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荷兰的现代农业
荷兰的现代农业作者: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130 第一部分荷兰的现代农业概况荷兰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荷兰农业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
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 “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
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最新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说,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多块金牌的背后,有其“都市农业”的巨大贡献——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荷兰自己没有“都市型农业”的说法。
但是,荷兰的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荷兰西部三省(乌得勒支、北荷兰省、南荷兰省,简称“西三省”)人口尤其密集,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把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城市连绵带。
乌得勒支—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多德雷赫特这几个大中城市[2],构成了一个“大都市圈”,或非行政意义上的“大都市”。
为了考察荷兰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妨以包围这个大都市圈的“西三省”及其主导产业——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来进行研究。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农业发展的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东侧保留着一个缺口,人们称之为“绿色心脏”[3]。
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
研究荷兰“西三省”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都市型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借鉴荷兰怎样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西三省”农业的特点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
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小[4],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
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公顷,大田蔬菜3.4万公顷,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公顷,后面二者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
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 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其中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荷兰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独特的小镇,展现出异彩纷呈的文化和传统。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对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农业转型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荷兰小镇的建设,不仅注重了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更注重了农业的转型发展,将农业与城市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为农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使得农业产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耕种和畜牧,而是向着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
这种模式给予了我国农业转型发展以很好的启示,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在于注重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所倡导的农业模式,不再是传统的耕种和畜牧,而是注重了对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
荷兰的许多特色小镇都建设了农业科技园区,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节水的耕作方式和现代化的养殖方式,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荷兰的特色小镇也注重了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将精心打造的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并推广到城市和国际市场,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这种创新的农业模式,给予了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以很好的启示,可以借鉴荷兰的经验,注重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的转型和升级。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对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荷兰的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注重了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更注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可以借鉴荷兰的经验,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和现代化转型,注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和高品质发展。
都市农业解读
法国都市农业--法国都市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 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 上海孙桥现代都市农业--工厂化农业为特色,科技产业化创新、辐射和示范高地;六大产业:种子种苗、 温室工程安装与制造、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旅游观光;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解读都市农业
现代都市农业典型案例借鉴
荷兰都市农业--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 主的出口型农业 日本都市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 综合功能都市农业,强调精耕细作,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 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
荷兰的农业政策与农业现代化
荷兰的农业政策与农业现代化荷兰是一个欧洲的小国,只有1600万人,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约为江苏省的2/5,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
在20世纪末,荷兰农产品净出口超过美国而高居世界第一,创造了世界奇迹。
这是荷兰农业国际竞争力最突出的表现。
荷兰农业的现代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荷兰农业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
荷兰农业奇迹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合作组织等等诸多方面,也得力于政府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荷兰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造就专业技能高超、善于合作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农场主,优化农场结构和农业生产链系统,使农业与自然协调发展,实行自由贸易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简要地说,荷兰的农业政策可以归结为三大块:一是投资于人的素质的“人才战略”;二是增强农场生命力的“结构政策”;三是保护自然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荷兰政府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还表现在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公平竞争的环境和鼓励创新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里,分散经营的农场主能够形成一种凝聚力,各类产业、企业、产品的优势可以综合成整体竞争优势,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对“人”进行高强度投入,建立高效率的知识创新系统现代农业高生产率,头等重要的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
以教育为本,提高农场主的整体素质,在荷兰已经有上百年的传统。
荷兰政策把对“人”的投入放在首位,进行高强度的投入,从而建立起了高素质的农场主群体。
这是荷兰政府发展高效农业最重要的战略——“人才战略”。
荷兰的农业知识创新系统,被称为农业发展的基础。
在国家层面,全国教育和研究的经费占国家总预算19%(2004年),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部门,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与农业相关的科研、推广和教育,由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以下简称“农业部”)统一负责;该部向“科学和知识传播”的投入,每年又占全部预算的2/5!荷兰农业研究、推广、教育“三位一体”,给荷兰农业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摘要】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是一种独特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为农业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特色小镇建设注重科技创新,为农业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特色小镇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特色小镇建设也促进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增值。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为未来农业转型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农业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总结、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荷兰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还包括了农民生活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逐渐向城市转移,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吸引农民返乡创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和农业转型发展的迫切性。
通过建设特色小镇,荷兰农业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
1.2 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越发凸显。
传统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农业模式下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以粮食种植和养殖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的支撑。
这导致了农业产值不高、利润空间狭窄的情况。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农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才能为农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持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荷兰: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农业·农民2013.8A│乡村文化Rural Culture域外·民俗·流年·乡村记忆·农艺·茶坊栏目编辑:王华投稿邮箱:hexiesannong@荷兰农业以其机械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而闻名世界,当地农民经济富裕,社会地位较高,城乡差别日益模糊。
笔者调研发现,荷兰政府并不鼓励发展乡村工业,而是通过发展现代化农业,依托城市发展乡村集群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
现代化农业是城乡均衡发展的引擎现代化农业不仅意味着生产机械化以及高科技应用,更意味着整个产业的现代化。
瓦赫宁根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教授雅普·普斯特认为,现代化农业的含义应该是:首先,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农产品;其次,采用现代科技;第三,尽可能降低成本,使得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这不仅适用于农业生产本身,而且适用于整个农业产业链。
“因为最终农业方面的竞争并不仅仪是农产品的竞争,它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
如果荷兰想要与法国或者德国的农业竞争,我们就必须做好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
”“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农村发展的引擎。
”荷兰兰辛格兰市市长范弗利特在谈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经验时告诉笔者,从土地角度来说,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从劳动力角度来说,政府一方面加强农业技术科研以及农业和其相关产业的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资金角度来说,除了正常的市政建设资金之外,荷兰有一种特别的贷款保障体系,即政府做农民向银行贷款的担保人。
如果农民最终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政府负责还贷。
这样银行可以更放心地发放贷款给农民,而农民则更容易获得资金发展自己的农场。
现代化农业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这必然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
“一旦农民有了好的收入,他们就能建更好的房子,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有钱投资扩大自己的生产。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刘欣华荷兰的农业在EU(欧洲统一体,即原欧洲共同体EC。
以下同)乃至世界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人口只有1524万、国土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1993年数据)的小国家,在农业上能首屈一指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而经长期演化而成的农业生产和市场运行机制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以下首先介绍荷兰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尔后从农产品流通机制方面探索其农业成功的原因。
一.荷兰现代农业发展概况1.战后农业的极大扩张荷兰农业的大规模扩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引起这种扩张既有一般原因,灿?BR> 个体原因。
首先,二战后欧洲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引起市场总需求的扩大;其次,消费者“菜篮子”内容的变化,人们对食物的消费转向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刺激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第三,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EU共同农业政策(CAP)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个体原因看,荷兰是一个积极研究并使用农业新技术的国家,由于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广泛地在农业中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农产品结构也籍此得到调整,荷兰“绿房子”农业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完全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的农业经济荷兰的农业经济完全是由市场导向的,生产符合市场需要、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是其发展的宗旨;而以此为基准的出口导向又使荷兰的农业区别于其它农业大国。
由于荷兰内需市场容量极有限,大量的农产品必须寻找出口市场,这使得荷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许多其它农副产品如土豆、牛奶及其制品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荷兰处于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城市化区域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促进荷兰发展农产品出口战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代荷兰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已经不局限于这个区域,它的农产品出口已遍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3.荷兰农业面临的挑战荷兰现代农业并不是高枕无忧,它面临着强大的市场挑战,它不得不在这些挑战中求生存和发展。
荷兰农业发展特点及产业结构
荷兰农业发展特点及产业结构荷兰是一个小国,面积仅为41,5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1700万。
然而,荷兰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国家之一,其农业产出在欧洲乃至全球都有很高的影响力。
荷兰农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荷兰的农业发展非常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荷兰农民不得不通过农业科技的进步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荷兰农业科技先进,农民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先进,农田灌溉设施完备,使得荷兰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农业生产国之一、荷兰农业科技的应用包括精准农业、生物技术、温室种植等。
荷兰政府和农业机构也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荷兰农业发展依赖于畜牧业和温室种植。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荷兰农民选择发展畜牧业和温室种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荷兰畜牧业设施先进,农民注重畜禽的饲养环境和营养品质,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兰奶牛,荷兰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此外,荷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温室种植技术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温室蔬菜生产国之一,荷兰蔬菜的销售量和质量都非常高。
再次,荷兰农业发展非常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于荷兰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农业生产与城市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
为了保护农田和水资源的生态环境,荷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政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荷兰农民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如有机农业、精准施肥、农田水利工程等,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荷兰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农业产业结构。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高度的产业链整合。
荷兰农业产业包括农田种植、温室种植、畜牧业、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
荷兰农产品还与众多的农业供应商、物流公司和销售商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荷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非常重要。
总之,荷兰农业发展具有农业科技创新、依赖畜牧业和温室种植、保护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农业产业结构等特点。
荷兰农业的成功得益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努力,为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领域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
荷兰以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资源利用效率而闻名,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一些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注重农业创新和科技应用。
荷兰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例如温室种植、垂直农场等,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特色小镇建设将这些创新技术与农业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实现农业向高效、节能的转型。
这对于其他地区也提供了一个借鉴的方向,可以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增长。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的农业模式,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这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也是一个启示,可以通过发展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注重农业产业多元化。
特色小镇建设将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相结合,通过打造农业体验、乡村旅游等特色项目,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繁荣。
其他地区可以借鉴荷兰的经验,通过将农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达到农业转型发展的目的。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注重社区参与和合作。
特色小镇建设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通过组织居民农业合作社、社区农场等方式,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形成社区共同体和合作精神。
这种社区参与和合作的模式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通过培育社区合作网络,促进农村居民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的目标。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通过借鉴荷兰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推动农业向高效、可持续、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转变,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
荷兰农业详细情况
荷兰农业详细情况荷兰是一个小国家,面积虽小,但是拥有发达的农业产业。
荷兰农业以其高度现代化、高效率和创新性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荷兰农业的组成部分、技术水平、农产品生产情况以及该行业面临的挑战。
首先,荷兰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种植业主要包括花卉种植和蔬菜种植。
荷兰是全球最大的花卉出口国之一,其鲜花和植物产品远销全球各地。
荷兰的温室种植技术非常发达,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出大量的花卉和蔬菜。
此外,荷兰还以苹果、梨、草莓等水果的种植而闻名。
畜牧业在荷兰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以高品质的乳制品和肉类产品而闻名。
荷兰的乳制品产业非常发达,荷兰乳酪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质量享誉世界。
荷兰的畜牧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适合牧草的生长。
荷兰也是一个渔业大国,拥有广阔的海洋和河流资源。
荷兰渔业以其技术创新和可持续性而著称。
渔民利用现代化的捕鱼船只和设备,以及先进的渔业管理技术,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
荷兰的捕鱼船队不仅在北海捕鱼,还远渔至其他地区。
荷兰农业的成功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密切相关。
荷兰农业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如自动化设备、精确农业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
农民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种植和收割作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精确农业技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传感器技术,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提供适量的水和肥料。
荷兰的土壤改良技术还包括湿地土地的开发和土壤保护措施,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土壤质量的下降。
荷兰农业的高效率和创新性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荷兰的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是荷兰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荷兰农业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养殖系统的可持续性和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来应对环境挑战。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对荷兰的农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荷兰农民需要适应极端气候事件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
总而言之,荷兰农业是一项高度发达、高效率和创新性的产业。
荷兰现代农业的几个亮点及启示
荷兰从一个资源贫瘠的欧洲小国,一跃成为在国际贸易赛场上屡获“金牌”、“银牌”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可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
荷兰农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全世界,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借鉴。
2013年9月,编者有幸随考察团远赴荷兰,在为期较短的行程里,对涉农科研单位、企业及农场进行了调研考察,了解了荷兰现代农业的基本状况,捕捉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亮点,现进行简单总结整理,希望能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荷兰农业的基本情况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年降水量大致为834毫米,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然而,荷兰农业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不利条件的制约。
首先,荷兰纬度较高,全国光照不足,平均仅1484小时,全年平均气温在8.5-10.90C之间,对大田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
其次,荷兰全境为低地,2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易受海潮入侵或河流泛滥的威胁。
最后,荷兰国土面积狭小,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耕地面积仅有105.4万公顷,草地和牧场面积为82.6万公顷,拓展农业生产的空间十分有限。
虽然荷兰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但是,它却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国际竞争力。
荷兰选择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发展道路。
在种植业方面,1/3左右的耕地用于大田作物,主要产品包括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作物,产值占到农牧业总产值的10.4%;园艺业所占耕地比重仅为5.7%,分为露地园艺和温室园艺,主要产品包括球根类花卉、蔬菜、果树、观赏用灌木和一些盆栽植物,其产值占到农牧业总产值的39.5%。
畜牧业分为放牧型和集约型,其中,前者主要适用于养牛业和养羊业,后者则主要适用于养猪业和养鸡业。
荷兰农业的显著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即通过资金密集的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益,而这一切都需要先进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
荷兰对科技发展极为重视,全国教育和研究经费占到国家总预算的19.1%,远高于其他部门,而农业科研则是其中的重要领域。
荷兰种植模式
荷兰种植模式一、精细化耕作荷兰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小型化、规模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为特点。
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荷兰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但荷兰却将这个限制转变为优势,大力推广高效的精细化耕作,追求每一个面积单位的最大产出。
荷兰的农业实现了科技和管理的结合,保证了生产的精度和效益。
利用现代技术,如精准施肥、定位和无人驾驶等,使得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能够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二、生态化农业在荷兰,农业不再只是为了单纯的产出,荷兰的农业生产更注重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和零污染。
荷兰不断研发和应用低碳经济技术,推广使用大量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技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全面覆盖。
其中,小部分的农场大力推行零化学物品农业,竭力减少对土地和地下水的污染。
同时,荷兰的农业生产也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了更加环保和有机的生产方式。
三、循环农业荷兰农业还大量采用了循环农业模式,将所有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利用起来,实现无废物、低排放、高效产出的农业模式。
在循环农业模式下,种植的废料可以成为有机肥料,淘汰的牲畜可以成为动物饲料,在造成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
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荷兰农业在生产方式上十分现代化,全部采用机械化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除此之外,荷兰还大力发展了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技术,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同时,荷兰的农业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能够保护耕地和环保生态系统不受农业生产的破坏。
总之,荷兰的农业生产模式十分值得借鉴和学习。
荷兰的农民们始终将环保、高效、可持续作为农业生产的重点,在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使荷兰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它国家中发挥着示范的作用。
从荷兰经验思考上海创意农业发展
上 海 创 意 农 业 发 展
■ 俞 美莲 张 晨
链 成为荷 兰农业 国际竞争优 势 的坚实基础 。 园艺 产业 是荷 兰农 业 产业 链创 新 、高效 的 典型 荷 兰 是现 代 农业 高 度 发达 的 国家 , 口 10 业 土地 资 .
世 界 的库肯 豪 夫 公园 、 兰 农村 的 田 园风光 和传 统 、 荷 拥 有 童 话般 景 象 的“ 角 村 ” 荷 兰 民俗 村 等 农 村地 羊 、 区 已成 为 吸 引全 球观 光 客 赴 荷 兰 旅游 的重 要 因素 。 在荷兰, 农业 不仅 是一 种产 业 , 而且 是 一种 代表 荷 兰
代 表 , 论 在 生产 规 模 、 值 还 是 在 作物 品种 、 无 产 栽培
技术 、 设施装 备 上都处 于世 界领先 水 平 。 业链 包括 产 投 入 品供 应 商 、 植 户 、 工 商 、 售 商 、 究和 推 种 加 销 研
广 、 咨询服 务机 构 等环 节 的利益 相 关者 ,其 分工 明
上 海 农村 经 济 2 1 第 9期 0 2年
2 7
海 外 见 闻
荷兰 创 新地将 先 进 、 实用 的 工业技 术 和装 备 、 信息 及
通讯 技 术等 植 入农 业生 产 ,从而 实 现可 全年 均 衡生 产 的现 代化农 业 生产经 营方 式 。 年来 , 近 设施 园艺产 业 的技 术创 新 聚焦 于推 动节 能和 应 对气 候变 化 的概 念 和技 术上 , 聚焦 于进 一 步提高 生产 效率 。 的技术 新 和 方 法 包括 温 室 移 动平 台、 室 物 流系 统 、 温 机器 人 、
( ) 建 高效农 业 产业链 一 构
荷 兰农 业 是 由投入 品供 应 、 生产 、 加工 、 售 、 销 服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现代设施农业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现代设施农业荷兰位于西欧北部,面临大西洋的北海,处于马斯河、莱因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下游河口地区,全国约有1/4的国土面积低于平均海平面,是一个低地国家,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
人口1550多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人就开始利用传统风车作为排水动力,在天然淤积的滨海浅滩上围海造田。
17世纪至19世纪,随着荷兰城市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荷兰围海造田的技术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不仅围海,还围湖造田增加农业用地,扩大农业生产。
截至目前,荷兰有58%的土地用于农业,其中草场占31%,耕地位2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和本国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
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出口国。
到60年代后期净出口值排在世界第四、第五,1989年以来稳占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每年农业净出口值保持在130多亿美元水平,占世界贸易额的7.5%~~10%。
荷兰农业包括:1、农田作物及园艺生产。
农田作物生产主要以马铃薯,小麦、甜菜为主。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其良种输出占国际良种市场的60%以上,种用和商品马铃薯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
园艺生产在荷兰占相当份额,主要是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鲜花占全球市场的60%,大部分蔬菜鲜花在温室内生产。
2、畜牧业及渔业。
荷兰乳品和肉类生产占农业总产值的6%,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猪肉出口国,1996年出口额达191亿荷兰盾。
荷兰的牲畜设施、兽医兽约、种畜育种、牲畜饲料和饲喂技术都十分先进。
荷兰的渔业主要运用高效和现代化的拖网捕鱼船队和近海捕鱼船队从事生产,1996年捕捞总值达85900万荷兰盾。
3、农产品加工和机械。
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专用的、高度自动化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符合环境要求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使荷兰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占很大份额。
荷兰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荷兰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荷兰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小国,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对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的地理条件包括平坦的土地、水系众多以及海洋气候等因素,这些特点使得荷兰成为世界领先的农业国家。
本文将探讨荷兰的地理特征以及与农业发展的紧密关系。
首先,荷兰的地理特征之一是广袤的平坦土地。
荷兰的土地大部分处于海平面以下,约26%的土地是海平面以下。
这种平坦的土地使得水的流动相当容易,这对于灌溉和排水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荷兰人民利用这片平坦土地,创造了广阔的农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其次,荷兰的水系也对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拥有数量众多的河流和运河,其中包括著名的莱茵河和斯海尔德河。
这些河流和运河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证了农田的灌溉和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荷兰还修建了一系列的排水系统,用于排除农业领域中产生的过剩水分,以保证农地的质量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这些水系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无疑是荷兰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再次,荷兰特殊的海洋气候也对农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荷兰位于北海气候区,夏季相对凉爽,冬季相对温暖,年降水较多。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荷兰的农作物有利于生长,尤其对一些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非常有利。
此外,荷兰的海洋气候也为荷兰的畜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确保了畜牧业的良好发展。
荷兰的地理特征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是这些地理特征的紧密结合,使得荷兰成为了农业技术的领先者。
荷兰人民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资源优势,实现了高产量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
例如,荷兰是全球主要农产品的出口国之一,荷兰花卉产业和奶制品产业在全球享有盛誉。
总结起来,荷兰的地理特征,包括平坦的土地、水系众多以及海洋气候等条件,使其成为世界领先的农业国家。
这些地理特征为荷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条件,使其在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上保持领先地位。
荷兰的农业发展经验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未来,荷兰将继续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农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农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行创新和调整,以提高效益和可持续性。
荷兰作为农业大国,以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著称,特色小镇建设为其他国家的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是一种将农业、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的综合性项目。
这些小镇通常位于乡村地区,通过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以及自然和文化景观,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当地农业的增值和整体经济的发展。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注重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农业模式往往只依赖一两种作物或养殖方式,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农民增加多种农业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在荷兰的一些特色小镇中,农民通过发展农村旅游、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业务,将农业产业链延伸,从而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注重农业的创新发展。
在这些小镇中,科技和创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
农民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播种和植保,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还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注重农业的文化传承和保护。
荷兰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农村传统,这些传统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通过文化旅游和农村活动的开展,使游客和市民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农村文化和农业产品的价值,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为其他国家的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通过多元化发展、生态化发展、创新发展和文化传承,农业可以实现更高效率、更可持续和更具附加值的转型发展。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和学习荷兰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农业资源和发展需求,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荷兰是全球著名的农业强国之一,在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中,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于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荷兰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项旨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项目。
通过将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结合起来,创造了一批吸引人流和资金流的小镇。
这些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既注重了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也注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将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镇。
这一模式的成功,推动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单一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的社会需求,需要将农业与其他行业相结合,拓展产业链,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注重生态环保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比如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一些传统农业方式对环境的污染。
这一点对于当前中国农业转型发展中的生态环保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强化乡村品牌建设荷兰特色小镇建设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小镇,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这一品牌效应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这是一种很好的乡村品牌建设模式,可以借鉴到中国的农业转型发展中。
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荷兰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推动了农业多元化发展,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农业生产基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这一点对于当前中国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综合来看,荷兰特色小镇建设对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启示很多。
其中,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注重生态环保、强化乡村品牌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荷兰农业政策目标
荷兰农业政策目标
荷兰农业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农业产值和竞争力:荷兰农业政策旨在通过科技创新、专业化生产和优质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产值和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 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荷兰农业政策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健康和美味。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荷兰农业政策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实施生态系统服务、草地恢复和动物福利等措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支持农民收入稳定:荷兰农业政策旨在通过补贴、贷款和保险等手段,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5.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培训:荷兰农业政策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生产技能,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6.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荷兰农业政策鼓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7. 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荷兰农业政策通过支持农产品出口、扩大国际市场,提高荷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8. 促进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荷兰农业政策鼓励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产业,丰富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9.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荷兰农业政策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提升国家农业软实力。
10. 强化农业国际合作:荷兰农业政策强调与国际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享农业发展经验,促进全球农业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荷兰农业政策旨在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 600万,相当于我国的上海市;国土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大约是江苏省的2/5。
1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银牌”得主,这就够令人惊讶的了。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里没有包括园艺类产品(鲜花、观赏植物等以及蘑菇)和渔业产品。
这些产品荷兰都有大量的净出口,而美国则有可观的净进口。
以1996~1999年4年的平均数为例,加上这两类产品后,荷兰的净出口值接近180亿美元,而美国则减少到了126亿美元;这种格局在2000年就更加明显[1]。
总之,在农产品净出口方面,荷兰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应该说,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多块金牌的背后,有其“都市农业”的巨大贡献——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荷兰自己没有“都市型农业”的说法。
但是,荷兰的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荷兰西部三省(乌得勒支、北荷兰省、南荷兰省,简称“西三省”)人口尤其密集,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把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城市连绵带。
乌得勒支—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多德雷赫特这几个大中城市[2],构成了一个“大都市圈”,或非行政意义上的“大都市”。
为了考察荷兰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妨以包围这个大都市圈的“西三省”及其主导产业——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来进行研究。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农业发展的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东侧保留着一个缺口,人们称之为“绿色心脏”[3]。
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
研究荷兰“西三省”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都市型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借鉴荷兰怎样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西三省”农业的特点荷兰“西三省”的面积约7000平方千米(比上海市稍大些),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左右,总人口有712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4%。
本地区人口密度很高,为全国的2.2倍(约1100人/km2),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西三省”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很不一样。
“西三省”农用地总面积有34.7万公顷。
2001年,总共有农场约2.08万个,农业劳动力7.97万个。
每个农场的劳动力人数平均为3.82个,而荷兰其他9个省平均只有2.62个,表明这个地区的农业相对来说是“劳动密集”的,其中的原因将在下面再作分析。
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
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小[4],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
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公顷,大田蔬菜3.4万公顷,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公顷,后面二者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
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 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其中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
1994年到2001期间,荷兰的农业就业人数从28.2万下降到26.8万,即减少了5%。
但是我们从“西三省”劳动就业中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奶牛业比较重要的乌得勒支省的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得最快,7年里几乎减少了14%,而南北荷兰两省的变化却很小,大致保持在8万左右;其中,北荷兰省还有所上升。
根据欧洲统计署的资料,“西三省”农业生产项目中位居前三名的分别如表1所示:表1荷兰“西三省”主要的农产品及其占总增加值的比例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劳均总增加值乌得勒支省牛奶,44%猪,19%肉牛,13%25 356北荷兰省花卉,54%牛奶,19%蔬菜,7%32 880南荷兰省花卉,49%蔬菜,29%牛奶,10%43 934资料来源:欧洲统计署(Eurostat),“劳均总增加值”是指标准农业劳动力的总增加值,以欧元计算。
从这“西三省”主要的生产活动来看,花卉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而奶牛业则是它们共同的一个重要产业。
对比我国大城市郊区,园艺业和奶牛业也逐渐成长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这里是不是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呢?下面,我们就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论述“荷兰式”都市农业的先进性及其产生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园艺业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
荷兰的“园艺业”包括花卉、蔬菜、蘑菇、水果和名目繁多的观叶植物、园林苗木等等。
在很多荷兰的文献中,“园艺业”与“农业”往往并列而称,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荷兰西部地区发展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花农积累了栽培花卉的许多经验,早就有很好的声誉。
另外,早在17世纪,荷兰的工商业就已经非常发达,城市繁荣,富商麇集,人口密度大,园艺业产品从农村(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城郊)到城市不但距离短,而且不愁销路。
这就为荷兰的花卉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荷兰还形成了独特的拍卖业,使那些娇嫩的鲜花能够快捷、有效地销售到其他地区以至邻国,直到世界各地。
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荷兰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
因此,如何从“每平方米”土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值,就是农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很明显,在经济利用土地的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
“较高的投入+更好的技术”——这就是荷兰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巨大收益的一个“诀窍”(表2)。
但是,园艺业发展到现在这样占有世界意义的地位,基本上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5]。
其中,作为世界园艺业产品最大的出口国,荷兰所起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表2荷兰园艺业的产值(单位:亿荷兰盾)1980年1990年1994年1996年花卉和观叶植物24.3152.8165.7670.54花卉球茎 5.447.129.119.74蔬菜22.7139.9738.4537.92水果 3.86 6.99 5.70 4.66苗木、种子等 5.4811.398.157.96资料来源: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
园艺业在荷兰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欧盟(及早先的欧共体)的农业政策。
一方面,欧洲各国因一些大宗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困扰,欧共体从1980年代中期起对牛奶、谷物和其他一些农产品采取了限产政策(详见下)。
同时,由于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荷兰在“没有边界”的统一大市场里,可以把优势农产品(特别是园艺业产品和乳制品)销售到周边各国,大大促进了荷兰园艺业的发展。
园艺业得到加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发要求。
在空间狭小的荷兰,以奶牛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制约。
在近几十年来,荷兰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畜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包括园艺业在内的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内部,园艺业占的比重要大于一般意义的大田种植业)。
荷兰的务农人数一直在减少,但为农业服务的就业岗位却在增加。
园艺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1985~2001年间,园艺业农场从1.9万个下降到1.2万多个(表3)。
1999年,荷兰花卉产业(包括观赏植物在内)的农场有8 700多个,直接就业人数3.7万人,间接就业(拍卖、递送、批发、出口、零售)的人数总计达4.9万人,共为国家提供了8.6万个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荷兰农场的平均规模[6]在不断扩大。
在1975~2001年间,荷兰温室花卉农场的数量减少了1/4(表4),同期玻璃温室的面积从3 060公顷增加到5 845公顷,增加了91%;温室农场的平均面积从3 664平方米扩大到9 495平方米,即接近1公顷,大的甚至达到了3公顷。
在南荷兰省,大型的温室农场比较集中。
荷兰花卉生产的玻璃温室面积从1975年的7 900公顷增加到了2001年的1.06万公顷,大约占全世界温室面积的1/4。
表3荷兰园艺业农场数量的变化1985年1995年2000年2001年温室花卉或蔬菜10 1599 3727 9087 395露地花卉或蔬菜 5 592 4 358 3 733 3 366花卉、蔬菜兼业农 2 389 1 489 1 124 1 075蘑菇767670516481总计18 90715 88913 28112 317资料来源:荷兰农业经济研究所(LEI):《农业、园艺业数字》,2002年,p. 23.表4荷兰温室花卉的生产:农场的数量及其规模公顷/农场1975年1985年1995年2000年2001年< 0.5 6 059 4 372 3 457 2 772 2 557 0.5~1 1 750 2 082 2 014 1 659 1 492 1~2471993 1 450 1 432 1 366 > 272254478712741总计8 3527 7017 399 6 575 6 156资料来源:同表3,p. 93。
表5荷兰露地花卉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公顷)1975年1985年1995年2000年2001年郁金香 5 766 6 5888 0319 70510 050百合590 1 533 3 298 5 069 4 952水仙 1 708 1 588 1 405 1 843 1 880大丽花 2 006 1 937 1 846 1 643 1 454风信子859954980 1 130 1 171总计13 01015 05518 08622 54322 618资料来源: 同表3, p. 79。
玻璃温室切花生产是花卉业中最大的产业,其产值高达20多亿欧元。
2001年,最重要的温室切花是玫瑰,占地921公顷;其他主要的有菊花、百合、非洲菊、小苍兰、兰花等等,品种繁多。
一年四季供应的鲜切花达5 500多种,不同的盆栽植物2 000多种,庭院植物2 200多种。
荷兰每天向世界出口1 700万枝鲜切花和170万盆花。
露地花卉主要是球根花卉生产(表5),现在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2.2万公顷。
球根花卉又可分为两种:鳞茎植物(如郁金香、水仙、鸢尾、风信子、百合等)和球茎植物(如唐菖蒲、大丽花、番红花等)此外,还有雪花莲、麝香兰、秋海棠、美人蕉、虎斑草等等。
2001年,荷兰有2 507家农场(公司)从事球茎花卉生产,平均一个花卉农场的面积达到了9公顷。
面积小于3公顷的农场,从1975年5 301个减少到了1 038个;所占的比重从81.4%下降到41.4%;而大于10公顷的农场,从9.5%上升到45.7%。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
种植郁金香的农场最多,有1 562家,栽培的面积也最大,提供给拍卖行的郁金香品种就有200多个,年产郁金香球茎30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