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中国的教育缺什么
中国的教育缺什么朱永新中国的教育缺资金,缺人才,缺公平,缺观念。
但是,我以为当前中国的教育尤其缺以下四点:一、中国教育缺服务意识我们每一个人,在所受到的高等教育或中等师范教育中,可能都没有听过教育服务这个概念。
教育服务是最近提出的,最近一两年才开始引起大家的重视。
为什么?原因很多。
首先,中国加入WTO时,我们是把教育服务和贸易服务一起谈的,在西方人眼里,教育是一种服务,服务开放,教育也一起开放。
其次,多元化教育形式的出现。
过去清一色的公办学校,资源配置、校长任命、师资配备都是政府统包统揽。
民办学校的产生,对公办学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因为民办学校的出路就是两条,要么走向“死亡”,要么走向辉煌。
民办学校在取得优秀办学成绩的同时,必须非常注重服务。
我们很多民办学校甚至提出:“学生和家长就是我们的上帝。
”我们且不论这样的口号科学不科学,严密不严密,但不可否认,它已经构成了对当代教育的巨大挑战。
目前,我们的教育从上到下,太缺乏服务的意识。
我们的老师在教书的时候,你想过你是在服务吗,你想过你教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吗?据我看,我们的很多课堂,不是老师在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在为老师服务。
特别是我们的很多公开课,就是典型的全体学生为老师服务的过程。
不仅如此,学生成绩优秀,也是服务老师,是为了证明你老师的能力。
当然,也难怪我们缺乏服务意识,因为服务意识来自市场的挑战,来自资源配置的挑战。
在优质资源的紧缺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服务意识的。
服务意识只能在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时才会产生。
现在的营业员谁敢没有服务意识?没有服务意识,商店就得关门。
商场硝烟四起,谁敢没有服务意识!但你想,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商场的营业员有服务意识吗?根本没有。
现在不一样了,没人要求他低下那“高贵的头”,他已经低下了“高贵的头”,而且伸出了热情的手。
毫无疑问,作为教育工作者,谁主动用这样的意识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谁就能把握教育市场的先机。
钱学森之问: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提问者心中早有问题答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据说这是不久前驾鹤远去的钱学森先生为中国人留下的设问。
最近这些日子,这个设问以“钱学森之问”的名称流传开来,成为许多人试图解答的命题。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颇有点类似古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女妖提出的“斯芬克斯之谜”:什么动物走路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而腿最多时最无能?其实提问者心里有着明确而实在的答案,只不过不愿说出而已。
据报道,2005年温家宝看望钱老,钱老表达自己的看法,认为现在的大学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造成人才“冒”不出来。
不过,人们不太注意钱老此前还有一段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就凭这个感慨,我们就可以断言,在钱老心中,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何以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在随后“形势一派大好,越来越好”的时期何以日月不光、山岳潜形,是有着清醒意识的,换言之,所谓“钱学森之问”是钱老的自问自答,胸中早有现成的答案。
钱老是绝顶聪明的人,以他接受欧美现代教育而成为杰出科学家的教育背景,他不可能不明白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生前对人们一再强调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自由探索的经历,说明他对于造就科学大师——更宽泛些,造就大学者、大思想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他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亲眼目睹了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具有强烈独立意志的知识分子群体从失语到覆亡、再到新一代鹦鹉学舌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过程,而他本人也在“科学为政治服务”那种咄咄逼人的政治氛围中,有违科学家的基本修养、写下那为后人诟病的“科学帮闲”文章,他不可能不明白,对杰出人才的致命戕害来自何方。
以钱老本人那非同寻常的亲身经历,他不可能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受到当局的一贯重视,成就一世的辉煌,虽历经一次次洪涛巨浪而安然无恙,风采依旧,而没有像他的大多数同代人那样遭受灭顶之灾,正是因为他所从事的科学事业不仅与政治少有纠葛,更重要的是,他在自然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变成了政治家宣扬文治武功的资本。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那么 ,制约 我 国高 校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因 素 有 哪 些 呢?未 来 改 革 的思 路 是 什 么? 应 该 怎 么 办 ?本 文结 合 中国 高 等 教育 的现 状 和笔 者 的经 验 谈 谈 自
己的看法 。
一
、
创 新 与创 新 人 才
清华大 学科 学 与社 会研 究 所 教 授李 正 风认 为 ,
新 。 目前 ,人 们 经 常谈 及 的 创 新 ,简 单 说 来 就 是 “ 创造 和发现新 东西 ” 。在英 文 中 ,“noao” 一 Invtn i 词起源 于拉丁语 。它 原 意 有 三层 含义 ,一是 更 新 ; 二是创 造新 的东 西 ;三 是 改 变 。 美 籍 奥 地 利 经 济 学家 熊彼 特在 其 11 92年 出版 的 《 济 发 展 理 论 》 经
创 新理 论包括 五个 方 面 ,即 产 品 创 新 、工艺 创 新 、 市场 开拓创 新 、要 素创新 和制 度 创 新 。2 0世 纪 5 O 年代 ,美 国管 理 大 师 彼 得 ・杜 拉 克 把 创 新 引进 管
理 领域 ,他认 为创 新 就 是 赋 予 资 源 以新 的创 造 财
创 新 是 一 个 国 家 、组 织 保 持 竞 争 优 势 之 本 , 没有创 新 ,就 意 味 着 落 伍 、被 淘 汰 。教 育 是 影 响 创 新 的关 键 ,能 否 培 养 出 创 新 型 人 才 直 接 关 系 到
国家 的 强 盛 、组 织 的生 存 与发 展 。对 此 ,江泽 民 认 为 :“ 新是 一 个 民族 进步 的灵 魂 ,是一 个 国家 创 兴旺发 达 的不 竭 动力 ,一个 没 有 创新 人 才 的 民族 ,
一
书 中首次提 出 “ 创新 ” 这 一概 念 ,并在 其 13 、 9 9
钱学森之问
科学创新、专利技术发明费力、费钱、费时,唯有有效而有力地保护创新的体制健全,才能形成科学创新与技术发明的环境。同样,只有鼓励而有利于生产优质产品的监督体制健全,才能形成创新型高科技产业。如果金钱在商业贸易或事务流通的交易过程比在第一线的生产与创新更能得到利益的话,就很难促进创新;然而,只有创新与发明的发达程度才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真正财富与实力所在,对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型人才与机构的落在实处的支持与利益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6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
(一)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
建立“以人为本”民族精神传统讲堂,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重视创造能力的人本身,还不只是看重人创造的财富,人是本物是末,这样才能真正将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转变跟踪国际新科学、新技术的被动为自主创新开拓的主体。
清华北大为何培养不出一流人才
清华北大为何培养不出一流人才不管清华北大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处于什么地位,毋庸置疑的是,这两所大学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一流大学。
然而,让这两所一流大学尴尬的是,1949年过去都60多年了,除了培养了一些国家领导人外,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一流人才来。
按照仙逝没有几年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说法,中国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很明显,清华北大也包括在“中国大学”之内。
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了,清华北大为什么就培养不出一流人才来呢?其中原因肯定不少,但人们常说的是,由于清华北大的师资队伍中缺乏一批世界大师级学者,故而就缺乏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培养不出一流人才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而据我这个在应试教育苦海中垂死挣扎了十几年的老九来看,虽然教授们逃脱不了责任,但更主要的是,清华北大招收的学生压根就不是一流人才胚子。
由于招生录取制度的单一浅薄,中国的大学只会通过单一的考试分数选拔所谓的人才,在如何发现识别选拔优秀人才方面还缺乏起码的经验。
可能清华北大里的各路状元和培养出状元们的各路名师就急得要骂娘了,且慢——先听我把话说完再骂也不迟。
清华北大每年几乎把全国各省市的状元一网打尽了,可惜这些状元只是应试分数了得,其他方面则未必了得,而后者才是成为一流人才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的学生只是被迫接受了一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而说不上已经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包括国民教育或者叫公民教育。
良好的教育绝不是学生具有唱歌跳舞弹钢琴的特长,更不只是获得了比较高的文化课考试分数,它还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
这将为学生上了大学乃至毕业以后人生和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惜我们的各级学校除了最爱的分数以外,其他的什么价值观、道德判断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就都顾不上了,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进行大而无当的说教,就已经是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了。
要想成为一流人才,就必须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全球一体化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未来世界变幻莫测。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第九:只有阶级教育,没有和谐教育。这和教育的主导思想有关系,五四以来形成的西化教育,孔子成为过街老鼠,直到现在,整个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没有一个认真的、全盘的反思,对中国的沉沦、体制文化、国民性没有彻底的肃清遗毒。
什么是“杰出人才”?我觉得,大学是教化中心,是研究中心,是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系统,深入,独立,主动分析问题能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他心目中的杰出人才要比一般的专家、院士高出一大截,用他的话说叫‘科技帅才’。”涂元季(钱先生秘书)说,“按钱老的标准,这样的杰出人才,不仅个人要具备拔尖的学术水平,还要有本事团结一大批人,统领一大批专家攻克重大的科技难关。”
第三:只有应试教育,没有素质教育。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戕害最大的一种教育,一种失败的教育,从德国、日本的再度崛起,要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教育。
第四:只有专业教育,没有通才教育。学文科不知道理科,学理科不知道文科,现在学校里,只有学理科失败的才学文,导致了整个国家人文水准的不可逆转的滑坡,整个民族道德水准的堕落。一个本科大学生出来,连最起码的历史知识都不懂,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2.学术分科太细 “他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学科专业不能分得太细。”涂元季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学习苏联实施教育改革以后,按照苏联的模式,大学学科专业都分得很细。”涂元季说,“钱老欣赏美国的那一套,就是理工结合。这源自他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的亲身体会。”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的理解是,杰出人才就是指创新型人才。
因为人才的概念是很宽泛的,科学创新并不是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
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企业家,他们本身不见得在科学技术上有什么发明创造,但是他企业办得很好。
当然,作为杰出人才一般都不是因循守旧人士,往往对新事物有敏感性,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素质,也不会成为杰出人才的。
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吸取别人提出的创新性思想,而且付诸实践,同样是难得的杰出人才。
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毛泽东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
”除了实践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来源。
创新要主观符合客观,就只能从实践中来,不能从书本中来。
“如果书本的知识反映了实践,那么间接地从书本中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理解为人的正确思想,包括科学的创新,要从书本中来,就大错特错了。
”学校教育是什么?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学习现成的知识、间接的知识、前人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科学的知识,认真学习是必要的。
如果不学习书本的知识就无从创新,因为“新”必须从“旧”来,对旧的东西不了解是谈不上创新的。
但学习书本知识,毕竟与参加实践是两回事情,对前人知识的掌握需要时间、需要实践。
“做习题跟做科学研究是很不一样的”,真正培养出人才的是实践。
“实践出真知,学习书本知识也不是假知,但是它不深刻。
”学校的作用是把优秀人才的种子选拔到一起,让他们发芽“共振”,达到共同成长。
所以说学校的作用是培养大量对社会有用的杰出人才。
但是,我所说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本科以下的教育。
至于研究生的教育,就又是另一件事。
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并不比发达国家差,有些人甚至认为比某些发达国家还要好一些。
但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就比发达国家差很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科学研究均只会做“跟踪”式研究。
例如,国家863计划所支持的就是“跟踪”式研究,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模仿”,甚而是“抄”。
浅析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作交流IC O M M U N IO N |洚析我国银行ik人才培薄宿在的问题及对策■邵溪美关龙飞/文土_摘要_______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才在银行业的发展中所体现出的作用愈发凸显,银行业的竞争也越发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因 此,在当今社会,谁能生成、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谁就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赚到更多的利润。
因此,如何有效生成和培养人才队伍,激发人才积极性,提升银行盈利能力,是当前我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部分商业银行员工的调查了解,分析部分银行所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健全银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银行业;人才培养;人才成长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很多大型银行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不少新的尝试。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效仿国内外优秀企业,实施了管理培训生制度,通过定向招聘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并在一年内完成轮岗和定岗,然后将其在定岗后的三到五年的时间内输送到各自条线的管理岗位。
二是在校园招聘中打破常规,不再只限于招聘柜员岗位,而是根据人才的特点,直接对标各岗位类型,招聘相应的人才,从而使人才选用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入职培训体系,让新员工通过各类课程的学习及考试,熟悉本行的制度和流程、金融银行业的基本知识等。
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在招聘环节及入职后初期的人才培养方面做了更多改进,从而更好的保障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运行。
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仍有不少中小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仍为粗放式管理,也有些大型商业银行虽然建立起人才培养体系,但也存在着侧重黑龙江金融47I工作交流COMMUNION培训,而忽视培养,侧重入职培训,忽 视在岗培训,各部门各分支行的培训或 培养各自为政等问题。
银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现阶段商业银行人才培养体系大多 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注重提升业务技能,即通过各类在岗培训课程,增强员工业 务类及管理类的知识技能。
我国高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建议
第34卷第6期2020年12月北京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Vol.34No.6Dec.2020D0I:10.16398/ki.jbjieissn1008-228x.2020.06.008我国高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建议吴志忠,张悦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91)摘要:高端人才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未来,高端人才作用不可替代,战略需求愈发迫切,争夺强度持续升级。
高端人才具有稀缺性、专精性、差异性、长期性和高层次性等特点,同时,当前我国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仍然面临储备不足、释能不够、存在流失风险等困境。
建议采取营造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态势,突出高端人才的主体地位,构建有利于干事创业的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注重高端人才情怀德行培养等措施,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端人才;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28X(2020)06-0050-06高端人才,是较之于普通人才眼光更长远深邃、创新创造能力更强、作用贡献更大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加速变革,我国竞争潜力和发展动力也将进一步从资本驱动转向人才驱动,从一般人才驱动转向高端人才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资本已经不那么稀缺了,但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依然稀缺”,并专门强调“我们的脑子要转过弯来”⑷。
今后,转换思路的关键就在于扬弃规模制胜思维,强化一流拔尖意识,大力加强我国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一、高端人才的特点(-)培养数量的稀缺性高端人才培养成才概率低、社会存量少,往往是一将难求。
高端人才的成长成才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既需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着超常的、天生的潜质,具备对某一领域或某项工作强烈的兴趣,能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当中;也需要他们对事业成功有强烈的愿望,在一个岗位上长期钻研、磨炼,所以高端人才不可能运用一定的标准和模式进行批量选拔和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人才。
但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过度的教育使得培育出来的人才能力低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多人无法胜任社会提供的职位。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措施Problems in Talent Cultivation of China 's Higher Educa 鄄tion and the Reform Measures //Wang Lijie,Wang Xueping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cultivated many talents for the society,but there are also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alent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talent cultivation;reform measures 近些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等教育设施和质量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
在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确立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全党全国在发展教育方面的基本共识。
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被视为知识交流和学习以及培育高素质和高质量人才的平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由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思考相信大家都有听过钱学森之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早在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就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它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一、杰出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杰出”的软环境的。
需要“杰出”的学术氛围和世界的眼光。
学校的硬件再好不等于创造了良好的、平等的学术氛围。
在那个环境里,以平等交流、自由研讨为荣,以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为荣,因学术的高水平受到尊敬。
在那里,大家有一种对真理的敬畏感和追求真理的使命感与幸福感。
能够形成高水平的研究磁场,需要有世界的眼光,要知道别人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又该从哪里入手、从什么地方寻找突破口。
但现实是,以弄个一官半职视为成功,真正做研究的往往吃不开,并且受到种种限制。
职称的评定、一些奖项的评选甚至院士的评选,给人们的感觉是为官的总是优先。
不难发现,学校,科研机构,外行领导内行的状况比比皆是,瞎指挥、拍脑袋现象屡屡发生。
在一些管理者的内心深处,知识分子还是“老九”,不敢、不能重用,怕惹是生非,怕他们“瞎说”,怕他们说真话,怕他们说出一针见血的真相。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此后的四年,他又三次见到总理,每一次都要说起这个话题。
2009年8月6日,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2006年11月,温家宝曾就此问计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青年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针对学生有关“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曾表示:“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
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长以及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信中指出: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石毓智探讨“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石毓智探讨“钱学森之问”有一个振聋发聩的疑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的困惑。
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的艰深命题。
它是如此沉重,却不容回避。
2011年12月,一本新书——《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是斯坦福大学博士(1999)和访问学者(2011)、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职石毓智教授通过实地考察和中西对比,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探索和思考。
2011年12月22日晚,西五楼117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一个280人的教室被塞进了近四百名学生。
教室里时而传出欢笑,时而掌声雷动。
这是一场题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的讲座。
主讲者是石毓智博士,曾在华中大读书、工作,现在是华科的兼职教授,也是老校友。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在斯坦福大学作访问学者,借此机会系统探索和研究“钱学森之问”。
他对英国和美国最著名的20所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比中外教育思想、教育环境和教育制度,剖析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过程艰难而辛苦。
如今,他刚刚回国,在高校举办讲座分享自己的思考,先去了北大、清华,又去了华师、武大,最后来到华中大。
“为什么把我们学校放在最后呢?因为华科是我的家。
这个不是比喻,真的是我的家。
”“要全面系统地回答钱老的问题,需要符合9个条件”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首先,怎么才能称为“大师”?在石毓智看来,“大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果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大师‟多得很。
很多人都是…大师‟。
如果我们把…大师‟定位为世界顶尖的科技奖,比如诺贝尔奖、数学的菲尔兹奖等等,那么整个华人世界里有9个。
如果把标准再提高一点,科技界重要科学分支的奠基人,他们的思想有深刻的、系统的、持久的影响的学者,我们没有一个。
略论“钱学森之问”
略论“钱学森之问”[摘要] 本文就“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的“钱学森之问”,分析了我国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和教育体制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教育的行政化、教学的应试化和人才的创新性方面进行论述,最后阐明了笔者的观点:中国要培养人才,尤其是大师级人才,现行教育体制必须改革。
[关键词] 人才培养创新教育体制改革“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
”①这是2005年3月29日,95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所做的,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之问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②笔者个人认为,中国对人才的培养问题上的主要弊端还是在于其教育体制。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于科技,对于综合国力,以及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事业来说,都可以说是载舟之水、植木之壤。
水涨而船高,土沃而木荣。
教育将在更根本的层次上,制约和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水平及质量。
如果教育这个主高地失守,那么这个国家不但不可能向前发展,甚至可能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倒退。
2009年高考前一天,教育部发出“五项禁令”,但随后的“吉林松原高考群体舞弊事件”清楚的告诉世人,当教育官员、巡考、监考、甚至是同考场的部分考生都被买通时,禁令就是一纸空文。
同时又发生“重庆民族加分造假事件”、“罗彩霞冒名顶替案”等,这一切将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再一次推到公众眼前。
当“一切为了高考”成为中国教育的目标后,我们得到了近乎残酷的结果:大学形成严重的等级制,高等教育的所有竞争都围绕在掠夺前端经费、土地、师资、生源,教育缺乏生机,学术腐败频发,课程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这种机制下培养出的学生若不实习几乎就成了废品。
“钱学森之问”的背后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穿越时空来回激荡。
其实,上世纪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早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以钱老之睿智,钱老不会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然而,钱老终究没有说,留给国人一个遗愿,一个沉重的思索,一个娓婉的批判。
“钱学森之问”本身就是一个批判。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化,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众多。
为什么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
有关资料显示,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
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据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之一,那么,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到哪里去了呢?勿容置疑,杰出的人才源于创新,创新源于继承后的批判。
因此,批判意识的培养对于杰出人才的诞生至关重要。
而批判意识就是为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自觉、自信、主动地向既定理论、观点提出置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维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的人格特质和思维。
不幸的是,中国人的批判意识即将丧失殆尽。
然而,批判意识的培养绝不仅仅是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的掌控下提出几个不同的意见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表一些所谓自己的独特见解。
批判意识的培养需要时间,更需要合适的土壤。
正如“桔生南为橘,生北为枳。
”中国人的批判意识为枳久已。
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的批判意识也偶有闪现,比如“先秦时期”、“魏晋时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都是其典型的代表。
但可悲的是,中国人的批判意识都萌生于社会风云变幻更迭之际,且为时不长。
批判意识的发展和兴盛在封建王朝时期不可能,在民族危亡之际不可能,在国家经济薄弱时代也不可能。
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原因
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原因
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教育体制问题:当前的教育体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例如,过于注重应试成绩,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经济发展水平:某些地区或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和发展机会,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或不愿意投身其中。
3. 人才流动限制:政策、户籍制度等因素可能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导致人才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4. 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社会的价值观、文化氛围和职业观念等也会影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如果社会对知识和技能的尊重不够,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可能会导致人才的流失。
5. 企业用人观念:一些企业在用人时可能过于看重学历和工作经验,而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这可能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人因为缺乏相关背景而被排除在外。
6. 国际竞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就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要解决缺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需要从教育体制改革、优化人才环境、完善用人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
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旧中国的教育制度落后培养人才的紧迫性
旧中国的教育制度落后培养人才的紧迫性旧中国的教育制度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其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经典教育,实施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然而,这种制度在现代化进程中显现出明显的落后性,无法满足培养人才的紧迫需求。
本文将从选拔标准、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旧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并探讨其改革的迫切性。
一、选拔标准的局限旧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穷人摇身一变的社会流动机会,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
首先,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重视记忆和背诵,对于发展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关注不够。
其次,科举考试的选拔标准偏重于应试能力,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知识体系的狭隘旧中国的教育体系以经典为教材,儒家思想为核心,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与现代社会需要的多元化知识体系相比,儒家经典所传授的知识过于狭隘,无法适应当时国家现代化的要求。
例如,在科学、技术和工程等领域的知识欠缺,使得旧中国在技术革新和工业化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三、教学方法的陈旧旧中国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也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与之相比,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实践、讨论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旧中国教育制度的紧迫性旧中国教育制度的落后性已经成为制约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改革旧中国的教育制度势在必行。
首先,需推崇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建立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
其次,应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将实践环节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要加强对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总结:旧中国的教育制度在培养人才方面显现出明显的落后性。
其选拔标准偏重应试能力,知识体系狭隘,教学方法陈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中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若要讨论中国为何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这个话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何为真正的人才?
依我所见,人才必须是那些能够为社会创造大量价值的人,而学历、职称、经验等与一个人的价值创造是没有直接关联的。
而能够创造出大量社会价值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创造力及创新精神的人。
众所周知,虽然一直喊着要进行素质教育,但无法否认,中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学采取的教育制度仍然是应试教育。
这也导致我国出产的大多为缺乏创造力的“考试型”人才。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国的老师和学生都要围绕着考试分数转,以分数论成败,学生分数之外的任何东西往往提不起老师的兴趣。
在目前这种死气沉沉的教育大环境下,大多数的学生通过纸上谈兵,废寝忘食地苦读各种复习资料和钻研各种艰深的难题而考入大学,而实际上这些问题早就被出题人和老师思考了无数遍,而后的一代又一代学生又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为的只是那张珍贵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它而年复一年的做着重复而无效的工作,这么多年的重复而无效的学习能培养出他们的创造力吗?答案不言而喻。
在这里,我想谈论一下中国的高考制度。
虽然已经在大学学习生活了一年,但高三甚至高四的黑暗时期相信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反复思考一下,我们真的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学到什么了吗?或许我们唯一学到的就是吃苦的精神吧。
当一个未来颇具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天文学家因为不会进行有机化学推断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当一个未来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因为学不懂复杂电路和基因工程而只能去技校学习烹饪技巧的时候,我们只能扼腕叹息。
这让我想到了王楠子事件,一个叫王楠子的男生曾经是上海某中学的一个叫王楠子的男生曾经是上海某中学的“标准差生”,无奈之下赴美求学。
八年后,作为费城艺术学院大四学生的他获得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被老师誉为天才。
我想他只是在中国僵硬的教育制度下被埋没的万分之一学生。
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的大国,我们并不缺少人才,我们缺失的只是能够发现人才的教育制度。
曾在加拿大上过两年中学的我对于素质教育有着深刻的体会。
以物理课为例,每节课的实验必不可少,基本都由我们自己动手分成小组来完成,实验结束后的讨论永远是激烈而富有新意的,老师的课后作业是每个人亲自去超市采购用
品,然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一个拥有多套电路的房子,给大家充分的创造空间,肆意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与想象力。
关于考试,我们只需记住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这一个公式即可做出所有题目,看不到中国那辆经典的小车孤独地驮着砝码从粗糙或光滑的斜木板上无数次滑下而后远去的背影。
中国的学生们大多都是一个模子中塑造出来的产品,整齐划一,呕心沥血地追求标准答案。
但我们应该知道,生活中是不存在标准答案的,真正的答案是需要通过我们的创造力来发现、来创造的,世界因为纷繁多姿而异常精彩,相信你不会愿意出门都看到一样的事物、一样的面孔吧?而我们的教育正在努力培养和生产的正是思想一样的人,实在有些可悲啊。
事实上,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我们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培育与牵引人成才的机制与制度。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他最不屑于追求的是考试第一,而这却恰恰是应试教育的终极指向。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尴尬时,也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考试人才,却很难培养出一个能够创造非凡价值的天才,一个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