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现代农业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现代设施农业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现代设施农业

维普资讯
世 叼
岛国
设施 农 业
荷 兰位 于 西 欧北 部 ,是 一 个 低 地 国 家 , 国土 面 积 为 41 .5万 k m 。从公 元 1 纪起 荷 兰人 就 开 始利 用 传 3世 统 风 车 作 为排 水 动 力 ,在 天然 淤 积 的 滨海 浅 滩 上 围海 造 田 。截 至 目前 ,荷 兰有 5 %的土 地 用 于农 业 ,其 中 8 草 场 占 3 %,耕 地 占 2 .%。 1 36

温室 产 业 是 荷 兰 最 具 特 色 的农 业 产 业 ,居 世 界 领
先 地 位 。 目前 ,荷 兰 温 室 建 筑 面 积 为 1 亿 m ,占 全 1 世 界玻 璃 温室 面 积 的 1 / 4,主 要种 植 鲜 花和 蔬菜 。园 艺 作 物产 值 19 年 为 l23 荷 兰 盾 。 95 3 -亿 二 、 荷 兰 设 施 农 业 a  ̄点 gq . t
荷 兰 的农产 品 加 工业处 于 世 界领 先地 位 。专 用 的 、
1 4
■ 蟹重蟹 睡 漕
一t - 2 28 t 0
维普资讯
中 ,荷 兰 的温 室 农 业增 值 一 直 呈 上 升 趋 势 。 主要 是 政
力 扩 大并 对 成 员 国提 供 一定 程 度 的保 护 ,使 欧洲 成 员
国内部 各 种 经 济 活 动 更 加 活跃 ,也 给 荷 兰农 产 品进 入
欧 洲 市场 创 造 了更 多 的 机会 。荷 兰农 业 产 业纷 纷 看 准 欧 洲 和 国际 市 场 ,充分 发 挥 优 越 的地 理 位 置 ,利 用 阿 姆 斯 特 丹 、鹿 特 丹港 的海 运 优 势 ,阿 姆 斯特 丹 附 近 的
牧业。

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的荷兰农业

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的荷兰农业

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的荷兰农业
为什么说荷兰农业是从田间直接到餐桌呢?主要因为一下几点: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1】荷兰农业自动化程度高
荷兰农业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这得益于荷兰设施农业的发达和设施技术的先进,种植过程中的施药、施肥环节,都由电脑统一操控,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也可以通过机械化进行操控。

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采摘了。

采摘过后放入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车底用链条连着,整个温室里可以让车子自己走来走去,到达目的地之后自动转到其他轨道,最后直接到包装工人的手中。

【2】农业产业链长
荷兰的农业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农业综合体,涵盖了'田间到餐桌'的整个农业产业链,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所有的环节相互紧密连接,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农产品不断增值。

荷兰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水平比较高,技术工艺不断精益求精,花卉、食品、奶制品等加工业都属于世界领先水平,加工农产品出口比例也较大。

【3】发达的物流运输系统
荷兰的农产品销售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拍卖,以前拍卖主要用于花卉的销售,但是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管是花卉还是蔬菜交易,都开始在网上进行。

荷兰的市场上有专门的交易网站,可以供消费者在网上交易,只要提交订单,都可以在24小时之内送达。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大型的超市,直接与生产商进行订货,蔬菜拍卖交易市场萎缩,批发市场主要以物流业务为主。

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一体化运营,体现了荷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这为荷兰农业的高利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最新世界农业结构研究之荷兰农业现代化

最新世界农业结构研究之荷兰农业现代化

世界农业结构研究之荷兰农业现代化世界农业结构研究之荷兰农业现代化荷兰位于西欧北部,面临大西洋的北海,处于马斯河、莱因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下游河口地区,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

人口1550多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多年以来,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可与美国和法国等传统农业强国匹敌。

按农业就业人口计算,荷兰平均每个“农民”的年出口额将近百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公顷土地净出口额则惊人地超过10万元,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除了享誉全球的鲜花和观赏植物等产品居世界市场份额首位之外,荷兰的蛋制品、啤酒、番茄和奶酪等农副产品的净出口额均名列世界第一。

然而从地理坏境来看荷兰并不优越,全国约有1/4的国土面积低于平均海平面,是一个低地国家,地势过于低平,东南部海拔一两百米的地方就能算是“高原”,北部紧靠北海,每个世纪,总会有一两次特大风暴潮袭击荷兰,海水内侵的记载常现于历史文献中酿成重灾,莱茵河、马斯河等几条河流也常常泛滥。

但是1667年,荷兰人开始反击,在工程师Hendrick Steven的带领下开始了围海造田的伟大壮举,并在两个半世纪以后得以实现,从此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建立起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土地基础,而且密布全境的河流虽然带来了无穷的伤害,却给荷兰农业提供了转机,甚至构成了荷兰外向型农业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和本国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

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出口国。

造就了荷兰现代化农业的奇迹。

荷兰农业包括: 1、农田作物及园艺生产。

农田作物生产主要以马铃薯,小麦、甜菜为主。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其良种输出占国际良种市场的60%以上,种用和商品马铃薯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

园艺生产在荷兰占相当份额,主要是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鲜花占全球市场的60%,大部分蔬菜鲜花在温室内生产。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荷兰被誉为“花园国家”,其农业发展堪称奇迹。

荷兰拥有肥沃的土地、湿润的气候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实现了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先进的农业技术荷兰在农业技术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地位。

其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荷兰还是全球温室农业的领军者,通过先进的温室技术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全年生产新鲜蔬菜和鲜花的目标。

荷兰在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不断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 水利工程的支持荷兰地势低洼,曾经频繁遭受洪灾的威胁。

为了解决水患问题,荷兰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水利工程建设。

他们修建了堤坝、水闸、排水渠等水利设施,有效地控制了水流和水位。

通过水利工程的支持,荷兰成功地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3. 持续的农业管理和规划荷兰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农业管理和规划,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他们通过合理的农业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在保护耕地的荷兰还大力发展了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高效的农业合作荷兰农业发展依靠着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支持。

农业合作社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农业企业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开拓了国际市场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这些合作机制有效地整合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源源不断地来自于先进的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的支持、持续的农业管理和规划、高效的农业合作。

荷兰人民不断努力探索和创新,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条件下,实现了农业的长足发展,为全球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之一在于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施。

荷兰地广人稀,土地资源有限,但却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

荷兰农业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精神,开发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先进的温室种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备等。

这些技术和设施的运用,使得荷兰农业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了非常高的产量,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还在于其高效的农业管理和规划。

荷兰政府和农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和规划,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质量监管、土地规划和农业科研投入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荷兰还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和农产品溯源体系,确保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还在于其多元化的农产品种植和畜牧业发展。

荷兰是一个多元化的农业国家,种植了大量的作物和蔬菜,同时也发展了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在荷兰,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和畜牧品种,包括麦类、玉米、土豆、蔬菜、水果、牛羊猪禽等。

荷兰还以其出色的花卉种植和切花出口而闻名,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出口国之一。

这种多元化的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发展,使得荷兰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和农业产品。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还在于其出色的农业科研和教育体系。

荷兰拥有众多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机构、大学和研究院,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创新。

这些科研机构在种子改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荷兰农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荷兰还注重培养农业人才,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施、高效的农业管理和规划、多元化的农产品种植和畜牧业发展,以及出色的农业科研和教育体系。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刘欣华荷兰的农业在EU(欧洲统一体,即原欧洲共同体EC。

以下同)乃至世界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人口只有1524万、国土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1993年数据)的小国家,在农业上能首屈一指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而经长期演化而成的农业生产和市场运行机制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以下首先介绍荷兰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尔后从农产品流通机制方面探索其农业成功的原因。

一.荷兰现代农业发展概况1.战后农业的极大扩张荷兰农业的大规模扩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引起这种扩张既有一般原因,灿?BR> 个体原因。

首先,二战后欧洲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引起市场总需求的扩大;其次,消费者“菜篮子”内容的变化,人们对食物的消费转向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刺激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第三,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EU共同农业政策(CAP)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个体原因看,荷兰是一个积极研究并使用农业新技术的国家,由于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广泛地在农业中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农产品结构也籍此得到调整,荷兰“绿房子”农业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完全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的农业经济荷兰的农业经济完全是由市场导向的,生产符合市场需要、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是其发展的宗旨;而以此为基准的出口导向又使荷兰的农业区别于其它农业大国。

由于荷兰内需市场容量极有限,大量的农产品必须寻找出口市场,这使得荷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许多其它农副产品如土豆、牛奶及其制品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荷兰处于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城市化区域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促进荷兰发展农产品出口战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代荷兰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已经不局限于这个区域,它的农产品出口已遍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3.荷兰农业面临的挑战荷兰现代农业并不是高枕无忧,它面临着强大的市场挑战,它不得不在这些挑战中求生存和发展。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

荷兰农业奇迹的支撑荷兰是一个小国,但它却以其卓越的农业技术闻名于世。

尽管荷兰的土地资源有限,但它成功地建立了一个高效、现代化的农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农业出口大国之一。

这个农业奇迹的背后有许多支撑因素。

荷兰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创新能力。

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荷兰没有大片的肥沃土地可供耕种。

荷兰人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他们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开创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

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温室种植蔬菜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使用现代化农机的国家。

他们还推广了多种耕种和养殖方法,如有机农业、水耕种植和鱼虾共生养殖等,这些创新方法使荷兰的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荷兰政府的支持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荷兰政府意识到农业对经济增长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支持农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政府投资大量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补贴和贷款以促进农民进行现代化生产。

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以确保农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相结合。

这种支持使荷兰农业能够不断发展并适应新的挑战。

协作和知识分享是荷兰农业成功的关键。

荷兰的农业领域存在着一个密切的合作网络,包括政府、研究机构、农民和企业。

这些各方都在共同努力下分享知识、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农业的发展。

荷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与农民紧密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应对日益严峻的现代农业挑战。

在这种合作体系下,知识和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从而推动了整个农业领域的发展。

荷兰的农业成功也得益于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系统。

荷兰的土地有限,因此土地的优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荷兰农民利用先进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确保土地具有最佳的湿度和适宜的营养条件。

荷兰的交通网络发达,港口和机场设施完备,便利的物流系统使农产品的运输和贸易变得更加高效。

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使荷兰的农产品可以迅速到达全球市场,获得更广阔的销售机会。

荷兰农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撑因素。

荷兰农业发展特点及产业结构

荷兰农业发展特点及产业结构

荷兰农业发展特点及产业结构荷兰是一个小国,面积仅为41,5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1700万。

然而,荷兰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国家之一,其农业产出在欧洲乃至全球都有很高的影响力。

荷兰农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荷兰的农业发展非常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荷兰农民不得不通过农业科技的进步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荷兰农业科技先进,农民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先进,农田灌溉设施完备,使得荷兰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农业生产国之一、荷兰农业科技的应用包括精准农业、生物技术、温室种植等。

荷兰政府和农业机构也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荷兰农业发展依赖于畜牧业和温室种植。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荷兰农民选择发展畜牧业和温室种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荷兰畜牧业设施先进,农民注重畜禽的饲养环境和营养品质,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兰奶牛,荷兰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此外,荷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温室种植技术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温室蔬菜生产国之一,荷兰蔬菜的销售量和质量都非常高。

再次,荷兰农业发展非常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于荷兰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农业生产与城市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

为了保护农田和水资源的生态环境,荷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政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荷兰农民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如有机农业、精准施肥、农田水利工程等,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荷兰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农业产业结构。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高度的产业链整合。

荷兰农业产业包括农田种植、温室种植、畜牧业、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

荷兰农产品还与众多的农业供应商、物流公司和销售商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荷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非常重要。

总之,荷兰农业发展具有农业科技创新、依赖畜牧业和温室种植、保护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农业产业结构等特点。

荷兰农业的成功得益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努力,为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的现代农业作者: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130 第一部分荷兰的现代农业概况荷兰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荷兰农业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

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 “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

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荷兰纬度较高,因而光照较少,但由于受黑潮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凉,年降雨量600~800mm,且分布较均匀,一月份平均气温2℃~3℃,七月份为18℃~19℃,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性淤积土。

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蔬菜、花卉以及牧草的生产。

2.农业生产基本结构 荷兰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

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种植业不占主导地位。

199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3%,园艺业产值占35.4%,种植业仅占13.3%。

20世纪90年代后,荷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种植业产值下降,畜牧业产值、园艺业产值稳步增加。

荷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油菜籽。

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 大部分供出口,花卉品种多达上千种,其中最多的是郁金香,80%供出口。

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猪、羊及家禽。

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荷兰的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主的大农场经营, 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也普遍较高。

据统计, 1996年荷兰农场的总数为11.07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9.11万个。

在这些农场中, 种植业农场(包括大田作物、园艺、多年生作物、混种作物)3.81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23万个;畜牧业农场(包括放牧牧场、猪和家禽养殖场、畜禽混养场)6.76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5.51万个;混合农牧场(即多种经营农场)4927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682个。

每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18公顷左右。

4.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荷兰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当高,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畜产品产量也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1994年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总量为6809.4公斤, 世界平均为1731.3公斤;生产块根和茎作物总量为38934.7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517.2公斤;生产蔬菜1789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431.0公斤;生产水果为4386.9公斤,世界平均为344.3公斤。

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肉类14201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173公斤;生产鸡蛋30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35公斤;生产牛奶为54045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407公斤;生产羊毛(原毛)为21公斤,世界平均为2.4公斤。

.c.1999年,荷兰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达55862欧元,是当年欧盟国家人均农业产值平均值(21210欧元)的2.63倍;而且荷兰的农业效率与其国内总的劳动效率相差很小,两者之比为0.93。

由此可见,荷兰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在其国内与其他产业相比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荷兰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如前所述,荷兰是世界上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其农产品的进出口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1996年至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稳步增加,年均增长4%。

1999年,荷兰农产品出口达394亿欧元,进口222亿欧元,农产品贸易顺差172亿欧元;到2002年,荷兰农产品净出口接近200亿欧元,比1999年增加20多亿欧元。

与之相比,法国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却呈下降趋势,2001年法国农产品出口377亿欧元,进口302亿欧元,农产品贸易顺差仅75亿欧元;而2002年前8个月的农产品出口仅248亿欧元,进口201亿欧元,净出口仅47亿欧元。

由此可见,荷兰已超过法国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在荷兰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又占据主导地位。

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年出口额54亿欧元,进口36亿欧元,大部分进口果菜产品并非国内消费,而是通过拍卖市场等转运到欧盟其他国家。

荷兰的花卉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每年鲜切花、花卉球茎、观赏植物出口总值达60亿欧元,其中鲜切花为35亿欧元,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欧洲市场的70%。

2001年,荷兰园艺产品出口达152亿欧元,进口62亿欧元,顺差90亿欧元,为当年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237亿欧元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这一年园艺产品的出口量与当年112亿欧元的畜产品出口量相比,超出了整整40亿欧元,成为荷兰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第二部分荷兰特色的现代农业一.独具特色和生命力的设施农业在设施农业极其发达和工厂化农业享誉世界的荷兰农村,到处都能见到成片的牧场和大型的连栋玻璃温室。

在这些现代化的温室内,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高度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作物离开了土壤,农民离开了土地,生产摆脱了自然气候的束缚,农作物从种到收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一栋温室就是一座农产品工厂!当这些农业工厂集成群、连成片,就自然地形成了相当于我们所正在努力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然而,经营这些农业工厂的多是小型的农民家庭企业,即使在同一地区从事相同或相似的种植或养殖,也并不从属于某一个机构的领导,他们主要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而建立联系。

因此,在荷兰,并没有专门规划和刻意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也没有非农企业专门投资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所有的成群连片的农业工厂都是随着材料设备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前后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就其装备发达程度、技术管理水平、经营规模和劳动生产效率而言,荷兰设施农业已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

1.花卉业荷兰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用于花卉生产的总面积约为8000公顷,其中70%为玻璃温室。

在总的花卉生产中,近3/4面积种植鲜切花卉(尤其是玫瑰和菊花),另1/4面积栽培观赏植物。

据介绍,荷兰有11000家花卉生产企业,其中多数是农民家庭企业。

如我们考察的位于荷兰德尔夫高(Delfgauw)的兰斯贝根(Lansber-gen)非洲菊种植园,就是一家典型的家庭企业,主要由兰斯贝根家兄弟三人经营。

同时,这家企业又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家非洲菊专业公司,共拥有5栋玻璃温室,总面积15公顷,每年可为全世界提供6000万支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非洲菊。

从花卉种植的集约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上看,这家非洲菊公司也堪称一流,如他们两年前新建的一栋面积为6.6公顷的大型连栋玻璃温室,在对温光水气及营养供给实现全面自动调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设备与操作供应流程,全部采用自控移动培养床种植菊花,工人根本不需进入种植区就可完成全部作业(包括苗床管理、鲜花采摘等),因而种植区也不必留操作通道和人行过道,不仅使温室的空间利用达到了最大化,而且可节省40%的劳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

2.蔬菜业荷兰用于蔬菜生产的玻璃温室约4700公顷,以种植番茄、甜椒、黄瓜为主,实行高度的专业化生产,通常每一农户只栽培一种蔬菜。

这种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有利于种植者积累经验、提高技能,而且有利于稳定和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专业设施设备的开发利用,实施温室的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以Paprika Rood青椒种植园为例,在1公顷的连栋玻璃温室内全部种青椒,以石棉作基质,调温调光、通风调气(CO2)、水和营养液的供给及栽培过程的管理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该温室于每年1月中旬定植椒苗,3月中旬开始采摘,至12月初结束,清园后定植新一茬的椒苗。

青椒平均年产量为30Kg/m2,即每公顷产量300吨,折合每亩产青椒2万公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蔬菜从种到收的生产全过程均实行无害化管理。

如基质和营养液的循环再利用,以熊蜂辅助授粉代替激素保果,温室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减少害虫迁入,同时室内悬挂诱蚜板诱螨袋灭蚜除螨等技术的全面采用,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特别是Paprika Rood青椒种植园在温室内采用瑞士先正大(Syngenta)公司生产的两种捕食性的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和A.degenerans)防治温室害虫西花蓟马非常成功。

3.畜牧业荷兰的畜牧业生产也主要是农户个体经营,规模不大,但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鹿特丹南部的Twee Hoeven牧场,是一家具有370年历史的专业养殖户,现有土地63公顷,主要种牧草,其中有9公顷种玉米,用作青贮饲料;常年养殖规模为奶牛100头,猪225头,另有羊10余只。

奶牛的饲养方式是半年放牧,半年圈养,而挤奶、牛奶的罐装、冷藏及圈养时的喂料、喂水、清圈等过程则全部是自动控制的,牧场的管理、牧草收割打捆以及玉米的种植、收割、粉碎、青贮等完全是机械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