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想象力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成为了教师们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一、提倡多元化的阅读提倡多元化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意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字,去感受其中的美。
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阅读任务或者阅读比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想象。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情感是想象力的源泉,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投入自己的想象,体验和创造。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音乐、戏剧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共鸣中更容易地产生想象,体验作品,感悟人生。
三、培养学生的细节意识培养学生的细节意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如描写的人物、环境、情节设置等等,让学生从细节中产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来引发学生对整个作品的联想,进而扩展他们的想象力。
四、注重学生的自主发挥注重学生的自主发挥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想象来理解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成一些有关于文字的创作。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语文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更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培养。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是指通过记忆、联想、想象等能力对虚构的世界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能力。
学生要想在语文学科中获得好成绩,就必须拥有较强的想象力。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力是基于对描述语言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所以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小说、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能够体验不同的人物、场景、情境,从而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维方式。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了解文中细节,找出文本之外的内容,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增加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丰富性,以便将其转化为行动。
二、开展课内外的创造性写作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写有关人物、事件、情景等的作文,这种创造性写作不断提升学生对虚构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当然,教师在布置题目时需要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和多元化思考,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自行选择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等,充分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组织课外阅读和文学活动在课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包括文学杂志、名著、好书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文化,增长词汇量和知识储备,同时在绘画、诗歌创作、演讲比赛、朗诵等竞赛活动中培养想象力。
教师可通过阅读领悟比喻和隐喻的艺术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名著中的英雄人物所取得的荣誉和崇高情操,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渴望和热爱。
四、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开放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优化思维模式,不断深化想象力。
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模拟人物的角色进行讨论,也可以布置绘画、展示项目等任务,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下充分发挥创造力,从而降低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 因为想象力是开发创新性的关键之一,所以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特而有价值的思维和创造性成就,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心智活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展开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
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写作能力和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谈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生来说,喜欢读书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基础。
在浩瀚的书海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各种情感、人生百态、社会风貌,从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成为爱读书的人。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有些学生喜欢读小说,有些学生喜欢读历史书籍,有些学生喜欢读科普知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建议他们选择读物,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图书馆,提供各种类型的书籍供学生选择,还可以组织一些读书分享会、文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交流、分享,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阅读。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导读,并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的想象和思考,把自己的想法、感受、体会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意性写作。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作文题目,比如“如果我有一只魔法笔”、“假如我有一天成为了动物”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
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感受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为写作提供思路。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想象力是高中阅读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点。
因为高中阅读课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更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能够运用想象力进行解读。
培养想象力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手段。
因此,如何让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让想象力在课堂上飞起来,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建立正确的想像意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想象力不是望着天空瞎想或无从下手。
正确的想象意识是将读者们从表面的文字中挖掘出更深的含义,调动个人的语感和感悟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从一篇文章的句子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笔者富有想象力和情感色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对作者的想象力进行欣赏和赞扬,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提醒学生们提高个人的想象力、包容力和判断力。
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更加揭示文章的原貌,挖掘其更深的含义。
二、增强阅读情感体验高中生都处于青春期的敏感时期,因此情感体验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语文课堂上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反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阅读的情绪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举个例子,一篇关于爱情的故事如果能够引发学生的共情和情感共鸣,那么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觉能力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教师也要提出些感性的提问,例如:“你如何赞赏故事中的爱情呢?”,”为什么这样诗意的故事能够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三、深度理解提示在进行阅读理解过程中,首先需学好基本技巧,然后要进行深度理解,此时想象能力发挥最大作用。
例如,对于一篇长长的故事,教师可以先整理出关于人物、故事情节、细节描写等方面的思考要点。
此时,学生需要根据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细节描写,进行思考,在阅读时注意缕解出文章的深层思想,发现并利用笔者的想象力去猜测作者此时的想法,同时可以向同学请教,互相分享,这样也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和阅读兴趣。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思维能力,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语文教学是学生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中感受到美的情感,增强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发想象力的源泉,开放的好奇心让学生对事物充满兴趣,从而能够积极投入到语文阅读中。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解故事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解答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名著、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在想象力的翅膀下飞翔,感受到不同的时空和人物情感。
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不同的文学语言和艺术表现方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挥。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想象力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水平。
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大约372字】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培养想象力。
比如在阅读课中,可以通过欣赏名著中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画面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在写作课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不同寻常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是一门涵盖阅读、写作、表达等多个方面的学科,而想象力则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想象力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纵向拓展的重要基础,在学生日常表达、情感抒发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教育工作者不应忽略对于语文学科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要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的角度来进行不断的创新与调整。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想象力是靠拓展阅读知识面和自己的心智模型来提高的,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挑选上加以突出。
例如,也许可以选择一些产生较为复杂、有趣的其中一本书作为阅读材料,如《百年孤独》、《人性的枷锁》等文学经典名著。
这些复杂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更广阔的思路空间,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同样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升学生想象力,我们需要尝试各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灵感。
其中,有三个教学方法特别值得一提。
1. 创意写作创意写作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一直高度重视,不过在我们教学中创意写作依旧存在趋于“形式化”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将创意写作偏离“填词式”的老套路,而是更注重“将生活丑陋转向美好”的想法。
例如,可以问学生在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里,你们是否想过自己的所写作的中秋故事与别人的不一样呢?想象自己变成月亮给亲人与友人带来欣喜悦怀的洛神舞。
2. 视觉化教学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视觉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现实的事物,从而更加直观地向学生表达。
例如,在讲述诗歌的创意时,用画架或幻灯片等进行视觉化现场解说会比单纯的语言表述更加可行。
此外,在开展阅读课后,可以适度地使用一些形象、丰富的词语、幽默的话语、情感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拓展思路空间创意写作和视觉化教学是可以直接拓展学生思路空间的教学方法,但在语文课堂上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拓展思路空间。
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内容摘要: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课堂教学必须营造愉悦的教学学习氛围,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让学生乐此不疲,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
对于想象来说,方法就是源泉,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积极创设营造有效的阅读氛围,以想象为主线,定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富有想象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想象推动源泉愉悦自主质疑激情习作学习丰富提高树立确立主体创设人才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课堂教学必须营造愉悦的教学学习氛围,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让学生乐此不疲,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特别需要的,更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就此谈几点点滴认识:一、自主质疑深化想象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板书课题后,即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从题目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们讨论激烈,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篇文章一定是以…鱼钩‟为线索的。
”“鱼钩是用来钓鱼的,那么为什么要加上…金色‟二字呢?”“我想这个鱼钩不是一般的鱼钩,它蕴含着某种象征的意义吧?”……学生的一番争论,尽管有认识深浅之分,但可贵的一点是他们个个都动了脑筋,都认真地“想”了,都对新课的学习充满了求知的欲望。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它是创造、发现、认知的基础,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素养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力。
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演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作品中的内容,通过亲身经历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模拟其中的情节和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创作活动。
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多媒体手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新途径。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上进行深度感知,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节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资料,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文学理解和想象力的发展。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保障。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演讲、口头表达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让学 生明 白文章的中心脉络 。 有著名 的艺术家科林伍德说过 : “ 真正艺术是 看不见 、 摸不着 的, 他是存 在于人的头脑 中的” 。 而阅读就是要把知识 留在学生 的头脑 中的一种学 习方 法 ,我 们老师就是要在课 堂上 引导中学生尽情 的想像 ,通过课本上
的文字看到 图画 ,通过语 言想到生活 ,在语 文学习的过程中 , 体悟人生 ,并且具备一双发现美 的眼睛。 那么 怎样 才能实现这一个教学方式 呢?我们可 以分步骤 的一 步步的引导学生 ,由表入里 的深人 ,举个例子 ,比如 在 教学 生郁达夫 的 《 故都的秋 》 这一篇 中, 有一段课文讲到 “ 北 国的槐树 ,也是能使人想 象起 秋来 的一点点缀 。像 花而又不 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 ,会铺得满地 。用脚 踏上去 , 气味也无 ,声音也无 ,只能让人有一点点极柔 软极微细的触 觉……”教师怎样把这段 文字形象生动 的表达 给学生呢?有 的老师设计 了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为什 么不说槐树 “ 没有声 音, 没有气味 ” , 却说 它 “ 声音也无 , 气味也无” , 加 了个 “ 也”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三、 运用情感迁移 , 创设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 情 感 如 同肥 沃 的 土地 , 知 识 的 种 子 就 播种 在 这 个
土壤上。 ” 在语文教学 中, 教 师要 用语言 、 动 作努力营造 出一个 适宜 师生情 感交流的情 景, 为学 生搭 建一个 自由想象 的舞 台。为此 , 首先, 教 师要动 情。这就 要求教 师在钻研教材 时, 必须实现 角色的转化 , 进入 角色 , 将作者 渗入字里行间的感情迁移 到 自己的身上 , 有效地开 掘教材 中的情 感 因素。 其次 , 教师要通过自身情感的流 露来感 染学生 , 产生共 鸣。一次外 出学 习 的机会 , 很偶然地听到一位教 师在讲授《我的战友 邱少云》, 老 师要求学 生 认真听他朗读一个段落 , 让学生深 刻体会 作者 当时看到 战友被 活活烧 死,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心智活动的高级形式之一,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语文素养,更好地进行创作和表达。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造力。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朗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想象。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用词和行文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比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三、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想象力训练。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图片或者片段,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或者口头表达。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创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创作,比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最大,进行自由的创造,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造诣。
五、注重情感体验情感是想象力的重要源泉,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共鸣和共情。
通过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和情感,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想象和创作,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使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更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形象创造、品味内涵、体现个性化解读等三个方面,对学生想象力的发掘与培养展开研究。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教学;想象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开发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创新思维中想象力的培养是最关键的。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什么都重要,首先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然而想象力却概括了世界的一切,随着思想的进步,想象成为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
”由于想象力的作用,才能以奇特、创新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见,创新的基础正是想象力。
本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书本知识是死的,把一行行文字展现在我们眼前。
如果出现在脑海中仅是字词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不懂得展开联想和想象,不对文字进行再创造,那么,就无法组成鲜明的画面形象,也就不可能进入文章所营造的意境。
如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理解不了作品的深刻内涵,更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亦高于生活。
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看不见的,也不是听到的,只有通过想象把某种东西转化为实物。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最大的感悟和最美的享受。
想象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经验积累起来的。
比如别人说“苹果”,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一个“苹果”的具体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表象。
正是依靠表象的积累,想象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
我们要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的经验,正是通过这些帮助人们在头脑中建立了表象,表象的积累越多,就越容易将相关的表象联系起来,这也就是想象发展的过程。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地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
这样才会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留下更多的表象,为想象的发展打下基础。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新的事物和思路,为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支持。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情境和事件,进而想象出更加丰富的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力,比如通过带有具体情境的语句,引导学生形象地想象出事物的样子和感受。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借鉴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和思路,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游戏是另一种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式。
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脱离日常规律的限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各种创新的尝试。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一些游戏元素引入教学中,比如口头故事、角色扮演、文学互动等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写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创作出各种形式的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创作一些诗歌、小说、故事等形式的作品,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审阅作品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增强自身能力,提高创作水平。
四、创新思维培养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如讨论、分析、辩论、比喻等,可以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这些课程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以培养其开放和批判的思维。
创新思维的好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想象的力量,从而启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总之,帮助学生发展想象力对于拓展其创造性和创新性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引入游戏元素、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充满活力、自信并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想象力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想象力,是指在没有实际刺激的情况下,通过对已有信息的处理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情境或概念的心理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审美情感的陶冶,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培育。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以下将从阅读、写作和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当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不同的生活、历史、文化和思想时,他们的大脑会不断地运转,联想出各种奇妙的情境和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名著经典,接触不同类型的作品,更深层次地挖掘作品中的内涵,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修辞手法,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性的思考。
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想象出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小说中的情节、环境和人物形象。
通过这样的阅读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随笔,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过程,逐渐培养出自己的想象力。
通过阅读随笔,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感悟、心得以及情感的描绘中进行想象,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写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想象性的写作。
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小说的创作,让他们自由地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写出自己的想象世界;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抒情诗歌的写作,让他们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想象和感悟。
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想象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一、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名著和优秀散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在心灵深处激发出各种感悟和体会,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教师还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思考、碰撞思维,开阔视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写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和想象转化为文字,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写作题目,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
教师应该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多加想象,使学生的作文更加丰富多彩,增加表现力和感染力。
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想象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情境,帮助学生构建新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语言输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情境中得到更加深刻的体验。
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和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机会,开展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活动,比如课外读书会、写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作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让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如写作比赛、阅读分享会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并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讨论互动教学法等,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感受自由和开放的氛围。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开展富有想象力的学习活动可以开展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邀请作家或诗人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文学创作过程,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让他们动手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写作比赛、创作小组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
四、注重个体差异化的培养要注重个体差异化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一些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于一些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
只有注重个体差异化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富有想象力的学习活动以及注重个体差异化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想象力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实现。
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各种文学技巧,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故事、戏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开拓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小说、诗歌、散文等,这些作品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思考和体验,从而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文学作品,向学生讲解其中的一些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尝试去想象故事中的情景、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启发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文学创作比赛、文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学生也可以参加一些文学社团或者文学活动,和其他热爱文学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从而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也欢迎随时向我请教。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迸发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
想象力是一种能力,是人脑最宝贵和最高尚的自然天赋。
它不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才有所体现,也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艺术创造、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源泉,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文学表达方式,感受文学中的想象力和意境。
除了文学作品,学生还应该接触科普知识、历史知识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加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感知能力。
观察力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事物的细节,学生才能够构思出丰富多彩的想象图景。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并通过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写下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细节,并想象这些细节背后的故事。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联想是想象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与新的信息进行结合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通过联想来丰富自己的思维内容。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张图片,让他们看到图片后,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的心情、内心活动等,通过联想来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四、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绘画创作、写作等。
通过故事讲解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场景,让他们在想象中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角色,想象自己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体验他们的思绪和情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与想象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
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
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品味语言、个性解读、多媒体运用、事件续写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些探讨。
标签:阅读教学;想象力;教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
一个拥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才可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想象力缺乏就很难有创新。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新课程标准也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品味语言,丰富内容教科书中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字词、语句,用得绝妙,极富表现力。
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该词在文中的隐含意义,也就难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让他们能够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随着对内容的领悟,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从而获得感悟和美的享受。
《祝福》一文中,作者对祥林嫂刻画颇费笔墨,尤其注重对她的眼睛的描写。
从初到鲁镇时的只是“顺着眼”,到再到鲁镇时“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后来捐了门槛竟然“眼光分外有神”,但是四婶的一声呵斥:“你放着罢,祥林嫂!”,她的眼睛便在第二天“窈陷下去”,到临死前行乞时的“眼珠间或一轮”,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所以在课文分析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对祥林嫂眼睛刻画的重点词句,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结合语境理解、分析、品味,谈谈自己从中看出了什么,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这样一来,不仅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9-08-30T10:02:24.2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作者:金丽雅[导读] 想象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实效性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学鉴赏时,特别强调要“驱遣我们的想象”。
只有驱遣想象,才能把学生引入作品设定的境界,让学生获得对作品语言、意境、形象、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感受。
因此,在中学语文实效性阅读教学中,应该而且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进行实效性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素质。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第二高级中学,325000)
摘要:想象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实效性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学鉴赏时,特别强调要“驱遣我们的想象”。
只有驱遣想象,才能把学生引入作品设定的境界,让学生获得对作品语言、意境、形象、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感受。
因此,在中学语文实效性阅读教学中,应该而且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进行实效性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素质。
关键词:阅读;想象力;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几个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
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
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
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
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
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
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
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
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
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
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
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
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
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四、深入文章,结合意象,展开想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
如果不深入文本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
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把意象组合成画面,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写道“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深入理解这段文字中的意境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
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开想象,用创造性的思维来体会文章的内涵,获得更深的感悟。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反复阅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让文字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印象,真实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态和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感受作者在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深厚文学功底,不断积累语文知识,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究进行解疑,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罗纪荣.培养想像能力的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3).
[3]粟庆荣.语文课堂中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