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专题11文化与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1.D(根据文章第二段第一句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以判断。

)2.A(尚且不说本文是否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虽然有提到诸子之学和新子学;但只要整体把握全文,不难发现,本文重点不在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而是从历史的维度全面理解把握诸子学的前世今生。

本文出处即标题也能快速判断。

)3.B(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错,文章结尾明确强调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B项正确,参照原文第三段后四行;C项(照着讲)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错,参看第四段开头总说‘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及后文解说;D 项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不是简单的过渡,而是原文最后一句所说的‘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二)4.B(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错,原文讲到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5.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6. 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三)7.D(欧洲和日本……尚未涉及这些领域于原文无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只是说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

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B. 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耳濡目染领悟特立独行C. D. 身体力行领悟耳濡目染顿悟身体力行耳提面命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用作褒义。

一般作谓语、定语。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AB项。

“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教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

所以第一空选用“身体力行”,排除、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

后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DC项。

当然“顿悟”,项,选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根据语境“说教”,第二空应选用“耳提面命”。

排除,解悟。

根据语境“躬亲实践”,“心得”也应该是“领悟”的。

指猛然醒悟。

“领悟”,就是体会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

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12)注意词语潜在(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3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解析版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含答案与解析)(共53张PPT)

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含答案与解析)(共53张PPT)

宗:太宗、世宗、高宗、显宗、仁宗、中宗、孝宗、英宗、穆宗、神宗和 德宗 穆宗 穆宗都是短命君主,唐穆宗、高丽穆宗、明穆宗、清穆宗同治帝无一不是 英年早逝。 神宗和德宗 这两个庙号也不是褒义,宋神宗的王安石变法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 加剧了党争,明神宗万历的所作所为大家更是清楚了。所以,清朝也不选 神宗作为庙号。德宗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的庙号,唐德宗、清德宗都是一生 遭遇离乱。
祖:太初祖、始祖、太祖、烈祖、高祖 圣祖 中国历代皇帝用“圣祖”来做庙号的仅有”唐圣祖李耳”、“大长和圣祖 郑买嗣”、“前蜀圣祖王子晋”、“北宋圣祖赵玄朗”、“清圣祖爱新觉 罗·玄烨”五人,除了郑买嗣和爱新觉罗·玄烨二人以外,其余都是死后 被后世子孙追封的。 此庙号创始于唐朝,为唐玄宗李隆基专为老子李耳所创设,后来成为历代 皇帝专门追封自己家族中有圣德的祖先,最后被游牧民族吸收,正式作为 帝王的庙号。 在中国以“圣”为庙号的皇帝,还有辽圣宗耶律隆绪和元圣宗孛儿只 斤·察合台。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 其先人追授者。此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庙号。 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 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具体制度因朝代而异。 C.刺史为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 官,后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后代的县令。 D.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文中即是后一种含意。 《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亦是如此。 【解析】“相当于后代的县令”错误。地位要高于县令。汉武帝分全国为 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 司令员。
宗:太宗、世宗、高宗、显宗、仁宗、中宗 仁宗 正统王朝中有四个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总体说 来都是他们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像元仁宗居然恢复了科举制度, 这在蒙元只有世祖时期才有过的事情。 中宗 知道中宗庙号的一般都是从唐中宗那里得来的,中宗,顾名思义就是 中兴之宗。最早起于汉朝的汉宣帝,而后正统王朝中分别是晋中宗(东晋 元帝)、唐中宗。三位中除了汉宣帝还当得起中兴之名以外,其他二位都 是尸位素餐,晋中宗是被王敦气死的;唐中宗是被老婆给灭了的。 封建王朝之所以成为封建,从意识形态上说是非常迷信的,这也是封 建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个庙号不能说有什么贬 义,但是,后代没有再使用这样的庙号送给他们的先帝的。特别是明清两 代尤其严重,所以,宋明清以来,再也没有皇帝的庙号叫做中宗了。宋高 宗可以说是中兴宋朝的皇帝,但是,宋孝宗也没敢送给他中宗的庙号。康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精心整理)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精心整理)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一、语言文字运用(共4题;共17分)1.(2018•天津)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AB. BC. CD. D2.(2018·江苏)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3.(2018·江苏)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4.(2018·江苏)简答题(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

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

(2)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2018高考语文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一起做一做这些古代文化常识题吧。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part1】81.(3分)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8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82、C(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8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

冠礼在宗庙L}I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83.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8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天津卷)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天津卷)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天津卷)含解析删除无关信息,改写为: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过山角,出现一段像古潭一样幽深的河湾。

一片暗绿的植被扑上眉睫,让人感到清凉。

在这里,溪水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的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结披散。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轮廓来。

一棵倔强的老柳树,躺在河面上,枝叶梢头向上,一只鹭鸶站在上面,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B.蓊(wēng)郁虬(qiú)XXX(màn)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D.偃(yǎn)卧兀(wù)立睥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深邃蜿蜒荒疏B.幽邃蜿蜒稀疏C.深邃曲折稀疏D.幽邃曲折荒疏答案】1.D 2.B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A,悄(qiāo)无声息——(qiǎo),盘垣——盘桓;B,蓊(wēng)郁——(wěng);C,倔拗(ào)——(niù)。

2.根据文中描述,最适合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是“幽邃蜿蜒稀疏”。

在现代社会,智能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传统的体能和机械能已经不再是生产的主要动力。

这种趋势得到了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的进一步推动。

信息的本质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

然而,信息必须经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第一篇: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高三文言文文学常识专题练习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科举时代用来称呼殿试考取的人。

考中进士的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B.“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五服”制度是中国统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

D.“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需离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精品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Ⅰ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Ⅰ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2018年11月浙江省新高考语文学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卷

2018年11月浙江省新高考语文学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卷

2018年11月浙江省新高考语文学考试卷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胚胎(pēi)褶皱(zhě)亘古不变(gèn)B. 镂空(lòu)杜撰( zhuàn)少不更事(gèng)C. 菜圃(pǔ)笑靥(yàn)蝇头微利(yíng)D. 形骸(hái)譬如(bì)敛声屏气(liǎn)2.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长江万里图》以宏大的篇幅、淋漓的笔墨,挥洒出中国第一大江的壮阔与旖旎。

B. 翻拍剧大都以靓丽的新人组队,依时代更叠调整内容,用情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C. 日前,杭州2022年亚运会会徽揭晓,“潮涌”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倍受瞩目。

D. 倘若以功利之学概括浙学,或以史学涵盖浙学,则不免有一叶彰目不见泰山之遗惠。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网约车平台在利用价格机制调节供求时,动辄受到舆论掣肘。

B. 中尼双方将争取早日启动自贸协定谈判,更快实现互利共赢。

C. 浙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D. 各类培训班粉墨登场,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众志成城、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

B. 9月1日,在“雷霆1号”统一行动中,杭州警方成功捣毁了一个贩毒团伙。

C. 如果能深化市场改革并激发市场活力,我们就能接受住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

D. 根据修改后个税法提出,现行每月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到每月5000元。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说中国的江河是一个坐标系,长江是横坐标,京杭大运河则是最重要的纵坐标。

;。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榜前十名,沿长江沿运河城市占据八席;“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冮经济带发展,因运河而连为一体。

①运河舳舻千里,历经了亚热带与温带的寒暑干湿②长江与运河,勾勒出中国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③长江滚滚波涛,穿越了三级阶梯的高低落差④一横一纵,跨越了千万个城镇,交织着16个省市、大半个中国A. ③①④②B. ③①②④C. ①③④②D. ①③②④6. 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12分)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来。

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A.深邃蜿蜒荒疏B.幽邃蜿蜒稀疏C.深邃曲折稀疏D.幽邃曲折荒疏【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以及词语的辨析,作答时针对不同的题型,仔细作答。

【解答】(1)A.“悄无声息”的“悄”应读作“qiǎo”;“盘垣”的“垣”的应为“桓”;B.“蓊郁”的“蓊”应读作“wěng”;C.“倔拗”的“拗”应读作“niù”;D.正确。

故选:D。

(2)深邃:深远;深奥;深沉。

幽邃:幽深。

注意前文修饰语“古潭般”,选用“幽邃”更恰当,突出“幽”,和“古潭”吻合;蜿蜒:比喻(山脉、河流、道路等)曲折延伸。

曲折:弯曲。

“蜿蜒”具有动作性,可以作动词,语境中有“来”,最补语,一般位于动词后,而且选用“蜿蜒”更形象生动。

荒疏:(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这里形容“枝叶梢头”的少,选用“稀疏”。

答案:(1)D(2)B【点评】近义词辨析题,属于表达运用,能力层级E,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辨析近义词的含义,然后结合词语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语句的语言环境做题,切忌望文生义选出错误的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113分)1.(2018•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

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经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士兵在深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烤火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呦”……这些都是给躺在病床上的在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的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下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来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或这样少。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1)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1)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1)含解析注意事项:1.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2.选择题用铅笔涂黑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它从思想的发展和诸子之学的关联角度看待问题。

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结合中西思想的互动,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思想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这种交融具体展现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和西方思想传统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二者的互动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这种意义上的“新子学”表现为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它获得了新的内涵和形态。

1.正确答案为D。

原文中并没有提到“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或脱离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正确答案为A。

原文中确实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突出了“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3.正确答案为B。

原文中提到,“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因此需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同时,原文也指出,“照着讲”内含“接着讲”,但仅停留在“照着讲”无助于新思想生成。

因此,正确答案为B。

___女士在病房里发现警士___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她决定试一试。

她和___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___的风光、飞鸟走兽。

她用通俗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

___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___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

看了这些记述,___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___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对文章进行了格式纠正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删除,然后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最后,针对题目进行了回答,分析了小说中___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突出了她的英雄本色。

7.根据材料一,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8.从材料一中可以得知哪些信息?(4分)9.如果你想购买这种智能家居系统,你需要做哪些事情?(4分)答案】如果想购买这种智能家居系统,需要前往官方网站进行在线购买,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套餐。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山东)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山东)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草木凋凌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的(扩展/扩充)。

....,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肆虐凋凌B. 集结昼夜兼程C. 版图稚嫩D. 嫣然抱憾退出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席卷系扩展B. 笼罩停扩展C. 席卷停扩充D. 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 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

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

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B.“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D.“遗民”有亡国之民、沦陷区的百姓、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留的人民等义,文中指金亡后不愿归顺元的百姓。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B. 古代举行仪式,授予官职称作“拜”。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大夫”。

C. 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

D. 嗣在古文里常作动词,意为继承、继位等。

如嗣王,意为继位之王;嗣君,意为继位的君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

“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高考全国乙卷:《语文》2018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乙卷:《语文》2018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科目·2018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省份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蒙古、山西吉林、宁夏、新疆、黑龙江高考全国乙卷:2018年《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文化与文学常识试题【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一、2017年高考考查特点:1.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只在部分试卷中出现,而且多是与名著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呈综合性趋势。

16年主要江苏卷和天津卷考核,浙江卷考核经典阅读。

2.题型稳定,文学常识题型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笔答题。

二、2017年命题预测及备考措施:1.回归课本,适当拓展。

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学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然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考题还没有出现过特别艰深、冷僻的偏题、怪题。

2.分门别类,准确记忆。

文学常识内容繁多,涉及的时空广,分门别类的去记忆,容易提高准确率。

近年高考语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有:作品的分类,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词牌及诗的对仗,诗词格律,名家名篇名言,时代国籍及文学流派。

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如果记忆模糊或似是而非,答题时就无所适从,特别是作家名和作品名,写错一个字就前功尽弃,非常可惜。

3.了解干扰手段和错误设置点。

如混淆朝代,说错国别,将作品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归错类别等等。

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点有如下五个方面:(1)对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2)对作家作品的错误配对,(3)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4)对作家流派的错误归类,(5)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

【2017年高考考点定位】2017年考试大纲: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识记文学、文化常识。

【名师点睛】“识记文学常识”包括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对重要作家的文学风格和重要的文学流派,重大的文学运动和重要的文学社团也要有所了解。

因此,在复习中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试题演练】【2015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

B.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冶既是指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的绝望。

C.《子夜》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〇年式雪铁笼汽车与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形成强烈比照,标志着资产阶级全面压倒了封建阶级。

D.第一幕开场时,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造成了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之间不断的争斗,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答案】AD【解析】【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17年高考试题及解析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

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景式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

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答案】AD【解析】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017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2)《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答案】(1)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2)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不彻底,无力走入民众的世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把握。

第一小题,是考查《红楼梦》中的内容,要求“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联系前面章节宝钗对于黛玉的照拂,比如行酒令时宝钗私下提醒;闲谈时教导黛玉不要看杂书;还有四十五回中对于黛玉身体的关心。

第二小题,是考查《呐喊》,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两个细节说明传达出的鲁迅的观点。

这两个细节都体现出当时民众思想的愚昧落后,对于新思潮无法理解,这说明新思潮运动不彻底。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017年高考天津卷】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B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种经书:《诗》《书》《易》《礼》《春秋》《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6年高考试题及解析1.【2016年高考江苏卷】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了解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0 分)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冶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

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

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 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节选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序》)(1)用斜线“ / 冶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 分)(2)除陈寿外,“前四史冶的另外三位作者是、、。

(3分)(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3分)【答案】(1)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2)司马迁、班固、范晔(3)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典章制度的书。

【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注意前四史的作者,在教材中《史记》《汉书》《后汉书》出现过,《三国志》较为生僻。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注意文段中的“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和“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的内容,然后整合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3.【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三国演义》通过“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单骑救主”“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冶等情节,塑造了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关羽形象。

B.《子夜》里,吴少奶奶与雷参谋的感情信物是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本书和这朵花曾经见证过浪漫、自由的“密司林佩瑶时代”。

C.《茶馆》中,一茶客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另一茶客则抱怨“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这些台词流露出老舍对于底层满族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D.哈姆莱特为复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在死前让霍拉旭活下去并传述他的故事,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执著和对荣誉的珍视。

E.尽管欧也妮的堂弟背叛了她,没有兑现娶她的诺言,欧也妮也没有任何怨恨,始终保存着堂弟送给她的梳妆盒。

【答案】AE【解析】试题分析:A “单骑救主”是赵云,“梳妆盒”最后被“葛朗台”占有。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2016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

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6 分)(2)在《药》中,华老栓眼里的观刑者时而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眼里闪出攫取的光,时而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

这两种联想表明鲁迅对于“庸众冶有什么样的认识? (4 分)【答案】(1)“元妃省亲”前,贾政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泉涌,贾政称其为“孽障”,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宝玉挨打”中,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斥之为“孽障”,表达了强烈的痛惜之情。

(2)一方面,凶残、贪婪;一方面,愚昧、无聊。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名著的细节的考核,注意对名著情节、人物和主旨的把握。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②豆蔻梢头二月初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答案】D学科【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5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1分)(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