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水质标准GB1576

合集下载

GB1576-2001_工 业 锅 炉 水 质

GB1576-2001_工  业  锅  炉  水  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l576—2001 代替GBl576—1996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二、水质标准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1规定表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1-10批准 2001-10-01实施表1(完)1) 硬度mmol/L的基本单元为c(1/2Ca2+、1/2Mg2+),下同。

2) 碱度mmo1/L的基本单元为c(OH-、1/2CO2-3、HC03-),下同。

对蒸汽品质要求不高,且不带过热器的锅炉,使用单位在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碱度指标上限值可适当放宽。

3)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时应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6t/h的锅炉如发现局部腐蚀时,给水应采取除氧措施,对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等于0.05mg/L。

4) 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电导率或氯离子(C1-)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与氯离子(Cl-)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

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比值关系。

5) 全焊接结构锅炉相对碱度可不控制。

6) 仅限燃油、燃气锅炉2、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t/h,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1.0MPa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如对汽、水品质无特殊要求)也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

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排污和清洗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2规定。

表23 、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PH(25℃)1)≥7 10-12 ≥7溶解氧,mg/L2) ≤0.1含油量,mg/L ≤2 ≤21)通过补加药剂使锅水pH值控制在10一12。

工业用水标准

工业用水标准

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2009.3.23《工业锅炉水质》一、修订概况《工业锅炉水质》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的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计划编号:20064862-T-469),对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进行的修订。

1、修订原则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修订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修订。

(2)连续性GB1576自1979年颁布以来,经历了1985年、1996年和2001年三次修订,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标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近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该标准为确保我国工业锅炉安全运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此,凡是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且能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执行有效的内容,在新标准中均予以保留。

GB/T1576-2008是在GB1576-2001基础上进行修改、充实、完善的。

(3)适用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工业锅炉产品发展趋势,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的适用范围在2002年修订时已将工业锅炉额定压力扩大至小于3.8MPa,本标准在修订时适用范围随之扩大到小于3.8MPa。

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近几年贯流锅炉、直流锅炉得到广泛应用,这种锅炉对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标准已不适用于这类锅炉的要求;再则,用于工业锅炉的阻垢剂和除氧剂的种类日渐增多,效果也比原标准规定的药剂有所提高,新标准应适应发展的要求;另外,在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修订标准时,对有关指标作出相应的规定。

(4)可操作性充分考虑我国锅炉水处理现状和现有的分析条件、技术水平、可能达到的程度进行修订。

针对原标准中个别水质指标的测试方法难度较大,例如悬浮物测定,不少单位不具备测试条件,为此参照了国外和国内同类标准作了修改,以便使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一、立式水管锅炉、立式火管锅炉、卧式内燃锅炉等燃煤锅炉1. 悬浮物(mg/L)给水:锅内加药处理:≤20,炉外化学处理:≤52. 总硬度(mmol/L)给水:锅内加药处理:≤1.75②,炉外化学处理:0.033. 总碱度 [H+]mmol/L(mgoN/L)炉水:锅内加药处理:8~20,炉外化学处理:≤204. PH(25℃)<BR>给水:锅内加药处理:>7,炉外化学处理:>7炉水:锅内加药处理:10~12,锅内加药处理:10~125. 溶解固形物(mg/L)炉水:锅内加药处理:<5000,炉外化学处理:<50006. 相对碱度(游离NaOH/溶解固形物)炉水:锅内加药处理:<0.2,炉外化学处理:<0.27. 溶解氧(mg/L)给水:≤0.18. 含油量(mg/L)给水:≤29. 含铁量(mg/L)给水:≤0.3注:1)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氯离子(Cl-)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解固形物与氯离子,(Cl-)间到比例关系须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比例关系。

2)当硬度指标超过此规定时,使用锅炉到单位在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和当地劳动部门同意后,可适当放宽。

3)兰开夏式锅炉到溶解固形物可<10000mg/L。

4)当相对碱度≥0.2时,应采取防止苛性脆化到措施二、热水锅炉1. 悬浮物,mg/L采用锅内加药处理补给水:≤20采用炉外化学处理补给水:≤52. 总硬度,mmol/L <BR>采用锅内加药处理补给水:≤3采用炉外化学处理补给水:≤0.353. PH(25℃)采用锅内加药处理补给水:>7,循环水:10~12采用炉外化学处理补给水:>7,循环水:8.5~104. 溶解氧,mg/L采用炉外化学处理补给水:≤0.1,循环水:≤0.1注:如采用炉外化学处理时,应符合热水温度>95℃的水质指标。

GBT1576-2007 工业锅炉水质

GBT1576-2007 工业锅炉水质

GBT1576-2007 工业锅炉水质ICS 13. 060. 25Z 50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76-2007代替GB 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征求意见稿)Water quality for industrial boilers20××—××—××公布20××—××—××实施——————————————————————————————————————————————————————————————————————————————-—————————————————××××××××××××××公布前言本标准是对GBl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的修订。

与GBl576—2001版标准相比,本版修订要紧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将悬浮物指标修改为浊度;——增加了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给水电导率指标;——修改了直流锅炉和贯流式锅炉的水质指标;——锅水指标中增加了酚酞碱度;——调整了磷酸盐和亚硫酸盐的操纵指标;——修改了给水含铁量的操纵指标;——增加了停(备)用锅炉启动时的水质要求;——修改了给水pH指标;——增加了除盐水作为补给水的有关操纵指标;——修改了锅水碱度指标上限值的放宽条件;——增加了锅水溶解固形物指标上限值的放宽条件;——修改了热水锅炉水质指标;——修改了附录的内容;——增加了引用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l576—2001。

锅炉补给水水质标准

锅炉补给水水质标准

符合国家或行业锅炉给水标准(GB1576-79、DL/T561-95)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二、水质标准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1规定表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1-10批准2001-10-01实施表1(完)对蒸汽品质要求不高,且不带过热器的锅炉,使用单位在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碱度指标上限值可适当放宽。

3)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时应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6t/h的锅炉如发现局部腐蚀时,给水应采取除氧措施,对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等于0.05mg/L。

4) 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电导率或氯离子(C1-)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与氯离子(Cl-)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

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比值关系。

5) 全焊接结构锅炉相对碱度可不控制。

6) 仅限燃油、燃气锅炉2、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t/h,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1.0MPa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如对汽、水品质无特殊要求)也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

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排污和清洗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2规定。

表23 、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总硬度,mmol/L ≤6 ≤0.6PH(25℃)1)≥7 10-12 ≥7溶解氧,mg/L2) ≤0.1含油量,mg/L ≤2 ≤21)通过补加药剂使锅水pH值控制在10一12。

2)额定功率大于等于4.2MW的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除氧,额定功率小于4.2MW的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给水应尽量除氧。

工业锅炉水质

工业锅炉水质

给水:送进锅炉的水。

主要由汽轮机的凝结水、补给水、生产返回水和各种热力设备的疏水等组成。

锅水:指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着受热沸腾而产生蒸汽的水。

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工业锅炉水质》一、修订概况《工业锅炉水质》1、修订原则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修订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修订。

(2)连续性GB1576自1979年颁布以来,经历了1985年、1996年和2001年三次修订,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标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近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该标准为确保我国工业锅炉安全运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此,凡是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且能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执行有效的内容,在新标准中均予以保留。

GB/T1576-2008是在GB1576-2001基础上进行修改、充实、完善的。

(3)适用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工业锅炉产品发展趋势,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的适用范围在2002年修订时已将工业锅炉额定压力扩大至小于3.8MPa,本标准在修订时适用范围随之扩大到小于3.8MPa。

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近几年贯流锅炉、直流锅炉得到广泛应用,这种锅炉对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标准已不适用于这类锅炉的要求;再则,用于工业锅炉的阻垢剂和除氧剂的种类日渐增多,效果也比原标准规定的药剂有所提高,新标准应适应发展的要求;另外,在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修订标准时,对有关指标作出相应的规定。

(4)可操作性充分考虑我国锅炉水处理现状和现有的分析条件、技术水平、可能达到的程度进行修订。

针对原标准中个别水质指标的测试方法难度较大,例如悬浮物测定,不少单位不具备测试条件,为此参照了国外和国内同类标准作了修改,以便使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

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标准

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标准

一、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标准1、锅炉水处理方法:分为锅内加药处理和炉外化学处理。

本锅炉采用炉外化学处理2、锅炉水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76-2001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额定蒸汽压力≤1.0MPa)二、锅炉使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锅炉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锅炉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锅炉安全方面的规定,依法履行安全管理领导责任。

对锅炉房的建造以及锅炉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修理、改造、检验及事故处理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具体做好以下工作:(1)设置或指定锅炉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锅炉的安全管理工作;(2)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对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司炉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确保从事相应特种设备作业或管理工作的人员持证上岗;(3)组织制定并批准锅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4)定期听取本单位锅炉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汇报,每季度至少一次到锅炉房进行现场巡查,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锅炉安全方面的规定,依照法规、规章、标准及本单位的制度规定,履行锅炉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具体作到:(1)编制或主持制定有关锅炉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报送领导批准;(2)编制或主持制定锅炉定期检验计划、检修计划,并对检修的质量进行验收,保证设备完好;(3)检查锅炉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向本单位有关领导汇报、反映有关安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4)负责组织司炉、水处理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5)对锅炉安全管理上的重大问题(如事故、安全隐患等),可直接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3、司炉人员应熟悉所操作的锅炉、安全附件及锅炉房系统的结构及性能,了解锅炉水质控制指标和水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锅炉运行操作规程,能够正确操作,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并做好以下具体工作:(1)认真地进行锅炉设备的操作,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蒸汽锅炉水质国标

蒸汽锅炉水质国标

蒸汽锅炉水质国标
蒸汽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重要设备,其水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

为规范蒸汽锅炉水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根据《蒸汽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8),蒸汽锅炉用水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总硬度不大于0.03mol/L;
2. pH值为7~10之间;
3. 总碱度不大于0.6mol/L;
4. 无游离氧和有机物;
5. 氧化性物质不得超过0.1mg/L;
6. 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元素含量不得超标。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蒸汽锅炉,还有具体的要求。

例如,在钢铁行业的烧结机蒸汽锅炉中,水中的铁离子、硅酸盐等含量也有着具体规定。

遵守蒸汽锅炉水质国标是确保蒸汽锅炉能长期稳定运行、安全高效的基础。

因此,在蒸汽锅炉水质管理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分析和处理,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避免蒸汽锅炉发生故障和事故。

锅炉水碱度标准是多少

锅炉水碱度标准是多少

锅炉水碱度标准是多少
锅炉水碱度是指锅炉水中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含量。

水碱度是指水中碱性物质含量的多少,通常以PH值来表示。

在锅炉工业中,水碱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锅炉水的腐蚀性和结垢情况。

因此,控制锅炉水碱度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规定,锅炉给水的碱度应符合以下标准:
1. 锅炉给水的总碱度不应低于60mg/L。

2. 锅炉给水的PH值应控制在10-12之间。

这是根据锅炉运行的实际情况和水质特点所确定的标准。

总碱度的要求是为了保证水中的碱性物质足够,以中和水中的酸性物质,防止锅炉水的腐蚀。

而PH值的要求则是为了保证水的碱性适中,既能中和酸性物质,又不会过度碱化,导致水垢和结垢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要保证锅炉水碱度标准,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定期对锅炉水进行化验,监测水质指标,特别是总碱度和PH值。

2. 根据水质化验结果,调整给水中碱性物质的投加量,保证总碱度符合标准要求。

3. 根据水质化验结果,调整给水中碱性物质的投加量,保证PH值符合标准要求。

4. 加强对锅炉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情况,保证水碱度稳定在标准范围内。

总之,锅炉水碱度标准的确定是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锅炉水的腐蚀和结垢问题,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因此,锅炉水碱度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

锅炉水质氯离子标准

锅炉水质氯离子标准

锅炉水质氯离子标准锅炉水质的氯离子含量是决定锅炉功能和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

氯离子是一种常见的影响锅炉水质的离子之一,它会与金属反应,形成盐渣和氯化物,进而导致锅炉发生腐蚀和结垢的问题。

因此,控制锅炉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国内,锅炉水质氯离子标准主要参考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规定》。

根据该标准,锅炉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1. 总氯离子含量:GB/T1576-2008规定锅炉给水的总氯离子含量应小于50mg/L。

2. 游离氯离子含量:锅炉给水中的游离氯离子含量应小于15mg/L。

游离氯离子是在水中溶解的游离状态的氯离子,它是引起锅炉水腐蚀和结垢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铁锈试验:铁锈试验主要用来检测锅炉水样中游离氯离子的含量。

通常,使用铁锈试验包来进行测试,如果锅炉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导致铁锈试验包中的铁片被腐蚀,形成铁锈。

4. 球腐蚀试验:球腐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锅炉水质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测试锅炉水中的腐蚀性。

通常,在球腐蚀试验中,锅炉水样品与金属球体接触,如果锅炉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则会导致金属球体发生腐蚀。

5. 锅炉水钢铁腐蚀试验:这是一种常用的锅炉水质检测方法,用于评估锅炉水对钢铁的腐蚀性。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判断锅炉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是否过高。

除了国内标准,在国际上也有相关的锅炉水质氯离子标准。

例如,美国石油学会发布的API RP 556《建议使用的炉水处理程序》中对锅炉水质的氯离子含量也有规定。

根据该标准,锅炉系统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15mg/L。

总之,控制锅炉水质中的氯离子含量对于保护锅炉设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规定氯离子的含量。

通过合理的水处理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阻垢剂和腐蚀抑制剂,可以降低锅炉水质中的氯离子含量,并保持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工业锅炉水质化验标准

工业锅炉水质化验标准

工业锅炉水质化验标准工业锅炉水质化验标准工业锅炉水质化验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二、水质标准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1规定表1项目给水锅水额定蒸汽压力,MPaW1.0>1.0>1.6W1.0>1.0>1.6W1.6W2.5W1.6W2.5悬浮物,mg/LW5W5W5总硬度,mmol/L1)W0.03W0.03W0.03总碱度,mmol/L2)无过热器6-266-246-16有过热器W14W12pH(25°C)±7±7±710-1210-1210-12溶解氧,mg/L3)W0.1W0.1W0.05溶解固形物,mg/L4)无过热器V4000V3500V3000有过热器V3000V2500S02-3,mg/L4)10-3010-30PO3-4,mg/L10-3010-30相对碱度游离NaOH/溶解固形物)5)V0.2V0.2含油量,mg/LW2W2W2含铁量,mg/L6)W0.3W0.3W0.31)硬度mmol/L的基本单元为c(1/2Ca2+、1/2Mg2+),下同。

2)碱度mmo1/L的基本单元为c(OH-、1/2C02-3、HC03-),下同。

对蒸汽品质要求不高,且不带过热器的锅炉,使用单位在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碱度指标上限值可适当放宽。

3)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时应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6t/h的锅炉如发现局部腐蚀时,给水应采取除氧措施,对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等于0.05mg/L。

4)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电导率或氯离子(C1-)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与氯离子(Cl-)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

锅炉水质标准对照表

锅炉水质标准对照表

锅炉水质标准对照表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二、水质标准: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1 规定:工业锅炉水质标准(GB1576) 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对蒸汽品质要求不高,且不带过热器的锅炉,使用单位在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碱度指标上限可适当放宽。

1、当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 时应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6t/h 的锅炉如发现局部腐蚀时,给水应采取除氧措施,对于供汽轮机用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等于0.05mg/L 。

2、如果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电导率或氯离子(Cl-〉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氯离子(CI- ) 的比值关系应根据实验确定。

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比例关系。

3、全焊接结构的锅炉相对碱度可不控制。

4、仅限燃油、燃气锅炉。

2、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t/h,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1.O MPa 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 如对汽、水品质无特殊要求) 也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

但必须对锅炉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排污和清洗工作。

3、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 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

但必须对锅炉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

4、直流( 贯流) 锅炉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其水质按表7-4 中额定蒸汽压力为大于1.6MPa 、小于等于2.5MPa 的标准执行。

5、余热锅炉及电热锅炉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同类型、同参数锅炉的要求。

(一)工业锅炉水质标准及主要水质指标

(一)工业锅炉水质标准及主要水质指标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及主要水质指标一、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为了保证低压锅炉的安全运行,2001年,国家将原GB1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修改为《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1、适用范围GB1756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2、标准要求(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额定蒸发量≤2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1.0MPa的蒸汽和汽水两用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排污和清洗工作。

但不管是采用锅外水处理还是锅内加药处理,要想保证锅炉在运行中不结垢不腐蚀,就必须保证锅水达到标准的要求。

这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关键。

(2)承压热水锅炉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的非管架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

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

二、锅炉用水主要评价指标1、悬浮物因为水中悬浮物会影响锅内加药处理的防垢效果,又因原水经澄清后,一般悬浮物含量约在20mg/L以下,所以规定锅内加药处理时,悬浮物含量<20mg/L。

锅外化学处理时,因悬浮物会影响离子交换器的正常运行,而原水经澄清过滤后,其悬浮物含量在5 mg/L左右,所以,锅外化学处理时,规定悬浮物含量<5mg/L。

2、硬度(YD)锅内加药处理时,限制给水硬度≤4mmol/L。

这要求锅炉定期清洗,保证热强度最大的受热面上每年可结水垢厚度不超过1.5mm。

如果硬度再大,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就很难保证。

采用锅外处理时,限制给水总硬度≤0.03mmol/L。

一方面考虑到在离子交换工艺上能够达到,另一方面,在锅炉定期清洗的情况下,能保证热强度最大的受热面上每年积水垢不超过0.5mm。

这样基本上可以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水中所含的总硬度可根据水中钙、镁与不同阴离子的结合而定。

锅炉水质氯离子标准

锅炉水质氯离子标准

锅炉水质氯离子标准
锅炉水质中的氯离子一般不宜超过5-100mg/L,具体标准视锅
炉压力、类型和使用要求而定。

根据国家标准 GB1576-2008《锅炉用水》中的规定,对于自然循环德燃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工质,锅炉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应小于20mg/L。

对于工业锅
炉和电厂锅炉,氯离子的含量可以更低,一般要求小于5mg/L。

而对于高压锅炉或者要求特别严格的锅炉设备,甚至要求氯离子含量小于1mg/L。

这些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护锅炉设备不受氯离子腐蚀的影响,防止锅炉机械设备出现腐蚀、腐蚀产物沉积和结垢等问题,确保锅炉长期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8)测定方法1.1 水样的采集水样的采集是保证水质分析准确性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采样的基本要求是:样品要有代表性;在采出后不被污染;在分析之前不发生变化.取样装置对取样装置一般有以下要求:(1) 取样器的安装和取样点的布置应根据锅炉的类型,参数,水质监督的要求(或试验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布置,以保证采集的水样有充分代表性.(2) 除氧水,给水的取样管,应尽量采用不锈钢的制造.(3) 除氧水,给水,锅炉水和疏水的取样装置,必须安装冷却器.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并接在连续供给冷却水量的水源上,以保证水样流量为500~700ml/min ,水样温度为30~40℃.(4) 取样冷却器应定期检修和清除水垢,锅炉大修时,应同时检修取样器和所属阀门.(5) 取样管应定期冲洗(至少每周一次).作系统检查定取样前要冲洗有关取样管道,并适当延长冲洗时间,冲洗后应隔1~2小时方可取样.以确保水样有充分的代表性.水样的采集方法(1) 采集有取样冷却器的水样时,应调节取样阀门,使水样流量控制在500~700ml/min,温度为30~40℃的范围内,且流速稳定.(2) 采集给水,锅炉水样时,原则上是连续流动之水.采集其它水样时,应先将管道中的积水放尽.(3) 盛水样的容器,采样瓶必须是硬质玻璃或塑料制品(测定微量或分析的样品必须使用塑料容器).采前,应先将采样容器彻底清洗干净,采样时再用水样冲洗三次(方法中另有规定的除外),才能采集水样.采集后应尽快加盖封存. Mu(4) 采样现场监督控制试样的水样,一般应用固定的水瓶.采集供全分析用的水样应粘贴标签,并注明水样名称, 采样人姓名,采样地点,时间,温度.1.2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一)试剂1、硝酸银标准溶液(1ml相当于1mgCl-):称5g硝酸银溶于1000ml蒸馏水,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2、10%铬酸钾指示剂;3、1%酚酞指示剂;4、0.1mol/LNaOH溶液5、0.01mol/L(1/2H2SO4)溶液(二)测定方法:1、量取1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即用硫酸溶液中和至无色,若不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以硫酸溶液回滴至无色,再1.0ml10%铬酸钾指示剂2、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耗量V1,同时作空白试验(方法同上)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耗量V0(三)计算公式:氯化物(CL-)含量:CL-含量=[(V1-V0)×1.0/Vs]×1000 (mg/L)式中:V1-----滴定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耗量,V0-----空白实验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耗量,1.0----- 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度,1ml相当于1mgCl- ~ Vs-----水样的体积,(四)测定水样时的注意事项当水样中Cl-含量大于100mg/L时,须按下表规定的体积取样,并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后测定:样中Cl-含量(mg/L)101-200 201-400 401-1000 取水样的体积(ml)100 50 251.3 溶解固形物的测定溶解固形物是指已被分离悬浮固形物后的滤液经蒸发干所得的残渣。

(一)仪器1、水浴锅或400ml烧杯;2、100~200ml瓷蒸发皿;(二)测定方法1、取一定量已过滤并充分摇匀的澄清水样(水样的体积应使蒸发残留物的质量在100mg 左右),边逐次注入经烘干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边在水浴锅上蒸干。

为防止蒸干、烘干过程中落入杂物而影响试验结果时,必须在蒸发皿上放置玻璃三角架并盖表面皿。

2、将已蒸干的样品连同蒸发皿移入105~110℃的烘箱中烘2小时。

3、取出蒸发皿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迅速称重。

4、在相同条件下再烘0.5小时,冷却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到恒重。

5、溶解固形物含量RG计算RG= [(G1-G2)/V]×1000(mg/L)式中:G1----蒸发残留物与蒸发皿的总质量,G2----蒸发皿的质量,V-----水样的体积,1.4 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 一) 所需试剂:1、0.020mol/L(1/2EDTA)标准溶液:称取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1000ml高纯水中,摇匀。

2、氨-氯化铵缓冲液:称取20g氯化铵于500ml除盐水中,加入150ml浓氨水(密度0.90g/ml)以及5.0g乙二胺四乙酸镁二钠盐,用除盐水稀释至1000ml并摇匀。

3、0.5%铬黑T指示剂:称取0.5g铬黑T与4.5g盐酸羟胺,100ml 乙醇定溶。

(二)测定方法1、量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2、加5ml氨-氯化铵缓冲液和2~3滴0.5%铬黑T指示剂;3、用0.020mol/L(1/2EDTA)标准溶液滴定,由酒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EDTA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V;(三)计算公式:硬度的计算:YD=(CV/Vs)×1000(mmol/L)C-------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V-------滴定时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Vs------ 水样的体积,(四)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之测定水样时的注意事项:1、若水样的酸性或碱性较高时,应先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HCL中和,然后再加缓冲液,水样才能维持PH±0.1.2、冬季水温较低时,络合反应速度较慢,易造成滴定过量而产生误差,因此,当温度较低时应将水样预先加温至30℃-40℃后进行测定。

3、氨-氯化铵缓冲液保存在玻璃瓶中会增加硬度,易保存在塑料瓶中。

4、如果在滴定过程中发现滴定不到终点或指示剂加入后颜色呈灰紫色,可能是铁、铝、铜或锰等离子的干扰,遇此情况,可在加指示剂前用\S< =K1G 2ml 1%的L-半胱氨酸和2ml 三乙醇胺(1:4)进行联合掩蔽,或先加入所需EDTA标准液80%~90%(记录在所消耗的体积内),即可消除干扰。

1.5 磷酸盐的测定(目视比色法)(一)目视比色法就是用眼睛目测试溶液的深浅比较来确定未知试样的含量。

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系列比色法。

(二)磷酸盐的测定1、概要在0.6mol/LH+的酸度下,磷酸盐与钼酸铵生成磷钼黄,用氯化亚锡还原成磷钼蓝后与同时配制的标准色进行比色测定。

2、仪器:具有磨口塞的25ml比色管3、试剂及其配制1)、磷酸盐标准液(1ml含1mg磷酸根):称取105℃干燥过的磷酸二氢钾(KH2PO4)1.433g,溶于少量除盐水中,稀释至1000ml. 2)、磷酸盐工作液(1ml含0.1mg 磷酸根):取上述标准液用除盐水准确稀释10倍。

3)、钼酸铵-硫酸混合液:于600ml蒸馏水中徐徐加入167ml浓硫酸(ρ=1.84g/cm3)冷却至室温。

称取2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上述硫酸溶液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4、测定方法:1)、量取0,0.05,0.1ml磷酸盐工作液以及5ml检测水样,分别注入一组比色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约20ml摇匀。

2)、于上述比色管中各加入2.5ml钼酸铵-硫酸混合溶液,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于每支比色管中加入2~3滴氯化亚锡甘油溶液,摇匀,待2分钟后进行比色。

水样中磷酸盐的含量按下式计算:PO43-=(0.1V1×1000)/Vs=V1/Vs×102 mg/L式中:V1----与水样颜色相当的标准色中加入磷酸盐工作液的体积,Vs----水样的体积,0.1-----磷酸盐mg/ml(三)测定时注意点事项1、水样与标准色应同时配制显色。

2、为加快水样显色速度,显色时水样的酸度应维持在0.6mol/L(H+) M22b3、水样中混浊时应过滤后测定,磷酸盐的含量不在2~50mg/L内时,应适当增加或减少水样量。

1.6 锅炉排污率量的监控及计算一.锅炉排污量的大小常以排污率来表示,排污率就是排污水量占锅炉蒸发量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式表示:P=(Dp/D)×100%式中:P----排污率Dp----排污水量,D----锅炉蒸发量,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排污水量难以测定,因此排污率不以上式计算,而是由水质监测分析来计算。

对于工业锅炉来讲,一般锅炉水中所含氯离子最为稳定且测定方便,因此工业锅炉通常以测定氯离子含量来计算排污率,并指导锅炉排污。

ρ=[Cl-给水/(Cl-锅水-Cl-给水)]×100%式中:Cl-给水-----给水中氯离子含量,mg/L kCl-锅水-----锅水中氯离子含量,mg/L1.7 碱度的测定(碱度中和滴定法)一、概念: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因此,选用适宜的指示剂以标准溶液对它们进行滴定,便可测出水碱度的含量.碱度可分为酚酞碱度和全碱度两种:酚酞碱度是指以酚酞作指示剂所测出的量,其终点的PH值为8.3.全碱度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作指示剂所测出的值,终点PH值为5.0.变色时的主要中和反应:1)酚酞作指示剂:H++OH-=H2O;H++CO32-=HCO3-2)甲基红-亚甲基蓝作指示剂:H++HCO3-=CO2↑+H2O二试剂及其配置1)1%酚酞作指示剂(以乙醇为溶剂).2)甲基红-亚甲基蓝作指示剂:准确称取0.125克甲基红和= 0.085克亚甲基蓝溶于100毫升95%乙醇中.3)0.05mol/L(1/2H2SO4)0.1mol/L 硫酸标准溶液.三测定方法1、取100毫升水样,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则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体积V1,然后再加入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用上述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记录耗酸体积2、若加酚酞指示剂不显色,可直接加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记录耗酸体积四碱度的计算测定水样的酚酞碱度JD酚和JD全按式计算:JD酚=(CV1/VS)×103mmol/LJD全=[C×(V1+V2)]×103式中:C=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V1、V2=两次滴定时所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S=水样体积 1.8 常用试剂的配制1、0.1mol/L(1/2H2SO4)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配制量取3ml浓硫酸(密度:1.84g/cm3)缓缓注入1000ml蒸馏水(或除盐水)中,冷却摇匀。

2)标定方法一:称取0.2g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精确到0.0002g)的基准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 除盐水中,加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用待标定的0.1mol/L(1/2H2SO4)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然后煮沸2~3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至紫色。

同时应做空白试验。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C=m/[(V1-V2)×52.99]式中:C---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2H2SO4 )m----基准物质的质量,V1----滴定碳酸钠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2----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52.99----1/2Na2CO3的摩尔质量,方法二:量取20.00ml待标定的0.1mol/L(1/2H2SO4)硫酸标准溶液,加6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除盐水),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0.1mol/ L(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