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染色(颜色三角)
活性染料染色原理
活性染料染色原理活性染料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技术,用于织物、纺织品、纸张等材料的染色。
活性染料通常呈现出强烈的可溶性、高色牢度和良好的亲和力。
其染色原理是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子通过共价键或氢键与被染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染料牢固地结合在材料纤维或纸张上。
活性染料具有多种活化基团,如亚胺基、酯基、酰胺基、硫酸基、游离酮基等。
这些活化基团可以通过与纤维上的羟基、胺基等官能团发生反应,实现染料与纤维的结合。
活性染料分子结构复杂,一般含有芳香环、杂环和侧链等多个部分。
这些结构部分可以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纤维发生相互作用,增强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
染色过程中,活性染料分子首先通过化学反应与纤维表面结合,形成一个暂时的结合物。
然后,在染料经历搅拌、加热等步骤后,结合物中的活化基团与纤维官能团发生热反应,形成更稳定的共价键连接,从而确保染料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
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还可能涉及到还原和氧化反应。
染色前,染料分子通常是氧化态,无法与纤维结合。
而在染色过程中,还原剂的作用下,染料分子被还原为可与纤维结合的形式。
染色结束后,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将染料分子重新氧化,使染料变得不溶于水,提高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
与其它染色技术相比,活性染料染色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活性染料具有极好的颜色鲜艳度,在染色过程中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使得染料颜色鲜艳且牢固。
其次,活性染料对许多纤维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特别是对于天然纤维,如棉纤维。
最后,活性染料具有良好的耐洗度和耐光度,可在多次清洗和日晒后仍保持良好的颜色质量。
总之,活性染料染色是一种重要的染色技术,通过染料分子与纤维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染料与纤维的牢固结合。
活性染料染色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色牢度和耐洗度,广泛应用于织物、纺织品和纸张等材料的染色。
随着科技的进步,活性染料染色技术不断发展,为纺织品印染行业带来更多的颜色选择和实现更高的染色质量。
活性染料常用三原色之:3BS红(C.I.活性红195)
活性染料常用三原色之:3BS红(C.I.活性红195)导读活性红3BS(C.I.活性红195),是活性染料常用的三原色之一,常与活性3RS黄(C.I.活性黄145)、2GLN蓝(C.I.活性蓝194)相拼作为三原色使用,中深色也可以与3RS黄(C.I.活性黄145)、藏青B(C.I.活性黑5)相拼。
一、基本信息商品名称:活性红 3BS,活性红 M-3BE,活性红 M-3BF,活性红 SP-3B,活性艳红 ME-3BS 等。
分子式:C31H19ClN7Na5O19S6分子量:1136.32CAS:93050-79-4结构式:活性红3BS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一般指间位酯C.I.活性红195,也有的是对位酯C.I.活性红241(241价格是195的几倍)。
二、染料分子结构式C.I.活性红195结构式:三、基本应用性能1、溶解度:因为染料母体上有4个-SO3Na水溶性集团,所以染料的溶解度很好,50℃时溶解度超过100g/L,在应用过程中,很少出现色点。
2、反应性:活性红3BS具有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两个活性基团,因为乙烯砜活性基的反应性远远的大于一氯均三嗪,所以正常的染色条件下,C.I.活性红195和纤维素纤维反应的活性基中,80%是乙烯砜,20%为一氯均三嗪,染料和棉纤维的结合耐酸性能稳定,相对来说耐碱性能稍差。
但在对于C.I.活性红241来说,因为乙烯砜处于对位,反应性较弱,乙烯砜和一氯均三嗪的差异较小,染料和棉纤维的结合耐酸和耐碱性能接近。
一般情况下,对位酯的染料比间位酯的染料成本要低。
3、印花性能:活性红3BS用于印花,最佳的汽蒸时间为6分钟,因为是双活性基,汽蒸时间在5~10分钟之内的得色稳定,变化不明显。
因为染料结构中的水溶性基团较多,所以浮色容易洗去,白底的沾污性能也比较好。
四、浴比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因为活性红3BS的溶解度较好,对于棉纤维的亲和力较低,在棉纤维上的上染和固色率受浴比的影响比较大,浴比小,上染率高,反之浴比大,上染率低,最终的得色量也偏小。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活性染料染色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活性染料的性质和染色特点。
2.学习活性染料染色的实验方法。
3.观察和分析活性染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效果。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实验仪器:显微镜、恒温槽等。
2.试剂:活性染料、棉布、水、乙醇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棉布切成相同大小的样品,并用水洗净晾干。
2.制备活性染料溶液:按照一定比例将活性染料加入适量的水中,并充分溶解。
3.染色过程:(1)实验组:将棉布样品浸泡在准备好的活性染料溶液中,温度为50摄氏度,时间为30分钟。
(2)对照组:将一块棉布样品浸泡在清水中,温度和时间与实验组相同。
4.洗涤:(1)实验组:将染色后的棉布样品用温水冲洗,直至水不再有染料溢出。
(2)对照组:将清水浸泡的棉布样品用温水冲洗,直至水不再有染料溢出。
5.观察和比较:将染色后的棉布样品和对照棉布样品取出,观察比较染色效果。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活性染料染色后,棉布的颜色明显变化,比对照组更加饱和。
2.活性染料染色后,棉布的染色效果均匀,没有出现斑块现象。
3.与对照组相比,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布在洗涤过程中染料流失较少,颜色保持较稳定。
五、结果分析活性染料具有较好的亲染性和亲水性,可以更好地与棉纤维结合,因此染色效果更加饱和均匀。
同时,活性染料在洗涤过程中的染料流失较少,说明其有较好的牢固性,不易褪色。
活性染料的这些优点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染料类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活性染料染色的特点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活性染料染色效果饱和、均匀,并具有较好的牢固性。
实验中的操作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尤其是在染色后的洗涤过程中要注意染料流失情况。
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染色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关。
七、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染色效果和染料的牢固性,可以尝试调整染色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以寻找最佳的染色条件。
此外,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比较它们的染色效果差异,寻找适用性更广的染料。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发展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发展2009-09-07来源:印染在线点击次数:5275关键字:活性染料近年来,活性染料新型的染色工艺发展迅速,目前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有:活性染料轧染湿短蒸染色、活性染料浸染短流程、活性染料低温和冷轧堆染色、应用中性固色剂染色、活性染料低盐和无盐染色、应用“代用盐”活性染料低盐染色、活性染料低碱和中性染色。
1活性染料轧染湿短蒸染色轧染是活性染料重要的染色方式之一,但织物浸轧染液后,都需要进行中间烘干以利于后续汽蒸,或焙烘固色时提高加工速度和减少染料水解,获得高的固色率和色牢度。
进行中间烘干会带来许多问题:消耗能源,湿织物烘干时蒸发水分要消耗大量热能;在烘干时染料容易发生泳移,产生色差和降低色牢度,染色重现性也变差;浸轧染液后进行烘干,不仅增加一道加工工序,不便管理,而且干织物进行汽蒸时,染料和化学品要重新吸水溶解。
干织物吸湿都会放热,产生过热现象,对染料上染和固色均不利。
所以,进行湿蒸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染色织物湿蒸难度很大。
首先,湿织物直接汽蒸,由于水分吸热蒸发,织物升温速率减慢,延长了汽蒸固色时间;其次,织物上含有大量水分(通常浸轧后的带液率为60%~70%)时,汽蒸升温过程中,织物上的活性染料会发生大量水解,降低固色率和色牢度。
织物上的水分有多种状态,大致可分为纤维吸收水和织物上的自由水两大类。
吸收水中的化学结合水(主要通过氢键结合在纤维分子链上)又称不冻水(其冰点远低于0℃),这部分水含量不多,与染料的反应概率也较少,因为它不能自由运动,相当大一部分吸收水处在纤维孔道中,纤维孔道很细,这部分水也不易自由流动,故又称束缚水,它与染料的反应速率也较低。
纤维外的自由水虽然部分处在纤维问毛细管中,由于毛细管效应而不易流动,但大部分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纤维外这两种状态的水都容易和染料反应,是染料发生较高的情况下,都要求染料不会发生大量水解,在达到足够高温度后才发生快速固色反应。
为此,适合用的碱剂碱性应较弱,或者在织物含水率较高时碱性不能强(包括小苏打或纯碱与一些碱剂的混合碱),如果进行低碱或中性固色效果会更好。
常用染料染色方法
常用染料染色方法
一、活性染料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是指在未经电化学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化学(酸/碱)反
应与待染物质结合形成染色分子,从而使染料进入物质内部染色的方法。
活性染料染色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溶性染料染色,另一种是溶剂染料
染色。
1、水溶性染料染色
水溶性染料染色是指在水性溶液中直接溶解染料分子,然后将染料分
子和待染物质中的官能团结合,从而达到染色的目的。
水溶性染料染色常
被用于纤维或有机物的染色,例如可以用苯胺类、偶氮类及芴胺类染料来
染色纤维,也可以用芴胺类染料染色树脂。
2、溶剂染料染色
溶剂染料染色是指在溶剂中溶解染料分子,然后将染料分子和待染物
质中的官能团结合,并将其固定在物质表面,以达到染色的效果。
溶剂染
料染色常用来染色金属、玻璃、塑料等,如芴胺类染料可用于镀锌、镀铝,苯胺类染料用于染色橡胶,芴胺类染料用于染色塑料。
二、电化学染料染色
电化学染料染色是指在物质表面先进行电化学处理,然后将染料分子
和待染物质中的官能团结合,并将其固定在物质表面,以达到染色的效果。
染料三段命名法
命名染料的命名有三个组成部分。
首先是根据染料的应用方法、性质或商品牌号而采取的冠称,如酸性、直接、反应性、还原、硫化、碱性、阳离子、分散、活性等。
其次是色称,表示染料的色泽,通用的为嫩黄、金黄、黄、深黄、艳橙、橙、大红、艳红、红、桃红、深红、紫红、艳紫、紫、艳蓝、翠蓝、蓝、深蓝、藏青、艳绿、绿、深绿、橄榄、黄棕、红棕、棕、深棕、灰、黑等。
最后为尾称,用拉丁字母表示染料的色光、形态、特殊性能或用途等,如:B蓝光K冷染 S标准强度C耐氯L耐光牢度较好 T深D稍暗M混合物 X浓度F亮或带荧光N新型 V稍亮G黄光或绿光P适用于印花 W适用于羊毛I还原染料级牢度R红光在《染料索引》(以下简称.)中,对染料加以统一编号。
例如还原蓝 RSN即表示带红光的、具有标准强度的、新型还原蓝色染料,统一命名为.还原蓝4。
现根据我国原化学工业部从1965年1月起试行的《染料产品名词命名草案》,将我国染料的命名法——三段命名法介绍如下,染料名称由三部分组成,即“冠称”、“色称”和“字尾”。
(一)、冠称冠称表示染料根据应用方法或性质而分类的名称,如还原、分散、活性、硫化、直接等,共有三十余类。
(二)、色称色称为表示染料色泽的堍称。
色称采用三十个色泽名称:嫩黄、黄、深黄、金黄、橙、大红、红、桃红、玫瑰红、品红、红紫、枣红、紫、湖蓝、艳蓝、深蓝、艳绿、绿、深绿、黄棕、红棕、棕深、橄榄、橄榄绿、草绿、灰、黑。
色泽的形容词,采用“嫩”、“艳”、“深”三个字。
(三)、字尾字尾,即是以一定的符号和数字来说明色光、形态、特殊性能和其它染色性能。
但也有不少符号是染料厂商任意附加的,别人很难明确其确切意义,并因生产厂和染料类别的不同,有些字尾的意义彼此。
现将常见的符号说明如下:1、表示染料的色光、性质等的字尾B代表蓝光(英文BLAU,法文BLAU);BW代表棉用(德文BAUMWOLLE);C代表耐氯、棉用,不溶性偶氮染料的盐酸盐等;D代表稍暗,适应于染色,适用于印花(德文DRUCKEREI);E表示稍暗,适应于染色,适于竭染法;EX表示染料浓度高(英文Extra);F表示坚牢度高,鲜艳;FF表示甚量;G不同国家含义不同,德国往往表示带黄光(德文Gelb),而英语国家则常常表示带绿光(英文Green);I代表相当于还原染料的牢度;J代表荧光(法文Jaune);K代表还原染料冷染法(德文Kalt),或反应性染料中的热固型染料;KN代表新的高温型,N表示新的类型,通常指乙烯砜型反应性染料;L代表耐晒牢度高,染料的可溶性;P代表适宜于印花;R代表红光(德文Rot英文Red);S代表升华牢度好,水溶性,蚕丝用及标准浓度商品;SE代表Salz—Echt,即可海水坚牢;T代表泽深;U代表混纺织物用;V代表紫光;W代表羊毛用,适于温染法等;X代表普通型反应性染料,代表高浓度等;Y代表带黄光;2、表示染料力份的字尾染料的力份是指颜色相近的两个同种类染料,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用相同用量,染出颜色的浓淡程度的比较。
染整工艺原理第4章 活性染料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
第四章
Reactive Dyes 活性染料染色
.
染整工艺与原理
活性染料染色
什么是活性染料(What is a Reactive Dye)? 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的染料-(A dye forming a covalent link to a fibre)
活 性 染
[ Chromophore 染料母体
.
染整工艺与原理
Compatibility 配伍性( Remazol RR)
Exhaustion Fixation
rel. colour strength (%)
Fixation curve for Remazol RR trichromatic dyeing
120
100
Yellow RR
Red RR
high 高
Levafix EN 丽华实 EN [一氟均三嗪基]
high 高
high 高 medium 中 medium 中 very low 很 低 medium 中
high 高
Remazol 雷马素(VS) [乙烯砜基]
low 低 medium 中 very low 很 very high 很
低
活性染料染色
.
染整工艺与原理
Exhaust Dyeing Processes浸染工艺
活性染料染色
Alkali Controlled Processes 控碱工艺
Temperature
Controlled Processes 控
温工艺
Moving Goods 动 货 物 Stationary Fabricve group
反应基团
n
活性染料染色原理
活性染料染色原理
活性染料是一类在纤维材料上进行染色的染料,其分子中含有与纤维材料分子结构相似的活性基团,能够与纤维材料发生共价键结合,并通过共价键稳定地附着在纤维上。
活性染料染色具有颜色鲜艳、染色均匀、耐洗、耐光、耐热、耐摩擦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物理吸附是活性染料附着在纤维表面的一种吸附现象。
纤维材料表面通常带有一定的电荷,而活性染料分子中的活性基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通过静电吸引力与纤维表面的电荷相互作用,形成物理吸附。
这种吸附是可逆的,容易受到洗涤、摩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其次,离子键是活性染料与纤维材料结合的一种化学键。
活性染料分子中的活性基团与纤维表面的官能团结合,形成离子键。
这种键结合强度较高,不容易受到洗涤、摩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但是,离子键只能在纤维表面形成,无法深入到纤维内部,因此染色效果较浅。
最后,共价键是活性染料与纤维材料结合的一种化学键。
在活性染料中,含有与纤维表面官能团相似的活性基团,能够与纤维表面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
这种键结合非常稳定,不容易受到洗涤、摩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共价键的形成使活性染料能够深入到纤维内部,染色效果较为明显。
总之,活性染料的染色原理可以通过物理吸附、离子键和共价键来解释。
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具有不同的染色原理,选择适合的活性染料对于实现理想的染色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引言:活性染料是一类具有良好亲和力和活性的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等行业。
本实验旨在探究活性染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效果,并分析其染色机理。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活性染料溶液、棉织物样品、染色槽、盐酸、氢氧化钠、酒精、蒸馏水等。
方法:1. 准备染色槽:将染色槽清洗干净,并加入足够的蒸馏水。
2. 准备染料溶液:将活性染料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
3. 染色操作:将棉织物样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保持一定时间。
4. 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样品用盐酸溶液进行酸洗,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最后用酒精进行漂洗。
5. 染色效果评价:观察染色后的样品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均匀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浓度的活性染料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染料溶液浓度的增加,染色效果逐渐增强,颜色更加鲜艳。
这是因为活性染料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浓度越高,染料与织物的接触面积越大,染色效果也越好。
在染色后处理过程中,酸洗和碱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酸洗可以去除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未结合的染料,使染色结果更加纯净。
碱洗则可以中和酸洗过程中残留的酸性物质,恢复织物的中性环境,避免对织物产生损害。
此外,漂洗过程也是染色实验中不可忽视的一步。
漂洗可以去除酸洗和碱洗过程中的残留物,保证染色后的织物干净无杂质。
酒精漂洗是常用的漂洗方法之一,因为酒精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能,可以有效去除水溶性的杂质。
通过染色效果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织物颜色亮度高、饱和度好、均匀度较高。
这是由于活性染料分子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亲和力,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织物纤维上,使染色效果更加均匀。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活性染料的染色实验,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效果,并分析了染色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在适当的浓度下,能够实现对棉织物的均匀染色,染色效果鲜艳、亮度高、饱和度好。
同时,染色后处理过程中的酸洗、碱洗和漂洗对染色结果的纯净度和均匀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活性染料染色
或 D NH CO C CH2
X
国产PW型、国外Lanasol染料
特点:
(1)水解速率低,染色牢度好。
(2)反应性强
活性基由C=C双键和卤素 两个活性基组成
(3)主要用于羊毛、蚕丝的染色。
三、活性染料的母体类型
要求:
色泽鲜艳、牢度优良、扩散性好,亲和力低
染料母体分子不能太大
通常有:偶氮类,蒽醌类,金属可络合类和酞菁类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反应性增加,直接性降低,固色率降低。
图5-3 温度与直接性和反应性的关系 1-直接性 2-反应性
温度升高
V反应 增加 ;但V水解 增加更快
平衡上染百分率
染料直接性下降
固色率
反应性高的,温度低些;反应性低的,温度高些
(3)染色时间
上染时间 +
延 长
利于匀染
固色时间
延 长
第四节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 染色方法
浸染 卷染 轧染 冷轧堆
★ 染色方法的选择
注意:以下选择不是绝 对的,只是质量要好些
根据织物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厚薄而定。
紧密、厚重织物
不宜用绳状浸染、而 用卷染、冷轧堆染色
高支高密的织物 稀薄及弹力织物
不能采用轧染,易产 生皱条、擦伤疵病。
采用浸染法
0.5~1.5 1:(10~12) 视染料类别而定,85~95
10~25,10~25,10~15 9~11
工艺要点:
(1)染料的溶解 X型染料 冷水调成薄浆
其它染料 40~50 ℃调浆
溶解宜用软水
加冷水或30~35℃ 温水至规定量。
K型用70~80 ℃ 热水
KN、M型用60~ 70 ℃热水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掌握活性染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了解活性染料的染色机理;3.进行活性染料染色实验,学习染色过程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活性染料,又称粘土染料,是一类含有活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活性基团能够与纤维素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牢固的结合。
因此,活性染料对纤维染色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染色力。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试剂:P染(一种活性染料)、细染浴液、酸洗剂、电导率仪;2.仪器:烘箱、计时器、显微镜、离心机。
四、实验步骤:1.取一个重量为5g的纺织品样品放入试管中;2.加入50mL浓度为4%的P染试剂;3.在沸腾维持1h的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均匀;4.离心10分钟,取出纺织品样品;5.用纯水清洗样品,至洗涤液的pH=7;6.用酸洗剂清洗2次,以去除未与纤维固定的活性染料;7.最后,将样品用纯水清洗至洗涤液的pH=7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到样品染色均匀,颜色显著,与原始纺织品相比较,染色纤维起到了染色作用。
六、结果分析:活性染料染色的基本过程是进入纤维内部并与纤维素发生共价键结合。
活性染料表面的活性基团能与纤维素的端基或支链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从而实现染色固定。
电导率测定显示,染色操作后溶液的电导率明显增加,表明染料中活性基团被纤维吸附,使电导率增加。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活性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操作过程,并成功进行了活性染料染色实验。
活性染料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结合,因此染色效果稳定且色彩鲜艳。
此外,我们还学习到了电导率测定在染色实验中的应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活性染料提供了参考。
1.段庆平.染色工艺学与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付庆祥,冒丽娟.纺织科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活性染料染色基本知识
活性染料染色基本知识§1、染色概述一、染色的历史染色是一门古老的工艺,从出土文物看,世界上古老的民族,早在史前就知道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
我国是利用天然染料最早的国家之一,据考查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周朝已设有"染官",在我国早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也有相当详细的记载。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合成染料相继发明。
1956年发明了能与纤维起化学发应的活性染料,至今已成为纤维素纤维最主要的染料。
随着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发展,各种合成纤维相继问世,各种应用于合纤的染料和染色方法应运而生。
现在商品染料已达8000多种,各种先进的染色方法和染色助剂层出不穷,古老的染色业正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二、染色方法纺织品在染色过程中,一般要求染匀、染透、颜色纯正、符合标准、牢度好。
加工对象有梭织物、针织物、散纤维、筒子纱(含经轴纱、绞丝、绞纱)、成衣,根据加工对象的不同,一般染色方法可分为:1、浸染(竭染、吸尽染色)加工对象浸渍在染浴中,使染料逐步从染液向纤维转移,直至染透。
我们目前的生产方法即属浸染。
2、轧染织物经短时间浸轧染浴后,使染液渗透到织物内部,然后经适当处理,如汽蒸或焙烘,使染料进入纤维内部。
浸染时,染色物重量和所用染浴重量之比称为浴比,染料浓度一般用染料重量对纤维重量的百分数(owf)来表示。
§2、染色基本理论染色是指染料舍染液(或介质)向纤维转移,并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成为有色物体的加工过程。
一、染色的一般过程第一阶段:染液中的染料接近纤维表面,即染液本体中的染料分子向纤维表面扩散。
染料随流动的染液一起向纤维表面扩散,当染液流速降低到只有1%时的界面到纤维表面的厚度称为动力边界层。
显然,染液循环越剧烈,边界层越薄,对染料的扩散越有利,扩散越均匀,有利于匀染。
第二阶段:染料被纤维表面吸附。
染料分子到达纤维表面后,即被纤维表面吸附,一般此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
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及其分类
染料母体W——染料的发色部分
有些染料具有二个发色母体 同一母体可与不同活性基团相连接,成为不同类型的商品染
料。
活性基R
与纤维反应的基团 活性基主要影响染料的反应性及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 与固色率高低也有很大关系。
活性基R
绝大部分染料的活性基是通过联接基和染料母体相连的。 有些染料没有连接基,活性基直接连接在染料母体上。
常用的活性基有偶氮类、蒽醌类、酞菁类等
母体与活性基关系
在化学结构上是一个整体 在性能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互制约 是活性染料不可分割的二部分 结构中某一部分的变化都将导致染料的各种性能发生变化。
架桥基B
架桥基是联结母体与活性基团的基团
对染料的反应性能和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有些染料没有架桥基
架桥基
离去基
活性染料分类
①二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
§国产 X 型、国外普施安(Procion )MX等属于这一类。
§特点: 反应性较高,在较低的温度和碱性较弱的条件下可与纤维素 纤维反应(又称冷固型染料)。 稳定性较差,易水解。
活性染料分类
②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
§国产K型、 普施安H(Procion)、瑞士汽巴克隆 (Cibacron)等属于这一类。 §特点: 反应性较低,在碱性较强和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固色(又称 热固型染料) 稳定性较好
活性染料分类
② α—卤代丙烯酰胺型
§国产PW型,国外的Lanasol(X为Br)、Lanasyrein (X为Cl) §特点: 水解速率低,染色牢度好。 反应性强(活性基由C=C双键和卤素两个活性基组成) §主要用于羊毛、蚕丝的染色。
常用的架桥基有:亚胺基、甲亚胺基、甲酰胺基 等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活性染料的染色原理和特点。
2.学习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
3.了解活性染料的染色效果。
4.分析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因素。
实验仪器和材料:1.活性染料样品。
2.棉织物或其他适合染色的材料。
3.染色槽。
4.染色助剂。
5.盐酸。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染色槽清洗干净,测量并记录活性染料样品的质量。
2.设置染色条件:根据染料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pH和温度。
3.规定染色时间:根据染料样品的要求,确定染色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之间。
4.溶液制备:将活性染料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并加入适量的染色助剂。
5.染色操作:将准备好的染料溶液倒入染色槽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pH值。
然后将待染物料放入染色槽中浸泡。
6.温度控制:根据染料样品的要求,控制染色槽的温度,通常在50-60摄氏度之间。
7.定时搅拌:在染色过程中定时搅拌染料溶液,以保证染料均匀分布。
8.染色结束:在染色时间达到后,取出染色后的材料,进行水洗、酸洗、碱洗等后处理工序。
9.染色效果评价:通过对染色后的材料进行颜色、染色均匀性、牢度等方面的评价。
实验结果:染色后的材料颜色鲜艳,染色均匀性好,颜色牢度达到一定的要求。
实验讨论:活性染料染色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染色时间、温度和pH值是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染色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染色效果,一般较好的染色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
染色温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对染色效果产生影响,一般适宜的温度在50-60摄氏度之间。
pH值对活性染料的离子化程度有一定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导致染料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染色效果。
结论:通过活性染料染色实验的操作,可以得出染色效果良好的结论。
活性染料具有染色速度快、不需要氧化剂等特点,染色效果好。
在染色过程中,适当控制染色条件,可以得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无。
活性染料染色色三角打样
目录1.前言 (3)2.实验指导书 (4)3.色打样实验目的 (7)4.实验内容 (7)4.1实验材料化学药品和仪器 (7)4.2染色配方 (7)4.3染色工艺取钱和实验步骤 (8)4.4原始数据记录 (9)4.5单色递增贴样 (13)4.6色三角贴样 (14)4.7打样配方表 (15)6.实验总结 (16)7.设计评语 (17)8.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综合评分表 (18)前言仿色打样是织物染色投产前的先锋实验。
其目的是通过小样实验,找出能够达到客户质量要求,并且质量稳定、经济性又好的最佳染色用料与染色工艺,将其作为大样投产时的工艺依据。
实践证实,仿色小样的成功是大样染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打样过程必须根据加工对象选择染料和助剂,制定合适的染色工艺,确定准确的染色配方。
仿色打样是印染厂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大生产的综合效果。
作为仿色打样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配色理论知识,掌握打样的基本流程和工艺。
了解染料的提升性和掌握不同染料在不同浓度的拼混颜色的变化趋势是仿色打样的基本要求。
染料的提升性是指随着染料用量增加,纤维上染料浓度递增的性能。
提升性不仅决定于染料的结构,也与纤维的结构有关,不同纤维的染色提升性不同。
一般来说,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纤维线密度越低,染色提升性越好。
活性、直接或分散染料对纯棉、纯涤或是涤棉混纺染色中同种染料的不同颜色以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最终能根据布样颜色的变化趋势拼出色三角。
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仿色打样的基本知识,通过对色三角的认识,以及对来样的分析就能打出符合标准的样品。
在目前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昔日规格单一、色泽单调的服装面料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不仅服装面料的品种、规格日日出新,染色的花色风格也日新月异。
加之近年来国内外客户对仿色小样整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接近“克隆”的程度。
不仅外观质量(色光、深浅等)要与客供标样相符,内在质量(牢度、强度等)也必须达到客供标准的水平。
第八章 活性染料
NN
第八章 活性染料
Fiber OH (NH2/SH) + OH-
Fiber O- (NH2/S-)
Fiber O- (NH2/S-) + X Cδ+ N
Fiber O(NH/S) C N
NH D
Fiber O(NH/S) C
X N-
NH D + X-
NH D
➢ X:离去基团,-Cl、-F、季铵盐等 ➢ 亲核基团:纤维素负氧离子、蛋白质纤维氨基。为提高
➢三嗪型
NH N Cl NN
NH N NHR NN
Cl
Cl
二氯均三嗪(X型) 一氯均三嗪(K型)
NH N
+
N
NN
COO-
NHR
单烟酸三嗪型(R型)
➢嘧啶型 ➢其他
NH N F N
Cl F
二氟一氯嘧啶(F型)
NH N Cl N
Cl Cl
三氯嘧啶
NHCO
N Cl N Cl
2,3-二氯喹恶啉
第八章 活性染料
➢ 取代基的影响:接供电子基,活性降低;吸电子基,活 性提高。
0.98 1.01 1.03
0.95 1N.10
0.93 N 0.90
1N.11
吡啶
嘧啶
1.12
N 0.88 NN
均三嗪
第八章 活性染料
2、取代均三嗪类活性基
(1)种类:
Cl N
D NH
N
N
Cl
二氯均三嗪活性基
R N
R N
D NH N NH R NN
D NH
N D NH
N
N+
N
N
染色高级工理论试卷(B)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染色小样高级工理论题(B )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染色操作工 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3、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4、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5、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5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15分。
) 1、活性染料染色时,可用作促染剂是( ) A、NaCl B、Na 2CO 3 C、Na 2S 204 D、HAc 2、分散染料染色涤纶时,常用( )来调节染液pH 值在5-6之间。
A、HCl B、HAc C、Na 2SO 4 D、Na 3PO 4 3、以下用于酸性染料固色的是( ) A、碳酸钠 B、 单宁酸—吐酒石 C、 固色剂Y D、 氯化钙 4、还原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染色时,加入元明粉是为了( )。
A、缓染 B、固色 C、调节PH值 D、促染 5、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主要应用于( )的染色。
A、锦纶 B、羊毛 C、涤纶 D、棉 6、硫化碱是硫化染料染色时常用的( )。
A、还原剂 B、促染剂 C、稳定剂 D、氧化剂 7、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染色时,常用的固色剂是( )。
A、Na 2CO 3 B、Na 2SO 4 C、NaAc D、Na 2Cr 2O 78、可在室温染色的活性染料的类型是( )考 生答题不 准 超过 此 线A、M型、B、KN型C、X型D、K型9、酸性染料染色锦纶纤维时,适宜的PH值为()。
A、10-11 B、2-3 C、6-7 D、4-6 10、分散染料染色锦纶的温度是()℃。
A、98~100 B、120~135 C、50~60 D、室温11、活性染料皂洗液一般由()组成。
A、洗涤剂B、洗涤剂、纯碱C、洗涤剂、渗透剂D、洗涤剂、烧碱12、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涤纶时,最高温度是()℃A、190-220 B、125-135 C、160-180 D、50-70 13、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时,常用的还原剂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原色拼色宝塔图的制作
说明:
1、宝塔图浓度梯度为10%;
2、宝塔图中数字分别表示所吸取黄、红、蓝染液的(mL)数,即用量比;
3、宝塔图“△”形三条边上的色泽为二拼色,其余均为三拼色。
例:拼色样染料总浓度为1%(o.w.f.),浴比为1:40,以2克织物打样。
若配制染料母液浓度为2g/L,则拼色染料总用量为10mL。
按宝塔图中所标数字分别吸取黄、红、蓝染液(mL)进行染色,即可制得三原色拼色宝塔图。
二、染色实验
1、实验要求
2、染色曲线(恒温600C)
染料
10分25分50分
3、实验报告书写格式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工艺处方
(4)操作流程
(5)实验分析
(6)贴样
4、注意事项
(1)水浴锅温度调节(约+50C)
(2)布先润湿,挤干
(3)放盐和碳酸钠时将布起,并且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4)勤搅拌并注意不要让布浮出液面
(5)侍升温至600C开始计时,控制好染色和固色温度
(6)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
(7)做好染色布的编码,按标准贴样,不要贴错。
(8)在一号电子天平称量元明粉,在二号电子天平称量碳酸钠
(9)做好卫生工作。
附
1、吸染料量计算方法
V(ml)=(布重×染色浓度/母液浓度)×1000
2、染色处方
染料(o.w.f.%) 2.0 (染料母液浓度4g/L)(ml) 10 (总体积)
Na
2SO
4
(g) 2
Na
2CO
3
(g) 1
水(ml) 60
染色温度600C 浴比:1:40
上染时间:25分钟固色时间: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