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脸识别体温筛查人员进出管控系统

合集下载

工地防疫智慧系统设计方案

工地防疫智慧系统设计方案

工地防疫智慧系统设计方案尊敬的领导:为了加强工地防疫工作,确保工地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程的正常进行,我特向您提出一种工地防疫智慧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工地防疫智慧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管理工地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防控疫情风险,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二、系统功能1. 实时健康监测:通过智能手环或健康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施工人员的体温、心率、血压等健康信息,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

2. 人员出入管理: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身份识别码,管理工地人员的出入记录,确保只有健康人员进入工地。

3. 健康码管理:工地施工人员在入场前需进行疫情健康码的申报和上传,系统会对健康码进行自动识别和验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4. 人员轨迹追溯:通过人员佩戴的定位设备,记录施工人员的轨迹和接触人员,当出现疫情时,可以追溯病例及其接触人员,方便及时采取隔离和封控措施。

5. 疫情排查管理:通过系统对工地施工人员进行定期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其近期健康状况和相关接触史,及时发现疫情风险。

6. 实时报警和通知:系统通过短信、邮件或APP推送等方式,及时向相关人员发送疫情报警和通知,方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三、系统优势1. 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最新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工地防疫工作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 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有助于早期发现疫情风险,做好防控工作。

3.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系统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周边设备互联:系统可以与周边的温度测量仪、消毒设备等设备进行互联,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管理。

5. 易于扩展和升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扩展和升级,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工地防疫工作。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人员出入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人员出入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人员出入管理系统设计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图像或视频中的人脸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生物识别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需求的提升,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人员出入管理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系统,它可以方便、高效地管理和监控人员出入进出某一特定区域。

设计一个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人员出入管理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架构人员出入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组成部分:人脸数据采集终端、人脸比对和识别算法、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系统管理后台。

人脸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人员的人脸图像信息,并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人脸比对和识别算法负责对上传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和识别,并返回匹配结果。

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人脸图像和人员信息。

系统管理后台用于管理人员信息、设置权限策略以及生成报表等。

二、人脸数据采集终端人脸数据采集终端是系统的第一步,要确保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质量好,并能准确捕捉到人脸的关键特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考虑采用高清摄像头、降低光线的干扰、提供合适的拍摄环境等措施。

同时,还可以结合活体检测技术,防止使用照片或三维面具等进行欺骗。

三、人脸比对和识别算法人脸比对和识别算法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们决定着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目前,人脸比对和识别算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特征的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

基于特征的算法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则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人工神经网络(ANN)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算法性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开发和集成。

四、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是存储人脸图像和人员信息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拓展性。

可以采用备份策略、加密措施以及集群部署等方式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系统管理后台系统管理后台提供给管理员进行管理和配置的界面。

管理员可以在后台进行人员信息的录入和编辑、权限的设置、报表的生成以及系统日志的查看。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疫情防控工作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疫情防控工作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疫情防控工作在全球面临疫情挑战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辅助。

首先,人工智能在疫情监测和预警方面表现出色。

通过对大量的医疗数据、人口流动数据以及社交网络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快速识别潜在的疫情爆发风险。

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特定地区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药品销售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波动,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相关部门采取早期防控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病例诊断方面,人工智能也大显身手。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胸部 CT 图像和 X 光片,帮助医生更高效地筛查出新冠肺炎患者。

这不仅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还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尤其是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这种辅助诊断工具的价值更加凸显。

智能体温检测系统也是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机场、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配备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红外体温检测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快速、非接触式地测量大量人员的体温,一旦检测到体温异常,立即发出警报,从而实现快速筛查和隔离。

此外,人工智能在疫情期间的物资调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建立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各地的疫情防控需求和物资库存情况,进行精准的物资分配和调度。

这有效地避免了物资短缺或积压的情况,确保了防控物资能够及时送达最需要的地方。

在社区防控方面,人工智能也有所作为。

例如,智能门禁系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体温检测等功能,对进出社区的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社区服务机器人可以为居民提供疫情信息咨询、物资配送等服务,减少人员接触,降低传播风险。

然而,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收集和使用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同时严格保护个人隐私。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约束,以防止技术被滥用。

智慧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方案

智慧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方案

智慧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方案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建筑施工行业,智慧工地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本文将重点探讨智慧工地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应用。

一、智慧健康监测系统为了实时掌握员工和访客的健康状况,智慧工地引入了智慧健康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无接触的体温测量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快速筛查,有效降低了人工筛查的工作量。

工地入口处配备的自助体温测量设备会自动记录每位员工和访客的体温信息,并与工地管理系统进行实时数据同步。

当有人员体温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

二、智能人流监控与管理为了掌握工地内的人员密集情况,智慧工地安装了智能人流监控系统。

通过摄像头及人脸识别技术,系统可以准确计数工地内的人流量,并根据预设的安全阈值进行预警。

当人流量达到警戒线时,工地管理人员会立即收到警报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控制人员进入或离开工地,以确保人员密度在可控范围内,降低传播风险。

三、工地实名制管理为了方便溯源和信息管理,智慧工地实行了工地实名制管理。

在进入工地之前,每位员工和访客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和登记。

工地管理系统会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工作时间等。

这不仅有助于追踪和管理工地内的人员,还可以在确诊病例出现时,快速通知与其有过接触的其他人,并采取隔离等措施。

四、在线培训和交流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和减少面对面接触,智慧工地引入了在线培训和交流平台。

工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员工和访客发布疫情防控措施、安全操作规范等信息。

同时,员工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培训课程的学习,并与管理人员进行实时在线交流,提出问题或分享经验。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沟通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人员之间的接触。

五、无人巡检与智能化设备为了减少人员接触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智慧工地引入了无人巡检和智能化设备。

自动化的巡检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巡视,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摄像头进行工地巡查和问题监测。

“战疫”利器—ZLG智能人脸识别测温解决方案

“战疫”利器—ZLG智能人脸识别测温解决方案

“战疫”利器—ZLG智能人脸识别测温解决方案摘要:疫情发展给公共场所带来了人员出入体温监测与管理的双重考验,人工登记实现难度高且无法避免人流聚集。

ZLG结合人脸识别和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推出红外测温+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化解决方案,助力复工复产。

一、背景概述体温筛查是新冠肺炎疫情监测和病例发现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写字楼、园区等上班场所和学校为测体温排起长队的现象多有出现。

如何既能完成体温排查,实现园区安全管理,又能减少对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以及避免因排队测温引起的病毒传播风险,成为社会复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需求。

同时,在一些具有身份识别要求的特殊场所,如学校、居民小区,企业园区等,体温检测和门禁系统的联动也成为了当前的行业刚需。

针对现有测温系统所存在的局限性,ZLG推出红外测温+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化解决方案。

该方案基于M1808 AI核心板,结合人脸识别和红外热成像技术,以非接触、无感知的方式,高效解决了在公共场所人员高度聚集、高流动性情况下的体温实时检测问题。

该方案可以帮助维持学校、酒店、机场车站、居民小区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秩序,除了可以阻止非法入侵和缩短搜索可疑人时间及收集数据外,还可以在复工热潮中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复工安全有效的进行。

存在的行业需求:●体温测量,体温异常报警;●人脸门禁,刷脸检测体温同时联动门禁系统进出;●实名登记,对进出人员进行身份登记,便于管理;●实时上报体温数据,在后台可进行数据查询;●未佩戴口罩的人员检测并实时报警;●黑白名单确认报警,查出入侵者或失踪人员。

需求场景二、人脸识别原理人脸识别是指利用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具体体现为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黑报名单识别、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

从刷脸支付、门禁考勤、金融远程开卡到安防反恐、智慧社区等领域,人脸识别正在不断普及,市场不断扩大。

用于基层防疫的人脸识别温控系统

用于基层防疫的人脸识别温控系统

用于基层防疫的人脸识别温控系统何昊瀚,朱赫,杨燕,郭锦程,汤全武(宁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银川750021)摘要:针对2020年疫情以来基层防疫工作者检测温度时的安全问题以及温度数据无法实时存储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人脸识别温控系统,在线人脸识别并且检测人体体温㊂该系统利用P y q t5设计用户界面,将人脸识别与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建立本地数据库,实时存储温度数据并且存储至云平台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人脸识别以及温度检测需求,并且能够存储温度数据㊂关键词:人脸识别;温度检测;数据存储;树莓派4B中图分类号:T P391.41文献标识码:AF a c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f o rG r a s s r o o t s E p i d e m i c P r e v e n t i o nH e H a o h a n,Z h u H e,Y a n g Y a n,G u o J i n c h e n g,T a n g Q u a n w u(S c h o o l o f P h y s i c s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N i n g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Y i n c h u a n75002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 v i e w o f t h e s e c u r i t y p r o b l e m s o f g r a s s r o o t s e p i d e m i c p r e v e n t i o n w o r k e r s i n d e t e c t i n g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i n c e t h e e p i d e m i c i n2020 a n d t h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a t a c a n n o t b e s t o r e d i n r e a l t i m e,a f a c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R a s p b e r r y P i i s d e s i g n e d, w h i c h c a n a c h i e v e o n l i n e f a c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a n d b o d y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e t e c t i o n.T h e s y s t e m u s e s P y q t5t o d e s i g n t h e u s e r i n t e r f a c e,c o m b i n e s f a c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w i t h i n f r a r e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e s t a b l i s h e s a l o c a l d a t a b a s e,s t o r e s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a t a i n r e a l t i m e a n d s t o r e s i t t o c l o u d p l a t f o r m.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s y s t e m c a n m 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f a c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a n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e t e c t i o n,a n d s t o r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a t a.K e y w o r d s:f a c e r e c o g n i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d e t e c t i o n;d a t a s t o r a g e;R a s p b e r r y P i4B0引言随着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感染,病毒给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㊂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努力,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㊂在抗 疫 斗争中,我国采用了区域隔离㊁出入登记体温信息等方法,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㊂疫情得到控制的背后是无数基层防疫工作者做着重复且劳累的测温登记工作㊂随着复产复工复学的进行,疫情防控的压力只有增加没有减少㊂基于此背景,本文设计了一款人脸识别温控系统,致力于提高防疫效率,减少基层防疫工作者工作量㊂1系统构成本文采用主流的机器视觉方法设计了一款可以在线人脸识别而且检测人体温度的门禁系统㊂该系统可以检测并识别人脸库中的人脸,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手腕温度,并且将温度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在退出之后会自动将温度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存储㊂本系统由主控制器模块㊁人脸检测模块㊁红外测温模块㊁红外避障模块㊁液晶显示模块㊁语音门禁模块㊁数据存储模块组成,整个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㊂图1温控系统总体结构图系统的主控制模块采用树莓派4B作为控制核心,人脸检测模块采用树莓派专用摄像头,其500W像素可以满足采集人脸图片的清晰度,而且尺寸较小,功耗和价格低㊂红外测温模块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M L X90614,该传感器采用S M B u s协议,测温精度高,可以高效读取被测人体温度信息㊂液晶显示模块采用的7寸I P S高清显示屏幕带有触屏功能㊂红外避障模块采用红外避障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控制直流水泵喷洒消毒液㊂语音门禁模块采用外接音箱和继电器实现语音提示以及模拟门禁㊂数据存储模块将用户温度数据存至本地数据库以及云平台㊂2 系统硬件设计2.1 主控制器模块本系统的主控制器模块采用最新的树莓派4B ,它是基于D e b i a n 的一种L i n u x 32位操作系统,其引出了96个外部接口,能用来连接多个底层外设,具有S A T A 和H D -M I 接口,支持高清输出,支持S S D 硬盘㊂树莓派通过H D M I 接口与7寸触摸显示屏连接,通过U S B 接口为显示屏供电,通过C S I 接口连接摄像头,通过G P I O 连接红外测温传感器㊁红外避障传感器㊁继电器以及音箱,外部接线图如图2所示㊂图2 树莓派外部接线图2.2 红外测温模块本系统采用M L X 90614非接触型测温模块,其为M e l -e x i s 公司生产的高精度测温芯片,集成了该公司红外热电堆传感器M L X 81101和用于处理红外传感器信号的专用图3 M L X 90614的引脚集成芯片M L X 90302[1],设置低噪声放大器和17位模/数转换器,使得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温度测量得以实现㊂M L X 90614测温传感器引脚如图3所示,引脚功能如表1所列㊂表1 M L X 90614的引脚功能名称功能描述V S S 电源地,金属外壳和该引脚相连S L D /V z S M B u s 接口的时钟信号,或8~16V 电源供电时接三级管基极P WM /S D AP WM 或S M B u s 接口的数据信号,通常模式下从该引脚输出物体温度V D D电源M L X 90614与树莓派连接,S L D 连接树莓派GP I O 2接口,S D A 连接G P I O 3接口,由于树莓派有I 2C 通信协议,可以与测温模块进行数据传输㊂由M L X 90614的数据传输时序图(见图4)可知,P WM /SD A 上的数据在图4 M L X 90614的数据传输时序S C L 变为低电平300n 后即可改变,数据在S C L 上升沿被捕获㊂16位数据分两次传输,每次传一个字节㊂每个字节都是按照高位(M S B )在前㊁低位(L S B )在后的格式传输,两个字节中间的第9个时钟是应答时钟㊂M L X 90614读出的数据是16位的,由高8位(D a t a H )和低8位(D a t -a L )两部分组成,其R AM 地址07H 单元存储的是T O B J 1数据,数据范围为0x 27A D~0x 7F F F ,表示的温度范围为-70.01~+382.19ħ㊂M L X 90614作为从动器件,其数据通信格式如图5和图6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数据传输方向为从器件到主器件,白色部分表示从主器件到从器件㊂其中S 为起始位(1b );S l a v e A d d r e s s 为从器件地址(7b );W r 为写标志(1b ,0表示 写 );R d 为读标志(1b ,1表示 读 );A 为应答位(1b );C o mm a n d 为命令字节(8b );S r 为重复起始位(1b );P E C 为校验数据包(8b );P 为停止位(1b)[2]㊂从M L X 90614中读出的数据(D a t a H :D a t a L )换算为温度数据T (单位为ħ)为:T=(D a t a H :D a t a L )ˑ0.02-273.15(1)例如,D a t a H :D a t a L =0x 27A D ,代入上式,T =-70.01ħ㊂2.3 红外避障模块红外避障传感器基本原理与循迹传感器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利用物体达到反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如果物体没有障碍物,发射出去的红外线因为传播距离越远而逐渐减弱,最后消失㊂如果有障碍物,红外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到达传感器接收头㊂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信号,就可以确认正前方有障碍物,并传递信号,完成相应动作㊂图5 S M B u s读数据格式图6 S M B u s 写入数据格式本系统采用外避障模块来控制直流水泵,因为传感器的数字输出只能处理几毫安的电流,直接将水泵连接到红外传感器可能会损坏L M 393运算放大器芯片,当有手伸进测温箱时,传感器感应到有物体进入,则输出低电平,P N P 三级管正常工作,发出直流信号,直流水泵工作,将消毒洗手液撒入手中,完成消毒㊂当未检测到物体时,传感器输出高电平,P N P 三极管不导通,直流水泵不工作㊂连接方式如图7所示㊂图7 红外避障模块电路图2.4 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使用一个7寸高清I P S 触摸显示屏,用于软件界面的展示以及与用户的交互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屏幕取代鼠标完成操作,在检测界面,用户点击显示屏检测按钮即可进行人脸检测及温度检测,完成相应检测之后会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在查询界面,用户点击输入面板中的按钮输入自己的I D 来查询相应信息㊂2.5 语音门禁模块本系统中以继电器代替实体门禁设计,系统中继电器一致处于高电平触发状态㊂人脸识别完成后,检测温度,在温度正常范围内继电器变为低电平,对应门禁开启㊂若温度异常㊁继电器保持高电平不变,表示门禁关闭㊂外接音箱,通过3.5mm 音频线与树莓派3.5mm 音频接口相连,播放器的开关与继电器同步,受温度控制㊂当温度低于34.5ħ时,语音播报 请重新检测 ;当温度处于34.6~37.3ħ之间时,语音播报 体温正常请通过 ;当温度高于37.3ħ时,语音播报 请重新检测或与管理员联系㊂3 系统软件设计程序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8所示,程序开始后进入登录界面,登录成功后进入检测界面,在检测界面可以进行检测㊁打开查询界面或者退出程序㊂3.1 人脸识别模块软件设计人脸识别模块调用百度A I 人脸识别A P I 接口,百度深度学习能力的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人脸检测与属性分析㊁人脸1:1对比㊁人脸搜索㊁活体检测等能力[3],灵活应用于金融㊁泛安防㊁零售等行业场景,可以满足身份核验㊁人脸考勤㊁闸机通行等业务需求㊂首先在百度云人脸库中上传用户的人脸信息以及I D ,完成人脸图片信息存储㊂在本地首先导入A i pF a c e ,然后获取百度云分配的A P P _I D ㊁A P I _K E Y ㊁S E C R E T _K E Y ,创建一个客户端用于访问百度云,图像编码方式设为b a s e 64,图片的b a s e 64编码指将图片数据编码成一串字符串,使用该字符串代替图像地址,这样就实现了本地和百度云的连接㊂接着调用本地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人脸图片,将其转换为b a s e 64格式后上传到百度云进行人脸检测㊂当用户完成人脸识别时,系统调用用户的I D 信息并建立数据库连接㊂部分代码如下:d e f g e t i m a ge ():c a m e r a .r e s o l u t i o n =(512,384) #摄像界面为1024*768c a m e r a .s t a r t _p r e v i e w ()#显示摄像界面t i m e .s l e e p(2)c a m e r a .c a p t u r e (ˈf a c e i m a g e .j p g ˈ)#拍照并保存c a m e r a .s t o p _p r e v i e w ()#关闭摄像界面d e f t r a n s i m a ge ():f =o p e n (ˈf a c e i m ag e .j pˈ,ˈr b ˈ)#打开采集到的人脸图片i m g =b a s e 64.b 64e n c o d e (f .r e a d ())#对图片格式进行转换r e t u r n i m g#返回i m gd e f F a c e _a p i (i m a ge ):r e s u l t =c l i e n t .s e a r c h (s t r (i m a ge ,ˈu tf -8ˈ),I MA G E _T Y P E ,G R O U P );#在百度云人脸库中寻找有没有匹配的人脸i f r e s u l t [ˈe r r o r _m s gˈ]==ˈS U C C E S S ˈ:#人脸检测成功i d =r e s u l t [ˈr e s u l t ˈ][ˈu s e r _l i s t ˈ][0][ˈu s e r _i d ˈ]#获取I D s c o r e =r e s u l t [ˈr e s u l t ˈ][ˈu s e r _l i s t ˈ][0][ˈs c o r e ˈ]#获取相似度3.2 红外测温模块软件设计本系统采用了M L X 90614温度传感器,此传感器采用S M B u s 协议㊂树莓派通过S M B u s 协议对M L X 90614器件进行驱动和读/写操作㊂图8 系统软件总体流程图以下为读取温度数据值的部分程序:s t a r t _b i t(); ʊ起始位t x _b yt e (0x 00);ʊ发送地址s l a v e _a c k();ʊ应答处理t x _b yt e (0x 07);ʊ发送命令s l a v e _a c k ();s t a r t _b i t();t x _b yt e (0x 01);ʊ发送读地址数据指令s l a v e _a c k();D a t a L =r x _b yt e ();ʊ高字节接收S e n d _b i t (0);D a t a H=r x _b yt e ();ʊ低字节接收S e n d _b i t (0);P e c r e g =r x _b yt e ();ʊ接收校验字节S e t V a l u e (a r r);ʊ校验数据数组赋值P e c r e g =P E C _c a l (a r r ,6);ʊC R C 计算P e c P r o c e s s();ʊ校验处理s t o p_b i t ();r e t u r n (D a t a H*256+D a t a L );3.3 数据存储模块软件设计本系统通过M y s ql 建立本地数据库:用户信息库以及温度信息库㊂与数据库连接的代码如下:c o n =p y m y s q l .c o n n e c t (h o s t = l o c a l h o s t ˈ,p o r t =3306,u s e r= p i ˈ,pa s s w o r d ="410",db ="u s e r ")#游标对象c u r =c o n .c u r s o r ()#查询的s q l 语句s ql ="S E L E C T*F R OM u s e r _i n f o r m a t i o n w h e r e i d ={}".f o r m a t (u s e r _i d)两个数据库中的表如表2和表3所列㊂表2 用户信息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主键u s e r _i di n t10是u s e r _n a m e c h a r 20否u s e r _p h o n e c h a r 20否u s e r _s e x c h a r 10否u s e r _e m a i lc h a r 20否u s e r _l o c a t i o nc h a r 50否表3 温度信息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是否主键u s e r _i di n t10是u s e r _n a m e c h a r 20否u s e r _t e m p c h a r 20否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系统的可拓展性,采用了阿里云存储O S S [4](O b j e c t S t o r a ge S e r v i c e )作为数据存储的云平台,从而将本地的温度数据上传到阿里云平台㊂本系统首先从阿里云获取分配的A c c e s s K e yI d 和A c c e s s K e y S e c r e t 以及E n d po i n t 来访问阿里云平台,通过b u c k e t .p u t _o b j e c t 方法上传本地温度数据,并且以宿舍+时间的方式在阿里云存储温度数据,部分代码如下:I m p o r t o s s 2a u t h =o s s 2.A u t h (ˈ<y o u r A c c e s s K e y I d >ˈ,ˈ<y o u r A c c e s s K e y S e -c r e t >ˈ)b u c k e t =o s s 2.B u c k e t (a u t h ,ˈh t t p ://o s s -c n -h a n g z h o u .a l i yu n c s .c o m ˈ,ˈ<y o u r B u c k e t N a m e >ˈ)b uc k e t .p u t _o b je c t _f r o m _f i l e (c u r r e n t _f i l e _p a t h ,f i l e _p a t h )4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是衡量整个系统是否达到设计预期的关键,本系统分别从实际应用中的人脸信息输出准确率和温度检测准确率两方面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的数据和误差进行相应的分析㊂4.1 人脸信息输出的准确率分析由于人脸的测试集图片过多,不能够一一进行数据列表可视化,在此对测试集中11位测试者的人脸分类及信息输出进行了统计,分别给出了识别成功的每类人脸的数量,以及识别错误的人脸数量,每位测试者的人脸抽样20次㊂设置两种测试环境,环境一为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环境二为光线暗淡的情况下㊂将11位测试者分别在两种环境中各测试20次,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㊂图9 人脸信息输出结果由图9可知,在光线昏暗的场景下,人脸识别率为95.90%;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为99.54%㊂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人脸识别比光线昏暗的环境高,整体的人脸识别准确率为97.72%㊂4.2 温度检测准确率分析为测试测温模块温度检测准确率,分别测试左右手腕温度,左手腕表示1,右手腕记为2,并将测试结果与测温枪所测得的左右手腕温度对比,温度相差ʃ0.2ħ即为准确,否则记为失真㊂测试人员共11名,每人测试20次㊂测试结果如图10所示㊂由图10可知,系统设计的左手腕温度检测的准确率在95.00%,右手腕温度检测的准确率为94.54%㊂整体温度检测的准确率为94.77%㊂图10 温度检测输出结果5 结 语本文简要介绍了一款具有人脸识别和红外测温的门禁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实现方式㊂该系统采用百度A I人脸识别A P I ,利用树莓派的I 2C 通信协议接口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调用接口通过非接触方式测得人体温度,建立本地数据库,在完成人脸信息对比㊁获取I D 信息后,将所测得的温度信息存入对应I D 数据库中,并且能够查询温度信息,最后将温度信息存至阿里云平台,实现数据云存储,增加系统可拓展性㊂参考文献[1]钟君,蔡黎明,于涌.基于M L X 90614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34(3):8789,93.[2]徐留根,彭春增,章建文.基于M L X 90614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设计[C ]//2018年中国航空测控技术年会,2018:354356.[3]顾德喜,李贵霖,时祥凯,等.基于百度A I 开放平台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19(6):3336.[4]马泽.对象存储服务对空间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探讨 以阿里云O S S 为例[J ].江西科学,2018,36(2):347352.(责任编辑:薛士然 收修改稿日期:2021-01-22)。

“数字哨兵”健康码测温人脸识别一体机助力疫情防控

“数字哨兵”健康码测温人脸识别一体机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下的电子哨兵是一种集温度测量、交通、视频采集、预警、信息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智能硬件设备,通过视频监控、智能数据分析、电子防护等功能,有效预警、报警、处置监控对象或环境。

这些智能温度测量人脸识别终端,可以快速识别温度、健康代码状态、核酸检测结果和疫苗接种信息,这些可以支持刷手机识别健康代码或刷身份证识别健康代码,遇到红黄代码等异常情况,也会自动报警,及时提醒员工处理,大大降低防疫人员的工作量。

无接触体温检测、健康码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的人脸测温识别一体化功能,实现无人自助能,有效提高防疫效率,筛选控制终端关注人员。

结合智能算法,人脸测温识别一体机还可以支持口罩识别和高温报警。

经过二次定制开发,人脸测温识别一体机还可以支持刷身份证识别健康码,对不使用健康码的老年人更友好。

人脸测温识别一体机还可以实时上传信息数据系统,方便大数据收集和智能分析,更好地实现疫情智能控制。

除了固定在出入口的温度测量人脸识别终端和人脸温度测量识别一体机外,目前的电子哨兵甚至可以进行移动安全巡逻。

具有温度测量模块、人脸识别摄像头、语音交互等功能的智能温度测量机器人可以独立巡航。

自动避障甚至视频和视频上传信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巡逻,随时随地进行移动温度测量和身份识别,防疫更灵活,覆盖范围更广。

怎样登录智慧防疫系统设计方案

怎样登录智慧防疫系统设计方案

怎样登录智慧防疫系统设计方案智慧防疫系统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分析和预警于一体的创新技术,能够帮助政府和机构更好地管理和应对疫情。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智慧防疫系统的登录流程和设计方案。

一、智慧防疫系统的登录流程1. 打开系统网址:用户打开智慧防疫系统的官方网址,输入正确的网址并点击进入系统。

2. 选择登录方式:智慧防疫系统通常提供多种登录方式,例如用户名密码登录、手机号验证码登录、人脸识别登录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账户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登录方式。

3. 输入登录信息:用户根据选择的登录方式,正确输入对应的登录信息。

如果是用户名密码登录,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是手机号验证码登录,用户需要输入手机号并等待系统发送验证码,然后输入验证码进行登录。

4. 完成验证:用户输入登录信息后,系统将对登录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登录信息正确,用户将进入系统主界面;如果登录信息错误,系统将提示用户重新输入或找回密码。

5. 安全验证(可选):为了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智慧防疫系统可能会要求用户进行额外的安全验证。

例如,用户可能需要输入动态密码、安全问题答案,或者通过双因素认证等方式进行进一步验证。

6. 进入系统主界面:验证通过后,用户将成功登录智慧防疫系统,并可以开始使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二、智慧防疫系统的设计方案1. 用户界面设计:智慧防疫系统的用户界面应该简洁、清晰,易于使用。

界面的配色和布局应该符合用户的审美和操作习惯。

2. 多级权限管理:智慧防疫系统通常需要具备多级权限管理功能,以便不同级别的用户能够访问和操作系统中对应的功能和数据。

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医护人员、用户等不同角色的用户应该具备不同的权限。

3. 数据采集和整合:智慧防疫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和整合疫情相关数据,包括人员信息、身体状况、行程轨迹等。

可以利用现有的移动设备、传感器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整合。

4. 数据分析和预警:智慧防疫系统应该具备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能够自动分析和识别疫情趋势和风险,并及时给出预警信息。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产品介绍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产品介绍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
概述: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 结合了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设备和动态人脸识别系统 ,专门针对疫情防控开 发的一套系统,高效的实现大流量, 人员无停留检测体温,配合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让疫情防控更加高效。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的特点
特点: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适应客流密集区,单位商场等等大人流进入,可以在人员无感知的情况下, 对陌生人进行识别并报警,对进出人员进行温度测试并识别,如有高温则直接提醒防疫人员,形成报表, 记录分析员工的健康状况。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产品介绍
2.人脸温度分析引擎(OSFACE-M128)
软硬件一体,包括人脸检索、 动态布控、数据统计、黑白名单 多级管理输入批量导入、控制器 管理等。
人脸测温引擎:检测、识别、接入能力
人脸抓拍
单图多人脸抓拍数量达50个
人脸检出率 人脸角度范围
检出率>=97%时,误检率=<0.1% 人脸俯仰角小于30度,左右转小于45度,偏航角小于30度
软硬件一体,包括人脸检索、动态布控、数 据统计、黑白名单多级管理输入批量导入、控 制器管理等。
有效辐射面:70mm x 70mm,温度分辨率: 0.1℃,测温精度:±0.2~0.3℃(单 点),有 效发射率: 0.97±0.02
外观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软件介绍
实时热成像测温预警界面
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应用场景
系统能自动抓拍人脸并进行1:N的比对,确定学生姓名并 进行温度叠加。
百万人脸,秒级定位
报警可保存报警图像和人脸照片,可存储分析修正。
统计输出多种图表
可输出陌生人表格 ,温度异常人员表格。
陌生人报警功能
系统自动识别分析陌生人,并进行报警推送

疫情背后的高科技抗疫手段

疫情背后的高科技抗疫手段

疫情背后的高科技抗疫手段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播。

在这个特殊时期,春节假期延长、学校推迟开学、单位延期开工。

人们的生活仿佛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有哪些高科技装备被投入了抗疫一线呢?AI+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疫情暴发之时恰逢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往来各地的流动人口规模异常庞大。

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体温异常。

所以,如何能够快速地对流动人员进行体温筛查便成了一个大难题。

我们常常使用的手持式测温枪,由于必须挨个进行测量,所以效率显得十分低下,还会导致大量人员滞留,因此对于防疫更加不利。

“AI+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能通过非接触方式快速检测人体温度,准确地查找、判断人员是否存在体温异常现象。

它是将人工智能的识别算法与红外测温相结合,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需要测试温度的位置(额头),再由红外摄像头识别该位置,最后生成数据。

这套系统大致由热成像摄像机、黑體、视频显示器、计算机系统等组成。

黑体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陌生,所谓黑体不一定是黑色的,它能够吸收外来的全部电磁辐射,并且不会有任何的反射与透射。

物理学家将黑体作为热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简单地说,黑体就是我们这套系统中测量温度的“标尺”。

热成像摄像机通过采集物体发出的红外电磁波,同时将红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将被测量物表面的温度显示出来。

“AI+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在使用时,先通过AI人脸识别系统找到需要测温的部位,一般是脸、额头等,然后将其映射到热成像摄像头中。

由于将黑体设置在热成像视野范围内,所以可以利用黑体的特性开展测温标定,进行测量温度实时校正,再通过AI(人工智能)一定补偿算法来给出实际的体表温度。

最后将视频画面和个人体温对应数据显示在监视器上。

如发现体温异常则触发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一步处置。

“AI+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可对流动人群进行无接触式快速测温,已经在我国许多机场、火车站等场所投入使用。

AI智能防疫解决方案

AI智能防疫解决方案

AI智能防疫解决方案AI智能防疫解决方案第一章背景与需求1.1 应用背景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防疫工作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防疫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需要引入智能化技术来提高防疫效率和精度。

1.2 需求分析1.2.1 智能管理智能管理是智能防疫系统的核心需求。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人员进出、体温检测、口罩佩戴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1.2.2 数据运营数据运营是智能防疫系统的重要需求。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1.3 总体目标本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和精度,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防疫保障。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2.1 设计思路本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人员进出、体温检测、口罩佩戴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同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2 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示等模块,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

2.3 技术实现本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温度检测、口罩检测、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对人员进出、体温检测、口罩佩戴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同时,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文章中没有格式错误,但是有明显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如“2.3.2访大厦前台前台人脸录入系统客”,这是一个重复的段落。

以下是文章的改写:总体架构本文介绍了一个大厦人行管理综合平台,该平台包括数据链管理、前台人脸录入系统、楼层子公司登陆和微信前端部分系统等功能。

大厦人行管理综合平台详情2.3.1大厦数据链管理大厦数据链管理是该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可以实现对大厦内所有人员的信息进行管理和监控。

疫情防控综合云平台建设方案人脸识别+疫情大数据分析+疫情预警+疑似病例追踪

疫情防控综合云平台建设方案人脸识别+疫情大数据分析+疫情预警+疑似病例追踪
建立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性。
预期效果与影响
• 效果 • 提高疫情防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和扩散。 • 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提升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增强社会公信力和形象。 • 影响 • 该平台将为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有利于提高疫情防控的整体水平。 • 该平台的应用将有效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 该平台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疫情防控服务,增强社会公信力和形象。
实施策略与措施
策略: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一 个稳定、安全、易用的疫情防控综合云平台,实现数据 共享与交换、信息协同与高效处置。
确定平台建设的技术架构和功能需求,制定详细设计方 案。
开发人脸识别、疫情数据分析、疫情预警和疑似病例追 踪等功能模块,并进行测试与验证。
措施
整合现有的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 享和交换。
07
疫情防控综合云平台的未来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
人脸识别技术的持续优化
随着算法的不断进步,人脸识别技术将更加精准、快速,提高疫情防控的准确性和效率。
疫情防控与医疗信息化深度融合
未来综合云平台将更好地与医疗信息化系统对接,实现疫情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深度分析。
智能预警和预测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综合云平台将能够实现智能预警和预测,为疫情控制提供更 加科学和精准的决策支持。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疫情防控 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06
平台建设方案实施计划
建设目标及实施范围
目标

2023-校园疫情防控人脸识别系统方案-1

2023-校园疫情防控人脸识别系统方案-1

校园疫情防控人脸识别系统方案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校园迎来了疫情的考验。

为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校园疫情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以加强校园疫情管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校园疫情防控人脸识别系统方案”。

第一步:采集师生信息在建立人脸识别系统之前,需要通过采集师生信息来构建数据库。

采集的信息可以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照片等。

其中,照片是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关键。

在采集照片时,需要确保照片的质量,避免出现过于模糊的情况,否则会影响后续的人脸识别效果。

同时,在采集时需要尊重师生的隐私权,不得泄露和滥用信息。

第二步:建立人脸识别数据库采集到师生信息后,需要将其加入到人脸识别数据库中。

人脸识别数据库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在线的。

其中,本地数据库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

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权限,比如只有特定的人员可以访问学生信息等。

第三步:建立人脸识别算法模型建立人脸识别算法模型,是人脸识别系统建设的核心环节。

在建立模型时,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训练模型,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训练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模型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第四步:设置校园入口人脸识别终端在建立好人脸识别系统的基础之后,需要设置人脸识别终端。

在校园入口、教室门口等场所安装人脸识别终端,实现红外体温测量、人脸识别等功能。

在终端的设置过程中,需要确保硬件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五步:运行人脸识别系统运行人脸识别系统,实现校园疫情防控的目标。

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控系统性能和数据安全性。

可以设置报警系统,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同时,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人脸识别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水平。

综上所述,“校园疫情防控人脸识别系统方案”可以加强校园疫情管控,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在建立人脸识别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师生的隐私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

工地科技防疫措施方案

工地科技防疫措施方案

工地科技防疫措施方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工地作为人员聚集的场所,必须采取科技防疫措施,保障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份工地科技防疫措施方案。

一、温度检测1. 安装红外线测温仪,对进入工地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即时报警。

2. 配备体温监测系统,通过远程监控中心,检测工地内人员的体温情况。

二、人脸识别1. 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对进出工地的人员进行识别和信息记录,实现非接触式进出工地,减少传播风险。

2. 人脸识别系统内置人员管理功能,记录人员的进出时间和工作区域,方便追踪和管理。

三、智能巡检1. 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配备温度检测、人脸识别和语音提醒功能,对工地进行巡查,减少人员接触。

2. 巡检机器人配备高清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工地内的情况,并通过云端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

四、智能安全帽1. 安装智能安全帽,实时监测工人的体温、心率等生理指标,并通过手机APP提醒工人注意身体健康。

2. 安全帽内置呼吸感应器,可以检测工人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五、远程办公1. 针对管理人员,推行远程办公制度,减少人员聚集,提供员工健康和疫情信息了解平台。

2. 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远程会议,减少人员流动,提高沟通效率。

六、安全教育与宣传1. 制作工地防疫宣传海报,张贴在工地各个角落,提醒工人注意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

2. 定期组织工人进行防疫知识培训,教育工人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发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七、数据分析和预警1. 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对工地内的人员密度、体温异常、防疫设施使用等情况进行监控和预警。

2.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预测工地内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八、卫生设施设置1. 在工地各个区域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液供应点,鼓励工人勤洗手、戴口罩,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定期对工地进行消毒作业,确保工地内部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通过以上工地科技防疫措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播风险,保障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

抗“疫’人脸识别体温筛查人员进出管控系统41页PPT

抗“疫’人脸识别体温筛查人员进出管控系统41页PPT
抗“疫’人脸识别体温筛查人员进出管控 系统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疫情下学校人脸识别及测温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疫情下学校人脸识别及测温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技术介绍 2.1 红外测温原理 在自然界中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都会有电
磁波辐射,辐射的电磁波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电磁波波长在 0.75~1000μm的称为“红外线”,红外线在传送时,由于外界
因素,穿透性会明显下降,大量数据证实,短波3μ~5μm及 长波8~14μm的两个波段受影响最小,一般的红外测温系统就 是利用这两个波段进行检测、计算物体的温度。红外线穿透绝 大部分的固体和液体的能力极差,因此,红外测温系统利用光 电设备来检测物体表面的红外线辐射,即主要通过采集热红外 波段(短波3μ~5μm及长波8~14μm)的光,从而探测物体 发出的热辐射,再利用红外辐射原理———辐射定律:
前言 人脸识别及测温门禁系统后疫情期间的管理方式是,所有
师生员工返校前向学校提交返校申请,审批通过后才可进入校 园。进校采用带人脸识别加测温功能的设备(含未戴口罩报警功 能)、校园卡、身份证、3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识别成功后,闸机 开启,进入校园。其中身份证识别方式可以供外来访客共用。
目前学校采取封闭管理,校内教职工凭人脸识别及测温等 方式进入校园往来单位工作人员和车辆需要经过预约,预约 成功后,到校园门禁处识别、测温正常后才能进入校园。实现
例,介绍了高校复学后对人员管控的技术方案,分别对人脸识 别技术和红外测温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阐述了系统整体架构, 系统建成后,校内师生凭人脸、校园卡、身份证等方式识别并 测温进入校园,有效防止了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给师生营造了 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侯国栋,常迎梅.具有红外测温功能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设计[J].
其中:
即为最终的样本权重。 3 系统架构
本次项目新建的传输网络将实现所有前端测温点设备与所 在管理中心联网,负责将前端门禁的人脸、卡片等数据传输到 管理中心的后端系统,包括接入光缆、网线、电缆、配线架、 交换机、光模块等设备。主干传输网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安防 主干专网,相关的主干布线、子网络布线和网络设备均包含在 本次工程范围内。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

防疫快讯:防管控一体,豪越推出人员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平台

防疫快讯:防管控一体,豪越推出人员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平台

防疫快讯:防管控一体,豪越推出人员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平台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不太明朗,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和管控工作,全国各地正加快街道、社区、物业、单位大门的集中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建设,助推科学防疫。

豪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疫情初期起,披星戴月、持续投入,研发并推出科学、有效的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平台,现已在多个单位与社区有效运用,并得到了有关单位领导与用户的高度认可与好评,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安全防疫科学防疫标配:人脸识别+测温+管理平台豪越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平台以“人脸识别”系统作为安全认证智能化手段,配合测温设施及管控平台,贯穿所有需要验证身份的环节,同时集成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时统计分析并挖掘有效数据,助力构建健康科学的防疫系统,确保公共环境安全。

豪越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平台,主要适用于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厂房厂区、办公楼物业等公共人员出入密集地的大门口人员出入防疫管理,当检测到进出人员体温异常、身份异常时,及时报警,提醒防疫管理人员及时应对处理。

例如,针对社区防疫,该平台可以进行人员数据统计展示,区分业主、住户及外来人员的不同身份,详细展示几点几分出入几次等具体数据。

高配:可升级为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豪越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平台可灵活增配模块,通过安装高点摄像头,融合低点监控、车辆监控、人脸卡口等多方数据,从而将高点视频内的建筑物、街道、人、车、突发事件等细节信息以点、线、面地图图层的方式,自动叠加在基于高点视频的“实景地图”上,形成安全、纵览全局和掌控细节的多方位立体化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街道、社区或物业周界安防可从人工巡视改为摄像头监控,结合内部对讲系统,遥相呼应,全面提升安防管理,发现情况统一调动,具有覆盖面广、24小时防控、数据可追溯及低人工成本的优点。

安全防疫出入管理平台案例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套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正在为社区居民服务,通过对人脸的识别作为门禁开启的钥匙,它具有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便利。

智慧鄢陵防疫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鄢陵防疫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鄢陵防疫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智慧鄢陵防疫系统一、背景介绍鄢陵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当前正面临着新冠疫情的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和扩散,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水平,我们设计并推出了智慧鄢陵防疫系统。

二、系统功能1. 人员管理功能: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出鄢陵的人员进行识别和登记,建立完整的人员档案库,并与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进行绑定,方便追踪和管理。

2. 体温检测功能:在重要场所、人流密集地方、企事业单位等设置红外线体温检测仪,实时对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将数据上传至系统,实现自动化的体温监控。

3. 疫情分布查询功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全国的疫情数据与鄢陵地图进行结合,提供疫情分布查询功能,方便市民随时了解疫情。

4. 疫情预警功能:通过与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实时对接,系统能够获取最新的疫情数据,并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向用户发送疫情预警信息。

5. 消息推送功能:系统可以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向用户推送防控政策、疫情通报、防护知识等信息,提高市民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 定位追踪功能:系统能够通过手机信号、GPS等技术,对疫情密切接触者进行定位追踪,提高疫情排查和溯源的能力。

三、系统架构智慧鄢陵防疫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设备、数据中心和用户手机APP三个部分。

1. 前端设备:包括人脸识别设备、体温检测仪、红外摄像头等,用于采集人员信息和体温数据。

2. 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和存储前端设备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并提供API接口给用户手机APP。

3. 用户手机APP:为市民提供各类疫情信息查询、预警推送、登记查询、申报健康状态等功能。

四、系统优势1. 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人员的体温和位置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准确性: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红外体温检测技术,确保人员信息和体温数据的准确性。

3. 高效性:系统可以自动化地进行人员登记、体温检测和疫情查询等工作,减轻人力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物资控制(省)
当前检测手段需要投入大 量人力物力; 传统热成像体温筛查方案 成本较高,安装部署相对 复杂。
1.3 适用场景
企业大楼、园区
医院
住宅小区
工厂
学校、宿舍
机场、火车站
……
适用于机场、火车站、医院、学校、住宅小区等场景
01 方案简述
行业智能硬件定制
1.1 现状需求分析
目前“肺情”疫情严峻,随着复工时间临近,社区人员及企业员 工管控工作越加苦难。
教育做好开学后的防控工作。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校门
出入管理,对出入学校的车辆、人员要做好检查和登记。必要时 学校要配备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器,对发热人员按防控要求及时送 诊。
工商监督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测量体温、佩戴
口罩等防控工作要求。按照重点保障、全面铺开的方式,迅速围 绕以下单位展开:大型连锁超市、农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连 锁餐饮单位、大型餐饮单位、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 央厨房、网络订餐单位、药店中小型餐饮单位、各类学校食堂。
口 新建人员通道/安检门
高速出口、 车厢、机舱等 人工灵活巡检
视频测温布控系统
服务器
无感测温:建立防疫首道防线
半球摄像机
交换机
管理 客户端
枪式一体机
热成像非接触式体温筛查
人体测温黑体
体温初筛:温度显示异常报警 可视管理:热成像图实时查看
筛选出温度异常人员
人工复测(耳温枪/水银 计)
在线筛查
手持筛查
企业各机关企事业单元、公共场合经营办理者应设置装备摆
设体温检测设备,对进入公共场合的人员(含从业人员)进行检 测
1.2 需求分析
快速灵活布控(快)
当前城市交通、文教卫、 工商企业等城市公共区域 都未设置合理的检测手段, 急需设备能够进行灵活布 控,减少人员投入。
效率提升是关键(好)
目前检测手段单一,主要 以接触式的耳温枪和水银 温度计为主,在人员较多 的情况下,每个人单独检 测费时费力。
——习总书记2月1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讲话
疫情发展形势不减,待 管“外来/流动人员”日趋 回归,管理工作难度、强度 将会增加。
行业智能硬件定制
1.1 背景介绍
交通加强防控工作指导,督促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配合卫生健
康部门,落实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和汽车、船舶等密闭交通运 输工具的通风、消毒、测体温等必要措施。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下,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在交通枢纽客运场站提供场地设置旅客体 温监测设施。
测温技术原理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都能辐射电磁 波。热成像主要采集热红外波段(8μm-14μm)的光,来探测物体发出 的热辐射。热成像把热辐射转化为灰度值,通过黑体辐射源标定得到的 测温算法模型(温度灰度曲线)建立灰度与温度的准确对应关系,从而 来实现测温功能。
热成像体温筛查:是指通过热像仪(非接触式方式)初步对人体表面温 度进行检测,超过正常体温即判断存在发烧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建议 复测,复测时建议使用耳温枪或者水银温度计测温。 对于人体而言,体内温度相对是恒定的,但是人脸温度由于流汗或者风 吹影响,会有一定的变化。热成像相机通过检测人表面的热辐射进行测 温,测温结果也会随着流汗或者风吹出现波动,因此热成像体温筛查系 统建议用于室内相对稳定环境。
行业智能硬件定制
1.2 AI智慧防疫优化
人脸识别技术 红外体温检测技术
AI智慧防疫 远距离、非接触、更安全 速度快、精度高、省人力 人脸与温度关联率>99.9% 声光与弹窗提醒 口罩识别,规避飞沫传播 避免体温计交叉感染风险 实时信息统一呈现与存档
人工防疫
人员身份识别、进出管理难度大 人员异常体温检测效率低 基层管控人员工作任务艰巨 工作方式存在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 相关情报难以快速远程掌控
行业智能硬件定制
1.5 产品特点及配置参数
产品概述: 专业ISP图像处理,超强智能宽动态,无畏强 光、逆光和黑暗,适应各复杂光线场景 支持活体防伪,解决照片、视频攻击 支持多人脸识别、最大人脸识别模式,人脸识 别精度>99.5% 万级人脸库,毫秒识别通过、人脸识别速度 (1:N)≤0.2S/人 支持接入配套客户端,实现人员管理、门禁管 理、考勤数据管理与操作 夜间红外,高效节能工作,通过人体感应自动 进入人脸识别工作模式并打开补光 支持脱机运行,无需联网
总体架构
网线 交换机 三脚架
已建人员通道场景(比 如:城市交通(火车站、 汽车站、地铁、机场等)
安检入口 临时布控
已建人员通道场景(比 如:城市交通(火车 站、汽车站、地铁、机
场等) 安检入口 利旧改造
未建人员通道场景 (比如:学校、企业园 区、写字楼、商场等)安
检入口 临时布控
未建人员通道场景 (比如:学校、企业园区、 写字楼、商场等)安检入
1.3 应用平台
社区1居民/企租户/企业员工
进出数据 体温数据 平台记录
人脸识别pad (出入口)
进出数据 体温数据 平台记录
系统平台
行业智能硬件定制
1.4 核心功能
1. 进出人员身份识别,进出权限鉴定; 2. 体测检测采集,异常温预警人员记录(异常体温,被拒绝进入)查询查看; 3. 刷脸进出刷脸数据统计查看(进出时间、体温数据、现场图片); 4. 是否佩戴口罩,戴口罩识别; 5. 识别结果信息图像、语音提示; 6. …
行业智能硬件定制
出入登记 体温检测
系统设计
我们如何解决?
人员测温管控系统
将人体温度、人脸特征、人证信息作为 通行权限判别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借助自动控
制、深度学习技术等,实现人员测温管控快速通 行的目的。
该系统包含视频测温布控、安检门管控、人 员通道管控几种形式,可广泛应用于机场、火车 站、医院、学校等场景,实现人员出入口温度+通 行权限双管控。
人脸识别具有远距离性、非接触性等特点,可有效辅助居民进 出人员身份鉴定,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基层管控人员工作压力。
如何监管外来流动人口? 如何控制每户人口进出权限? 如何快速远程掌控每个社区人员/员工进出情报? 如何快速远程获知社区/企业异常体温人员情情报?
以“人防”方式进行人员管理及 工作推进工作量巨大!
抗“疫’人脸识别体温筛查 人员进出管控系统
身份识别
零售餐饮
O2O行业
金融支付
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 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 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 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 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