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康复医院简介-徐州中心医院
康复科简介
痊愈科简介
痊愈科是在中医针灸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临床学科,经过不停累积和发展,科室当前展开针灸、推拿、理疗、牵引、火罐、刮痧、
中药薰药等中医传统治疗,一直坚持“中医辨证、西医辨病”,重申
中西医相联合为特点,主要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有关疾病;采纳先进的现代痊愈技术和设施,展开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主要展开骨科痊愈、神经痊愈、运动训练伤痊愈等。
科室当前拥
有微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多功能牵引床,生
物均衡治疗仪等先进设施,主要展开以下治疗项目:
1、骨科痊愈:各种骨折、关节置换、关节损害、手外伤等
2、神经痊愈:脑中风,颅脑损害,脊髓损害,四周神经损害,
面瘫等
3、运动训练伤痊愈:急性肌肉韧带扭伤及慢性肌肉肌腱劳损等
4、颈肩腰腿痛痊愈: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徐州百汇医院党支部简介
徐州百汇医院党支部简介
徐州百汇康复医院党支部成立于2005年。
由于民营医院的用人机制较活,党员人数的流动性较大,目前医院有党员8名,发展对象2名。
几年来党支部在上级组织部门和辖区办事处党工委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医院党支部坚持党员外流组织不散,只要支部在党员活动必须有的原则,几年来坚持组织党员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三评三看”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性建议,在“争先创优”活动中,以我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为主题,在全院设立了共产党员示范岗,配带党徽公开身份亮出形象活动。
医院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中心,积极从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两方面开展工作,以“三好一满意”为重点的优质医疗服务,让每一位党员加强了自身建设,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引领全院医务人员共同搞好医疗服务工作。
医院党支部注重培养党建新生力量,积极引导年轻医务人员,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多年来坚持为辖区特困户送温暖,送健康,为贫困学子,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每年坚持“三八”,“七一”,“九九重阳节”前夕为辖区内退休老党员,外来务工人员,老年朋友,育龄妇女等进行免费体检,让每一位年轻医务人员在参加活动中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目前已有6名青年团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医院党支部为慎重发展新党员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为党组织在医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院党支部是一个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向心力较强的团队,每季度的党员学习会都是党员精神面貌的展示,为医院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为基层百姓的就医难就医贵想方设法找优惠,为政府的惠民工作尽心尽力去完成,在医院,百姓,政府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方面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昏迷促醒治疗仪对脑出血昏迷病人促醒作用探讨
昏迷促醒治疗仪对脑出血昏迷病人促醒作用探讨李洪艳;黄长静;韩梅;巩尊科【摘要】[目的]探讨昏迷促醒治疗仪对脑出血昏迷病人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脑出血昏迷病人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病人在此基础上使用昏迷促醒治疗仪,每天治疗5次或6次,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干预组病人治疗1个月后GCS评分10.69分± 3.81分,治疗2个月GCS评分12.34分± 1.47分,均高于对照组(8.37分± 1.85分,9.41分± 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促醒治疗仪能通过声音、光、电磁波等刺激促进病人的脑功能恢复.【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8(032)006【总页数】2页(P995-996)【关键词】昏迷促醒治疗仪;脑出血;昏迷;脑功能;电磁波【作者】李洪艳;黄长静;韩梅;巩尊科【作者单位】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221009,徐州市康复医院;221009,徐州市康复医院;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事件,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1],脑出血昏迷病人病情复杂,部分病人经治疗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因此,对昏迷病人的唤醒一直是脑出血昏迷研究的热点[2]。
研究发现:音乐疗法应用于晚期癌症病人中能缓解疼痛、改善身心疾病,对颅脑损伤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
还有研究表明光和脉冲对昏迷病人的唤醒也有一定的作用[4-5]。
笔者在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昏迷促醒治仪器,该仪器能结合音乐、光线和脉冲对昏迷病人产生刺激,对脑出血昏迷病人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5 2 10001328.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行康复治疗的脑出血昏迷病人92例,其中男64例,女28例。
徐州中源康复医院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徐州中源康复医院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徐州中源康复医院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徐州中源康复医院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科、妇产科:妇科专业、重症监护室、骨关节康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徐州市市区职工医保门诊就医可选择的定点单位名-单
附:徐州市市区职工医保门诊就医可选择的定点单位名单说明:1.除享受门诊特定项目外的参保人员门诊就医可选择定点医疗机构2家(一级医疗机构1家,二、三级医疗机构中选择1家);可以选择1家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2、专科医院的专科门诊、中医医院和A类药店不受门诊选择限制,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
3.门诊特定项目的参保人员只能选择一家定点医院门诊就医(专科医院的专科门诊、中医医院不受限制,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
4、多选的默认序号靠前的选择项。
5、(提示)门诊就医报销比例: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一级医疗机构高于其他一级医疗机构;一级医疗机构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医院志愿者服务】_开展志愿者活动,推进医院人性化服务,徐州市中心医院经验
基覆 层盖 医淮 院海 的经 纵济 向区 联有 合 体1家70
医院
真诚为患者 永远是朋友
荣誉
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全国2010、2011改革创新医院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江苏省十佳医院
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江苏省首批基本现代化医院
江苏省文明单位
为方便周边地区群众来院就诊,徐州市中心医院开出了健康直通车,往返于淮 西客运站和徐州市中心医院,免费接送安徽淮北、萧县、砀山、宿州、 桥以及 河南永城等外地患者。
近年来,我院与周边县区均建立了医疗合作协议,积极实施了医保、农保双 向转诊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为来徐就诊的参保人员提供各类便民服务。一是凡是 在淮西客运站下站并前往我院就诊的患者均可免费乘坐我院开出的“健康直通 车”,直达医院门诊;二是参保兑现费用结算可当场报销,以安徽萧县、灵璧为 例,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在内的保险,徐州市 中心医院均与当地医疗网络系统形成了对接,凡上述参保人员到徐州市中心医院 门诊就医可直接刷卡结算,住院也无须办理转诊手续,在出院结账时还可现场报 销。
医院概况
医院有着60多年的建设发展历程
1953年成立徐州专属门诊部、地区医院。
1983年地市合并时更名为徐州市第
四人民医院。
2003年增名为徐州市中心医院 2006年正式更名为徐州市中心医院
医院正在打造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
愿景
布局
载体
淮全 海国 经知 济名 区、 医江 疗苏 中一 心流
、
5500 张 床 位 的 布 局
为志愿者建立爱心档案 ,出具服务证明评选优秀志 愿者,颁发志愿者荣誉证书 ,组织优秀志愿者体检等。 处处体现出“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的精神。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足部姿势和步态特征的3D形态分析及生物力学评价
5294|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25卷|第33期|2021年11月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足部姿势和步态特征的3D 形态分析及生物力学评价朱飞龙1,张 明1,2,吴 宇1, 王 斌1 ,郭晓琦2 ,曹建刚1,2,朱 茜2,3,陈 伟1,2文题释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指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出现的脊柱不明原因畸形,发病率高达2%-4%,常见于10-18岁的青少年,患者常常表现为脊柱的三维畸形、姿势不对称、椎体及胸廓变形等,严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步态分析: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应用摄像设备、测力板及体表肌电图等技术,在人体步行过程中,客观、定量地反映人体步态特征。
摘要背景:目前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步行表现的研究,缺少不同严重程度群体的对比,同时忽略了足部姿势对行走的影响。
目的:比较轻、中和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与健康同龄人在足部姿势和步行表现的差异,为未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行为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共96例,包括6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和32例健康青少年志愿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根据Cobb 角大小细分为轻、中和重度3个级别,其中轻度18例、中度32例及重度14例。
由1名有着丰富经验的物理治疗师按照足姿指数标准来评估受试者足部姿势,采用3D 足部形态学分析扫描仪进行足部扫描并提取足部形态参数,并用GaitScan 仪器进行步态及足底压力数据采集。
将轻、中和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与同龄健康青少年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足部姿势、平衡、步态及足底压力分布特征。
结果与结论:①足形态和姿势方面,中和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组足弓指数、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组足姿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组(P < 0.05);②步态参数方面,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组相对于健康组承重反应期提前,站立末期延迟(P < 0.05),中和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组行走速度较健康组减慢且足底压力中心漂移指数显著增加(P < 0.05);③足底压力分布方面,中和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组内侧、外侧足跟的压力百分比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健康组(P < 0.05);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组第一跖骨压力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组,而第三、四和五跖骨压力百分比显著低于健康组(P < 0.05);④静态平衡方面,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前足的负荷比显著小于后足,左足的负荷比显著小于右足(P < 0.05);⑤结果证实,中至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步行效率及平衡稳定性显著下降。
早期肺癌患者心肺功能变化观察
山东医药2023 年第 63 卷第 32 期早期肺癌患者心肺功能变化观察王丹1,陈伟2,3,任梦怡3,王心宇3,冉欣3,李瑾2,31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疼痛科,南京210004;2 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3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康复科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原发肺癌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为早期肺癌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倾向性评分1∶1匹配基线资料,选择早期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25例,分别纳入肺癌组和对照组。
两组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比较心肺功能指标。
结果 肺癌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最低值、分钟通气量/预计值、潮气末氧分压高于对照组,肺癌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肺癌组峰值摄氧量、峰值公斤摄氧量、无氧域时公斤摄氧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早期肺癌患者有氧运动能力下降,运动中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效率降低。
关键词:肺癌;心肺运动试验;心肺功能;心肺耐力;通气效率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2.017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2-0074-03现已证实环境污染、吸烟、饮酒、高脂饮食习惯等与肺癌发病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缺乏体力活动锻炼也是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
因此,有学者建议将运动能力低下纳入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2]。
心肺耐力(CRF)即有氧运动能力已被纳入临床生命体征的评估。
CRF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全因病死率、各种恶性肿瘤病死率呈负相关。
研究表明,相比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CRF预测心肺系统疾病的病死率效能更高,科学评估CRF有助于对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进行分级[3]。
原发性肺癌患者兼有气道和肺实质病变,其心肺功能异常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4]。
心肺运动试验(CPET)可评估人体在运动中的应激表现、代谢需求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客观量化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5]。
国内康复医疗机构简介
康复医疗人员的职责
康复医师:接诊病人,采集病历及作体格检查, 康复医师:接诊病人,采集病历及作体格检查, 进行临床诊断、功能测评,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进行临床诊断、功能测评,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指导、监督、协调各部门康复治疗工作, 指导、监督、协调各部门康复治疗工作,负责领 导本专业领域的康复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导本专业领域的康复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康复护士:负责住院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 康复护士:负责住院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师: 物理治疗师:主要负责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定和训 特别是对神经肌肉、 练,特别是对神经肌肉、骨关节和心肺功能的评 定与训练。 定与训练。
康复人员的来源
科班正规出身∶受过规范的康复医学教育,有各类文 科班正规出身∶受过规范的康复医学教育, 凭及学历,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成都、 凭及学历,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成都、 合肥、 合肥、长沙等地高等医学院校及全国各地中等卫生学 校; 科班非正规出身∶中医院校针推专业、 科班非正规出身∶中医院校针推专业、体育学院养生 保健专业等毕业生,有文凭及学历, 保健专业等毕业生,有文凭及学历,但与国际公认的 康复专业尚有距离; 康复专业尚有距离; 半路出家:来自临床各科如神经科 骨科、外科、 来自临床各科如神经科、 半路出家 来自临床各科如神经科、骨科、外科、中医 儿科等医师和护士,他们因各种原因主动、 科、儿科等医师和护士,他们因各种原因主动、被动 地加入到康复队伍中来,成为康复医师和治疗师。 地加入到康复队伍中来,成为康复医师和治疗师。
门诊型
康复门诊是独立设置的康复诊疗机构, 康复门诊是独立设置的康复诊疗机构,不设 病房,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 病房,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 复门诊或康复诊所。 复门诊或康复诊所。 康复门诊一般设有康复诊室和一些治疗室, 康复门诊一般设有康复诊室和一些治疗室, 如各种电疗、针灸、推拿、牵引室等。 如各种电疗、针灸、推拿、牵引室等。
徐州市中心医院
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原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淮海经济区规模大、综合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百姓口碑好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改善服务创新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
人才队伍:现有职工5 036人,其中高级职称635人,中级职称1 23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6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省医生终身荣誉奖3人,省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正高二级)1人,省六大高峰人才10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7人,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2人,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57人,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5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0人,省级以上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31人。
技术力量:拥有76个临床专业(病区)、27个医技专业。
其中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口腔科、康复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妇科、肿瘤内科、中医科;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8个: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胸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血管介入科;徐州市市级诊疗中心2个: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康复医学诊疗中心。
徐州市优势学科建设单位2个:心血管内科、康复科。
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3个:普外科(血甲疝微创外科、肝胆胰脾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骨科(关节、脊柱、创伤、肿瘤、手足显微外)、妇产科(妇科、产科)、肾内科、影像科(CT、核磁共振、X 线诊断、超声科)、儿科、血液科、消化科、神经内科、 核医学科、神经外科、肿瘤内科、麻醉科、药剂科(中药科、西药科、临床药学部)、检验科、眼科、风湿免疫科、整形外科、病理科、胸外科。
徐州市重点实验室5个:内分泌与代谢病实验室、重症医学实验室、HLA基因测序实验室、临床免疫与变态反应实验室、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徐州九七医院(疼痛康复科)
简介:徐州九七医院是集医疗、保健、预防、科教为一体的全国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是海地区疼痛康复科微创诊疗研究基地,徐州市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离退休医保定点医疗单位,徐州市120急救分站。
该院1996年被总后卫生部确定为军队“三级甲等医院”,1985年开始承担徐州医学院实习生的带教任务,1997年成为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2001年5月由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升格为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
徐州九七医院秉承多年来重视疼痛诊疗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的诊疗经验,发挥多学科专家,教授合作攻关的团队优势,成立了医院极具有影响力的科室----97疼痛康复科。
该科室集结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疼痛康复专家学者,其学科带头人均为博导,教授职称,主任医师级别,率先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八大微创技术,并配备了先进设备,诊疗范围覆盖了头、颈、肩、胸、背、腰、上肢、下肢、软组织、血管、关节等部位疼痛以及神经疾病痛症。
徐州九七医院疼痛康复科室秉承我军医疗严谨、细致的优良传统,邀请全国颈腰椎病治疗领域权威专家,引进世界一流的颈腰椎诊疗和微创治疗设备,以完善的各类颈腰椎疾病治疗术式及康复方案,开创了集保守、微创、手术、康复于一体的“四阶梯疗法”先河,提倡“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开刀”的治疗方针,高标准、高技术,以完善、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各类颈腰椎病患者提供全方位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
成就徐州九七医院疼痛康复科在徐州地区率先引进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德国赫尔曼臭氧椎间盘消融系统、射频靶点热凝系统、美国等离子低温消融系统、C型臂等集光、电、摄像于一体的微创手术系统,构建成为徐州地区首屈一指的颈腰椎病“八大超微创技术”诊疗平台,同时。
巨资引进德国joimax 椎间孔镜系统、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拥有多种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情进行选择,各项医疗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该科超微创技术以高安全、不开刀、恢复快、疼痛轻、疗效好等显著优势,获得医疗界的广泛认可,赢得广大官兵和人名群众的广泛赞誉。
主讲老师介绍
附件2 主讲老师介绍江钟立: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委会主委,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委。
长期从事慢病和脑高级功能障碍康复技术研究,发表SCI论著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30余篇。
获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省级科研基金及奖项。
恽晓平: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评定科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教授、康复评定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中国康复杂志编委。
邵伟波:现任南京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江苏省脑损伤康复专委会副主委,南京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91年开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99年开始从事神经和精神康复工作。
陈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徐州市康复医院副院长、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徐州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心肺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心肺康复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委、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委会副主委、江苏省医院协会康复医疗机构分会副主委、徐州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
擅长重症颅脑损伤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尤其在昏迷促醒、亚重症康复评定与治疗、吞咽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有独到的方法。
擅长脏器病及亚健康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危险的预警和运动疗法的实施。
近五年发表SCI论文6篇,国家级以上刊物20余篇,承担和参与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4项,获新技术引进奖5项,参编专著10部。
基于镜像疗法的脑机接口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0282重庆医学2023年9月第52卷第18期论著㊃临床研究d o i:10.3969/j.i s s n.1671-8348.2023.18.019基于镜像疗法的脑机接口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顿华帅1,2,郭航天1,2ә,李洪艳2,徐付国2,朱伟伟2(1.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徐州221009;2.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附属徐州市康复医院康复科,江苏徐州221010)[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疗法的脑机接口(B C I)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㊂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达到强制性运动治疗的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镜像疗法的B C I技术进行干预㊂在8周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观察组退出1例,对照组退出2例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F u g l-M e y e 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 MA)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 o C A)㊁健康调查简表(S F-36)评分和改良B a r t h e l指数㊂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肢F MA㊁M o C A㊁S F-36评分及改良B a r t h e 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观察组上肢F MA㊁M o C A㊁S F-36评分及改良B a r t h e 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上肢F MA㊁S 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M o C A评分和改良B a r t h e l指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㊂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上肢F MA㊁M o C A㊁S F-36评分及改良B a r t h e 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基于镜像疗法的B C I技术在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促进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㊂[关键词]镜像疗法;脑机接口;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康复[中图法分类号] R4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8348(2023)18-2820-05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 i r r o r-t h e r a p y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u p p e r l i m b f u n c t i o n a l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s t r o k e*D U N H u a s h u a i1,2,G U O H a n g t i a n1,2ә,L I H o n g y a n2,X U F u g u o2,Z HU W e i w e i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X u z h o u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X u z h o u,J i a n g s u221009,C h i n a;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X u z h o u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H o s p 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J i a n g s u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o f M e d i c i n e,X u z h o u,J i a n g s u22101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o f m i r r o r-t h e r a p y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B C I)t e c h n o l o g y i n u p p e r l i m b f u n c t i o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s t r o k e,a n d t o p r o v i d e b a s i s f o r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25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u p p e r l i m b d y s-f u n c t i o n w h o w e r e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i n X u z h o u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 t o O c t o b e r2021w e r e s e l e c t e d,a l l o f w h o m m e t t h e c r i t e r i a f o r m a n d a t o r y e x e r c i s e t h e r a p y.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13c a s e s)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12c a s e s)u s i n g t h e t a b l e o f r a n d o m n u m b e r s.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r o u-t i n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a n d t h e m i r r o r-t h e r a p y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B C I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a p p l i e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r o u t i n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D u r i n g t h e8-w e e k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o n e c a s e w a s w i t h d r a w n f r o m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a n d t w o c a s e s w e r e w i t h d r a w n f r o m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s c o r e s o f u p p e r l i m b F u g l-M e y e r a s s e s s m e n t(F MA),M o n t r e a l c o g n i t i v e a s s e s s m e n t(M o C A),s h o r t-f o r m36 h e a l t h s u r v e y s c a l e(S F-36)a n d m o d i f i e d B a r t h e l i n d e x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a f t e r t r e a t-m e n t.R e s u l t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t h e r e w a s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u p p e r l i m b F MA,M o C A,S F-36s c o r e s a n d m o d i f i e d B a r t h e l i n d e x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P>0.05).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t h e u p p e r l i m b F M A,M o C A,*基金项目:江苏省徐州市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K C22216);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临床教学基地科研发展专项课题(20219126)㊂作者简介:顿华帅(1996-),初级康复治疗师,学士,主要从事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g u o h a n g t i a n123@126.c o m㊂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S F-36s c o r e s a n d m o d i f i e d B a r t h e l i n d e x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P<0.05),a n d t h e u p p e r l i m b F MA a n d S F-36s c o r e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e r t h a n t h o s e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P<0.05),b u t t h e r e w a s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M o C A s c o r e a n d m o d i f i e d B a r t h e l i n d e x b e t w e e n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P>0.05).T h e r e s u l t s o f 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s h o w e d t h a t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t h e F MA,M o C A,S F-36s c o r e s a n d m o d i f i e d B a r t h e l i n d e x o f u p p e r l i m b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n i f i c a n t(P<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 i r r o r-t h e r a p y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B C I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u p p e r l i m b d y s f u n c t i o n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 p r o v e t h e u p p e r l i m b f u n c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a n d p r o m o t e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c o g n i t i v e a b i l i t y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K e y w o r d s] m i r r o r-t h e r a p y;b r a i n 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s t r o k e;u p p e r l i m b d y s f u n c t i o n;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脑机接口(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B C I)技术近年来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它明显优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智能技术[1]㊂与传统智能技术相比,B I C技术直接作用于大脑获取生物信号,不依赖于周围神经㊁肌肉等正常传导输出通路,可以使神经功能异常或肌肉部分正常的患者完成指定工作,并结合反馈训练促进大脑的功能重组,这使得B C I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2-3]㊂B C I可分为4个部分[4],分别是信号采集㊁信号处理㊁解码翻译和设备控制,其中信号采集和设备控制部分是B C I技术的关键㊂目前,信号采集的方式有两种[5],一种是植入性B C I,该方法能有效记录脑电活动,信号持续强㊁分辨率高,但手术植入风险大,容易继发感染;另一种是非植入B C I,虽然降低了安全风险,但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但近几年随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㊁表面脑电图等技术的发展,非植入B C I信号接收能力得到不断提高[5],成为目前最常用的B C I信号采集方式㊂设备控制是指B C I中通过大脑皮质激活发出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进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环节,它同时还承担了患者接收视觉㊁听觉刺激后对大脑活动反馈的作用,这种反馈会进一步刺激大脑以纠正训练,使大脑皮层的刺激趋于正常状态,从而达到康复目的[6]㊂由此可知,大脑皮质的激活是B C I技术的关键,它不仅影响了信号的获取,也影响了康复动作的反馈㊂因此,如何刺激大脑皮质以增加信号强度是B C I应用于临床的关键㊂镜像疗法最早由R AMA C H A N D R A N在1996年应用于上肢截肢患者的幻肢痛,经过近20年的发展,镜像疗法已经被应用于多种肢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中[7-8]㊂m e t a分析显示,镜像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9],是康复治疗中有效的方法之一㊂另有研究显示,接受镜像治疗的患者其大脑皮质运动区处于活跃状态,这加强了B C I接收信号的能力[10]㊂本研究尝试将镜像治疗和B C I技术相结合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康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康复患者25例㊂纳入标准:(1)年龄18~80周岁;(2)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首次发生脑出血和/或脑梗死,发病时间ɤ3个月,患者无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可以配合康复师完成治疗,且既往未接受过镜像治疗;(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㊂排除标准:(1)脑卒中病情不稳定或经医生评估后不能完成治疗的患者;(2)合并严重肝㊁肾衰竭的患者;(3)存在精神疾病无法在治疗中配合医生的患者㊂按照住院顺序和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㊂观察组采用基于镜像疗法的B C I技术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㊂在为期8周的康复过程中,观察组共退出1例,对照组退出2例㊂因此,本研究共22例患者完成治疗过程,其中观察组12例,对照组10例㊂本研究经徐州市康复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X K-L W-20211027-00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方法1.2.1治疗方法22例患者在住院后均进行常规的脑卒中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镜像疗法的B C I 技术进行康复训练㊂具体方法:(1)镜像疗法刺激患者大脑皮质产生运动信号㊂本阶段让患者熟练掌握镜像治疗的方法以刺激大脑皮质,患者将双上肢置于双腿,双腿中央放置一面镜子,镜面对应于患者的健侧上肢,让患者双侧上肢均进行运动,并使患者注意力关注镜子内的肢体运动㊂运动程度由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由一维㊁二维逐渐过渡到三维,运动时间从刚开始的5~10m i n/d,逐渐增加至20~30m i n/d㊂患者镜像治疗达到30m i n/d后,进入第2阶段㊂(2)第2阶段基于每例患者特有的脑电模型结合镜像治疗控制神经肌肉电刺激㊂患者在进行镜像治疗时,治疗师通过调整电流大小使刺激强度适应患者状态,使神经肌肉电刺激达到理想效果㊂患者适应电流后,采1282重庆医学2023年9月第52卷第1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集患者的脑电信号,制订患者专用的康复模型,并初始记录患者的准确率,如果准确率不佳,则返回上一阶段重新调整电刺激大小㊂准确率较高的患者进入康复模型训练阶段,并记录准确率,随着患者功能的逐渐康复,治疗师在此阶段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准确率,随时调整康复训练模型㊂1.2.2 效果评估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持续8周,患者入组前和治疗后的评估由同1名康复治疗师完成㊂评估内容共4个量表,分别是上肢F u g l -M e ye 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 u g l -M e y e r a s s e s s m e n t ,F MA )[11]㊁健康调查简表(s h o r t -f o r m 36h e a l t h s u r v e y sc a l e ,S F -36)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 o n t r e a l c o gn i t i v e a s s e s s m e n t ,M o -C A )和改良B a r t h e l 指数㊂上肢F MA 包括8个分项,涵盖了反射㊁屈肌协同㊁伸肌协同㊁腕关节稳定㊁手的运动等㊂S F -36是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量表,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㊂改良B a r t h e l 指数反映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分值越高自理能力越强㊂M o C A 用于评估患者认知能力,总分>26分提示患者认知功能正常㊂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x ʃs 表示,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或配对t 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 (Q 1,Q 3)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㊂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两组一般临床特征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学历和脑卒中病程等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㊂2.2 治疗前后两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上肢F MA ㊁M o C A ㊁S F -36评分及改良B a r t h e l 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上肢F MA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上肢F M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M o C A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M o C 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观察组改良B a r t h e l 指数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改良B a r t h e 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S F -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S F -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表1 两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组别n性别(男/女,n /n )年龄(x ʃs ,岁)学历(n )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脑卒中病程(x ʃs ,月)观察组128/453.47ʃ4.23751.7ʃ0.4对照组106/456.19ʃ9.86821.9ʃ0.5t/χ20.1050.8021.1811.022P0.7460.4380.2770.321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比较项目观察组对照组t /ZPF M A [M (Q 1,Q 3),分] 治疗前20(14,35)19(15,34)1.0560.314治疗后31(21,54)24(18,49)4.087<0.001Z 8.0476.016P<0.001<0.001M o C A (x ʃs ,分) 治疗前15.80ʃ6.1514.91ʃ5.330.3640.720 治疗后17.93ʃ3.8715.14ʃ2.342.0840.049t 1.0160.125 P0.3210.902B a r t h e l 指数(x ʃs ) 治疗前51.99ʃ10.2449.47ʃ9.460.5990.556续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比较项目观察组对照组t /ZP治疗后60.34ʃ5.1353.33ʃ4.943.2570.004t 2.5261.144 P0.0190.268S F -36(x ʃs ,分) 治疗前91.16ʃ10.0189.20ʃ8.740.4930.629 治疗后117.50ʃ14.2798.28ʃ8.343.9290.001t 5.2352.377 P<0.0010.0293 讨 论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脑卒中患病率自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6年的2282重庆医学2023年9月第52卷第18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19%[12],由脑卒中引起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造成我国人口学指标如早死损伤寿命年和伤残调整寿命年一直处于高位,这给社会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㊂此外,脑卒中患病群体因肢体功能障碍出现的生活质量下降一直是康复医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13]㊂上肢运动障碍是脑卒中后遗症的常见症状,如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㊂目前,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法有多种[14],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康复效果欠佳㊂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新的康复疗法也随之诞生,其中以人工智能为主的B C I 技术被寄予厚望,B C I技术不同于传统的中枢神经干预,它首先利用外部设备测量中枢神经系统的电信号,然后通过动作执行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反复刺激后,大脑皮质的激活状态趋于正常,可提高大脑的可塑性[15-16]㊂本研究应用镜像疗法联合B C I技术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上肢F MA评分在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该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㊂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类似㊂如徐英等[17]开展的研究显示,B C I技术结合功能性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㊂李明芬等[18]也发现,B C I电刺激能促进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并阐明其治疗机制可能是B C I激活了患侧运动相关脑区㊂国外相关研究也发现,B C I技术在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应用B C I技术治疗后,患者的脑部结构和神经可塑性得到提高,如VÁR K U T I等[19]治疗6例脑卒中患者,发现B C I技术使5例患者F MA功能得到明显改善㊂以上结果体现了B C I技术的临床治疗理论是优于传统康复技术的㊂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运动受限,传统的电刺激等技术以低频电疗的方式刺激目标肌肉群,使运动功能得到改善,但电刺激的前提是患者目标肌肉群的神经必须完整㊂而B C I技术绕过了受损神经,利用非肌肉通道使大脑信号和运动控制有机结合,且大脑神经活动通过B C I技术直接转变为人工输出,促进了大脑与环境的交互,改善了大脑的神经连接,使神经元的功能性募集得以加强,这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可塑性具有积极意义[20-22]㊂本研究为了更好地获取大脑信号,将镜像疗法与B C I技术相结合,其主要原理是镜像疗法可以刺激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23],通过镜子作为媒介向大脑提供感觉和运动信号,刺激患者脑区产生刺激信号,这种信号相较于传统的运动想象训练更具感官性[24-25],这对提高大脑的可塑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反复练习使患者的脑部结构发生改善,有助于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㊂在本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康复治疗师的正确指导是基于镜像疗法的B C I技术的关键,康复治疗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㊁脑卒中部位㊁缺血(出血)面积等,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方案㊂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师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26]和治疗依从性,因为放松的心态㊁积极的态度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康复治疗师应提醒患者加强对上肢的控制能力,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康复治疗师和患者应根据计算机提供的反馈信息调整患者的控制方式㊂患者的康复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康复治疗师和患者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于镜像疗法的B C I技术仍属于较新的治疗方法,治疗费用较高且治疗仪器有限,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但通过本研究科室内康复治疗师掌握了实施B C I技术的关键步骤并进行了系统总结,为后续该技术的开展提供了实践依据㊂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康复治疗相比,基于镜像疗法的B C I技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上肢运动障碍患者的肢体功能,表明该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MA Y,G O N G A,N A N W,e t a l.P e r s o n a l i z e d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 a n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s[J].J P e r s M e d,2022,13(1):46.[2]B E H B O O D I A,L E E W A,H I N C H B E R G E R V S,e t a l.D e t e r m i n i n g o p t i m a l m o b i l e n e u r o f e e d-b ac k m e t h od s f o r m o t o r ne u r o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i nc h i ld re n a n d a d u l t s w i t h n o n-p r o g r e s s i v e n e u r o-l o g i c a l d i s o r d e r s:a s c o p i n g r e v i e w[J].J N e u r o-e n g R e h a b i l,2022,19(1):104.[3]胡永林,陆安民,马颖,等.脑机接口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44(4):365-368.[4]L A Z A R O U I,N I K O L O P O U L O S S,P E T R A N-T O N A K I S P C,e t a l.E E G-b a s e d b r a i n-c o m p u t-e r i n t e r f a c e s f o r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t i o n o f p e o p l e w i t h m o t o r i m p a i r m e n t:a n o v e l a p p r o a c h o f t h e21s t c e n t u r y[J].F r o n t H u mN e u r o s c i,2018,12:14.[5]H U G G I N S J E,G U G E R C,Z I A T M,e t a l.W o r k-s h o p s o f t h e S i x t h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 M e e t i n g: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 s p a s t,p r e s e n t,a n d f u t u r e[J].B r a i n C o m p u t I n-3282重庆医学2023年9月第52卷第1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t e r f a c e s(A b i n g d o n),2017,4(1/2):3-36. [6]WA N G G,C E R T F M.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 u s i n g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a n d t e m p o r a l-s p e c t r a l f e a-t u r e s[J].F r o n t N e u r o i n f o r m,2022,16:952474.[7]H S I E H J C,A L AW I E H H,L I Y,e t a l.A h i g h-l y s t a b l e e l e c t r o d e w i t h l o w e l e c t r o d e-s k i n i m-p e d a n c e f o r w e a r a b l e 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J].B i o s e n s B i o e l e c t r o n,2022,218:114756.[8]彭娟,胥方元.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3):359-363.[9]彭娟,杨仕彬,李爱玲,等.镜像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M e t a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11):844-853.[10]L I Y C,L I N K C,C H E N C L,e t a l.T h r e e w a y s t o i m p r o v e a r m f u n c t i o n i n t h e c h r o n i c p h a s e a f t e r s t r o k e b y r o b o t i c p r i m i n g c o m b i n e d w i t hm i r r o r t h e r a p y,a r m t r a i n i n g a n d m o v e m e n t-o-r i e n t e d t h e r a p y[J].A r c h P h y s M e d R e h a b i l, 2023,104(8):1195-1202.[11]毕胜,纪树荣,顾越,等.F u g l-M e y e 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的响应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18-120.[12]‘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编写组.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2):105-119.[13]B E R N H A R D T J,C O R B E T T D,D U K E L OW S,e ta l.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r o k e r e c o v e r y a n d r e h a-b i l i t a t i o n a l l i a nc e[J].L a n c e t N e u r o l,2023,22(4):295-296.[14]唐晓晓,洪永锋,毛晶,等.早期不同康复策略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6):779-783.[15]Z A N O N A A F,P I S C I T E L L I D,S E I X A S V M,e t a l.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f a c e c o m b i n e d w i t hm e n t a l p r a c t i c e a n d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e n-h a n c e s u p p e r l i m b m o t o r r e c o v e r y,a c t i v i t i e s o fd a i l y l i v i n g,a n d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s u b a c u te s t r o k e[J].F r o n t N e u r o l,2023,13:1041978. [16]朱玉连,梁思捷.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康复学报,2020,30(2):162-166.[17]徐英,吉艳云,贾杰,等.脑-计算机接口结合功能性电刺激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认知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20(9):988-990.[18]李明芬,贾杰,吴毅,等.基于脑机接口电刺激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6):409-413. [19]VÁR K U T I B,G U A N C,P A N Y,e t a l.R e s t i n g s t a t e c h a n g e s i n f u n c t i o n a l c o n n e c t i v i t y c o r r e-l a t e w i t h m o v e m e n t r e c o v e r y f o r B C I a n d r o-b o t-a s s i s t e d u p p e r-e x t r e m i t y t r a i n i n g a f t e r s t r o k e[J].N e u r o r e h a b i l N e u r a l R e p a i r,2013, 27(1):53-62.[20]J I A T,L I C,MO L,e t a l.T a i l o r i n g b r a i n-m a-c h i n e i n t e r f a c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b a s ed o nn e u r a l r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t o w a r d s p e r s o n a l i z e d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J].C e r e b C o r t e x, 2023,33(6):3043-3052.[21]P A T E L H H,B E R L I N B E R G E J,NWA C HU KWU B,e t a l.Q u a d r i c e p s w e a k n e s s i s a s s o-c i a t ed w i t h ne u r o p l a s t i c c h a n g e s w i t h i n s p e c if i cc o r t i c o s p i n a l p a t h w a y s a nd b r a i n a re a s af t e r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e o-r e t i c a l u t i l i t y o f m o t o r i m a g e r y-b a s e d 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r e h a b i l i t a-t i o n[J].A r t h r o s c S p o r t s M e d R e h a b i l,2022,5(1):e207-216.[22]F U J,C H E N S,J I A J.S e n s o r i m o t o r r h y t h m-b a s e d b r a i n-c o m p u t e r i n t e r f a c e s f o r m o t o rt a s k s u s e d i n h a n d u p p e r e x t r e m i t y r e h a b i l i t a-t i o n a f t e r s t r o k e: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J].B r a i nS c i,2022,13(1):56.[23]王海燕,林莉,蔡桂程,等.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1,16(7):410-413.[24]丁力,贾杰. 镜像疗法 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5): 509-512.[25]徐倩岚,钟吉咪,徐守宇.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相关治疗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19,21(3):423-425. [26]李成.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26(12):1833-1836.(收稿日期:2023-02-09修回日期:2023-06-21)(编辑:冯甜)4282重庆医学2023年9月第52卷第1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信用报告_徐州金源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徐州金源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基础版企业信用报告
目录
一、企业背景 .........................................................................................................................................................5 1.1 工商信息 ......................................................................................................................................................5 1.2 分支机构 ......................................................................................................................................................5 1.3 变更记录 ......................................................................................................................................................5 1.4 主要人员 ......................................................................................................................................................6 1.5 联系方式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
简介
徐州市康复医院
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徐州市康复医院)座落于徐州市建国西路与中山南路交汇处(解放桥东北),占地面积10亩,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开放床位500张。
徐州市康复医院隶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目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是淮海经济区中规模大、技术力量强的康复专科医院,是江苏省第二家、苏北地区首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
医院设有神经康复科、骨关节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产后康复科、工伤康复科、亚重症康复监护单元、内科、外科及重症监护室等临床科室。
设有功能评定部、早期康复治疗部、骨关节康复治疗部、脑损伤康复部治疗部、作业评定与治疗部、脑高级功能评定与治疗部、水疗部、脏器病康复部、传统疗法治疗部、康复工程部等康复技术科室。
医院目前主要开展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瘫、外周神经损伤、骨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关节置换术后、矫形手术后和截肢后、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糖尿病等内脏疾病、复杂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产后康复;对重症昏迷患者采用感觉刺激疗法等综合措施进行昏迷促醒;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为功能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同时还开展职业康复、家庭康复病房、家庭环境改造、亚健康人群运动指导等,
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延缓失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最大程度的回归家庭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