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题库29-0-8
温病学题库1-0-8
温病学题库1-0-8问题:[单选]“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一语,出自()A.《难经》B.《内经》C.《温疫论》D.《湿热病篇》E.《伤寒瘟疫条辨》问题:[单选]暑温的治则是()A.A.清泄暑热B.B.清暑益气和中C.C.清暑益气生津D.D.清暑凉营养阴E.E.滋养肺胃之阴问题:[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秋燥的诊断要点()A.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秋天燥热偏盛季节B.初起出现肺卫证,并有津液干燥征象C.病变重心在肺D.肺卫证不解易逆传心包E.后期易伤肺胃之阴(街机合集 /)问题:[单选]秋燥,症见发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苔薄白而燥,治宜()A.麻杏石甘汤B.清燥救肺汤C.千金苇茎汤D.黄连阿胶汤E.沙参麦冬汤问题:[单选]治疗温病“邪留三焦”,叶氏主张()A.分消上下B.开达膜原C.辛开苦降D.芳香宣化E.顾护阳气问题:[单选]叶天士所谓“浊邪害清”的临床表现是()A.口鼻咽唇干燥B.耳聋鼻塞C.昏谵舌謇D.溲短尿浊E.脘腹胀满问题:[单选]薛生白说“阳明之表”,指的是()A.肌肉、四肢B.皮毛、肌肉C.肌肉、口鼻D.肌肉、胸中E.四肢、皮毛问题:[单选]《湿热病篇》湿热病提纲是()A.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黄,口渴引饮B.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黄,口渴不引饮C.始恶寒,后发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引饮D.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头痛身痛,舌白E.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温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温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温病学中的“温邪”是指: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热邪答案:D2.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典型症状?A. 发热B. 头痛C. 咳嗽D. 畏寒答案:D3.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是温病的主要治疗原则?A. 发汗解表B. 清热解毒C. 温阳散寒D. 利水渗湿答案:B4.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并发症?A. 肺炎B. 肝炎C. 肾炎D. 心肌炎答案:C5.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预防措施?A. 避免接触传染源B. 增强个人卫生习惯C. 定期接种疫苗D. 长期服用抗生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因素可能诱发温病?A. 气候炎热B. 饮食不节C. 情志内伤D. 过度劳累答案:ABCD2.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症状属于温病的初期表现?A. 轻微发热B. 咽喉不适C. 头痛乏力D. 咳嗽咳痰答案:ABC3.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A. 黄连B. 板蓝根C. 金银花D. 黄芪答案:ABC4.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温病?A. 血常规B. 尿常规C. 咽拭子培养D. 肝功能检查答案:AC5.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温病的康复?A. 保持充足的休息B. 合理饮食C. 适当运动D. 避免情绪波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温病学中,温邪侵袭人体后,首先侵犯的是肺卫。
(对)2. 温病学中,温病的病程一般较短,病情较轻。
(错)3. 温病学中,温病的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错)4. 温病学中,温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对)5. 温病学中,温病的并发症较少见。
(错)四、简答题1. 简述温病学中温病的发病机制。
答:温病学认为,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外感温邪侵袭人体,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
温邪首先侵犯肺卫,然后传入气分、营分、血分,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2. 简述温病学中温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温病考试题+答案
温病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91题,每题1分,共91分)1.暑人血分,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色呈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喉中痰声辘辘,舌绛苔腻。
最合适的治疗方剂是:A、犀伯地黄汤B、神犀丹加竹沥、胆星、天竺黄C、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D、化斑汤E、神犀丹加羚羊角、钩藤正确答案:B2.热入心包兼有腑实与单纯阳明腑实其辨证的关键是:A、四肢逆冷B、口渴欲饮C、身热神昏D、舌謇言语不利E、腹痛便秘正确答案:D3.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唯口渴汗出,骨节痛,为()。
A、湿邪蒙绕三焦B、余邪内留、胆气不舒C、中气亏损、升降悖逆D、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E、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正确答案:E4.温邪传入中焦,阳明热结,其临床表现应除外:A、脉沉实有力B、便秘,腹满硬痛C、斑疹密布D、苔黄黑而燥E、潮热谵语正确答案:C5.证见身热烦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痛溺赤,苔黄而腻等首选的方剂是:A、清瘟败毒饮B、王氏连朴饮C、白虎加苍术汤D、甘露消毒丹E、普济消毒饮正确答案:D6.湿热病邪初犯,郁遏卫气分,最易见到的舌苔是:A、苔薄黄不燥B、苔薄白而腻C、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D、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E、苔白厚而腻正确答案:B7.“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其语出:A、王纶B、叶天士C、吴瑭D、张凤逵E、李东垣正确答案:A8.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B、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C、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D、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E、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正确答案:C9.在祛湿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欠妥的?A、祛湿法可以分为“轻清宣气”,“燥湿泄热”、"分消走泄”三种B、若阴液不是者慎用本法C、若湿邪已化燥者忌用本法D、本法常根据病情需要配合清热、退黄、和胃、消导等法使用E、祛湿法具有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道,化湿泄浊等作用正确答案:A10.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 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 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 (2)吴又可 (3吴鞠通 (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 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 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 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 C E 18.A C D 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 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9.根据病变部位,属于肺系温病有: A B CA.风温B.秋燥C.烂喉痧D.舂温E.湿温10.根据发病仪的迟早表里不同,可把温病分为: A BA.新感类温病B.伏邪类温病C.温热类温病D.湿热类温病E.脾胃肠类温病11.风温病之特点在于: A C EA.初起发热征恶寒,口征渴,舌边、尖红,脉浮数,咳嗽.B.初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无汗,脉浮紧C.邪多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阴肺经D.邪多从皮毛而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E.病因为风热病邪,初起治疗宣辛凉解表12.温疫概念是指: A CA.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B.外感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C.并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D.温病中具有传染性E.也不引起流行的发热疾病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温病2.温疫3.流行性4.季节性。
《温病学》试题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於: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後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着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B.叶天士C.王孟英D.吴鞠通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後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後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着是: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後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着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麽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着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着,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着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糸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於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A5.温病学的任务:DA.“冬伤於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B7.晋葛洪(肘後备急方)提出: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D1O.叶天士提出:E11.王安道提出:BA.叶天士B吴鞠通C.吴又可D.王孟英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着的作者: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C16.陈平伯着:A17.薛生白着: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着名论点有: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C 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着作是: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着作是: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着作是:B 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着作有:A28.扬栗山着有:C29.柳宝诒着有: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C4.薛生白是: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薰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後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於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着作: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着作有: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後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於清代着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着作是:BDA.温疫论B温热论C.湿热病篇D.温热条辨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 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於: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後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着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B.叶天士C.王孟英D.吴鞠通E.余师愚4.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糸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於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着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後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着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C.湿热病篇D.温热条辨16.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於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叶天士的主要着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着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着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後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後世称为寒凉派.3.继承并发展了张仲景(伤寒论)的学ポ观点,对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较深刻认识,而逐步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称为温病学派. 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继承和发扬张仲景(伤寒论)的学ポ观点,并主张外感热病的辨证治疗必须遵仲景之说的医家形成的学派称之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 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10.C11.C12.C13.A14.A15.C16.E17.BCE18.ACDE19.BC DE20.ABCD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於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着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B 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於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於: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於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着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於下列哪部着作?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DA中风B.伤寒C.湿温D.暑温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於湿热类温病?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於温热类温病?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於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於伏邪温病?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於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CA.风温B暑温C.伏暑D.秋燥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於湿热性质的温病?C6.上述哪种温病属於伏邪温病?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於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於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DA.传染性强,流行显着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B20温疫是: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於伏温病的是:B22.属於温热类温病的是: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於湿热类温病的是:A24.属於新感类温病的是: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於湿热类温病的是:D4.属於新感温病的是: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DA.某些温病只发生於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ACD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BC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ABC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着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
中医温病学题库(适用于执业医师、中级职称)
温病学题库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教研室目录第一章绪论-----------------------------------------------------------------(3)第二章温病的概念-------------------------------------------------------(12)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22)第四章温病的辨证-------------------------------------------------------(35)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53)第六章温病的治疗-------------------------------------------------------(78)第七章温病的预防-------------------------------------------------------(97)第八章风温--------------------------------------------------------------- (102)第九章春温-----------------------------------------------------------------(119)第十章暑温-----------------------------------------------------------------(138)第十一章湿温-----------------------------------------------------------------(152)第十二章伏暑-----------------------------------------------------------------(164)第十三章秋燥-----------------------------------------------------------------(172)第十四章大头瘟--------------------------------------------------------------(181)第十五章烂喉痧--------------------------------------------------------------(186)第十六章温疫-----------------------------------------------------------------(193)第十七章疫疹-----------------------------------------------------------------(199)第十八章疟疾-----------------------------------------------------------------(205)第十九章霍乱-----------------------------------------------------------------(211)第二十章《温热论》--------------------------------------------------------(218)第二十一章《湿热病篇》--------------------------------------------------(233)第二十二章《温病条辨》选-----------------------------------------------(245)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王安道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A.《温热论》B.《温疫论》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汪机D.王孟英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A.《素问·评热病论》B.《素问·至真要大论》C.《素问·玉版论要篇》D.《素问·生气通天论》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战国到晋唐D.民国时代16.吴又可是:()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二.选择多项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的,该小题无分)1.《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A.避其毒气B.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备之C.正气存内D.以药物熏烧辟温气E.及时治疗2.刘河间对温病学形成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主张治疗热病辛温解表药应配合寒凉清热药D.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E.温病表证的治疗有里热清而表证自解者3.《伤寒补亡论》中提出:()A.《伤寒论》方不能一成不变,当灵活运用B.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C.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一生D.太阳中热,暍是也E.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4.吴又可的主要学术观点有:()A.疫邪的传变主要是按六经传变B.治疗温疫应分三焦论治C.疠气自口鼻而入D.温疫的性质有温热和湿热之别E.温疫后期宜养阴忌参芪5.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A.温病表证多为里热郁表而致B.温邪首犯肺卫C.辨治斑疹白 的方法D.水湿在上中下三焦的辨治方法E.对秋燥的进行辨治6.叶天士的主要著作有:()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7.刘河间在热性病方面的主要观点有:()A.六气皆从火化B.六经传受皆是热证C.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8.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9.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纬》E.《温热论》10.王安道温病学说的主要论点是:()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温病学题库30-0-8
温病学题库30-0-8
问题:
[多选,X型题]风温邪热在肺的证型包括()
A.邪袭肺卫
B.邪热壅肺
C.肺热腑实
D.肺热发疹
E.肺胃阴虚
问题:
[多选,X型题]风温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A.感受风热病邪
B.人体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
C.素体虚弱,抗病能力减弱
D.冬令应寒反暖
E.新感引动伏气
问题:
[多选,X型题]春温的诊断依据是()
A.发于春季或冬春之交
B.初起即见里热证
C.初起可见斑疹
D.初起可见神昏痉厥
E.肺经症状明显
(辽宁11选5 )
问题:
[多选,X型题]春温发于气分可见的证型有()
A.里热兼表
B.热郁胆腑
C.热郁胸膈
D.热灼胸膈
E.热与血结
问题:
[多选,X型题]大定风珠由三甲复脉汤加()
A.五味子
B.龙骨
C.鸡子黄
D.茯神
E.生地黄
问题:
[多选,X型题]春温阴虚证型有()
A.阴虚火炽
B.邪留阴分
C.真阴亏损
D.虚风内动
E.热入心包
问题:
[多选,X型题]暑温的发病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夏季气候炎热
B.人体元气亏空
C.感受暑热病邪
D.长途跋涉、饥饿、劳倦
E.阴液亏损,虚热内生
问题:
[多选,X型题]暑温的诊断依据是()
A.发于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性
B.初起即见阳明气分热盛
C.少见卫表证
D.初起可见闭窍、动风、动血等严重证候
E.病变快,易见津气两伤,甚则津气欲脱。
温病知识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温病知识练习题与参考答案1、不属于气分的治法是:A、益气养阴B、泄热生津C、化痰熄风D、清泄暑热E、攻下腑实答案:C2、夏季病人证见:心热烦躁,消渴不已,舌红绛,苔黄燥,其病机为:A、热郁胸膈B、邪留阴分C、暑伤心肾D、阴虚火炽E、肺胃阴伤答案:C3、不属于风温病热陷心包证候的是:A、痰涎壅盛B、身体灼热C、昏愦不语D、四肢厥冷E、神昏谵语答案:A4、男性,28岁,农民,于七月二十五日起病。
初起见寒热,头痛,脘闷心烦,三天后,发热39"C. 汗多,口渴,心烦,身重肢倦,脘痞腹胀,间有腹痛,呕吐酸腐,恶闻食臭,便溏日2一3次,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其诊断及辨证为:A、湿温病(湿热郁阻中焦,兼夹食滞)B、伏暑病(暑湿困阻中焦)C、暑温夹湿(暑湿困阻中焦)D、暑温夹湿暑湿困阻中焦,兼夹食滞E、伏暑病(暑湿积滞,阻于肠道)答案:D5、下列哪项不符合辨别新感与伏邪的实际意义?A、阐明温病初起不同的发病类型B、指示病机的传变趋向C、归纳病证的不同性质D、区别病变的浅深轻重E、确立不同的治疗大法答案:C6、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一症可见于:A、肾阴耗伤证B、热盛动血证C、热闭心包证D、气分郁热证E、热与血结证答案:A7、犀地清络饮不具备的作用是:A、涤痰开窍B、轻清透络C、凉血散血D、熄风止痉E、通瘀活络答案:D8、不属于风温病肺热移肠的症状是:A、身热咳嗽B、舌绛鲜泽C、腹不硬痛D、肛门灼热E、黄色稀便答案:B9、不属于宣白承气汤的药物是:A、瓜萎皮B、生石膏C、生大黄D、厚朴E、杏仁粉答案:D10、病发夏秋之间,证见身热不甚,汗出不多,头痛而胀,胸脘痞闷,烦燥呕恶,甚则神昏耳聋,可诊断为:A、伏暑B、暑温C、湿温D、冒暑E、暑秽答案:E11、具有易困阻脾胃,弥漫三焦,易伤络动血,耗损元气致病特点的温邪是:A、湿热病邪B、暑热病邪C、暑湿病邪D、温毒病邪E、疫疠病邪答案:C12、患者身热,烦距不安,胸膈灼热,唇焦咽燥,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温病学问答题32题
问答题1.刘河间在温病学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案]1)温病的概念: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2)发病机理:温病属里热外发,即使有表证亦多为里热郁表所致。
3)治疗原则:主张对温病的治疗以清里为主,解表兼之。
2.叶天士在温病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答案]1)提出温病的病因及感邪途径。
2)阐述温病的病变部位、病理变化及传变规律。
3)系统地提出温病的诊断方法。
4)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
5)留下大量病案,为温热病的辨证用药提供了范例。
3.简述《温疫论》的主要学术观点。
[答案]1)提出“疠气”致病观。
2)温疫感邪途径。
3)温疫的传变形式。
4)治疗上主张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并提出初、中、末期的具体治疗方法。
4.简要说明温病的特点。
[答案]1)有特异的病因—温邪。
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5.简述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区别。
[答案]1)感邪发病的方式不同。
2)初起临床表现不同。
3)治疗不同。
4)其它;病程、病情、预后也不同。
6.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殊性?[答案]1)临床发病及演变的特殊性,并加以具体分析。
2)症状表现的特殊性,如热象显著,津液被耗,易内陷生变等。
7.温病与伤寒的初起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答案]1)从病因、临床症状(初起)、治法、用方等方面阐述两者不同。
2)分别具体举例说明。
8.温病病理演变具有什么样的规律性?[答案]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是:1)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向,即多数是由表传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
2)病程发展是温邪引起的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功能失调及其实质损害,发展至最后可因阴竭阳脱而死亡。
9.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有何不同?[答案]1)病因上:温热病由不兼湿的温热病邪所引起;湿热病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
2)病势上:温热病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湿热病多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缠绵难解。
3)脉症上:温热病以纯热无湿,热重阴伤,易于内陷生变为主要特点:湿热温病以有湿有热,湿遏清阳,郁阻气机为主要特点,后期既可湿化伤阳,亦可化热伤阴。
温病学题库习题
绪论一、填空题1.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其萌芽阶段是________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时期,形成阶段是_____________时期。
2.温病学发展史上把叶天士,吴鞠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
3.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______代,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是在_______代。
4.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__________。
5.提出疠气学说的医家是__________,倡导三焦辨证的书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一)A1型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6.在温病学发展过程中,其“温病学形成阶段”是指()A、宋到金元B、明清时期C、战国到晋唐D、新中国成立后E、宋到明代7.医学史上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是()A、《温热论》B、《肘后备急方》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E、《温疫论》8.《外感温热篇》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陈平伯9.从概念、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上将温病与伤寒明确区分开来的医家是()A、王叔和B、孙思邈C、朱肱D、王安道E、刘河间10.温病的病名最早见于()A、《难经》B、《黄帝内经》C、《伤寒论》D、《备急千金要方》E、《诸病源候论》11.《温热经纬》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吴又可12.提出疠气学说的医家是()A、叶天士B、戴天章C、喻嘉言D、吴又可E、郭雍13.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A、《时病论》B、《温热经纬》C、《温病条辨》D、《疫疹一得》E、《温热逢源》14.最早认识到温病是伏邪温病的书是()A、《温疫论》B、《难经》C、《黄帝内经》D、《温热论》E、《三时伏气外感篇》15.《湿热病篇》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又可C、薛生白D、吴鞠通E、王孟英16.在温病学发展过程中,其“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指()A、战国至晋唐B、唐至金元C、战国至金元D、宋至金元E、明至清17.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其“温病学成长阶段”是指()A、战国到晋唐B、宋到金元C、元到明代D、明代到清代E、新中国成立后18.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较为完整体系理论是在()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E、新中国成立以后(二)B1型题(在共用备选答案中选择最佳答案)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戴天章19.《温热经纬》的作者是()20.《三时伏气外感篇》的作者是()A、战国至晋唐B、宋至金元C、明至清D、元至明E、唐至宋21.温病学的形成阶段是指()22.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指()A、王叔和B、刘河间C、叶天士D、王安道E、朱肱23.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24.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A、《伤寒温疫条辨》B、《疫疹一得》C、《临证指南医案》D、《湿热病篇》E、《广温热论》25.余师愚的著作为()26.戴天章的著作为()(三)D型题(选择适合题干的正确答案,答案为一个以上)27.创立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标志温病理论体系形成的医家是()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王孟英28.刘河间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B、认为温病不能混称伤寒C、主张治疗热病辛温解表药应配合寒凉清热药D、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E、温病表证的治疗有里热清而表证自解者。
温病学
温病学[单项选择题]1、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
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3、"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
"语出()A.王叔和B.吴又可C.庞安时D.雷少逸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关于温病的命名和分类,下列哪一项正确:()A.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有春温、暑温、湿温、秋燥B.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有伏暑、秋燥、冬温C.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有伏暑、大头瘟、烂喉痧D.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5、依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是()A.风温B.春温C.暑温D.湿温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A.流行的大小B.发病的缓急C.伤阴的程度D.传染的强弱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7、"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语出()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8、属于伏气温病的是()A.风温、春温B.秋燥、大头瘟C.春温、伏暑D.湿温、伏暑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9、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致病的特点()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B.先犯上焦肺卫C.易耗血动血D.易化燥伤阴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0、燥热病邪致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A.多从口鼻上受B.病程中易耗气伤津C.初起临床必有咳嗽少痰、鼻干咽燥见症D.少数严重病例后期可损伤下焦肝肾之阴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1、关于伏气温病的发病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病发于里B.病情较新感温病为重C.病程较短D.传变趋向可由里达表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2、先犯上焦肺卫,又易逆传心包的温邪是()A.风热病邪B.暑热病邪C.湿热病邪D.燥热病邪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3、吴又可所谓"传染"是指()A.天气变化而致病B.疫邪通过空气传播C.能使他人致病D.通过与病人接触感染疫邪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4、新感与伏邪鉴别的依据是()A.发病初起是否见有里证B.发病初起是否见有表证C.发病初起表证的性质属寒属热D.发病初起症状表现与时令主气致病特点是否一致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5、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心烦,头痛如劈,舌红苔黄,脉滑数,属于()A.卫分证B.卫气同病C.气分证D.卫营同病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6、身热不甚,口干咽燥,神倦耳聋。
中医温病学试题答案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 C E 18.A C D 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
国医通温病学部分题库
国医通温病学1、“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的主症是B2、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
治宜B3、在三仁汤中,杏仁、白蔻仁、生薏仁的作用是C4、白虎汤证与小陷胸加枳实汤证均见口渴,二者的区别在于C5、“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其证候类型属于B6、温病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苔薄黄,脉数,治宜A7、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苔黄燥,为B8、按叶天士所说,温热病表证初起治疗应当用C9、下列非祛湿清热法主要作用的是A10、小儿暑痫的治疗宜选用A11、温病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治宜B12、用通下法治疗湿热病阳明里结之证时,停止用药的指征是B13、下列哪项热型不出现于气分阶段C14、温病症见身热口渴,口苦咽干,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治宜E15、温病治疗中“分消走泄”法属于C16、祛湿清热法没有下列哪项明显作用D17、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的命名,主要根据的是A18、属伏气温病的病种是B19、温热病气分证后期肺胃津伤的治法是C20、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的舌象是C21、真阴耗损又兼“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治疗宜选用C22、温病熄风法的作用是A23、神倦肢厥,手指蠕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为B24、下列哪项不属温病泄卫透表法A25、温病热入厥阴肝经,动风发痉的舌态是D26、温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唇燥,头痛,27、苔薄白,舌边尖红等。
治宜D28、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有B29、下列哪项属于湿热病的转归B30、白虎加苍术汤证的证候类型属于A31、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C32、叶天士列举的治疗湿热病邪留三焦的代表药物是C33、三才汤的主治证是B34、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
温病学试题题库大全
溫病學試題第一章:緒論A、型題1.溫病學的病名首見於:AA.黃帝內經B.傷寒論C.外臺秘要D.時後方E.諸病源候論2.首先提出運用辛溫發表劑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物的醫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劉河間E.王叔和3.創立三焦辨証的醫家是:DA.王孟英B.葉天士C.余師愚D.吳鞠通E.喻嘉言4.余師愚的代表著作是:BA.廣溫疫論B.疫疹–得C.溫疫論D.傷寒溫疫條辨E.臨證指南醫案5.全面發展了溫病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瘩等診斷方法的醫家是:BA戴天章 B.葉天士 C.王孟英 D.吳鞠通 E.余師愚6.對溫病的治療首先強調初起不可純投辛溫,主張應以寒涼為主的醫家是:CA.羅天益B.王安道C.劉河間D.朱肱E.汪石山7.溫病學說形成的時代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國成立後D.戰國到唐代E.鴉片戰爭以後到新中國成立前8.(溫熱經偉)的整理是:AA.王孟英B.葉天士C.吳鞠通D.薛生白E.吳又可9.提出”癘氣”病因學說的明代醫家是: BA.汪石山B.吳又可C.李時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溫病有新感,有伏氣的醫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劉河間D.朱肱E.羅天益11.我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是: CA.溫熱論B.溫熱經偉C.溫疫論D.濕熱病篇E.肘後備急方12.吳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濕熱病篇B.溫熱論C.溫病條辨D.溫熱經偉E.溫疫論13.在溫病學發展史上,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的醫家是:EA.吳又可B.吳鞠通C.劉河間D.朱肱E.王安道14.被謄為”溫熱大師”的醫家是:BA.王孟英B.葉天士C.吳鞠通D.吳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時期,在熱性病治療上提出新觀點,組創新方的醫家是: BA.王安道B.劉河間C.張從正D.李東垣E.朱丹溪16.在熱病治療上,首先提出以客寒涼清熱為主的醫家是:BA.朱肱B.劉河間C.汪石山D.吳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溫病分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論、創新法D.脫卻傷寒辨証溫病E.靈活運用經方18..溫病學發展到什麼時候才開始從傷寒論體系中擺脫出來: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可稱為溫病學的奠基專著是:AA.溫病論B.溫疫論C.溫熱經偉D.疫病篇E.溫病條辨20.溫病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廣溫疫論)一書的整理是:CA.餘霖B.揚栗山C.戴天章D.吳有性E.俞根初22.首創溫病衛氣營血辨證體系的醫家是:CA.吳又可B.薛生白C.葉天士D.吳鞠通E.陳平伯23.是誰在衛氣營血辨証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三焦辨証理論:EA.劉河間B.吳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溫病學家中,成就最為卓著,影響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吳鞠通D.葉天士E.陳平伯25.論述濕熱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的專著是:CA.溫熱論B.疫病篇C.濕熱病篇D.溫疫論E.外感溫病篇26.溫病學在因證脈治方面形成完整體系的標誌是:EA.病因學說的確立B.伏邪溫病學說的確立C.新感溫病學說的確立D.以寒涼清熱為主的治則的確立E.以衛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理論體糸的確立27.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導源於下列哪部醫著:DA.衛生寶鑒B.醫經溯涸集C.類證活人書D.傷寒補亡論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項不是吳又可的主要學ポ觀點: AA.溫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時行之氣B.溫疫具有強烈的傳染性C.感邪途經是從口鼻而入D.治療以法邪為第一要義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選擇性B型題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吳鞠通E.戴天章1.(醫經溯涸集)的整理是: C2.(溫熱經偉)的整理是: B3.(溫熱病篇)的整理是: AA.溫病學是研究溫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學科.B. B.溫病學是研究外感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預防和診治方法的學科.C.研究急性傳染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預防和診治方法的學科.D.闡明溫病的病因、發病、病變化及其轉歸,以揭示溫病的本質;研究溫病的診斷方法、治療和預防措施,不斷提高中醫醫療水平,有效地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E.研究四時溫病的證候類型和辨治方法.4.溫病學的概念: A5.溫病學的任務: DA.“冬傷於寒,至舂發者,謂之溫病;冬不傷寒而春自感風溫氣而病者,亦謂之溫”.B.運用麻黃湯、桂枝湯、等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C.“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日溫病”.D.“溫病不得混稱傷寒.E.“人感乘戾之氣而生病”6.宋朱肱(類讓活人書)提出: B7.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提出: C8.宋郭雍(傷寒補亡論)提出: AA.傷寒六經傳變皆為熱證,治應以寒涼為主.B.溫病是伏熱由裏外發,治應清裏熱為主.C.不獨有伏邪溫病,且有新感溫病.D.溫疫的致病原因並非六氣,而是”癘氣”E.溫熱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9.吳又可提出: D1O.葉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葉天士B吳鞠通 C.吳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組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的整理: C13.溫病學發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論體系的最傑出的代表醫家是: A14.在繼承前人理論基礎上總結了一套溫病治療方劑,從而構成了各種溫病辨証施治的完整體系的溫病學家是: BA.(外感溫病篇)B.(溫熱論)C.(疫病篇)D. (溫熱經偉)E.(濕熱病篇)15.余師愚著: C16.陳平伯著: A17.薛生白著: EA.溫疫的流行”無問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B.提出六氣皆從火化C.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D.溫病還有”不因冬月傷寒而生溫者”的新感溫病E.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另有一種異氣所感.18.劉河間的著名論點有: B19.王安道在溫病學形成方面的重要貢獻是: C2O.汪石山在溫病發病學上提出新感溫病之說,認為: DA.王安道B.張仲景C.龐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的醫家是: D22.提出”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的醫家是: B23.提出”風溫、濕溫等溫病,誤作傷寒發汗者,十死無一生”的醫家是: C A.溫病條辨 B.濕熱病篇 C.溫熱經偉 D.溫熱論F.溫疫論24.確立三焦辨証,完善溫病辨証體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溫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癘氣所致的著作是: E26.對濕熱性質溫病的病因病機和辨証證治作了專門的論述的醫學著作是: B A.廣溫疫論 B.疫疹一得 C.傷寒溫疫條辨 D.溫熱逢源F.時病論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揚栗山著有: C29.柳寶詒著有: DA.溫病的理法方藥可以氣括傷寒的內容.B.溫病學說與傷寒學說一脈相乘,是發展和補充了(傷寒論).C.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溫病的內容都在傷寒學說之中.D.溫病與傷寒同屬外感熱病,但病因、病機各異,治療完全不同.E.(傷寒論)中的方藥只能治傷寒,不能治溫病.30.溫病學派對溫與傷寒的觀點是: B31.傷寒學派對溫病與傷寒的觀點是: CC型題A.熱者寒之B.溫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內經)提出治療溫病的基本原則是: C2.劉河間對溫病治法的觀點是: CA.認為病邪伏在膜原的醫家B.認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醫家C.両者均是D.兩著均不是3.吳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氣,正氣存內B.以藥物薰燒袪溫氣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內經)中提出預防疫病的關鍵是: A6.(備急千金要方)載有預防溫病的方法為: BA.溫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葉天士在(溫熱論)中提出: C8.吳又可在(溫疫論)中提出: DA.認為六氣皆從火化B.認為溫病熱病不能混稱傷寒C.両者均有D兩者均不能9.劉河間對溫病治療上提出的觀點是: A1O.王安道對溫病概念上提出的觀點是: BK型題1.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 A(1)傷寒六經傳變皆是熱證(2)六氣皆以火化(3)熱病初起不可純投辛溫,主張應以寒涼為主(4)溫病不得混稱傷寒2.王安道對溫病學說的王主要論點是: A(1)強調”溫病不得混稱傷寒”.(2)認為溫病的發病機理是裏熱外達.(3)認為溫病的表証是裏熱鬱表所致,主張治療以清裏熱為主,兼以解表.(4)認為發于舂季的溫病,即有冬寒內伏而後發者,亦有感受春令時邪而發病者.3.創立以衛氣營血及三焦為核心的溫病辮證綱領的醫家是:(1)葉天士(2)吳又可(3吳鞠通(4)柳寶詒4.民國時期溫病學不同於前代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E(1)力圖勾通中西醫學,豐富了治療內容.(2)編選保存大量珍貴的醫案.(3)創辦中醫學校,培養人才.(4)創辦中醫刊物,進行理論探討和交流.X型題1.葉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溫疫論B.三時伏氣外感篇C.溫熱論D.尚論篇E.臨證指南醫案2.吳又可對溫疫的獨特見解表現在: ACDEA.病因方面B.預防方面C.流行特點方面D.發病方面E.治療方面3.體現了葉天士溫病理論思想及辨証用藥的著作有: BCDEA.傷寒溫疫條辨B.溫病條辨C.臨證指南醫案D.溫熱經偉E.溫熱論4.王安道溫病學說主要論點是: ABEA.強調”溫病不得混稱傷寒”.B.認為溫病的發病機理是裏熱外達.C.認為六氣皆從火熱而化.D認為發于舂季的溫病,即有冬寒伏而後發者,亦有感受春令時邪而發者.E.認為溫病的表証為裏熱鬱表所致,主張治療應以清裏熱為主,兼以解表.5.屬於清代著名四大溫病學醫家是: BDEA.吳又可B.葉天士C.陳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標誌溫病學理論己形成完整體系的著作是: BDA.溫疫論B溫熱論 C.濕熱病篇 D.溫熱條辨 E.溫熱經偉模擬試題一、名詞解釋1.時方2.寒涼派3.溫病學派4.經方5.傷寒學派6.溫病學7.時行之氣8.疫病二、填空題1.創立”衛氣營血辨証”和三焦辨証”理論的醫家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溫病學發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並稱為清代溫病學四大名家.3._________編著了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溫疫病專書_______-.4溫病學的萌芽階段是_______時期;成長階段是___________時期.5王孟英”以經,________為緯”編著了(溫熱經偉)一書.6吳又可在(溫疫論)中提出,溫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徑是_________治療上強調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溫病不得________,溫病的表証多為_______而致.8吳又可認為:”溫疫之為病,非風、_______及天地間另有一種______________.9吳鞠通”曆取渚賢精妙,考之(內經),參以心得”,編著了___________,創立了___________辨証理論.10學習溫病學的任務就是要闡明溫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轉歸以揭示溫病的本質;研究溫病的診斷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斷提高中醫醫療水平,有效地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A型題1.溫病學的病名首見於:A.黃帝內經B.傷寒論C.外臺秘要D.時後方E.諸病源候論2.余師愚的代表著作是:A.廣溫疫論B.疫疹–得C.溫疫論D.傷寒溫疫條辨E.臨證指南醫案3. 全面發展了溫病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瘩等診斷方法的醫家是:A戴天章 B.葉天士 C.王孟英 D.吳鞠通E.余師愚4. 溫病學在因證脈治方面形成完整體系的標誌是:A.病因學說的確立B.伏邪溫病學說的確立C.新感溫病學說的確立D.以寒涼清熱為主的治則的確立E.以衛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理論體糸的確立B型題A.(素問.評熱病論篇)B.(素問.至真耍大論篇)C.(素問.玉版論耍編)D.(素問.熱論篇)E.(素問.生氣通天論篇)5.“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出自:6.”熱者寒之”出自:A.溫疫的流行”無問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B.提出六氣皆從火化C.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D.溫病還有”不因冬月傷寒而生溫者”的新感溫病E.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另有一種異氣所感.7.劉河間的著名論點有:8.王安道在溫病學形成方面的重要貢獻是:C型題A.熱者寒之B.溫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內經)提出治療溫病的基本原則是:1O.劉河間對溫病治法的觀點是:A.認為病邪伏在膜原的醫家B.認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醫家C.両者均是D.兩著均不是11.吳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題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傷寒六經傳變皆是熱證(2)六氣皆以火化(3)熱病初起不可純投辛溫,主張應以寒涼為主(4)溫病不得混稱傷寒14.王安道對溫病學說的王主要論點是:(1)強調”溫病不得混稱傷寒”.(2)認為溫病的發病機理是裏熱外達.(3)認為溫病的表証是裏熱鬱表所致,主張治療以清裏熱為主,兼以解表.(4)認為發于舂季的溫病,即有冬寒內伏而後發者,亦有感受春令時邪而發病者.15. 標誌溫病學理論己形成完整體系的著作是:A.溫疫論B溫熱論 C.濕熱病篇 D.溫熱條辨16. 民國時期溫病學不同於前代的發展主要表現在:(1)力圖勾通中西醫學,豐富了治療內容.(2)編選保存大量珍貴的醫案.(3)創辦中醫學校,培養人才.(4)創辦中醫刊物,進行理論探討和交流.17. 葉天士的主要著作:A.溫疫論B.三時伏氣外感篇C.溫熱論D.尚論篇E.臨證指南醫案18. 吳又可對溫疫的獨特見解表現在: ACDEA.病因方面B.預防方面C.流行特點方面D.發病方面E.治療方面19. 體現了葉天士溫病理論思想及辨証用藥的著作有:A.傷寒溫疫條辨B.溫病條辨C.臨證指南醫案D.溫熱經偉E.溫熱論2O.溫病學在中醫臨床醫學中佔有重要地位表現在:A.溫病是常見病、多發病,一年四季有發生,男女老少皆可羅患.B.起病突然,傳變迅速,病情較重,大多數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對人數威脅很大.B.有全面系統理論知識和一整套辨証論治體系.C.有很高的臨床實用價值,防治多種急性熱病,取得顯著效果.D.國內外醫藥界普遍重視.溫病學理論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遺產的瑰寶.參考答案一.名詞解釋1.一般指張仲景以後的醫家,特別是明清時期的醫家所創立的方劑.它在”經方”的基礎上有效大的發展,補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時代醫學學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劉河間認為疾病多因火熱而起,倡”六氣皆從火化”之說,治療上主張用寒涼藥為主,後世稱為寒涼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 4.經方指漢代以前所載方劑.其說有三:1.(漢書.藝文志)醫家類所載經方十一家,是指漢以前醫家的方藥.2.指(素問)、(靈樞)、(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所載的方劑.3.專指(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載方劑.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溫病發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學科稱之為溫病學.7.簡稱”時氣”、時邪”,指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一類病邪並具有季節時與氣候相關.8.具有強烈的傳染性並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題1.葉天士吳鞠通2.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3.吳又可溫疫論4.戰國---晉唐宋----金元5.軒岐仲景之父葉薛諸家之辨6.癘氣邪從口鼻而入以驅邪為第一耍義7.混稱傷寒裏熱鬱表8.非寒、非暑、非濕、異氣所感9.溫病條辨三焦10.發病、病理變化治療和預防三、選擇題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 C E 18.A C D 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溫病的特點A型題1.下列哪一項提法不屬於溫病基本概念裏的內容? DA.以發熱為主症B.熱象偏重C.易化燥傷陰D.具有傳染性E.由溫邪引起的2.溫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類急性外感熱病的總稱B.外感類疾病的總稱C.指現代醫學的傳染病D.一門學科名稱E.某一部經典著作的通稱3.”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語出? BA.劉河間B.王叔和C.張仲景D.吳又可E.陸九芝4.”天行之病,大則流毒天下,次則一方,次則一鄉,次則偏著一家”.語出? B A.王叔和 B.龐安時 C.吳又可 D.雷少逸 E.陸九芝5.關於溫病特點,下列哪項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傳傳性B.病因是感受溫邪C.發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據發病季節而定名的溫病是: BA.風溫B.舂溫C.暑溫D.濕溫E.伏暑7.溫毒與其他溫病的主要區別在於: EA.發熱B.頭痛C.脈數D.口渴E.局部紅腫熱痛8.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溫病共有的臨床表現? DA.起病急驟,傳變較快B.發熱為主症,熱象偏重C.易出現險惡証候D.局部紅腫熱痛,甚則破潰糜爛E.病程中易耗傷陰津9.溫病的特異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風邪B.溫邪C.濕邪D.寒邪E.瘧邪1O.溫邪特異性的體現,下列哪項提法不對? EA.從外侵襲人體B.溫熱性質顯著C.易消耗人體陰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導致精神異常11.認為溫病是許多外感熱病之總稱的代表醫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吳鞠通E.王孟英12.”溫病者,有風溫、有溫熱、有溫疫、有溫毒、有暑溫、有濕溫、有秋燥、有溫瘧”,見於下列哪部著作? DA.溫疫論B.疫疹一得C.溫熱論D.溫病條辨E.溫熱逢源13.風溫、濕溫、暑溫的命名,其主要依據是: BA.發病季節B.四時主氣C.臨床証候D.流行情況E.季節與主氣結合14.根據臨麻証候而命名溫病是: AA.大頭瘟B.秋燥C.伏暑D.春溫E.溫疫15.下列哪一項不是(難經)所論之”傷寒有五”的內容: DA中風 B.傷寒 C.濕溫 D.暑溫 E.熱病16.下列哪種溫病是屬於濕熱類溫病? EA.風溫B.舂溫C.秋燥D.暑溫E.伏暑17.下列哪種溫病是屬於溫熱類溫病? EA.濕溫B.暑溫C.伏暑D.霍亂E.大頭瘟18.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溫病的臨床分類方法? CA.根據病証性質B.根據發病遲早C.根據發病季節D.根據表裏不同E.根據發病部位I9.下列哪種溫病不屬新感溫病? AA.舂溫B.風溫C.秋燥D.大頭瘟E.爛喉痧2O.下列哪種溫病屬於伏邪溫病? CA.暑溫B.濕溫C.春溫D.風溫E.秋燥21.對于廣義傷寒的定義,下列哪一種提法較為妥當? CA.一類外感熱病的總稱B.多種急性外感熱病的總稱C.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D.溫熱性質的外感熱病的總稱E.除外風寒性質的外感熱病的總稱22.在溫病與溫疫的關係中,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DA.溫疫乃溫病之別名B.溫疫傳染,溫病不傳染C.溫病都是烈性傳染病,溫疫屬其中D.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E.具有傳染性的溫病可稱之為溫疫23.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溫病與溫疫的區別點: EA.流行的性大小B.發病的緩急C.病情的輕重D.傳染的強弱E.傷陰的程度24.”溫為溫病,熱為熱病,……..與瘟疫辨者無他,蓋即辨其傳染與不傳染耳”語出: EA.吳又可B.余師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陸九芝B型題A.舂溫B.風溫C.濕溫D.暑溫E.大頭瘟1.以發病季節命名的溫病是: A2.以臨床証候命名的溫病是: EA.(素問)B.(靈樞)C.(難經)D.(傷寒論)E.(金匱要略)3.”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や”,語出: A4.”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語出: CA.風溫B暑溫 C.伏暑 D.秋燥 E.爛喉痧5.上述哪種溫病屬於濕熱性質的溫病? C6.上述哪種溫病屬於伏邪溫病? CA.溫疫乃溫病之別名B.溫疫傳染,溫病不傳染C.溫病都是傳染病,溫疫自在其中D.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並能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E.溫疫是獨立於溫病之處的一種疾病7.溫疫的概念是指: D8.陸九芝認為溫病與溫疫的區別是: BA.”熱病即溫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門闔盧,又如徭役之役.眾人均等之謂也”B.”溫為溫病,熱為熱病….與瘟疫辨者無他,蓋即辨其傳染不傳染耳”C.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張強烈傳染性,並能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溫病廣義,溫疫義狹D.溫疫是獨立於溫病以外的一種疾病E.溫病都是傳染病,溫疫自在其中9.關于溫病與溫疫的區別,現代醫家認為: C10.關于溫病與溫疫的區別,陸九芝認為: BA.吳又可B.葉天士C.戴天章D.陸九芝E.余師愚11.所謂”熱病即溫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門闔戶,又如徭役之役,眾人均等之謂也”.是哪位醫家所說? A12.所謂”溫為溫病,熱為熱病…..與瘟疫辨別無他,蓋即辨其傳染不傳染耳”.是哪位醫家所說? DA.所有的外感熱病B.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A.具有傳染性 D.研究溫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診治預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發病13.溫病概念的含義中包括: B14.溫病學概念的含義中包括: DA.並列關系B.從屬關系C.相同關系D.無關系E.繼承與發展關系15.(難經)認為溫病與廣義傷寒是: B16.溫病與狹義傷寒是: AA.發病季節B.四時主氣C.流行情況D.特殊的臨床証候E.季節與主氣結合17.風溫、濕溫、暑溫的命名根據是: B18.大頭瘟、爛喉痧的命名根據是: DA.傳染性強,流行顯著B.多數具有傳染性C.不具有傳染性D.病情較輕E.病情較重19.溫病是: B20溫疫是: AA.濕溫、霍亂、暑濕、伏暑B.舂溫、伏暑C.風溫、秋燥、暑溫、春溫D.大頭瘟、濕溫、瘧疾E.疫疹、爛喉痧、霍亂21.屬於伏溫病的是: B22.屬於溫熱類溫病的是: CA.濕溫、伏暑、霍亂B.暑濕、霍亂、秋燥C.舂溫、風溫、大頭瘟D.疫疹、伏暑、爛喉痧E.暑溫、舂溫、瘧疾23.屬於濕熱類溫病的是: A24.屬於新感類溫病的是: BC型題A.濕溫、傷寒B.風溫、暑溫C.兩者皆有D.兩者皆沒有1.(難經.五十八難)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溫病條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風溫、暑溫B.秋燥、大頭瘟C.兩者均是D.兩者均不是3.屬於濕熱類溫病的是: D4.屬於新感溫病的是: CA.溫邪在人群中染易B.溫邪在人群中連續傳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擴散C.兩者皆是D.兩者皆不是5.溫病的傳染性是指: A6.溫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驟,傳變較快;發熱為主症B.易出現險惡証候;病程中易耗傷陰津C.兩者皆是D.兩者皆不是7.溫病共有的臨床表現是指: C8.溫病病程發展具有的階段性是指: DA.某些溫病只發生於某一特定季節,或在某一季節發生較多B.某些溫病在某一地域多見,而在其他地域則少見B..兩者皆是 D.兩者皆不是9.溫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溫病的季節性是指: AK型題1.溫病的概念是: DA.以發熱為主症B.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C.由溫邪引起D.一類急性外感熱病2.溫病的特點是: DA.有特異的致病因素B.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C.病程發展具有階段性D.共有的臨床表現3.溫病共有的臨床表現有: DA.起病急騾、傳變較快B.發熱為主C.易出現險惡証候C.病程中易耗傷陰津4.溫病分類是根據: AA.症証性質是否挾兼濕邪B.發病的遲早及表裏不同C.發病的脆臟腑部位D.發病季節與四時主氣X型題1.溫病學和(傷寒論)的關係是: A C D EA.溫病學與(傷寒論)在學術上是–脈相承、不可分割B.溫病學可以完全包括(傷寒論)的內容C.溫病學和(傷寒論)的繼承和發展D.溫病學和(傷寒論)均是研究外感熱病的學科E. (傷寒論)為溫病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2.可劃歸溫病範圍的西醫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傳染病B.具有溫病特點的急性傳染病C. 具有溫病特點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見綜合征D. 具有溫病特點的其他發熱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蟲病3.溫邪的特異性體現在: A B C DA.從外侵襲人體B.溫熱性質顯著C.易消耗人體陰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導致精神異常4.決定溫病流行程度及範圍的常見因素是: A B C DA.人體體質B.自然因素C.社會因素D.傳染性強弱E.治療得當與否5.溫病的險惡証候是指:A.斑疹B.動風C.動血D.閉竅E.癌變6.溫疫的特點是: A B C DA.發病急驟B.有強烈的傳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較險惡E.火熱亢盛而較少挾濕邪7.溫病的命名可根據: A BA.季節與主氣結合B.特殊的臨床証候C.病証性質是否兼挾濕邪D.發病的遲早表裏不同E.病情輕重8.濕溫病的分類,可以根據: A B CA.病証性質是否兼挾濕邪B.發病遲早表裏不同C.發病的臟腑部位D.特殊的臨床証候E.季節與主氣結合9.根據病變部位,屬於肺系溫病有: A B CA.風溫B.秋燥C.爛喉痧D.舂溫E.濕溫10.根據發病儀的遲早表裏不同,可把溫病分為: A BA.新感類溫病B.伏邪類溫病C.溫熱類溫病D.濕熱類溫病E.脾胃腸類溫病11.風溫病之特點在於: A C EA.初起發熱徵惡寒,口徵渴,舌邊、尖紅,脈浮數,咳嗽.B.初起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苔薄白,無汗,脈浮緊C.邪多從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陰肺經D.邪多從皮毛而入,先受於足太陽膀胱經E.病因為風熱病邪,初起治療宣辛涼解表12.溫疫概念是指: A C。
温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温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斑疹、妇儿科诊法的温病著作是()A.《温热论》 B.《温病条辨》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2.温病最基本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口渴 B.发热 C.舌红 D.脉数3.胃气衰败的舌象是()A.白砂苔 B.白碱苔 C.白霉苔 D.白苔滑腻如积粉4.温毒的治疗重在()。
A.清泄热毒 B.辛凉宣泄 C.清营凉血 D.活瘀止痛5.湿温病出现下列何项时,为湿温病的变局。
()A.脾胃经 B.心肝经 C.三焦经 D.太阴肺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 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 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 B.银翘散加减 C.清心凉膈散 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 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 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王氏连朴饮所治病机为()A.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B.湿重于热,困阻中焦C.热重于湿,困阻中焦 D.湿热交蒸,弥漫三焦12.春温后期,阴虚而壮火尚盛者,宜用()A.青蒿鳖甲汤 B.加减复脉汤C.大定风珠 D.黄连阿胶汤13.春温病发病的主要内因是()A.肾阴不足B.里热炽盛C.肝肾不足D.肺胃阴伤14.温邪侵犯人体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导致下列何项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A.卫气营血与三焦 B.卫气营血 C.三焦 D.六经15.下列哪项不是温病常见兼挟证()A.兼痰饮 B.兼食滞 C.兼气郁 D.兼阴伤16.下列哪项不是导滞通便法的适应症()A.发热腹满 B.恶心呕逆 C.舌苔黄浊 D.大便燥结17.暑温病的基本治法是()A.清泄里热 B.清暑泄热 C.清热解毒 D.清心泻火18.春温后期,症见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治疗宜选用()A.黄连阿胶汤B.连梅汤C.三甲复脉汤D.栀子豉汤19.一患者症见发热汗出,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治宜()A.疏利透达,和解化浊 B.清热解毒,豁痰开蔽C.辛开苦降,清化湿热 D.芳香宣化,燥湿理脾20.大头瘟病的病因是()A.温热时毒B.湿热时毒C.燥热时毒D.风热时毒21.“以轩岐仲景之方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与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医家是()A.吴鞠通 B.吴又可 C.叶天士 D.王孟英22.既可化火,又可遏伤阳气的温邪是()A.风热 B.暑热 C.湿热 D.温毒23.下列除哪项外,都与温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A.人体正气与邪气的对比 B.气候因素C.社会状况 D.失治误治24.下列哪项不是营分证的辨证要点()A.身热夜甚 B.心烦 C.斑疹隐隐 D.舌红绛25.温病胃中宿滞兼挟秽浊郁伏的舌象是()A.白苔如碱状B.白砂苔C.白霉苔D.白腻苔而舌质红绛26.“轻法频下”多用于湿热积滞阻结肠道之证,方宜选()A.大承气汤 B.枳实导滞汤C.增汤承气汤 D..新加黄龙汤27.叶天士云:“两阳相劫”中的“两阳”是指()A.阳明与少阳B.太阳与阳明C.太阳与少阳D.风邪与热邪28.吴鞠通指的“辛凉轻剂”是()A.银翘散 B.桑菊饮 C.白虎汤 D.桑杏汤29.提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的医家是()A.章虚谷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30.夏季患者见心热烦躁,消渴不已,舌红绛,苔黄燥,其病机为()A.暑入心营 B.阴虚火炽 C.暑伤心肾 D.邪留阴分二、填空题1.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形成阶段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题库29-0-8
问题:
[单选,A1型题]吴鞠通称为"辛凉轻剂"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桑菊饮
C.麻黄汤
D.麻杏石甘汤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属吴鞠通白虎汤四禁的内容:()
A.脉浮弦而细者
B.脉沉者
C.身热汗出者
D.不渴者
问题:
[单选,A1型题]临床上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抽搐痉挛,舌质鲜绛,脉细数或弦数者,首选的中成药是()
A.安宫牛黄丸
B.至宝丹
C.紫雪丹
D.苏合香丸
(辽宁11选5 )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属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A.身热咳嗽
B.下利色黄热臭
C.肛门灼热
D.苔黄焦燥,脉洪大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是宣白承气汤中的药物()
A.石膏
B.知母
C.生大黄
D.杏仁
问题:
[单选,A1型题]运用增液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的主要鉴别点是()
A.潮热.便秘
B.腹胀满痛拒按
C.时有谵语
D.口干唇燥
问题:
[单选,A1型题]"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
"语出()
A.《温病条辨》
B.《外感温病篇》
C.《温热论》
D.《温热逢源》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属肺热移肠证()
A.腹胀满硬痛
B.下利色黄热臭
C.肛门灼热
D.身热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