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造排水设计

合集下载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图为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永通河至双赋园段)排水工程施工图。

(1)片区前期确定方案简述雨水概况:1)、原规划岷江大道、紫竹西街~紫竹东街、秋岚东街、裴城路及三苏大道为雨水干管,流向自西向东,最终均接入永通河。

2)、岷江大道已建段d600雨水管径过小,埋深较浅,无法满足上游雨水接入;紫竹东街现状为合流管,双侧d600布置,管径较小,无法满足上游雨水接入;原秋岚东街十字口因学校拆迁问题已改为丁字口,下游出路也无法形成;裴城路已建d1000雨水管径过小,埋深较浅也无法满足远期片区雨水排放要求;三苏大道现状为雨水边沟为主雨水的系统,无法满足雨水管接入要求。

3)、经实测各相交已建段雨污水系统的实测资料,并提交专项优化方案沟通后,按规划最终意见设置如下:(a)裴城路规划为片区雨水总干管,管径d2200,坡度0。

001,流向自西向东,接入永通河。

(b)岷江大道已建段雨水仅负责已建段雨水汇水面积,不转输上游雨水汇水面积,岷江大道西延段雨水途径铁环东路汇入裴城路规划雨水总干管,原铁环路与岷江大道交叉口上雨水与岷江大道西延段雨水顺接.(c)紫竹西街大部及原铁环西路紫竹西街~三苏大道段雨水均经由铁环东路汇入裴城路规划雨水总干管,原铁环路与紫竹西街交叉口上雨水与紫竹西街雨水顺接,紫竹西街余下部分接入紫竹东街意见河流管.(d)秋岚东街及二环西路雨水均汇入裴城路雨水总干管,近期可与裴城路已建d1000雨水管顺接,以解决雨水近期排放问题。

污水概况:1)、原规划岷江大道经二环西路经裴城路为污水干管;铁环路为污水干管;紫竹西街~紫竹东街及秋岚东街~秋岚东街对侧规划路为污水干管.2)、岷江大道已建段d300污水管径过小,埋深较浅,无法满足上游污水接入;紫竹东街现状为合流管,双侧d600布置,埋深较浅,无法满足上游污水接入;原秋岚东街十字口因学校拆迁问题已改为丁字口,下游出路也无法形成;裴城路已建d300污水管径过小,靠近铁环东路段埋深较浅,原规划污水排放要求;三苏大道现状无成系统污水管道,无法满足污水管接入要求。

某市政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某市政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名目第一章编制讲明及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讲明本着我公司一贯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宗旨,本施工组织设计由我司工程经理带着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治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熟悉设计图纸,现场细致的踏勘,结合我司实际编制而成。

第二节编制依据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要紧是以以下信息和文件资料作为依据。

1.道路排水改造工程设计文件〔01-024-S〕。

2.道路排水改造工程招标文件。

3.施工招标答疑会会议纪要。

4.CJJ1—90?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CJJ3—90?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

设计路宽16米(5+16+5)。

沿线两侧多为丘陵山地,原有路面为砼路面,宽度6米。

工程所在位置交通较为繁忙。

1、路线:本工程主线自***处为起点,支线起点为A0+000,该点与**路相接。

终点桩号***,与**路相接。

2、路宽:本段路面宽度26米(5+16+5)。

车道宽度16米,两侧人行道宽度各为5米。

3、路基:路槽以下0-80厘米压实度到达95%以上,80厘米以下压实度到达93%以上。

4、路面:车行道采纳沥青砼路面,人行道采纳定型彩色预制块件。

⑴新做车行道路面结构组合为:4厘米抗滑表层沥青砼(AK-13A);6厘米中颗粒沥青砼(AC-20I);8厘米粗颗粒沥青砼(AC-25I);20厘米6%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5%水泥石屑稳定层。

⑵人行道:采纳定型彩色预制块件5厘米厚;基层:中粗砂调平2厘米厚,之下6%水泥石屑稳定层10厘米厚。

5、排水:市政管式排水,排水形式为雨污合流。

6、挡土墙:全部设在靠山一侧,高约1米至5米,石砌仰歪式挡墙。

第二节工程施工地理环境本工程起止点均与市区道路连接,交通便利,原材料及施工机械均能直截了当进进现场。

**路为现有市区道路,施工期不能中断交通,必须做好施工期间的施工围蔽及交通疏解,维持现有道路畅通。

关于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为了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的要求,打造良好城市门户形象,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区域交通环境,促使道路升级改造的项目不断增多。

道路的升级改造过程中,现状的市政管线复杂、众多,给工程建设带来了难度。

其中,路面排水是道路升级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就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升级改造;排水;设计引言:如今,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居民日常出行需求,需对既有道路实施扩宽改造,同时道路存在破损、积水、市政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门户形象,现状破损的旧混凝土路面急需进行道路升级改造,改造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避免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发生,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本文以东莞某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为例,主要探讨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管线改造须注意问题、前期准备工作及设计要点。

一、现状调研:前期需对现状管线进行摸查工作,主要为以下几方面:1.现场测绘成果,并绘制相应的现状管线成果图,确认管线种类及管位。

2、现场踏勘核对管位,并注意观察和记录道路沿线市政设施(例如消火栓、变电箱、架空线等)位置是否阻碍通行,现状井盖、雨水箅的规格、数量及损坏情况等改造内容。

3、与管理单位了解易涝点和积水情况,在雨天进行现场踏勘对积水情况进行确认。

4、与各管线权属单位确认管线位置与尺寸,初步协商关于管线迁改的方案。

1.现状调研结果分析:1、部分路面雨水系统以排水暗沟为主,小部分为雨水管道。

排水暗沟尺寸较小(B*H=600*600为主),过流能力不能满足现状排水要求,且建设年份较久,部分收水口已破坏或杂物堆积无法使用。

同时雨水管道存在淤积的情况。

这些都是导致降雨时,造成路面积水的原因。

2、部分道路现有完整的雨水系统,存在部分雨水口破坏或杂物堆积无法使用的情况。

三、设计原则:雨水管道布置依据道路纵坡并结合实际的地形地势、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放”的基本原则,雨水管收集地面雨水按照就近入河的原则分段排入沿线现状过路箱涵或河道内。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和排水工程建设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

为了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和质量。

二、施工目标和任务1.施工目标: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市政道路和排水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2.施工任务:2.1拆除原有道路或建筑物2.2清理场地,进行土方开挖、回填和平整2.3架设道路边沿石、人行道以及其他构造物2.4铺设道路表面材料2.5进行排水工程的施工,包括管道铺设、检修井建设等2.6完成道路标线、路灯和路牌等设置2.7清理现场,恢复环境三、施工方案1.地面开挖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实际情况,确定开挖范围和深度。

同时,制定土方开挖和回填方案,确保土方的安全和稳定。

2.边沿石、人行道和构造物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边沿石、人行道和其他构造物的材料和尺寸,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

3.道路表面铺装方案:根据设计规范,确定道路表面材料的种类、厚度和施工工艺,制定铺装方案,确保道路表面的平整、耐久和安全。

4.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管道的材料、直径和敷设深度,制定施工方案,包括开挖沟槽、铺设管道、设置检修井等工艺措施。

5.道路标线和路灯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道路标线的种类和尺寸,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标线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和标线机械设备的使用。

同时,确定路灯的位置、数量和灯具的功率和安装高度,制定路灯施工方案。

6.现场清理和环境恢复方案:制定现场清理和环境恢复方案,包括清除施工垃圾、恢复植被和修复地面等工作措施。

四、施工组织架构和责任划分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组织施工队伍、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等。

3.施工人员: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具体施工工作,包括地面开挖、边沿石施工、路面铺装、排水工程施工、标线和路灯施工等。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道路排水沟设计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道路排水沟设计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道路排水沟设计道路排水沟设计是市政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积水问题,确保道路的正常通行和安全。

根据市政工程规范要求,道路排水沟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排水沟位置的确定道路排水沟应与道路纵坡方向平行,并处于行车道和路缘石之间。

排水沟的位置应合理选择,最好位于道路两侧或中央,以便排除积水,并确保水流能够顺畅地流入排水沟。

2. 排水沟的尺寸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雨水的排放量,排水沟的尺寸应合理确定。

排水沟的深度应能够容纳预计的雨水流量,而且应确保排水沟的高度不会高过路面。

排水沟的宽度也要足够,以允许水流顺畅地通过。

3. 排水沟的横断面形状排水沟的横断面形状应当选取合适的类型,常见的有V形、U形和平底形。

横断面形状的选择应考虑到水流速度、排水量和清理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排水沟具备良好的工作效果。

4. 排水沟的倾斜度排水沟的倾斜度应满足水流顺利流入下游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排水沟的倾斜度应大于0.5%,但不宜过大,以免水流速度过快,导致排水沟内石块和泥沙的堆积。

5. 排水沟的材质和防护措施排水沟的材质应选择坚固耐用、耐腐蚀的材料,如混凝土或陶瓷砖等。

排水沟还应配备合适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外部杂物的进入,保证排水沟的通畅性和耐久性。

6. 排水沟的清理和维护为确保排水沟的正常工作,定期清理和维护工作十分重要。

应制定相应的清理计划,并确保清理工作得到及时的执行。

同时,排水沟的维护也要做好,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分,以保持排水沟的良好工作状态。

总之,道路排水沟设计是市政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排水沟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积水问题,保障道路的通行安全。

因此,在进行道路排水沟设计时,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市政工程规范要求进行,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建设出更加安全和高效的道路网络,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道路给排水设计不仅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更关系到城市内涝、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兴起,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也需要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以应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采用多种手段来模仿自然的水循环过程,通过增加地表和地下水的储存、减缓水流速度和减小洪水峰值,从而减少城市内涝和污水排放。

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道路的自然排水、雨水收集、雨水渗透和雨水回用等。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设计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以适应海绵城市理念的要求。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地表自然排水的情况。

传统的市政道路设计往往会采用大量的排水设施,如雨水管道、雨水篦子等,来将雨水迅速排到城市下水道或河流中。

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的浪费。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表的自然排水能力,通过设计适宜的道路坡度和排水系统,让雨水可以自然地渗透到地下或被植被和土壤吸收,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需要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在海绵城市中,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雨水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

市政道路可以设置雨水集雨桶或雨水花园等设施,用来收集雨水并进行储存。

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冲洗道路表面、甚至作为工业和生活用水等用途,从而实现雨水的再利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还需要考虑雨水的渗透问题。

海绵城市强调雨水的自然渗透,因此道路排水系统应该考虑如何让雨水自然地渗透到地下。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透水铺装材料、设置透水的排水沟渠、增加绿地覆盖面积等方式,来帮助雨水顺利地渗透到地下水层中,从而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需要顺应自然,促进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再利用。

地面道路改造工程排水施工方案(1)

地面道路改造工程排水施工方案(1)

地面道路改造工程排水施工方案(1)一、施工背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日益完善。

随这次城市化进程,城市地面道路系统改造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而地面道路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案对整个道路改造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周边环境的卫生等。

二、施工目标1.提升道路排水性能,避免过去常发生的积水现象,确保道路畅通;2.减少雨水对道路的侵蚀,延长道路使用寿命;3.保障周边环境的卫生,避免因为道路积水而产生的蚊蝇滋生等问题。

三、施工步骤1. 规划设计在道路改造前,需先进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确定排水系统的布置位置、管径及坡度等参数,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

2. 地面准备工作在规划设计确定后,需要对地面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地面垃圾、填充沟槽等。

确保地面平整,为排水系统的安装做好铺垫。

3. 排水系统安装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将排水管道进行安装,确保管道连接紧密、坡度合适。

同时,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设置雨水口或检查井等设施,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

4. 施工验收在排水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验收,确保排水系统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进行排水系统的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改动排水系统的布置;2.施工期间需确保道路畅通,保障周边交通的安全;3.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总结地面道路改造工程排水施工方案对于提升道路使用寿命、保障环境卫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的施工步骤和严格的验收要求,可以有效地提升排水系统的质量,保障道路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市政道路和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设计方案主要针对市区的市政道路和排水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旨在有效组织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市区,总工期为6个月,施工内容包括市政道路的铺设和排水系统的建设。

道路铺设的长度为10公里,需要进行路面铺装、路基填筑和交通标线划设等工作。

排水系统的建设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需要进行管道敷设、排水口设置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二、施工策划1.施工工序划分针对道路和排水工程的不同施工工序,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道路路基施工阶段、道路路面施工阶段、排水系统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返修和验收阶段。

2.施工队伍组织根据工程需要组织道路铺设、排水系统建设和污水处理等不同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每个施工队伍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3.施工设备准备包括道路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如压路机、铣刨机、路面摊铺机等,以及管道敷设和排水口安装所需要的挖掘机、起重机、排水泵等设备。

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施工效率。

三、施工措施1.前期准备措施在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办理施工许可手续、设立施工指挥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定施工人员和设备需求等。

2.道路路基施工措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填筑,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同时,设置排水沟和雨水集水井,确保道路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3.道路路面施工措施进行道路路面铺装前,首先要进行基层处理,包括夯实、碾压等工作。

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的铺装,确保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和抗压能力。

4.排水系统施工措施5.返修和验收措施在施工完成后,对道路和排水系统进行验收,检查工程质量和施工质量,及时进行返修和调整。

四、施工安全措施1.做好施工区域的围挡和警示标志,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道路工程排水施方案

道路工程排水施方案

道路工程排水施方案一、项目概况为了解决道路工程中排水问题,保障道路畅通,提高道路使用寿命,本施方案旨在对道路工程排水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

本项目属于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排水工程,涵盖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及高速公路,总长度约为100公里。

道路工程涉及下水道、雨水口、闸门、排水管等设施建设。

本施方案将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方案提出规划。

二、排水设计原则1. 畅通性原则:保障道路排水系统通畅,避免积水和漫水。

2. 安全性原则:确保排水系统的设施安全可靠,防止发生溃坝、洪水等不安全情况。

3. 环保性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保持景观的统一性。

4.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道路排水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排水设施设计1. 下水道:采用方形或圆形的混凝土下水管,管径为1000mm,间距为20m,确保下水道的排水能力。

2. 雨水口:设置雨水口以收集路面附近的雨水,雨水口采用圆形的预制混凝土井盖,直径为800mm,深度为1m。

3. 排水管道:采用聚乙烯排水管,管径为500mm,根据路段不同设置排水管道,以便有效引导雨水流入下水道。

4. 闸门:在需要控制水位和流量的地方设置闸门,以便灵活控制水流,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收水井:设立收水井以收集道路边缘的雨水,收水井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直径为1000mm,深度为2m。

6. 排水沟:在需要排水的区域设置排水沟,采用混凝土浇筑,以便有效引导雨水流入下水道。

7. 桥梁排水:针对桥梁部位的排水问题,设置桥台和桥梁的排水系统,确保桥梁部位的排水畅通。

8. 设备选型:选用防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如塑料、不锈钢等,以确保排水设施使用寿命长。

四、施工方案1. 施工过程中,对排水设施的基础进行加固,确保设施的安全和稳定性。

2. 对于复杂地形和交通繁忙的区域,采取夜间施工,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3. 在施工过程中,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对施工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市政道路及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道路及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道路及排水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城市新建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具体包括道路铺设、排水管道铺设等工作,总工期为12个月。

二、工程范围:1.道路铺设:设计为两车道双向道路,全长5000米,宽度为10米,包括路基处理、下夯密实、沥青路面铺设等工作。

2. 排水管道铺设:设计为沉管式管道,总长度为3000米,直径为600mm,包括开挖沟槽、管道铺设、连接等工作。

三、施工队伍:1.道路施工队伍:包括土方队、铺设队、夯实队等,总人数为100人。

2.排水施工队伍:包括挖掘队、管道铺设队、连接队等,总人数为80人。

四、施工组织设计:1.道路铺设施工组织:(1)物资准备:根据工程量计算,提前采购所需沥青、石料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和储存备用。

(2)组织人员: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土方队、铺设队、夯实队等分别进行土方作业、路面铺设以及夯实工作。

(3)施工流程:先进行土方开挖,然后采取夯实方法进行路基夯实,最后进行沥青路面铺设。

(4)施工机械:使用挖掘机、平地机、夯实机等机械设备进行作业,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2.排水管道铺设施工组织:(1)物资准备:提前采购所需管道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和储存备用。

(2)组织人员:安排挖掘队、管道铺设队、连接队等分别进行挖槽、管道铺设以及连接工作。

(3)施工流程:先进行沟槽开挖,然后进行管道铺设,最后进行连接,并进行测试检验。

(4)施工机械:使用挖掘机、吊车、焊接设备等机械设备进行作业,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3.安全措施:(1)制定安全施工规程和操作规范,培训施工人员并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设置警示标志,指示施工区域,并保持道路交通秩序。

(3)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指导。

(4)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五、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的工期和施工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进行逐步监控和调整,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六、质量控制:1.编制质量控制计划,明确每个工程节点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

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雨水排水设计标准:雨水排水是道路排水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城市规划和气象条件,制定合理的雨水排水设计标准。

一般来说,设计标准应包括频率和强度两个指标。

频率指的是设计年限内重现一次的平均降雨事件,如1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等。

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最大降雨量,如100年一遇的3小时最大降雨量。

设计标准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降雨频率和强度,以及道路的排水能力和流域特征等因素。

2. 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标准:雨水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下水道、雨水井、管道等设施。

设计标准应考虑道路行车排水和道路周边的雨水排水。

道路行车排水一般采用路面横向坡度、纵向坡度和侧排沟等方式进行排水。

道路周边的雨水排水则需要考虑沟渠、雨水篦子和排水管道等设施。

设计标准应明确设施的尺寸、坡度、排水能力等要求,并兼顾道路安全性和周边环境的需求。

3. 污水排水设计标准:除了雨水排水,污水排水也是城市道路排水的重要内容。

污水排水主要指车辆产生的废水和雨天排水时可能夹带的污水。

设计标准应考虑污水的排放量、水质要求、排放方式等因素。

通常会设置下水道的连接点和拦污设施,以确保污水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排水设施的维护标准:城市排水设施的维护非常重要。

设计标准应包括设施的定期检查、清理和维修等要求。

设施的维护标准应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避免塞堵、积水和漏水等问题。

同时,还需考虑设施的安全性和寿命等因素。

总之,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应综合考虑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的要求,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安全、高效和环保。

同时,也需要制定设施的维护标准,以确保设施的长期可靠运行。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改造设计要点探析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改造设计要点探析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改造设计要点探析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改造和设计是当代城市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全面科学的管道设计改造,可以减少城市积水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功能与形象,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完善市政排水管道设计,全面了解管道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排水管道设计方案,是当代城市管道维修中的关键步骤。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代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现状,分析可能影响改造设计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提升管道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标签: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改造设计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部分城市都是新旧城区交叠的状态,随着城区改造的逐步深化,市政道路管线变得错综复杂,且过去老城区的管道规划不科学,新旧管线交错,形成了现在管道分布不明,管线众多不好管理的现状。

切实提升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改造设计,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城市排水系统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更加科学的排水设计以及排水制度的完善,可以为现代排水系统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帮助。

1、收集资料错综复杂的新旧道路排水管道直接导致市政道路管道管理工作成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严重影响到道路排水管道改造,为城市道路排水机制带来隐患。

由于旧城区建设时间较长,一部分管网资料已经丢失或者难以找到,且过去城市道路管网改造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改造过程中可能由于现实原因,造成管道改造与设计图纸不符,严重影响到现代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改造。

为了解决市政道路排水管网信息不足导致的管网改造困难问题,我们在改造之前应该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将排水管道的具体资料收集起来,开动所有相关维修人员,充分了解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现状,提升改造准确性。

首先,改造设计人员应该在改造方案拟定前,委派专业人员到即将接受维修的地区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已有的管线资料,结合知情人员对管道走向以及分布的描述,切实完善管线资料收集。

其次,改造设计人员应该对现有的管渠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仍然具有使用价值,将一部分具有可利用价值的管渠应用到排水管道改造中,减少管道成本也能减少管道开挖对于市民生活的影响[1]。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说明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说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说明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道路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保证道路正常使用和周边地区排水畅通。

首先,市政道路排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地势情况。

根据道路的坡度、高低差和地势等因素,确定道路的纵、横坡和路堤高程。

通过合理的设计,使道路上的雨水可以迅速排向下游水体或收集到相应的排水设施中。

其次,市政道路排水设计需要对道路的雨水排放进行规划。

根据该区域的气候特点和降雨频率,确定设计的排水系统容量和排水设施的布置。

一般情况下,采用雨水径流系数和频率分析的方法,计算出道路上雨水的流量和相应的排水设施的尺寸。

同时,市政道路排水设计需要对道路的雨水径流进行处理。

根据道路的功能和污水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对雨水进行沉淀和过滤,以防止道路的水质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此外,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日常维护和清洁。

设计合理的雨水排水系统,便于清扫机械进行道路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清洗。

同时,为了方便施工和维护,排水设施的布置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尺寸和交通流量,确保施工和维护的顺利进行。

最后,市政道路排水设计需要与其他相关设计进行协调和配合。

在道路设计、管线设计、路灯设计等方面,与排水设计进行交叉验证和整合,确保各项设计的协调一致和实施顺利。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总之,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各种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设计,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周边地区排水畅通。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因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损坏和交通事故,并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城中村改造配套市政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城中村改造配套市政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四册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2.19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32-2∞3)1.2.2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2.2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UGJ79-20⑵1.2.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23 《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年版1.2.24 《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版)1.2.25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1.2.26 《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1.2.27 《重庆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2000.04)1228《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1.2.29 《电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渝建【2019】434号1.2.30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2.31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大足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Hll-OlZOkHu-O3/01地块控规修改图。

(3)业主提供的Hll-OI/02地块建筑总图城中村改造配套市政道路工程1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依据1.1.1 业主与我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1.2设计规范、标准1.2.1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X)14-2021)1.2.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2)1.2.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5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O788-2O12)1.2.6 国标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2.8 《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2.9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l43-2010)1.2.1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11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1.2.1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2.1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rΓD33-2OI21.2.14 《混凝上和钢筋混凝上排水管》(GB/T11836-2009)1.2.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O1O∙2O1O)(2015版)1.2.1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76-2008)1.2.17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2.18 《建筑设计抗震设计规范》(GB5∞11-2011)(2016年版)中标注接入的规模,但无标高资料,正在落实中,下阶段补充完善.4、补充给水和燃气管线节点大样图,如R2-2、J2-2等处节点大样。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简述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简述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简述一、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1、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解决城市给排水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科学的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可给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用水环境,及时对城市中的废水污水进行排放清理,并确保水质的安全性。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膨胀扩展,生活、工业所需要的水资源及相应产生的需处理的污废水,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和环境的保护。

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给排水设计,有效合理的解决城市生产生活的供排水,保障城市的建设发展,保护水环境的安全,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

2、合理设计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及利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自身生活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市政给排水的合理设计,结合现今最新科技及材料的使用,有效控制城市水资源的浪费与消耗,保证供水安全,完善污废水的收集,处理,进而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进行市政给排水设计时,凭空想象是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这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生活中城市居民对水资源的使用状况,以节约用水为目标进行给排水设计,旨在提高居民的用水质量。

二、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主要问题1、给排水与城市用地规划之间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防洪规划设计存在着不协调、用地面积没有合理规划,以及管道与铺设规划不合理等多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同时这些因素也是制约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比较快,城市发展迅速,这就使得城市配套设施的要求逐渐升高,所以在城市用地竖向规划中便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主要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问题。

而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给排水系统的高程无法保证,所以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防洪减灾的要求,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第二章工程说明 (2)一、项目环境 (2)二、工程概况 (3)三、质量及工期 (3)第三章施工组织部署 (4)一、施工组织及施工任务安排 (4)第四章材料、机具及劳动力计划 (6)一、材料供应计划 (6)二、劳动力计划 (7)三、机具计划 (8)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8)一、施工总平面布置 (8)第六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9)一、排水工程 (9)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 (13)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3)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5)三、材料和设备质量保证体系 (16)第八章工程保修服务的承诺 (18)第九章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18)一、施工进度计划 (18)二、工期保证措施 (19)第十章管线及高压电线保护措施 (20)一、管线保护措施 (20)二、架空高压电线保护 (21)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 (21)第十二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2)一、施工安全目标 (22)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2)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招标文件及答疑纪要;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污水排入城市地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3、本工程现场踏勘实地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资料;4、本公司IS09002质量体系文件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5、本公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二、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及答疑纪要的各项条款的原则;2、遵循设计和标前会议原则,正确组织施工,确保质量合格;3、坚持招标文件和设计施工图中的技术规范的原则,确保产品使业主满意;4、实施“项目法”施工的原则;5、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本单位的实力,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专业化施工企业优势的原则;6、确保本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均满足业主的原则。

市政道路排水的优化设计措施

市政道路排水的优化设计措施

市政道路排水的优化设计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市政道路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是市政道路使用寿命、性能的重要保障,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市政道路的功能及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促进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道路上发挥重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就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引言社会进步带动了人们对基本设备设施的要求逐渐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便是其中一种。

如道路积水会增加交通隐患问题,导致车辆易发生液面滑移问题,路表面长期积水还会导致路基强度下降,甚至会导致整个路基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为此,从提高行车安全性、避免路面破坏等角度出发,需要加强给排水设计的合理分析。

给排水是城市道路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给排水工程具有多功能性特点,可避免暴雨天气引发的城市内涝,同时是有效处理污染排放的基础设施,可及时将生活、工业污水进行合理分离,避免水资源污染问题。

从根本上分析,给排水工程质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1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在城市运行中的作用在城市的正常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生活及生产污水、废水,还会在城市地面产生地面水,这些不同种类的水源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而消除这些影响就需要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了,这是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在城市运行中最直观的作用.一般来讲,排水系统主要由废水处理厂、排水管系统以及最终废水处理设施构成.这里面排水管系统是整个给排水系统中的运输通道,生产及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或者由自然现象产生的地面水将会通过排水管系统输送到指定位置.废水处理厂的任务就是把通过排水管道收集到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作为城市生活中的日常用水,这是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从这一点看,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不仅仅是把城市运行中不需要的废水排走,还承担着循环利用城市区域内水资源的重要任务.2市政道路排水施工关键步骤分析2.1测量放线以及开挖前准备对于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测量放线而言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测量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设计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求量,对于测量的控制点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增加,重点是找到排水工程中的基准点和管道的中线。

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要点

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要点

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要点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排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合理的排水设计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讨论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一些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

1. 沿线水文特征分析:在进行排水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道路及其周边地区的水文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包括降雨数据、地形、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道路周围的洪水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排水措施。

2. 排水系统的选择:根据道路的规模和性质,需要合理选择排水系统。

常用的排水系统包括表面排水系统和地下排水系统。

对于小型道路,可以采用简单的表面排水系统,如沟渠、坡面排水等。

而对于大型道路和高速公路,通常需要建立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管网、排水井等。

3. 设计合理的纵、横坡:在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中,纵横坡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

纵坡应根据道路的长度和降雨强度来确定,以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向排水设施。

横坡则应根据道路的横断面和排水要求来设计,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

4. 设计合理的排水设施: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由多个排水设施组成,包括沟渠、雨水管网、排水井等。

在设计这些排水设施时,应根据道路的地理特征和排水需求来确定其结构和布局。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施的维护和清理方便性,以保证排水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5. 考虑环境保护:在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水和污染物,并采取措施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还应尽量保护道路周围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中,还有许多其他要点需要注意,如地下水位的影响、道路的密封性等。

上述要点仅是帮助读者入门,实际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时,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总之,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市政道路改造排水设计要点及对策

市政道路改造排水设计要点及对策

路桥科技177 市政道路改造排水设计要点及对策孙素银(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本文从拟改造市政道路排水设施问题展开论述,对市政道路改造排水设计要点及对策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提供多方案比选,为广大设计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雨水设施改造;污水设施改造;方案比较市政道路下的排水设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大,导致雨水产流量增加;另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国内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导致城市内涝和积水现象频现,对城市的安全运行甚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同时,城市的一些区域,由于雨污水管道混接、错接,以及污水管道的渗漏、错口、破裂、变形等病害,导致管道堵塞、渗漏或过流能力不足,污水冒溢路面或流入水体,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基于此,市政道路改造中的排水设计就尤为重要,其改造方案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整个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效果,更关系到城市安全和水环境达标。

1 现状排水设施问题分析 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总结,拟改造市政道路的现状排水设施,雨水设施主要是设计标准普遍偏低,抗涝能力差。

由于拟改造道路下的现状雨水设施大都建设年代较早,采用的设计标准较低,特别是《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修订版颁布,取消了管渠折减系数m,极大地增加了计算雨水量。

加之国内很多地市为应对城市化发展和极端天气等,对暴雨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修订,并提高了设计雨水重现期标准和雨水径流系数,导致现状雨水管涵过流能力绝大部分低于现行设计标准和规划要求[1]。

污水设施主要是雨污水混接、错接。

在老路设计时,道路两侧地块大都没有开发,设计雨污水预留管位置和高程无法与后期地块排水妥善衔接。

特别是两侧商业用房,其污水管往往是就近接入排水预留井,导致错接、混接[2]。

另外,部分老路还存在因污水下游管道建设滞后而导致的污水临时接入雨水管道排放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改造排水设计随着新标准的提出,以及城市的复杂性增加,市政道路改造和排水设计工程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现状设施做好改造工作,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完美地构建排水管渠等设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章以深圳市龙华区排水改造工程为例,根据中心城区的雨水排水设施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现状雨水管渠利用与改造措施以及收水措施的改造,以期为市政道路改造排水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

标签:道路改造;排水设计;改造意见;收水改造Abstract:With the putting forward of the new standard and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the city,how to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present facilities operate well in the municipal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drainage design project,and on the basis of not increasing the cost significantly,perfect construction of drainage pipes and other faciliti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solved. Taking the drainag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Longhua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as an example,an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ain water drainage facilities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til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rainwater pipes and drains as well as the re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water collection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municipal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drainage project,thereby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safe travel of urban residents.Keywords:road reconstruction;drainage design;renovation opinion;water harvesting reform1 中心城区雨水排水设施现状本项目油园路、油园路东延段、松华路、新康路、水斗富豪新村路、中裕冠大道有现状雨污合流管道,管道有积淤堵塞情况,路面有龟裂、不均匀沉降情况,导致路面积水,无法及时排走。

因村内设施不完善,周边居民、商户污水出户管直接排入雨水口,造成空气异味,排污不及时的甚至出现飞虫,空气恶臭,严重影响居民居住环境;现状部分雨水口堵塞严重,布置不合理,箅子和井盖有开裂破坏现象。

道路上有现状给水管,位于人行道上,对本次排水改造影响较小,部分道路有现状电力、通信管道,且排列不规则,村内巷道有乱拉乱搭现象,存在安全隐患,且对管道改造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

2 现状雨水管渠利用与改造措施2.1 改造标准(1)设计重现期采用3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8,地面集水时间用10分钟。

(2)有山洪汇入的地方,流量计算采用广东省水利厅推求的简化经验公式(Q=KF0.84)进行计算,简化的经验公式为:QP=C2H24PF0.84=0.05×180×2.42×F0.84=21.78F0.84(m3/s)式中:F为汇水面积,以平方公里计。

对于不符合新标准的旧雨水渠系统,考虑现有旧路改造的实际情况,如管线的复杂性、紧密性和距离有限性,提出了新的改造标准。

新改造标准大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般区域内需要符合2a至3a雨水标准,重要干线公路和重要区域需要达到3a至5a雨水标准,并根据推算,2a暴雨的设计强度比1a暴雨的设计强度增加了大约百分之十七,3a的暴雨设计强度则增加了约百分之二十七,在2a的强度上再增加了百分之十,由此来满足新的排水要求,而5a暴雨的设计强度比2a暴雨的设计强度还要增加约百分之十九,比之3a暴雨设计的强度也增加了约百分之十。

(3)新建雨水管道最小管径采用DN600,雨水管连接管管径采用DN300;污水管道最小管径采用DN400。

2.2 改造原则管道改造随着道路改造逐步升级和完善,管道的新旧结合改造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并将管道改造与雨水渗漏,储存,利用等工程措施相结合,促进雨水利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程度地达到雨水排水要求的原则。

(1)现状道路已经有一条排水管,为了充分利用现状排水管道资源,降低造价;本次设计考虑新建雨水管道进行雨污分流;污水管道不另行设计,将现状雨污合流管经改造清淤后作为污水管道。

(2)對于道路现状合流管道建设年代久远、堵塞严重、管径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考虑将其拆除,并在道路上同时新建雨、污水管道。

新建的雨水管及现状污水管道排入下游水管道时,应对下游一定范围的现状管道进行清淤、疏通,保证排水顺畅。

(3)按照最新的行业标准和要求对车行道上检查井井圈进行加固,根据最新规范、标准按荷载要求更换检查井井盖,并安装防坠网,所选用的球墨铸铁井盖应具备防滑、防盗、防位移、防噪等功能。

合理布置雨水口,根据所处的位置及周边环境选择不同型式的雨水口,有必要时应设置截污框。

尽量避免井盖位于车辙位置防止井盖损坏;道路有双向横坡时,不建议将井盖设计在道路中线位置,由此保证道路整体美观及车辆通过井盖时的舒适度。

2.3 具体改造方案结合区域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和组合,以适应现有措施,经济合理地提高现有管道的排水能力,而不是盲目拆除和新建。

改造的措施主要是以下措施:(1)新建雨水管道。

a.油园路在道路西侧机动车道下新建一条管径为DN600雨水管,就近排入现状道路附近排水明渠。

b.油园路东延段在道路西側机动车道下新建一条管径为DN600雨水管,就近排入现状道路附近排水明渠。

c.松华路设计起点至K0+120在道路北侧机动车道下新建一条管径为DN600雨水管,排水至油松路现状DN800雨水管;K0+160至设计终点在道路西侧机动车道下新建一条管径为DN600雨水管,排水至工业路现状DN1200雨水管。

d.新康路在道路西北侧机动车道下新建一条管径为DN600雨水管,排水至东环二路现状DN800雨水管。

e.水斗富豪新村路在道路南侧机动车道下新建一条管径为DN600雨水管,排水至东环二路现状DN800雨水管。

f.中裕冠路在道路东侧机动车道铺设下新建一条管径为DN600-DN1000雨水管,排水至工业路现状2000X1500雨水箱涵。

(2)排水预留管。

片区排水改造的预留管与新建道路的预留管存在一定差异。

常规路段可根据现状道路两侧路口设置预留支管,预留间隔不大于120m,以满足两边地块雨水接驳排放,预留支管管径DN600。

但作为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有些道路两侧地块已有排水系统较混乱,故在改造预留时,应结合道路地块已有排水系统,将周边地块雨、污水管就近接入道路雨、污水管道,当遇到小区支管较多时,可考虑将其用管道收集后再排入道路雨水系统。

(3)改造工程的管线综合设计。

改造项目的特殊性在于哪些市政管线可以保留利用,哪些管线需要拆除新建,这些都必须结合规划、周边需求情况及管道的承担能力及功能是否完善等情况综合考虑。

由此势必存在新建管线与保留的现状市政管线平面位置、竖向空间是否冲突,是否符合间距要求,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施工的可行性,是否有充足的工作面以及工作面较窄时是否需要考虑支护措施,采取什么型式的支护措施等等因素,均需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因此改造工程的管线综合设计尤为重要。

本项目保留现状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在道路另一侧新建雨水管,现状管道一侧车行道可继续保留交通通行功能,因道路均为支路,车行道较窄,在保留一侧通行的情况下,另一侧管沟开挖时,为保证施工安全、车辆通行安全,设计采用钢板桩支护,避免放坡开挖造成工作面的扩大。

片区内现状管线较多,乱拉、乱埋情况严重,现场情况可能与物探资料存在出入,施工前应对计范围内进行试挖,探明地下管线,避免造成对现状管线的破坏,甚至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设计管线综合时,应明确现状管线的用途、走向、规格,在管线发生交叉时,按照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易弯曲让不易弯曲,临时让永久,工程量小让工程量大原则处理。

在管线覆土及间距不满足要求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与片区内其他项目的衔接。

排水改造还应注意与项目范围内或周边区域其他项目的衔接,这也是往往容易忽视一点。

在项目调研、设计阶段,应及时征求各单位、部门意见,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跟进落实,主动收集资料,避免重复建设或与其他项目无法顺接造成设计方案重大修改。

在明确几个项目同时在进行时,应全阶段跟踪,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设计时合理考虑施工时序,防止不必要的浪费。

3 收水设施的改造市政道路上的雨水渠系统的标准已经提高,排水能力也有所增加,雨水出口等相关集水设施也需要相应增加,否则管道改造就没有意义。

特别是在改造初期,市政道路雨水管符合3a排水要求,旧区或集水区单位雨水管系仍为1a标准,超常雨水经地表径流排入市政道路,市政道路的取水口被用来收集水,容易造成雨水堆积影响城市交通。

因此,在市政道路上增设雨水出口尤为重要。

本项目雨水口按规范标准建设,拆除原排入合流管道的连接管,就近接入雨水系统;在巷道口和主要出入口按道路竖向布置雨水口,避免积水。

无条件的地方考虑新建排水边沟作为收水设施,布置收水盖板,防止乱排乱倒,并保证安全,边沟就近排入水体或者接入雨水系统。

4 结束语城市道路雨水渠系统的要求已然提高,必须改进雨水排水渠道来满足现在城市道路的新改造标准和新改造计划,根据新标准和原则,选取符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案,在道路,土地利用,绿地景观,河流防洪等设计中相互协调配合,并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结合,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除了需要采取一种或多种方式的排水改造措施之外,还应该做好收水设施的改造,以匹配新的集水要求,这一举措的合理搭配才能真正实现城市道路的雨水排水设施的完整建设,促进城市的安全发展,保障居民的安全出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