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候特点及成因的87个问答
地理新课标变化对比+解读,附87条高考地理成因类问题分析思路整理
地理新课标变化对比+解读,附87条高考地理成因类问题分析思路整理2022版《地理新课标变化对比+解读》,附87条高考地理成因类问题分析思路整理_课程_素养_教学2022版《地理新课标变化对比+解读》一、整体变化二、变化要点概括1.新增了核心素养;2.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全球观,宇宙观凸显;3.新增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一方面给教师教学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4.新增了附录一地理活动参考示例,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5.新增了附录二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示例。
三、具体变化1.课程性质两版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有所不同:2022年版课标首先从地理学的特征与性质切入,突出地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论述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地理课程与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衔接及其与初中其他课程的相关性,渗透跨学科教学的思想,同时关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的层级关系,全面体现了2022年版课标的修订思路。
2.课程理念修订后的课程理念共包括五个方面:①坚持育人为本,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课程目标;②优化课程结构,搭建基于地理空间尺度的主题式内容框架;③活化课程内容,优选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素材;④推进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方式;⑤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
这五条课程理念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宗旨,覆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
3.学业质量2022年版课标将学业质量纳入其中,地理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将地理课程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统一,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等。
2022年版课标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和学习方式,将课程内容的五个主题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①“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运动”;②“地球的表层”;③“认识世界”与“认识中国”。
气候特点及成因87个问答
气候特点及成因的87个问答关于气候特点及成因的87个问答1.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原因: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所致。
表现:东亚: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雨热同期;南亚:夏季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有明显的干湿季。
2.为什么亚洲有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其他洲没有?仅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原因:南亚地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北季风,夏季时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季风,风从印度洋吹往南亚地区,带来降水。
而其他大洲的该纬度地区,均处于信风带的上风向地区,海陆面积较小,故不能形成热带季风。
仅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亚洲处于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能延伸到较高纬度,而其它大洲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较小。
故只有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
3.世界各地的季风气候风向如何变化?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
南半球的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北风,冬季吹偏南风。
4.塔尔沙漠的成因?塔尔沙漠的形成与夏季风有关:(1)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
(2)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
5.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以及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
西侧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东侧为红海,但因水体较小,因此气候较干燥,降水稀少。
6.撒哈拉沙漠的成因?(1)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
(2)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
高考地理复习:气候特点及成因的87个问答题【3】
高考地理复习:气候特点及成因的87个问答题【3】41、冰岛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北侧受到东格陵兰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气候寒冷。
南侧受到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气候较温凉湿润。
42、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到挪威北极圈内的原因?受强大的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给沿岸地区带来暖湿的气流。
43、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较多,且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降水。
冬季,副高北移,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44、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1)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2)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45、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地处热带地区,冬季受东南信风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夏季受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46、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地处25oS~35o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
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7、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受海洋影响较大,终年温和湿润。
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处在亚热带大分水岭迎风坡,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西部又是平原、高原地形,西岸有寒流流经,决定了中西部为热干的热带沙漠气候。
48、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地处30o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49、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西部:受副高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东部:受季风、东南信风以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50、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西高东低的原因?西部:受强大的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候带的分布偏北;东部:受季风的影响较大,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气温较低,气候带的分布偏南。
南美气候特点及原因
5.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特点:(1)温暖湿润的大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3)气候类型结构具有独特性(东西分异明显,与北美相似)成因:(1)位置:A.纬度位置:56ºS~12ºN。
B.海陆位置: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北为加勒比海,西北与中美地峡相连。
(2)大陆轮廓:A.北宽南窄,在40ºS以南收缩为半岛,热带区域所占经重较大,大部分在10ºN~30ºS范围内。
B.海岸线平直(比非洲曲折),沿海缺少海湾,半岛很少,深入大陆的海湾只有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湾。
(3)地形:A.安弟斯山脉分布在南美西部贯穿南北,阻挡东西气流(包括东北、东南信风),起到屏障的作用。
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有明显差异。
B.高原和平原分布在东部,地势低,使气流可直入大陆。
(4)大气环流:A.大陆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半永久性的副热带高压中心。
B.北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
C.南部常年受西风环流影响。
(5)洋流:东为巴西暖流,西为秘鲁寒流。
为什么南美洲是热带为主但却不热,受什么影响?1、位置和轮廓。
从海陆位置看,南美洲面积比亚欧、非洲大陆都小,东西两侧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没有别的大陆互相干扰,故南美洲受海洋影响远比其他大洲大,干旱气候区较小。
从纬度位置看,南美洲大致处在北纬12o~南纬56o之间,赤道在北部横贯,南回归线横穿中部偏南,约有2/3的面积位于热带地区。
北部为赤道无风带和信风带。
南回归线~南纬56o之间,全属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除山地外,无寒带气候类型存在。
南美洲轮廓呈三角形,低纬度地区东西很宽,中纬度地区东西宽度变窄。
使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区面积很大,温带各气候类型所占面积很小。
此外,由于海陆性质不同引起的陆上冬夏热力差异较小,因而季风环流不明显,中纬度各地气候的大陆性程度不同。
2、地形结构。
安第斯山是南美洲气候的重要分界线:(1)安第斯山构成了气团运行的障壁,来自太平洋的赤道气团不能越山东行,大西洋上的赤道气团经常停滞在亚马孙平原;(2)安第斯山影响了降水分布,向风地带多地形雨,背风地带产生焚风效应,雨水稀少;(3)安第斯山造成气候类型多样化的垂直分布,在低纬度垂直带发育最为完整,从山体基部赤道多雨气候直至高山冰原气候,无不俱备。
气候知识问答
气候知识问答1、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而夏季却普遍高温?答案: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短夜长,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低,昼短夜长,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加之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寒冷,因此,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在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所以,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份地区普遍高温。
2、回归线附近为世界热带沙漠分布地区,而我国东南沿海却雨水丰富,为什么?答案:我国东南部面临海洋,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我国东南部大气环流与其他回归线附近地区大气环流形式有较大差异。
在东亚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从而产生了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
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
3、(1)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规律及成因。
(2)为什么南美洲热带雨林比非洲面积大?(3)西亚、北非在15ºN-30ºN的地区,气候和景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4)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不是热带雨林气候?(5)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一般分布在大陆西岸,为什么澳大利亚东南部出现了这两种气候?答案:(1)(2)地形方面,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面积大,东高西低;非洲的刚果盆地面积小,开口向西。
亚马孙平原受东南巴西暖流影响较大,刚果盆地则受到西侧寒流的影响。
(3)西亚、北非15ºN-30ºN的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为热带沙漠气候,呈现出荒漠景观,而我国江南由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利用这里的气候条件,0使他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4)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5)西侧没有陆地阻挡。
气候问题最全总结
5.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如城市雨岛。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
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递增;***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及成因
雾、霜的影响因素
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出现狭管效应,风力加强。
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现象
1.从地理角度解释“蜀犬吠日”?
因为四川盆地水汽多且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
2.为何巴山多夜雨?
四川盆地夜晚吹山风,山风携带冷空气顺坡而下,山谷暖湿空气抬升成雨。
3.何为雅安天漏?
7.新疆地区“一日一洪峰”发生的原因?
新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白天温度升高,大量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冰川消融量减少,洪峰消退。
季风洋流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
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
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结束。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部较低,形成了喇叭形的地形;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此集聚,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4.昆明为何“四季无寒暑(四季如春),一雨便成秋”?
(1)夏季不热是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不冷是因为处在准静止锋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所以冬暖夏凉。
中国地理问答题
中国地理部分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①冬季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太阳高度小,白昼较短,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
②我国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较大,而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层层山脉阻挡,势力减弱,干冷性质也发生变化,因而南方受其影响较小。
2、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出现的原因有:①地势低洼②深居内陆,大陆性强,增温快③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④沙漠面积广大,吸热快⑤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极易散失3、我国五个温带及其作物熟制热带:一年三熟(水稻、橡胶)亚热带:一年两熟(甘蔗、油菜)暖温带: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棉花)中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甜菜)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甜菜)青藏高原:一年一熟(青稞)4.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过程:4、5月:华南雨季 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7、8月:华北、东北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伏旱9月:退回长江以南 10月:退出中国大陆5.我国年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的一般对应关系:湿润区:800毫米以上半湿润区:400—800毫米半干旱区:200---400毫米干旱区:200毫米以下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7.说明我国夏季风强弱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夏季风强的年份,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南涝北旱。
8.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9.描述以塔里木河为代表的内流河的特征。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冬季常出现断流现象;含沙量大;流程短。
10.说明长江、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11.说出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了解其分类。
外流河: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内流河:塔里木河外流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内流湖:青海湖12.分析湖泊萎缩的原因。
92个气候问题
69.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70.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71.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72.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73.台风的成因? 74.西南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 75.江淮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 76.海南岛气候东西差异的原因? 77.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成为湿润区的原因? 78.天山北坡、阿尔泰山南坡成半干旱区的原因? 79.西藏东南部降水多的原因? 80.台湾火烧寮降水多的原因? 81.青藏高原气候特点、成因? 82.东部季风区雨带移动的时间和影响的地区? 83.西北地区成为干旱区的原因? 84.四川盆地冬暖夏凉、冬季比同纬度地区高温的原因? 85.三大火炉的成因? 86.海南夏季不是全国最热的地区的原因? 87.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的原因? 88.冬季漠河是全国最冷地区的原因? 89.青藏高原夏季最冷的原因? 90.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 91.梅雨 92.雨带
4.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 (1)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 气温:冬寒夏热,年较差大。降水:量较适中,集中于夏季。 (2)类型多样,但不典型(共有11种)。缺热带雨林气候。 (3)气候类型分布的结构性独特(中部气候类型按经向变化,西部沿海按纬度变 化)。 成因: (1)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7oN~72oN。北回归线经过其南部,北极圈经过其北部,赤道不经过北 美洲,无热带雨林气候。 B.海陆位置:处在三大洋之间,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北为北冰洋。 (2)大陆面积和轮廓:2422.8万平方千米。北宽南窄(在30oN以南收缩为地峡) (3)地形: A.西为科迪勒拉山系,使北美气候形成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不同气压系统。 太平洋沿岸:北为阿留申低压,南为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沿岸:北为冰岛低压,南为亚速尔高压 B.中部平原:南北纵向,利于南北气团的流动,使气候多变性明显。锋面上的气旋 活动频繁,尤其在冬季,天气变化非常大,使美国灾害天气多。 美国中西部,因地形平坦,北部寒冷气流向南侵,与南部的暖湿流相汇,易形成龙卷 风。 (4)洋流: A.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40°N以南),阿拉斯加暖流(40°N以北) B.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暖流(35°N以南),拉布拉多寒流(40°N以北) C.西格陵兰暖流(向北流),东格陵兰寒流(向南流)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其形成原因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其形成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气候多样,有的地方终年炎热,有的地方四季分明,还有的地方常年寒冷。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以及它们形成的原因。
首先,咱们来看看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它大多分布在赤道附近,这里受到太阳直射的时间长,获得的热量多。
而且,空气受热上升,容易形成对流雨,所以几乎每天都会下雨,年降水量非常丰富。
热带草原气候则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这是因为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区域。
当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形成湿季;而当信风带控制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形成干季。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它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
夏季,由于陆地升温快,形成低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降水,形成雨季;冬季,陆地降温快,形成高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形成旱季。
热带沙漠气候是终年高温少雨。
它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这里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者信风带的控制,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再加上沿岸有寒流经过,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气候干燥炎热。
接下来是亚热带气候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形成低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形成高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它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从海洋带来湿润的气流,温和多雨。
气候特征、成因、影响的答题模板
高二小班第三周地理专题午练气候特征、成因、影响的答题模板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以中国或世界某区域为背景,考查对区域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信息的提取综合分析:通过影响气候的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因素,分析气候的成因及特征地理实践力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区域的气候特征对区域产业发展或人类活动特征做出说明,并应用相关的地理知识,说明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1)思维流程。
①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②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③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2)答题术语。
【考题示范】(2017·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1)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2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获取信息】提取西班牙甲地地理环境要素信息(1)材料信息。
①甲地所处的纬度较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地区低,故蔬菜、瓜果成熟较早;并且纬度低,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温室不需要人工加温,生产成本较低;同时从材料可知,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故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劳动力价格较低。
②“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中可知,该阶段的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具有明显优势;从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中可知该阶段在销售、物流、交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图示信息:甲地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上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状态,由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因素组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候特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气候知识点。
一、我国气候带及特点1. 热带气候我国南海诸岛及台湾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高温多雨,夏天多热带季风影响,气温高,降雨充沛。
而冬季则多受到冬季季风影响,气温适中,降水较少。
2. 亚热带气候我国南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适宜的降水,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 温带气候我国东北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季风沙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中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4. 寒带气候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寒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严寒,降雪丰富,冰雪天气较为明显。
5. 藏区高原气候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平均气温较低,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冰雪覆盖。
二、我国气候的季风特点季风是指一定季节内,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
1. 东亚季风中国东部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大陆季风。
夏天冷暖空气交汇,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为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雨水,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季则受到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没有降水。
2. 南亚季风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南地区,夏季为南亚季风,冬季为逆季风。
夏季受孟加拉湾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而冬季则由于印度次大陆的高压势力带来了干燥的天气。
3. 西风季风中国西北地区受西风季风的影响,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高,降水充沛。
而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
三、我国气候变化及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加剧了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气候变化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高考复习地理丨关于气候特点及成因问答题(下)
地理丨关于气候特点及成因问答题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1)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2)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02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地处热带地区,冬季受东南信风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夏季受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03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地处25oS~35o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
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04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受海洋影响较大,终年温和湿润。
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处在亚热带大分水岭迎风坡,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西部又是平原、高原地形,西岸有寒流流经,决定了中西部为热干的热带沙漠气候。
05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地处30o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06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西部:受副高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东部:受季风、东南信风以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07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西高东低的原因?西部:受强大的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候带的分布偏北;东部:受季风的影响较大,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气温较低,气候带的分布偏南。
08古巴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古巴岛年降水量大约在1000—1500毫米之间,(东部和北部迎东北信风,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与南部为背风地区,降水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09墨西哥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墨西哥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控制,且本地地形为高原,地势较高,来自于东侧太平洋沿岸的墨西哥湾暖流的暖湿难以进入内陆影响墨西哥。
初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题型讲解及答案
初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题型讲解及答案地理气候变化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掌握气候变化的知识对学生的研究和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地理气候变化题型讲解及答案。
选择题1. 某地气候属于("热带")气候类型,其特点是(A. 温度变化大B. 降水量充沛C. 气温平均较高D. 年降水量小)- 答案:C. 气温平均较高2. 气候变化是指(A. 天气状况的变化 B. 气温的变化 C. 气候要素的变化 D. 区域降水的变化)- 答案:C. 气候要素的变化填空题1. 气候类型主要受到(纬度)、(海陆分布)、(气候要素)等因素的影响。
- 答案:纬度、海陆分布、气候要素2.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 答案:重要解答题1. 请简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广泛影响。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生活。
气候灾害也可能增加,如洪涝、干旱等,对农业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影响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威胁。
2. 请解释气候类型的分类基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气候类型的分类基础包括温度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
根据地球纬度的分布和大气环流等因素,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这些气候类型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包括影响植被的类型和分布、动植物的适应性和分布、土壤的形成等。
人类在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也会根据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
以上是初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题型的讲解及答案。
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一、热带雨林气候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二、热带草原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三、热带季风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四、热带沙漠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
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
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70.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71.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湿且短;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72.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73.台风的成因?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
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
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
【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地理知识点】中国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接下来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1)气候复杂多样从气候类型上看,我国东部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潮湿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少雨,雨热同期。
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冬季盛行偏北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所以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
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期,也称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由于陆地的热容量较海洋为小,所以当太阳辐射减弱或消失时,大陆又比海洋容易降温,因此,大陆温差比海洋大,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大陆性。
我国大陆性气候表现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
(一)纬度因素:使我国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影响范围:全国)(二)海陆因素: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巨大的热力差异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即夏季吹偏南风,冬季吹偏北风。
(三)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在高大山地,气候呈垂直变化。
(影响范围:青藏高原最为显著。
)热带季风: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
亚热带季风: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温带季风: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
气候特征和原因类答题思路
气候特征和原因类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1.气候特征的分析和描述方法(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温差。
(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
2.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1)气温的影响因素:在分析距离很远的南北方向两个地点的气温差异时,一般考虑纬度因素;在分析距离很远的东西方向的两点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海陆分布因素;在分析较近两点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地形因素;在分析大陆两岸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影响气温的因素:①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②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地形:坡向(阴坡、阳坡)、海拔、类型(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④天气状况(气温日、年较差;全球最高气温出现的地区)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⑥地面状况: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植被覆盖(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水文⑦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2)降水的影响因素:首先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如果较近两点存在明显的降水差异,一般会考虑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分析大陆东西两岸降水的差异时,一般会考虑寒暖流的影响。
☆影响降水的因素:①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②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气压系统③地形(地势):迎风坡、背风坡(焚风效应、雨影区);半山腰的降水量最大;山脉走向;地形类型与降水④海陆位置(距海远近)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⑥地面状况:植被和水文状况⑦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如城市的雨岛效应)。
例题1:[2017北京西城二模,36(1),8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地理知识及问答题套路模板
高中《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地理知识及问答题套路模板一、地理因素1. 经纬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中纬度为主体,南北所跨纬度大,以中纬度气候为主体。
2. 海陆格局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3. 地形因素:中国山地众多且高大,走向复杂,对气团具有抬升、阻隔、分流等多种作用,致使气候分异复杂。
4. 下垫面因素:中国地理空间下垫面环境复杂多样,且存在着许多性质较为均一的大地貌单元,形成了许多特征典型的地方性气候。
5. 洋流因素:中国近海以黑潮暖流为主体,对过境气团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加强了夏季风的势力。
6. 青藏高原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千米,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跨15个纬度。
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
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1)阻挡高原两侧冷峻气流的交换,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河流中央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对河流的影响一样,使冬季500mb(3~4千米)以下的西风带发生分支、绕流,形成南北两支气流。
北支气流一部分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一部分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入河西走廊,二者在高原东部汇合成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弯曲,形成动力高压脊,使高原地面冷高压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冬季风南下。
高原的约束使冬季风的势力较强。
南支气流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产生动力性低压槽,在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我国南方与北方冬季气候有较大差异。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形成北半球最为强大的西风带。
初中地理气候问答题及气候类型的判断
初中地理气候问答题及气候类型的判断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
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
小偏整理初中地理气候问答题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地理气候问答题及气候类型的判断一、气温、降水和气候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什么?把握两点:持续时间短、多变的是天气;多年平均、基本不变的是气候。
(小技巧:今年今日如此,以后今日不一定如此的是天气;年年今日如此的是气候)2、风力和风向是什么意思?风力和风向如何表示?风力表示风的强度,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力看风尾和风旗,风向看风尾和风旗的位置。
3、你知道冰雹、雾、霜冻、雷阵雨、雨夹雪、沙尘暴的图例吗?4、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如何计算?日较差=最高温-最低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5、等温线图中,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如何表示?等温线闭合,中间气温低为低温中心;中间气温高为高温中心。
6、等温线的疏密和温差大小有什么关系?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7、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最高温出现在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8、北半球陆地和海洋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分别出现在几月?南半球呢?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出现在7月和1月,海洋出现在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9、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夏季和冬季气温有何区别?夏季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
10、在等温线图中,如何区分南北半球?气温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11、在等温线图中,如何判断陆地和海洋?如何判断夏季和冬季?①高高低低,即凸向高纬气温高,凸向低纬气温低②作一条纬线,然后比较两侧气温比较出左右气温之后,再结合已知的季节或者月份,结合夏季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就可以判断海陆。
如果要判断季节,则要已知陆地和海洋的位置,然后反方向操作即可。
12、如何通过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月均温7、8月为北半球,最高月均温1、2月为南半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知识点(气候特点及成因)关于气候特点及成因的87个问答,说不定就会考到,赶快看看吧!高一高二高三的同学都要看看哈!1.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原因: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所致。
表现:东亚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雨热同期;南亚夏季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有明显的干湿季。
2.为什么亚洲有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其他洲没有?仅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原因:南亚地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北季风,夏季时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季风,风从印度洋吹往南亚地区,带来降水。
而其他大洲的该纬度地区,均处于信风带的上风向地区,海陆面积较小,故不能形成热带季风。
仅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亚洲处于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能延伸到较高纬度,而其它大洲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较小。
故只有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
3.世界各地的季风气候风向如何变化?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
南半球的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北风,冬季吹偏南风。
4.塔尔沙漠的成因?塔尔沙漠的形成与夏季风有关:(1)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
(2)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
5.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以及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
西侧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东侧为红海,但因水体较小,因此气候较干燥,降水稀少。
6.撒哈拉沙漠的成因?(1)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
(2)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
(3)红海为狭窄水体,东北为阿拉伯沙漠区,东北信风吹来干燥气流,处于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大气稳定。
(4)南部的副高可达18oN。
7.纳米布沙漠的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
8.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和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因寒流经过沿岸,使近地面成为冷源,因此在近海面出现了大气逆温现象,导致大气不能够不断地上升,形成热带沿海多雾性荒漠区。
9.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本区域身居内陆,既受不到大陆东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的影响,又无法受到大陆西岸三圈环流中西风的影响,故降水稀少,形成了温带内陆荒漠区。
10.纳米布沙漠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1)受南非高原地形的阻挡,干热气流不可以影响到东海岸。
(2)东岸地区沿岸有暖流经过,带来充沛的水汽。
11.红海两岸成为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两岸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蒸发旺盛,炎热干旱。
且红海的水面狭窄,不能给两岸地区带来降水。
12.加利福尼亚沙漠的成因?受副高的影响以及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13.澳大利亚中西部成为沙漠气候的原因?受副高、信风带以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14.刚果盆地雨林气候的成因和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处于南北纬10o之间,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
(1)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来自几内亚湾的气流,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在沿海有降水,但难以进入东非高原。
(2)西南气流本较浅薄,进入东非高原就更薄,故降水少,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夏南冬时处于18oN,北冬南夏时向南移,经过东非高原的时间短,降水量少。
15.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16.马达加斯加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成因?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处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且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故降雨较多。
而西岸则处于背风坡的位置,且吹的风主离岸风,故降水较少。
17.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夏季时,受到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季时,东北部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海洋吹来,水汽较充足,且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加大了其水汽的含量,故澳大利亚东部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18.巴西高原东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常年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纬度低,气温高。
19.与同纬度的印度半岛相比,为什么阿拉伯半岛多沙漠,而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阿拉伯半岛三面被陆地所包围,常年受到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风从陆地吹到阿拉伯半岛,水汽含量少。
印度半岛三面为海洋,夏季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风,风从北印度洋吹向印度半岛,带来充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使印度半岛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盛行东北季风,且此时亚洲大陆形成冷高压,气流向四周辐散,影响印度半岛,使其降水少,形成干季。
20.东部非洲赤道地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沿岸的暖湿水汽难以进入东非高原,使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1.非洲几内亚湾北部成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受到几内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22.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而在其他洲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地中海沿岸地区刚好处在开口向西的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的时候,水汽能进入地中海并影响沿岸地区。
而其它地区则受地形的影响,面积较狭小的。
23.日本气温南北差异大,降水西北—东南差异大的原因?(1)日本地形狭长,地形复杂,南北所处纬度不同,故南北气温差异大。
(2)降水西北—东南差异大的原因是:日本的季风性气候具有海洋性。
日本地形复杂,以丘陵山地为主,山脉走向与列岛排列方向一致,均为南北延伸。
夏季时,东南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较多,西北部位于背风一侧,降水较少;冬季时,西北部位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大,使西北地区冬季的降雪较多,而东南部处于背风一侧,降水少。
但总的来说,日本降水西北较东南少。
24.朝鲜半岛南北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朝鲜半岛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南部纬度较低,且沿岸受日本暖流的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离海较远且纬度较高,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故冬季气温较低,属温带季风气候。
25.爪哇岛冬夏季风向的差异和原因?夏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吹东南季风,冬季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成西北季风,影响爪哇岛。
成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6.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的原因?亚欧大陆东西所跨过的经度范围最广,地形较复杂,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较难进入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且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故亚欧大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27.蒙古和哈萨克形成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表现?蒙古和哈萨克地处亚欧大陆内陆,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全年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
冬季离亚洲高压寒冷中心较近,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故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8.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地形:北美洲的基本地形由三部分组成:西部的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和山地。
该地常年受大陆气团的影响,气候干燥。
受地形的影响,冬季寒冷中心气流可影响到北美洲北部东海岸地区,且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的经过,减温减湿,使其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时,因北美所处大陆面积及大西洋的面积较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小,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较小,夏季风的势力较亚洲弱,不能到达北美洲的东北部地区,使其夏季降水较少,故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此,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29.伊朗沿海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冬季时受到亚洲高压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时,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但受到阿拉伯半岛的影响,季风所经海区面积狭小,不能给沿海地区带来降水,故形成了全年温差较大,降水量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0.伊比利亚半岛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梅塞塔高原,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闭塞,为盆地状高原地形。
冬季因地势高,使高原内部成为相对高压,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能进入高原,故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31.沿北纬60度从北欧——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原因?沿北纬60度从北欧到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特点是:越往东西伯利亚,气温的年较差越大。
原因:北欧地区地形较平坦,地处西风带,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温差较小;往东西伯利亚方向,经过的地形区有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西所跨经度范围广,内部受海洋的影响小。
仅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
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而且冷的时间很长,夏季短而温暖。
32.中国南方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原因?中国南方正好处在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强大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把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吹到陆地,带来丰富的降水,故使我国南方地区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33.奥伊米亚康—维尔霍扬斯克地区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1)纬度较高,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奥伊米亚康的大致位置是(63oN,143oE),根据它的纬度,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o34′。
在面积相同时,正午太阳高度为3o34′的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只及正行太阳高度角为90o的地方的61‰,也只及其在夏至日的76‰(夏至日,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53o26′)。
(2)日照时间短冬至日,该纬度的昼长少于5.5小时,从12月至次年1月,正是奥伊米亚康日照时间最短的时段。
(3)海拔较高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于同纬度的中西伯利亚高原,根据对流层的气温递减率可知,海拔高应是该地成为北半球“寒极”原因之一。
(4)盆地地形更易形成寒冷中心盆地地形,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
由上可知,这个“寒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4.南、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狭长的原因?西风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影响范围变小,呈狭长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