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摘要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出教师的人格、气质、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本文从国内外近期教师文化素养出发,系统分析了中学教师具备文化素养的原因,并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中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理论水平等五个方面。然后,深入阐述了具有文化素养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提高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全面的分析怎么才能让中学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最后得出新时期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法和知识储备,才能实现实际意义上的英语改革。
关键词: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1、引言
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教育新形势的不断发展,科技、文化、经济高速发展和观念的不断更新,给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中学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文化素养),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教好书,育好人,才能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尽心尽力,做出贡献。
汪中求先生在他的论著《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这样写道:"每个人素质提高一小步,民族素质将提高一大步"。素质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基本素质为目的,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获得积极的、持久的、稳定的、全面的发展,其目的是适应社会需要,全面培养人的素质,发展个性特长。而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则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素质,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1]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并加以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教师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三个领域:教师的任务是传播文化,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建立在渊博普通文化知识基础上的基本文化素养;教师应该是所教学科的学者,因此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并具备能驾驭本学科教学的学科文化素养;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因此教师必须通晓必须的教育科学
知识,并树立体现在自身教育态度和理念中的教育文化素养。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我们英语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在提高教学效益中的地位至关重要。[2]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语言教学理论相对发达的西方,文化教学也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对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开始于19世纪末。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主要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论述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在考察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后都坚定地认为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研究可以说为文化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肯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后,语言学家进一步深入,开始了有关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的探讨。各个教学法流派盛行时期,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的是不同的。语法翻译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教学内容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文学是文化的产物。因而在客观上学习外国文学就成为了解外国社会文化的途径。听说法时期的教学内容从文学作品转向接近日常生活的口语材料,这时学生通过大量接触与语言有关的社会生活熟悉外国文化。然而在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的教学大纲中都没有提到学习社会文化的必要性。当时的社会文化教学不是自觉实践的结果,而是教学的“副产品”。外语教学发展到交际法阶段后,教学重点是培养交际能力,社会文化知识仅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在交际法大纲中,对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要求仍不够明确。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开始具体提出文化教学应包含的内容。Hammerly(1982)和斯特恩(Stem,1992)认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大体包括目的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异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价值观,态度;艺术,音乐,文学及其他主要成就文化。Stern还特别突出了文化内容中的语言史。2结合当前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来看,笔者认为,关于英语的历史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那时对社会文化的理论研究与高度重视尚未与社会文化知识的
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此,那些文化内容和项目必须包括在英语课程中,哪些是可有可无的,仍是外语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在承认文化教学重要性的同时,把研究对象转向如何进行有效地进行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Lafayette(1978)等语一言学家提出的文化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很实用,选择文化主题;使用各种技巧来讲授文化,包括听,说,读,写;讲授词汇时介绍词汇的文化信息;使用文化情境来进行语言活动操练;就文化主题进行讨论,角色扮演等。就现在看很多方法己经运用到目前的文化教学实践中了。Kramsch,Byram,Robert Lado这一时期都共同认为文化教学中将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进行对比的重要性。特别是Kramsch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罗列,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即文化教学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
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这块显然是落后很多的。在中国,如何教授外国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尽管罗常培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他的著作《语言与文化》中就谈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人们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接下来的20年中,出于保护本族文化和传统的目的,人们被完全禁止学习与外国文化有关的东西。而反映中国政治和现实的内容在外语教学大纲中占据了主导。因此,学生很少有跨文化交际的机会。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与外国接触的增多,人们发现由于缺乏西方文化知识,在与外国人进行交际时经常出现“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现象。这才使我们意识到外语教学仅靠单纯的语言形式的教学己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教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在外语界,许国璋先生最早把社会语一言学引入国内,1980年他发表了一篇《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这是外语界研究语言与文化的较早文献。随后国内掀起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热潮。1982年胡文仲教授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他认为英语教师应当重视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三个层次: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语一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3)外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1989年邓炎昌,刘润清也出版了《语言与文化—汉英文化对比》的著作。可见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研究也是主要以论述文化与语台‘的关系为主,同国外早期研究内容相似。
20世纪90年代对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主要是对对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选择的研究。浦小军(1994)的《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着力就如何规定文化教学范畴和如何进行系统的文化教学进行了探索。他指出我们不应该把文化教学重点放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高级文化上,而应集中精力学习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在把注意力投射到大众文化和深层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