西与人相对立,人的劳动开始成为控制人的外在力量。

这种情势,一方面表现为在人的面前矗立着一个商品化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物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活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而是服从某种外在的力量强迫性的活动。

第二,劳动过程和活动领域的片面化、原子化。

合理化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工业大机器生产和严格的劳动分工,这导致了人的主体性丧失和严重的主体间疏离。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成了整个生产过程中个别的零部件,每天按照机器的运转规律不断地重复着单调的、固定的动作,工人不再与自己的产品相联系,成为生产过程的局外人。

长期的这种工作,使主体由于为机械系统所支配和强求,心理特性与人格相分离,工人的人格丧失了完整性。

劳动者不断彼此疏离,从而使他们丧失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的能力,使人陷于孤独、冷漠和闭锁的境地。

第三,社会生活的模式化和齐一化。

(标准化、形式化、程序化)这种模式化既表现为劳动过程管理过程(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如文官公务员制度),也包括对人的教育培养模式和生活状态。

泯灭人的主体个性。

第四,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化。

人的行为、人的思想要符合技术性系统物工具系统,(把我们要做的变成他们想做的,如广告、商业炒作就做到
了这一点。

其实这些东西是附载着文化消费、生活方式并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追求联系在一起的)它不断地消解人们的自我批判精神,沉湎于现实舒适、奢华却有秩序的生活之中,成为现实社会制度的实际拥护者。

同时,科学技术使所有的行政管治程序化,表现为强大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形式上非常公平公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