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合集下载

马原方法论概括

马原方法论概括

唯物论部分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意义: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意义:做事情、想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从头脑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方法论意义:用运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保持稳定(安定团结)的重要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3、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方法论意义:珍惜时间;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方法论意义:人类要保持自身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否则会危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全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形成正确的实践观和实践方式,提高实践水平。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辩证法部分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方法论意义:用联系的眼光看世界,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

用发展、过程的眼光看世界,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2、对立统一规律方法论意义: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质量互变规律方法论意义:重视量变,勇于质变;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4、否定之否定规律方法论意义:既看到光明的前景,坚定必胜的信念,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5、五对范畴方法论意义:现象和本质:透过现象抓本质,通过对事物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论是一个哲学概念,主张宇宙和社会的本质是物质,反对把意识和精神看作是物质的首要和决定因素。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唯物论的原理1. 物质第一性原理: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存在形式,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基础。

一切存在和发展都是物质的表现和产物,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2. 动力学原理:唯物论认为物质是运动的。

一切物质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本质和现象。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推动着整个世界的发展。

3. 包括性原理: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由无限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组成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个别的存在,每个个别事物都有其自己的特性和规律。

4. 联系性原理:唯物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它们的存在和发展。

二、唯物论的方法论1.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论的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是辩证法,即矛盾的观点和处理矛盾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善于分析和解决事物内部和外部的矛盾。

2. 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实践唯物主义是唯物论的实践方法。

实践在唯物论中具有决定论的地位,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实践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系统性、创造性和历史性,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3. 科学论证方法论:科学论证是唯物论的思维方法之一。

唯物论强调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用真实的事实和证据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科学论证方法注重理性思维和实证,追求客观真理,排除主观主义和盲从。

4.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论的历史观和社会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有目的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要把研究对象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重视历史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

政治理论中的意义

政治理论中的意义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1、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第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第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
3、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2)“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3)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4)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5)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6)等。这些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表现。
4、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在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4、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四、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未来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是指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物质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辩证法等。

物质是客观实在的意味着物质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独立于意识的实体,它是构成世界的根本要素。

物质决定意识意味着物质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意识是物质的特殊形式。

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论的重要方法论,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内在矛盾的辩证关系。

唯物论的方法论是指用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原则来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

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等。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强调认识的基本特点是辩证的和历史的,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通过实践不断发展。

科学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和实证的证明,强调科学必须以实验证据为基础。

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科学知识,强调客观事实和定量分析。

通过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我们正确分析问题、探索科学真理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运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指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于生产关系发展的矛盾、斗争而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的方法论原则,即它所运用的矛盾普遍性原则和辩证法的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之一是矛盾普遍性原则。

这个原则强调的是在任何事物和现象中都存在着矛盾的普遍性。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不同的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驱动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所有社会现象都是阶级斗争的表现,阶级矛盾则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之二是辩证法的方法。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统一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内部矛盾、斗争中进行的,并最终通过新的矛盾的产生得以发展。

这个方法论非常具有启示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剖析和理解现实中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的“客观性”。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这种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唯物的立场看待社会历史的,避免了纯粹的主观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有助于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的真实实质,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历史的发展。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的“科学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基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这种规律是经得起实践和科学验证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识别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和问题,并在实践中实现科学的指导。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的“革命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以社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为前提的。

而阶级斗争的本质是要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统治阶级。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为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统治阶级而服务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有助于人们在革命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它的方法论具有客观、科学和革命性的特点。

唯物论

唯物论

唯物论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物质观:六个原理1、物质和运动2、运动和静止3、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4、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5、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意识观:两个原理7、意识的能动作用8、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实践观:一个原理9、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额外:10、物质和意识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地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物质和运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1、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区别:物质和运动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3、联系: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

3)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反对错误: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二、运动和静止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1、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区别:运动具有绝对性,静止具有相对性。

静止只是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3、联系: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

运动离不开静止,静止离不开运动。

任何运动都离不开静止,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离开静止的运动,离开了静止,运动也不存在了。

3)相互渗透。

运动渗透着静止,静止渗透着运动。

4)相互包含。

运动包含着静止,静止包含着运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风定花尤落,鸟鸣山更幽)相对静止具有积极意义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唯物论的四个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论的四个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论的四个原理和方法论唯物论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通过四个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

这四个原理和方法论是:物质的唯一性和运动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存在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实践的决定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物质的唯一性和运动性是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之一。

这个原理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体,它具有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性。

物质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具有质量和能量。

物质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具有运动和变化的特性。

物质的运动性是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它表现为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包括物质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唯物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这个原理认为物质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意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反映,它是人类思维和意识活动的表现。

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但又有着本质区别。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基础;意识是主观的,它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第三,客观存在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唯物论的第三个基本原理。

这个原理认为客观存在是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主观能动性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和实现。

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人类意识的存在,它是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基础。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它是人类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表现。

客观存在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但又有着本质区别。

客观存在是客观规律的客观反映;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主观创造和实践。

实践的决定性和发展的规律性是唯物论的第四个基本原理。

这个原理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实践的结果和目标。

实践是人类对世界的改造和认识活动,它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实践的决定性意味着认识和意识是通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它们是实践的反映和表达。

发展的规律性意味着世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它遵循着客观规律和发展规律。

实践的决定性和发展的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

唯物论的方法论

唯物论的方法论

唯物论的方法论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了“唯物论”这一观念,他倡导人们从物质客观事物出发,用客观实证的方法研究自然界,认为万物皆可认识,可以把万物归结于客观事实。

唯物论方法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派别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引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首先,唯物论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从客观物质的角度出发,以实践为基础,拒绝任何形式的空想想象。

唯物论者认为万物皆有实质,可以用客观事实来揭示万物的本质,所以它们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拒绝任何空想思考。

其次,唯物论者珍视客观实证,认为客观实证是探索自然规律和研究世间万物最有力的方法。

唯物论方法论强调从客观实证出发,以实践、实验、观察、记录和推理等方法来探究自然规律,研究人文社会实践经验。

第三,唯物论方法论强调了认识论的重要性。

它坚持以“认识论”为核心内容,通过认识论来客观分析万物的本质,从而探究客观实证的本质和认识规律,实现认识的真实性。

最后,唯物论方法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是认识规律和知识发展的基础,是把人们理解世界的途径,是实现真正的知识获取的方法。

唯物论者认为,要研究物质客观事实,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的实践来认识世界,从而实现真正的知识获取。

唯物论的方法论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赞誉,并影响了以后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从古至今,唯物论的方法论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中国古代哲学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基本思想。

唯物论方法论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倡导实践、实证、认识论和社会实践等思想方法的一种,把认识世界的方法从空想的境界中释放出来,是科学思维的典范。

它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这种思想方法也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唯物论有关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论有关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论有关的原理和方法论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包括客观性原理、认识论、辩证法等等。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

首先,唯物论的客观性原理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和感知。

唯物论强调了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的存在,认为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以物质为基础的。

其次,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感性认识是指通过感官获取的对物质世界的直接认识,而理性认识是指通过思维和推理所得到的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把握。

唯物论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也是理性认识的源泉和依据。

第三,唯物论的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矛盾运动的学说。

唯物论的辩证法强调整体和个别、必然和偶然、根本和偶然、量和质、形式和内容、必要和偶然等矛盾的辩证统一。

唯物论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部的矛盾运动,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第四,唯物论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和主体性。

唯物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和改造世界的标准,实践是人的能动作用的体现。

唯物论认为主体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的不断积累和验证而逐渐深化的。

总体来说,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体现了客观性、辩证性和实践性。

它强调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和把握,承认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相对性,以及通过实践对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唯物论的方法论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通过辩证思维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唯物论认为发展是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而且是无限的。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和方法指导。

综上所述,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包括客观性原理、认识论、辩证法等等,它们构成了唯物论思想体系的核心。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强调了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的存在,认识的主体性和实践的重要性,以及事物变化的辩证规律。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和方法指导。

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方法论是指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进行科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从物质的存在和发展出发,通过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它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真知,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辩证性、历史性和实践性。

客观性是指我们的认识要基于客观实际,而不是主观臆断。

辩证性是指我们要善于看问题的全貌和内在矛盾,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

历史性是指我们要将事物放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实践性是指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和完善我们的理论。

唯物主义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要求我们立足于实际,注重实证和实验,而不是空谈和主观臆断。

在科学研究中,唯物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实践,通过观察事物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来总结经验和发现新知识。

同时,唯物主义方法论还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综合,善于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和提炼规律,以推动科学的发展。

除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唯物主义方法论在社会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要求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唯物主义方法论还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社会矛盾和冲突,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源,提出具体的改革和发展措施。

通过实践验证和完善我们的理论,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唯物主义方法论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它以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强调实践和实证,注重客观和辩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我们应该运用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

首先,唯物论的原理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的发展变化是由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决定的,而不是由意识的变化决定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把握物质的规律,不断深化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其次,唯物论的方法论是以辩证法为基础的。

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历史的认识。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对立统一的规律决定的,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和运动。

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矛盾运动,善于从事物的全面、具体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再次,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唯物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世界的发展变化是由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物质的规律,不断深化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辩证法的方法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对立统一的规律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矛盾运动,善于从事物的全面、具体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综上所述,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唯物主义的原理要求我们把握物质的规律,不断深化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辩证法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善于抓住事物的矛盾运动,善于从事物的全面、具体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改造世界。

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全部5个原理

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全部5个原理

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全部5个原理:
一、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表述】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意义】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表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三、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表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四、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马原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总结--必须掌握的

马原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总结--必须掌握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①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的事物中包含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而忽视绝对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

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贵辩论的泥潭。

✓相对静止是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割裂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把时间空间看成是感觉的产物,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把时间空间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东西,必然陷入形而上学。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它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任何物质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无一例外。

这就表明,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物质及其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的条件性和可变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物质观(辩证唯物论)⒈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启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⒉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启示:①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人可以认识、把握、利用规律;③要求人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⒊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启示: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

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认识论)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的唯一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⒉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启示:①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求我们获得正确的认识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⒈联系的普遍性: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启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⒉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

方法论启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以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⒊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启示:要求我们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⒋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①整体属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能成其部分。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关键的部分甚至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四、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⒈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的考验。

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

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总结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既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5.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原理与方法论总结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

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1、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第一,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第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第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2、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唯物论原理方法论

唯物论原理方法论

唯物论原理方法论唯物论原理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实践、客观、多向性和一致性,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唯物论原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唯物论原理唯物论原理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物质、运动和规律三个方面。

1. 物质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

物质是统一的、多样化的,存在于人类所感知的世界中的一切事物。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2. 运动运动是物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形式。

唯物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运动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物质通过运动而发展、变化和演化,形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3. 规律唯物论认为,物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

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受到一定的规律支配,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揭示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唯物论方法论唯物论方法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根据唯物论原理进行认识和理解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1. 实践第一唯物论方法论强调实践的基础性和优先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主动地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

2. 辩证法唯物论方法论强调辩证法的运用。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全过程的认识。

应用辩证法进行思维分析和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避免片面和主观的偏见。

3. 科学性唯物论方法论强调科学的性质。

科学是基于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需要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研究程序。

唯物论方法论强调对事物进行科学的观察、实验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深入的认识。

4. 实事求是唯物论方法论强调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思想方法。

唯物论方法论认为,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和科学的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唯物论的方法论

唯物论的方法论

唯物论的方法论
唯物论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以客观世界为中心
的认识论。

它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汉斯库塔等古希腊哲学家
的影响和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他们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
社会学说。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生活和未来的理解,而且
改变了人们如何探索社会发展的方法论。

唯物论的方法论认为,物质的发展是客观的,是先天的,而主观
的发展或反映物质的发展,是由物质所决定的。

它主张以实践为
基础,以现实为基础,重视深入实践以反映客观事物。

从客观方
面看,从普通经验入手,在深入实践中把遇到的问题发展起来,
用兲和的逻辑方法来估算其可能的发展,在客观的实践中实现一
种合理的理论。

它强调改变实践,而不是“改变思想”。

它试图
以实践为基础,建立唯物论的认识范式。

同时,唯物论的方法论还被称为“实践方法论”。

它主张通过研
究经历,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把问题发展起来,
通过进行系统性研究——比如调查现象、实验重新实现或革新——
最后,唯物论认为,理解和改革客观事物必须以实践为前提,实践是认知的源头。

它以实践为基础,重视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

它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或重新确认理论的正确性,而改变实践,实践才能改变理论,推动社会发展。

由此,唯物论的方法论提醒我们,认识论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发展,改革实践,而不是改变思想和沉溺于狭隘的理论研究。

唯物史观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的历史观念。

唯物史观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探讨唯物史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所制约的,而这些规律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这种客观规律的揭示为研究社会现象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使社会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理解。

二、唯物史观强调了历史的渐进性和必然性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社会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由过去向未来的必然推移。

这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使研究者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变革的时机和方向,更好地规划和实施社会改革的措施。

三、唯物史观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理论革新和实践创新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变化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着眼于深层次的经济因素,揭示社会现实的根本矛盾和变革动力。

在这种指导下,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践都将得到革新和创新,使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内涵。

四、唯物史观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下,社会科学研究不能脱离实践,而应当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群众、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使社会科学研究更加务实、更富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揭示客观规律、强调历史必然性、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社会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其核心原理是以物质为基础,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

唯物论方法论则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本文将从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唯物论的原理是以物质为基础。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包括人的思想、感情等也是由物质基础上产生的。

唯物论强调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反对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物论的原理是对世界本源的根本认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和基础。

其次,唯物论的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唯物论的方法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唯物论方法论强调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空谈理论。

唯物论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我们处理世界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是相互联系的。

唯物论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和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

唯物论的方法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我们处理世界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改造世界。

我们要坚持以物质为基础,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要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断加强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只有坚持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方法。

唯物论强调以物质为基础,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

我们要坚持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1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

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1、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第一,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第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第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

2 、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和矛盾的主次方要看到主、次矛盾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1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未来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 、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例如,(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2)“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3 )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4)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5 )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6 )等。

这些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表现。

特别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既要看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的矛盾观 的重要方法论, 是辩证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要求和重要原理。

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也是我 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只有从实际出发,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才有可能区分事物, 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只有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把握事物的特 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4、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 性和前进性,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我们就不能奢 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 一帆风顺的, 在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 充分估计其 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5 、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 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6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7、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到量变又要看到质变,注意特殊量变引起的质变。

三、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1、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4、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

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四、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1 、要尊重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

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要尊重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要尊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6、要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课件等等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