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

合集下载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验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验

动能:物体由于其 状态或位置能够进 行工作的能量
势能:物体由于其 状态或位置能够进 行工作的能量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在物理过程中,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 互转化
实验原理:通过观 察和分析动能与势 能的转化过程,理 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动能与势能转化的条件
存在重力或弹力等外力作用
物体具有质量和速度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
结论:实验结果 与理论结果相符, 验证了物理定律 的正确性
误差分析
实验误差来源:测量误差、计算误 差、环境误差等
误差处理:通过多次测量、改进实 验方法、优化实验条件等降低误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误差分析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 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误差影响: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需要认真对 待和合理处理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 验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实验目的
02
实验原理
03
实验步骤
04
实验结果分析
05
实验结论应用
01 实验目的
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
动能:物体由于其状态和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物体由于其位置和重力而具有的能量
风力发电:利用风 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提供可持续能源
动能与势能转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机械能:在机械设备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可以提供动力和能量 电力:在电力系统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可以产生电能 交通:在交通领域,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可以驱动车辆和船舶 航天:在航天领域,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可以推动火箭和卫星
动能与势能转化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小实验

一个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小实验

一个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小实验
在教学中,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变化,往往也会多一点趣味。

笔者任教过的几所学校的实验室中有用来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器材滚摆,却都没有类似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器材。

在滚摆的启发下,笔者想到了一种可用来展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既好玩又直观的分组实验。

1 实验器材
每组橡皮筋一两根,50 g的钩码两三个。

2 实验过程
一手捏住橡皮筋的上端,另一只手将2个或3个钩码挂在竖起下垂的橡皮筋的下端。

为了便于观察钩码转动快慢的变化情况,最好不要将一个钩码挂在另一个钩码的下端,而是将它们大致挂在同一高度上。

由于视觉暂留,当钩码快速转动时,可以看到一个快速转动的美丽的闪亮的旋涡。

由于离心运动,钩码转得越快,钩码水平舒展就越开,看到的转动的旋涡就越大,旋涡中心的空心圆圈也越大。

转动钩码,或钩码不动,拧橡皮筋的上端,使橡皮筋发生扭曲形变。

松开抓钩码的手,观察钩码的转动快慢与橡皮筋扭曲形变大小
变化的关系,进而导出钩码的动能与橡皮筋弹性势能大小的变化关系。

3 实验结论
实验发现,当钩码转得越来越快时,橡皮筋扭曲形变越来越小;当钩码转得越来越慢时,橡皮筋扭曲形变越来越大。

这样,当钩码的动能增大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减小;当钩码的动能减小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

也就是说,在钩码转动的过程中,钩码的动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该实验还可很方便地进一步拓展,如可用它来演示或探究离心运动与向心力等。

动能和势能实验教案

动能和势能实验教案

动能和势能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转化的条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小车、斜坡、木板、尺子、重物、弹簧测力计。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动能和势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解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5. 巩固:通过PPT和黑板,总结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条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动能和势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掌握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在讲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六、实验探究: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2. 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小车、斜坡等器材,观察小车在不同高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探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七、能量守恒定律1. 目的:让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并应用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2. 方法: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动能和势能转化中的作用。

八、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1. 目的:分析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深化学生对动能和势能转化的理解。

2. 方法:通过PPT和实例,讲解质量、速度、高度等因素对动能和势能的影响。

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小实验

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小实验

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器材】
弹簧振子(或者单摆、轻质弹簧2根、支架)。

【操作】
图10-5是一个弹簧振子,在一根光滑的水平细杆上穿有一个小球(振子),振子的两边由两根同样的轻弹簧拉着。

平常,振子停止在平衡位置。

用手把振子拉向平衡位置的一侧后放开,振子即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振动起来。

从能量的转化来看,振子被拉向一侧,弹簧因形变(一根弹簧被拉长,另一根被压缩)而具有弹性势能。

放手后,振子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弹簧弹性势能越来越小,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转化为振子的动能。

至平衡位置时弹性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由于惯性,振子继续运动,弹簧在相反方向发生形变,振子的动能又逐渐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至最大位置时,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

然后振子又在弹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重复上述过程,周而复始。

弹簧振子的振动过程,实际上是弹簧的弹性势能和振子的动能(弹簧的各部分也有动能,但较小)相互转化的过程。

在没有弹簧振子的情况下,可以按图10-6装置来进行实验。

用长线(1米以上)悬起一个摆球,在摆球的两侧水平地拉起两根同样的轻弹簧(或橡皮筋)。

当把摆球拉向一侧后放开,摆球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振动起来,由于摆球的悬线很长,摆球在不大的范围内可以看作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运动,这样与弹簧振子的情况基本一致。

物理教案: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物理教案: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物理教案: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物理教案: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物理教案: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一)教学目的1.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举例说明。

2.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二)教具1.麦克斯韦滚摆。

2.课本图1-7的装置,在弹簧片前加一弹簧。

3.单摆、皮球(或乒乓球)。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质量一定的物体的动能的变化?(2)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演示钢球从斜槽滚下,斜槽倾角应尽量小一些,使钢球从斜槽滚下的时间尽量长一些,引导学生观察钢球竖直高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回答上述问题)2.新课教学(1)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到,钢球从斜槽滚下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快,动能增大,这个动能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回答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问: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动能可不可以转化为重力势能呢?演示滚摆(将摆轮涂成黑白相间,使学生明显观察到转速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摆下降时,摆轮越转越快;摆上升时,摆轮越转越慢,并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的情况,最后得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2)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吗?演示课本图1-7(水平槽末端加一弹簧,以使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明显显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钢球接触弹簧后,速度减小,弹簧压缩;弹簧恢复时,形变减小,钢球速度变大,但方向反过来了(教师应指出:动能大小跟运动快慢有关,跟运动方向无关,因为物体向任何方向运动都能做功)。

对钢球和弹簧间的能的转化,应分两步讲:①从钢球压弹簧开始到弹簧形变最大:钢球动能由最大变到零,弹簧弹性势能由零到最大,即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从弹簧形变最大到恢复原状:弹簧弹性势能又转化为钢球的动能。

(3)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先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例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下列事例:①演示单摆,引导学生观察摆球在高度最大处和最低点的速度大小,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验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验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验动能和势能是物体运动和位置的两种重要性质。

动能指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在物理学中,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来观察和测量这种能量的转换。

实验一:简单机械能转化实验材料:一个小球,一个平滑的斜面,一个标尺,一个计时器。

步骤:1. 将斜面倾斜放置在桌子上,并用标尺测量斜面的高度和长度。

2. 将小球释放在斜面上,同时启动计时器。

3. 观察小球在斜面上滚动的过程,并记录小球滚到斜面底部所用的时间。

4. 根据计时器显示的时间和斜面的长度,计算小球在滚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和动能。

5. 应用物体的动能公式(动能 = 1/2 ×质量 ×速度的平方),计算小球在滚动过程中的动能。

实验二: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实验材料:一个木块,一根弹簧,一个标尺,一个秤。

步骤:1. 将木块放在桌面上,并用标尺测量木块的高度和长度。

2. 在木块上方固定一个弹簧,确保弹簧和木块之间有一段距离。

3. 将木块拉到一定高度,然后释放,使其自由下落。

4. 观察并记录木块自由下落的过程,并测量木块触地的时间。

5. 根据木块的质量和高度差,计算木块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势能。

6. 根据木块触地时的速度以及物体的动能公式,计算木块在触地时的动能。

实验三:弹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实验材料:一个弹簧,一个小球,一个标尺,一个秤。

步骤:1. 将弹簧固定在墙上或其他固定物体上。

2. 将小球沿直线方向拉向弹簧,它与弹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3. 释放小球,使其撞击并被弹簧弹起。

4. 观察小球撞击弹簧和弹起的过程,并记录小球的撞击速度和弹起高度。

5. 根据小球的质量和撞击速度,计算小球撞击弹簧时的动能。

6. 根据小球的质量、弹簧的劲度系数以及小球的弹起高度,计算小球在弹起过程中的弹簧势能。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和测量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一个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小实验

一个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小实验

一个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小实验本文介绍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观察弹簧上挂着一个质量块来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过程简单,需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适合初学者进行。

实验器材1.弹簧:一个有一定弹性的弹簧,用来给质量块提供弹性势能。

2.质量块:一个质量大小适中的物体,用来体现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

3.测力计:用来测量质量块在弹簧上挂载时的拉力。

4.尺子:用来测量弹簧拉伸的长度。

实验步骤1.将弹簧挂在一个稳定的支架上,使其垂直向下悬挂,并将质量块挂在弹簧下端。

2.使用测力计测量质量块的重力,记为F g。

3.将质量块向下拉,记录下弹簧的拉力,记为F e,此时质量块的动能为零,弹性势能最大。

4.释放质量块,记录下质量块下落到弹簧最低点时的速度,记为v。

5.用测力计记录质量块到达最低点时的拉力,记为F r,此时质量块的动能为最大值,弹性势能为零。

6.用尺子测量弹簧被拉伸的长度,记为x,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劲度系数k。

7.根据物理定律,动能与弹性势能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式:$E_k = \\dfrac{1}{2}mv^2$$E_e = \\dfrac{1}{2}kx^2$其中,m为质量块的质量,v为质量块下落到最低点时的速度,x为弹簧被拉伸的长度,k为弹簧劲度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果:•质量块重力 $F_g = 9.8 \\mathrm{N}$•弹簧拉力(弹性势能最大时)$F_e = 3.92 \\mathrm{N}$•质量块下落时的速度 $v = 1.75 \\mathrm{m/s}$•质量块在最低点的拉力 $F_r = 9.12 \\mathrm{N}$•弹簧拉伸的长度 $x = 0.13 \\mathrm{m}$•弹簧劲度系数 $k = 113.24 \\mathrm{N/m}$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计算出质量块的动能与弹性势能:$E_k = \\dfrac{1}{2}mv^2 = 0.5 \\times 1 \\times 1.75^2 = 1.53 \\mathrm{J}$ $E_e = \\dfrac{1}{2}kx^2 = 0.5 \\times 113.24 \\times 0.13^2 = 0.96\\mathrm{J}$可以看出,质量块的动能与弹性势能之间不断转化,但它们的总和始终保持不变。

《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中学物理创意实验设计

《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中学物理创意实验设计
如图所示,此实验装置仅由一枚纽扣和一根棉线构成,取材十分方便。
(二)实验方法(或实验过程)
当把纽扣甩动几圈后,两根棉线会因为纽扣转动而拧在一起,这时,轻轻地拉纽扣两边的细线,就会出现动能与性势能的转化。原因是棉线拧在一起时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转化的动能就越大,因此不停地拉动两端棉线时,纽扣转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1.棉线拧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了较大的弹性势能。
自治区评委会意见
(盖章)
年月日
2.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一) 3.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二) 4.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三)
当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后,纽扣的转动速度达到最大,这时,纽扣所具有的动能又会转化为弹性势能,因为此过程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故不再一一列举。
(三)实验效果
实验装置简单,取材方便,实验效果显著,用于课堂教学非常方便。
《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
中学物理创意实验设计
作品全称
动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学校名称
联系电话
姓名
性别
年龄
初、高中组
指导老师
性别
年龄
(一)设计原理(含原理图和实物图、主要解决的什么问题)
本人今年刚参加工作,承担九年级的物理教学任务,在讲到“机械能及其转化”这节课时,发现实验室里的“滚摆”是一个很不错的实验器材,它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但遗憾的是,在实验室中无法找到能够表现动能与弹性势能之间转化的实验器材,要想让学生了解二者之间的转化,只能给学生举例,让学生自己去想象体会,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设计了这个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动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

引用本文格式:于乐洋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期刊论文]-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5(1)
1.5
操作方法 按照图示装配器材装配,装配好后,用手旋转摆盘,让棉线
就越大.可以用弹簧的形变量显示弹性势能的多少,同一弹簧 它的伸长量越大表示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弹簧伸长量越短 表示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少.
1.2
缠绕到轴上使弹簧伸长,此时弹簧由于伸长具有了弹性势能, 放手后弹簧的弹性势能通过棉线转化为摆的动能使摆旋转起 来,当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摆的动能时,此时摆旋转最

改进制作优点 (1)可以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相
图2
互转化,填补了演示实验这一部分的 空白. (2)整合了“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和“动能与重力
滚摆的轴两端原来是平面,用电钻打制成锥形凹槽,这样 做是为了与顶针组成固定旋转装置;顶针是用直径6毫米的螺 栓打磨而成,使用时顶针要固定在框架上,要保持弹簧、棉线和 小孔在一条直线上,且与两侧边框平行. 1.3.2框架的制作 框架是用方形金属管焊接制作的,两侧中点处要钻孔用于 安装顶针;同时在框架上下边内侧正对摆轴小孔位置焊接四个 小挂钩用于固定弹簧. ._尺测出铅笔露出部分的长厶. (2)将三个相同高度废水管插上,如图3. (3)分别用一个、二个、三个钩码砸铅笔,如图4,(注意钩 码的重心位置平水管口) (4)将废水管拿掉,如图5,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露出部分的长 厶,用厶减上q得铅笔下陷深度, 分析得出结论:高度相同时,重力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 同理,可以用同样200 g的钩
中学物理
V01.33
No.02
2015年1月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
于乐洋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学目标: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举例说明。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演示探究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实验探究教学教具:滚摆。

单摆,斜槽,弹簧片,木球,人造地球卫星的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二).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粒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三)、进行新课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役有动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2:单摆实验。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

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

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

实验《动能势能演示器》

实验《动能势能演示器》

动能势能演示器
一、图示
二、用途
本仪器用于中学物理讲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以及动能大小和重力势能的演示。

三、结构
本仪器由底座,面板,轨道,钢球等组成
四、原理
本教具可进行动能、势能以及动能和势能转化3个内容的演示实验教学。

1 动能大小的演示
在轨道底端放一个物体,同一钢球在斜槽的位置越高, 滚到斜槽下端时速度越大, 把物体推得越远; 在滚下速度相同时, 钢球质量比橡胶
球质量大,把物体推得更远。

结果证明,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 质量越大, 动能就越大, 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2 重力势能大小的演示
在轨道底端放一个物体,利用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滑下,在不计摩擦力的情况下,把物体推的越远,说明重力势能越大;用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下滑,比较物块被推的远近,比较重力势能最后得出同一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 高度越高,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反之越小。

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把钢球从轨道一端放下,可以看到钢球在轨道内来回滚动,球滚到轨道上面时,球停顿一下,此时,钢球动能为零,而势能最大;球滚到轨道底部时,钢球速度最大,此时钢球动能最大,而势能最小,说明动能和势能的之间相互转化。

并且如果不考虑摩擦力,在滚动一周时,球上升到轨道上面的高度基本相同,说明,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五、使用方法
首先把底座调平、调稳后,再按照实验原理中的步骤进行实验。

六、注意事项
1 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免轨道变形和油漆脱落。

2 使用完毕后,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作者:于乐洋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5年第01期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只有滚摆实验,但它只能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而不能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既是教学重点,而且较为抽象,是学生难以接受的难点.为此,笔者将滚摆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实现了既可以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又可以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功能.1 动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1.1 实验原理1.2 结构仪器使弹簧伸长,就可以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如果让它自由转动就能实现弹性势能与滚摆转动动能的相互转化(如图1所示).图中①弹簧;②棉线;③顶针;④小孔;⑤摆盘;⑥框架.1.3 制作改进方法1.3.1 滚摆的改制加工和顶针的制。

滚摆的轴两端原来是平面,用电钻打制成锥形凹槽,这样做是为了与顶针组成固定旋转装置;顶针是用直径6毫米的螺栓打磨而成,使用时顶针要固定在框架上,要保持弹簧、棉线和小孔在一条直线上,且与两侧边框平行.1.3.2 框架的制。

框架是用方形金属管焊接制作的,两侧中点处要钻孔用于安装顶针;同时在框架上下边内侧正对摆轴小孔位置焊接四个小挂钩用于固定弹簧.1.3.3 弹簧的制。

弹簧可以用实验室原有“研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弹簧改装.改装时可以将一根弹簧切成4根长5厘米的短弹簧,两端用钳子制作小挂钩用作连接框架和棉线.1.3.4 根据图纸安装1.4 安装时注意事项1.5 操作方法2 与《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滚摆实验)实验的整合首先,拆去弹簧将棉线的上扣挂到上侧挂钩上,然后再拆去两侧的顶针放下摆盘,这样就恢复了滚摆实验(如图2),就可以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3 改进制作优点【本作品荣获江苏省自制教具大赛二等奖】尺测出铅笔露出部分的长L0。

(2)将三个相同高度废水管插上,如图3。

(3)分别用一个、二个、三个钩码砸铅笔,如图4,(注意钩码的重心位置平水管口)3 创新之处【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演示实验改进、创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YQJK058).本作品获2010年广州市优秀自制教具一等奖.】。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教学案例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教学案例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掌握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2.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3.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2、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量守恒的理解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器材准备】溜溜球、乒乓球、Flash动画、相关视频、计算机设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能和势能,下面我们先来看两则新闻。

<微机播放>:两则新闻报道。

师:提问:谁知道这两则新闻说明了什么?生:第一则新闻说明了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第二则新闻说明动能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师:那么重力势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师:手拿溜溜球举高,提问:举高的溜溜球具有什么能?为什么?生:重力势能,因为它被举高了。

师:放手,下落过程中再提问:此时球又具有什么能?生:(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师: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师: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机械能的转化》(板书课题:机械能的转化)二、讲授新课师;提问:什么是机械能?生: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师:(板书: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师:那么,动能和势能能否相互转化呢?请大家来观察几个实验。

微机播放Flash动画实验1:滚摆实验师:结合滚摆的实验动画大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观察、思考、分析: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师:依据滚摆上升的现象分析思路,大家分析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生: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物理教案示例之一_物理动能与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物理教案示例之一_物理动能与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物理教案示例之一_物理动能与势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举例说明。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二)教具滚摆、单摆,斜槽,弹簧片,木球,人造地球卫星的挂图等。

(三)教学过程1.复习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2.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3.进行新课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2:单摆实验。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

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

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

顺便指出像单摆这种往复的运动,在物理学中叫做振动。

综述实验1、2,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2,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3,分析和解释实例,说明过程,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变化情况.4,建立能量的概念,树立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念,为后面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大小基础.5、通过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和能力.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安排了麦克斯韦滚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接着又安排了把用细线悬挂起来的金属小球拉到一定高度放开,以及木球与弹簧片碰撞两个实验,来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使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到动能和这两种势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内能的问题安排在下一章讲,在这里没有涉及.教材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目的是加强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高科技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法建议注重实验教学,分析上抛小球的实验到观察麦克斯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物理现象,清楚具体的过程,从速度变化、高度变化到能量变化,学生能从能量变化中知道能量的转化.课本实验中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不用细致分析,但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的分析木球碰撞弹簧片的过程,由于碰撞非常短,所以应当帮助学生想象弹簧片的形变,从而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教学中注意把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注重分析实例,例如分析射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分析卫星运行时.在分析卫星运行时,应当利用板图标出远地点和近地点,使学生养成画图帮助分析的习惯.教学设计示例第二节【课题】【重点难点解析】;分析转化过程.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教学过程】1,实验引课观察滚摆实验,用板图帮助分析.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滚摆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上升阶段速度如何变化.注意分析的问题:到最高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了什么;到最低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了什么;在下降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在上升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新授课:.1)分析实例方法1: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己列举能体现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并具体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用讨论分析的方法完成课堂学习.方法2:一般情况下,可以分析重点实例,例如分析乒乓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注意分析:乒乓球从某他高度下落到接触地面的过程;乒乓球从接触地面到发生最大弹性形变的过程;乒乓球逐渐恢复原来形状到反弹起来的瞬间;乒乓球反弹起来后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2)结论: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在乒乓球发生弹性形变过程和恢复原来的形状的过程中,是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所以动能也可以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3)其他实例分析:可以做课本上的实验2和实验3,并由学生自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4)难点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分析能量的转化.方法1,一把般情况下,学生由板图观察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和速度的特点,从而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和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移动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并知道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也为以后学习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方法2,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板图观察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的特点,并告知学生在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让学生分析在卫星到达近地点和远地点的位置时,运行速度的特点是什么,并想象卫星是如何绕地球转动的,从而增强学生想象事物的能力.【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名称】观察和分析某个动能和弹性势能转化的实例【组织活动形式】学生小组【辅导参考】1,观察和实践蹦床运动,分析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和能量转化.2,拆开一个玩具小车,观察上弦时,发生的弹性形变,以及它在恢复原状过程中的特点.【评价方案】1、学生自评.2、写出分析和观察的过程.3、应用到其他的实例.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2(一)教学目的1.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举例说明。

初中物理教案: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教案: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教案: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实验设计介绍嗨,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设计一个有趣的初中物理实验,让我们一起探索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吧!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个简单的装置,通过让小球从高处滚下来,观察它们在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揭示动能与势能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理解它们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让我们开始设计这个有趣的实验吧!实验材料在进行这个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以下是我们需要的材料清单:1.一个斜面:可以使用木板或者其他光滑的坡面。

2.一个小球:可以使用小汽车、乒乓球或者其他滚动物体。

实验步骤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设计这个实验步骤,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和测量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

步骤一:设置实验装置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设置实验装置。

我们将斜面以适当的角度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它能够顺利滚动小球。

步骤二:测量斜面角度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测量斜面的角度。

可以使用一个角度仪或者一个简易的角度测量器。

确保斜面的角度是固定的,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计算。

步骤三:准备小球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小球。

确保小球是光滑的,没有杂物或者损坏。

如果有可能,可以使用一些具有不同质量的小球,以便比较它们在滚动过程中的动能与势能转化。

步骤四:测量小球滚下斜面时的速度接下来,我们需要测量小球从斜面滚下时的速度。

可以使用一个计时器来测量小球在一定距离内滚下的时间,然后通过计算来得出小球的速度。

步骤五:测量小球滚到底部时的动能当小球滚到斜面底部时,它的动能将达到最大值。

我们可以使用动能公式(动能 = 1/2 * m * v^2)来计算小球的动能。

其中,m是小球的质量,v是小球的速度。

步骤六:观察小球滚到斜面底部后的行为当小球滚到斜面底部时,我们可以观察小球的行为。

我们会发现,小球的速度变慢,并且最终停下来。

掉下来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轻松制作“动能转换为势能”的科学小玩具

掉下来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轻松制作“动能转换为势能”的科学小玩具

掉下来了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轻松制作“动能转换为势能”的科学小玩具的科学小玩具科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科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必要环节。

在学前教育阶段中,科学教育尤为重要,为孩子们创造出一个有趣、互动、探究和发现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幼儿科学素养的最佳方式。

因此,本文将为小班的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一个有趣的教学方案:制作一款“动能转换为势能”的科学小玩具。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手制作一款小玩具,引导小班幼儿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能够在互动中掌握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2.探究碰撞与能量转换的关系;3.探究重力与位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1.动能与势能的区分与转换;2.通过小玩具模拟运动过程,体验能转换的概念;3.引导学生自主创造,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和活动步骤活动准备:1.活动前教师需要准备好现成的科学小玩具样本(如弹簧跳跳球等),以及一些可以成为小班幼儿制作小巧玩具的材料(如彩卡、绳子、麻绳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材料让孩子动手制作,可以是小废品和工具模型组合而成,比如瓶盖、橡皮筋、卡通纸片、丝绸、铁片小球等等,准备多样,让孩子有足够的选择。

3.准备一张大黑板或白板,用于活动展示与教学。

活动步骤:1.课前引导(5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看到一些物体在经过运动之后所具有的能量形式,询问孩子这是什么概念,带出“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意义。

让孩子们了解能量在自然界中如何转换。

2.讲解理论知识(10分钟)老师向小班阐述“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其在能量转换中的关系。

同时,引导孩子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判断物体在不同动作状态下会具有何种能量形式。

3.制作小玩具(20分钟)当孩子们了解完基本理论知识后,教师会向孩子们展示样板,让孩子们在自由选择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样板模仿制作出小巧玩具。

孩子们可以选择制作弹簧跳跳球、滑轮小车、磁铁小车等能够使动能转换为势能的玩具。

高中一年级物理实验探究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高中一年级物理实验探究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高中一年级物理实验探究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下所具有的能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并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来加深对这一转化过程的理解。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在高度变化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

实验材料:1. 小球(质量相同)2. 直尺3. 提供高度变化的实验台4.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将实验台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保持台的表面光滑。

2. 移动实验台,使其高度变化为 h1,记录下该数值。

3. 将小球放在台的最高点,释放小球并启动计时器。

4. 观察小球在下降过程中的运动,并记录下小球到达台底时所用的时间 t1。

5. 重新将实验台移动,使其高度变化为 h2,记录下该数值。

6. 重复步骤3和4,分别记录下小球到达台底所用的时间 t2 和 t3。

数据记录与处理: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小球在不同高度下的动能和势能,并且研究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来计算势能的数值。

根据物理公式,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Ep = mgh,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 m/s²),h 是物体的高度。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速度和动能来计算动能的数值。

根据物理公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Ek = 0.5 mv²,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下面是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势能和动能的示例:实验结果:1. h1 = 1.0 m,t1 = 1.5 s2. h2 = 1.5 m,t2 = 1.8 s3. h3 = 2.0 m,t3 = 2.2 s首先,我们计算小球在高度 h1 处的势能 Ep1。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 g,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Ep = mgh。

代入数值可得:Ep1 = mgh1接下来,我们计算小球在高度 h1 处的动能 Ek1。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 m,速度可通过高度差和时间计算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_ 卜_ 良L_ 【喀㈣篦¨
势能的相互转化”两个演示实验与一体
(3)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4)制作简单,可以小型化做成学生实验. (5)集趣味性、实用性与一体,让学生在感到好奇的同时 又巩固了知识.
【本作品荣获江苏省自制教具大赛二等奖】
码,分别用高度为30
cm,60 cm,90
cm的三条废水管去砸三支
1 1.1
I.3.3弹簧的制作 弹簧可以用实验室原有“研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弹簧改 装.改装时可以将一根弹簧切成4根长5厘米的短弹簧,两端用 钳子制作小挂钩用作连接框架和棉线. 1.3.4根据图纸安装
1.4
安装时注意事项 (1)棉线的长度要适当以能够拉直为准; (2)要先安装棉线后安装弹簧.
动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 实验原理 对于同一个弹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多,发生的形变量

改进制作优点 (1)可以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相
图2
互转化,填补了演示实验这一部分的 空白. (2)整合了“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和“动能与重力
滚摆的轴两端原来是平面,用电钻打制成锥形凹槽,这样 做是为了与顶针组成固定旋转装置;顶针是用直径6毫米的螺 栓打磨而成,使用时顶针要固定在框架上,要保持弹簧、棉线和 小孔在一条直线上,且与两侧边框平行. 1.3.2框架的制作 框架是用方形金属管焊接制作的,两侧中点处要钻孔用于 安装顶针;同时在框架上下边内侧正对摆轴小孔位置焊接四个 小挂钩用于固定弹簧. ._尺测出铅笔露出部分的长厶. (2)将三个相同高度废水管插上,如图3. (3)分别用一个、二个、三个钩码砸铅笔,如图4,(注意钩 码的重心位置平水管口) (4)将废水管拿掉,如图5,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露出部分的长 厶,用厶减上q得铅笔下陷深度, 分析得出结论:高度相同时,重力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 同理,可以用同样200 g的钩
相同的铅笔,根据铅笔下陷深度,同样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质量

薛一 需一
图4
黼j 蠹譬

相同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 3创新之处 (1)能定量地演示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及高度成 正比; (2)实验操作方便,实验效果明显; (3)实验大部分器材可以在实验室配齐,低成本,易推广.

罔5
‘一
引用本文格式:于乐洋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期刊论文]-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5(1)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演示实验改进、创新及其
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YQJK058).本作品获
2010年广州市优秀自制教具一等奖.】
・23・
万方数据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于乐洋 海安县紫石中学 江苏海安226600 中学物理(初中版) ZHONGXUE WULI(CHUZHONG BAN) 2015,33(1)
1.5
操作方法 按照图示装配器材装配,装配好后,用手旋转摆盘,让棉线
就越大.可以用弹簧的形变量显示弹性势能的多少,同一弹簧 它的伸长量越大表示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弹簧伸长量越短 表示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少.
1.2
缠绕到轴上使弹簧伸长,此时弹簧由于伸长具有了弹性势能, 放手后弹簧的弹性势能通过棉线转化为摆的动能使摆旋转起 来,当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摆的动能时,此时摆旋转最
中学物理
V01.3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o.02
2015年1月
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整合
于乐洋
(海安县紫石中学江苏海安226600) 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演示实验只 有滚摆实验,但它只能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而不 能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 化既是教学重点,而且较为抽象,是学生难以接受的难点.为 此,笔者将滚摆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实现了既可以演示动能与 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又可以演示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的功能.
与《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滚摆实验)实验的整合
首先,拆去弹簧将棉线的上扣挂到
转化(如图1所示).图中①弹簧; ②棉线;③顶针;④小孔;⑤摆盘;
⑥框架.
1.3 1.3.1
制作改进方法 滚摆的改制加工和顶针的制作

图l
上侧挂钩上,然后再拆去两侧的顶针放 下摆盘,这样就恢复了滚摆实验(如图 2),就可以演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 转化.
结构仪器 以滚摆作为改制对象,弹簧通过棉线穿过摆轴两侧的小孔
快,动能最大。弹簧恢复原长,此时由于摆的惯性,会自动将棉
线缠绕到摆轴上,使弹簧的动能向弹性势能转化.

与摆轴相连,摆轴两端用顶针支撑固定(可以旋转),这样滚摆 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棉线缠绕在摆、 轴上,使弹簧伸长,就可以将动能转化i 为弹性势能.如果让它自由转动就能 实现弹性势能与滚摆转动动能的相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