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3.26•【文号】教高厅〔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动态调整优化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教高〔2023〕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通知如下。

一、实施本科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每年更新。

新列入和不再列入《专业目录》的专业,与当年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一并公布。

高校本科招生专业按照更新公布的《专业目录》执行。

二、完善本科专业类的设置与调整机制。

增设、更名专业类,或调整专业类下设专业,原则上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类教指委)提出调整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设置教指委)进行审议。

三、动态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特设专业。

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变化,动态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范围。

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调整一般由专业类教指委提出、专业设置教指委审议。

特设专业转为基本专业,按上述程序调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育部年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60 / 4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相关的备案与审批等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专业目录第四条教育部制定和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其代61 / 48码分别用两位、四位和六位数字表示。

第六条《专业目录》包含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

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表示。

第七条《专业目录》中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等专业由国家控制布点,称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表示。

第八条《专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

《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第三章专业设置第九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六)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教育厅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教育厅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教育厅《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发文单位:****教育厅发布日期:2005—9-10执行日期:2005—9-10生效日期:1900-1-1**高等学校:为实施人民令第412号《对确需保留的行审批项目设定行许可的决定》的有关精神,落实2005年全国和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府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推进我区可持续,我厅制定了《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现给你们,请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我厅处。

:1.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2。

高等学校增设普通本科专业申报表(略)3.年度高等学校新增普通本科专业备案表(略)****教育厅二○○五年九月十日: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扩大高等学校依法办学的自主权,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的能力,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根据人民第412号令《对确需保留的行审批项目设定行许可的决定》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和我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第三条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要服从和服务于我区经济建设和的实际以及整体的要求,要有利于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高总体效益,确保教育质量;有利于学校专业优势,办出特色;有利于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的能力,促进协调。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第四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符合**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第二章专业设置条件第五条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求:(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校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教高[1993]1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教高[1993]13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正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教高[1993]13号1993年7月16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地方、中央部委的管理权限,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宏观管理,增强普通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活力,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当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同时又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考虑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或拓宽专业服务方向等办法可以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增设专业。

第四条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符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其有关要求。

设置专业目录外的专业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章专业设置的条件第五条普通高等学校新设专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稳定人才需求的预测报告,招生规模一般以每年60人为宜,不低于30人;(二)应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三)应与学校已设专业之间有相互支持关系,能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包括各项实践性教学环节),能有比较稳定的专业基础课程(工学类专业含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及实验技术人员;(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办学基本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馆及图书资料、实习场所、体育设施和学生宿舍、食堂等必备的条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教育部2012年9月14日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相关的备案与审批等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专业目录第四条教育部制定和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其代码分别用两位、四位和六位数字表示。

第六条《专业目录》包含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

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

—1—第七条《专业目录》中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等专业由国家控制布点,称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

第八条《专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

《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第三章专业设置第九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六)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本规定为《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的附件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相关的备案与审批等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专业目录第四条教育部制定和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其代码分别用两位、四位和六位数字表示。

第六条《专业目录》包含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

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

第七条《专业目录》中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等专业由国家控制布点,称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

第八条《专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

《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第三章专业设置第九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六)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引言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是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为了推动本市的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上海市教育部门制定了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

本文将对该细则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专业设置原则1.1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选取适合本市实际的专业方向和领域。

1.2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培养。

1.3突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建立专业评估和调整机制。

二、专业设置程序2.1招生计划编制:各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定位,组织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招生需求调研和分析,提出招生计划。

2.2学科评估:对已有专业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设置,并对新专业进行评估,确保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

2.3专业申报:高校向本市教育部门递交专业设置申报,包括专业名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等内容。

2.4专业审批:本市教育部门对高校的申报进行审查,确保专业设置符合规定和政策,并同意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计划。

三、专业设置要求3.1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应直观明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不得涉及任何违法、违纪和违背社会伦理的内容。

3.2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应对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力。

3.3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应科学合理,覆盖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专业基础。

同时,还应兼顾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课程。

3.4教学资源:高校应具备完善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队伍、实验室设施和实习基地等,以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四、专业评估和调整机制4.1专业评估:高校应定期对已有专业进行评估,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了解专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2专业调整:根据专业评估结果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校可以对专业进行调整,包括调整招生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和调整师资队伍等。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专业设置与管理,保证新设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科专业新设应在学校专业结构布局与远期规划范围内有序开展,不仅要呼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而且须具备一定前瞻性。

第三条本科专业建设要紧密依托优势或特色学科,充分体现学校“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定位。

第二章专业设置条件第四条本科专业均应以行政学院(系)的现有学科为建设基础,严格控制专业数量增长。

第五条新设专业必须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的基本要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2.应具有完整的专业(依托学科)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的论证报告;3.应有与学校办学定位一致、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培养计划”和其他必要的教学管理规范;4.应有支撑新设专业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和科研实力,能配备完成新专业培养计划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实验技术人员;5.基本具备新专业必需的实验室、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条件;6.对于跨学院设置新专业,相关学院应已经协商落实所必需的师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7.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评价和监控等相关制度;8.申请设置第二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的学院,需具有常规本科专业的办学条件。

第六条申请由原有专业改设新专业,要求及程序与设置新专业相同。

第七条各学院每年新设专业不超过1个,学校每年新设专业不超过3个;除学校统筹的中外合作类专业外,校内一个专业名称只能用于一个学院内,不得重复设置。

第三章新设审批程序及要求第八条新设专业审批(含第二专业)每年集中进行一次。

第九条各学院申请设置或调整专业,应在每年4月30日前向学校教务处提交以下书面材料:1.新设专业申请表,按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格式据实详细填写;2.申请报告,简要说明设置或调整专业的主要理由、具备条件及专业特色;3.新设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方案;4.新设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论证报告;5.相关行业专家论证及学院审批意见;6.其它补充说明材料。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本科专业建设和管理,建立专业新增和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专业设置与调整第二条本科专业设置应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最新目录及有关要求。

第三条新专业设置应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有利于突出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增强学校学科整体实力。

第四条通过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再新设置专业。

第五条新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1.符合学校发展规划,有经专家论证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3.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并有相关专业作为依托;4.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5.每年招生规模:基础类专业一般不少于30人;应用类专业一般不少于60人。

第六条新专业设置的组织与审核1.教务处负责组织本科专业设置申报工作,各学院(部)按教务处工作通知的具体程序进行。

2.学院(部)学术分委员会负责对拟设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校学术委员会对拟设专业的社会需求、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布局等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原则上作为我校专业设置的依据。

3.校长办公会对拟设专业的申报材料和校学术委员会评议结果进行审定。

第七条申请设置本科专业的学院(部),应提交以下书面材料:1.申报报告(说明设置新专业的理由和基础);2.申请表(按照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格式据实详细填写);3.拟设专业的建设规划;4.拟设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5.其他补充说明材料;6.学院(部)学术分委员会审议意见。

学院专业设置与管理规定

学院专业设置与管理规定

学院专业设置与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5号)和XX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浙教高教〔2002〕78号)的有关精神,为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求,促进学校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对本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校专业设置及其调整,应从学校发展的整体需求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目前与长远、部与整体的关系。

第三条学校专业设置及调整,应围绕以海洋学科为主、多门类专业布点的总体方向合理布,同时应通过现有专业扩大专业方向。

第四条学校应在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从本校的性质、办学定位和实际办学条件出发,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第二章专业设置条件第五条为形成学校的专业,各院(系)应紧密结合XX 省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本院(系)的学科特点申报新专业,鼓励申报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学科交叉专业、新学科门类的专业。

第六条实行各院(系)按制订的规划申报和学校布点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专业布点,在额定数内实行总额控制。

第七条学校增设新专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2.各院(系)要有专业发展规划,并符合学校制订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3.申报专业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各专业年度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40人;4.申报专业以学校已有学科为依托,院(系)能配备相应的师资队伍和实验人员队伍;5.院(系)明确专业建设的具体经费投入,足以满足教学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并有签订协议的较稳定的实习基地。

第八条申请在原有专业上拓宽专业口径,撤销原有专业,申报新专业的部门,应符合新专业设置所需条件;第九条新设高职专业应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且符合第七条专业设置条件。

第三章专业设置申报程序及应提交的申报材料第十条本科专业设置由学校教务处管理,以院(系)为单位统申报,申报设置或调整专业(不包括教育部所颁布目录外专业)程序如下:1.院(系)向教务处提出申请,领取增设本科专业申请表;2.各院(系)向教务处递交申请材料(含申请表、论证报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基本情况表及专业教学计划);3.教务处组织审核;4.校学术委员会评议;5.学校向省教育厅报送申报材料(一般在6月30日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暂行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暂行规定
第十条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目录内的本科专业(或调整专业),凡涉及到目录已注明为“试办专业”, “个别学校设置的专业”和国家教委公布的少数需全国统筹布点的专业,以及拟增设专业目录以外的专业,由国 家教委负责审批。
第四章 审批程序和监督
第十二条 专业审批每年集中进行一次。 学校申请设立或调整专业,应按规定日期向学校主管部门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申请报告,简要说明设立或调整专业的主要理由及其他有关情况; (二)申请表,根据国家教委统一制订的格式据实详细填写; (三)附件,对申请表要补充说明的问题和有关的论证材料等。 第十三条 凡由高等学校自主审定的专业,各校应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审定结果连同必要材料报学校主管部 门备案,并同时抄报国家教委。 凡由学校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专业,学校申报时间及审批具体时间可本着及时处理的精神由有关部门自 行确定,但各有关学校主管部门至迟应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审批结果报国家教委备案。 凡由国家教委负责审批的专业由学校先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学校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后于每年8月31 日前报送国家教委,国家教委与有关部门会商后于当年10月31日前将审批结果下达学校主管部门。
第四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立及其调整,应符合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 及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要求。
申请设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以外的专业,应对设立该专业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 的科学论证。论证结果须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核认可。
第二章 专业设置的条件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新设专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第二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立及其调整,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保证必需的办学条件,遵循需 要和可能相结合的原则。
凡通过已设专业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扩大招生、委托培养、联合办学等形式可以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 应再新增设专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050211
梵语巴利语
050212
印度尼西亚语
050213
印地语
050214
柬埔寨语
050215
老挝语
050216
缅甸语
050217
马来语
050218
蒙古语
050219
僧伽罗语
050220
泰语
050221
乌尔都语
050222
希伯来语
050223
越南语
050224
豪萨语
050225
斯瓦希里语
050226
060103
考古学
060104
文物与博物馆学
07
学科门类:理学
0701
数学类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2
物理学类
070201
物理学
070202
应用物理学
070203
核物理
0703
化学类
070301
化学
070302
应用化学(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0704
天文学类
070401
天文学
0705
地理科学类
070501
地理科学
07050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注: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0705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注: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0706
大气科学类
070601
大气科学
070602
应用气象学
0707
海洋科学类
070701
海洋科学
070702

学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学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学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使专业设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一)适应地区及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二)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三)依托学校办学传统,注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品牌特色;(四)立足**,面向未来,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专业,促进学校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第二章专业设置条件第三条二级学院(部)独立或跨学院(部)联合新设置本科专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六)具备开办专业所需的办学条件(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和规划。

第三章专业申报与审批程序第四条专业申报与审批每年集中进行一次。

二级学院(部)申请设置、调整专业,应在每年4月30日前向教务处提交以下书面材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二)专业论证报告,详细论证专业设置或调整的主要理由(必要性、可行性、专业特色),调研论证情况,目前具备的条件;(三)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意见。

第五条教务处对二级学院(部)新设(或调整)专业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评审。

评审专家须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和专业建设经验,了解国内外相应专业的情况,校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2名。

经专家组评审通过的新设(或调整)专业申请,应提交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

第六条学校成立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负责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咨询、审议。

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根据社会人才的需求、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现有专业布局、申报专业办学条件等情况,对新设专业和专业调整进行评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
学校名称(盖章):
学校主管部门: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
学位授予门类:
修业年限:
申请时间:
专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教育部制
目录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2.学校基本情况表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教师基本情况表
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填表说明
⒈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

⒉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

⒊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⒋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

⒌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一、总则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规定。

二、专业设置目的和原则1. 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2. 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爱好,合理分布不同专业的招生名额。

3. 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校实际能力,确保专业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专业设置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专业设置应以调查研究、市场调查和学科前沿动态为基础,客观分析就业市场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前景。

2. 差异性原则:专业设置应做到差异化、特色化,避免重复和重叠,发挥每个专业的独特性,并形成错位发展,提高专业竞争力。

3. 连续性原则:专业设置应与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结合,形成专业设置的连续性,确保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

4. 稳定性原则:专业设置应按需求的长期稳定性原则制定,避免过度开发新专业和频繁调整专业设置。

四、专业设置流程1. 专业设立:高校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和市场需求,向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可以设立新专业。

2. 专业调整: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教育发展需要,可以调整专业设置,增设、调整或停办某一专业。

3. 专业评估:定期对专业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的依据。

五、专业设置质量监控与评估1. 高校应定期对本科专业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教育质量、就业率、学生满意度等指标。

2. 对于教育质量较差或就业困难的专业,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进或调整。

3.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业设置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引导高校改进专业设置工作。

六、专业设置与高校办学特色1. 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和调整专业设置,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 具有相关专业特色的高校应鼓励开设相关专业,并加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扩大高等学校依法办学的自主权,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第二条专业设置的指导方针新增设和调整专业,要面向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服从全省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要求,要有利于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总体效益,确保教育质量;要有利于培养人才走向基层,有利于发挥本校优势,形成特色;有利于增强高等学校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活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第三条专业设置的原则一按需设置坚持高等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新增专业应当根据我省实际需要确定;已设置的专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无论新设或调整专业,都要本着“基础宽厚、专业稳定、方向灵活”的精神,拓宽专业口径,既能适应面向行业和科技发展的广泛需要,又能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二量力而行高等学校新设或调整专业,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新设专业要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应与学校已设专业有相互支持的关系;三注重效益1、凡通过已设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方向等办法基本可以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增专业;2、省属高校已设专业培养能力基本能满足人才需求的,一般不再设置新的专业;3、专业数的增加应基本与学校规模的发展相适应,省教育厅将按照年均每专业招生至少不低于60人的要求特殊专业除外核定各高校专业总数;第二章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第四条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有学校发展规划,具有相对稳定的人才需求量;新设或调整专业时,对本专业能否在全省高等教育中较长时间地稳定发展,要进行充分论证;凡新增加调整专业,须认真搞好人才需求预测;2、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它必需要的教学文件;3、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设置本科专业时,各门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课均需配备具有副教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一人;设置专科专业时,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课的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的应达到6名以上其中专业课不少于4名;4、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开办经费和教室等办学基本条件;设置文学、经济学、法学等本科专业时,其适用于本专业的图书资料不少于八万册,有专业所必需的电子类图书,学校自筹开办经费不少于四十万元;理、工、农、医类不少于四万册,有专业所必需的电子类图书,自筹开办经费不少于六十万元;设置专科专业时,其适用的图书资料及自筹开办经费应达到本科专业的2/3以上;第五条高等学校的专业实行总量控制,在省教育厅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第六条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属性分类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适量设置学校分类属性外的专业;第七条高等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系指不以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应依据所在地区现设专业及人才供求状况统筹考虑;第八条基本办学条件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或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未通过的高等学校,不得增设新专业;第三章设置权限第九条专业设置的审批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由高等学校、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分别负责审批;1、高等学校设置本科专业,应依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在省教育厅核定的专业设置数和学科门类内自主设置、调整专业,报省教育厅审核,并报教育部备案;2、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专科专业,一般应依据教育部公布的专科专业目录,或参照本科专业目录确定合适的专业名称,在省教育厅核定的专业设置数和学科门类内自主设置、调整专业,并报省教育厅备案;本科院校一般不设专科专业,特殊情况需报省教育厅核准后方可招生;3、高等学校设置、调整自主设置学科门类范围外的专业,由省教育厅审批,本科专业需要报教育部备案;第十条高等学校设置、调整国家控制布点的本科专业,或设置本科专业目录外的专业,由省教育厅审核,报教育部审批;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由教育部确定并公布;第十一条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自主审定专业的学科门类,由省教育厅审核,报教育部备案后实施;第十二条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不得设置本科专业;第四章设置程序第十三条专业审核每年集中进行一次;由各高等学校自主审定的专业,各校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将审定结果连同核定数执行情况表报省教育厅备案;省教育厅审核后报教育部备案;第十四条1、由省教育厅审批核的专业,学校应提交以下书面材料:①学校发展规划;②申请报告简要说明设置或调整专业的主要理由和其它情况;③填写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办学条件登记表含自主审定备案专业;④其他补充说明材料;2、高等学校自主审定、报省教育厅备案的专业,学校需提交:①备案专业的报告;②备案专业论证材料;③校专业设置委员会、评审意见;第十五条各校专业申请或备案材料,其中申请新增专业的报告及有关材料一式五份,备案专业的报告及有关材料一式三份,务于该专业招生前一年的9月30日前报省教育厅高教处,逾期将不予受理;未经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或核准、审批的专业,不得列入招生计划;第五章专业设置和管理第十六条根据工作需要,省教育厅设立“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由若干专家、学者组成;委员由省教育厅聘任;第十七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是省教育厅的咨询、审议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接受省教育厅的委托,按本办法的要求,对省属普通高等学校申报设置的专业进行评议、实地考察;对各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评议具体办法另定;第十八条高等学校要加强专业设置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对已开始招生的新设或调整专业,省教育厅将适时进行抽查、评估;第十九条高等学校的校级专业设置评议组织,由学校行政领导和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审议本校专业建设规划、新增专业以及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高等学校自主评审的新增专业,须经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论证,其中校外具有教授职务的同行专家应不少于2人;各校新专业论证时应提前10天将论证时间报告省教育厅;必要时,省教育厅将派有关专家观察论证评审过程;第二十条省教育厅将加大对高等学校所设专业的检查评估力度,通过检查或评估,对个别管理混乱、教学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育质量无法保证的专业,省教育厅将区别不同情况,限期整顿,暂停招生,或撤销该专业;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办法适用于河南省内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十二条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审批和备案工作,由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归口管理;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河南省教育厅负责解释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育部2012年9月-59--6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相关的备案与审批等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专业目录第四条教育部制定和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61 -第五条《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其代码分别用两位、四位和六位数字表示。

第六条《专业目录》包含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

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

第七条《专业目录》中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等专业由国家控制布点,称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

第八条《专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

《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第三章专业设置第九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六)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62 -第十条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

备案或审批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

教育部设专门网站作为本项工作的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

第十一条高校根据《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经以下程序报教育部备案:(一)高校经校内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议通过后,于每年7月31日前通过专门网站提交专业设置申请材料,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基本情况、办学条件等。

(二)高校专业设置申请材料在专门网站公示,公示期为一个月。

(三)公示期满后,高校将公示期间所提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及专业设置申请材料报高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下同),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报教育部。

(四)高校主管部门对高校提供的专业备案材料、公示期间所提意见、高校研究处理情况等进行形式审核。

审核后汇总,于当年9月30日前以文件形式报教育部。

(五)教育部于当年11月30日前公布备案结果。

第十二条高校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按第十一条有关程序和要求将申报材料报送教育部,经“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评审,于当年11月30日前公布审批结果。

第十三条高校设置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以下简称新专业),经下列程序报教育部审批:(一)高校经校内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议通过后,于每年7月31日前通过专门网站提交专业设置申请材料,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人-63 -才培养方案、教师基本情况、办学条件等,以及该专业与所属专业类中其他专业的区分情况和专业基本要求。

(二)高校专业设置申请材料在专门网站公示,公示期为一个月。

(三)在公示期间教育部委托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新专业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专业名称规范性提出意见,并提交到教育部。

(四)公示期满后,高校将公示期间所提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及专业设置申请材料报高校主管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报教育部。

(五)高校主管部门召开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会议,进行审议。

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审议情况确定拟同意设置的专业并进行汇总,于当年9月30日前以文件形式(含专业设置申请材料)报教育部。

(六)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对需审批的专业进行评审,于当年11月30日前公布审批结果。

第十四条批准设置的新专业列为特设专业。

第四章专业调整第十五条高校调整专业名称时,如调整为《专业目录》专业(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按备案程序办理;如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或新专业,按审批程序办理。

被调整的专业按撤销专业处理。

撤销专业需由高校主管部门报教育部备案。

第十六条高校调整专业的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时,按审批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高校调整专业须在妥善安排拟调整专业在校学生培养工作前提下进行。

-64 -第十八条高校现设专业连续五年不招生的,原则上按撤销专业处理。

第五章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第十九条高校、高校主管部门和教育部设立相应的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或在现有专家组织中增加专业设置评议职能。

第二十条高校的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对本校设置和调整的专业进行审议。

第二十一条高校主管部门的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根据国家以及本地区、本部门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社会人才需求、专业布点等情况,对高校设置新专业进行审核、审议。

第二十二条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作为教育部的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布点、办学条件等情况,结合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所提意见,评审需由教育部审批的专业。

第六章专业监督检查评估第二十三条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保障机制,开展专业自评工作。

鼓励高校引入专门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对学校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65 -高校应高度重视新设专业的建设,保证新设专业的办学条件,在没有毕业生之前,对新设专业进行年度检查、发布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四条高校主管部门综合应用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等措施,促进所属高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在新设专业首届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时,高校主管部门应组织实施专业评估。

评估结论作为新设专业继续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教育部负责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发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信息,加强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

第二十六条高校设置的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等情况,高校主管部门须责令有关高校限期整改、暂停招生。

第二十七条未经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专业,不得进行招生宣传和招生。

对违反本规定擅自设置专业或经查实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的高校,教育部或高校主管部门予以公开通报批评,所设专业视为无效;情节严重的,三年内不得增设专业。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八条高校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教育部1999年发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教高…1999‟7号)同时废止。

-66 -附: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专业)申请汇总表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审批专业)申请汇总表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审批专业适用)-67 --68 -附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专业)申请汇总表主管部门:(盖章)填表时期:年月日-69-注: 1.师范专业须在“师范专业标识”栏中注明。

师范性质的专业标注“S”,师范兼非师范性质的专业标注“J”。

2.调整专业或专业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撤销专业等情况请在备注栏注明。

3.若申请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的专业,原则上选择一种填入学位授予门类栏中。

4.拟按艺术学门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非艺术学门类的本科专业需在备注中注明“按艺术类招生”。

附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审批专业)申请汇总表主管部门:(盖章)填表时期:年月日-70 -注: 1.师范专业须在“师范专业标识”栏中注明。

师范性质的专业标注“S”,师范兼非师范性质的专业标注“J”。

-71 -2.调整专业或专业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撤销专业等情况请在备注栏注明。

3.若申请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的专业,原则上选择一种填入学位授予门类栏中。

4.拟按艺术学门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非艺术学门类的本科专业需在备注中注明“按艺术类招生”。

-72 -附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学校名称(盖章):学校主管部门: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学位授予门类:修业年限:申请时间:专业负责人:联系电话:教育部制-71-—72 —目录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2.学校基本情况表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6.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73 —填表说明⒈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

⒉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

⒊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⒋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

⒌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74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75 ——76 —⒉学校基本情况表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注: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每人一表。

6.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注:若为医学类专业应附医疗仪器设备清单。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附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审批专业适用)学校名称(盖章):学校主管部门: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学位授予门类:修业年限:申请时间:专业负责人:联系电话:教育部制目录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2.学校基本情况表3.申请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6.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10.增设专业的区分度11.增设专业的基本要求12.医学类、公安类专业相关部门意见填表说明1.申请表限用A4纸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