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题库按顺序排好的

合集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一1、下列哪个是中国第一个一姓王朝。

(夏)2、下列哪种学说适应了战国时代的要求,受到各国君主的青睐。

(法家)3、隋唐时期,官阶分为(九品)。

4、五代十国时期,藩镇最核心的权力集团是(牙兵)5、蒙古帝国的大汗,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忽里台)大会的推举,才具有合法性。

6、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

7、中国的现代海军,是(洋务远动)的产物。

8、夏的最高统治者多被称为(后)。

9、(秦)是帝国体制的首创者。

10、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府兵制,府兵到京师和边境服役,又叫(上番)。

11、宋朝元丰改制前,三司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超过宰相,所以又被人称为(计相)。

12、下列哪个王朝废除了宰相体制?(明)13、下列哪个部门属于清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14、清末湘淮军之所以能兴起,最终打败太平军,在于它们的制度优势,其编制人称(勇营制度)。

二1、商朝的官员分为两类,分别是(辅弼重臣)和(政务和事务管理体系官员)。

2、汉代的官吏大体上可分为(外朝官)和(内朝官)两个系统。

3、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下设机构分别为(殿院察院台院)。

4、唐朝一般通过设置(县)和(州)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控制。

5、宋朝的基层政府有哪些?(县镇寨)。

6、从经济形态上讲,元朝投下主的“王国”属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复合体。

7、清朝洋务运动的三部曲包括(军事现代化军火工业现代化工商业现代化)。

8、商朝的礼仪制度分为(日常礼仪)和(朝堂礼仪)。

9、汉代的选举制度主要有(察举)和(征辟)两大部分。

10、唐朝的地方政府机构由(道州与府县)组成。

11、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大体上有以下哪些?(五刑、十恶、八议)12、下列哪几项是元朝专门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大禧宗禋院)。

13、中国历史上真正实施帝王专制的是(明、清)。

三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试题-37页精选文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试题-37页精选文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

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1. C.题目中描述的现象是皇权至上的其中一个表现。

2.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秦朝 C.东汉 D.明朝2.B.3.“齐人”“鲁人”“楚人”的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3.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行政区划为籍贯与郡县指有关,“齐人”等与分封制有关。

4.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4.A.5.“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根据这一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是5.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嫡长子是指正妻所生的大儿子。

6.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以上材料说明A.赢政功绩极大 B.皇权至高无上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D.实行礼制6.B.7.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

郡县制A.始于秦朝的建立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7.C.8.《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日:‘……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赢政称霸的需要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8.A.首先排除B,名号的确立是在嬴政称霸之后。

初二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练习题及答案1. 在中国古代,以下哪个政治制度最早?答案:封建制度。

2. 西周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答案:周天子和诸侯共同组成的周朝政权。

周天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3. 秦朝采用了什么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答案:郡县制度。

秦朝通过设立郡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地方各级政府对中央政权更加统一、顺从。

4.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答案:隋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

5. 宋朝创立了哪个制度来选拔人才?答案:进士科举制度。

宋朝通过进士科举制度选拔人才,重视文化教育和人才选拔,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6. 元朝实行了哪种政治制度?答案:行省制度。

元朝通过行省制度进行统治,将全国分为行省,由行省长官负责行政管理。

7. 明朝通过哪个制度巩固了中央集权?答案:户口制度。

明朝通过户口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户籍管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 清朝实行了哪个政治制度?答案:八旗制度。

清朝通过八旗制度,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划分为不同的旗号,维护统治秩序和统治等级。

9. 民国时期中国建立了哪个政府机构?答案:中华民国政府。

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实行多党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制度。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哪种政治制度?答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国家主权由人民群众行使,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演变,从封建制度到科举制度,再到行省制度和户口制度,每一种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在,通过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代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

对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塑造未来。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考试题已排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考试题已排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皇权专制)的统治。

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君主专制)的统治。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王)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5.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C一条鞭法)。

6.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70 )岁。

.7.明清时代中国的政体是( D 绝对君主制)。

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A世官世禄制)。

、9.三国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属于(A.制度荐举)。

10.晚清时期的国体是(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11.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典客)。

、12.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司隶台),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13.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D、明朝)14.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C礼部)。

15.两汉国家结构与秦代最大不同是(C郡国并存制)16.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B通政司)17.我国出现“私学”教育是在(B春秋)时期。

18.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的主要官员是(B典签)。

19.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周礼》)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20.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D东汉)时期。

*21.中国古代地主封建制的衰落时期是(B明清)。

22.唐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中,掌封驳之权的是(A门下省)。

23.宋代的三师是( B 太师、太保、太)。

24.元代掌管驿站的机构是( C 通政院)。

25.“秀才”是指通过(A童试)的称谓。

26.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A设五口通商大臣)。

27.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 D 、秦朝)时期28.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在各省贡院举行的考试称(B乡试)。

29.一般认为中国古代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时期是(A春秋战国)。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7332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和着述可以分为正史类、、、会典类、专门着作类和其他类.2、中国古代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 和封建制阶段.3、中国古代政体可以统称为君主制,经历了和两个发展阶段.4、中国专制君主阶段分成三个发展时期,即秦汉时期开始的、隋唐时期开始的和明清时期的绝对君主制.5、中国古代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主要是丞相、太尉、三职构成.6、秦汉时期的国家组织的特征是制,隋唐时期的特征是三省六部制.7、宋初相权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 主军事,号称二府.另设掌财政.三权总执于皇帝.8、宋朝的三司使是指盐铁使、和户部使.9、明朝是中国宦官政治最严重的时期,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的是的秉笔太监.10、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 ,它和、都察院合称“三法司”.11、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结构是 .12、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的出现.13、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14、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举是设立了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5、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的制度是 .16、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17、是魏晋南北朝人才选体制的主要方式. 是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18、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 ,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19、宋代地方监察机构日趋完善,将巡察与常驻监察结合起来,开始了监司制与 .20、明代执行监察职能的有不在行政系统之内,但超越行政系统并具有监察国家机关甚至是人民的监察系统,称为 .21、总理衙门和成为并存于晚清封建专制制度下两个最重要的中枢机构.22、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23、1912年1月1日成立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2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采用 ,在政权组织形式上采用 ,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5、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 ,地方是 .26、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 ,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27、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中央执行委员会、 .28、南京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包括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五院.29、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遵循“”的原则.30、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政策,1946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C.共和制 D.皇权制2、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礼乐制度 D.宗庙制度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上的郡县制出现在时期.A.春秋 B.战国C.秦始皇 D.汉武帝4、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和任用属吏的制度是A.征召制 B.察举制C.辟除制 D.科举制5、隋代是以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A.三省 B.一省C.三省六部 D.六官制度6、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其中最高级别是A.乡试 B.会试C.殿试 D.院试7、明成祖时,用一些官员入直宫中 ,参预机密,始有内阁.A.东阁 B.武英殿C.文渊阁 D.南书房8、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参议会制度C.总统制 D.五院制9、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C.资产阶级专政 D.封建地主阶级专政10、自治区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A.新疆 B.广西C.西藏 D.内蒙古11、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的统治.A.共和制度 B.君主制度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12、清末的所谓地方民意机关 ,要受各省总督、巡抚的监督.A.资政院 B.参议会C.谘议局 D.参事会13、清初国家议事和决策中心是A.库里勒台大会 B.斡鲁朵制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勃极烈会议14、两晋南北朝时期为笼络南迁士族,在江南设立A、节度使 B.刺使C.侨州郡 D.转运使15、标志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的设立A、五口通商大臣 B.总理衙门C.总税务司 D.内阁三、名词解释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是国家的根本体制.它是由国家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政体:即国家形式,它是统治阶级用以组织国家政权的方式.三公九卿:秦汉时期的国家组织制度.三公是最高的行政长官,主要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构成.九卿主要是国家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奉常、太常等官员.皇帝制度:秦统一六国后,建立君主专制政体,为规范君主在国家结构中的至高无上地位,创立了皇帝制度.君主尊称为皇帝,以及与皇帝名号相配合的,一整套维护尊严的礼仪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制度、执行皇帝意志的行政程序等.军机处:清朝雍正为筹备西北用兵,在宫内设立军需房,后更名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成为皇帝重要办事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若干人,多从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中挑选.军机处不仅处理军情,还统揽国家一切重要事务,取代内阁制而成为清代权力中枢.侨州郡县制:东晋政权为笼络南迁的世族,安抚流离失所的人民,在江南其所迁移的地方,冠以旧地名称,称为侨置.侨州郡制造成了地方行政的混乱.郡县制:源于春秋时期,秦朝正式确立为地方行政区划,最初在全国设36郡,郡以下设县,郡首和县令都由朝廷任命.郡县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征召制度:是秦汉时期由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宿儒、名士.皇帝通过征召制度的形式,主要在于其礼敬人才的示范作用.科举制度:隋唐时期确立的人才先拔制度,为士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治与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维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晚清政府为适应各国公使驻京需要,设立的专办洋务、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标志晚清国家组织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五院制:是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四、问答题1、贵族君主制有哪些特点答: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君主是世袭的,这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自夏朝以来形成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和越来越神秘的外衣.二是君权受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一方面受贵族长老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的.对君权的分割2、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特点有哪些答:隋唐时期对魏晋以来的国家组织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形成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国家组织形式.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形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家行政.九寺由秦汉的九卿经魏晋南北朝演化而来,属中央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五监由魏晋南北朝的诸监演化而来,包括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军器监.九寺五监在行政关系上受尚书六部的指挥.3、简述明朝内阁制的发展答: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为解决皇帝专权又不专政的矛盾,仿宋制建立华盖、武英、文华三殿与文渊、东阁二阁,后明仁宗又设谨身殿,形成四殿二阁的明代内阁组织.殿阁设学士、大学士,因殿阁设在皇宫之内,又称为内阁.朱元璋时内阁为皇帝处理政务而设的秘书班子,品秩为五品.明成祖时,阁臣参与政务,成为皇帝决策的重要参谋,但不置属官,品秩仍为五品.明仁宗、宣宗、英宗时,阁臣多加六部尚书衔,地位大为提高,由票拟大权直接掌握了处理政务的大权.英宗及以后时期,内阁形成了首辅制度,内阁成为国家中枢组织,首辅成为无冕之相.4、宋朝统治者是怎样强化中央集权的答:1宋朝统治者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将强化中央集权作为基本国策.2根据宰相赵普的建议,赵匡胤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中央之权又全部集中于皇帝手中.3宋将各级文臣武将的事权加以分割,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考课院和审官院等负责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而宰相权力则被分割限制.5、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答:要点: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填空题与选择题答案一、填空题1、政书类、会要类目2、奴隶制阶段3、贵族君主制、专制君主制4、君主丞相制、君主宰辅制5、御史大夫6、三公九卿7、枢密院、三司使8、度支使9、司礼监10、大理寺、刑部11、分封制12、郡县制13、郡首14、行省15、辟除制16、察举制17、九品官人法、科举制18、都察院19、通判制20、厂卫系统21、军机处22、三省六部制23、南京临时政府24、民主共和制、总统制25、资政院、谘议局26、同文馆2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人民委员会28、立法院、考试院29、三三制30、民族区域自治二、选择题1、A2、B3、A4、C5、C6、C7、C8、B9、C 10、D11、B 12、C 13、C 14、C 15、B。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

)1下面对明代时期,国家组织变化表述错误的是(B)A. 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B. 皇帝朱元璋放弃了绝对君主制C. 明朝的内阁制度的设立D. 明朝宦官专权强盛2. 下面不属于商朝政务官系统的是(D)A. 相B. 三公C. 卿士D. 卜官3. 三司推事,首见于(A )时期。

A. 高宗B. 徽宗C. 玄宗D. 太宗4. 下面不属于汉代破产农民出路的是(A)A. 自杀B. 卖身为奴C. 为人佣工D. 隐附于豪强地主5. (A )帝密建皇储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通行的嫡长继承制度,对封建规章和传统礼俗观念也是一项重大变革。

A. 雍正B. 乾隆C. 康熙D. 顺治6. (A )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我国首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1947B. 1948C. 1949D. 19507. 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C )。

A. 人治B. 法治C. 礼治D. 德治8. (B )以后还另设立军机处,实行双轨辅政制。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9. 在20世纪后20年里,下面书籍和作者排列错误的是(D)A. 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B.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C.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D. 谢庆奎《中国宰相》10. 从(A )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A. 曹魏B. 西蜀C. 东吴D. 西晋11. 下面不属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的是(D)A. 民族B. 民生C. 民权D. 民建12.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D )。

A. 夏B. 商C. 西周D. 战国13. ( B)朝建立行省,简称为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A. 宋B. 元C. 明D. 清14. (C )时才专设“守道”和“巡道”,始有固定的辖区和编制,长官称“道员”。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15.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在国民党政府下设立五院,下面不属于五院的是(D)A. 立法B. 司法C. 考试D. 教育16. 公元前(A )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试题汇编整理版.doc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试题汇编整理版.doc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试题汇编(2016课标三,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2014课标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014课标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015广东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2012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

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姓名班级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P59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P88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P68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P229A. A.春秋 B.战国 C.秦 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P270 A.宋 B.元 C.明 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P326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P138 A.夏 B.商 C.西周 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 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1关于国家起源的假说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契约说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为了避免自然状态的混乱和生活的不便,人们自动在某种契约下集合起来,形成组织,组成国家和政府,将自身的权力让渡给国家。

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休谟,认为国家的出现是为了维护人的私有财产权,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让渡的,也可以由人民来收回。

2.冲突说强调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冲突,由冲突导致了强制。

代表人物,卢梭,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已经分为穷人和夫人,富人为了结束由于财产占有不公平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创建了国家与政府,使之为富人服务。

马克思与恩格斯将这种冲突说强化到了阶级斗争的境地,认为人从原始社会走出来,是因为生产力过剩导致了社会生育出现,结果分化出了阶级,一个阶级可以占有另一个阶级的产品,为了维持这种转台,于是产生了国家这个阶级压迫的工具3.贸易说在历史上,某些地区必须的生活资料需要从其他地区获得,而组织大规模的贸易活动,必须有完善复杂地组织,同时,人类的发展势必导致社会的分工,于是对生产和贸易活动的组织需要促进了国家组织的产生。

代表人物,威廉·拉斯杰4.水利灌溉说东方国家往往起源于居住在大河流域的农业民族,而灌溉时这些民族的生命线,修建大规模灌溉工程往往需要复杂地组织和强力的控制,所以,东方国家往往是专制主义的。

代表人物,魏特夫5.战争说认为是战争产生了国家。

在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不足中间,必定存在资源的争夺,而农业和非农业部族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几乎达到不可避免,无论是防止无敌入侵和掠夺,还是进一步获取资源,都要完善自己的组织形式,强化武装力量,所以,战争才是国家产生的根源6.圣人造福说这种观点认为,因为古代除了圣人,圣人给人们带来了福祉,所以中国的人严厉的国家一开始就是王权性质的。

代表人物,韩非,他认为上古时代,圣人有巢氏和燧人氏给人民带了了巢和火,所以人民服从他们,他们因此得以“王天下”2中国国家起源有什么特色?中国国家起源有三条交互并行的脉络:①随着部落的发展,使得氏族成员内部产生分化,某些强武和掌握巫术的氏族或者氏族首领逐渐占据了聚落的权力中心,而生产的发展,又使得这些人拥有更多的剩余财产,形成贫富分化。

中国政治制度史题库按顺序排好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题库按顺序排好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C、启2()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D) D、宗法制3()掌皇宫内一应事务(包括宦官系统),设有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担 A、内务府4()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

A、汉武帝5()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C、路6()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A、春秋战国7()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D、董仲舒8()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B、战国9()府兵制最为完备。

A、唐代10()在秦变法时,改法为律,参照李悝的《法经》制定《秦律》D、商鞅11、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的机构B、外交B12 北洋大臣依例由()兼任。

B、直隶总督C13.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时期。

A、夏朝D14东汉时期,以()、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B、太尉F15分封制则是依据()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B、宗法制G16、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为核心。

C、宰相H17汉武帝时开始重用()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D、尚书18、汉代()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B、汉景帝19、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

C、明代20、科举制度是在()年废止的。

C、1905L21、"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

()C、嫡长子继承制M22、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D、六部23、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D、省24、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设立()作为主持变法的机构。

《中国政治制度史》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习题
2、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
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推,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2)基于血缘关系的守法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宗法(家族)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家族)制社会,家族关系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崇宗敬祖、尊老敬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3)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 个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官学),兼采法、道、阴阳与儒家之学的文化专制主义社会。
(4)礼教为本的伦理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强调群体性、礼法合一(或礼法并用)的伦理型社会。它与宗法制度、专制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法经》是一部以(刑法)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中军)和(外军)。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都察院)。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驻(上海),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驻(天津)。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资政院),地方是(咨议局)。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巡阅使署)和(经略使署)。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政治会议)。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县会议)及(县参会议)。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审检合一)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参议)。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华北)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库2011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库2011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库绪论一、填空1、中国政治制度史,在学术上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__________概念使用,二是作为__________概念使用。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发展变化,总是围绕__________这根主轴来运动,一切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修订,都依据在位君主权威的统治利益和运用方便为取舍的标准。

3、政权与__________权相结合,以作为论证政权的合理性的依据,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最终目的是证明君权受命于天,证明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

4、秦始皇大力推行__________家的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

西汉初期一度走向另一极端,推崇__________家的学说,主张“无为”。

董仲舒等人又改变了无为的主张,鼓吹__________家的“有为”代替“无为”,建立德主刑辅为原则的“__________”,强化和完善各种政治制度。

5、君主__________、个人__________与宗法__________关系、婚姻__________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6、钦定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要求全社会成员各守其道,不得僭越,更不许犯上作乱,并将三纲五常中的“__________”列为首位,作为最高的原则。

7、所谓“官”,最早的寓意是__________的意思,是负责维持秩序、督促生产、征收赋税和处理诉讼事件的人员。

8、早期国家只有贵族才拥有做官的特权,带有强烈的惰性家长制和强烈的门第观念,构成了__________合一和__________合一的贵族政治体制。

9、在行政权力包揽一切的状况下,长期实行的是__________而非__________,缺乏健全的法制。

各机构因人而设,也因人而废,官无常制,职无常守的现象普遍存在。

10、社会存在的不平等是由__________的不平等和__________的不平等造成了,前者是与生俱来的,如身高、天资等;后者则是由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不平等造成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18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属于(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专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我国文武分职,即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制度确立的时期是在( C )。

A.商朝B.西周C.战国D.春秋4.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5.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的1905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7.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8.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9.夏启通过暴力夺权,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10.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11.我国开始推行“封建”是下列那个朝代( C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2.中国历史上王位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开始于( B )。

A.夏朝B.商朝C.西周朝D.秦朝13.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 。

A.君主立宪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14.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 B )。

A.1898年的戊戌变法B.1911年的辛亥革命C.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D.1919年的五四运动15.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1(附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西周时期的王位继承制是()A,禅让制;B,兄终弟及制;C,嫡长子继承制;D,密储制2、下列各项中,不是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的一项是()A,三省六部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唐朝宰相们集中议事的地方是()A,政事堂;B,御史台;C,都察院;D,翰林院4、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代宰相官名的一项是()A,秦汉时的丞相;B,唐朝的节度使;B,西汉时的大司马大将军;D,明朝的内阁首辅5、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代军事制度的一项是()A,察举制;B,府兵制;C,卫所制;D,八旗制6、元朝掌管全国佛教和西藏军政事务的官僚机构是()A,集贤院;B,通政司;C,宣政院;D,枢密院7.下列各项中,与古代监察制度不相关的一项是()A,御史台;B,都察院;C,御史中丞;D,司寇8、下列各项中,主管全国科举考试的官衙是()A,礼部;B,吏部;C,户部;D,国子监9、唐宋时期,掌管刑事审判的机构是()A,刑部;B,廷尉;C,审刑院;D,大理寺10、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项是()A世卿世禄,B,磨勘法;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1、三代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B,世卿世禄制;C,宗法制;D,礼制12、下列各项中,不是秦朝“三公”之一的一项是()A,丞相;B,太尉;C,廷尉;D,御史大夫13、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今中国政体的一项是()A,贵族君主制;B,专制君主制;C,君主立宪制;D,人民民主共和制14、宋代宰相实行“二府”制,这“二府”是()A,中书门下审刑院;B,中书门下枢密院;C,中书门下审官院;D,御史台谏院15、古代执掌文官系列的选拔、任免、考核等事务的官衙是()A,礼部;B,吏部;C,都察院;D,军机处16、下列官名中,属于明代宦官类的一项是()A,司礼太监;B,护军中尉;C,国子监;D,内务府总管17、清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的地方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是()A,巡抚;B,总督;C,布政使;D,按察使18、下列各项中,不是宋代路一级的地方官衙是()A,转运使司;B,安抚使司;C,提点刑狱司;D,都指挥使司19、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是()A,进士明经;B,进士明法;C,明经明法;D,明经秀才20、下列各项中,不是我国古代法律精神与执法原则的一项是()A,刑不上大夫;B,礼入于法;C,民刑分立;D,八恶十议二、填空题1、儒家言必称“三代”,三代是指、和。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年()月()日,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

28、建国初期,()是全国最高军事统率机关。

2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30、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1、内服和外服2、宋代磨勘制度3、清代官缺制度5、安福国会6、公务员惩戒委员会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8、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三、问答题1、唐宋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第一次判断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3.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4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5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6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x7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单选1东夷集团的代表性人物C、太昊、少昊2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什么性质B、假说3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为A、王4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B、后5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陕西和甘肃6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酋邦7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河南山东8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黄帝、炎帝9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B、世袭制多选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2、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ABCD3、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BD4、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哪三大集团ABC5、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是ABD6、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ABC7、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AB8、颛顼的“绝地天通”的涵义AB9、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AC10、西周分封制的特点ABC1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在政治层面主要表现在ABCD12、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的义务有:ABD13、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AB。

14、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ABCD15、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ABC16、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和大行。

ABCD17、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ABC18、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ABC判断1、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2、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谥号”,死后要加“尊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C、启2()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D) D、宗法制3()掌皇宫内一应事务(包括宦官系统),设有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担 A、内务府4()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

A、汉武帝5()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C、路6()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A、春秋战国7()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D、董仲舒8()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B、战国9()府兵制最为完备。

A、唐代10()在秦变法时,改法为律,参照李悝的《法经》制定《秦律》D、商鞅11、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的机构B、外交B12 北洋大臣依例由()兼任。

B、直隶总督C13.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时期。

A、夏朝D14东汉时期,以()、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B、太尉F15分封制则是依据()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B、宗法制G16、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为核心。

C、宰相H17汉武帝时开始重用()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D、尚书18、汉代()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B、汉景帝19、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

C、明代20、科举制度是在()年废止的。

C、1905L21、"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

()C、嫡长子继承制M22、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D、六部23、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D、省24、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设立()作为主持变法的机构。

A、制度局Q25、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为主干。

D、三公九卿26、秦朝统一后,以()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B)B、三公九卿27、秦始皇重()治国之术,倡导以吏人为师。

C、法家28、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D、太尉29、清朝司法制度中的民族不平等性比较明显,有专门受理()案件的特殊司法机构。

A、满人30、清代官制中,()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B、内阁31、清军机处成立后()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B、内阁大学士32、清朝八旗兵采取()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

(B) B、世袭23、清代()掌皇宫内一应事务(包括宦官系统),设有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担任。

A.内务府33.司马迁写()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C、《史记》35、宋代()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D、参知政事6、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

C、三司37、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由朝廷直接统领的()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

D、禁军3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

A、御史台39、隋唐时期,正式确立和发展了三省()部制。

B、六40、随着()的统一,统一的封建司法制度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A、秦朝41、商朝时()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

D、商王T42、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D、"安史之乱"W43、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

B、战国44、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尚书省45、魏晋南北朝的主体选官制是()。

B、九品中正制46、魏律、晋律和唐律中的"八议"之条,体现着()的礼义学说,法律的道德化成为明显的特点。

A、儒家47、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

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C、安史之乱48、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性质的社会。

D、半封建与半殖民地社会X4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

()D、社会主义社会50.下列属于唐代的法律形式的是()。

(D)A、律B、令C、格D、以上四种都是51.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

D、司空52.选官制度的最初形态,始于()制度下,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

A、原始民主53.、西周的学校教育,按()来考核学生。

即:礼、乐、射、御(驭)、书、数。

D、"六艺"34、湘军的创始人是() (C) C、曾国藩y54.一般把政体分为()和共和制两类。

B、君主制55、一般认为()设置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B、隋炀帝56、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

A、省57、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民意”机构。

A、中央Z58.中国传统社会是以()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B、儒家59、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

A、夏朝60.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B、中央集权制61、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

B、等级君主制62、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A、家庭63.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C、春秋64、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65、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制度。

B、郡县66、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 C、天子67、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三国初曾称大理),北齐改称()。

C、大理寺68.战国、秦、汉的法律总体上属于()系统。

C、法家69、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

C、西周70.“责任内阁”是一个具有()色彩的内阁B、皇族2、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B.儒家二、判断题B1"笔帖式"是清代在各主要衙门中设立的,专门负责翻译满汉奏章文书的高级官员。

(错)C2、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般走的是传统史学的治学之路,以写“信史”为原则,注重考据和实录。

(对)3.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历史上出现了所谓"春秋五霸",奴隶制走向瓦解。

(对)4、春秋这一时代名,因孔子所修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

(对)5、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6、曹操在东汉末年掌朝中大权时,为适应争雄天下的需要,曾提出"唯才是举"的选人原则。

(对)7、察举制是一种在独尊儒术方针指导下,以儒生为主要对象的选官制度。

(对)F8、"非进士者不入翰林,非翰林者不入内阁"说明清代翰林院的地位重要 (对)9、封建性的选官制度按照"选贤任能"、"论功赏爵"的原则。

(对)10、《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对)11、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合一,但逐步有向兵农分离的趋势。

(错)g12、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

(错)1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对)H14、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

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对)15、汉代县以下的乡里基层组织沿秦制,为乡、亭、里三级,设有乡官 (对)16、汉代属于正式职官系统的称"中朝官";属于非正式的职官系统的称内朝官。

(错)17、汉代司隶校尉权势很大,包括三公之内,皆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丞号称"三独坐"(错)18、淮军是由曾国藩创办的一支地方武装。

(错)J18、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对)20、节度使、刺史这些官名,宋代仍有,但都属于"官"一类,俱为虚衔,不领实事,多作为加于武将、宗室、勋戚的荣誉性称号.(对)21、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

(对)L22、六部位次在武则天时期依照《周礼》定为:吏、户、礼、兵、刑、工,这种位次编排一直沿袭到清朝。

(对)23、"礼"是为了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目的是使君臣有位、贵贱有别、尊卑有等、长幼有序。

(对)24、明代中央官制的一个特点是中央主要官僚机构有三套系统。

(错)25、明代掌学校教育的是国子监。

(对)26、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对)27、明代的学校分中央国子监的"国学"和地方的府、州、县学、国学的学生称"监生";府、州、县学的学生称"生员"。

(对)28、明代卫所军兵和配置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

(错)29、明代司法制度总体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皇帝的最高司法权。

(对)Q30、清朝各部中有一批属于雇员性质的,专门负责处理文书事务的书吏,称"部办"或"承差"。

(对)31、清代理藩院地位很高,官员均由汉、满、蒙贵族担任。

(错)32、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置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一郡)。

以守、尉、监类从中央的三公,郡尉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郡守掌军事。

(错)33、清朝监察制度袭明制,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与明都察院没有不同。

(错)34、清八旗与绿营分别驻守京城与各地,但绿营无论装备、银饷和社会地位均不如八旗兵。

(对)S35、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对)36、隋和唐前期是州(府)、县二级制,安史之乱以后是郡、州(府)、县三级制。

(错)37、商朝军队除常备军,也有临时征集的征兵形式,征集的主要奴隶。

(错)38、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39、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T40、唐朝州的最高长官称太守,府的最高长官称刺史。

(错)41、唐朝在边地军事要地或其他紧要地区又设有都督府,设都督掌若干州所在区域的军队。

(对)42、唐高宗永微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始称为节度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