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90 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1
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1]
![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739ab05977232f60ddcca1fe.png)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Norm on Acoustical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 Barriers目次前言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名词术语 (1)4.声屏障的声学设计 (3)5.声屏障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3)6.声屏障工程的环保验收 (20)附录A(规范性附录)反射声修正量△Lr的计算 (22)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频率fe的计算 (26)附录C(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27)前言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6条“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本规范的附录A、B是规范性附录。
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
参加单位: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市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宜兴南方吸音器材厂、北京市政工程机械厂。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等工程,公路、铁路等其他户外场所的声屏障也可参照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规范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款,与本规范同效。
GB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GBJ47--83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GBJ75--84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785--83 声级计GB/T3947--1996 声学名词术语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5173--94 声校准器GB/T17181--1999 积分平均声级计HJ/T2.4-- 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 规范 规程 指南一览表

45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设计
46
桥隧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4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48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49
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
50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51
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
52
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
5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54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55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实施日期 2015/5/1
2008/7/1 2013/5/1 2011/7/1 2013/2/1 2017/9/1 2017/9/1 2012/8/1 2013/3/1 2011/12/1 2017/9/1 2015/12/1 2004/10/1
2005/11/1
2004/10/1
2007/12/1 2015/12/1 2007/12/1 2007/7/1 2016/3/1 2015/12/1 2004/11/1 2010/7/1 2014/8/1 2014/8/1 2014/8/1 2004/12/31 2006/10/1 2006/9/1
与《公路工程抗震规范》不一致的,以后者为准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JTJ 00596)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T F83-012004) 交公路发〔1996〕612号 交工发〔1992〕65号 交工发〔1992〕65号 交公路发〔1996〕610号 交设字〔1997〕134号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
噪声第九章-声屏障

3、提高声衰减效果
一般情况下,当声源位置较高,而接收 区域较低时,声屏障对声音的衰减较果最好 ,例如在高架公路或立效桥上设置声屏障, 此时由于利用了高速公路和立交桥本身的高 度来提高屏障的有效高度,可以增大声屏障 的阴影区域。
3、提高声衰减效果
(3)声屏障的形式对声衰减的效果也有很大的 影响。如果在声屏障的顶端向声源方向伸出一个 挑檐,就相当于将整个声屏障向声源方向移动, 可以有效地增加阴影区域的深度和面积。这在声 屏障不能靠声源过近的情况,如道路两侧,是非 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十分常用的方法。
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 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 到视觉满意。目前常用的声屏障大体上可分 为下面几大类:
二、声屏障的种类
A:吸隔声板组装类声屏障 (1)金属类声屏障 (2)非金属类声屏障(透明、非透明)
二、声屏障的种类
B:砌体砌筑类声屏障 (1)预制构件砌筑生态声屏障 (2)普通砌体砌筑生态声屏 (3)砌体类一般声屏障
使用于各种场合的声屏障的比赛。
6. 国内外声屏障的发展对比
(5) 中国
我国1992年在贵州的贵黄高速公路上安装了百 米试验性声屏障,随后各大城市纷纷采用声屏障来 控制道路交通噪声。虽然主要从保护对象的实际出 发进行设计,但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有时声学设 计上甚至要牺牲某些可能达到的指标,以保证道路 声屏障的整体效果。道路声屏障的研究与设计对城 市“峡谷 效应的探讨、城市声环境的改善具有长 远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逐步完善 道路声屏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一、声屏障的基本原理
❖反射声
▪ 两侧均建有声屏障,声波在声屏障之间多次反 射,并绕过声屏障到达受声点,减少IL;
▪ 由反射引起的IL损失量称为反射声修正量
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1](可编辑修改word版)
](https://img.taocdn.com/s3/m/e941202d4afe04a1b071deca.png)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Norm on Acoustical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 Barriers目次前言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名词术语 (1)4.声屏障的声学设计 (3)5.声屏障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3)6.声屏障工程的环保验收 (20)附录A(规范性附录)反射声修正量△Lr的计算 (22)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频率fe 的计算 (26)附录C(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27)前言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 36 条“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本规范的附录 A、B 是规范性附录。
附录 C 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
参加单位: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市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宜兴南方吸音器材厂、北京市政工程机械厂。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 2004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等工程,公路、铁路等其他户外场所的声屏障也可参照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规范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款,与本规范同效。
GB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GBJ47--83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GBJ75--84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785--83 声级计GB/T3947--1996 声学名词术语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5173--94 声校准器GB/T17181--1999 积分平均声级计HJ/T2.4-- 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声学测量第4章 测量规范与标准

2.测量仪器的准备
(1)按测量流程及要求配备所需仪器 在进行任何声学测量前, 首先应明确测量的对象和目的以及为达此目的所必需的测量数 据,同时编制测量计划。 (2)测量仪器状态检查及校验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仪器使 用前及使用后都要进行校准。 (3)测量系统的预连接及试运行 完成以上两项准备工作后,为 了确保现场测量的顺利进行,需要预演实际测量过程。 (4)附件的准备 声学仪器通常有各种附件,正确选用这些附件, 可以避免环境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并满足其他测量需 要。
3.国际标准组织(ISO)
(1)ISO/TR 389.5—1998 声学 校正听力设备的基准零级8~16k Hz频率范围内的纯音的等效阈声压级 (2)ISO 532—1975声学 响度级的计算法 (3)ISO 717.1—1996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标定 第1部 分:空气声隔声 (4)ISO 1000—1998SI单位及其倍数单位和其他单位应用的建议 修改1 (5)ISO 1683—1983声学 基准声学量 (6)ISO 3740—2000声学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 基本标准使 用导则 (7)ISO 3741—1999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混响室 精密法
3.国际标准组织(ISO)
(8)ISO 3741.1—2001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混响 室精密法 技术勘误1 (9)ISO 3745—2003声学 用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消声 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 (10)ISO 3747—2000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现场 比较法 (11)ISO 14163—1998声学 消声器噪声控制指南 (12)ISO 15667—2000声学 采用隔声罩和隔声小室的噪声控制 指南 (13)ISO 16832—2006声学 利用类别法定义噪声等级
声屏障施工方案

兰渝铁路夏〔官营〕至广〔元〕段LYS-3标声屏障施工方案复核:中铁七局兰渝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工区2021年04月目录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工法及工艺 (2)1.施工方案 (2) (2)〔1〕人工挖孔桩 (2)〔2〕底板 (4)〔3〕型钢立柱等上部结构安装 (4)四、施工进度安排及人员、设备配置 (4) (4)2.人员、设备配置 (5)五、质量技术、质量要求 (5)1.声屏障主控工程 (5) (6)六、平安保证措施 (6)七、确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的措施 (7)新建兰渝铁路工程声屏障施工方案一、概述〔一〕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212、?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213、?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07-2021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035、?建筑地震设计标准?GB50011-20216、?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94-20217、?声屏障声学设计及测量标准?HJ/T90-20048、?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夏官营至广元段初步设计批复?〔铁鉴函【2021】1543号〕。
〔二〕设计参数1、声屏障沿线方向的敏感点端部向外适当延长。
2、路基上吸声材料高2.5m。
(完整版)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1]
![(完整版)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f4613a55ce2f0066f53322f5.png)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Norm on Acoustical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 Barriers目次前言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名词术语 (1)4.声屏障的声学设计 (3)5.声屏障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3)6.声屏障工程的环保验收 (20)附录A(规范性附录)反射声修正量△Lr的计算 (22)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频率fe的计算 (26)附录C(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27)前言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6条“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本规范的附录A、B是规范性附录。
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
参加单位: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市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宜兴南方吸音器材厂、北京市政工程机械厂。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等工程,公路、铁路等其他户外场所的声屏障也可参照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规范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款,与本规范同效。
GB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GBJ47--83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GBJ75--84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785--83 声级计GB/T3947--1996 声学名词术语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5173--94 声校准器GB/T17181--1999 积分平均声级计HJ/T2.4-- 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与测量规范》

UDC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90—2004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Norm on Acoustical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 Barriers2004—07—12发布2004—10—01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目次前言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名词术语 (1)4.声屏障的声学设计 (3)5.声屏障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3)6.声屏障工程的环保验收 (20)附录A(规范性附录)反射声修正量△L r的计算 (22)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频率f e的计算 (26)附录C(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27)前言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6条“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本规范的附录A、B是规范性附录。
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
参加单位: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市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宜兴南方吸音器材厂、北京市政工程机械厂。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2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等工程,公路、铁路等其他户外场所的声屏障也可参照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规范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款,与本规范同效。
GB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GBJ47—83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 GBJ75—84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 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785—83 声级计 GB /T3947—1996 声学名词术语GB /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 /T15173—94 声校准器 GB /T17181—1999 积分平均声级计HJ /T2.4—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声屏障分项工程验收规范

声屏障分项工程验收规范目录1 基本规定 (1)1.1 一般规定 (1)1。
2 工程质量验收 (1)2 声屏障 (2)2.1 一般规定 (2)2。
2 螺栓预埋件 (2)2.3 H型钢柱 (3)2.4 声屏障板 (4)2.5 附录 (6)1基本规定1.1一般规定1.1.1声屏障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1.1.2声屏障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检查记录可按本规范附录A规定的格式执行。
1.1.3声屏障工程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单位应对采用的设备、器材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应经监理单位检查认可;2.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设备、器材及构配件,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用于施工;3.新材料、新设备、新器材等设备、器材的进场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提供安装、使用、维修、试验及合同规定的有关文件、检测报告等。
1.1.4声屏障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1.2工程质量验收1.2.1声屏障制作、安装分项工程应按具体情况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次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1.2.2声屏障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4.设计图、竣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文件;5.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6.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及相关检测报告等;7.施工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加工、安装自检记录,分项工程的验收记录;8.其他文件和记录等。
1.2.3监理(建设)单位在收到施工方的竣工验收报告(含相关环境噪声监测报告)30天内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并在验收后7天内给出批准或提出修改意见,施工方按要求修改,并承担合同规定的费用。
环境噪声标准汇总

环境噪声标准汇总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 3222-1994 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3450-2006 铁道机车和动车组司机室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3767-1996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GB/T 3768-1996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T 3871.8-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8部分:噪声测量GB/T 4129-2003 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标准声源的性能要求与校准GB/T 4214.1-2000 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569-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4964-1985 内河航道及港口内船舶辐射噪声的测量GB/T 4980-2003 容积式压缩机噪声的测定GB/T 5111-1995 声学铁路机车车辆辐射噪声测量GB/T 5265-1985 水下噪声测量GB 5979-1986 海洋船舶噪声级规定GB 5980-2000 内河船舶噪声级规定GB/T 5898-2004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噪声测量方法工程法GB/T 6404.1-2005 齿轮装置的验收规范第1部分:空气传播噪声的试验规范GB/T 6881.1-2002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室精密法GB/T 6881.2-2002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1部分:硬壁测试室比较法GB/T 6881.3-2002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2部分:专用混响测试室法GB/T 6882-1986 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GB/T 7111.1-2002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7111.2-2002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2部分:纺前准备和纺部机械GB/T 7111.3-2002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3部分:非织造布机械GB/T 7111.4-2002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4部分:纱线加工、绳索加工机械GB/T 7111.5-2002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5部分:机织和针织准备机械GB/T 7111.6-2002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6部分:织造机械GB/T 7111.7-2002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7部分:染整机械GB 9660-19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T 9661-19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T 10069.1-2006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GB/T 10894-2004 分离机械噪声测试方法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 12349-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 12523-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T 12524-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 12525-19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4227-2006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4259-1993 声学关于空气噪声的测量及其对人影响的评价的标准的指南GB/T 14365-1993 声学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GB/T 14366-1993 声学职业噪声测量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评价GB/T 14574-2000 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GB/T 14623-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 14892-200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6169-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6170-1996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GB/T 16404-1996 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1部分:离散点上的测量6B/T 16404.2-1999 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2部分:扫描测量GB/T 16538-1996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使用标准声源简易法GB/T 16539-1996 声学振速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用于封闭机器的测量GB/T 17213.14-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第8-2部分:噪声的考虑实验室内测量液动流流经控制阀产生的噪声GB/T 17213.15-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第8-3部分:噪声的考虑空气动力流流经控制阀产生的噪声预测方法GB/T 17213.16-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第8-4部分:噪声的考虑液动流流经控制阀产生的噪声预测方法GB/T 17247.1-2000 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1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GB/T 17247.2-1998 声学户外声传播的衰减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GB/T 17248.1-2000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测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基础标准使用导则GB/T 17248.2-1999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一个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GB/T 17248.3-1999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现场简易法GB/T 17248.4-1998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由声功率级确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的发射声压级GB/T 17248.5-1999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环境修正法GB/T 17249.2-2005 声学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指南第2部分:噪声控制措施GB/T 17250-1998 声学市区行驶条件下轿车噪声的测量GB/T 18022-2000 声学1~10MHz频率范围内橡胶和塑料纵波声速与衰减系数的测量方法6B/T 18313-2001 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空气噪声的测量GB/T 18697-2002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T 18698-2002 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GB/T 19052-2003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噪声测试规范起草和表述的准则GB/T 19118-2003 农用运输车噪声测量方法GB/T 19512-2004 声学消声器现场测量GB/T 19513-2004 声学规定实验室条件下办公室屏障声衰减的测量GB 19606-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GB 19757-200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GB 19872-2005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噪声限值GB/T 19886-2005 声学隔声罩和隔声间噪声控制指南GB 19997-2005 谷物联合收割机噪声限值GB 20062-2006 流动式起重机作业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HJ/T 90-2004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声屏障分项工程验收要求要求规范

实用标准文档声屏障分项工程验收规范实用标准文档目录1 基本规定 (1)1.1 一般规定 (1)1.2 工程质量验收 (1)2 声屏障 (2)2.1 一般规定 (2)2.2 螺栓预埋件 (2)2.3 H型钢柱 (3)2.4 声屏障板 (4)2.5 附录 (6)实用标准文档1基本规定1.1一般规定1.1.1声屏障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1.1.2声屏障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检查记录可按本规范附录A规定的格式执行。
1.1.3声屏障工程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单位应对采用的设备、器材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应经监理单位检查认可;2.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设备、器材及构配件,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用于施工;3.新材料、新设备、新器材等设备、器材的进场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提供安装、使用、维修、试验及合同规定的有关文件、检测报告等。
1.1.4声屏障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
1.2工程质量验收1.2.1声屏障制作、安装分项工程应按具体情况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次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
1.2.2声屏障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4.设计图、竣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文件;5.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6.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及相关检测报告等;7.施工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加工、安装自检记录,分项工程的验收记录;8.其他文件和记录等。
实用标准文档1.2.3监理(建设)单位在收到施工方的竣工验收报告(含相关环境噪声监测报告)30天内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并在验收后7天内给出批准或提出修改意见,施工方按要求修改,并承担合同规定的费用。
京昆高速石太北线石家庄段工程

京昆高速石太北线石家庄段工程环境碍事评价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石太北线石家庄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北京—昆明高速公路的组成局部,主线起点位于京昆高速公路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阳桥枢纽互通,往西跨滹沱河,经鹿泉畜牧养殖场北侧,在邓村和灰北村之间跨越石津灌渠,经李村镇北,在白沙村南跨京赞公路和石闫公路,经胡庄村西,牛庄村南,东焦村南,王庄村南跨越冶河,经高家庄村西,库隆峰村东,南石门村,矿区畜牧良种场北,小作电石厂北侧,往西经桃王庄、曹家庄、辛庄、洪河槽,在山西省的杨树庄四面与山西省的京昆高速山西省界平定至阳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段相接。
路线主线建设里程62.60公里,石家庄支线建设里程9.589公里,西柏坡支线建设里程15.322公里,共计87.511公里。
推举方案路线全长km,主线采纳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支线采纳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京昆高速公路石太北线石家庄段起点至西柏坡互通段设计速度采纳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西柏坡互通至冀晋界段设计速度采纳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5米。
西柏坡支线设计速度采纳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石家庄支线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8米。
要紧工程量为:全线共设长隧道2座、中隧道4座、短隧道15座、特大桥3座、大桥21座、不离式立交19座、互通立交11座、天桥6座、通道43座、效劳区3处,匝道收费站5处,养护工区2处,信息治理中心1处,另设主线收费站2处。
2要紧环境咨询题施工期要紧环境咨询题①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的碍事;②施工噪声、扬尘对周边敏感点的碍事;③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导致的碍事。
运营期要紧环境咨询题①交通运营对工程区周边及敏感点环境噪声的碍事;②车流量增大对工程区周边及敏感点环境空气的碍事;③景瞧改变及工程运营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碍事;④工程运营对周边居民的碍事。
基于PKPM-SoundOut的建筑声环境模拟分析

基于 PKPM-SoundOut的建筑声环境模拟分析摘要:在变电站建造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周围居民不受建筑施工的噪音影响,优化施工方案。
本文采用PKPM-SoundOut软件,对建筑物周围噪声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范围内典型监测点各个时间段的噪声值,为建筑物周围噪声环境的优化奠定基础。
经实验,PKPM-SoundOut软件模拟分析出的结果可为变电站施工噪音优化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噪声环境;建筑声模拟;PKPM0 引言为深入践行国家提倡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推动输变电工程建设由传统模式向绿色建造方式转型升级,贯彻3060“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安装、机械化施工、环保型作业”的建设方针。
深入推进输变电工程高质量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有效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PKPM-SoundOut为满足中国绿色建筑标准而定制合作研发的一款软件,属于PKPM绿色建筑系列软件之一,是实现绿色建筑系列软件中室内、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的专业软件。
该软件是国内目前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最常用的声环境模拟软件,用于评估建筑周边噪声分布情况以及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该软件具有噪声控制、优化设计功能,结果可靠,品质保证。
本文通过PKPM-SoundOut软件,对建筑物周围噪声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范围内典型监测点各个时间段的噪声值,为建筑物周围噪声环境的进行优化。
1 建筑概况本文以实际110kV半户内型变电站作为设计原型,展开模拟分析,站内总共3座建筑物。
2 标准详情2.1 评价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中有关室外声环境的具体要求如下:8.2.6 场地内的环境噪声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环境噪声值大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且小于或等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得5分。
HJT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精心整理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NormonAcousticalDesignandMeasurementofNoiseBarriers目次前言123456附录附录附录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6条“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本规范的附录A、B是规范性附录。
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
参加单位: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北1.1.GB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GBJ47--83混响室法--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GBJ75--84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785--83声级计GB/T3947--1996声学名词术语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5173--94声校准器GB/T17181--1999积分平均声级计HJ/dB(1)3.2 A计权声[压]级(LpA,LA)A-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3.3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LAeq,T,Leq)equivalent[A-weightedcontinuous]sound [pressure]level在规定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计权]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单位为分贝(dB)。
等效声级的公式是dB(2)式中:LAeq,T--等效声级,dBT--指定的测量时间,当A3.1/3一种专门设计的立于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声学障板,它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声源和特定保护位置(或区域)设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Norm on Acoustical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 Barriers目次前言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名词术语 (1)4.声屏障的声学设计 (3)5.声屏障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3)6.声屏障工程的环保验收 (20)附录A(规范性附录)反射声修正量△Lr的计算 (22)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频率fe的计算 (26)附录C(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27)前言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6条“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本规范的附录A、B是规范性附录。
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
参加单位:青岛海洋大学物理系、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市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宜兴南方吸音器材厂、北京市政工程机械厂。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和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1.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等工程,公路、铁路等其他户外场所的声屏障也可参照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规范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款,与本规范同效。
GB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GBJ47--83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GBJ75--84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GB3785--83 声级计GB/T3947--1996 声学名词术语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5173--94 声校准器GB/T17181--1999 积分平均声级计HJ/T2.4-- 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名词术语本规范采用下列名词定义3.1 声压级 (Lp) sound pressure level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单位为分贝(dB):dB (1)式中: p-- 声压,Pap0--基准声压, 20μPa3.2 A计权声[压]级(LpA,LA)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3.3 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 (LAeq,T,Leq) equivalent [A-weighted level]pressure[sound ]continuous在规定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计权]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单位为分贝(dB)。
等效声级的公式是dB (2)式中:LAeq,T--等效声级,dBT--指定的测量时间,pA(t)-- 噪声瞬时A[计权]声压,Pap0--基准声压,20μPa当A[计权]声压用A声级LpA (dB)表示时,则此公式为3.4 最大声[压]级(Lpmax) 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在一定的测量时间内,用声级计快档(F)或慢档(S)测量到的最大A计权声级、倍频带声压级或1/3倍频带声压级。
3.5 背景噪声 background noise当测量对象的声信号不存在时,在参考点位置或受声点位置测量的噪声。
本规范中所指的测量对象一般指采用声屏障来控制的噪声源。
.3.6 声屏障 noise barriers一种专门设计的立于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声学障板,它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声源和特定保护位置(或区域)设计的。
3.7 声屏障插入损失(IL) insertion loss of noise barriers在保持噪声源、地形、地貌、地面和气象条件不变情况下安装声屏障前后在某特定位置上的声压级之差。
声屏障的插入损失,要注明频带宽度、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特性。
例如声屏障的等效连续A计权插入损失表示为ILPAeq。
3.8 吸声系数(α)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在给定的频率和条件下,分界面(表面)或媒质吸收的声功率,加上经过界面(墙或间壁等)透射的声功率所得的和数,与入射声功率之比。
一般其测量条件和频率应加说明。
吸声系数等于损耗系数与透射系数之和。
3.9 降噪系数(NRC) 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 在250、500、1000、2000Hz测得的吸声系数的平均值,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末位取0或5。
(3)3.10 传声损失(TL) sound transmission loss屏障或其它隔声构件的入射声能和透射声能之比的对数乘以10,单位是分贝:)4(式中:Ei--入射声能;Et--透射声能。
3.11 计权隔声量(Rw) weighted sound reduction index隔声构件空气声传声损失的单一值评价量,它是由100~3150Hz的1/3倍频带的传声损失推导计算出来的。
声屏障的设计中,为避免由声屏障透射声能量影响声屏障的实际降噪效果,通常采用具有一定传声损失的结构。
声屏障的空气声隔声量可采用100~3150Hz1/3倍频带的平均隔声量或计权隔声量来评价。
4 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声屏障是降低地面运输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般3~6m高的声屏障,其声影区内降噪效果在5~12dB之间。
4.1 声学原理当噪声源发出的声波遇到声屏障时,它将沿着三条路径传播(见图1.a):一部分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达受声点;一部分穿透声屏障到达受声点;一部分在声屏障壁面上产生反射。
声屏障的插入损失主要取决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沿这三条路径传播的声能分配。
4.1.1 绕射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达受声点的声能比没有屏障时的直达声能小。
直达声与绕射声的声级之差,称之为绕射声衰减,其值用符号△Ld表示,并随着Φ角的增大而增大(见图1.b)。
声屏障的绕射声衰减是声源、受声点与声屏障三者几何关系和频率的函数,它是决定声屏障插入损失的主要物理量。
.图1 声屏障绕射、反射路径图4.1.2 透射声源发出的声波透过声屏障传播到受声点的现象。
穿透声屏障的声能量取决于声屏障的面密度、入射角及声波的频率。
声屏障隔声的能力用传声损失TL来评价。
TL大,透射的声能小;TL小,则透射的声能大,透射的声能可能减少声Lt用符号Δ透射引起的插入损失的降低量称为透射声修正量。
屏障的插入损失,表示。
通常在声学设计时,要求TL--△Ld≥10dB,此时透射的声能可以忽略不计,即△Lt≈0。
4.1.3 反射当道路两侧均建有声屏障,且声屏障平行时,声波将在声屏障间多次反射,并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受声点,它将会降低声屏障的插入损失(见图1.c),由反射声波引起的插入损失的降低量称之为反射声修正量,用符号△Lr表示。
为减小反射声,一般在声屏障靠道路一侧附加吸声结构。
反射声能的大小取决于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α,它是频率的函数,为评价声屏障吸声结构的整体吸声效果,通常采用降噪系数NRC。
4.2 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4.2.1 绕射声衰减△Ld的计算4.2.1.1 点声源当线声源的长度远远小于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时(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大于线声源长度的3倍),可以看成点声源,对一无限长声屏障,点声源的绕射声衰减为:)5(.菲涅耳数, N--m声波波长,λ--d--声源与受声点间的直线距离,mA--声源至声屏障顶端的距离,mB--受声点至声屏障顶端的距离,m若声源与受声点的连线和声屏障法线之间有一角度β时,则菲涅耳数应为N(β)=Ncosβ工程设计中,△Ld可从图2求得图2 声屏障的绕射声衰减曲线4.2.1.2 无限长线声源,无限长声屏障当声源为一无限长不相干线声源时,其绕射声衰减为:(6)式中:f--声波频率,Hzδ= A+B-d为声程差,mc--声速,m/s4.2.1.3 无限长线声源及有限长声屏障△Ld仍由公式(6)计算。
然后根据图3进行修正。
修正后的△Ld取决于遮蔽角β/θ。
图3(a)中虚线表示:无限长屏障声衰减为8.5dB,若有限长声屏障对。
6.6dB,则有限长声屏障的声衰减为92%应的遮蔽角百分率为图3 有限长度的声屏障及线声源的修正图4.2.2 透射声修正量△Lt的计算透射声修正量△Lt由下列公式计算:(7)4.2.3 反射声修正量△Lr的计算反射声修正量取决于声屏障、受声点及声源的高度,两个平行声屏障之间的距离,受声点至声屏障及道路的距离以及靠道路内侧声屏障吸声结构的降噪系数NRC,具体步骤见规范性附录A。
障碍物声衰减的确定4 .2.4.如果在声屏障修建前,声源和受声点间存在其他屏障或障碍物,则可能产生一定的绕射声衰减,由它们产生的声衰减称之为障碍物声衰减,用符号△LS表示。
△LS由4.2.1,4.2.2和4.2.3来确定。
4.2.5 地面吸收声衰减的确定如果地面不是刚性的,则会对传播过程中的声波产生一定的吸收,从而会使声波产生一定的衰减。
由地面吸收产生的声衰减称之为地面吸收声衰减,用符号△LG 表示。
图4 地面吸收声衰减4.2.5.1 地面吸收声衰减△LG通常应由现场测量得到。
具体测量方法是:在地面上方1.5m和6--7.5m高处设两个测点,同时测量现场有声源的倍频带(中心频率250--2000Hz)或1/3倍频带(中心频率200--2500Hz)的频带声压级或A计权声级。
两测点声压级或A声级之差即为△LG。
若现场声源不存在(如未建道路),则可采用人工声源,但必须测量倍频带或1/3倍频带声压级,以便对未来声源的A计权△LG进行计算。
来确定。
4若现场测量有困难,可由图2 .5.2.4.图4中的等效距离DE由下列公式计算:(8)DN--受声点至最近的车道中心线距离,mDF--受声点至最远的车道中心线距离,m一般,在DE=55m时,△LG为2.5dBA, 在DE=150m时,△LG为5dBA。
考虑到其它障碍物和地面声吸收的影响,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为(9)max表示取△LS和△LG中的最大者,这是因为一般两者不会同时存在。
如果有其他屏障或障碍物存在,地面效应△LG会被破坏掉,因为只有贴近地面,地面声吸收的衰减才会明显。
式(9)中减去(△LS, △LG)max,是因为一旦设计的声屏障建成,原有屏障或障碍物或地面声吸收效应都会失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