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相权矛盾PPT课件
第3课皇权与相权的斗争PPT课件
重 点
明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代内阁——雏形 皇帝
胡惟庸
左
右
丞皇帝亲中自书掌省管六部丞
相直接管平章理国政家事政事相
在的中丞国相吏历制史度上被户实废行除了,1礼专6制00皇多权年兵
刑
发部展到了新部的高部度; 部
部
重 点
工 部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 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 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 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起不草诏令再 参封驳审议与 相权政再负责被执分事行割 变
皇权继续加强
吏 户礼
兵刑工
部 部部
部部部
元
中书门下
皇帝
三司
重 点
枢密院
中书省
பைடு நூலகம்
盐度户 铁支部
门下省
相权反弹 尚威书胁省皇权
吏 户礼 部 部部
兵刑工 部部部
时期 确立——秦代 巩固——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完善——隋唐 加强——宋 发展——元 强化——明 顶峰 衰弱——清
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
法律制度
三公九卿制
皇帝
丞 相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御史 太 大夫 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时期 确立——秦代 巩固——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完善——隋唐 加强——宋 发展——元 强化——明 顶峰 衰弱——清
中枢权力体系
材料一 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 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 相 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 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 无功 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帝 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
宋代: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
行政
三司
度 财政 盐 财政 户
支
铁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归入
归入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五、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明朝: (1)废丞相 ①原因:
A、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历史原因) B、明初丞相位高权重(直接原因) C、加强君主专制(根本原因)。
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秦朝 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一、汉朝
联①汉系朝并“对中比朝秦”朝、的“政外朝治”制设度置,运用 史窦太料后分曰析:汉“朝皇中后央兄枢王信纽可中侯皇权与相 权发也 之 ‘。。非的 展””刘由矛丞…氏来盾…相不。,景议得从帝之王而曰,,探:亚非究“夫有请曰功三得:不省与“得六丞高侯部相皇。制议帝不的约如: 总要约 功─先结,,─听1天侯[:下之西丞西共,汉相汉击非]的丞之约司意相!也马见’。迁位。今”《崇丞景信史权相帝虽记重权默皇》,然后卷力国而兄五过家止,七大大。无对政皇都 权《构周成勃附了子一亚定夫的传威》胁。
总结2:相权虽然受到了牵制,但仍然 “事无不统”,拥有行政、军事和经 济权,相权与皇权矛盾还没有解决。
三、宋朝
中书门下
行政
皇帝
三司
度盐户 财政 支 铁 部 财政
相权再被分割 皇权继续加强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
论古代政治历程中的皇权与相权之争
论古代政治历程中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皇权和相权之争几乎是贯穿中国古代所有朝代的主旋律,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又相互扶持相互促进。
相权、皇权关系处理的好坏,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关系着政权的兴亡。
是中国古代政治中不得不说的问题。
皇权,顾名思义,由天子掌握,他决定着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制度,发展模式的决策。
相权,由国家的宰相掌握,他拥有着国家的行政权,负责主要行政事物的处理,地位仅次于天子。
宰相制度起源很早,商朝的时候,伊尹是开国功臣,为国家的建立和奠定做出了很大贡献,汤死了以后,继续为相,辅佐了几代皇帝,权力很大,甚至可以左右到皇帝的登基。
到了战国的时候,宰相制度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秦朝时宰相正式命名为丞相。
从此之后,皇帝与宰相相互依存,但也相互制约,总体发展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地消弱。
汉代时,实行三公九卿制。
皇帝对于宰相心存戒备,宰相对于皇帝心存惧怕,二者不断磨合发展,试图寻找一种比较成熟,既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又有利于国家发展,安定的制度。
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都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相权,加强君权,在此期间二者似乎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君臣之间相得益彰。
唐太宗时期,内外朝的界限已经淡化,天子主政,开始进入了消弱相权的阶段。
唐太宗将相权一分为三,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这样,一则相权分散了,二则三者相互制约都统一向皇帝负责。
贞观年间的君相关系式少见的。
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号施令、指挥政事。
三省在制度上对皇权的制约,也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独裁造成失误。
宋元时期,相权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宰相的势力得到了扩大,这样也导致了皇权的不稳,产生内乱。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利,明太祖先是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并且三司都隶属于中央部门。
但是,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皇权与相权矛盾
皇
帝 亲自掌管
吏 户 部 部
礼 部
兵 刑 部 部
工 部
3、内阁的性质: 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 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内阁的影响: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但不可 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 ①直接原因: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②根本目的: 加强皇权; ③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 ④特点: 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 ⑤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皇 帝 清朝中枢权力机构 内阁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9、(2010年广东)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 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 D 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材料一 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 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 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注:宴请百姓)与湖上, 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 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摘自《梦溪笔谈》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 (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 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粜 ;六曰出贷; 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 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摘自《大清会典》 材料三 “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 (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摘自《清朝文献通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 (3)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 (4)从我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浅析皇权与相权的历史交锋-PPT精选文档-精选文档
三公九卿制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从总体上看,清晰 秦 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 三省六部制 特点; 唐 二府三司制 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 宋 产物,虽有提高决策效率的可能,但却导致了一 中书一省制 元 人独尊,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 社会发展的桎梏; 废丞相 设内阁 明
宋
3
三司
度 支
户 部
枢密院
军事权
起草诏令 不 再
吏 部 户 部
门下省 财政权 封驳审议 参 与 礼 部
尚书省
负责执行 相权再被分割 政 事 皇权继续加强 刑 部
工 部
、 三 省 六 部 制 的 演 变
兵 部
元
中书门下
盐 铁 中书省
皇 帝
三司
度 支
门下省 户 部
枢密院
相权反弹 尚书省 威胁皇权
吏 部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太 尉
东汉 尚书台
名存实亡 没有权力
魏晋南北朝: 一、中央行政体制 ——三省六部制 的雏形 三省六部制 的确立与演变
1、秦汉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皇 帝
秦代:丞相 西汉:中朝
中书省 东汉:尚书台 门下省
魏晋南北朝:三省的萌芽
尚书省
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门下省
封驳审议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斗争中,皇 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中枢权力体 系的核心。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 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 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 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 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 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 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
第4课_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和相权矛盾斗争过程)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和相权矛盾斗争过程) 澄海东里中学 秋鸿 秦:三公九卿制,宰相位高权重西汉:设中朝东汉:设尚书台取代三公魏晋南北朝:三省雏形(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但未构成中枢权力机构隋朝: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三省:皇帝以下设三省,即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 内容 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六部: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都是尚书 作用:①三省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②分割相权,加强皇权③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影响重大二府:①“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长官称为宰相 (行政权)宋朝:二府三司制 ②枢密院(调兵权)(统兵权归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 三司:度支、盐铁和户部,三司长官称为“计相”(财政权)元朝:一省制(中书省制) 原因:元朝疆域广大,需提高行政效率内容:皇帝以下设中书省,中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即宰相;六部长官为尚书建国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原因:①吸取元朝中后期以来宰相权势过重,引起政局动荡,威胁皇权的 教训(根本)废除丞相制度 ②“胡惟庸案”(直接)过程: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并规定以后各代不得立丞相 明朝 影响:中国实行了1600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设内阁 原因:丞相废除,皇帝事务繁忙,急需找一些人帮忙处理政务内阁的形成:殿阁大学士(明太祖设,不参与决策)内阁(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开始参与商讨军国大事,明宣宗以后出现“票拟”,“批红”)皇帝直接掌管六部、内阁和厂卫机构承袭明制,皇帝以下设内阁,六部归入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原因:为了有效处理西北军务清朝 过程: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设立,乾隆废除,处理重要军国大事)设军机处 南书房 (康熙设立,处理重要军国大事)军机处 (雍正设立,开始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跪受笔录,听命于皇帝)作用:提高行政效率,使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消极:①过度专制易造成腐化和夜阑自大,导致政治制度的落后 ②制约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思想专制,扼杀人才发展,造成文化的落后 专 制 皇 权 的 不 断 加 强 ▲ ▲▲ ▲。
1-皇权与相权之争
•当组织发展到足够 强大,便脱离母体 组织而独立存在
7
组织生命周期中的两个关键时期
一是获得权力的组织发展期;一是抵抗外界干扰的组 织衰落期。 这两个关键周期决定了组织的兴盛和存亡。而决定这 两个时期组织走向的是组织的资源依附情况。当组织 资源依附情况较好时,可以延长组织寿命,延缓组织 衰老,当组织资源依附情况差时,则会加速组织衰减 乃至灭亡。 资源依附理论的分析框架较好地解释了组织生命周期 走向的影响因素。
8
资源依附理论(BOLMAN & DEAL,1991)
资源依附理论则认为,所有组织都是与环境进行交换 的开放系统,并由此获得生存: 一方面,环境给组织提供关键性的资源,对资源的需 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的依赖。资源稀缺性和重要性决 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附程度; 另一方面组织有能力与环境交换,并有能力对环境做 出反应。在与环境的主动交换中,发现机会和威胁, 并由此趋利避害。
丁姿 王洪川
杨默
张辉
框架
文献梳理与基本概念
分析框架的提出
多元框架分析的皇权的先天优势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皇权与相权
绝大部分文献都从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的角度来讨 论皇权和相权的关系,而且他们仅仅锁定在内朝、外 朝、三省的职能分工等问题研究上,针对这些内容的 解释也仅限于从皇权和相权的制衡、中央集权、以及 封建统治的角度。他们更多采用的是历史资料的阐述 和过程结果的描述,较少从组织理论角度分析皇权与 相权制衡过程中的组织变革及影响因素。因此,本文 借用资源依附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结构、人力资源、 政治以及符号这四个维度,来分析和解释皇权与相权 制衡中组织变革的原因。
9
资源依附理论的分析工具
结构分析人力资源分 析环 Nhomakorabea境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权与相权汉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吏户礼兵刑 工
全国
军队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
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 级机构。
16
阅读材料: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 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 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掌和权力分配还未定型,也尚未构成中枢权
力机构。
(杨宁一)
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以三省六部为核
心的新的中央官制体系。
-
5
2.三省六部的名称及其职责
见资料P11概念阐释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
6
隋唐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中尚 书书
草拟诏书 执行
门 下
审核诏书(政事堂)
吏户礼兵刑工
-
7
相关材料:
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 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 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 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 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
8
3.三省六部制特点及作用
-
29
(15年全国卷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 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 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相
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武十三年正
胡
月,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
惟
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等人处死。
庸
问题探究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职位?
①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由来已久。②丞相制度妨碍 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荡。③地方权力集中 中央,宰相权力随之扩大,不利皇权加强,④丞相 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故废丞相。
根本目的: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明 太 祖 问题探究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 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 十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 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 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件事的, 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 天要处411件。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
设置殿阁大学士为顾问,很少参决政事,大事由 皇帝主
顶 峰 清朝
合作探究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 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影响:
积极作用:
有利于中国多民族 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经济发 展和文化繁荣为康 乾盛世的出现提供 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
专制主义的发展阻 碍了中国社会进步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与当时世界 潮流背道而驰,中 国发展开始大大落 后于西方。
知识归纳
明太祖废除 宰相 制度
君
明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主
内阁 制度的创立
明成祖确立 内阁 制度
专 制
明宣宗后内阁有票拟 权
强 化
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 限制了皇权
清 康熙时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南书房三足鼎立
雍正时设立 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建 立 秦朝
发 展 汉—元
皇权与相权矛盾PPT课件
2021/3/7
CHENLI
15
7.据《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军国大 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 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样做的结果是( D) A.军机处变为行政机构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 D.专制皇权更加强化 解析 内阁权力削弱,而军机处位居内阁、六部之 上,说明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军机处内阁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大事清朝中枢权力机构重点突破一重点突破一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1积极方面积极方面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官制演变)
2021/3/7
CHENLI
1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6.“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 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人所云:开 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 上述材料反映清政府实行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官吏来源 C B.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C.消磨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抗意识 D.限制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解析 B项是客观影响,C项是主观目的。
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D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2021/3/7
CHENLI
17
材料一 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 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 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注:宴请百姓)与湖上, 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 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古代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PPT课件
.
23
• (2014年高考浙江卷,38)(26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 ,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 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 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 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 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 声有色;
皇帝
清朝中枢权力机构
内阁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
16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相权很大
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
相,设立“中朝趋”势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其六部君演制权变;日的益加总强趋,相势权一?分为二
宋朝:二设府中三书司相 被门制权废下日除(相丞益。权相削一)弱分,直为增至三设“参知政
史料三 (宋代)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 史太料宗反患映中出书宋权代太通重过…中…央于设中置书审吏官房院置、审审官刑院院、等刑制房度置,审相刑权院被。
进一步分割。 史料四 (明代)明太祖语:“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
设”史相料之反患映,的相是从明而代命废之除,了往丞往相病,及权于分国六君部者,,皇其权故对在相擅权专取威得福了。 决定性的胜利。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古代中国的君权与相权之争精品PPT课件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 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B 考查学生对封建专制制度核心与本质的理解,相 权分散,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集权,分割宰相权 力目的是君权的强化,君主专制是封建政治制度的 核心。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 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 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大臣:“天下 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 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墇听了都不以为 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 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
朱元墇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B、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D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 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 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 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 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 古代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保障社会稳定、 政治统一的重要因素。史学界普遍认为, “宋承唐制”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唐 朝和宋朝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 施的共同点是:
解析:A 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 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 因此应选A项。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 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固有矛盾之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PPT课件
民间流传的故事折射出明朝怎样的政治形态?
5.明朝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
留下的遗产是四亿之众的人口,和强固的农业文明传统,一种 稳定的生活方式。庞大的低素质的人口,对于现代社会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中国: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自然经济占主导
对外——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
中国逐步落伍世界
世界:
新航路开辟,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 资本主义发展迅猛,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总统、内阁 (行政)
门下省
参、众两院 (立法)
最高法院 任命的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 (司法)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
4.宋朝的“二府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门 下
枢 密 使 (二府)
5.明朝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
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传至今,但形态各异。相传朱元 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的画 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 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 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 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看后,龙颜大怒,只听得:
任职时间 1年2月 3年8月 3年9月
7年6月 2年4月 3年 2年10月 2年7月 8年3月 12年2月 2年2 2年
3.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广东省高中历史第1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君主与丞相军权与相权之争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课标要求
课标理解
了解明朝内
了解皇权与相权斗争相关史
阁、清朝军机处
实;了解内阁与军机处设置的 背景、职能、作用等。认识君
设置等史实,认 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
【剖析】君主专制不等于其权力不受任何制约,A 不对;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并评议皇帝得失,B也 不对;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评议宰相,其负责对 象应为皇帝。故选D。
例3(2010年浙江文综)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C )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隋唐:三省六部制
君
标志政治制度成熟
主 专
北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三省长官虚设
制 元朝:中书省统揽事权
断 强 化 , 相 权
明朝:废中书,罢丞相,设内阁——皇权强化
不
断
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军机处——皇权高度强化 削
弱
秦朝:中央置御史大夫
两汉:地方设刺史
监
察 严
隋唐:门下省专责谏议
密 宋元:设独立谏院
【剖析】中书草拟,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不仅体 现三省分工,还体现了三省合作。正因为如此,既 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效率,又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通观材料,并未涉及监察事宜,故选B。
(2010年海南单科)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 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B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 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人所云:开 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 上述材料反映清政府实行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官吏来源 C B.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C.消磨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抗意识 D.限制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解析 B项是客观影响,C项是主观目的。
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
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②民间版:
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见下图)。符合朱元璋长相
的是
() D
A.图① B.图② C.图①图②都是 D.有待考证
2021/3/7
CHENLI
13
5、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
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
C.军机处的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D.军机处的建立与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
府的行政效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君主专制发
展到顶峰,主要指君主权力的膨胀达到最高的程
度,而能体现这一点的只有B项。
答案 B
2021/3/7
CHENLI
12
4、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
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残杀功
主专制走向极端。
(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
吏户 礼 兵刑 工
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2、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内阁的性质: 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
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内阁的影响:
内阁20是21/3君/7 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CH皇EN帝LI 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但不5 可 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021/3/7
CHENLI
15
7.据《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军国大 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 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样做的结果是( D) A.军机处变为行政机构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 D.专制皇权更加强化 解析 内阁权力削弱,而军机处位居内阁、六部之 上,说明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执行 兵部 军政
门下省
审议刑部 刑狱
政事堂
工部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既保202证1/3/7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C的HEN错LI 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3 效 率。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皇帝
二府
机构
削弱中宰书门相下权力皇帝总枢揽密大院权
职能
最高行政机构
官职及权利 长官行宰相职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 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2021/3/7
CHENLI
9
练习巩固
1、(2009·宁夏文综)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
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解析】 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
皇帝
清朝中枢权力机构
内阁日常事务
2021/3/7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CHENLI
6
重点突破一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方面: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国逐渐形成了 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21/3/7
CHENLI
7
重点突破二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异同?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 的内阁制有何不同?
分行 政权 分财权
最高军政机构 长官枢密使,低于 宰相
参知政事 三司使 副相
作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
积贫202积1/3/7弱的原因之一。
CHENLI
4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 皇 帝 亲自掌管 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结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
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
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
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
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
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 ①直接原因: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②根本目的: 加强皇权; ③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 ④特点: 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 ⑤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故六部所掌主要是
行政。
【答案】 B
2021/3/7
CHENLI
10
2021/3/7
CHENLI
11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
制制度,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应是
()
A.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B.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 1.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
相同(相似)
地位 不 职权 同 对皇权
的作用
宰相制
内阁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参与决策
非法定,咨询 机构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2021/3/7
CHENLI
8
2.明朝内阁制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区别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
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 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 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分析 镜头①,从“蜀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丞相”、“诸卿”可判定为秦朝。
镜头②,从“渝州”、“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可
判定为唐朝。镜头③从“徐州府”、“阁臣”可判定为明朝。
三组镜头最先出现的顺序依次为秦→唐→明。D项为正确选项。
此2题021是/3/7较为典型的运用基本史实CHE、NL解I 答问题的例子。答案 D 14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官制演变)
2021/3/7
CHENLI
1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决策机构
皇 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外朝
尚 侍常 书 令 中侍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有事上报
九卿
2021/3/7
CHENLI
2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部 户籍、土地、赋税
中书省 草拟
礼部 礼仪、科举
皇 帝
尚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