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航母简介

航母简介

航空母舰(海军航空兵的母舰)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

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于左右其中一侧的舰岛,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船,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发展至今。

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艇之一,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发展历史第一次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世界第一个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的飞行员是美国人尤金·伊利(Eugene Ely),他于1910年11月14日驾驶一驾“柯蒂斯”双翼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USS Birmingham CS-2)起飞并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USS Pennsylvania ACR-4)上长31公尺、宽10公尺的木制改装滑行台上,成为第一个在船只上降落的飞行员。

1912年5月2日,英国海军上尉格里高利驾驶着一架“肖特”S.27双翼飞机从正在以10.5节的航速行驶的豪伊伯尼亚号战列舰上起飞从而创了飞机从航行中的军舰上起飞的先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上飞机首先被用于海上侦察。

各国海军喜欢使用这种飞机,它的降落和起飞能在水面上进行。

但是水上飞机的装载和运输很成问题。

刚开始,水上飞机只能被置于船后,由船只来牵引。

一但遇上恶劣天气,缺少保护的水上飞机就有进水、发生倾覆的危险。

[2]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巡洋舰改装它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

后来,英国海军征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并把它们全部改装成可以装载水上飞机的军舰,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是唯一拥有舰载水上飞机的参战方,英国军方提出水上侦察机有助战局发展的意见,并要搭配保护它的战斗机,因此,不能再只使用没有飞行甲板、无法供战斗机起飞的水上飞机母舰必须重新设计另一种新军舰,这即是后来的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介

航空母舰简介

航空母舰简介航空母舰概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

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我们通常讲的航母是航空母舰的简称,航母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将通讯、情报、作战信息、反潜反导装置及后勤保障整合为一体的大型水面战斗基地平台。

航母是航母舰队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航母提供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航母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

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航空母舰发展史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驾驶“柯蒂斯”双翼机首次从前甲板铺有25米木制跑道的“伯明翰”号轻巡洋舰(USSBirminghamCS-2)上起飞。

1911年1月18日,尤金·伊利又驾同一飞机在后甲板铺有36米木制跑道和22根阻拦索的“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USSPennsylvaniaACR-4)上首次降落成功。

1912年5月2日,英国的查尔斯·萨姆逊中尉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

1912年和1917年,英国的查尔斯·萨姆逊中尉和邓宁中校又分别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和降落。

这些勇敢者的试验,预示着航空母舰时代的到来。

航空母舰及其结构特点

航空母舰及其结构特点

航空母舰及其结构特点一、概述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机编队的海上活动的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它是现代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最大,也是作战能力最强的舰种。

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地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航空母舰上部有一个供飞机起飞、降落用的宽阔而平坦的飞行甲板,飞行甲板以下有8至11层甲板,船底为双层底。

为保证有最宽阔的飞行甲板,上层建筑、烟囱及桅杆等一般集中在船体中段的右舷;上层建筑甲板有6至9层,在上层建筑内布置各种指挥部门的舱室。

飞行甲板两侧的下面为飞行甲板走廊。

舷侧有突出的舷台布置火炮、导弹、起重机及小艇等。

飞行甲板上的其余甲板面积可分为起飞、降落和待机三个区域,起飞跑到位于舰首部,飞机起飞时是向艏端冲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本舰航速以加快飞机起飞速度;降落跑道在航空母舰上称为斜角甲板,它位于舰尾部左舷其中心线与起飞甲板之间的夹角为10度左右,飞机着舰是从舰尾沿着斜角甲板进入,这样飞机的着舰速度相对减小,有利于飞机降落。

由于航空母舰上的起飞跑道长度有限,飞机滑行之甲板端是还不可能加速至起飞速度,为此在飞机甲板首部装有飞机弹射器,可使飞机加速到足以起飞的速度。

此外,飞机着舰时的降落速度仍然很高,而斜角甲板的长度也有限,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着舰后的飞机将很快中越甲板复飞或掉入海洋,为此斜角甲板后部装有阻拦索、阻拦网等,以保证飞机安全着舰和停止。

平时飞机存放在飞行甲板下的机库里,使用时依靠升降机吧飞机从机库里运升至飞行甲板上待机区。

舰员的生活、工作区也大部分在飞行甲板以下。

舰上还装有各种现代电子设备,供驾驶航空母舰和指挥作战飞机使用。

为增强航母的防护能力,在航母船体的两舷中部的水线区域(2/3船长范围内)有舷部装甲,厚度为50~150mm,最厚的达200mm。

航空母舰科普知识

航空母舰科普知识

航空母舰科普知识
航空母舰是一种庞大的军舰,专门用于搭载、运输和支援大量舰载机。

航空母舰可以在海上作战,拥有强大的打击能力和远程作战能力,是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以下是航空母舰的一些科普知识:
1. 船体结构:航空母舰通常具有平坦、宽阔的飞行甲板,上面有多个弹射器和拦阻索,用于发射和着舰舰载机。

船舷两侧还有多个升降机,用于将飞机从机库运送至飞行甲板。

2. 船载飞机:航空母舰可以搭载多种类型的舰载机,包括战斗机、攻击机、侦察机、直升机等。

这些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投放、接收和维护,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如作战打击、侦察情报收集和救援行动等。

3. 弹射器和拦阻索:航空母舰上通常配备有弹射器和拦阻索系统,用于将舰载机从甲板上快速发射和着舰。

弹射器可以通过蒸汽或电磁力将飞机加速到起飞所需的速度,拦阻索则能够迅速将着舰的飞机停下。

4. 水上舰群:航空母舰往往不是孤立行动的,而是与其他战舰、潜艇和辅助舰艇组成水上舰群。

水上舰群的各个舰艇相互配合,能够提供更强大的作战能力和防御能力。

5. 动力系统:航空母舰通常采用核动力系统,也有少数使用传统燃油动力系统。

核动力系统具有长航程、长时间持续性和高速度的优势,能够为航空母舰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6. 作战能力:航空母舰作为强大的海上作战平台,能够迅速投放舰载机,展开远程打击,支援地面部队,并具备空中防御和反舰作战能力。

航空母舰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和战
术作用。

航空母舰的建造和维护成本高昂,操作复杂,需要庞大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能力和作用,航空母舰在现代战争中仍然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

关于航空母舰的知识

关于航空母舰的知识

关于航空母舰的知识1. 航空母舰啊,那可是海上的巨无霸!就像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你能想象它有多大吗?比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上面能停几十架飞机呢!它不只是一艘船,更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象征。

2. 嘿,你知道吗,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超级重要!这就好比是舞台,舰载机就是演员,没有这舞台,演员咋表演啊!辽宁舰的飞行甲板就为咱国家的舰载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3. 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那可太牛了!它们就像是一群勇敢的战士,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像歼-15 从航母上起飞的那一刻,哇,太震撼了!4. 航空母舰的动力系统可不能小瞧啊!这就如同人的心脏,给航母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核动力航母就更厉害了,能长时间在海上航行,这多了不起啊!5. 想想看,航空母舰在海上航行,那场面多壮观!它就像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让敌人都不敢靠近。

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海上航行时,那气势可足了!6. 航空母舰的防御系统也很关键呀!就好像给它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保护着它的安全。

各种防空导弹、近防炮,那可不是吃素的!7. 航空母舰上的人员那可多了去了,他们就像一个紧密协作的大家庭。

从舰长到普通水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这不就跟咱生活中的团队一样嘛!8. 航空母舰的存在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意义重大啊!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它能在远海展示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就像一把利剑悬在那里!9. 航空母舰的建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一旦建成,那可就是国家的宝贝啊!咱中国的航母建造技术越来越厉害,真让人骄傲!10. 航空母舰的未来会怎样呢?肯定会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强大!说不定以后还会有会飞的航母呢,哈哈,谁知道呢!总之,航空母舰就是海上的霸主,这一点毋庸置疑!。

美国现服役的11艘航母详解

美国现服役的11艘航母详解

美国现服役的11艘航母1,企业号(CVN-65)核动力航空母舰。

企业号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问世,使航空母舰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

企业号是在1958年2月4日开工,1960年时下水,1961年11月25日正式完工服役。

该舰排水量85,600吨,全长342米,舷宽40米,最大甲板宽76米。

武器装备为3座雷声(Raytheon)Mk298联装发射装置导弹、“北约海麻雀"(NATOSeaSparrow)对空导弹、3座(GE/GD)Mk156管20毫米“火神密集阵”(VulcanPhalanx)炮,。

一般配备20架F-14“雄猫”(Tomcat)36架F/A-18“大黄蜂”(Hornet),4架EA-6B“徘徊者”(Prowler),4架E-2C“鹰眼”(Hawkeye),8架S-3A/B“北欧海盗”(Viking),4架SH-60F和2架HH-60“海鹰”(Seahawk).服役35年来,“企业”号为美国海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被派往敏感地区和冲突地区,应付突发事件。

1962年8月古巴导弹危机时,“企业”号曾参与美国海军封锁古巴的行动。

1964年,‘企业’号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途中无需加油和再补给,历时64天,总航程3多海里,充分显示了核动力的巨大续航力。

越战期间,,“企业”号曾参与越战的空袭行动,并参与1975年的西贡撤退。

1969年1月14日是“企业”号的灾难日,它的飞行甲板突然发生火灾意外并引爆9枚五百磅炸弹,飞行甲板被炸出三个大洞,内部也受创不轻,幸好在数小时抢救后扑灭火势并自力返航,之后的修复作业耗时三个月。

2001年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到恐怖份子猛烈攻击时,“企业”号正准备结束在中东的巡航返国,不过立刻被留在当地,并参与了日后阿富汗战争的“持久自由“(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作战行动。

这艘颠簸半生的“企业”号预定在2013年除役,被新世代核动力航空母舰CVNX的第一艘取代,届时“企业”号已在海上奔驰了52年。

航母介绍

航母介绍

航母在中国
航母计划并非是建造一条航母这样简单,还需要配套 的舰载机与护航编队。文革结束以后的华国锋时代, 中国的航母计划才第一次有了模样,这一次是购买为 主了,由于与英国密切相关,相关消息比较多。整个 70年代,中国与英国希斯政府都很友好,中国在72年 采购了民用斯贝,75年底签约购买军用斯贝。现在一 系列的解密资料说明华国锋在政治上相当依重海军, 以获取PLA的支持,购买为主的航母计划就是一个证明。 海军当时的唯一选择是谋求英国的合作,取得航母计 划的外部支持。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涉及海军水面 舰队的现代化,核心是直升机航母。最后由于种种原 因航母计划再次破产 。
中国所需要的航母
舰载机起飞方式选择:世界各国海军航空母舰舰 载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弹射起飞、滑橇起飞和垂 直/短距滑跑起飞等。垂直/短距滑跑起飞是利用 机载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来实现起飞,对甲板 长度要求低但携载量和航程难以满足需要,因此 这种起飞方式目前用得较少。
中国所需要的航母
弹射器一般由动力系统、往复车、导向滑轨等构成。 弹射起飞时,驾驶员操纵飞机松开刹车,加大功率, 并在弹射器动力系统的强力作用下,使往复车拉着 挂在飞机上的拖索,沿导向滑轨做加速运动,经过 50~95米的滑跑距离,达到升空速度起飞。当飞机 升离甲板时,拖索与往复车弹射器和飞机脱钩,落 在飞行甲板前端的回收角网兜内。然后由复位系统 将往复车拖归原位,准备再次弹射。现代弹射器中 已经取消拖索,往复车通过牵引杆,与舰载机前起 落架直接相连。
中国所需要的航母
滑撬起飞
中国所需要的航母
滑跃起飞不需要弹射器,飞机出动频率不受弹射 器功率和故障的影响,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 等优点;取消了弹射器,还有助于简化航母设计、 降低造价、节省训练和维修费用。 而且不存在维 护量,可以大降低航母的使用费。但是滑跃起飞 的缺点是必须是推重比相当高的飞机才能起飞, 而且载弹量有限,更无法起飞预警机。弹射起飞 当然可以起飞包括预警机在内的各种飞机,但是 弹射器尤其是蒸汽弹射器效率低、维护量、使用 成本高等一系列缺点。

中国航空母舰 小学科学知识

中国航空母舰 小学科学知识

中国航空母舰小学科学知识
(1)1888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四年冬月十五),北洋水师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北洋海军章程》于同日颁布施行。

北洋水师成立后向英国、德国等海军强国购买先进的舰艇来增强海军实力。

根据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北洋水师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北洋水师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北洋水师曲折的历程在很多重要时刻都会被国人重新提起。

因此,我国山东舰正式入列的那一天,就是选择了北洋水师诞生的纪念日12月17日,并且舷号为“17”也就更具有纪念意义。

(2)1950年3月17日,刚刚上任的人民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视察刘公岛海防建设,向当地渔民租用了一条渔船。

当时渔民都感到非常困惑,堂堂中国海军司令竟然要租用渔船视察刘公岛。

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海军武器装备简陋到令人心酸。

(3)辽宁号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辽宁号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

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

航母的工作原理

航母的工作原理

航母的工作原理航母,作为一种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舰船,其工作原理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航母的结构和功能。

航母通常包括飞行甲板、飞行控制塔、机库、动力系统和舰岛等部分。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航母的工作原理。

飞行甲板是航母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为飞机的起降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条件。

飞行甲板通常分为起飞区和着陆区,以便满足不同飞机的起降需求。

飞行控制塔则是飞行甲板上的指挥中心,负责协调飞机的起降和飞行活动,保障飞行安全。

机库是航母上存放飞机的地方,它通常位于航母的下层,可以容纳多架飞机。

机库内部还配备有维修设施和弹药库,以便对飞机进行维护和补给。

动力系统则是航母的“心脏”,通常采用核动力或者航空燃料作为动力源,为航母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持。

舰岛是航母上的一座建筑物,位于航母的一侧,通常包括舰桥、雷达、通信设备和指挥部等部分。

舰岛是航母的指挥中枢,负责指挥舰船的行动和作战活动。

在航母的工作原理中,飞机起降和飞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当飞机需要起飞时,它会通过蒸汽弹射器或者滑跃起飞装置获得必要的起飞速度,然后腾空而起。

而在着陆时,飞机则需要准确地降落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通过钩爪或者阻拦索来减速并停稳。

除了飞机的起降和飞行,航母还需要保障飞机的维护和补给。

机库内配备有各种维修设施和弹药库,以便对飞机进行维护和补给。

这些设施可以迅速地为飞机进行维修和补给,保障飞机的作战能力。

航母的动力系统也是其工作原理中的关键部分。

航母通常采用核动力或者航空燃料作为动力源,为航母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持。

这样,航母就能够长时间在海上进行作战活动,保障国家的海上安全。

总的来说,航母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飞行甲板、飞行控制塔、机库、动力系统和舰岛等部分的协同配合,才能实现飞机的起降、飞行和作战活动。

航母作为一种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舰船,其工作原理的实现对于国家的海上安全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航母知识

航母知识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兰利”号(CV-1 Langley)【简 史】“兰利”号航空母舰(CV-1)是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军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它的出现,对此后的美国海军有着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

而正是航空母舰使得美国海军得以雄霸天下至今。

一战后期,航空母舰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舰种出现在海洋上,英国皇家海军作为先驱者,已经改装和正在建造“暴怒”号、“百眼巨人”号和“竞技神”号三艘航母;日本海军不甘人后,也开始建造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凤翔”号。

1920年3月,美国海军选中5500吨的海军运煤船“木星”号来改装它自己的第一艘航母。

“木星”号于1913年服役,虽然航速相对较慢,但其深船舱却有利于建造机库。

诺福克海军船厂承担了改造任务,于1922年3月改装完毕,重命名为“兰利”号,编号CV-1。

此时的“兰利”号标准排水量11050吨,满载排水量14700吨,最大航速15节,其上铺设有长165.3米、宽19.8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载机34架。

运煤船“木星”号同当时英国的“百眼巨人”号一样,“兰利”号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

舰体最上方是全通式飞行甲板,舰桥则位于飞行甲板的前下方,舰体左舷装有两个可收放的烟囱。

飞行甲板由13个单柱绗架支撑着,中部装有一部飞机升降机,下面为敞开式机库,由原来的6个煤舱中的4个改装而成。

“兰利”/“木星”号也是美国最早的电力舰船之一。

由于这种怪模怪样的军舰是第一次出现在美国海军的舰队中,所以被送了一个绰号:“带篷马车”。

“兰利”号于192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战斗机着舰试验,同年11月,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了舰载机弹射起飞试验,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1923年,“兰利”号到各地进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进行各种作战系统的试验。

1924年,“兰利”号被编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作战序列,美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后。

二战期间美国共建所有航空母舰详细介绍(组图)

二战期间美国共建所有航空母舰详细介绍(组图)

二战期间美国共建所有航空母舰详细介绍(组图)共建列克星敦级埃航空母舰2艘塞克斯级航空母舰22艘中途岛级航空母舰2艘独立级轻型航母9艘塞班级轻型航母2艘博格级护航航母45艘康门斯门特滩级护航航母18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50艘总计150艘广义上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共大型舰队航母27艘,轻型航母11艘、护航航母117艘,总计155艘1.兰利号航空母舰兰利号航空母舰木星号运煤船美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是由"木星"号运煤船改装而来。

改装工程自1919年6月开始,舰体上方加装全通式飞行甲板,于1922年3月改装完毕出现于美国海军现役,从而掀开了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历史,“兰利”号的编号为CV-1(CV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代号)。

作为航空母舰在役期间进行各项战术训练与演习,为美国海军提供了使用航空母舰的经验以及许多海军飞行员。

“兰利”号航空母舰(CV-1)是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军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它的出现,对此后的美国海军有着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

而正是航空母舰使得美国海军得以雄霸天下至今。

1936年,“兰利”号被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编号AV-3)。

太平洋战争期间,1942年2月27日,在向爪哇岛执行运送战斗机任务时,被日本海军陆上攻击机击沉。

2.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共有两艘同型舰,分别为列克星敦号(USS Lexington CV-2)与萨拉托加号(USS Saratoga CV-3)。

原本是1920年陆续开工的战列巡洋舰(该级战舰装备8门双联装16英寸口径主炮,航速33节,设计排水量35000吨。

计划建造6艘。

该级舰两艘改建成航空母舰,其余同型舰停工解体)。

按照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条约准许各缔约国利用规定必须废弃的主力舰船体改装两艘3万3千吨级航空母舰。

美国因此将停建的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中进度最快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改建成航空母舰。

航母知识

航母知识

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作为主要攻击武器的战斗舰艇。

当前,世界上共有10个国家拥有大、中、小型航母近30艘。

美国主要发展大型航母,是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航母的一半。

俄罗斯拥有可搭载常规起降固定翼飞机的6万吨级重型航母“库兹涅佐夫”级。

法国拥有4万吨核动力航母。

当今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0~75000吨,大型航空母舰达100000吨,主机功率一般为28万~30万马力,常规动力的续航力为8000~14000?海里,核动力的续航力为4万~70万海里,能抗12级台风,在5~6级海况下可顺利起落飞机作战,基本具有全天候适航能力,每昼夜可机动600海里,大型航空母舰载机70~120架。

但它目标大,造价高。

航母的发展动向,目前除了发展大型航空母舰外,有些国家十分注重发展轻型航空母舰。

特别是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发展,为研制轻型、多用途航空母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动力方面,大型和中型航空母舰趋向采用核动力;轻型航空母舰趋向采用燃气轮机。

有的人还在设想研制与导弹核潜艇组成编队的水下航空母舰,研制航速可达100节以上的侧壁式气垫航空母舰和具有甲板面积大、稳性好的双体航空母舰等等。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母舰正在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水平发展。

战列舰战列舰是一种装备多门舰炮,具有很强装甲防护能力的大型舰艇。

19世纪以前,曾经是最大的海军舰艇,由于在海战中经常要排成单纵队的战列线进行炮战,所以人们称它为战列舰。

早期的战列舰也曾称作铁甲舰或装甲舰等巡洋舰巡洋舰是仅次于战列舰的反舰、反潜水面攻击舰艇,排水量多在8000吨以上。

在航母未诞生之前,可以率领舰艇编队进行远洋巡逻和作战;航母诞生后,可以依赖岸基飞机而独立在近海水域作战,亦可以作为航母的护卫舰在远洋作战。

与驱逐舰相比,巡洋舰的吨位更大、续航能力更强,有的还采用了核动力;其攻击和防卫能力亦更加强大,如前苏联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可携带500多枚舰--舰及舰--空导弹,每枚舰舰导弹的装药量达一吨之多,一颗导弹就足以将敌军的航空母舰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统可以使其同时打击数十个活动目标;此外还备有3架反潜直升机以及鱼雷、深水炸弹等多种武器,故被冠以“战列巡洋舰”的美称。

航空母舰知识大全

航空母舰知识大全

航空母舰知识大全美国海军想向人们展示其实力时,就会派出它的超级航空母舰。

这种舰艇水上部分有20层楼高,从船首到船尾的长度达333米,如果竖起来的话,相当于足有77层的克莱斯勒大厦,这些船舰的庞大体形让人望而生畏。

但超级航母真正令人惊异的地方并非体积,而是其飞行甲板的紧张场面。

当船员全部行动起来时,平均只要 25 秒钟就可起飞或降落一架飞机,所有工作都是在普通起落跑道的局促空间内完成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美国海军现在服役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我们将会了解到在不同的甲板上都有哪些东西,深入观察这个用于飞机起降的庞然大物,并稍微了解一下在这个漂浮着的巨大基地上的日常生活。

我们将看到,这种现代航空母舰是人类历史上最惊人的载具之一。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航空母舰也不过是一艘船,只是配备了一个飞行甲板——这是一个起落区,用于起飞和降落飞机。

这种概念几乎可以追溯到飞机的诞生年代。

莱特兄弟于1903年进行了历史性飞翔,此后10年里,美国、英国和德国都开始在搭载于巡洋舰的平台上进行试飞。

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功,多国海军开始改造现役战舰,实现这种用途。

有了这种新型载具,军队就可以将只能短程飞行的飞机运到世界各地。

航空母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成了空战主力。

例如,日军发动的1941年珍珠港攻击就是依靠航空母舰派出的飞机。

今天,超级航空母舰几乎成为美国军队所有重要军事行动的关键部分。

虽然航空母舰本身作为武器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但它所运输的空中力量可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在战争中使用空中力量的一个主要障碍,在于如何让战斗机飞到目的地。

为了在国外地区维持一个空军基地,美国(或者任何国家)必须与东道主国签订特殊协议,并且必须遵守该国的规定,而这些规定会随时间变化。

不消说,这在某些国家可能是极其困难的。

国际航行自由法规定,航空母舰和其他军舰几乎在所有海域均被视为主权领土。

只要舰船不是太靠近其他国家的海岸,船员就可以像在本国一样行动。

航母知识

航母知识

如果您看过飞机如何飞上蓝天,可能已经知道飞机需要让大量气流经过机翼以产生升力。

为了让起飞稍微容易一些,航母可以通过在海上朝起飞方向逆风行驶,令飞行甲板获得额外气流。

经过机翼的气流可以降低飞机的最低起飞速度。

让气流经过甲板很重要,但主要的起飞辅助工具还是航母的四个飞行弹射器,它可以让飞机在很短距离内产生极高的速度。

每个飞行弹射器由两个活塞构成,藏在两个平行汽缸内,每个汽缸的长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其位置在甲板下方。

每个活塞的顶部有一个金属突缘,通过每个汽缸顶部的窄口向外突出。

两个突缘通过橡胶边缘向外延伸,封住汽缸,穿过飞行甲板上的一个缺口,再连接一个小型的弹射梭。

为准备起飞,飞行甲板的工作人员将飞机移动到弹射器的尾部位置,并将飞机鼻轮(前轮)的弹射杆挂到弹射梭的一个槽中。

工作人员将另外一个杆,即后撑杆放在轮子后方和弹射梭之间(F-14和F/A-18战斗机的后撑杆位于鼻轮内部,对于其他飞机则是单独部件)。

当一切就绪后,飞行工作人员升起飞机后方的射流导流槽(JBD)(在此例子中为飞机尾部)。

当 JBD、弹射杆和后撑杆都就位,并完成所有的最终检查后,弹射指挥员(又称为“射手”)在弹射控制室让弹射器就位。

弹射控制室是一个封闭的小控制站,也就是在飞行甲板上的一个透明圆顶突出物。

飞机准备起飞时,弹射指挥员打开阀门,向弹射器汽缸填充由航母反应堆产生的高压蒸汽。

蒸汽提供必要动力,高速推动活塞,将飞机向前抛射,产生必要的起飞升力。

最初,活塞是锁定于原位的,这样汽缸内的压力会不断增强。

弹射指挥员小心监控压力水平,使其适应特定的飞机和甲板环境。

如果压力太低,飞机就无法获得起飞所需速度,弹射器就会将其投掷到海里。

如果压力太大,骤然推力会一下子将鼻轮折断。

当汽缸达到了合适的压力水平时,飞行员开始发动飞机引擎。

引擎产生相当大的冲力,飞机依靠后撑杆停在弹射梭上。

弹射指挥员随即放开活塞,其推力让后撑杆松开,蒸汽压力向前猛击弹射梭和飞机。

航空母舰基本数据

航空母舰基本数据

航空母舰实质上是一座载有强大攻击力的航空部队的、机动的飞机场。

它与护航舰艇组成一个航母战斗群,将强大的攻击力、高度机动性和很强的生存力融为一体。

航母战斗群可按照国家的战略需要,将兵力和火力投送到相关海域,并根据不同情况搭配不同的舰载机,以执行对海、对空、对潜、对陆作战任务或行使战略威慑使命。

这种集制空、制海、制电磁能力于一身的功能全面、攻防兼备的武器装备,其作用是其他舰艇和武器系统不能取代的。

战后以来,航空母舰一直是强国海军的标志,可以说,渴望得到航空母舰,已成为各国海军的梦想.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用途: 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舰艇级别: 尼米兹编号: CVN 71 续航力: 80万-100万海里动力装置: 核动力,4台汽轮机,194000kw;4台应急柴油机,8000kw,4轴满载排水量: 96386 吨航速: 30节以上型宽: 40.8m 飞行甲板宽: 76.8m舰员:3360人,其中军官160人航空人员:2500人,其中军官366人总长: 332.9m 吃水: 11.8m开工日期: 1981年下水日期: 1984年服役年限: 1986年舰载飞机:78 架F-14D雄猫: 20架F/A-18: 36架EA-6B徘徊者: 4架E-2C鹰眼: 4架S-3B北欧海盗: 6架ES-3A: 2架SH-60F直升机: 4架HH-60H海鹰直升机: 2架武器系统:3座8联装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4座MK15“密集阵”4座MK36-S-RBOC发射装置电子设备:SPS48E,SPS49(V)5,MK23TAS 对空搜索雷达SPS64(V)9 导航雷达SPS67V 对海搜索雷达CCA、SPN-41、SPN-43B尼米兹NIMITZ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生命力最强的军舰。

能执行攻击和反潜等多项任务。

活性区寿命13年以上,两次换料之间航行80-100万海里。

企业号航空母舰企业号航空母舰美国“企业”(ENTERPRISE)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

航母小知识——精选推荐

航母小知识——精选推荐

航母小知识航母是亿舰载机为主要武器,是舰载机编队的最大舰种,按排水量分大型,中型,小型航母,按驱动方式分为常规动力和核动力航母,按作战方式又分为攻击航母,反潜护航和多用途航母。

它的任务是空袭敌舰和陆上目标,争夺作战区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组成航母的部件有很多,它可以说是最为复杂的机械系统,如美国尼米兹级超级航母为例它大约有10亿个部件组成,但是在功用上它却是非常简单的。

它的任务基本只有四种:跨海运输各种飞机,做为飞机的起飞与降落平台,作为军事行动的移动指挥中心,为航母上的各种工作人员提供居所。

它就是一个海上的空军基地,海上的一座运动的小城市。

它的组成部分有:飞行甲板,在航母顶部的一个平坦的平台,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都在上面完成。

机库甲板,它位于飞行甲板下方的一个区域,飞机不起飞时就停放在那里。

导航室,在飞行甲板顶部的建筑,指挥官在那里指挥飞行和船只的各种行动,战时从那发出作战指令。

动力装置和推进系统,为航母的航行提供动力,并为整艘船提供能源。

还有为船员提供各种生活和工作的房间。

其它的各种系统,是用于提供食物和淡水,以及其它各种城市功能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污水垃圾的处理,医疗、理发,广播、电视等。

最后是船体,它指在水面上漂浮的舰船主体,它是这所有一切的载体。

我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原名为是“瓦良格”号,它的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它属于一艘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它具有典型的苏式舰艇的风格,其外形高大威武,原有的设计除了搭载舰载机外,还配有强大的反舰、防空、反潜武器系统。

提供4台蒸汽轮机与4台蒸汽式锅炉为动力,以4轴4桨双舵推进。

舰首采用的是滑跃式起飞甲板,舰艇中部设有4道飞机降落阻拦索及1道应急阻拦网。

在飞行甲板右侧是舰桥岛式建筑,前后各有一台甲板/机库升降机。

由于苏联的解体,其工程被迫中断,并划归为乌克兰。

后来它通过各种的途径,被中国军方购买并在大连造船厂修缮改装。

用于我国的航母科研试验和训练的平台。

各国航母图片集结及简介

各国航母图片集结及简介

希望能早日看到我们国家自己的航空母舰,航行在浩瀚的大洋上!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

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

航空母舰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在50年代,美国建造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被称为“超级航空母舰”,但在服役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不足,于是在1956年建造第5艘时,美国海军对其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并连续建造了3艘,称之为“小鹰”级,它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常规动力航母,这3艘航母的具体情况是:第1艘“小鹰”号,CV-63,纽约造船厂建造,1956年12月27日开工,1960年5月21日下水,1961年4月49日服役;第2艘“星座”号,CV-64,纽约海军船厂建造,1957年9月14日开工,1960年10月8日下水,1961年10月27日服役;第3艘“美国”号,CV-66,纽波特纽斯船厂建造,1961年1月9日开工,1964年2月1日下水,1965年1月23日服役,1998年10月30日退役。

“小鹰”级全长323.6米,宽39.6米,吃水11.4米,标准排水量61174吨,满载排水量分别为81780吨、82583吨、83573吨,舰上载航空燃油5882吨。

主机为西屋公司的4台蒸汽锅炉,总功率280000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

其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18层楼高。

飞行甲板以下分为10层,1-4层为燃料舱、淡水舱、弹药舱和轮机舱;5、6层为水兵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员的住舱;9、10层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

甲板以上的岛式上层建筑分为8层,自下向上依次为:消防、医务、导弹人员住舱;工具、通信及电气材料库;军官室;舰长及司令部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母舰知识大全美国海军想向人们展示其实力时,就会派出它的超级航空母舰。

这种舰艇水上部分有20层楼高,从船首到船尾的长度达333米,如果竖起来的话,相当于足有77层的克莱斯勒大厦,这些船舰的庞大体形让人望而生畏。

但超级航母真正令人惊异的地方并非体积,而是其飞行甲板的紧张场面。

当船员全部行动起来时,平均只要 25 秒钟就可起飞或降落一架飞机,所有工作都是在普通起落跑道的局促空间内完成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美国海军现在服役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我们将会了解到在不同的甲板上都有哪些东西,深入观察这个用于飞机起降的庞然大物,并稍微了解一下在这个漂浮着的巨大基地上的日常生活。

我们将看到,这种现代航空母舰是人类历史上最惊人的载具之一。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航空母舰也不过是一艘船,只是配备了一个飞行甲板——这是一个起落区,用于起飞和降落飞机。

这种概念几乎可以追溯到飞机的诞生年代。

莱特兄弟于1903年进行了历史性飞翔,此后10年里,美国、英国和德国都开始在搭载于巡洋舰的平台上进行试飞。

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功,多国海军开始改造现役战舰,实现这种用途。

有了这种新型载具,军队就可以将只能短程飞行的飞机运到世界各地。

航空母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成了空战主力。

例如,日军发动的1941年珍珠港攻击就是依靠航空母舰派出的飞机。

今天,超级航空母舰几乎成为美国军队所有重要军事行动的关键部分。

虽然航空母舰本身作为武器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但它所运输的空中力量可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在战争中使用空中力量的一个主要障碍,在于如何让战斗机飞到目的地。

为了在国外地区维持一个空军基地,美国(或者任何国家)必须与东道主国签订特殊协议,并且必须遵守该国的规定,而这些规定会随时间变化。

不消说,这在某些国家可能是极其困难的。

国际航行自由法规定,航空母舰和其他军舰几乎在所有海域均被视为主权领土。

只要舰船不是太靠近其他国家的海岸,船员就可以像在本国一样行动。

因此,虽然美国军队需要与外国签订特殊协议才能设置地面军事基地,却可以将航母战群(集结一艘航空母舰和6到8艘其他军舰)自由移动到世界各地,就像是美国领土的一小部分。

轰炸机、战斗机和其他飞机可以飞入敌占区执行各种任务,然后返回相对安全的航母群基地。

在多数情况下,海军可以不断补充(再补给)航母群,使其能够无限期地保持在配属位置。

航空母舰的航行速度可以超过64公里/小时,使其能够在几周内抵达任何海域。

美国目前有6个航母群位于世界各地,可以随时候命投入行动。

美国尼米兹级超级航母有大约10亿个部件,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机械系统之一。

但是在概念层面上,它们却是非常简单的。

它们的基本任务只有四种:跨海运输各种飞机飞机的起飞与降落作为军事行动的移动指挥中心为工作人员提供居所为完成这些任务,航空母舰需要结合作为一艘船舰的各种元素,它是一个空军基地,也是一座小城市。

其中包括:飞行甲板,在船顶部的一个平坦的平面,可用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机库甲板,位于甲板下方的一个区域,暂时不用的飞机就放在那里导航室,在飞行甲板顶部的一个建筑,指挥官可以在那里指挥飞行和船只的运作船员生活和工作的房间动力装置和推进系统,用于为航母的航行提供动力,并为整艘船发电其它各种系统,用于提供食物和淡水,以及处理所有城市都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污水、垃圾和邮件,以及基于航母的广播、电视台和报纸船体,在水面上漂浮的舰船主体下图显示了这么多部件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船体采用了极其坚固的钢板,有十几厘米厚。

巨大的船体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止大火和战争引起的损坏。

船的支撑结构主要依靠整个船体内的三个水平结构:船脊(船底部的金属脊骨)、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

吃水线以下的船体部分是圆形的,相对较窄,而水上部分呈喇叭状展开,形成了宽敞的飞行甲板空间。

船的下部有一个双底,顾名思义,它包括两层钢板:船的底层钢板和上面一层钢板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这种双底结构主要是为了防范鱼雷或者海难。

如果敌人炸到船的底部,在外层钢板炸出了一个洞,第二层钢板可以防止大量进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美国超级航母都是在弗吉尼亚州纽斯新港市的诺斯罗普·格鲁门纽波特纽斯公司建造的。

为了提高造船效率,多数航母都是多个名为上位量单元的单独模块部件组装而成。

每个上位量单元可能包含很多隔间(房间),跨越多层甲板,重量可达约70到800吨。

一艘超级航母几乎可由200个独立上位量单元构成。

里根号航空母舰,在Northrop Grumman公司的干坞进行制造将上位量单元放入船内之前,建造人员要组装刚体,并连接绝大部分的电缆和管线。

然后他们使用一个巨型的桥式起重机将模块吊起,将其准确地降落到船内的恰当位置,然后与周围的模块焊接到一起。

在建造的最后阶段,工人们要将最后一个模块(522 吨重的导航室)连接到飞行甲板上。

正将上位量下降到美国军舰哈里·S·杜鲁门号的恰当位置上像家用摩托艇一样,航空母舰靠在水中旋转的螺旋桨推进。

航母的四个铜制螺旋桨宽约6.4 米,与游艇当然不能同日而语。

而且,它们提供的动力要强大得多。

每个螺旋桨装有一个长传动轴,连到由核反应堆驱动的蒸汽涡轮机上。

航空母舰的两个核反应堆位于船中部一个装甲厚实的严格控制区,可产生大量高压蒸汽,转动涡轮机内的风扇叶片。

风扇带动涡轮机的轴旋转,轴上的螺旋桨推动船体前进,同时还有巨大的方向舵控制航行方向。

推进系统的动力据称超过28万马力(军方并未透露准确数字)。

四个船载涡轮发动机还为船上的各种电子和电气系统供电。

包括一个船上的海水淡化车间,它平均每天能将约150万升海水转化为可饮用的纯净水,足够供2000个家庭使用。

与老式的燃油锅炉航母不同,现代核动力航母不需要定期补给燃料。

实际上,在不补给燃料的情况下可运行15到20年。

需要权衡取舍的问题是更为昂贵的发电装置、时间更长且更为复杂的燃料补给过程(需要数年)以及造成海上核灾难的风险。

为了将这种大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超级航母内的反应堆采取了严格的防护措施,并且进行严密监控。

天文数字这些数据可以很好地说明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宏大规模。

来自西奥多·罗斯福号军舰网站:总高度,从船脊到桅杆——约74米,相当于二十四层高楼满载排水量(当船处于完全战斗模式时的排水量)——约8.8万吨结构钢总重——约5.4万吨飞行甲板总面积——约1.8公顷飞行甲板长度——约333米飞行甲板宽度(最宽部分)——约78米船上的隔间与空间数量——超过4000个每个锚的重量——约27吨锚的链条上每个环的重量——约160公斤每个螺旋桨的重量——约3万公斤每个舵的重量——约41吨航空燃料存储容量——约1250万升船上电话机数量——超过2500部船上的电视机数量——3000台以上船上的电线总长度——超过1600公里空调装置容量——约2,040吨,足够冷却超过500户住宅来自美国尼米兹级军舰网站:船上贮藏的冷冻食品和干粮:足够让6,000人吃上70天。

船上的邮局每年处理的邮件重量——约45万公斤牙医的数量——5个医生的数量——6个病房床位数量——53个礼拜堂的牧师数量——3个每周剪头发的人次——超过1500人次理发店的数量——1家起飞与降落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是世界上最让人喜欢也是最危险的工作环境(当然也是最嘈杂的地方之一)。

甲板看上去只不过像是普通的地面飞机跑道,但因其面积较小,运作方式有很大不同。

当船员全部行动时,飞机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以惊人的速度降落和起飞。

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战斗机的喷气引擎将人吸入,或者将人从甲板喷到海里。

飞行甲板虽然对于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来说非常危险,但危险性最大的还要数飞行员。

飞行甲板对于大多数军用飞机的正常起降来说是不够长的,因此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必须使用一些特殊机器辅助。

一架A-6E入侵者从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起飞起飞如果您看过飞机如何飞上蓝天,可能已经知道飞机需要让大量气流经过机翼以产生升力。

为了让起飞稍微容易一些,航母可以通过在海上朝起飞方向逆风行驶,令飞行甲板获得额外气流。

经过机翼的气流可以降低飞机的最低起飞速度。

让气流经过甲板很重要,但主要的起飞辅助工具还是航母的四个飞行弹射器,它可以让飞机在很短距离内产生极高的速度。

每个飞行弹射器由两个活塞构成,藏在两个平行汽缸内,每个汽缸的长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其位置在甲板下方。

每个活塞的顶部有一个金属突缘,通过每个汽缸顶部的窄口向外突出。

两个突缘通过橡胶边缘向外延伸,封住汽缸,穿过飞行甲板上的一个缺口,再连接一个小型的弹射梭。

为准备起飞,飞行甲板的工作人员将飞机移动到弹射器的尾部位置,并将飞机鼻轮(前轮)的弹射杆挂到弹射梭的一个槽中。

工作人员将另外一个杆,即后撑杆放在轮子后方和弹射梭之间(F-14和F/A-18战斗机的后撑杆位于鼻轮内部,对于其他飞机则是单独部件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的一位飞行甲板工作人员正在检查F-14雄猫战斗机弹射器的连接情况。

当一切就绪后,飞行工作人员升起飞机后方的射流导流槽(JBD)(在此例子中为飞机尾部)。

当 JBD、弹射杆和后撑杆都就位,并完成所有的最终检查后,弹射指挥员(又称为“射手”)在弹射控制室让弹射器就位。

弹射控制室是一个封闭的小控制站,也就是在飞行甲板上的一个透明圆顶突出物。

一架F-14雄猫飞机停在尼米兹航母一号弹射器的射流导流槽前飞机准备起飞时,弹射指挥员打开阀门,向弹射器汽缸填充由航母反应堆产生的高压蒸汽。

蒸汽提供必要动力,高速推动活塞,将飞机向前抛射,产生必要的起飞升力。

最初,活塞是锁定于原位的,这样汽缸内的压力会不断增强。

弹射指挥员小心监控压力水平,使其适应特定的飞机和甲板环境。

如果压力太低,飞机就无法获得起飞所需速度,弹射器就会将其投掷到海里。

如果压力太大,骤然推力会一下子将鼻轮折断。

当汽缸达到了合适的压力水平时,飞行员开始发动飞机引擎。

引擎产生相当大的冲力,飞机依靠后撑杆停在弹射梭上。

弹射指挥员随即放开活塞,其推力让后撑杆松开,蒸汽压力向前猛击弹射梭和飞机。

在弹射器尾端,弹射杆从弹射梭射出,放出飞机。

这个完全由蒸汽推动的系统可以在两秒钟内将一架2万公斤重的飞机从静态加速到266公里/小时!一架F/A-18大黄蜂从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起飞如果一切顺利,高速前进的飞机会产生足够的升力起飞。

如果不成功,飞行员(可能是多个)会打开他们的弹射椅在飞机扎入船前方的大海之前逃出(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风险总是存在的)。

起飞非常困难,但真正的难题在于降落。

在下一段中,我们将会介绍标准的航母降落,或者说返航降落的过程降落降落到飞行甲板,是海军飞行员需要面对的最困难的任务之一。

飞行甲板上用于降落飞机的跑道空间,只有大约150米长,如此狭小的空间对于将重型高速喷气机降落在航母上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