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品的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传媒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姓名:刘娜学号:T00814166专业:新闻系
关于传媒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讨论,主要是建立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上。按照他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指“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因此得到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所谓非竞争性,即在对一个物品的消费中,不存在我消费了你就不能消费的情形,或者我消费多一点你就要消费少一点的情形,其实质是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中,该物品不存在损耗或减损状态。所谓非排他性,即在对该物品或服务进行消费中,很难排除一些不付费来消费的所谓“搭便车”者,或者要排除他们成本太高,已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而只能放弃。
另外,在公共产品概念中,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物品是私人产品,而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两者其一的则是准公共产品。产生这一特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一个人产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换言之,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供给,并不需要增加成本,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不相互干预和影响。
而私人产品是为个人或机构所独占、独享的产品,是其所有者可以禁止其他人使用,非所有者只有在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并且通常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可使用的产品。私人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消费的竞争性,就是说,在产品量一定的情况下,消费私人产品的消费人数增加会减少原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数量或者消费机会。二是消费的排他性,例如一个商品,一个人消费了,就排除了其他人再去消费的可能性。
明确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划分,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传媒产品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
传媒产业的产品包括内容产品和广告资源。内容产品是由传媒提供的信息及其载体合成。如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网络信息、电子出版物;广告资源即印刷媒体的广告版面、电波媒体的广告时段以及互联网的空间。就内容产品本身所具备的物理特性而言,有非损耗性。非损耗性也即“精神不灭”。内容产品只要其物质载体得以延续或能够替换,则可以重复消费,可
以无数次满足需求,每次的消费量都一致,其产品最重要的部分或称为内核是永不减损或消失的。另外,内容产品这种物理上的特性,决定内容产品对于其消费者而言,具有非竞争性,也即对于这个产品的消费来说,所有消费者不存在竞争关系,不存在你消费了我就不能消费、或者你消费多了我就消费少了的关系。
相对于内容产品的非损耗性及由此带来的消费的非竞争性而言,广告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也即消费者在对其进行消费时存在竞争关系,你消费了我就不能消费、你消费多了我就消费少了。
因此,从这个意义的划分上,可以得出,传媒产品在内容产品上属于公共产品,而在广告上属于私人产品。
但是这样说并不严格,例如报纸,消费者如果要阅读其内容产品,就必须向生产者付费,否则,消费者就不可能阅读。纸质媒体具有排他性,即便是一些免费发行的报纸,也只是这些经营者放弃了这种排他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其建立排他性。所以根据产品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纯私人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没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没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
根据这四种类型,可以看出传媒私人产品属性表现为,首先部分有形媒体产品的私人产品性,例如受众购买的报纸、杂志、图书、光盘的产权归购买者所有。其次,部分传媒内容产品的私人产品性。例如媒体发布的一些商业信息、经济信息、拍卖广告、房产广告、紧俏商品供销广告、招生招工广告只能供给少数抢占先机的人消费。
传媒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如下四类产品:
一是政治类产品。举凡有关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息,国家和地方政府新制定的法律法规类信息等等,都应当是公共产品。这些内容涉及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对此,公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二是民主权利类产品。我国实行的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我国的宪法明文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
式,直接参与或委托代表间接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事务和文化事务,一切事关国家、地区、社区的大政方针,在确定之前,公民都可以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民群众可以依法行使监督权、批评权,予以考评等等。
三是社会管理和社会福利类产品。媒体承担着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政府和社会团体公共管理信息的职责。例如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等;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以及大中专学校的招考录用事项的信息;全国性和地区性的节假日安排;航班车次的调整安排;较大范围的天气预报等等。
四是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类产品。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培育社会公德、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媒体不能仅仅追逐商业利益而放弃自己传播文化培育公德提高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的社会责任,要重视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
但媒体产品更多地属于准公共产品。这表现为,
第一,媒体产品的内容具有公开性、共享性,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但是从媒体产品的物品形态来说,它又具有独占性、排他性。
第二,从供给方面看一些媒体产品具有公共性,但从消费方面看却具有私人性。
第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一种产品可能属于公共产品,条件一旦变化,这种产品又属于私人产品。
第四,一种传媒产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经济体制的国家也表现出不同的产品属性。
传媒产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混合体,它既表现出公共产品属性,有具有私人产品属性,而随着广播电视传媒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并且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产品的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还将继续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