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中考历史_热点专题复习八_团结合作_共对危机_共同解决面临的危机(历年真题)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选择题1.(2018杭州7.)面临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右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思维导图。
图中空白处应填写()A.洋务运动B.尊孔复古C.实业救国D.戊戌变法2.(2018陕西14.)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
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
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
”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顽固势力的反扑 D.民众的盲目排外3.(2018杭州20.)小明同学在阅读历史书时,看到中国近代史某一条约的内容:据此推断,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2018乐山17.)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
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5.(2018无锡6.)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A.曾国藩 B.康有为 C.邹容 D.陈独秀6.(2018济宁11.)(1分)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7.(2018扬州4、)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先后输入了“李鸿章”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等关键词。
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8.(2018衡阳7.)2018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进行海试,海防力量空前增强。
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2018自贡5.)右图为某同学的课堂笔记,反映的史实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0.(2018达州6.)了解历史人物,一定要探究相关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2018•张家界)2017年1用,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
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分析】本题以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十四年前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
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因而“十四年抗战”说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
故选:B。
2.(2018•烟台)如图所示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分析】本题以“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西安事变发生。
因发生在12月12日,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奔赴西安积极协调,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故选:B。
3.(2018•潍坊)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发起百团大战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 精品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 (淄博)13.下面关于“一二·九”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变爆发B.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C.青年学生在这次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D.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2. (荆州)4、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后3. (四川眉山)6、促进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皖南事变C、双十二事变D、七七事变4. (福州)9、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5. (太原)2.下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相同的是①井冈山斗争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兴起④.瓦窑堡会议召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 (彬州)14、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7. (德州)(大纲)中共发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 (河南)1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镇南关大捷9. (湖北恩施)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八一宣言”发表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一二•九”运动爆发D、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0. (武汉)1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1. (黔南州)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A、西安事变之后B、一•二八事变后C、七七事变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12. (太原)2.下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相同的是①井冈山斗争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兴起④.瓦窑堡会议召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 (温州)9、由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再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8•贵港)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故选:A。
2.(2018•绥化)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的共识是()A.解放台湾 B.坚持一国两制C.调整“三不”政策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峡两岸的关系。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前提。
【解答】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故选:D。
3.(2018•莱芜)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A.实行高度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解答】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针对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故选:B。
2017-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渡江战役D. 平津战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期间,解放军按“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顺序,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千年古都免于战火的破坏,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故选D。
2.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武昌起义》②《鸦片战争》③《大决战》④《开天辟地》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③④②①D. ②④①③【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正确的顺序是:鸦片战争——武昌起义——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大决战,故选B。
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
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周恩来的史实。
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重庆谈判都与周恩来有关,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故选D。
4.(如图所示)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
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
请问这一军事行动有何重大意义?()A. 粉碎了国民党速战速决的计划B. 打破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 标志着国民党军政权的垮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C。
5.被毛泽东誉为“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是()A. 百团大战B. 千里挺进大别山C. 三大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史实。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含

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
”电文中“陪都”是指()A.南京 B.北平 C.上海 D.重庆【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倭寇投降”指的是日本投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重庆,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电邀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
故选D。
2.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D3.(题文)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B项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项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D项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封建帝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封建帝制只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
由此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4.下图是发表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
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转战陕北歼强敌B.千里挺进大別山C.关门打狗战辽沈D.大军合力战平津【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B5.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成,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
人教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归纳: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中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2.经济上:白银外流, 银价涨上, 加剧中国贫弱。
3.政治上: 使清政府更加腐败。
军事上: 削弱军队战斗力。
生活上: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给社会带来不安因素。
林则徐虎门销烟:1.原因:1)根本原因: 维护清朝统治2)直接原因: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1.时间: 1839年6月。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6月26日。
2.领导者: 林则徐3.地点: (广东省)虎门4.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鸦片战争: 在位皇帝: 道光帝1.时间: 1840.6—1842.8第 1 页2.发动者: 英国3.背景: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政治腐败, 经济军事落后。
4.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 推销工业品, 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5.直接原因:鸦片贸易受到中国抵制;英国要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保护鸦片走私。
6.导火线: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7.结果: 清政府战败, 被迫签订《南京条约》8.影响: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鸦片战争对中国最根本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南京条约》:1)时间: 1842年2)签订国: 英国侵略者和中国3)性质: 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内容及危害:①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损害领土主权)②赔款: 赔款2100万元。
(增加人民负担)10.③开放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破坏贸易主权),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11.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关税自主权)第 2 页清政府战败原因:1)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3)英国的实力强大;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的发展落后于世界。
最新-2018中考历史复习时政热点-两岸在全球动荡中携手并进 精品

2018中考历史时事热点五:两岸在全球动荡中携手并进【热点材料】:2018年11月3日,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日子。
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团踏上美丽宝岛台湾,两岸中国人期待的第二次“陈江会”终于拉开大幕。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是大陆最高级别的对台事务负责人首次访台,也是两会首次在台湾举行协商谈判,标志着“两会”互动从以前的单向‘登陆’变成有来有往;显示两岸交往已进入制度化协商阶段,它不仅富有象征意义,也表明两岸关系已有实质性突破。
“汪辜会谈”过后,两岸关系经历了一段蹉跎岁月。
两岸在走过一段近九年的风雨历程之后,终于迎来了“雨过天晴”的“陈江会谈”。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正如一道弯弯曲曲的长江之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教材链接】:1.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人民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2.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5.“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6.汪辜会谈:将“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10.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热点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A.相同的心理素质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D.共同的生活习俗2.“九二共识”是涉及两岸关系的专用名词,它指的是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A.在“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 B.在“加强两岸经贸交流”上达成共识C.在“两岸三通问题”上达成共识 D.在“台商春节包机问题”上达成共识3.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①《马关条约》签订②中华民国建立③抗日战争胜利④渡江战役胜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团结合作共对危机附参考答案
——共同应对面临的危机
热点一:2015年8月7日,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领导人第四次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副省长花建慧代表安徽省政府参会并发言。
花建慧在发言时指出,近年来,安徽充分依托中俄“两河流域”战略合作机制,坚持高位推进、项目带动、多方联动,与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经贸人文交流合作扎实推进,成效显现。
热点二:2015年8月17日—9月8日,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广新局主办,合肥市图书馆承办,安徽省航空科普协会协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胜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正式开展。
据了解,本次展览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图片展和《安徽人民抗日战争》图片展组成,告诫观众回望历史,以史为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第二部分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由中国现代尖端武器模型展和中国航空母舰编队模型展组成,昭示军威国威,振奋民族精神,激发观众爱国精神。
考点1 近现代国家之间的合作
1.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