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6.2《登泰山记》(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

16.2《登泰山记》(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

16.2 登泰山记分层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③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蜡烛)⑤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⑥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微)A.①④⑥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⑤⑥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④其远古刻尽漫.失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B.道.少半,越中岭C.古时登山,循东谷人,道.有天门D.是日观道.中石刻5.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郭,古时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

C.晦,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即桐城派。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B.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D.月出于东山之.上7.下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汶(wèn)水济(jǐ)水徂(cú)徕B.绛(jiàng)皓石罅(xià)膝(qī)齐C.若偻(lǚ)少圜(yuán)摴蒱(chū pú)D.须臾(yú)山巅(diān)姚鼐(nài)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两套)

《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两套)

《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一【课前自主梳理】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泰山之阳.①(山的南面),汶水西流;其阴.②(山的北面),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③(处于)其南北 分者,古长城也 ④(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⑤(介词,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⑥(趁,“冒”的意思)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⑦(界限),至于..⑧(到,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⑨(石阶),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⑩(顺着)以入,道少半..⑪(不到一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⑫(门槛,这里指像门槛一样的城墙)当.·⑬(挡,拦)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⑭(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⑮(几乎)不可登。

及既.⑯(已经)上,苍山负.⑰(背,意为覆盖)雪,明烛.⑱(名词作动词,照)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⑲(停着)雾若带.⑳(飘带)然。

戊申晦.○21(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22(五更),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3(弥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24(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

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耸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

极天..○25(天的尽头,天边)云一线异.○26(奇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27(朱砂),下有红光,动摇承.○28(托,举)之。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当:处在。

B.越长城之限.限:界限。

C.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停留。

D.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随意。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B.道.少半,越中岭C.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D.是日观道.中石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京师乘.风雪乘:这里是“冒”的意思。

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天:天边。

B.道皆砌石为磴.磴:石阶。

绛皓驳.色驳:杂。

C.望.晚日照城郭望:朝向。

余始循.以入循:顺着。

D.苍山负.雪负:背。

多松,生石罅..石罅:石缝。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当:在。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在。

③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稍微。

④世皆谓之天门云.云:助词,无实义。

⑤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及:到,前往。

⑥磴几.不可登几:几乎。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⑤⑥5.下列对文中出现的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乾隆,是清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前后共六十年,而“清高宗”则是爱新觉罗·弘历的庙号。

B.丁未,干支之一,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纪年法。

C.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文中指的是北京;“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D.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述结冰后的山道,异常难行的语句是“,”。

(2)姚鼐登上泰山极顶,极目眺望,看到负雪的苍山和山腰中的云雾,分别用比喻描述的语句是“,”和“”。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描写在山顶看海上日出的异常壮观之景的语句是“,,”。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16.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借助注释口译课文文段,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3)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4)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晦( )五鼓( )云漫( )正赤如丹( )行宫( )僻( )不当道者少圜( )瀑水(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里是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是近景。

B.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和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

以动衬静,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

C.“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先写日上过程,再写日下的海浪,相互烘托,既生动形象,又很有气势,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D.第3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精彩纷呈,逼真如画。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4)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泰山记(节选)[清]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济.水(jǐ)石磴.(dèng)徂.徕(cú)郦.道元(lì)B.戊.申(wù)绛.皓(jiàng)膝.齐(xī)姚鼐.(nài)C.若偻.(lǚ)少圜.(yuán)汶.水(wén)摴蒱..(chū pú)D.南麓.(lù)石罅.(xià)须臾.(yú)山巅.(diān)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级七千有余B.石苍黑,多平方,少圜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D.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B.石苍黑,多平方..,少圜C.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D.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汶水西.流 B.济水东.流C.崖限.当道者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京师乘.风雪乘:冒着B.其远古刻尽漫.失漫:流失C.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停留D.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绛:红色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道.皆砌石为磴B.道.中迷雾冰滑C.僻不当道.者D.道.少半,越中岭7.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C.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D.稍见去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8.对下列省略句中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多石,(山)少土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C.(山)少杂树,(山)多松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泰山是我国名山之一,是“五岳”之首,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五座山。

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16-2 登泰山记 姚鼐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16-2  登泰山记 姚鼐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句子默写(名句名篇默写)1. (1)《登泰山记》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代_________派代表人物,他和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桐城三祖”。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_______风雪,______齐河、长清,________泰山西北谷,__________长城之限,___________泰安。

(3)山多石,__________。

石苍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

少杂树,___________,生石罅,______________。

冰雪,无瀑水,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开幕。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围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其目的是旨在倡导人们融入自然、尊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人对自然的向往,对绿色的亲近,都无法被磨灭。

不幸的是,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

但是,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正在于我们能够反思过往,作出正确的抉择。

这一抉择便是告别杀鸡取卵、发展方式,走上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之路。

经过一段对自然过度索取和破坏的发展之后,的人们对生态文明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

这需要人类携手合作应对,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园艺博览,并非园艺的简单荟萃,而是展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决心与意志,( )。

这种相处之道,大而化之,便是“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具体而言,便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主题所传递的,也正是在具体而微的生活中践行“绿色”之道的理念。

当然,生态治理,对人类来说依然。

但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践行,我们的家园必会越来越美丽,生活也必将越来越美好。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2022_2023学年)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2022_2023学年)

16.2登泰山记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历:经过B.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停留C.崖限当道者当:挡住D.其远古刻尽漫失漫:弥漫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粗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顺流而东也B.舞幽壑之潜蛟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歌窈窕之章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

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B.阴,山南水北为阴;阳,与“阴”相反。

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

C.乾隆,是清高宗的年号。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

B.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中所称的天门。

C.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湿滑,非常艰险。

D.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上了泰山之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游东山记杨士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

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

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

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荫,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

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16.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一、选择类1.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②及既上,苍山负雪③世皆谓之天门云④亭东自足下皆云漫A.两个“及”字相同,两个“云”字相同B.两个“及”字不同,两个“云”字不同C.两个“及”字相同,两个“云”字不同D.两个“及”字不同,两个“云”字相同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阳:山的南面B.古时登山,循.东谷人循:顺着C.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烛光D.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逐渐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课内阅读训练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面问题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京师乘风雪自:自己B.穿泰山西北谷穿:穿过C.余始循以入循:顺着D.磴几不可登几:几乎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②及既上,苍山负雪③世皆谓之天门云④亭东自足下皆云漫A.两个“及”字相同,两个“云”字相同B.两个“及”字相同,两个“云”字不同C.两个“及”字不同,两个“云”字相同D.两个“及”字不同,两个“云”字不同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B.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D.然则诸侯之地有限4.下列括号中补充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始循(西谷)以入B.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泰山)C.越中岭,复循西谷(进入),遂至其巅D.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5.下列对这段文字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B.记叙了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着重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

C.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时的激动心情。

D.记叙了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着重描述了登山后的激动心情。

二、课内阅读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②余始循以入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相与枕藉乎舟中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2 登泰山记【夯实基础】1.下列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B.明烛天南(照)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微)D.是日观道中石刻(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至于斟酌损益B.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C.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生,亦我所欲也D.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阴,济水东流B.顺流而东也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B.多平方,少圜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而皆若偻5.下列各句从句式上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崖限当道者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D.或曰,此东海也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湖南的南岳衡山、陕西的西岳华山、山西的北岳恒山、河南的中岳嵩山并称“五岳”。

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B.在表述山水方位时,“阳”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阴”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故“淮阴”指淮河以北地区,“华阴”指在华山的南面。

C.“戊申晦”中的“戊申”为干支纪日,“晦”为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

也就是戊申这一天是月底。

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朔”。

D.“五鼓”就是五更,即现在的凌晨三点至五点。

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一次隔两个小时,称五更纪时法,古代纪时法还有天色纪时法、十二地支纪时法等。

7.下列有关《登泰山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清代姚鼐所写的一篇攀登泰山的游记,生动地再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6课登泰山记同步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③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微)④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⑤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到,前往)⑥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A.①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⑤⑥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B.道.少半,越中岭C.古时登山,循东谷人,道.有天门D.是日观道.中石刻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④其远古刻尽漫.失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郦道元所谓..居雾若带然..环水也B.而半山C.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D.石苍黑色,多平方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

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B.阴,山南水北为阴;阳,与“阴”相反。

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

C.乾隆,是清高宗的年号。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写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掷具的句子是“ ,”。

(2) 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的句子是“ ,”。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人教部编版高中必修上语文16-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级七千有余B.回视日观以西峰C.与子颍坐日观亭D.半山居雾若带然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皆砌石为磴道:走,走路B.越长城之限.限:界限C.崖限当.道者当:挡住D.皆不及.往及:赶得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汶水西流B.僻不当道者C.崖限当道者D.道少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一项是A.至于..泰安B.是.月丁未C.复.循西谷D.戊申晦.5.下列句子与其他三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C.生石罅D.余始循以入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登泰山记》中,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代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

(2) 《登泰山记》中,“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少半,,,”,是总写作者与友人的登山。

(3) 《登泰山记》中,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的句子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鼐所写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

姚鼐此行是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颍一同登上泰山之顶的。

B.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

他从中谷登山,但是没有到古人所说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

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的日出景观,通过对山水、风雪、日光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同时介绍了此处的历史遗迹。

D.本篇游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8.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9.阅读下面登泰山线路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暑假到了,高中生张天和秦浩相约去泰山游玩,主要有 A 和B 两种途径登上泰山之巅,请你分别为张天和秦浩设计一段话,阐述自己选择该线路的理由并说服对方。

2《登泰山记》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登泰山记》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登泰山记》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2《登泰山记》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

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奇景象。

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

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

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若带然”和在日观亭时“自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B.其阴,济水东流C.道皆砌石为磴D.明烛天南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___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扣舷而歌之___ 侣鱼虾而友麋鹿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D.渺沧海之一粟___越长城之限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侣鱼虾而友麋鹿B.吾从而师之C.明烛天南D.不耻相师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C.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七月既望___ 西望夏口B.举酒属客___ 举匏樽以相属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D.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8.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劝学___ 劝:鼓励②驽马十驾___驾:驾车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④圣人无常师___ 常:平常、普通⑤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空阔明亮⑥酾酒临江___酾酒:斟酒⑦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将:表假设⑧洗盏更酌___更:再⑨而皆若偻偻:佝偻⑩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罅:罅隙A.①②④⑦B.①⑥⑧⑩C.①④⑥⑩D.①⑤⑥⑨二、小阅读-课外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借助注释口译课文文段,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3)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4)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晦()五鼓()云漫()正赤如丹()行宫()僻()不当道者少圜()瀑水()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里是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是近景。

B.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和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

以动衬静,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

C.“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先写日上过程,再写日下的海浪,相互烘托,既生动形象,又很有气势,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D.第3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精彩纷呈,逼真如画。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4)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望岱岳清·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影落齐燕白,光连天地寒。

秦碑①凌绝壁,杖策好谁看?【注】①秦碑,秦相李斯当年镌刻在悬崖峭壁上的石碑,为泰山上的著名古迹。

16《赤壁赋》《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赤壁赋》《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汶水西( )流阳谷(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乘( )风雪越长城之限( )磴( )循( )以入世皆谓之天门云( )负( )雪明烛( )天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记述了登泰山的经过。文章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社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5.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16.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选择题
17.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文章略有改动)
结合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7.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8.第5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9.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

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

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2《登泰山记》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祠堂(cí) 汶水(wèn) 姚鼐(nài) 循规蹈矩(xún)B.济水(jǐ) 石罅(xià) 石磴(dènɡ) 雕栏玉砌(qiè)C.南麓(lù) 徂徕(lán) 樗蒱(chū) 绛皓驳色(hào)D.偏僻(pì) 佝偻(lǚ) 少圜(yuán) 皇帝行宫(xí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居住)B.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稍:逐渐)C.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限:限制)D.其远古刻尽漫失(漫失:磨灭或缺失)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半山居雾若带然B.多平方,少圜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须臾成五采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B.郦道元所谓环水也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D.下有红光动摇承之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②下有红光动摇承之B.①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①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②而半山居雾若带然D.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②陈涉者,阳城人也7.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A.崖限当道者B.郦道元所谓环水也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徘徊于斗牛之间8.根据情景,在空缺处补写出课文名句。

(1)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_ , ____ "。

【语文】《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语文】《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姚鼎同步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潘多拉效应”。

(不超过30个字)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肯读书。

为了让他们喜欢上读书,他们的父亲苏洵想到了一个“怪招”。

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们一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

父亲“偷偷摸摸”“神神兮兮”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

他们猜想父亲一定是在读什么好书。

他们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趁父母不在家时,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

日复一日,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

苏轼、苏辙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这个典故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不顾宙斯禁止偏偏打开装满罪恶的盒子如出一辙。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咏怀二首(其一)李贺长卿①怀茂陵②,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③,金泥④泰山顶。

注:①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弃官后闲居茂陵。

②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③一简书:指司马相如的遗作《封禅书》,后被汉武帝封禅泰山所用。

④金泥:水银和金屑和成的泥用以涂封玉牒,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书》。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直接入题,交代了司马相如闲居茂陵这一历史史实,为下面写景、叙事张本。

B.第二句写绿草茂盛,挂满井边石栏,勾勒出一幅荒芜、萧条的画面,意在表现司马相如居住环境之恶劣。

C.第三句采用白描手法,普普通通一个“看”字,蕴含无限深情,描绘出司马相如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D.第四句承接上句“看”字而来,描绘了一幅春风轻拂、佳人鬓发飘飘的唯美画面,不禁令人陶然心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6.2《登泰山记》一、基础素养巩固(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山麓.(lù)雕砌.(qiè)山巅.(diān)B.悬崖.(yá) 石磴.(dènɡ) 须臾.(yú)C.戊.申(wù) 岱祠.(cí) 姚鼐.(lài)D.膝.盖(qī) 石罅.(xià) 佝偻.(lóu)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京师乘.风雪乘:这里是“冒”的意思。

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天:天边。

B.道皆砌石为磴.蹬:石阶。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偻:脊背弯曲的样子。

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C.世皆谓之天门云.云:云气。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弥漫。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

多松,生石罅..石罅:石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A.余始循以.入B.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B.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C.回视.日观以西峰D.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阳.谷皆入汶B.至于..泰安C.多平方.. D.至日观数里..内无树7.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

“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

”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分)(1)《登泰山记》中描写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

(2)《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二、能力素养提升(45分)(一)课内阅读(17分)阅读课文,完成9~12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历:经过。

B.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停留。

C.越长城之限.限:界限。

D.其远古刻尽漫.失漫:弥漫。

10.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

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

B.阴,山北水南为阴;阳,与“阴”相反。

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

C.乾隆:是清高宗皇帝的年号。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鼐所写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

姚鼐此行是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颍一同登上泰山之顶的。

B.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

他从中谷登山,但是没有到古人所说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

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的日出景观,通过对山水、风雪、日光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同时介绍了此处的历史遗迹。

D.本篇游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4分)(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4分)(二)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游.千山记.程启充①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

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

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

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

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

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

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

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

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

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

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

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

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

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

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

坐石上,一老进麦饼。

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

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

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

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①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

②瓯脱:泛指边界。

③浮白:满饮。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B.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通常称“胡笳”,在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游牧民族中,善于表现凄怆、哀怨的情感,富有悠远的穿透力,很符合那些边远游牧民族英勇剽悍的个性及牧马吹奏的特色。

C.中州:又名中土、中原、中国,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

古代分中国为九州,中州为其中之一。

其他八州是冀、兖、青、徐、扬、荆、豫、益。

D.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5分)(2)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5分)(三)语言表达(9分)17.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苏轼游赤壁抒发了人生感悟,姚鼐登泰山赞美了大好河山。

请仿照示例,另写两个句子。

(4分)面对泰山,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临黄山,徐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步西湖,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我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王哲给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尊敬的屠奶奶:您好!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霸主,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我们十分感激。

本社广大中医学佼佼者恳请您不吝赐教。

敬祝编安。

生物社团王哲2019年4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