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最新范文
城市湿地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城市湿地保护的合理化建议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海岸等巨大的生态功能,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湿地所具有的景观和文化价值也为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我国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湿地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
2000年,国家17个部门在总结多年来湿地保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确定了全社会共同加强湿地保护的行动纲领。
2001年,国家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将湿地保护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纳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2002年,国家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将湿地保护作为事关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组织研究。
2003年,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同年,国务院批准了由10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湿地保护和恢复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全国已有约1600万公顷,近40%的天然湿地纳入353处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一大批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保护。
我国黑龙江省扎龙等21块总面积达303万公顷湿地被列入了《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我国湿地保护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但是,也必须看到,一些地方仍在对湿地盲目围垦、改造,导致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有些重要湿地甚至丧失了湿地功能,湿地保护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国务院于2003年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是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
探讨对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探讨对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也开始更加严重,对各奔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在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中,湿地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只有科学合理的对湿地进行全面的保护和利用好,才能促进提高我国现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如何在现阶段开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湿地保护;合理利用前言:湿地一直都有地球之肾的说法,对全人类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为我们提供淡水资源,充分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气候调节以及防范自然灾害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在净化水质还是在工业原材料中,都拥有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是随着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扩大的工业规模领域,严重的影响了湿地的环境。
因此,不呢呢主要探讨的就是湿地的保护有合理利用。
一、开展湿地保护的意义(一)提高生态效益湿地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做好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
湿地就像是一块沾满了水的海绵,其中储存着大量的水资源,尽量减少形成下游洪水的可能,同时还能对地下水进行补充。
湿地本身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通过大自然的蒸发作用,就能够通过蒸汽的方式将湿地中的水资源持续的输送到空气中,从而更好的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除此之外,湿地还具备净化天然水体的作用。
湿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平缓,水流在经过湿地时的速度相对来说也比较缓慢,对水中的杂质起到一定的沉淀作用。
还有部分湿地的植物本身还拥有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将湿地净化水的能力充分的提升上来。
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很多动植物提供了相对来说比较舒适的成长环境,确保生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社会效益通过建设湿地公园的方式,就能够有效的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
在湿地内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选择。
最新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参考
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地政府和环保组织纷纷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湿地的建议。
本文就此问题进一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正视湿地生态破坏的现状,及时采取措施,从根本上保护湿地生态。
对于一些已被破坏的湿地,应该进行修复和规划。
同时,应该强化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切实维护湿地生态的稳定和完整。
其次,加强湿地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在不断增长的经济福利推动下,过多的人们仍然没有意识到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湿地生态的宣传和教育,向公众普及湿地的生态价值,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再次,积极开展湿地综合治理,控制湿地污染。
湿地是自然蒸发和人为浸润水分的地方,对水生动植物起到了很好的环境调节作用。
但与此同时,污染表面水、底泥和土壤的源头控制也是湿地保护的重要手段。
湿地保护应注重水质、土壤等重要环境要素的综合治理,将其污染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最后,不断强化监测评估、动态调整环保政策。
随着湿地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对其效果的监测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应建立一套包含社会评估、环保评估和科学评估的湿地环保政策评估机制。
根据其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湿地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
总之,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和保护。
只有积极加强湿地保护,推动湿地生态建设,才能实现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共处,促进可持续发展。
保护湿地建议书精选范文(三篇)
保护湿地建议书精选范文尊敬的领导:湿地是地球上最为脆弱和珍贵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其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功能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湿地的破坏和减少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湿地,我们现向您提交以下建议:一、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1. 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包括举办湿地保护主题的展览、讲座和研讨会,向公众普及湿地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2. 在学校课程中增加湿地保护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湿地的意识。
3. 制作湿地保护宣传册、海报和视频等多媒体教育材料,广泛发放给公众和学校,提高湿地保护的知晓率和关注度。
二、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1. 制定并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湿地的界定、管理和保护责任。
2. 加大对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湿地保护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建立健全湿地监测和执法机制,加大湿地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湿地破坏行为。
三、建立湿地保护网络和国际合作机制1. 把湿地保护纳入国家生态保护规划,统筹规划和管理湿地资源。
2. 建立湿地保护协调机构,加强各部门和地区湿地保护工作的协作和沟通。
3. 加强与国际湿地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展湿地保护研究和项目实施。
四、加大湿地科研和监测力度1. 加大湿地生态研究力度,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建立湿地监测体系,定期对湿地的水质、植被、野生动物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湿地破坏问题。
五、鼓励社会参与湿地保护工作1. 鼓励社会各界组织开展湿地保护志愿者活动,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湿地保护行动。
2. 建立湿地保护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和资助,用于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保护湿地,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但湿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希望您能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逐步落实上述建议。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绿地、湿地等自然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湿地公园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土地资源短缺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往往受到土地资源短缺的限制。
许多城市的土地资源几乎被工业园区、住宅区等用地所占据,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土地空间。
2.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工业污染、交通排放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往往遭受到破坏。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需要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这无疑增加了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
3.用地多元化城市中的用地多元化使得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难度增大。
要想建设一座完整的湿地公园,需要在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和谈判,以确保用地问题得到解决。
4.投资成本高昂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场地清理、生态修复、建设设施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
而且,城市湿地公园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对策探讨1.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废弃的工厂、矿区等土地资源可以进行再开发,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对这些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从而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需要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强化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3.多方合作,共同开发用地在城市用地多元化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城市湿地公园用地。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方式,协调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实现用地空间的整合。
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与对策
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与对策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城市的环境调节、资源供应、灾害防治以及人居环境的美化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被改造为城市建设用地,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向城市边缘湿地,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严重破坏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这给城市湿地的恢复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从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出发,结合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国内外城市湿地建设的现状,展望城市湿地建设的趋势。
提出我国城市湿地的建设对策,以期为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1 国内外建设现状20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展了有关退化湿地生态恢复、重建的研究。
美国费城的德拉瓦河岸Penn“s Landing开发计划,曼哈顿哈得逊河畔的滨水游步道设计等。
目前,国外的城市湿地空间规划从生态角度出发,将水体、堤岸、滩地、植被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统一规划和设计。
恢复这些自然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终实现湿地生态恢复、洪泛控制、水质自净、生物繁衍和人类休闲娱乐的综合目的。
城市滨水区的复兴成为了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也开始认识到湿地“生态体系保护、恢复和创造”,以及“净化环境”的重要性,引进了有关河流整治的一些新理念,霞浦湖湿地恢复计划,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对城市湿地生态恢复、重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主要集中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城市湿地的生态恢复方面[5,6]。
我国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已经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作为我国的长期奋斗目标。
虽然我国对退化城市湿地生态恢复、重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我国对东湖、滇池、太湖等[7-9]浅水湖泊的生态恢复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许多地区开展城市湿地的建设研究,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的长春、哈尔滨、大庆;黄河流域的天津、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杭州市、上海市的梦清园,以及青藏高原的拉萨市拉鲁湿地都实施了城市湿地恢复的重大生态工程。
保护湿地环境建议书范文
保护湿地环境建议书范文
1. 背景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也是重要的水文和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城
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湿地被填埋、开垦和破坏,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保护湿地环境,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建议
以下是一些保护湿地环境的建议:
2.1 建立湿地保护区
应建立湿地保护区,限制开垦、填埋和破坏湿地资源。
保护区应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管理区等,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2 加强管理和监督
湿地保护区应实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禁止非法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
同时,
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问题,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2.3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
开展湿地保护主题活动、展览和演讲等,增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4 吸收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除了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也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
可以
依据具体情况,鼓励社会团体、学校和企业等机构参与湿地保护活动,共同维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环境。
3. 结论
湿地生态系统是人类经济、文化、生态系统均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湿地
保护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只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护好湿地环境,确保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湿地保护的意识,落实湿地保护措施和加强监管,共同建设美丽的湿地环境。
湿地公园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湿地公园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中一片宝贵的绿色空间,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然而,如何在保护湿地公园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湿地公园的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湿地公园自然保护策略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湿地公园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蓄水源、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确保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严格湿地水资源管理,确保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2)加强湿地植被建设,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3)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确保湿地生物种群的稳定与繁衍。
2.实施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是保障湿地公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建立健全湿地公园管理制度,加强对湿地公园的开发、保护、利用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明确湿地公园的功能区划分,合理规划湿地公园的发展方向;(2)建立健全湿地公园执法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3)加强湿地公园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二、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策略1.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我们要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推动湿地公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打造绿色旅游品牌;(2)推广湿地公园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值;(3)加强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产学研合作与创新是推动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为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具体措施包括:(1)设立湿地公园科研基金,支持相关科研项目;(2)开展湿地公园生态监测与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推广湿地公园科技成果,提高湿地公园管理水平。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一、引言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性和环境破坏,全球湿地面临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湿地的建议。
二、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1. 制定更加严格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湿地的定义、分类和保护范围。
2.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强湿地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3. 加强对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三、加强湿地保护管理1. 制定湿地保护规划,明确湿地的管理目标、保护措施和管理责任。
2. 加强湿地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湿地的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
3. 设立湿地保护基金,用于湿地的保护、修复和管理工作。
4. 建立湿地保护区,划定湿地保护区域,并加强对湿地的管控和保护。
四、促进湿地可持续利用1. 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提高对湿地功能和价值的认识。
2. 推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将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3. 鼓励湿地生态农业,推广生态种植和养殖方式,减少对湿地的破坏。
4. 加强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 建立国际湿地保护组织,促进国际间湿地保护的合作与交流。
2.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湿地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湿地问题。
3. 推动湿地保护技术和经验的国际交流,提高湿地保护的水平和效果。
六、总结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护湿地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湿地保护管理、促进湿地可持续利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让湿地成为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探析我国湿地保护及开发利用
探析我国湿地保护及开发利用我国是一个湿地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多样化的湿地动植物物种。
湿地不仅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发展,我国的湿地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湿地保护及开发利用问题也变得尤为紧迫。
本文将探析我国湿地保护及开发利用的现状与挑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我国的湿地资源丰富,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滩涂等不同类型的湿地。
这些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不仅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防洪护岸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我国的湿地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许多湿地面临着污染、填海、围垦等问题,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湿地面积大幅减少,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据统计,我国湿地面积在过去50年中减少了一半以上,丧失了大量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资源丰富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湿地资源可用于渔业、农业、旅游等方面,对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湿地规模的不断减少,湿地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湿地开发过度、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给湿地生态系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三、我国湿地保护及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1. 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湿地面积减少、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服务能力。
2. 开发利用过度。
一些地方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滥用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退化、物种灭绝等问题。
3. 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湿地保护和利用的规划和管理不到位,缺乏长效机制和有效措施,使得湿地保护形同虚设。
1. 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科学合理开展湿地规划。
科学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合理规划和布局湿地开发利用项目,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服务能力。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为了保护湿地,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以下是一份保护湿地的建议书范文,旨在提供保护湿地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一、背景介绍湿地是指水体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沼泽地等。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退化,亟需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二、保护湿地的重要性1. 生态功能: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持水源等,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 生物多样性: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湿地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3. 经济价值:湿地还具有旅游、渔业、农业等经济价值,保护湿地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保护湿地的建议和措施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湿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和保护。
2. 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湿地的生态特征和功能,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保护湿地的自觉性。
4. 建立保护区网络:建立湿地保护区网络,划定湿地保护区域,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
5. 控制污染排放:加强对湿地周边的污染排放的监管力度,控制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对湿地的污染。
6.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湿地旅游、湿地农业等可持续发展产业。
7.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间的合作,共同保护跨国湿地,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四、保护湿地的效益和成果1. 生态效益:保护湿地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 经济效益:湿地旅游、湿地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申论范文——城市湿地保护
城市湿地保护一、背景链接湿地被誉为“城市之肺”。
然而在气候变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多重压力下,我国的城市湿地正面临着数量减少、功能弱化的严峻挑战。
湿地是处于水域与陆地过渡地段的特殊生态系统,其种类繁多。
其中,城市湿地是按地域分类的一个湿地子集,具体指分布于城市(镇)地域内的各类湿地。
现阶段,我国城市湿地管理面临气候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压力,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法制建设滞后以及多头管理等诸多问题,急需加强城市湿地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能力建设。
二、标准表述[城市湿地发展问题分析]从全球来看,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广泛存在。
在我国,湿地特别是城市湿地的健康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湿地分布和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通过作用于湿地的面积、结构与分布,进而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温度、降水与蒸发量变化是影响湿地分布和功能的最主要气候因子。
温度升高会显著减少湿地面积。
欧洲南部半干旱地区的湿地研究表明,气温升高3℃-4℃,适于水生植物生长的湿地面积在5年之内将减少70%-80%。
加拿大的相关研究显示,区域年均气温升高3℃,将导致56%的流域湿地消失。
降水和蒸发量变化会大幅度改变湿地面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湿地对此尤为敏感。
美国的一些研究发现表明,降水、蒸发及蒸腾变化只要改变地表水或地下水位几厘米,就足以让湿地萎缩或扩展。
三是城镇化进程已对湿地环境保护构成严重威胁。
受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城市湿地普遍具有分布不均匀、面积较小、孤岛式的斑块特征,且斑块之间的结合度下降,增加了湿地内部生境破碎化的程度。
与其他类型的湿地相比,城市湿地受到的干扰以人为干扰为主,对湿地物质生产功能及社会服务功能的过度开发利用常常超出了湿地的自然容量,造成湿地数量减少、功能弱化。
以南京市为例,近些年来其湿地面积大为减少,交错带或城市内的湿地逐渐替代乡村内河流湿地。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一、引言湿地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和过度开发,全球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二、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1. 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海报、宣传册等,向社区、学校和公众传播湿地保护知识。
3. 举办湿地保护主题讲座、展览和研讨会,吸引更多人参与湿地保护行动。
三、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1. 制定更加严格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湿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2.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湿地的监测和管理。
3. 加大对湿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四、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1. 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恢复工作,包括湿地植被的恢复和水质的净化等。
2. 修建湿地保护设施,如围堰、护坡等,保护湿地免受外界干扰。
3.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
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1.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研究湿地保护技术和经验。
2. 参与国际湿地保护项目,共同保护和管理跨境湿地资源。
3. 促进湿地保护相关信息和技术的交流,提高湿地保护的国际影响力。
六、加强湿地保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开发湿地生态旅游,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增加当地居民对湿地的保护意识。
2. 推动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湿地农业和渔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湿地保护,通过捐赠、赞助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七、结论湿地是地球上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保护湿地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以及加强湿地保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实现湿地保护的目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湿地环境建议书范文(二篇)
保护湿地环境建议书范文一、背景介绍湿地是指含有水和植物的特殊地理区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的保护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为了保护湿地环境,我们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1. 湿地开发过度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开展了湿地的填海造陆、填湖造田等项目,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湿地植被破坏。
2. 湿地污染严重工业排污、农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对湿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污染物进入湿地生态系统会破坏湿地生态平衡。
3. 缺乏湿地保护意识由于对湿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人对湿地的保护意识薄弱,甚至对湿地进行破坏。
三、建议措施1. 制定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
对湿地开发的限制要明确规定,违法开发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2. 加强湿地保护监管组织相关部门对湿地保护进行监督和检查,建立湿地保护监管机制,加强对湿地开发和污染行为的查处力度。
3. 引导人们重视湿地保护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
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渠道,普及湿地知识,激发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热情。
4. 科学合理规划湿地利用在湿地保护和湿地利用之间寻求平衡,科学规划湿地利用,确保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目标得到实现。
5. 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湿地中的珍稀濒危物种。
加强对湿地生物资源的监测和研究,科学保护和利用湿地生物资源。
6. 推动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借助国际合作的力量加强湿地保护,共同应对湿地面临的全球挑战。
四、可行性分析本建议书提出的措施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并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支持。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湿地环境,并避免进一步的破坏。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建议书提出的措施,预期可以在以下方面取得显著效果:1. 减缓湿地面积减少的速度,保护湿地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标题: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引言概述: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还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防止洪涝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许多湿地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1.1 制定更加严格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湿地的保护范围和标准。
1.2 加强对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1.3 加大对违法破坏湿地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者,形成震慑效应。
二、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和监测2.1 建立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湿地资源的变化情况。
2.2 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建立湿地保护机构,加强湿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3 加强湿地保护监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监测湿地资源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三、推动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3.1 制定湿地可持续利用规划,合理规划湿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开发项目。
3.2 加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湿地保护,实现湿地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3.3 推动湿地旅游业的发展,将湿地资源开发为旅游景点,提高湿地保护的经济价值。
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跨境湿地保护4.1 加强国际湿地保护组织间的合作,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4.2 建立跨国湿地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跨境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4.3 加强国际湿地保护项目的合作,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五、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推动湿地保护创新5.1 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研究,提高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
5.2 推动湿地保护技术创新,开发高效的湿地保护技术和装备。
5.3 加强湿地保护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湿地保护专业人才,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结语:保护湿地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湿地保护公文范文
湿地保护公文范文
各相关部门:
我司位于XX市XX区,主要从事XX产业。
近期,我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公司附近的XX湿地出现了一些保护问题,特向相关部门提出如下建议,以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
一、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宣传
建议相关部门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湿地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湿地资源价值的认识。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普及湿地保护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各界保护湿地的意识。
二、完善湿地保护法规体系
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法规和规划,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明确湿地的保护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湿地定期监测机制,严禁在湿地非法排污、非法占地等破坏湿地的行为。
三、加强湿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建议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科学评估,根据湿地类型和特征制定保护措施。
合理开发湿地旅游等,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前提下,推动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增强企业湿地保护意识
建议相关部门利用各种渠道,引导企业增强保护湿地的责任感,鼓励企业减少生产对湿地的影响,支持企业开展湿地保护公益活动。
企业也应主动加强环境管理,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保护周边湿地环境。
我司愿意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湿地保护工作,为保护当地珍贵的湿地资源贡献力量。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
XX公司
日期。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
保护湿地建议书范文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和过度开发,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一份保护湿地建议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湿地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问题、保护湿地的措施以及政府和公众的责任等方面,详细阐述保护湿地的建议。
一、湿地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为众多的植物和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湿地还能够吸纳大量的水分,起到调节气候和防洪的作用。
此外,湿地还能够净化水质,提供食物和资源,支持渔业和农业发展,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湿地被填埋、开垦和污染。
2. 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湿地水位下降,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3. 水污染问题严重,大量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排放到湿地,导致湿地生物和植被受到损害。
4. 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行为,破坏湿地生态平衡,威胁湿地生物多样性。
三、保护湿地的措施为了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平衡,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制定和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湿地保护的法制化建设。
2. 加强湿地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湿地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湿地保护活动。
4. 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力度,采取适当的措施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
5. 加强湿地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湿地的巡查和执法力度。
四、政府和公众的责任保护湿地是政府和公众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1. 政府应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和管理工作。
2. 政府应加强对湿地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确保湿地可持续利用。
保护湿地建议书精选范文
保护湿地建议书精选范文保护湿地建议书精选范文湿地是指在陆地和水之间的过渡区域,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维持水生植物等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人类的破坏和开发,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威胁。
因此,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保护湿地建议书精选范文,希望广大读者们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保护湿地的行动。
一、研究制定湿地保护计划推出一套有效的湿地保护计划是保护湿地的第一步,应明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时间表,目标要明确、操作性强,方案要真实可行、不断改进并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调整,时间表要做到协调一致,确定负责部门和对策,同时注重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和参与度,有效保障湿地生态的持续稳定性。
二、加强湿地监管,防止乱占乱建加强湿地监管是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要在湿地周围建立有效的保护区域,并严格执行湿地保护规定和管理制度,对于乱占乱建、污染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同时多方联合,收集相关情报和数据,共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守护湿地的正常运行。
三、重点区域建立保护池塘保护池塘是保护湿地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保护形成湿地鸟类等动物群落的规模和繁衍,对于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在重点区域建立保护池塘,可以有效保障湿地的生态系统,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可以吸引大量鸟类等动物前来栖息繁殖,提高湿地生态选择性和存活率。
四、湿地所有人要依法履行保护湿地的责任湿地的所有人应当依法履行保护湿地的责任,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增强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性,同时在使用湿地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促进人类自然和谐发展。
五、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完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完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保护湿地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湿地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可以更好地掌握湿地的动植物种类、数量、生态特征和分布等信息,为湿地保护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摘要:在城市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
未来城市规划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进行湿地恢复,建立持续的城市湿地恢复监控机制,减少人为干扰,建立相应的政策指导,对城市湿地进行切实有效地治理与保护。
一、城市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受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影响,形成了在城区中面积较小、分布不均匀、孤岛式生境的斑块,斑块之间的连接度低,湿地内部生境的破碎化较为严重。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众多服务功能,包括:①为城市居民、城市提供必需的水源;②为城市提供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③调节区域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④为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栖息地,形成物种多样性;⑤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
此外,一些城市湿地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及科普教育基地。
二、城市化对湿地生境的影响20世纪初至今,城市人口增长了近10倍,城市人口比例从14%增到50%。
快速城市化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情况加剧,也导致了城市湿地生境的丧失[1~2]。
如,北京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有8个湖泊共33.4hm2:湿地面积被填。
具有500年历史的护城河也遭同样厄运,1953年护城河面积为41.19km,现在剩下的总长度不到原来的一牛[3]。
美国农业部门的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都涉及侵占湿地问题,美国已丧失了58%的湿地[4]。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规划,湿地受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并对其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5]。
另外,因湿地生境条件的改变以及湿地规划中盲目引进一些异地物种,引起外来物种对湿地生境的入侵,降低了本地物种的存活机率,增加了城市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难度[4]。
三、城市湿地保护相关措施一个未受异常自然和人类扰动的湿地,因其物种的多样、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而处于健康状态。
当外力扰动超过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时,湿地生境恶化,功能退化,进而影响区域环境[6]。
城市湿地的保护及恢复,需要相关部门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
3.1进行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高速公路、城市建筑等基础设施的扩建,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湿地水文和生物学特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湿地物种多样性与流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湿地水面波动情况密切相关。
在湿地流域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小于4%和大于12%的区域中,具有明显的湿地水面波动[7]。
当研究区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高于10%时,湿地生境功能逐渐下降。
虽然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阈值因流域特征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最佳阈值应保持在8%—10%,同时应保持50%的森林植被,用于改善湿地生境状况。
综合国外的一些研究经验后认为,在进行城市湿地物种保护时,对湿地水文特性要求应遵循几条原则:①年平均水面波动高度不能超过20cm;②一年的全部干旱期不能超过2周;③避免因流域发展过程中永久湿地转变为暂时湿地;④一年中大于15cm水面波动的频率不能多于6次;⑤一年中每一次大于15cm水面波动的持续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7]。
这些相关湿地保护措施理应以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完成,从而达到维持城市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3.2进行科学的湿地景观设计,维护湿地生态安全和公众安全维护湿地生境的生态安全,是城市湿地治理的重要措施。
作为市民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在恢复及重建湿地生境时,应通过科学的设计,提高湿地环境的安全性,保证公众安全。
(1)维护湿地生态安全是城市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人类、自然灾害(洪水、干旱等)引起的干扰,都影响着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
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干扰类型、作用机制和扩张路线,并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控制干扰的发生及扩散,达到保护城市湿地的目的[8~10]。
(2)合理设计湿地坡面。
湿地坡面是市民接触湿地的界面,不合理的湿地坡面设计,会增加湿地的危险系数,降低其休闲、娱乐等功能。
通过结合区域土壤、植被等自然特征和城市文化特点,设计出安全系数较高的湿地坡面。
在建立湿地坡面台阶时,权威人士认为,台阶的垂直高度和平面宽度间比值小于1/8时效果最佳[11]。
(3)控制湿地生境传染病源害虫。
通常,大多数湿地可为蚊子等害虫提供定居、繁殖的生境条件,所以控制害虫的定居及扩散也是保护公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在充分认识不同蚊子的生活特性及传播病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湿地治理[12]。
在湿地系统中控制蚊子种群时可考虑以下几方面[11]。
①湿地斑块特征。
斑块形状特征较简单、面积与边缘周长比值较低的水池可抑制蚊子种群的定居及繁殖,而面积较小的水池(<0.2hm2)则可为蚊子提供适宜的栖息地生境。
因此在城市废弃水池中建立人工湿地时应通过合理设计,控制蚊子种群的繁殖生长。
其具体措施包括设计湿地陡峭的边缘(>30度)和较深的底部(>1.3m)。
②湿地水文。
水面开阔、波动较大的湿地可限制蚊子种群的定居和繁殖。
因为水面波动可以破坏蚊子的呼吸作用,并且抑制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减少蚊子的生存栖息地。
③水质。
湿地水质是控制蚊子种群的重要决定因素,营养物质含量高的水体有利于蚊子生存及繁殖。
所以,在湿地规划和设计中,应控制湿地污染源,同时通过相应的措施,维持湿地水面流动,增加水体含氧量,以减少蚊子种群。
④植被。
湿地植被是蚊子种群的食物源,也为蚊子子孓种群提供了理想的避难所。
如果定期收割密集的自然植物群落,改善捕食者的生境条件,将会减少蚊子种群。
⑤化学和生物学祛除措施。
在蚊子的繁殖区域中将主要使用适宜的杀虫剂及引入其捕食者来控制蚊子种群。
但如果长期使用化学药品不仅使蚊子产生免疫功能,降低灭蚊效率,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以天敌来控制蚊子种群。
湿地的无脊椎捕食者能降低蚊子幼体种群,但问题是难以调控无脊椎捕食者种群动态。
可利用蝙蝠和鸟类捕食成年蚊子的生活习性,建立鸟类人工栖息地,控制蚊子种群。
同时引进以害虫为食的鱼类,不仅抑制蚊子种群的增长,也可获取一定的商业利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湿地蚊子治理措施。
⑥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
建立相应的通风和洒水等基础设施,增加水面干扰,抑制蚊子的产卵及繁殖,降低蚊子种群的生长。
在城市湿地治理中,要利用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景观规划学、生态安全格局等相关原理,以专业研究人员为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高湿地安全(包括公众安全和湿地生态安全),达到湿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3.3建立及恢复城市湿地时应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乡土物种是通过多年的物种选择证明适宜生长于本地生境的物种。
在恢复及建立湿地植被时,利用本地物种不仅加大了实际工作的可行性,也可节约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
而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包括非正常因素的人为引入),则易给当地湿地原有生物带来不利影响[12]。
生物入侵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绝灭,经济代价是农林渔牧业产量、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防治费用的耗费[13]。
因此,为了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建立及,恢复湿地系统,在物种引进中应首先考虑乡土本地种,若确需引入外来物种时,须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引进种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管体制及全面的检疫体系。
3.4建立持续的城市湿地监控机制在湿地生境退化和丧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可通过恢复和重建湿地生境来维持其特有功能。
要完全恢复功能健全的湿地一般需要经过10年—15年,而且湿地系统各项功能的发育速度有所不同。
如在湿地重建过程中,水文功能恢复得比较快,营养物质也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而成,但要发育成支持多种野生动物的湿地生境则需要多年的时间[14]。
大多数城市湿地恢复项目,当其湿地群落结构有比较合理的比例时,可认为湿地恢复得比较成功。
在对湿地功能和结构的要求上,城市湿地与“自然湿地”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工业区中的湿地具有控制污染的作用,一些城市公共绿地中的湿地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可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
因此对于这些城市湿地来说,它们的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是最重要的。
这些湿地虽然具有与自然湿地不同的群落结构,但是它们可以提供特有的服务功能。
在恢复此类湿地生态系统时应选择容易栽培的本地区物种,另外,城市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以对城市湿地进行持续的测定和调控。
在城市湿地治理过程中,湿地监控时间的长短是重要的决定因子[14]。
3.5合理解决人类干扰问题城市湿地经常受到人类干扰,例如修建城市基础设施而引起的湿地内部生境破碎化、城市三废处理造成的湿地污染等。
所以,在城市湿地治理时必须考虑这些干扰因子。
城市人类干扰可分为持续的胁迫式干扰和短暂的脉;中式干扰,因此而产生的生态反应也可分为胁迫式和脉冲式反应[15]。
胁迫式干扰是长时间的,例如城市扩张过程中高速公路的修建等,脉冲式干扰持续时间较短,例如河道污染等。
不同干扰类型对湿地群落结构产生不同影响:(1)湿地植被对于胁迫式干扰可产生胁迫式和脉冲式反应,随着干扰时间的持续,原有个体持续死亡,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抑制原有种群的恢复,从而使得群落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胁迫式反应)。
而在干扰强度较小的情况下,生物个体可以适应新的生境条件,群落结构变化小(脉冲式反应)。
(2)湿地植物群落对脉冲式干扰产生脉冲式生态反应,如湖泊受到污染物短时间泄漏的影响时造成一些生物个体的死亡,但是只要停止排放这些污染物即可很快恢复原有的种群。
对植物群落进行轻度人为干扰,可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合理利用人为干扰,维护湿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是湿地治理的关键。
应在城市建设中就人类干扰类型及生态反应的不同情况,建立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维护城市湿地的群落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这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6建立相应的政策指导,保护城市湿地国家湿地保护政策对城市湿地治理起着重要作用。
前瞻性的、科学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方针,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而且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8]。
佛罗里达州关于水系和湿地管理方面的历史政策不仅造成湿地丧失,而且对整体景观构成威胁。
而现在联邦和州政府的一些政策中,几乎所有类型的湿地受到了保护,并为湿地保护及恢复提供了专项基金[16]。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滞后的湿地恢复计划难以弥补由于自然湿地丧失所损失的湿地功能。
所以,国家政府决策部门应加大湿地研究的力度,建立系统的湿地研究信息库,依据不同的城市湿地功能特征,确定不同的治理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的城市湿地保护法律体系,从而达到保护城市湿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