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叶脉书签制作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的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04c0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7.png)
叶脉书签的实验报告叶脉书签的实验报告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书签来标记我们阅读的进度,以便在后续的阅读中能够快速找到我们停下的地方。
传统的书签通常是由纸质或塑料制成的,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叶脉书签作为一种新型的书签材料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实验旨在探究叶脉书签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新鲜的植物叶片(如菊花、梅花等)- 干燥的植物叶片(如枫叶、银杏叶等)- 传统纸质书签- 叶脉书签(由新鲜植物叶片制成)2. 实验方法:- 收集新鲜植物叶片,并将其晾干。
- 制作叶脉书签:将新鲜植物叶片放置于书籍中,用透明胶带固定叶脉部分,确保书签的稳定性。
- 进行实际应用测试:将传统纸质书签和叶脉书签分别插入不同书籍中,记录使用体验和书签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收集和制作,我们成功制成了叶脉书签,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叶脉书签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稳定性:与传统纸质书签相比,叶脉书签由于是由植物叶片制成,其叶脉部分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这使得叶脉书签能够更好地固定在书籍中,并且不易滑落或变形,确保阅读进度的准确性。
2. 耐用性:传统纸质书签容易受到摺叠、折痕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破损或变形。
而叶脉书签由于采用了植物叶片作为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用性,能够经受较长时间的使用而不易损坏。
3. 生态友好: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只需收集自然界中的植物叶片,因此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同时,叶脉书签的可降解性也使其在废弃后对环境造成较小的压力,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美观性:由于叶脉书签采用了植物叶片作为材料,其自然的颜色和纹理赋予了书签独特的美观性。
每一片叶脉书签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图案,使阅读过程中更加愉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叶脉书签作为一种新型书签材料的可行性。
叶脉书签具有稳定性、耐用性、生态友好和美观性等优势,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书签的基本需求,并且对环境造成较小的影响。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9da0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3.png)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叶脉书签实验报告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
然而,纸质书籍和阅读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书籍,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书签。
本次实验我们将探究一种新型的书签——叶脉书签。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作叶脉书签,探索其在书籍管理和使用中的效果,并评估其优缺点。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一本书、一片树叶、剪刀、胶水。
2. 选择一片适合大小的树叶,并将其用剪刀修整成书签的形状。
3. 在树叶的中间位置涂抹适量的胶水。
4. 将树叶书签轻轻夹在书籍的所需页面之间,确保它紧密地贴合在书页上。
5. 等待胶水干燥后,即可使用叶脉书签。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叶脉书签的制作简单易行。
只需要准备一片树叶和一些常见的工具,即可制作出具有独特自然美感的书签。
2. 叶脉书签贴合度高。
由于树叶的纤维结构,叶脉书签能够更好地贴合在书页上,不易滑落或损坏书页。
3. 叶脉书签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叶脉书签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4. 叶脉书签的外观独特。
每片树叶的形状和纹理都是独一无二的,使得每个叶脉书签都具有独特的外观。
讨论:尽管叶脉书签在实验中表现出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1. 叶脉书签的制作需要使用胶水,这可能会对书籍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寻找更环保的粘合剂替代胶水。
2. 叶脉书签的形状和大小受限于树叶的特性,这可能会导致书签的可用性受到限制。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改变树叶的形状和大小,以提高叶脉书签的适用性。
3. 叶脉书签的外观独特,但也可能因此在一些正式场合显得不够庄重。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签。
结论:叶脉书签作为一种新型的书签形式,在书籍管理和使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的制作简单易行,贴合度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并且外观独特。
叶脉书签制作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dad0dea58da0116c1749fc.png)
叶脉书签制作实验报告叶脉书签,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伴着一股好奇心,我选修了这门实验课。
从第一节课的接触到最后实验作品的上交,打破了我对于书签的看法,也认识了简简单单的树叶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通过我们的双手,将美丽的自然万物进行加工,可以创造出另一番美丽。
本次实验课,不但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自己自身素质,与同学的合作协调能力也加强了。
一实验过程及要点实验地点:学7203 时间:第7-10周,周六指导教师:周文声教授相关知识:在水池中或水沟中常可看见腐烂的落叶,用水冲去腐烂的叶肉后出现完整而纹路清晰的叶脉经过清洗晒干后,可夹在书本中当作书签使用,这种叶脉的形成,是利用发臭的水,沟中微生物滋生来分解叶肉,但是必需经过长时间才能形成。
本实验是利用高浓度氢氧化钠来处理新鲜的叶片。
因强碱会腐蚀叶肉,只需二小时就可得到一片漂亮的叶脉,由于NaOH的侵蚀力强,所以选择叶片时应挑较成熟的叶片,以免叶脉被腐蚀。
实验过程:除去叶肉—>染色—>过塑仪器药品:(1)软牙刷;(2)氢氧化钠;(3)电炉;(4)大烧杯;(5)镊子;(6)封塑片;(7)封塑片;(8)红、绿等染色剂;(9)吸水机;(10)培养皿等。
除去叶肉:(1)树叶选取和清洗首先得选择适当的树叶,不能太嫩,叶脉要分明。
根据学校资源,本次试验我们以玉兰叶作为原材料,将选取的叶子置于脸盆中,清洗表面的污垢。
(2)叶肉腐蚀将叶片放在20%-30%NaOH溶液中煮15-20分钟进行腐蚀。
煮过程中人不能离开电炉,以防发生意外,适当对叶子进行翻动,使其受热均匀。
(3)刷去叶肉将腐蚀好的叶子放在培养皿底部,用软牙刷在水中轻轻刷去叶表皮和叶肉组织,刷时用力要轻柔、均匀,以免损伤叶脉。
最后用一张较硬的纸在水中将标本托住,展开,放入吸水纸中压平,然后放在标本纸内进行自然压干,吸干水分。
染色:实验室提供了蓝绿两种染色剂。
叶脉书签 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9c57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d.png)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叶脉书签实验报告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标记书籍或文件的页码,以便于日后查找。
传统的书签通常是纸质的,容易丢失或损坏。
近年来,叶脉书签作为一种新型的书签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实验旨在研究叶脉书签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叶脉书签样品:从不同植物叶片中取得叶脉,清洗并晾干。
- 控制组:传统纸质书签。
- 测试组:不同植物叶脉制作的书签。
2.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控制组和测试组的书签分别插入相同的书籍中,记录插入的页码。
- 步骤二:观察叶脉书签的韧性、耐久性和易用性等特性。
- 步骤三:测试叶脉书签的防水性能。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叶脉书签的使用体验:经过实验观察,叶脉书签相较于传统纸质书签具有更好的韧性和耐久性。
由于叶脉的天然纤维结构,叶脉书签不易折断或损坏,可多次重复使用。
此外,叶脉书签的自然形态使得插入和取出书籍更加方便快捷。
2. 叶脉书签的防水性能:实验中,我们将叶脉书签和纸质书签分别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
结果显示,纸质书签在水中容易变形、破损或失去颜色,而叶脉书签几乎不受水的影响,仍然保持良好的形态和颜色。
这表明叶脉书签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适合在湿润环境下使用。
3. 叶脉书签的可持续性:由于叶脉书签采用天然材料,制作过程简单,且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
相比之下,传统纸质书签需要大量的纸浆和能源来制造,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
因此,叶脉书签在可持续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发现叶脉书签在使用体验、防水性能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叶脉书签的天然纤维结构使其更加耐用,而且不易受到水的影响。
此外,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简单且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因此,我们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使用叶脉书签,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望:虽然叶脉书签在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特性,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例如,叶脉书签的耐久性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测试。
实验七 探究性实验报告—叶脉书签
![实验七 探究性实验报告—叶脉书签](https://img.taocdn.com/s3/m/9e1e047caeaad1f347933f5a.png)
实验日期 6 月 3 日第 1 组姓名陈博殷学号073 成绩____________实验七探究性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制作叶脉书签”二、实验主要步骤1、选材:应选择叶脉粗壮丰富、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的树叶。
本实验选用白兰树叶、绿化芒树叶、美丽异木棉树叶、紫荆树叶、鸡蛋花树叶。
2、配液:将碱溶解在适量的水中,配制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碱液。
将硫酸溶液配制到所需浓度。
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将酸碱液溅到眼睛里。
3、加热:将配好的酸、碱液放在容器中加热。
当加热到液体即将沸腾(80℃左右)时候将选好的叶子放入容器里,并不断搅拌。
具体加热时间以叶肉容易被刷掉为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如果碱液浓度不大,或者所选的叶子较老则应延长加热时间。
)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
4、清洗:在自来水水流下冲洗,洗去多余碱液、酸液。
5、刷除叶肉:将叶片放在玻璃板上,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叶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以免将叶脉刷坏。
刷时先从背面开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出法。
刷洗干净后放到滤纸(或报纸)上晾干。
如果是老树叶,则在刷洗的过程中,会有两层叶脉出现,这时只要将其中品质稍次的一片去除即可。
6、晾干:取出放在阴凉处风干。
或者放在废旧书报中吸干。
7、着色:将风干到6 成的叶脉分别放在甲基橙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中着色,后晾干。
建议夹在书中,这样既可以吸干水分,又可以成型。
三、实验现象描述与图片记录1、探究不同酸碱液的腐蚀效果酸碱液热溶液煮后叶片变化刷除叶肉的难易程度10% NaOH溶液叶片变成褐色,变色时间相近相近7%NaOH与5%Na2CO3混合溶液10% H2SO4溶液叶片变硬,类似枯萎,失去原先的柔韧,无法继续进行叶脉书签制作2、探究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的腐蚀效果碱液①5%NaOH溶液②10%NaOH溶液③15%NaOH溶液使用的树叶白兰树叶叶片变褐色时间长短比较①>②>③刷除叶肉的难易程度①<②<③(叶片变褐色后捞出)最后效果3、探究不同树叶制成的效果树叶①紫荆树叶②绿化芒树叶③鸡蛋花树叶④白兰树叶⑤美丽异木棉树叶图片碱液10% NaOH溶液叶片变褐色时间短—长:①≈③<④≈⑤<②煮后叶片叶脉情况叶片、叶脉均变非常柔软,如爱心的两瓣叶仍相连叶片柔软程度在这5中叶子中最低,叶脉仍较坚韧叶片、叶脉较为柔软叶片较为柔软,叶脉仍较坚韧原本连在同一枝上的叶子全部掉落开来,叶子叶脉均变非常柔软刷除叶肉难易程度较难,要小心刷较易,可稍用力难,难刷掉较易,可稍用力难,易破损最后效果描述叶片剔透,叶脉呈红色,清晰叶脉叶柄都仍坚韧,叶脉清晰透明清晰程度较低,叶脉叶肉分离度不够叶脉叶柄颜色都为淡绿色,剔透清晰叶脉叶肉粘连较紧,刷洗后叶脉破损较为严重4、探究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效果染料从左到右依次为: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甲基橙溶液叶子:白兰树叶着色容易,其中品红染色效果最好,颜色鲜艳明显。
叶脉书签小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343a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b.png)
叶脉书签小实验报告引言叶脉是植物叶片中的细小导管系统,负责植物体内的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叶脉的形态和分布方式因植物种类而异,而叶脉书签则是一种有趣的实验工具,用于展示叶脉的美丽和多样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叶脉书签,观察叶脉的结构和纹理,并探究不同植物叶脉的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 不同种类的植物叶子(如铁线莲、银杏、香蕉等)- 平整的书签纸- 放大镜- 显微镜- 显微镜载玻片- 显微镜覆盖玻片- 切片刀- 水- 显微镜玻璃盒方法1. 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叶子,确保叶子完整且没有明显的破损。
2. 将叶子放在平整的书签纸上,并使用切片刀将叶子修剪成理想的形状和大小。
3. 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表面,选择具有清晰叶脉纹理的区域。
4. 将被选择的区域从叶子上轻轻切下,放置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5. 加入一滴水,并轻轻覆盖上显微镜覆盖玻片。
6.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中,调节放大倍数,观察叶脉的结构和纹理。
7. 使用显微镜拍摄照片或进行手绘,记录不同植物叶脉的特点。
8. 将观察到的叶脉样本保存在显微镜玻璃盒中,备用。
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和比较铁线莲、银杏和香蕉叶子的叶脉结构,我们发现它们在形态和分布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铁线莲铁线莲叶子的叶脉呈并行排列,主脉和次级脉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支。
主脉的粗细较大,次级脉则更加细长。
叶脉之间形成了一种网状的纹理,展示出了铁线莲独特的美感。
银杏银杏叶子的叶脉布局更加复杂。
主脉与次级脉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复杂的网状结构,呈放射状分布于叶片上。
这种分布方式使得整个叶片具有了更好的支撑力和均衡性,也为气体交换和水分吸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香蕉香蕉叶子的叶脉结构截然不同。
叶脉在香蕉叶片中呈扇形排列,主脉粗而长,从中央向四周辐射出众多次级脉。
这种结构能够为香蕉叶片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养分输送。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不同植物叶脉的结构和纹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每种植物的叶脉都有其独特之处,展示出大自然的奇妙之美。
叶脉书签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工具,更能让人们更加关注植物的生长和多样性。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ee43694b35eefdc8d33389.png)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得报告一、活动背景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她书签所不能比拟得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得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或叶脉书签制作就是利用化学药剂腐化树叶肉质,留存叶脉,再加以染色、美化后用作书签得过程。
此活动核心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所需树叶在我校园内随处可见,采摘方便且不影响植被。
这种书签来自树叶,具有其她书签所不能比拟得自然之美。
二、活动意义1、此活动可以让学生有丰富得探究空间,既能够回顾科学知识,熟练实验技能,且有一定得新颖性,还能经历综合实践,感受其魅力,对学生得德育、美育、读书兴趣、环境保护意识、探究精神、研究性学**能力、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巩固等方面都有直接得教育教学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2、有利于培养学生得创新能力;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
三、活动目得:1.通过叶脉书签得制作,了解与掌握简单手工艺品得制作过程,增强实验动手能力。
2.掌握植物叶片得基本结构,并欣赏植物之美。
3、了解腐蚀剂氢氧化钠得作用。
()材料用具新鲜树叶、氢氧化钠、水、染料、水彩、胶、卡纸、500毫升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画笔、培养皿、天平、滤纸、牙刷)四、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叶脉书签得原理,熟悉制作流程,学会浸煮与去除叶肉得技巧,熟练实验得基本操作。
(2)观察校园植物,能说出常见树木得名称。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可以探究得问题,学**与掌握一些科学得研究方法,在小组得合作下提出解决问题得可能方案,以及筛选合适得方案进行探究。
(2)对于具体问题得解决,能够细化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步骤得具体化,研究器材得详细化,预设可能出现得困难以及找出应对得策略。
(3)使用流程图对制作流程进行概括,利用图示或者表格表达研究方案。
(4)利用设计图美化叶脉书签。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细心耐心以及坚持不懈得品质。
(2)感受大自然得美丽,激发对自然得热爱。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14fbb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2.png)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第一篇: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一、活动背景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或叶脉书签制作是利用化学药剂腐化树叶肉质,留存叶脉,再加以染色、美化后用作书签的过程。
此活动核心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所需树叶在我校园内随处可见,采摘方便且不影响植被。
这种书签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
二、活动意义1、此活动可以让学生有丰富的探究空间,既能够回顾科学知识,熟练实验技能,且有一定的新颖性,还能经历综合实践,感受其魅力,对学生的德育、美育、读书兴趣、环境保护意识、探究精神、研究性学**能力、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巩固等方面都有直接的教育教学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
三、活动目的:1.通过叶脉书签的制作,了解和掌握简单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增强实验动手能力。
2.掌握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并欣赏植物之美。
3.了解腐蚀剂氢氧化钠的作用。
()材料用具新鲜树叶、氢氧化钠、水、染料、水彩、胶、卡纸、500毫升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画笔、培养皿、天平、滤纸、牙刷)四、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叶脉书签的原理,熟悉制作流程,学会浸煮和去除叶肉的技巧,熟练实验的基本操作。
(2)观察校园植物,能说出常见树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学**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小组的合作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以及筛选合适的方案进行探究。
(2)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够细化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步骤的具体化,研究器材的详细化,预设可能出现的困难以及找出应对的策略。
(3)使用流程图对制作流程进行概括,利用图示或者表格表达研究方案。
(4)利用设计图美化叶脉书签。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细心耐心以及坚持不懈的品质。
小学生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小学生叶脉书签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7d57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f.png)
小学生叶脉书签实验报告引言叶脉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主脉和次脉。
主脉是由茎的延长、分裂或交叉形成的,次脉则从主脉上分出。
叶脉不仅是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通道,还能提供结构强度支持。
为了更好地了解叶脉,我们进行了小学生叶脉书签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叶片,了解叶脉的结构和作用,并用叶脉制作书签,培养对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 植物样本(可以选择一片大型的叶子,如向日葵、铁树等)- 塑料袋- 文房具方法:1. 随机选择一片植物叶子作为实验样本。
2. 将叶子放入塑料袋中,轻轻将空气排出,然后封好袋子并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室中。
3. 等待24小时,取出叶子,观察叶脉的变化,注意是否有明显的变色或凋谢现象。
4. 用锋利的剪刀将叶片根据叶脉的位置剪成书签形状。
5. 用文房具将书签上的叶脉进行标记,可以使用彩笔、彩纸等装饰。
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的冷冻处理后,观察到叶子表面出现了轻微的凋谢现象,并且叶脉部分的颜色变得更加明显。
将叶子剪成书签形状后,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叶脉分支和血管纹路。
通过标记和装饰,书签上的叶脉更加醒目、美观。
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叶脉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持和运输作用。
主脉和次脉在叶片上承担着运输水分、养分和制造光合作用的重要任务。
2. 冷冻处理对叶脉的颜色有一定的影响,可能是叶脉中的细胞结构或含水量发生了变化。
3. 制作叶脉书签可以将对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培养起来,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对植物形态和结构的了解。
4. 这个实验可以拓展到其他植物材料上,通过比较不同叶子的叶脉形态和颜色,进一步研究叶脉的功能和变化。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叶脉结构和作用,并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培养了对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更加关注植物的健康和生长,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 注:实验报告为虚拟内容,内容仅供参考。
叶脉书签_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e266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0.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利用化学方法制作叶脉书签;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深入了解叶脉的结构及植物生理学知识。
二、实验原理叶脉书签的制作主要利用氢氧化钠(NaOH)的腐蚀性,将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去除,保留叶脉结构,制成书签。
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可以迅速腐蚀叶片中的叶肉细胞,使叶脉清晰可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树叶(如桂花叶、玉兰花叶等)、氢氧化钠(NaOH)、漂白水、水彩笔、剪刀等;2. 实验仪器:烧杯、加热器、镊子、软刷子、细孔塑胶砂窗网、水龙头等。
四、实验步骤1. 摘取新鲜、成熟且叶脉明显的树叶,用清水清洗干净;2. 将氢氧化钠固体25g放入装有500mL清水的1L烧杯中,搅拌溶解均匀,配制成5%的NaOH水溶液;3. 将洗净的树叶放入NaOH水溶液中,浸泡30分钟;4. 将烧杯置于加热器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约10分钟;5. 用镊子将叶片夹出,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浸泡,清洗表面残留的NaOH;6. 将清洗干净的叶片平铺在细孔塑胶砂窗网上,置于水龙头下方,用水流冲洗或用软刷子刷去叶肉,保留叶脉;7. 用剪刀将叶脉整理成书签形状;8. 将整理好的叶脉书签晾干;9. 用水彩笔为叶脉书签上色,增加美观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制作出叶脉书签。
实验过程中,NaOH的腐蚀性使叶片中的叶肉细胞被去除,而叶脉结构得以保留,从而制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叶脉书签。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NaOH的浓度和加热时间对叶脉书签的制作效果有较大影响。
NaOH浓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叶脉被腐蚀过度;NaOH浓度过低或加热时间过短,则叶肉细胞去除不彻底,影响叶脉书签的美观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NaOH浓度和加热时间,以达到最佳效果;2. 在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中,操作者需注意安全。
NaOH具有腐蚀性,操作时需佩戴手套,避免皮肤接触。
同时,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室内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b0df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a.png)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1.引言
书签是被广泛使用的小工具,用于标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的地方。
传统的书签通常由纸张或类似材料制成,但这种书签容易损坏或失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叶脉书签的制作研究,以探索一种更持久和可靠的书签制作材料。
2.方法
我们选择了使用植物叶片作为书签的制作材料。
通过在植物叶片上涂抹适当的透明胶水,并在叶脉的位置放置适当长度的线或绳子,制作成叶脉书签。
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植物叶片进行试制,并在制作过程中记录了所用的材料和步骤。
3.结果
通过制作多个样品,我们发现叶脉书签能够有效地标记书本中的页面,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纸张书签更加耐用。
我们测试了不同颜色和类型的透明胶水,并发现透明度较高的透明胶水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保护叶片的颜色和形状。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不同厚度和材质的线或绳子,并发现合适的线或绳子能够更好地固定叶脉书签。
4.讨论
叶脉书签制作材料的选择极大地影响了书签的质量。
我们建议使用植物叶片和透明胶水制作叶脉书签,可以保持叶片的原始颜色并增加书签的耐用性。
此外,选择合适的线或绳子也很重
要,可以确保书签牢固地固定在书本页面上。
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成功地制作了叶脉书签,并验证了其相对于传统纸张书签的优点。
叶脉书签不仅可以有效地标记读者的阅读位置,还具有更好的持久性和耐用性。
我们相信叶脉书签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推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9e8ed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6.png)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通过多种不同的叶脉材料和工艺技巧,制作出多样化、美观实用的叶脉书签。
二、研究方法
1. 材料准备: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作为材料,如金银花、槐树叶等。
同时准备其它书签制作所需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绳等。
2. 制作过程:
a. 叶脉提取:将采集到的叶子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放置于报纸上晾干。
等叶子完全干燥后,用细剪刀沿着叶脉剪出完整的叶脉形状。
b. 设计创作:根据叶脉的形状和大小,在叶脉的中央点上留一个小孔,用于穿线。
c. 装饰处理: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使用彩绳、丝带等材料将叶脉进行装饰,增加其美观度。
d. 完成书签:将叶脉的两端用胶水粘合,确保书签的牢固性。
最后,可以在书签上写上文字、涂饰图案等,使其更具个性。
三、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作出了不同材料和工艺的叶脉书签。
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材料的叶脉书签有着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其中以金银花叶脉制作的书签最受欢迎,因其细腻的纹理和优美的形状。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成功地制作出多样化、美观实用的叶脉书签,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资源。
叶脉书签不仅可以作为实用的书签使用,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收藏。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改进叶脉书签的制作工艺,创作出更独特、创意的叶脉书签,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例如礼品、装饰等。
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234b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5.png)
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引言:书签是许多人在阅读中常用的小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阅读进度,还能够保护书本的页角免受损坏。
然而,传统的书签往往缺乏创意和个性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尝试使用叶脉制作独特的书签。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索使用叶脉制作书签的可行性,并评估其在美观度和实用性方面的表现。
实验材料:1. 鲜嫩的叶子(如植物的新叶或室内养殖植物的叶片);2. 平整的纸张;3. 剪刀;4. 胶水;5. 透明胶纸。
实验步骤:1. 收集新鲜的叶子,确保叶脉清晰可见且没有明显的损伤。
2. 将叶子放在平整的纸张上,用铅笔轻轻描绘出叶脉的轮廓。
3. 使用剪刀沿着叶脉轮廓将叶子剪下。
4. 将剪下的叶子放在纸张上,用胶水将其固定。
5. 将透明胶纸剪成适当大小,并贴在叶子的表面,以保护叶子免受损坏。
6. 等待胶水干燥后,叶脉书签即制作完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制作了多个叶脉书签,并对其进行了评估。
美观度评估:叶脉书签的制作使得书签具有了自然的美感。
叶脉的纹理和颜色为书签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得每个书签都成为了一件小艺术品。
不同植物的叶子在形状和颜色上的差异也为书签的美观度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实用性评估:叶脉书签的实用性也得到了验证。
叶脉的形状和纹理使得书签在书本中的定位更加准确,不易滑动或掉落。
同时,透明胶纸的保护层有效地防止了叶子的损坏和脱落,延长了书签的使用寿命。
讨论: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表明,使用叶脉作为书签的材料是可行的,并且在美观度和实用性方面都具备优势。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叶子的保鲜期有限,因此,叶脉书签的使用寿命可能会受到限制。
其次,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相对较为繁琐,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因此,如果要大规模制作叶脉书签,可能需要考虑自动化的制作方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使用叶脉制作书签的可行性,并评估了其在美观度和实用性方面的表现。
叶脉书签实验制作报告
![叶脉书签实验制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82a0e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d.png)
叶脉书签实验制作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叶脉标本2、培养动手能力二、实验对象:叶片的选择:宜选择叶片大小定型,叶脉粗密,且处于生长盛期的无病虫害的叶片,以木兰科、榆科榉属、桑科榕属、木犀属等植物的叶片制作效果好。
(如:白玉兰叶、桂花叶、含笑叶等)三、实验工具:仪器药品及工具:1)软牙刷2)氢氧化钠3)电炉4)大烧杯5)镊子6)塑封机7)塑封片8)品红、品绿等染色剂 9)吸水纸 10)培养皿等四、实验步骤:1)将叶片放在20%—30%的NaOH中煮20—30分钟进行腐蚀。
(煮过程中不能离开电炉,以防发生意外)2)用清水清洗10—15分钟,(或用双氧水溶液浸漂8—12小时)3)(用培养皿底)用软牙刷在水中轻轻刷去叶表皮和叶肉组织,刷时用力要轻柔,均匀,以免损伤叶脉。
4)用一张较硬的纸在水中将标本托住,展开,放入吸水纸中压平,然后放在标本纸内进行自然压干,吸干水分(24小时以上)5)染色(品红,品绿,蓝色),干燥:将压干叶脉放入不同染色容器中,染色5—10分钟,再放入吸水纸中进行压干(24小时以上)6)过塑:将染色压干的叶脉进行修整,放入大小合适的塑封膜进行塑封,作品完成。
五、实验感想:收获体会:叶脉,是植物叶片中维管组织的总称,肩负着水分,无机盐及营养物质的运输任务,被称为植物叶片的“血管”,因为其支撑着整个叶片,又被我们称之为植物的“骨架”。
如果我们设法除去叶片的叶肉和表皮,就可以得到一片完整的薄若蝉翼,精美而典雅的叶脉标本。
叶脉清晰的显示了植物的叶片脉序结构,是植物学基础研究(如植物分类学)中的重要分类性状之一,可以为植物分类学提供一定的分类依据,因此叶脉标本制作也是植物学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此外,叶脉标本外观精致而优美,可作为收藏的工艺制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经过这次叶脉标本制作实验,我知道了好看的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
对还没怎么进过实验室的我们来说都充满了新鲜感。
华师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华师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9cab96bceb19e8b8f6ba5e.png)
探究性实验设计——叶脉书签的制作小组成员:xxxxxxxx实验背景本探究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常见的碱第57页的家庭小实验——叶脉书签的制作。
其制作原理为: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而碱具有腐蚀性,能与酯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使叶肉容易被刷去。
而植物的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被煮烂。
用碱液处理过后的树叶剩下叶脉和叶柄,经过漂白和染色后可以作为书签。
本实验简单又趣味,树叶是生活中常见易得的物品,使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都可以找到。
通过制作叶脉书签,既能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强碱NaOH的腐蚀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体现了寓教于乐、化学联系生活的教学思想。
二、探究问题的提出教材上给出的步骤非常简单,并没有指出要用哪种树的叶子,也没有给出具体煮沸时间,采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也未必是最佳浓度。
若是作为课后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反应时间过长则不利于课堂的展开,过短叶肉腐蚀不够充分;碱液浓度过低则反应时间会过长,浓度过高则会造成浪费且叶脉会受到损害;叶子种类的选择正确会使实验事半功倍且得到的叶脉书签美观,若选择不当不仅时间过长,成品也不好看。
总而言之,就是教材中并没有具体给出实验的最佳条件,不利于课堂教学。
为了得到最佳条件,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探究问题:⑴生活中什么大小的、什么种类的树叶做出来的叶脉书签才够美观耐用?⑵什么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的腐蚀效果最好?⑶煮沸的时间应该要多少分钟?三、相关资料查阅综述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近年来叶脉书签制作实验的改进主要是用洗衣粉作为腐蚀剂,或者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由于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碱的腐蚀性,因此我们觉得采用氢氧化钠比较好,用洗衣粉可能不大适合课堂教学,倒是适合学生课外在家里自己制作叶脉书签。
叶脉实验报告范文
![叶脉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73ab0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b.png)
实验名称:叶脉书签制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制作原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二、实验原理叶脉书签是利用碱的腐蚀性对新鲜叶片进行处理,去除叶肉细胞,保留叶脉的一种工艺。
在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NaOH)作为腐蚀剂,会与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发生化学反应,使叶肉细胞失去活性,从而被去除。
经过漂白、染色等步骤,最终得到美观的叶脉书签。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叶片:如菩提树叶、玉兰花树叶、桂花树叶等- 氢氧化钠(NaOH)- 漂白水- 水彩- 烧杯- 加热器- 镊子- 软刷子- 细孔塑胶砂窗网- 水龙头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秒表- 移液管四、实验步骤1. 摘取较成熟、明显叶脉的叶片数枚,洗净备用。
2. 称取NaOH固体25g,放入装有500 mL清水的1L烧杯中,搅拌溶解均匀,配成5% NaOH水溶液。
3. 将数枚叶片同时浸入NaOH水溶液中。
4. 将烧杯加热至沸,约10分钟后即可以镊子将叶片夹出。
5. 将夹起的叶片先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浸泡,清洗其表面上的NaOH,然后夹出平放于细孔塑胶砂窗网上。
6. 将叶脉网状的叶片置于水龙头下方,用水流冲去叶肉或用喷枪冲洗,或用软毛牙刷刷去叶肉,留下细密的叶脉。
7. 将剩下的叶脉叶片放入漂白水中浸泡约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8. 将清洗干净的叶脉叶片晾干。
9. 用水彩在叶脉上涂上喜欢的颜色,晾干后即可使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成功制作出了美观的叶脉书签。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处理叶片时,要选择较成熟的叶片,以免叶脉被腐蚀。
2. 加热NaOH水溶液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免叶片过度腐蚀。
3. 在冲刷叶肉时,要用力均匀,以免破坏叶脉结构。
4. 漂白、染色等步骤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以确保叶脉书签的美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叶脉书签制作的资料
![叶脉书签制作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a3bb9533c1ec5da50e27032.png)
叶脉书签制作的结论报告每当秋天来的时候,走在满地落叶的小道上,望着从天而降的风的信使--树叶,打着旋儿飘下来,在惊叹上帝完美杰作的同时,也为它们短暂的生命而痛心难过。
多么希望有一种方法能永远保持它们的"生命"。
在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时,大家都在激烈争论时,突然看见窗外一片叶子就象披着绿衣的蝴蝶飘然而落,一个念头突然闯入我的脑海,"不如制作叶脉书签吧"。
我喊了出来,它不仅仅能除去一直存在我们心中的遗憾,而且能进一步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意见提出后,大家都表示赞同。
好的书签,能让大家在看书的同时有一份好的心情。
我们大部分同学或多或少都有一枚或几枚书签,但大多数都是在商店里购买的的纸制品,虽然也十分漂亮,但一直不是我们所留恋着的那种能使人陶醉的书签,而且也不如我们自己制作的有意义。
制作书签可以打破我们平时只在书本上寻求知识的局限性,能够增强大家的动手能力,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说干就干,一开始我们小组成员在网上、书上积极寻找有关制作叶脉书签的资料。
第一步就是选叶一张叶片包括一层表皮细胞,叶肉组织,以及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叶脉。
叶脉书签就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
因而影响叶脉书签美观的因素就是叶子形态与叶脉形态。
叶的形态、种类、质地各种各样。
从叶形上,玉兰倒宽卵形。
莲圆形,马甲子宽卵形,栌兰倒卵形,大叶黄杨椭圆形女贞,鼠曲草倒披针形,金丝梅长椭圆形,柳披针形,沿阶草剑形。
从叶脉看,有网状脉、平行脉、叉状脉。
女贞、垂柳羽状网脉,麻、八角金盘掌状网脉,山麻杆、朴树三出脉,樟离基三出脉。
麦冬、莎草直出平行脉。
紫萼、玉簪弧形平行脉,棕榈射出平行脉,芭蕉、美人蕉侧出平行脉,银杏叉状脉。
面对如此众多的精美叶片,真是令人无从割舍,但又不得不进行取舍,要不然我们会累跨。
结合,我们收集了一些叶片品种:白玉兰、车前草叶、桂花叶、银杏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一、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二、学会并掌握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性实验中的应用。
三、学会制作叶脉书签并探究出最佳的制作条件,从而达到又快又好地制备出精美的叶脉书签的目的。
实验要求:
一、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
二、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三、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
四、实验报告与分析。
实验报告: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探究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条件
——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家庭小实验
二、实验背景与探究意义
实验背景:
叶脉书签是一种利用碱的腐蚀性对树叶进行处理而成的书签,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对叶形美丽的树叶进行一定的物理化学处理后,树叶的叶肉细胞的多糖物质被腐蚀掉,留下网状的脉纹,再通过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
具体步骤参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中“家庭小实验”提供的资料卡片(如图一)。
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学生可以选取不同种类的叶片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可以来自于身边的生活;本实验操作简单且具有趣味性、仪器装置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课后可以利用洗衣粉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故我们实验小组选取本实验为我们的实验课题。
探究意义:
然而,教材中对于叶脉书签的介绍过少(如图一),列出的方法过于简单。
而在实际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树叶种类,处理时间,染色剂种类等。
如果不对这些因素进行探究,盲目地跟随教材进行实验,有可能会花费过多的课堂课后时间,甚至导致实验失败,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因此,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我们有必要进行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探究,基本得出实验的最佳条件,从而达到又快又好地制备出精美的叶脉书签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图一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中有关叶脉书签制作步骤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a)制备方法选择:叶脉书签的制备方法非常多,如水浸法和煮制法。
水浸法主要利用树叶在水
中长时间浸泡产生各种微生物,将树叶的柔软物质如叶肉细胞进行分解,而留下相对比较坚硬,腐烂速度缓慢的叶脉,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水浸时间不好控制,过短无法使叶子的叶肉细胞腐烂,过长又容易损坏叶脉。
因此,本实验小组选择煮制法,即教材中的方法。
实验原理比较简单,因为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而碱具有腐蚀性,能与酯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使叶肉容易被刷去;而植物的叶脉、叶柄由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被腐蚀。
因此用碱液处理过后的树叶只剩下叶脉和叶柄,经过漂白和染色后可以作为书签。
根据该制作原理,本实验小组利用已有的材料,主要选择对叶片种类、煮沸时间以及染色剂种类对叶脉书签制作的影响进行探究。
b)叶子种类选择:叶子的大小、叶肉细胞的柔软性、叶脉网络的美观度都将影响书签最后的制
作效果。
为了节省时间,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挑选了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清晰的紫荆叶、芒果叶、橘子叶、紫薇叶、白玉兰叶、榕树叶进行实验。
c)探究方法:由于影响书签效果的因素很多,本实验小组选择正交法,通过控制变量对制备最
佳条件进行探究。
d)煮沸时间和碱液浓度:根据文献所述,选择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对树叶进行约10分
钟的煮沸效果最佳,同时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因此本小组选择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以5、10、15分钟的时间梯度对树叶进行探究。
e)染色剂选择:本实验小组从染色剂的不同颜色出发,分别选择亚甲基蓝溶液、品红溶液、甲
基橙溶液对叶脉进行染色。
f)其他试剂的选择:由于要探究染色剂对书签染色效果的影响,而树叶本来就有颜色,因此,
为了消除树叶的颜色对效果的影响,在探究染色剂效果的步骤采取多一步“漂白”,用20%的双氧水对叶脉进行漂白。
g)评定书签好坏的标准:本实验小组根据不同的探究因素,选择不同的标准从书签好坏进行评
定。
(详细见实验方案)
四、实验方案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a)仪器:500mL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实验室有电热炉则选用电热炉)玻璃
棒镊子透明塑料纸报纸牙刷天平计时器
b)试剂:白玉兰叶(7片)芒果叶(1片)紫薇叶(1片)榕树叶(1片)紫荆叶(1
片)橘子叶(1片)等坚硬、网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10%氢氧化钠溶液20%双氧水
品红溶液甲基橙溶液亚甲基蓝溶液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准备
a)叶片的准备: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片,用清水刷洗除
去表面尘土污垢,晾干待用;
b)碱液的准备:用500mL烧杯称取30g氢氧化钠固体,加水到300g,并用玻璃棒搅拌,
制得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四)探究加热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加热:把装有适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500mL烧杯放到垫有石棉网的电热炉上加热,
近沸时,把五片白玉兰叶完全浸没溶液中,开始计时,边加热边搅拌。
待树叶加热5
分钟时,用镊子取出一片叶片,10分钟时,取出四片叶片(此四片叶片留在实验六进
行染色),15分钟后,取出一片树叶,分别做好标记,停止加热;
b)漂洗:把取出的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漂洗干净;
c)刷洗:将叶片放在透明塑料纸上,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顺叶脉轻
轻地刷净叶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以免将叶脉刷坏。
刷
时先从背面开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出法。
刷洗干净后放到报
纸上晾干;
d)对比:对比相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和不同煮沸时间制作出来的叶片脉络,选出最佳的
加热时间。
(五)探究叶片种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加热:把装有适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500mL烧杯放到垫有石棉网的电热炉上加热
至近沸,放入几种不同种类的树叶,加热10分钟;
b)处理:按照(四)中的步骤进行漂洗、刷洗;
c)对比:各种树叶的制作效果,并选出最佳种类的树叶。
(六)探究染色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①选取:同种树叶在相同条件下制作的叶脉共四片;
②漂白:用20%的双氧水(或漂白液)漂白叶脉,约15分钟;
③染色:用品红溶液、甲基橙溶液、亚甲基蓝溶液分别对三片叶脉进行染色,晾干;
④对比:对比评价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效果,选出最佳染色剂。
五、实验过程记录
a)步骤记录:
图:加热
图:漂洗
图:刷洗
图:紫荆叶脉书签(成品)
d)探究染色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六、相关问题探讨
a)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是所有的树叶都适合制作书签,即使符合叶质厚的外观条件,据文献
记载,最容易处理的是木兰科的树叶,如白玉兰、火力楠、含笑、毛叶玉兰等的叶子;其次是山茶科的石壁木、小果石壁;木屏科的桂花叶。
木兰科的树叶的叶脉粗放,桂花叶、石壁木叶子的叶脉细腻,而且大小亦不同。
另外,树叶并不是越嫩越好,而是中等程度老的叶子最容易处理。
b)根据文献记载,碱液通常使用氢氧化钠,也可以用石灰水,但是加入碳酸钠效果更佳,因为
两者可以形成缓冲溶液,使叶片不会过度被腐蚀。
c)经过实验发现,在刷洗过程中只沿一个方向刷反而更容易把叶子刷烂,猜测是因为叶子只往
一个方向重复受力,叶子无法分担力度而被刷烂,应该轻轻来回刷洗。
d)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叶子在碱液中煮沸时间应该视情况而定,一般是等到叶背起小泡为止,
这时说明碱液已经准备进入叶脉。
e)由于实验所用的试剂为强碱氢氧化钠,因此不能用手直接拿树叶,要使用镊子,注意实验安
全。
f)实际上,本实验由于采用正交法,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节省时间,所以在叶片刷洗的过程中
由小组成员共同刷洗,但是刷洗的叶片并不是同一组实验的叶片,严格上说变量没有控制好,因为每个人刷洗的力度,方式都不一样,因为仅仅根据刷洗效果来判断叶片种类对书签制作的影响是不完善的,需要改进。
七、参考文献
[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王晶郑长龙.2012年10月
[2]以洗衣粉为腐蚀剂制作叶脉标本.湖南省岳阳师范学校任希重.1997,(10)
[3]叶脉书签巧制作.骆轩.2000,(01)
[4]制作叶脉书签的一些改进.浙江省衢州市第二中学王小未.1997,(11)
[5]自制叶脉书签技术.欧艳林
[6]怎样制作叶脉书签.北京市海淀区少年宫生物组.林琳赵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