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应用:国际贸易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二节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与 特点


(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
1、商品的相对价格在理论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而基本上不涉及商品的名义价格与货币 因素变化的影响。 “货币幻觉” 2、往往从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两个部门)、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简单模型开始分析,然后推广 到较为复杂的模型。 3、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4、静态或比较静态的理论分析。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三节
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概述


(二)从绝对成本理论到比较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参与国际贸易的每个国家都拥有 具有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

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即使一国缺乏任何具有绝对成 本优势的生产部门,只要各国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 生产成本的比较差异,各国按照生产成本的比较优 势进行分工生产,然后进行贸易,就能给各国带来 更多的财富。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一节
三、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国家与政府的层次 企业层次 学生个人这个层次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一节
四、学好国际经济学的主要方法

(一)本课程的先导课程
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内容 数学分析基础或数理经济学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好本课程的参考方法
要训练与提升自身的理论思辨能力。 平时应该多做习题。 在课外阅读有关国内外的参考文献,特别是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一、有关国际贸易的一些概念


(一)对外贸易总额、对外贸易差额与对 外贸易总量

经济学英语词汇大全解读经济学理论的专业术语

经济学英语词汇大全解读经济学理论的专业术语

经济学英语词汇大全解读经济学理论的专业术语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价值决策的学科,它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来描述和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和理论。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个经济学英语词汇大全,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活动,包括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以下是一些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词汇:1.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2. Inflation:通货膨胀,指一国货币的持续贬值,导致物价普遍上升。

3. 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表示劳动力市场上正在寻找工作但找不到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4. Interest Rate:利率,借贷资金的费用,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手段之一。

二、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供需关系。

以下是一些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的词汇:1. Supply and Demand:供求关系,描述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2. Elasticity:弹性,衡量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3. Market Equilibrium:市场均衡,当供需达到平衡时,市场价格不再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4. Utility:效用,表示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三、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研究不同国家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以下是一些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词汇:1. Balance of Trade:贸易差额,表示一个国家的出口减去进口的差值。

2. 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指一个国家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3. Tariff:关税,一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4. Exchange Rate:汇率,用于表示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比率。

微观经济学(全部)

微观经济学(全部)

第五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商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1.生产可能性表
各种可能性组合 A B C D E 棉衣(X商品) 产量 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棉被(Y商品)产量 200 180 140 80 0
x年x月x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年 月 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关系
价格(元)
A
B
C
D
EFG1Fra bibliotek2 600
3 500 P 7 6
4 400
5 300
6
7
需求量(单位数)700
200 100
2) 需求函数 Qd = f(p) ( ) Qd=800-100p 3) 需求曲线
A B C
Qd=800-100p D E F
1.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 2.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3.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全国二十所高校合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尹伯成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陈恳 吴卫华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N.Gregory Mankiw [美] 曼昆 著 梁小民 译 美 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博奕论和信息经济学初步(微观经济学-北师大-杨波) (2)全篇

第九章:博奕论和信息经济学初步(微观经济学-北师大-杨波) (2)全篇
表一: 活着 死了 活着 2,2 -6,0 死了 0,-6 0,0 表二: 活着 死了 活着 0,0 6,0 死了 0,6 0,0
第九章:博奕论和信息经济学初步
一、博奕论初步 二、信息经济学初步
一、博奕论初步
引入:田忌赛马 行动特点:根据对手的行动,再进行决策。 决策特点:对手不同的行动,自己的决策也不同。
代表人物:
冯·诺依曼 纳什、海萨尼、泽尔腾。 (林德贝克、斯塔尔)
基本概念
第一个要素是局中人或称作参与者,就是博弈过程的参加者,或者说是选择过程的主体。 第二个要素是策略或称作战略,就是局中人的行为方案。局中人选择时采取的策略集合称作结果。战略与行动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要素是收益,就是局中人追求目标的成果,例如,利润和效用。 博弈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假定竞争对手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选择,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的最有利的策略;同时,对手所进行选择时也是如此。(非合作博奕)
二、信息经济学
1、信息不对称市场之逆向选择 2、信息不对称市场之道德风险
S S
历史人物:
阿克劳夫、斯蒂格里茨 斯蒂格Leabharlann 茨的箱子。 1、逆向选择
定义:逆向选择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行为,其特征是在事前(合同前)市场参与者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的一方隐蔽相关信息,由此,市场出现的不是优化选择,而是劣化选择。市场失效。
策 略
收益


两公司都不做广告
0
0
两公司都做广告
-2
-2
甲做广告,乙不做广告
8
-8
甲不做广告,乙做广告
-8
8
画出收益表进行分析
看不见的手的简单证明:

国际经济学 教案

国际经济学 教案

国际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理论部分,它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

因此,本章主要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讨论国际贸易的产生。

本章结构图关键性问题1.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方法2. 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定义:国际贸易,商品及劳务的跨国流动,广义上包括商品贸易和要素贸易。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概念比较:1.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程度要比其在国内的流动程度低; 2.国际贸易常常会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影响。

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

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即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交易的世界。

2.在分析框架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以及生产要素不超过两个。

3.国际贸易理论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前面曾提到,研究国际贸易必然会涉及不同国家的价格体系,所以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4.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少体现。

二、主要分析工具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所使用的主要分析工具都以微观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为基础。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 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

假定:该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并且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

其他的一些基本假设如下所述:(1)所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2)所有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并且规模收益不变;(3)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固定不变;(4)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5)所有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6)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externality)。

微观经济学 第九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

微观经济学 第九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
¨1978Ä £ ê ² » ± ä ¼ Û ¸ ñ £ ¬ Ô ª /¹ « ½ ï £ ©
0.6 0.5 0.4 0.3
Û ¼ ñ ¸
êÄ Ä 〃Ä ¨1998Ä êÄ1-5Ä ÄÄ
19 98 *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价格干预:我国粮食保护价
第9章 竞争性市场 分析
利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身 边的经济现象
损益的评价
Price
10
Consumer Surplus
S
Between 0 and Q0 consumers A and B receive a net gain from buying the product-consumer surplus
最低限价的现实分析
Price If producers produce Q2, the amount Q2 -Q3 will go unsold.
S
The change in producer surplus will be A - C - D. Producers may be worse off.
价格干预:我国粮食保护价
1996年政府把保护价格水平定在大体是当时市场价格水平上,随 后不断下调,到1998年降到接近市场价格水平。如果把真实价格 的长期线性趋势值看作是均衡价格的估计值,则1996年的粮食价 格政策显然是很强的保护价格干预政策(显著高于长期均衡价, 并且无限量“敞开收购”) 。
Ò ¹ Î ú Á ¸ Ê ³ Ê Ð ³ ¡ ¼ Û ¸ ñ Ö Ü Æ Ú ± ä ¶ ¯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评价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原理-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和应用-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二章: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和意义-市场福利和市场效率-市场结构和垄断的产生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价格歧视和公平性的讨论第三章:个体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原则-预算约束和货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混合品和边际替代率的应用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出递减-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期和短期成本的比较-规模经济和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第五章:市场结构和垄断-垄断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定价和利润最大化-垄断的福利损失和政府干预-自然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比较第六章:企业策略和市场均衡-市场竞争和均衡价格-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 Oligopoly和游戏理论的应用第七章:财政与政府干预-公共产品和原则代理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和供给侧政策的效果-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考量-政府干预的成本和效果评估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正面和负面外部性的影响和后果- Pigouvian税和补贴的应用-公共物品和市场处置的问题第九章: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性质-隐性行动和道德风险-信号模型和屏蔽效应的应用-信用市场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第十章:劳动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工资决定-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和分化-最低工资和劳动合同的效果第十一章:地租与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以上只是对微观经济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教材和教授的教学方式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还应注重理论的应用和例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国际经济学》是教育部确定的“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

了解世界上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收支差额的概念,及对其不平衡的抚平政策;产出、利率、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使学生做到眼光定位于全球,解释和探讨国际经济交往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化的现状的理解。

二、课程教学要求1、通过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纯的,无任何限制为前提的国际贸易及贸易所能带来的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

通过国际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定位于实际,应用商业政策调节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如何更好的贸易,使一国的利益最大化.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国际经济交往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国际经济理论和解决国际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4、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国际金融、跨国公司。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为1学期,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每周2学时,计38学时。

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分配讲授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4第三章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5第四章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2第五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4第六章国际要素流动 3第七章国际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4第八章汇率与外汇市场2第九章货币,利率,与汇率3第十章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 3第十一章短期产出与汇率4合计38 0五、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主讲教材:1、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问题与应用1.墨西哥橘子市场只是世界橘子市场的一小部分。

A.画出表示没有国际贸易时墨西哥橘子市场均衡的图形。

确定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答:图9-2 没有国际贸易时墨西哥橘子市场均衡图B.假设在贸易之前世界橘子价格低于墨西哥橘子价格,而且,现在墨西哥橘子市场开放贸易。

确定新的均衡价格、消费量、国内生产量以及进口量。

说明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

国内总剩余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答:如图9-3,墨西哥橘子市场开放后,新的均衡价格等于世界价格P 。

进口量=Q1 -Q2 。

没有贸易时,生产者剩余是面积B+E,消费者剩余是面积A,总剩余是面积A+B+E。

进行国际贸易后,消费者剩余是面积A+B+C+D,生产者剩余是面积正总剩余是A+B+C+D+E,增加了面积C+D。

图9-3 墨西哥橘子市场开放后的均衡图2.没有贸易时,世界红酒的价格低于加拿大的现行价格。

A.假设加拿大的红酒进口只是世界红酒总产量的一小部分,画出自由贸易下加拿大红酒市场的图形。

在一个适当的表中,列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

答:见下表图9-4 自由贸易下加拿大红酒市场B.现在假设墨西哥湾流的异常移动使欧洲的夏天气候异常冷,破坏了葡萄收成。

这种冲击对世界红酒价格有什么影响?用你在问题AA中的图和表说明对加拿大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影响。

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加拿大作为一个整体,状况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9—5答:这种冲击使世界红酒供给下降,价格上升。

图9-5 葡萄减产时的加拿大红酒市场表9-1 加拿大红酒市场福利表这一事件,使加拿大红酒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总剩余减少。

加拿大红酒生产者是赢家,消费者是输家。

加拿大作为一个整体,状况变坏了。

3.假设国会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业免受外国竞争。

假设美国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是一个价格接受者,用图形说明:进口量的变化、美国消费者的损失、美国制造商的收益、政府收入,以及与关税相关的无谓损失。

消费者的损失分为三部分:转移给国内生产者,转移给政府,以及无谓损失。

用你的图确定这三个部分。

答1:图9-6 表示关税对进口汽车的影响。

无关税时,汽车价格为Pw ,美国国内生产的数量是Q1s ,美国国内的购买数为。

美国进口了数量为Q1d –Q1s 的汽车。

征税使汽车价格上升到Pw + t,从而使美国国内汽车的生产数量变为Q 2s,而汽车的需求数量则减少到Q2d ,因此进口数量减少到Q2d –Q2s 。

下面的表格显示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在征税前(OLD)和征税后(NEW)的情况,及其变化(CHANGE)。

由于消费者剩余减少了C+D+E+F,同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C,政府收入增加了E,无谓损失为D+F。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量C+D+E+F 可被分为以下几个部分:C 给生产者,E 给政府,D+F 是无谓损失。

图9-6 征收关税的影响表9-2 税前和税后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的影响答2:关税使汽车进口量减少。

美国消费者的损失是面积C+F+G+H,美国制造商的收益是面积C,政府收入是面积G,与税收相关的无谓损失是面积F+H。

在消费者的损失中,转移给国内生产者的是面积C,转移给政府的是面积G,转移给无谓损失的是面积F+H。

图9-7 美国汽车市场供求图4.当中国的纺织业扩张时,世界供给的增加降低了纺织品的世界价格。

A.画出一个适当的图来说明这种价格如何影响一个像美国这样的纺织进口国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

答:对于进口纺织品的国家来说,纺织品世界价格下降的影响如图9-8 所示。

最初的世界价格为Pw1,最初的进口量为D1D -Q1S,下降后的世界价格为Pw2,进口量为Q2D-Q2S。

表9-3 表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变化情况。

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提高了,国内生产者的福利下降了,总剩余的增加量等于面积D+E+F。

图9-8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变化情况表9-3 价格变动前后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的影响B.现在画出一个适当的图来说明这种价格变动如何影响像多米尼加共和国这样的纺织品出口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

答:对于出口纺织品的国家来说,纺织品世界价格下降的影响如图9 所示。

最初的世界价格为Pw1,最初的出口量为Q1s-Q1d,下降后的世界价格为Pw2,出口量为Q2s-Q2d。

表9-4 表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变化情况。

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提高了,国内生产者的福利下降了,总剩余的减少量等于面积D。

图9-9表9 –4 价格变动前后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的影响C.比较你对A和B的答案。

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哪个国家将担心中国纺织品行业的扩张?哪一个国家将欢迎这种情况?解释原因。

答:A 和B 的答案的相同之处是纺织品的世界价格下降导致纺织品进口国和出口国的消费者得到福利提高,而生产者的福利都下降了。

A 和B 的答案的不同之处是纺织品世界价格下降会导致纺织品进口国的进口增加,总剩余增加,但纺织品出口国的出口减少,总剩余减少。

像多米尼加共和国这样的纺织品出口国担心中国纺织品行业的扩张,像美国这样的纺织品进口国欢迎中国纺织品行业的扩张,这是因为中国纺织品行业的扩张,将增加纺织品的世界的供给,降低纺织品的世界价格,使纺织品的出口国的总剩余减少,总体福利下降,使纺织品进口国的总剩余增加,总体福利提高。

5.设想华盛顿州红酒生产者敦促州政府对加利福尼亚进口的红酒征税。

他们认为,这种税既能筹集州政府的收入,又能增加华盛顿州红酒行业的就业。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是一种好政策吗?答: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

从这项提议中判断,加利福尼亚的红酒价格一定低于华盛顿州的红酒价格。

这种税使进口的加利福尼亚红酒价格上升,华盛顿州整个红酒市场的价格将比没有关税时上升。

同时,红酒进口量下降,华盛顿州红酒企业的供给量上升,该行业的就业率提高。

而且,州政府得到了税收收入。

这不是一种好政策。

对进口红酒征税,使红酒价格上升,华盛顿州的消费者受到损失。

这种损失大于该州供给制造商增加的收益与政府税收收入之和,产生无谓损失。

华盛顿州的总剩余下降。

6.考虑本章中支持限制贸易的观点:A.假设你是一个木材业的游说者,该行业因低价格的国外竞争而受损。

你认为五种限制贸易的观点中,哪两个或三个能最有效地说服普通议员,让他(或她)支持贸易限制?解释你的理由。

答:略。

B.现在假设你是一个聪敏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希望这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假设)。

虽然所有支持限制贸易的观点都有缺点,但请选择两个或三个看来对你最具经济学意义的观点。

对于其中每种支持限制贸易的观点,给出支持它或反对它的经济学原理。

答:略。

7.参议员恩斯特·郝林斯曾经写道:“消费者并没有从低价格进口品中受益。

看一看一些邮购目录你就会发现,无论是美国产的衣服还是进口的衣服,消费者都要支付同样的价格。

”评论这段话。

答:这段话的观点不正确。

进行自由贸易时,一国国内的市场价格会等于世界价格。

世界价格低,一国国内的市场价格就会下降,直到与世界价格相等,反之亦然。

就美国来说,进口某些世界价格低的物品,将迫使国内生产商降低自己的价格。

表面上看,无论是美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消费者都为该物品支付了相同的价格。

实际上,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低于没有贸易时该物品的国内价格。

8.Textilia国不允许服装进口。

在没有贸易的均衡时,一件T恤衫的价格为20美元,均衡数量为300万件。

有一天该国总统在度假时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决定向世界开放Textilia国的市场。

T恤衫的市场价格下降到世界价格16美元。

Textilia国消费TT恤衫的人数增加到400万人,而生产TT恤衫的人数减少到100 万人。

A.用一个图描述以上情况。

你的图上应该标明所有数字。

答:A.图9-10 表示Textilia 国的T 恤衫市场。

在没有贸易时,一件T 恤衫的均衡价格为20 美元,均衡数量为300 万件。

当允许贸易时,T 恤衫的均衡价格下降为16 美元,均衡数量为400 万件,其中进口300 万件。

图9-10 Textilia 国的T 恤衫市场B.计算开放贸易引起的消费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变动。

答:生产者剩余增加了面积A+B+C。

其中,SA = (1/2)(3+1)(20-16) = 8,SB = (1/2)(3-1)(20-16) = 4,SC = (1/2)(4- 3)(20-16) = 2。

横轴的单位为100 万件,纵轴的单位为美元/件,所以面积A 表示800 万美元,面积B 表示400 万美元,面积C 表示200 万美元,因而消费者剩余增加了1400 万美元。

生产者剩余减少了面积A,即生产者剩余减少了800 万美元。

总剩余增加了面积B+C,即总剩余增加了600 万美元。

9.中国是一个小麦、玉米和大米这类粮食的生产大国。

在2008年,中国政府由于担心粮食出口提高了国内消费者的食品价格,所以对粮食出口征税。

A.画出说明一个出口国的粮食市场的图形。

把这个图作为回答以下问题的出发点。

答:出口国粮食市场如图所示,PW 是国际市场价格。

B.出口税对国内粮食价格有什么影响?答:出口税将有效地降低国际价格对出口国的影响。

C.它如何影响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国内生产者的福利以及政府收入?答:出口税将使国内消费者剩余增加,国内生产者剩余减少,政府收入增加,因此国内消费者福利相对增加了。

D.用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税收收入的总和,来衡量中国的总福利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因为生产者剩余下降低于消费者剩余和政府收入变化的总和,所以总盈余下降。

关税造成无谓损失。

10.考虑一个从外国进口某种物品的国家。

说出以下各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解释你的答案。

A.“需求弹性越大,从贸易中获益越多。

”答:正确。

对于一个既定的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而言,当需求弹性越大时,需求数量增加越多。

因此,当而求弹性越大时,消费者剩余也会越大,即从贸易中获益会越多。

B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就不能从贸易中获益。

”答:错误。

当且仅当需求完全无弹性时,才不能从贸易中获益。

C.“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消费者就不能从贸易中获益。

”答:错误。

允许贸易时,只要需求数量增加,消费者剩余就会增加,消费者就能从中受益。

11.Kawmin是一个生产并消费软糖的小国。

软糖的世界价格是每袋11美元,Kawmin 国内软糖的供给与需求是由以下方程式决定的:其中,P是每袋软糖的美元价格,Q是软糖的袋数。

A.画出一个当Kawmin国不允许贸易时表示该国状况的图形(并标注清楚)。

计算以下项目(记住三角形1/2 的面积是11//22×底×高):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