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期末作业

合集下载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____”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2.《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____,____,____”3.汉代太学教师称为____,学生称____。

4.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写的《____》是一部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5.韩愈的《_____》,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

6.北宋庆历兴学时,采用胡瑗的___为太学法度,以改进太学教学及规章体制。

7.王守仁提出___的教育目的和___的道德修养原则。

8.《劝学篇》是___所著,其中内篇宗旨是___,外篇宗旨是___9.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的___。

10.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___和___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11.1927年,国民党政府决定进行教育行政改革,试行___制。

12.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___和___。

13.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团结、___、___、活泼”。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1.三大文教政策2.“三、百、千、千”3.生活教育理论三、简答(每题l0分,共30分)1.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2.简述科举制的废除及意义。

3.毛泽东是怎样论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点的?四、回答(每题30分。

可以二选一)1.试述孔子在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对中国教育的重要贡献。

2.试评述l922年学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每空1分。

共22分)1.学在官府。

中国教育史1-3

中国教育史1-3

试卷名称:0279_作业_1判断题(10.0 分)1.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教育存在。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2.孔子的人性观是性善论。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3.生活教育论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4.《学记》是孟子的作品。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5.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教育的主旋律。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6.启发式教学思想最早诞生在中国。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7.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是完全相反的。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8.《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作品。

正确错误纠错论述题(10.0 分)9.几个题做在一起,一并一次性提交。

1、试析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2、试析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

1、试析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当时北大虽为全国最高学府,但问题很多。

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的学生继续下来,纨绔子弟的积习很深。

学校管理陈腐僵化,官衙气息浓厚。

蔡元培就任后,逐步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有:(一)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二)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三)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四)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活动能力。

经过蔡元培的改革,北京大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民主气息极浓,成为全国著名的学术中心和新思潮的发源地。

北大的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也产生了强烈影响,许多改革经验为其他高校所吸收,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2、试析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相比,有明显进步,其特点主要有:其一,缩短了学制期限,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3-4年,有利于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其二,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各类学校,废除了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

其三,女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等小学已可以男女同学,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女校。

其四,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的训练,反对体罚,要求教育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题资料带详解(北师大版)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题资料带详解(北师大版)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题资料带详解(北师大版)简述《大学》的三纲领与八条目的基本内容三纲领:1.明明德首先明德是指个人禀受于天的,至灵洁而不被尘世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之间想通。

明明德在于将人的这种天然的自性善性发扬光大,使其达到道德自律,行善避恶,这并非社会施加于人的义务,它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与天然本性,说明人性是向善的。

2.亲民明明德之后,我们要帮助别人将这种善性的天性发掘并发扬光大,推己及人,帮助别人去除“旧染之污”,“抚起至新之民”,以身作则,教化万民。

3.止于至善前两者的目标,也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至善指的是心灵上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之间的相和谐统一,以此为目标,是每个人在其不同身份时都应该追求的目标,这也等于永无止境的期许,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升华。

八条目:格物致知:被视为“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要求解决认识的问题,学习伦物与正理“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这是对先秦儒家的学习起点与知识来源思想的概括与追求。

【1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就是求为真知。

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

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

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正心修身【1.诚意】指人的意念诚实,动机纯正。

让人在求知与做人的道路上,做到“慎独”并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2.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对人认知与道德活动的影响,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3.修身】就是要求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与别人的相互关系之中在认识,要求和提高自我。

做到提高自我,养成人的综合品质。

所以说它是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

这是八条目中的核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齐家治国平天下推己及人,一方面具有明显的政治烙印,另一方面它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至善)。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东汉末年镌刻的,是太学的标准教科书。

2. 是西晋年创立的,是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放映。

3.唐六学是国子学、、四门学、、和算学。

4.宋代三次兴学分别是领导的庆历兴学、王安石领导的和领导的。

5.“”是清朝地方官学督促学生学习、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的制度。

6. 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了,这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

7.教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记》2.学而优则仕3.开成石经4.九品中正制5.陶行知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唐代科举考试的类别、科目及方法。

2.北宋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3.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

四、论述题(20分)1.试分析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质、结构、内容、原则方法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教育史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熹平石经2.国子学、咸宁二年3.太学、书学、律学4.范仲淹、熙宁兴学、蔡京、崇宁兴学5.六等黜陟法6.1862、京师同文馆7.宁波女塾、经正女学二、名词解释题1.《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末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

2.《论语》记载孔子学生子张提出的教育观点,反映了孔子及其儒家的教育目的观。

3.唐朝开成年间刊刻的儒家经典,共十二经,现保存与西安碑林。

4.三国时曹魏实行的州设中正官,其职责是将地方人才评定为九等上报中央,然后按等次高低授予相应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门阀士族享有特权在政治上的反映。

5.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思想。

三、简答题1.常科与制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诗赋。

2.(1)改革太学,推行新法;(2)改革科举制度;(3)发展地方学校;(4)发展专科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答案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答案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答案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答案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至今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中国教育史时,习题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中国教育史第四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最早的教育形式是:答案:家庭教育2.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是:答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教育制度是:答案:郡县制4. 唐代的国子监是:答案:最高学府5.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颁布的《史书考证法》对中国教育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内容是:答案:强调史书的考证和研究方法二、判断题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唐代开始出现的。

答案:错误2.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的弟子编撰的。

答案:正确3. 清朝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和诗词。

答案:正确4. 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主要面向富有人家的子弟。

答案:正确5.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起源于隋朝,成熟于唐朝,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和诗词,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请简要介绍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答案: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运动包括了废科举、兴学堂、创办新式学校、推行新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改革举措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中国教育史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史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史》综合作业参考答案(共100分)一、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计40分)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①礼乐。

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

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2分)②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2分)③书数。

“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分)(2)“六艺”教育的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1分)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1分)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1分)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1分)2.简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著有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善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是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杰出代表。

(1分)其家庭教育主要教育思想有:(1)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甚至从胎教开始。

(1.5分)(2)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

(1.5分)(3)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偏爱。

为了教育好孩子,训督乃至体罚是需要的。

(1.5分)(4)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环境影响包括周围环境和长辈的风范。

(1.5分)(5)注重家庭教育中对子女技艺的教育。

指出父母对儿童学习正确的语言负有重要的责任。

(1.5分)(6)要教育子女有远大志向,要勤奋努力。

(1.5分)3.试析书院产生的原因及两宋书院的特点。

(1)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原因主要有三:首先,由于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唐末战争不断,严重危害了学校教育事业,造成官学日趋衰落,士人大量失学。

于是一些好学之士便在山林名胜僻静安全之处,建屋藏书,读书求学,进而聚徒讲学。

(2分)其次,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明堂"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什么重要建筑?A. 文庙B. 太学C. 书院D. 寺庙答案:B. 太学2. 哪位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A. 严复B. 冯天瑜C. 陆费逵D. 蔡元培答案:C. 陆费逵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明清时期?A. 南北朝B. 元明时期C. 唐宋时期D. 战国时期答案:B. 元明时期4. 儒家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核心价值观是什么?A. 仁爱B. 礼义C. 忠诚D. 克己奉公答案:B. 礼义5.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现代教育时期?A. 民国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C. 清朝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 民国时期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名学是儒家、道家、墨家和________。

答案:法家2. 中国第一所完全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兴办的大学是________大学。

答案:北京大学3.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五四运动”发生于西历的哪一年?答案:1919年4. 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的新中国教育法规是________。

答案:《教育法》5. 中国现行高等教育最高学位是什么?答案:博士学位三、问答题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及影响。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主要以太学为核心,培养统治阶级的子弟,强调儒家思想和礼仪道德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诚于封建王朝的官员和士人。

这一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稳定运行,并对后来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介绍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推行近代西方教育制度、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等。

在近现代,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措施有哪些?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包括普及基础教育、教育免费化、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整合以及职业教育的加强等。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论述:30分/ 2道1、论述学记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a)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b)学记中提到教育作用:对社会,教育能引领国家的发展,也能影响社会风气,改变民俗民风;对个人,人要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就必定要接受教育。

c)整个教育制度:学制系统,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制建学的设想;关于学年,把大学教育年限定位两段、五级、九年,这是古代教育年纪制的萌芽;考试,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视学,即视导、督导,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d)教学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藏息相辅原则。

e)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

f)教师:尊师是体现教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是教学相长。

现代价值:学记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2、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分析其利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形成于唐,经过宋元明的演变,更加往北华、定型化,直到清末1905年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

1)隋大业二年(606年)科举制产生。

唐代:科举考试类型: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另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

考生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考试方法: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诗赋。

2)沿革(科举制):A、宋朝:基本沿用唐朝。

科目比唐代有所增加,种类繁多,科目以进士为主。

收录广其名额(扩大招生指标)。

录取后直接送官(报送做官,在进士毕业后)。

考试内容:取消了帖经和墨义,增加了经义。

B、元朝:科举内容有所变化。

考试内容:四书(不同于唐朝的九经)。

考题出自朱熹注的四书章句集注。

中国教育史期末试题

中国教育史期末试题

中国教育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鸿都门学2、六艺3、朱子读书法4、三舍法5、三纲领、八条目6、生活教育论二、简答题1、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3、述评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4、简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5、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6、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

三、论述题1、试比较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不同。

2、试述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

(关于道德教育与教师的思想)。

3、试述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4、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2、六艺: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

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

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

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

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

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

书是读书、写字。

数是计数。

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3、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____和____两类。

2.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____和____。

3.汉代选士统称____,最经常化的科目是____。

4.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国子寺为____,长官称为____。

5.由范仲淹主持的____,是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兴学运动。

6.明清时期在民间比较经常和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____,蒙学的教师一般称____7.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____8.在儿童教育方法上,王守仁采取“诱”、“导”、“讽”的“____”。

9.企业家盛宣怀建立的天津____ 和上海____是中国最早的分阶段的新型普通学校。

10.癸卯学制颁布于1904年,其中中小学部分包括____、___和中学堂三个层次。

11.五四运动前后,大批赴美留学生回国,使以____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剧增。

12.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大学迁往内地,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云南的____,称为____13.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____和____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14.三大文教政策15.三合法16.小先生制三、筒答题l每题15分,共30分)17.简述苟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18.简述为什么科举制度必须废除?四、论述题(30分,二选一)19.论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并予以评价。

20.分析和评价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中国教育史作业

中国教育史作业

中国教育史》作业习题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氏族公社时期主要教育活动有: __ 、____、___、 ___ 、 ___2、 ___ 、___ 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二、简答题1、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哪些?2、原始时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三、思考题:自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那么教育到底起源于何时?动物也会言传身教,那么动物是否也有教育?植物会不会有某种形式的教育呢?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东汉末年镌刻的,是太学的标准教科书。

2. 是西晋年创立的,是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放映。

3.唐六学是国子学、、四门学、、和算学。

4.宋代三次兴学分别是领导的庆历兴学、王安石领导的和领导的。

5.“”是清朝地方官学督促学生学习、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的制度。

6. 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了,这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

7.教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记》2.学而优则仕3.开成石经4.九品中正制5.陶行知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唐代科举考试的类别、科目及方法。

2.北宋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3.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

四、论述题(20分)1.试分析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质、结构、内容、原则方法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教育史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熹平石经2.国子学、咸宁二年3.太学、书学、律学4.范仲淹、熙宁兴学、蔡京、崇宁兴学5.六等黜陟法6.1862、京师同文馆7.宁波女塾、经正女学二、名词解释题1.《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末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

2.《论语》记载孔子学生子张提出的教育观点,反映了孔子及其儒家的教育目的观。

3.唐朝开成年间刊刻的儒家经典,共十二经,现保存与西安碑林。

4.三国时曹魏实行的州设中正官,其职责是将地方人才评定为九等上报中央,然后按等次高低授予相应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门阀士族享有特权在政治上的反映。

5.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思想。

三、简答题1.常科与制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诗赋。

2.(1)改革太学,推行新法;(2)改革科举制度;(3)发展地方学校;(4)发展专科教育。

3.(1)改革科举制度;(2)改革传统教育制度,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3)提倡中西兼学;(4)翻译出版新式教科书四、论述题1.(1)“教人成人”的德育本质;(2)“立志本仁约礼”的道德教育内容;(3)“好学自省克己力行主动”的德育过程、原则方法;(4)“修德讲学统一”德育与智育关系;(5)现代价值。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重庆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重庆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重庆师范大学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1、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2、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礼不下庶人;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在这种体制下,教育权、受教育权被奴隶主贵族所掌握。

3、文翁兴学: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选派郡吏中聪慧者到长安,就学于博士。

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于是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属县子弟入学,学成者都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

蜀郡从此学风大盛。

4、苏湖教法: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

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明清时期的蒙学教材。

前三种是以识字为主的教材,《千家诗》是诗歌类教材,合称“三、百、千、千”,是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

6、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八股文取士,八股文源于宋代,通称制艺,是一种严格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文体。

作文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作者不能作任何发挥,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对偶文体。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 7、学校教育是怎样产生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哪些?答:其一,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一部分人逐渐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其二,教育事务逐渐复杂,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其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建立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构,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内容。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成均”;第二种是“庠”。

慕课信阳中国教育史期末答案

慕课信阳中国教育史期末答案

慕课信阳中国教育史期末答案《中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六艺2.有教无类3.《千字文》4.六经5.教学相长6.乡三物7.太学8.《三字经》9.白鹿洞书院二、填空题1————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

2.西周时代的学校一般分为两类、两级,两类是指————两种类型:两级是指————和两个级别。

3.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主张————。

4.《大学》所讲的“三纲领”具体是指————5.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6.西周时代文化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7.《学记》将大学学生的学习程度分为————两个水平。

8.西周时代的文字已粗具规模,有了六书之说。

所谓“六书”,具体是指————9.我们现在所说的《礼记》一般是指————10.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是————11.汉代的中央官学主要有————三种类型。

12.黄炎培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团体————的实际创始人。

13.西周的大学有天子之学和诸侯之学,天子的大学叫————,诸侯的大学叫————14.《中庸》将教学过程概括为————五个步骤。

15.在汉代,儒家内部的斗争表现为————的斗争。

1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17.唐代科举最经常化的科目有二,一是————,二是————18.北宋时代的三次兴学,分别称作————19.明代国子监的实习、见习制度称作————明代科举考试的标准文体是————20.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教会学校是————21.西周时代的礼有————五礼之说。

22.关于人性问题,董仲舒提出了————23.颜之推的家庭教育名著是————24.官学祭孔始于————代,以后相延成习。

25.王安石熙宁兴学期间,在太学推行的一种管理制度是————26.朱子读书法的六条具体内容是————27.洋务运动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留学运动是————年开始的————名幼童赴美留学。

28.中国近代正式废除科举是在————年。

29.新文化战士高举的两面旗帜是————30.生活教育论的倡导者是————三、判断题1.西周时代文化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l分。

共22分)1.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____和____两类。

2.____是战国时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

3.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____和____。

4.汉代地方官学始创于景帝末年,创办人是蜀郡太守____。

5.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____,标志着____的创立。

6.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写的《____》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7.韩愈的《____》,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

8.由范仲淹主持的____,是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兴学运动。

9.宋代书院教学实行“____”,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都可前来听讲。

10.明清时期,“____”,是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韵蒙学教材。

11.《劝学篇》是张之洞所著,其中内篇宗旨是____,外篇宗旨是____12。

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的____。

13.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____。

14.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____。

15.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____和____16·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团结、____、____、活泼”。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

共18分)1.教学相长2.三大文教政策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三、简答(每题l0分。

共30分)1.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2.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3.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四、回答(每题30分。

可以二选一)1.试比较孟子、苟子关于教育作用及学习方式上的主要异同。

2.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渊源、主要观点及意义。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每空l分。

共22分)1.国学乡学2.稷下学宫3.儒学墨学4.文翁5.进士科科举制6.颜氏家训7.师说8.庆厉兴学9.门户开放10.三、百、千、千11.正人心(或中学为体) 开风气(或西学为用)12.福建船政学堂13.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4.新文化运动15.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允许次序颠倒)16.紧张严肃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一、1. 自人类社会产生起,教育也就产生了。

√12. 人类最早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实施,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场所。

√23. 由养老制度体现的学校教育的萌芽,所在场所的名称是成均。

×6注:“成均,为五帝之学”“庠者,养也”4.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为主要手段。

√25.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劳动经验、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就由学校教育来完成了。

×6. 甲骨文中“多方小子其教戒”的卜辞说明:商代已有周边方国的青年来商朝留学。

√147.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我国从西周开始有了专门的习字教学活动。

×13注:商代开始就有8. 西周已经有了大学和小学,说明西周已经建立了完整独立的学校教育体系。

×注:西周的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当时的教育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9. 西周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

√10. 西周时代的“学在官府”,是指学校只准由政府兴办,不允许私人办学。

×注: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11. 西周学校的教师都是在职官员兼任的,教学是政治事务的组成部分。

√12. 西周的学校教育,以贵族子弟为主要对象。

√13. 西周的乡学,是设立在乡里的基层学校。

×注: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

14. 西周所谓的六艺之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15. 西周的乐教,广泛(不对)进行各类(不对)歌乐舞蹈的教学。

×16. 六艺中的“御”,是学习驾驶各类车辆。

×注: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17. 《史籀篇》是中国古代供识字教学的最早的字书。

√2418.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主要是因为社会动乱,各国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

×社会需求19. 学术的扩散和下移使民间有了从事教学活动的条件。

√20. “士”在春秋战国时期专指从事学术文化研究和传授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摘要:纵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

我国的幼儿教育在本世纪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一条主线。

其间有三次大的改革使我国的幼儿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它们分别发生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八十年代。

而陈鹤琴先生正是我国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园课程改革的杰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

陈鹤琴先生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掀起的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人进行的以幼稚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学前课程改革,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对我国当今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对陈鹤琴先生关于学前教育课程思想的论述作简单的归纳与整理。

关键词: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思想陈鹤琴,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他在以长子为观察对象进行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1]研究中国二十世纪初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创建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了幼稚园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发展幼儿教育的主张,最终形成了幼儿教育思想。

在我国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而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是他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学习和继承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的合理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课程应为教育目标服务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集中反映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

同时,教育目标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方向,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行为。

教育目标是制订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它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实施具有规范和限制作用。

在学前教育领域,也是这样。

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支柱。

学前教育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

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来培养,又采用什么方式去培养,这是学前教育课程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陈鹤琴先生在研究中国二三十年代学前教育课程实际的基础上,从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幼儿教育目标。

他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

”“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

”“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

”由此可见,在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就提出了比较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并适合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是难能可贵的。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支柱。

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来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呢?对此,陈鹤琴先生提出了自己著名的观点,那就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

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社会环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环境,是人文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

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儿童学习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习得文化的特征,进行着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的社会化过程。

陈鹤琴先生同样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注重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发展儿童。

因此,在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中,社会环境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部分。

当然,为学前儿童准备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合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适应他们兴趣与需要,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像家庭、集市、节日、庆祝会、教师接待日活动等,是学前儿童经常接触的社会环境,这些应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

由此,大自然构成的自然环境和大社会构成的社会环境一道组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中心内容,学前儿童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设计和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大自然和大社会作为中心。

这样设计出的课程才是合理的。

三、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部分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

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4]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

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

但是这五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

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

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

身体强健的儿童,性格活泼,反映敏捷,做事容易。

为了儿童的现在和将来,幼稚园的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健康。

为了培养儿童健壮的身体,幼稚园应十分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应带领幼儿多到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使儿童在接触自然中学到各种经验,还可以使他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沐浴到充足的阳光,活跃儿童的精神,强健儿童的体魄,增加儿童的欢乐。

户外活动是保证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有利措施。

此外,幼稚园应特别注意音乐,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鼓励儿童进取。

幼稚园应创设音乐环境,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技能。

四、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游戏式和小团体式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确定之后,任何组织实施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就成为关键。

怎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呢?陈鹤琴先生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

这就是“整个教学法”。

[5]何为“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

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生活。

[6]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前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由于学前儿童都是具有差异的不同个体,每个儿童都是相对独立的,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兴趣不同,应采用小团体式教学,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在相互作用中都获得长进。

五、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和具体编制法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

[7]十大原则是:1.课程的民族性:课程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2.课程的科学性:课程硬实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3.课程的大众性:课程应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4.课程的儿童性:课程应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课程应是连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6.课程的现实性:课程应符合实际需要,而不能脱离现实;7.课程的适合性:课程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儿童健康;8.课程的教育性:课程应培养儿童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9.课程的陶冶性:课程应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10 课程的言语性:课程应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根据以上十大原则,陈鹤琴修订了原定的教育单元,加入了五爱教育内容,形成了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节日、五爱教育、气候、动物、植物、工业、农业、儿童玩具、儿童卫生。

这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与其早些年形成的五指教育结构相比,增加了50年代一些新的成分,具有时代特色。

但是,这种新课程结构显得比较零碎,整体性较差。

[8]课程编制原则还是比较宏观的,它的指导性比较强,但操作性比较差。

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1.圆周法:幼稚园每个年龄班预定的教育单元内容相同,研究的事物也相同,但所选教材的难度和分量应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班要求由浅入深。

2.直进法:就是将儿童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内容的深浅而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年龄班中,如小班研究猫和狗,中班研究羊和牛,大班研究马和虎。

即是说,不同班的课题和要求都不相同。

3.混合法:就是在编制课程的时候,以上两种方法均可采用,即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

混合法是编制课程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总之,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教工作者对更为具体,深刻又能有效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需求越来越强烈。

陈鹤琴经过长期实验观察、科学验证而形成的幼儿教育理论通俗易懂,具体细致但又不乏科学严谨,是我国学前教育科学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认真地从中吸收营养。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陈鹤琴提出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毕竟具有他那个时代的历史烙印,毕竟具有他个人教育哲学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对他的课程思想必须辩证地继承,吸取他思想中对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有用的内容;不能把他的思想奉为神灵,不加分析地全盘学习。

时代变了,我们今天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学前教育实际也已经发展到新的水平,我们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同样不同了。

我们必须把他的课程思想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准确把握它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2]王春燕.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张春霞.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2.(6)[4]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5]石筠.陈鹤琴先生的学前课程理论与思想2008.(12)[6]虞永平.感受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南京师范大学 2009.(6)[7]崔新玲.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一期[8]芮拉.陈鹤琴先生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2009-07-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