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研究

合集下载

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地质变化等原因,房屋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及时监测和预防房屋的动态变化,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方案的制定目的。

1. 保障房屋结构安全,通过监测房屋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房屋结构的异常情况,保障房屋的安全性。

2. 预防自然灾害,通过监测地质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提前预警,减少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

3. 提高城市建设质量,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标准。

三、监测方案的实施内容。

1. 确定监测指标,包括房屋结构变形、地基沉降、周边环境变化等指标,以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

2. 选择监测手段,包括传感器监测、遥感监测、地质勘测等技术手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3.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指标和监测手段,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时间、监测区域等内容。

4.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监测设备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风险评估与预警,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四、监测方案的实施步骤。

1. 确定监测范围和对象,根据城市规划和房屋分布情况,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

2. 选择监测技术和设备,根据监测指标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3.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时间、数据采集方式等内容。

4. 实施监测方案,按照监测计划,安装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工作。

5. 数据分析和预警,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六、总结。

房屋动态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房屋结构安全、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可以及时发现房屋动态变化的异常情况,提前预警,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测量步骤和要点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测量步骤和要点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测量步骤和要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物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多,建筑物的安全问题也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保障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测量步骤和要点。

首先,在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和设备。

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监测常用的仪器有全站仪、水准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测量建筑物的各个参数,如位移、倾斜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监测周期和监测精度等因素,以满足实际的监测需求。

其次,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时,需要确定监测的测点和测线。

测点是指建筑物上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位置,测线则是连接各个测点的直线或曲线。

在确定这些测点和测线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变形特点,以及监测的目的和要求。

一般来说,监测的测点应分布在建筑物的各个重要部位,如梁柱节点、承重墙等,以便全面了解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然后,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时,需要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在进行测量时,可以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记录下来。

针对不同的测点和测线,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如静态观测法、动态观测法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测量的时机和频率,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方式。

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更准确和可靠的监测结果。

最后,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时,需要及时评估和分析监测结果。

一方面,可以将监测数据与建筑物的设计参数进行对比,评估建筑物是否存在变形和偏差。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预测,以判断建筑物的变形趋势和安全状况。

在评估和分析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误差范围,尽量排除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建筑物变形监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量步骤和要点。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是为了了解土地利用类型和格局的变化趋势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目前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搭载于航天器、无人机或飞艇上的传感器获取不同波段的图像数据,进而提取土地利用信息。

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与处理,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如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

在遥感技术中,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方法有景观指数法和分类与变化检测法。

景观指数法通过计算特定指数(如彩色指数、植被指数和建筑指数)来反映土地利用的变化。

分类与变化检测法则通过利用多时相的图像数据进行分类,以便观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遥感技术具有获取数据快、成本低和信息更新快的优点,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信息。

然而,由于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于一些山区、森林和湿地等复杂地形和地貌类型,遥感技术的应用存在挑战。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另一种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

GIS将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以实现对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和管理。

通过GIS,可以绘制土地利用图,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趋势。

在GIS中,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方法有基于规则和模型的方法和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

基于规则和模型的方法通过制定规则和建立模型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则利用历史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以预测土地利用的未来变化。

GIS技术具有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的优势,可以直观地展示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空间格局。

然而,GIS技术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且对于数据的处理和解释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限制了其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广泛应用。

楼房下沉变形监测报告

楼房下沉变形监测报告

楼房下沉变形监测报告根据楼房下沉变形监测报告,本次监测是针对某建筑物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的。

监测期间,我们采用了多种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包括测量仪器、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等,以确保得到准确、全面的数据。

经过监测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地基沉降:在监测期间,楼房地基出现了沉降现象。

根据测量数据,我们发现楼房各个位置的沉降量不尽相同,但整体呈现出向一侧倾斜的趋势。

2. 沉降速度:楼房的沉降速度并不是均匀且稳定的。

在监测期间,我们观察到沉降速度在不同时间段有所变化,表明地基的变形存在一定的动态性。

3. 变形情况:楼房下沉引起了一定的变形现象。

除了向一侧倾斜之外,在某些地方还出现了裂缝和变形的迹象。

这些变形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4. 变形原因:根据地质勘察和现场观察,楼房的地基沉降可能与土壤固结、水分移动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楼房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进一步研究变形机理:针对楼房地基沉降和变形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机理和演化规律,从而为后续的土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楼房沉降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楼房变形状况,有效预防潜在安全风险的发生。

3. 加固与修复工程:根据楼房的变形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和修复措施,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规范建设管理: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规范管理,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建设方案的审查和验收等,以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的发生。

本次报告仅为初步监测结果,更详细和全面的分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

建议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根据本报告提出的建议,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确保楼房的结构稳定和居民的安全。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的研究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的研究

(军号 资 )
影像预处理 { 几何纠正 ( 正射校正 )、融合、镶嵌、裁剪等

务 摆在城 市规划 管理 者 面前 。因此 , 注城 乡环境 、 关 城 镇联 合发 展 、 乡互 动等 已成 为共识 。近 年来 , 着高 城 随 光谱 和高 分辨 率遥 感 影 像 的普 及 , 感 技 术 为 城 乡规 遥
21 0 2年 8月 第 4期
文章 编 号 :6 2 86 (0 2 0 — 5 O 17 — 2 2 2 1 )4 5 一 5




Aug 2 2 . 01
No 4 .
Ur a o e h i a n e t ai n& S r e i g b n Ge t c n c lI v si t g o u v yn
t n lz iu to sa d p o lm si h e eo o a ay e st ai n n r b e n t e d v lpme to r a o tu to n fu b n c nsr cin. Re t e i g i a e wh c a d a t — mo e s nsn m g i h h s a v n a
第 4期
郑建敏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的研究
5 9
4 注 意 问题
通 过对合 肥市 X X镇 20 09年 一2 1 几 期 遥 感 0 1年 影 像进 行城 市规 划 辅 助督 察 的变 化 图斑 信 息 提取 , 利
用 遥感 技术 进行 城 市规 划 动 态 监测 研 究 时 , 注 意 以 需 下 几点 : () 1 影像 资料 方面
地变 化信 息 。
2 4 变化 图斑 提取 .

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城市动态监测需求分析,介绍了无人机技术原理,并结合具体应用案例分析了无人机在城市监测中的优势与挑战。

展望了无人机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通过总结与展望,强调了无人机监测技术的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无人机监测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无人机、城市动态监测、应用研究、技术原理、案例分析、优势、挑战、发展趋势、总结、未来发展方向、推广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对于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相关案例较为零散和局限。

有必要开展针对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深入探讨其技术原理、具体应用案例以及优势与挑战,为推动无人机在城市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

本文旨在探讨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城市管理和规划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监测手段,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其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通过对无人机技术原理和优势进行介绍,揭示其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独特优势和挑战,为进一步推动无人机监测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无人机监测技术在解决城市管理难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化建设。

1.3 意义和价值无人机在城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无人机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动态监测的全方位覆盖,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无人机可以实现对于城市交通、环境、建筑等多个方面的监测,为城市管理和规划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无人机监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应急救援、灾害预警等方面,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基于遥感的城市发展趋势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的城市发展趋势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的城市发展趋势监测研究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

为了更好地规划、管理和发展城市,及时准确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为城市发展趋势的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能够获取大范围、多光谱、多时相的地球表面信息。

这些信息涵盖了城市的土地利用、建筑物分布、道路交通、植被覆盖等多个方面,为分析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首先,在城市土地利用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大显身手。

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情况。

例如,原本的农田、荒地逐渐被开发为住宅区、商业区或工业区。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城市规模的扩大,还能揭示出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区域。

同时,遥感技术还能够监测土地利用的类型转变,比如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或者居住用地转为公共设施用地等,从而为城市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遥感对于城市建筑物的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新建的高楼大厦、大型商场和公共建筑在遥感影像上清晰可见。

通过对建筑物高度、面积和密度的测量,可以评估城市的建筑容量和空间利用效率。

此外,结合历史数据,还能发现城市建筑的更新换代情况,哪些区域的老旧建筑得到了拆除和重建,哪些区域的建筑保持相对稳定。

这有助于了解城市的更新速度和发展活力。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动脉,遥感技术在其监测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遥感影像可以识别道路的新建、拓宽和改造。

交通网络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城市交通设施的改善,也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密切相关。

例如,新修建的高速公路或地铁线路往往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城市增长点。

同时,通过对交通拥堵区域的监测,可以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以优化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

植被覆盖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遥感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植被类型和植被健康状况。

随着城市的发展,植被覆盖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或恶化。

城镇扩张的多源遥感图像动态监测分析

城镇扩张的多源遥感图像动态监测分析

合利用光谱知识 、多时相植被指数 、城镇建筑用地的地 形分 布等建立分类决策 规则 ,可 以有效提 取城镇建筑用
地信息 ( 精度不低于 9 % ) 0 ;研究提出用较新 时相影像获取 的城镇建筑用 地限定较 时相影像城 镇建筑用地提
取范 围的思路 , 展了 T 拓 M影像三指数法的应用 范围,以此保证了较早时期 T M影像城镇信息的有效提取 。
扩张监 测 的情 况 。本 研 究在 总 结 前 人 研 究 方 法 的 基础 上 ,以 A T R、T SE M多 源多 时相遥感 影像 为数
Lnst M遥感 图像 ,经过 图像 自动分类识别和 ada T 两个时相遥感图像 的交叉分析处理 ,对江苏省扬 中市 的土 地 利 用 状 况 进 行 了 动 态 监 测 ;杨 存 建
提取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达 9. %。王琳 12
(0 6 利 用压 缩数 据维 的方法 ,有 效 提取 了福 20 )
州市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陈志强 (0 6 ] 20 )1研 2
究认 为 ,运 用 N B 指 数 法 提取 A T R影像 的城 DI SE
E VS T E SS R图像 和多 光谱 H V So 光学 N I / R A A R pt
周小成,汪小钦,吴 波,励惠国
( 福州大学福建省 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空 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 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 00 ) 50 2
摘要 :遥感动态 监测城镇扩展己成为一个重要 的研究和应用 领域 。利用 A T R和 T SE M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和地 形数据 ,以福建省漳州市区为示 范区 ,对城镇建筑用地扩张进行 了遥感监测 。研究认 为 ,对于 A T R影像 ,综 SE

郑州市土地资源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与分析

郑州市土地资源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与分析

为基 础 , 在E N V I 4 . 5运行 环境 下 , 对 郑州 市遥感 数据 进行 土 地利 用监 督 分类 , 并以G o o g l e E a t r h高 分 辨
率卫 星 图片 为基准 进行分 类后 处理 。对 研究 所得矢 量数 据进 行统 计分 析 , 使 用土 地利用 转移 矩 阵 、 土地
摘要 : 2 O余 年 来 郑 州 市 的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剧 烈 , 对 其 进 行 研 究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选 取 郑 州 市 1 9 8 8年 和 2 0 0 9年 美
国地球资源卫星的专题制图仪传感器数据 , 使用监督分类 法进行土 地利用分类 , 统 计 并 分 析 了土 地 资 源 利 用 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 1 9 8 8年 至 2 0 0 9年 , 郑州市各 土地利用类 型间 , “ 城镇 建筑用地 ” 和“ 交 通 运 输 用
Vo 1 . 3 4 No. 1
Fe b . 201 3
文章编 号 : 1 6 7 2—6 8 7 1 ( 2 0 1 3 ) 0 1— 0 0 9 8— 0 3
郑 州 市 土地 资 源动 态 金 龙 , 张学 雷 一, 王 玉 龙
( 郑 州大学 a . 自然 资 源 与 生 态 环 境 研 究 所 ; b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利用 变化 度和 土地 利用 开发度 等 常规分 析模 型 , 分 析土 地利用 变化 特征 , 并初 步评 价 了郑州 市土地 利用
变 化 的驱动力 因 素 , 为 土地利 用管 理与决 策 、 社会 经济 政策 的制订 提供 依 据 。本文 将 郑州 市 土地 分 为 6
种利 用方 式 : 水体 、 城镇建 筑用 地 、 自然绿 地 、 交通运 输用 地 、 农 用地 和其 他用 地 ( 见图1 ) 。其 中 , 水 体 由

大连旅顺港1966年-2010年历史遥感影像城市动态监测

大连旅顺港1966年-2010年历史遥感影像城市动态监测

大连旅顺港港口区1966年-2010年城市动态监测1 项目背景研究城市进步的历史轨迹目前已成为政府规划部门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及制定相关城市规划的新课题,历史影像能再现某地区几十年前的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工建筑群的情况,无论对于区域性发展的学术研究还是对于实际的规划应用,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当前,城市规划研究的手段逐渐从定性迈向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但面临在城市规划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基础数据信息的获取。

用常规的手段获取与分析,耗时费力,效率很低,而遥感技术能为当前和今后的城市规划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

尤其是跨度长的高分辨率历史影像,可以和近期遥感影像形成鲜明的对比,变化更加清晰明显,事物发展的规律更直观更清晰,它将成为城市规划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

为城市规划用地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数据源,利用间隔时间长的遥感影像,通过图像处理自动分类发现和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得区域内的地类变化信息,有助于规划部门检验长期规划的效果是否显著,有助于发现区域长期的发展规律。

我公司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利用1966年KH-7历史遥感影像结合近期的高分遥感影像,将旅顺港港口区作为动态监测示范区(约133.4公顷)实施城市动态监测,实现对监测范围内区域、街道、重点对象的影像特征的采集和分析,快速获取其空间特征。

并利用GIS软件的叠加分析等功能,及时了解城市的变化情况,掌握城市建设中与规划不符的情况,为规划局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城市规划监察、城市管理服务。

2 研究区概况被称为“天然形胜”的旅顺港(英文名也叫做 Port Athur),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心的白玉山南,地处黄、渤海要冲,为京津重要门户。

与山东庙岛列岛,登州头共扼渤海海峡咽喉,构成我国首都北京及辽宁地区天然屏障,地势险要,历来为军事要港。

旅顺港四周群山环抱,港口东有黄金山,西有老虎尾半岛,其间有狭长水道与外海相通。

港内隐蔽性与防风性良好。

港内水深,设备完好。

可向船只提供油水,并有暖气等辅助设施。

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

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

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变化的加速,建筑物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不一,建筑物的耐久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

一、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一种实现结构物动态监测、评估和预警的手段。

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的结构进行连续而全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各项指标的异常,从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中,传感器的作用是收集数据。

现在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等等。

它们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各个部位进行动态监测,比如墙体、柱子等等,从而确定其健康状态。

通过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我们可以得到结构物内部的各项数据,例如位移、变形、内力、损伤等等。

同时,这些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结构物的健康状况,并提供最新的监测结果。

这些数据被称为监测信息。

最近,一种全新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被提出,这种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构建。

该技术可以将结构物的各种监测信息进行深度学习处理,并针对特定问题建立模型。

通过与实际数据的对比,确定模型的准确性,并为下一步的探索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智能诊断技术智能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等方法从建筑物的各种监测信息中获取结构物运行情况的技术。

与传统监测方式相比,它可以实现更高效、精准的分析。

首先,智能诊断技术会对结构物的各项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和分类。

同时,这些数据将被存储到数据库中,供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然后,对建筑物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各种指标的变化趋势来推测建筑物的运行状态,并给出相应的预警。

智能诊断技术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构物的运行状态,并尽早发现其问题。

这可以帮助我们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检修、维护和更新。

三、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的应用通过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全面监测和评估。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地物提取与变化监测研究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地物提取与变化监测研究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地物提取与变化监测研究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应用领域,特别是地物提取与变化监测方面。

通过分析不同方法和技术在地物提取和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我们发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丰富的地物信息,支持规划决策的制定。

同时,该技术有助于监测城市地物的时空变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应对灾害风险。

深度学习方法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更精确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规划,地物提取,变化监测,可持续发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变得愈加重要。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物信息,还能够监测城市的动态变化。

随着卫星、无人机等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来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提取城市地物信息并监测其变化。

我们将探讨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并讨论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潜在价值,我们有望为城市规划者提供更多有力的工具,以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规划。

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地物提取方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地物提取方法是一项关键性的研究领域,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地物提取是从遥感影像中自动或半自动地识别和提取出特定地物类别的过程,如建筑物、道路、植被等,以获取准确的地物信息,支持城市规划和决策制定。

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地物提取涉及到多个关键步骤和技术。

数据获取是地物提取的基础。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和无人机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能够捕捉到细微的地物特征。

图像预处理是地物提取的重要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以确保遥感影像的质量和一致性。

《城市动态环境中GNSS定位下的多径抑制技术研究》范文

《城市动态环境中GNSS定位下的多径抑制技术研究》范文

《城市动态环境中GNSS定位下的多径抑制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动态环境中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多径效应成为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径效应是指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建筑物、植被等遮挡物的多次反射、散射,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失真,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研究城市动态环境中GNSS定位下的多径抑制技术,对于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动态环境中的GNSS多径效应在城市环境中,建筑物、桥梁、高楼大厦等结构物以及道路旁的树木等遮挡物都会对卫星信号产生多径效应。

这种多径效应会导致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强度减弱、相位偏差,甚至出现信号丢失,严重影响GNSS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尤其是在高楼林立、道路拥堵的城市环境中,多径效应的影响更加显著。

三、多径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为了抑制多径效应对GNSS定位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多径抑制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信号处理的抑制方法、基于接收机硬件的抑制方法和基于算法的抑制方法。

其中,基于算法的抑制方法因其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热点。

常见的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等。

四、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针对城市动态环境中GNSS定位下的多径抑制技术进行研究,主要采用基于算法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城市动态环境中多径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研究重点和难点。

其次,采用仿真和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算法在多径抑制方面的性能进行评估。

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多径抑制方法,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其有效性。

五、改进型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多径抑制方法本文提出的改进型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多径抑制方法,主要是通过优化卡尔曼滤波器的参数和模型,提高其对多径效应的抑制能力。

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对接收到的GNSS信号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

基于阴影分析的城区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

基于阴影分析的城区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

基于阴影分析的城区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卢金涛【摘要】简要介绍了利用影像阴影来检测城区建筑物变化的基本原理.首先对两期影像进行阴影的提取,然后根据色彩不变量模型,准确区分建筑物阴影的本影和落影,得到建筑物的落影区;最后通过分析配准后影像的阴影信息,提取建筑物的变化信息.【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08(034)006【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阴影;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作者】卢金涛【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卫星遥感技术在近十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为对地观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

相对于卫星影像的高时间分辨率,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速度明显跟不上。

如何运用卫星影像进行地形图的修测,成为摄影测量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更新城区建筑物数据库对于地震灾害估计以及城市变化动态监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Shintaro[2]运用已知外方位元素两个时相的航片,搜索同名核线上是否同时存在房顶的信息,提取变化的初始区域。

最后,根据阴影模型,去除由于阴影造成的变化信息。

刘直芳等利用不同时期的航空影像立体像对生成DSM进行城区建筑物的变化检测[3]。

将两个时期DSM模型相减,得到城区高度可能变化的区域,对可能变化区域进行梯度直方图的分析,得到城区建筑物的变化结果,达到75%的正确率。

Tuong等提出了运用LIDAR数据进行GIS建筑物图层更新的完整流程[4]。

总体说来,目前的方法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从航片上提取建筑物房顶是一个难题,单纯用房屋顶部的光谱信息很难与其他地物分开。

(2)构建DSM花费的代价比较大,需要用摄影测量工作站重新进行测图,对于地震灾害估计这样需要快速响应的工作不太适应。

(3)LIDAR是一种精度高并且速度快的方法,但是LIDAR仪器的成本较高。

施工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案例分享

施工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案例分享

施工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案例分享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施工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施工动态监测技术通过采集实时数据,对施工现场进行精密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识别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分享一些施工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案例,以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二、传感器技术施工动态监测的核心是传感器技术,它可以通过感知各种物理量和环境变化来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

例如,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土壤的变形情况,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建筑材料的温度变化,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结构振动情况等。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为施工动态监测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来源。

三、卫星遥感技术除了传感器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也在施工动态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较大范围的地表数据,并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监测建筑物周围的地质情况、植被覆盖情况等。

这为工程师提供了更全面的背景信息,有助于判断施工现场的影响因素并合理规划工程措施。

四、施工现场监测案例分享以下是几个施工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案例分享:1. 桥梁施工监测在桥梁施工中,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变形情况,以及桥墩和支撑结构的承重能力。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工程师可以及时调整工程方案,保证桥梁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 地铁隧道施工监测地铁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地质情况、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等。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而传感器技术可以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

这些监测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隧道的稳定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3. 城市建筑物监测城市建筑物的施工通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等因素的影响。

施工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振动情况,以及土壤沉降等变形情况。

通过这些监测数据,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挑战与前景然而,施工动态监测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如何进行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分析

如何进行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分析

如何进行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分析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分析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变化越来越频繁,因此,对建筑物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和模拟分析,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提高其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监测设备选择、数据采集与处理、模拟分析等方面进行讨论,全面阐述如何进行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分析。

一、监测设备选择建筑物动态变化的监测需要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设备有位移监测仪、应变计、加速度计等。

这些设备可以监测建筑物的位移、应力和振动等动态变化。

在选择设备时,需考虑设备的精度、稳定性、适用范围和可靠性等因素。

此外,设备的安装方式和布置位置也需要充分考虑,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筑物动态变化的监测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建筑物的动态变化数据。

传感器的配置需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监测目标,合理布置传感器,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包括滤波、降噪、平滑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建筑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征,为后续的模拟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三、模拟分析建筑物动态变化的模拟分析是通过建立建筑物的数学或物理模型,模拟建筑物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行为。

模拟分析可以基于有限元方法、模型参数辨识等技术手段进行。

首先,需确定建筑物的模型类型,如弹性模型、非线性模型等。

然后,根据监测数据和结构特性进行模型参数的辨识和标定,以保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对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预测建筑物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性能,为结构的优化设计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监测与模拟的整合应用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分析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

监测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模拟则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建筑物的行为。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模拟分析结果可以为监测数据的解释和分析提供依据。

如何进行建筑物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

如何进行建筑物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

如何进行建筑物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导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形变和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建筑物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建筑物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并提出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一、形变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形变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形变监测通常采用静态测量方法,如测量建筑物各部分的位移、应力和变形。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测量范围狭窄、周期较长等问题。

而近年来,动态形变监测技术的发展给形变监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包括激光干涉、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的应用,使得形变监测更加精确、实时且全面。

二、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的关系形变监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进行安全预警。

通过对建筑物形变的监测,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建筑物的形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强度不足、结构松动等问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形变监测过程中,应当设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

一旦监测到建筑物形变超过预警值,就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人身安全。

这可以包括紧急疏散、修复建筑物等措施。

三、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的实践应用在实践中,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已经被广泛采用。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地铁隧道等场所,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被视为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举例来说,某高层建筑使用了激光干涉仪来监测建筑物的形变。

通过将激光束引入建筑物内部,可以获得精确的形变数据。

如果形变超过预警值,仪器会发出警报,同时自动触发应急系统,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此外,振动传感器也常用于建筑物的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

通过测量建筑物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可以判断建筑物的结构是否安全。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形变监测与安全预警技术在建筑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名城遥感动态检测情况报告

名城遥感动态检测情况报告

名城遥感动态检测情况报告
根据最近的遥感图像分析结果,以下是名城地区的动态检测情况报告:
1. 建筑物:在名城地区,建筑物的数量在过去几年内有所增加。

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的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建设工程在进行中。

这些建筑物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地区。

2. 道路和交通:名城地区的道路网结构较为完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增加。

这包括市中心交叉口的扩建、新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等。

这些改进有助于改善交通流量和交通拥堵问题。

3. 植被覆盖:尽管建筑和道路的增加,名城地区仍保留了大部分的绿地和植被覆盖。

这得益于城市规划中对绿地保护和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视。

公园、绿地和树木簇拥的小区在城市中心和郊区区域广泛存在。

4. 水体变化:名城地区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根据遥感图像分析,水体的位置和形状保持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

然而,由于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水体的水位和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

总体而言,名城地区在建筑物和交通方面的发展较为活跃,同时也注重保护环境和绿地。

这些信息可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

北京市建筑物质存量动态演化研究

北京市建筑物质存量动态演化研究

Study on Dynamic Evolution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Stock in Beijing
作者: 戴铁军[1];李宜博[1]
作者机构: [1]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24
出版物刊名: 地域研究与开发
页码: 39-44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建筑物质;物质存量;物质流分析;自下而上法;物质代谢;城市建设;北京市
摘要: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自下而上法分析1992—2016年北京市房屋和基础设施两大类建筑的6类主要建筑的10种建筑物质存量和流量。

结果表明:2016年,北京市6类主要建筑中的物质总存量扩大到1992年的4.91倍,达2001.91百万t;其物质输入量与2014年和2015年相比有下降趋势,为10852.07万t;其物质输出量仍有上升趋势,为3806.59万t;北京市道路物质存量呈现高输入、高输出的特征,房屋物质存量呈现高输入、缓输出的特点。

房屋的废弃物具有较长的滞后期,且数量庞大。

按现有房屋预期寿命不变,估算2017—2050年北京市房屋废弃物量,北京市将在2040年迎来房屋废弃物高峰期,届时废弃物量达5445.50万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o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测绘科学技术, 2016, 4(2), 37-44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6 in Hans. /journal/gst/10.12677/gst.2016.42005Study the Dynamic Change Monitoring ofUrban BuildingsLimin Wu, Yinli Bao, Lei Zhao, Xiangdong YuanKunm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nagement Center, Kunming YunnanReceived: Mar. 29th, 2016; accepted: Apr. 18th, 2016; published: Apr. 21st,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The article monitors urban buildings in Kunming dynamically by using the oblique photogram-metric technology and LIDAR technology, which can know about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buildings comprehensively, compare variations with urban planning, assist urban man-agement departments to discover timely and punish various illegal building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Meanwhile, it provides high-quality and visualized spatial informational support for dis-posing urban disaster and emergency cas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macroscopic poli-cy decisions and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law.KeywordsUrban Buildings, Oblique Photogrammetric Technology, Airborne LIDAR Technology, DynamicChange Monitoring城市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吴俐民,包银丽,赵雷,袁翔东昆明市测绘管理中心,云南昆明收稿日期:2016年3月29日;录用日期:2016年4月18日;发布日期:2016年4月21日摘要文章利用航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机载LIDAR技术对昆明城区建筑物进行动态监测。

通过城市建筑物变吴俐民等化动态监测,全面掌握城市建筑物的规划实施情况,将变化量与城市规划比对,辅助城市管理等部门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建筑物,同时为处理城市灾害和紧急情况提供高质量的直观的空间信息支持,为政府宏观决策和依法行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城市建筑物,倾斜摄影测量,机载LIDAR,动态变化监测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的速度飞速加快,给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诸如城乡结合部建设混乱,违反规定大规模圈地占地,产生大量的违法建筑物,毁坏文物,大拆大建,以及无规则擅自批建等,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采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三维激光扫描和GIS等先进技术,建立城市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城市进行动态监测,快速监测和核查城市中违反规划的各种建设行为,有力地提高了城市的行政监管能力,对维护城市规划法规、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动态变化监测指标利用航空倾斜摄影测绘技术和机载LIDAR技术动态监测建成区内建筑物现状,监测建筑物违章变化情况,统计合法、非法建筑的存量和增量。

主要监测指标:1) 平面精度:2 m;2) 高程精度:1 m;3) 影像分辨率:优于10 cm;3. 城市建筑物数据采集与建库3.1. 机载LIDAR航摄设计根据对建筑物监测的指标要求,点云密度宜采用每平方米4个点,据此开展航摄设计。

主要航摄设备采用机载LIDAR设备为天宝公司的Harrier 68i,该设备的GPS、IMU、激光器、相机高度集成、固化在设备箱内。

机载LIDAR航摄飞机使用小型单螺旋桨双翼运五飞机,最高升限4500米,巡航速度160公里/小时[1]。

测区航摄飞行设计在保证产品精度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到后续应用的要求,从高效、经济的原则出发,综合考虑仪器设备的性能、测区的地形条件、摄区形状,对飞行航高、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和航行协调等一系列要素进行设计。

机载LIDAR航摄设计参数[2],见表1。

昆明城区机载LIDAR航摄数据采集与数据获取的技术流程,见图1。

3.2. 倾斜摄影测量航摄设计倾斜摄影测量拟采用SWDC-5数字航空倾斜摄影仪。

SWDC-5数字倾斜航摄仪,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个相机,分别从五个视角对地面进行拍摄,得到被拍摄物体的多视角影像,有效集成POS系统,经过加固、精密单机检校、精密平台检校而成,并配备测量型双频GPS接收机、航空摄影管理计算机,集成了航线设计、飞行控制、数据后处理等自主研发软件,能够为数据采集提供全方位服务[3]。

飞机采用与机载LIDAR相同的运五航摄飞机。

吴俐民等Table 1. Airborne LIDAR aerial camera design parameters表1. 机载LIDAR航摄设计参数名称参数激光扫描角(˚) 60激光扫描频率(Khz) 300相机焦距(mm) 50相对航高H (m) 700飞机密度(km/h) 180激光点密度(点/平方米) 4影像地面分辨率(cm) 优于10 cm相机一般航向重叠度% 60相机一般旁向重叠度% 30飞行架次依航飞面积而定Figure 1. Flow chart of airborne LiDAR 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图1. 机载LiDAR数据获取技术流程图假设测区范围20 km × 23 km,由于倾斜摄影的特点,区域需外扩1 km左右范围,以保障斜片的有效覆盖,故最终范围约22 km × 25 km;斜片主点处建筑物外立面的分辨率10 cm,另外需保障斜片无漏洞;650 m航高时下视相机地面分辨率为7.8 cm,取斜片地面覆盖梯形区域内的正方形为有效覆盖面积,即458 m × 458 m。

倾斜摄影测量航摄设计参数,见表2。

航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流程[4],见图2。

吴俐民等Table 2. Tilt photogrammetry aerial design parameters表2. 倾斜摄影测量航摄设计参数名称参数倾斜相机焦距(mm) 80相对航高H (m) 650飞机速度(km/h) 180影像(主点位置)分辨率(cm) 优于10 cm相机航向重叠度% 45相机旁向重叠度% 40飞行架次依航飞面积而定Figure 2. Aerial tilt photogrammetry data processing [5]图2. 航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5]3.3.地面GPS参考站地面参考站的架设采用天宝5700或天宝5800双频接收机,采样间隔为1 s。

4. 城市建筑物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4.1. 技术路线城市建筑物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是通过不同时期的LIDAR数据、倾斜摄影数据生产相应的DSM、DOM成果,基于不同时期DSM\DOM数据成果进行自动化对比高差来识别变化区域,统计分析变化区域,满足城市建筑物动态监测应用需求[6]。

基于生成的DSM和DOM数据,定期检测变化情况,识别变化区域,统计合法、非法建筑的存量和增量。

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处理流程,见图3。

基于生成的DSM和DOM数据,定期检测变化情况,识别变化区域,统计合法、非法建筑的存量和增量。

动态监测变化精度指标:自动识别出房屋平面高度1 M的变化区域。

吴俐民等4.2. 不同时期机载LIDAR数据浏览、过滤去噪产生噪声点主要因素可分为三类:A:由被测对象表面因素产生的误差,比如表面粗糙程度、波纹、表面材质等,当被测量表面粗糙值较低或光泽比较亮时(如玻璃、金属等),会使激光束在漫反射的同时发生较强的镜面反射而产生测量误差;B:由扫描系统引起的误差,如测量设备的精度、摄像机的分辨率,振动等等;C:偶然噪声或背景噪声,在扫描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成为扫描数据的一部分(如飞鸟等运动物体、无回波信息的局部空洞)。

噪声将直接影响地物识别、分类以及建筑物等模型重建的质量,容易导致重构曲线、曲面不光滑。

噪声点在高程突变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性为目标点与其所有邻近点之间都具有明显的高程变化且幅度大[7]。

本研究以LiDAR点云原始数据为基础,构建Delaunay三角网,再依据三角网记录存储各点的拓扑关系,最后根据高程突变这一特点,进行噪声点的剔除,以满足后期生成DSM成果需求,见图4。

4.3. 自动生成不同时期DSM成果机载LIDAR技术是一项自动化生成数字地形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的新技术。

机载LIDAR技术已经成为提取空间高精度三维信息的有效手段,可以快速地生成高精度DSM。

其在DSM数据精度、数据处理周期等方面与传统航测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

由于激光扫描点云密度较大,生成DSM数据时,每个网格单元取一个高程点,格网大小参数根据建筑物动态监测变化精度而定,要求房屋平面高度1 M识别精度的话,建议格网大小<0.5 M,已保证变化监测识别精度,见图5。

4.4. 不同时期DSM成果对比计算机载LIDAR数据加工处理,生成两个不同时期的DSM模型,根据两个DSM模型的高度差和DOM 的色差可以自动识别建筑物高度及平面变化区域。

DSM数据处理及对比计算过程中都存在一定误差,但Figure 3. Building dynamic change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flow图3. 建筑物动态变化监测处理流程吴俐民等Figure 4. Airborne LiDAR data browsing denoising图4. 机载LiDAR数据浏览去噪Figure 5. DSM results图5. DSM成果建筑物至少在1 m以上的变化,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高差阈值和邻域面积阈值滤除误差、噪点以及应用所不关心的微小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