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方法对比

合集下载

变应性鼻炎用药指南

变应性鼻炎用药指南

变应性鼻炎用药指南
【概述】
变应性鼻炎系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发作性两种。

【诊断要点】
1.打喷嚏、流清涕病史。

2.季节性发病患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多与花粉传粉期符合。

3.鼻粘膜可表现为苍白、水肿。

4.变应原皮肤试验反应阳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

【药物治疗】
1.首选氯苯那敏;口服,成人4mg,一日1~3次。

2.备选鼻塞重者可选1%麻黄碱滴鼻液:一次每鼻孔2~4滴,一日3~4次,应用7天以内。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氯苯那敏。

2.高空作业者,车辆驾驶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间禁用氯苯那敏。

3.麻黄碱滴鼻液仅鼻塞时使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
日,否则,可产生“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

中医药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药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药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治疗与调理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类由过度敏感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荨麻疹等。

这些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而传统中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与调理有其独到之处。

本文将从中医药理论、常用疗法和调理方法等方面,探讨中医药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治疗与调理。

一、中医药理论中医药理论认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湿热、痰浊等因素引起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炎症反应过度。

因此,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在于清热祛湿、燥湿化痰和调理免疫系统。

二、常用疗法1. 草药治疗中医药中有许多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

其中,葛根、黄芩、白芷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

黄连、黄柏、黄芪等草药则具有抗炎和调理免疫系统的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3.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利用手部和指压法对患者进行按摩和推拿,以调理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疾病的目的。

对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推拿可以通过舒缓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减轻症状的发作。

三、调理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药强调饮食对于疾病的影响,为了调理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在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等。

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 环境调理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容易对外界的刺激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在环境上的调理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

3. 心理调理情绪波动经常会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作,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得到良好的调理。

可以通过音乐、艺术、休闲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与调理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治疗作者:孙淑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6期【摘要】目的考察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

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中药玉屏风散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

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75.4%、79.6%。

χ2比较三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药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中药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SUN Shu-hong.Shandong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of Gaomi ,Gaomi 261500,Shandong,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amely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78.3%, 75.4%, 79.6%.χ2comparing three sets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no sign 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llergic rhinitis have a better effect, but its therapeutic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further clarified.【Key words】 Allergic rhinitis; Chinese medicine变态反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I型变态反应性炎症。

鼻敏宁胶囊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鼻敏宁胶囊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鼻敏宁胶囊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鼻敏宁胶囊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喷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鼻敏宁胶囊口服+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喷鼻,对照组单纯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喷鼻,治疗4w。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鼻敏宁胶囊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

标签:鼻敏宁胶囊;变应性鼻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以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炎性介质释放为开端的、有免疫活性细胞和促炎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患病率可达10%~25%[1],该病可导致患者睡眠紊乱、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疲劳、注意力减退和学习障碍等。

近年来,笔者采用鼻敏宁胶囊口服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2013年1月~10月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數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

治疗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9~55岁,平均年龄(28.36±13.35)岁,病程1~14d,平均(7.43±6.53)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6~87岁,平均年龄(33.19±16.71)岁,病程2d~14d,平均(6.04±3.50)岁。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兰州)诊断标准[2]。

纳入标准: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兰州)中的持续性中重度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自愿参加临床观察,服从医生安排,配合治疗和随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 (2)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 (2)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这种疾病类型主要是由变应原激发形成。

从全球范围上看,这种疾病类型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现如今,人们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式提出了较大程度的认识。

关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式的研究成果较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但是没有方式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标签:变应性鼻炎;治疗方式;进展研究对于变应性鼻炎来说,临床诊疗方式比较多,其中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等。

但是每种治疗方式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够对治疗方式进行全面地了解。

这样才能够提升变应性鼻炎治疗方式的高效性。

变应性鼻炎的并发症也比较突出,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以全面的角度来进行,提升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和高效性。

一、分型和诊断1.分型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流鼻涕、鼻塞以及喷嚏等等。

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对病症发病的时间以及程度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如果症状持续的时间在每周4天以下,研究人员就将其看做是间歇式发病。

如果超过四天则是持续性发病。

如果变应性鼻炎在发病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则称之为轻度。

如果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就将其看做是中度或者是重度的鼻炎。

因此,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病症进行分类,根据病情的不同来采用分类诊治的方式。

除此之外,很多患者在不同的季节中会受到花粉或者是空气的影响,出现了季节性的变应性鼻炎。

因此,采用分型治疗的方式对于研究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诊断在具体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断项目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为常规项目、拓展项目以及相关疾病等等。

其中常规诊断项目中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广,其中包括病史、变应原检查以及比鼻部分泌物等项目进行检查。

在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检测方式,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应用到其中,进而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有哪些

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有哪些

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有哪些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有哪些?过敏性鼻炎即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时和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

本病发病率在近20年有显著增加趋热,在发达国家尤为如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但现在发现儿童患者也较常见。

虽然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女性激素可加重变态反应。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根据发病有无季节性特点,临床上分为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一、季节性鼻炎主要由花粉引起,故又称花粉症。

也有称枯草热,但与夏季枯草无缘,也无发热,实为误称。

发病有显著季节性是季节性鼻炎的临床特点。

患者每到花粉播散季节便开始发病。

发病时眼痒,结膜充血,严重者水肿,以致误诊为常见的结膜炎。

患者每日喷嚏阵阵,每次常连续数个之多。

每日鼻塞,伴有大量水样鼻涕,每天须换洗多次手帕。

鼻痒难忍,不得不经常挤眼揉鼻。

待花期一过,多数病人不治而愈。

患者在第一年发病时常误认为感冒或热伤风,但第二年、第三年同一季节同一时间又患“感冒”时,才开始怀疑该病性质而求进一步诊治。

其另一特点是地区性。

某些患者当迁移至气候、地理条件不同的另一地区时,由于植物种类的差异可不发病,但过若干年后也可能由于当地某种花粉反复致敏而再度发病。

二、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本型鼻炎主要由常年接触的某些变应原引起,如室内尘土、屋尘螨、真菌、动物皮屑、羽毛等,发病无季节性,但对真菌过敏者可有季节性加重。

患者常年发病,症状与季节性鼻炎相同,但总的程度不如季节性鼻炎重。

患者眼部症状较轻或无,主要是发作性喷嚏、鼻塞和流涕。

过敏性鼻炎的并发症:1、鼻衄多为涕中带血或少量滴血,儿童较多见。

以往认为由剧烈喷嚏所致,现推测与肥大细胞膜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使血栓生成减少有关。

2、变态反应性鼻窦炎因鼻窦粘膜与鼻粘膜相连,故鼻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炎症易波及鼻窦粘膜则产生变态反应性鼻窦炎。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

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涕,但症状加重。

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中医辨治思路

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中医辨治思路
D : 1 . 9 9 j i s . 0 5 5 0 . O . 6 0 9 0l 3 6 / . n 1 0 — 4 2 1 0 . 4 0 S 3 0
中 图分 类号 :R 7 .2 26 1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3 42 1)60 9 —1 0 55 0 (0 00 —0 10
常年性变态 反应 性鼻炎 (e e n a l e g c r i i i , P r n i l a lr i h n t S P R 以突然 和反复发作 的鼻痒 、喷嚏 、流清涕 为主要症状 , A) 检
查 见 鼻 内肌 膜 水 肿 , 为 苍 白色 , 腔 内有 大 量 水 样 分 泌 物 , 多 鼻 病 程 多 在 1 年 以上 , 诱 发 支 气 管 哮 喘 的 重 要 危 险 因 素 之 一 , 是 且 发 病 率 有 明 显 增 高 趋 势 “。 目前 西 医 治 疗 虽 方 法 多样 , 不 尽 但 如 人 意 , 中 医 通 过 辨 证 论 治 多 能 取 得 较 好 的 临 床 疗 效 。 笔 者 而 现 将 自 己在 P R治疗 中 的 一 些 体 会 介 绍 如 下 。 A 1 病 因病 机
胃 论 ・ 胃盛 衰 论 》 日 :“ 金 受 邪 , 脾 肺 由脾 胃虚 弱 不 能 生 肺 , 乃 所 生病 也 。 ”认 为 脾 胃虚 弱 , 不 生 金 , 土 以致 肺 金 受 邪 而 发 病 。
查: 鼻内黏膜苍白水肿, 中下鼻 甲略肿大, 鼻腔内可见大量清稀分 泌物。患者鼻腔通 气尚可, 日常觉畏风 怕冷, 平 面色咣 白, 淡, 舌
实 卫 固 表 ; 以 防 风 走 表 祛 风 并御 风 寒 , 黄 芪 得 防 风 , 配 且 固表 而 不 留 邪 , 风 得 黄 芪 , 邪 而 不 伤 正 , 谓 补 中有 散 , 中 有 补 ; 防 祛 此 散 苍 耳 子 、 白芷 、 辛夷 、 薄荷 辛 散 宣 通 肺 气 ;牡 丹 皮 、 川 芎 行 血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涕为主要症 状的AR患
中 药

次,连续用药

者可考虑局
不超过7天。
部用药。
编辑课件
8
鼻 腔 冲 洗
19
三、免疫治疗
治疗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AR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
• 临床诊断明确、无禁忌症的AR患者即可以采用变应原免疫治疗,而不需要以药物治疗无效为前提 条件。
• 根据国内目前可供临床使用的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的种类,免疫治疗的适应证主要为尘螨过敏导致 的中-重度持续性AR,合并其他变应原数量少(1~2种),最好是单一尘螨过敏的患者。
性。
编辑课件

6
临床诊断
•体征:
①双侧鼻粘膜苍白、水肿,鼻腔有水样分泌物; ②可伴有结膜充血、水肿; ③病程较长者可有中鼻甲水肿、息肉样变。 ④伴有哮喘、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有相应的肺部、皮肤体征。
编辑课件
7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 变应原种类应该是本地区常见的气传变应原,主要包括尘螨、蟑螂、动物皮屑 、真菌和花粉等。
编辑课件
9
比较项目 原理
敏感性 特异性 药物影响 皮肤条件 结果评判 技术要求 风险性 价格
变应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抗原抗体在体表的反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对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的直
等介质、属间接的生物测定
接免疫化学测定
高 较高
较高 较高
抗组胺药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要求高
编辑课件
21
治疗
四、外科治疗
• AR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酌情使用。 • 手术方式包括2种类型: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为目的的下鼻甲成形术和以

两种药物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两种药物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21 0 0年 1 1月 第 4卷 第 2 期 l
C i d D u p lN v2 1 , . hn JMo rg A p , o 0 0 V


1 45 ・
方药组成 : 黄芪 1 生 0~1 , 5g 白术 6~1 , 风 1 0g 防 O~l 5
诊 。该患幼时 因外 感 咳嗽 , 未彻 底治 愈而继 发 哮喘 , 每遇 气
年 来 ,随 着对 变应 性 鼻 炎 发 病 机 制 研 究 的不 断 深 入 ,细 胞 因 子 对 过 敏 性 炎 症 的 调 节 作 用 也 逐 渐 被 认 识 。 我 科 近 2年 来
3 讨 论
变应性鼻炎是 由 IE介导 的超 敏反应 , g 当机 体接触 了过 敏原 以后 , 过敏原使机 体释放组织胺 , 织胺是 可 以引起一 组
支气 管 哮 喘急 性 发作 : 患者 女 ,2岁 ,0 3年 1 3 20 0月 初
两种 药 物 脱 敏 治 疗 变 应 性 鼻 炎 的疗 效 对 比观 察
韩 宇峰 殷 辉
【 要】 目的 探讨 两种药物脱敏治疗变应 性鼻炎 的疗 效对 比情 况 。方法 将 6 摘 4例变应 性鼻炎
患者均分为两组 , 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 , 对照组盐酸司他斯汀治疗。结果 治疗组 3 2名变应性鼻炎
岁 前 出 现 , 一 个 常 见 病 , 内外 文 献 报 道 , 达 1 % 的 儿 童 是 国 多 0 和 2 % 的少 年罹 患 常 年 性 鼻 炎 , 中 大 多 为 变 态 反 应 性 。约 0 其
1 1 一般资料 .
应性鼻炎兰州 会 议诊 断标 准 的 6 4例 患 者 , 为 门诊 患 者。 均 随机平分为治疗组 和基 础治疗 组 , 治疗 组 3 2例 中男 2 O例 ,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系指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变态反应为一类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即由于反应过强而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有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

不同类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许多疾病,如营养不良、寄生虫病和各种传染病等日益减少以至消灭,而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却日渐增多。

过去40年间,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明显增长。

变应性鼻炎患者约占工业化国家人口的20%,在我国中心城市的自报患病率达12%[1]。

据世界卫生组织“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工作小组指出“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是一个极为常见的疾病,累及全世界10%-25%的人口”,并认为“这个数字很可能低估了该病的真正患病率”。

故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变应性鼻炎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花粉症即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两类。

变应性鼻炎属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亦称I型超敏反应。

当特异性抗原进入特应性个体后,机体内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并附着于介质细胞的表面,机体即处于致敏状态。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该机体时,此抗原则与介质细胞表面的IgE“桥连”,并激发细胞膜产生一系列生化变化,破裂并脱颗粒。

从被排出的颗粒中和细胞内释放出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缓激肽等,这些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机体处于发敏状态,临床上表现为喷嚏、清涕、鼻塞、鼻痒等典型症状。

根据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其治疗原则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宣教。

避免暴露于变应原是其理想的防治措施,但通常难以做到。

以第2代抗组胺药物、抗白三烯药物.和鼻内皮质类固醇为主的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总体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天突穴与迎香穴水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

天突穴与迎香穴水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

天突穴与迎香穴水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李芬芬,郭 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摘要]探讨天突穴与迎香穴水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上海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8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迎香穴组(40例)和天突穴组(40例)。

迎香穴组使用双侧迎香穴水针疗法治疗,天突穴组采用天突穴水针疗法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

采用症状和体征记分标准评估2组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6个月时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程度。

治疗4周后,迎香穴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天突穴组为92.5%(37/40);3个月随访时,迎香穴组与天突穴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34/40)和87.5%(29/40);6个月随访时,迎香穴组与天突穴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35/40)和77.5%(31/40)。

2组各时间点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天突穴组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迎香穴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天突穴水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与迎香穴水针疗法相当,且疼痛程度较轻,操作更为简便,对患者更友好。

[关键词] 天突穴;水针疗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疼痛程度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09.017[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09-1252-04[通信作者] 郭裕,E -mail :guoyilun007@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20194Y0345)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世界范围内10%~20%的人口[1],成人发病率为10%~40%[2]。

变应性鼻炎鼻内药物治疗

变应性鼻炎鼻内药物治疗
Intranasal antihistamines 鼻喷抗组胺药 Intranasal antihistamines may be considered for use as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allergic and nonallergic rhinitis. A 鼻喷抗组胺药作为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A级证据 Intranasal antihistamines are efficacious and equal to or superior to oral second-generation antihistamines for treatment of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A 在SAR治疗中,鼻喷抗组胺药的疗效等同甚至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 A级证据 Intranasal antihistamines are generally less effective than 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 for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 鼻喷抗组胺药疗效略逊于鼻喷激素。A级证据 Intranasal antihistamin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nasal congestion. A 鼻喷抗组胺药对鼻塞有显著临床效果。A级证据
雷诺考特
丙酸氟替卡松 鼻喷剂
糠酸莫米松 鼻喷剂
轻轻摇匀喷瓶; 头微低下; 右手拿瓶喷左鼻孔,将瓶口刚好伸入鼻腔,稍微转向外侧壁,喷雾1~2次; 左手拿瓶喷右鼻孔,重复上述步骤; 喷鼻时避免用力吸气。
鼻内糖皮质激素正确使用方法

辅舒良鼻喷剂与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辅舒良鼻喷剂与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种 递 质 的 释 放 ,这 些 递 质 通 过 其 在 鼻 黏
膜 血 管 、腺 体 、神 经 未 梢 上 的 Hi 受体 ,引 起 鼻 黏 膜 明显
的组 织 反 应 。表 现 为 血 管 收缩 ( 黏 膜 苍 白 ) 鼻 ;容 量 血 管
女2 8例 ,平 均 ( 93 91 岁 ,两 组 患 者 的 l 资料 具 有 3 - .) ± 临床
可 比性
扩 张 ( 黏膜 呈 浅蓝 色 、鼻 塞 ) 毛细 血 管 通 透 性 增 加 ( 鼻 ; 黏膜 水肿) ;副 交 感 神 经 活 性 增 高 ,腺 体 增 ,分 泌 旺 盛 ( 涕 鼻
增 多) ;感 觉 神 经 敏 感 性 增 强 ( 嚏 连 续 性 发 作 ) 冈 此 ,需 喷 。 避 免 接 触 尘 埃 、螨 虫 、花 粉 、动 物 皮 毛 等 变 态 反 应 原 以及
度 头 痛 和 失 眠 各 l ,均 术 停 药 ,3 例 d后 症 状 消 失 。 应 用 辅 舒 良鼻 喷 剂 治 疗组 病 例 均 未 f现 任 何 不 良反 应 。 { I
3 讨 论
题 。 目l , 存 变 应 性 鼻 炎 的 多 种 治 疗 方 法 t ,最 简 便 、 1 i i I I 常 用 的 是 药 物 治疗 。 20 0 7年 1 一 0 8年 7月 我 院 应 用 辅 月 20
舒 良鼻 喷 剂 治 疗 变 应 性 鼻 炎 患 者 4 8例 , 与 应 用 西 替 利 嗪
变 应 性 异 炎 是 耳 鼻 喉 科 常 见 的 疾 病 之 一 .分 季节 性 及 常 年 性 变 心 性 鼻 炎 , 床 发病 牢 日趋 增 高 。变 应性 鼻 炎 可 发 临
生 于 任 何 年 龄, 患 者 的工 作 、学 习和 生 活 造 成 严 蓐 影 响 , 对 发

2024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和选用方法

2024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和选用方法

2024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和选用方法一■什么是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指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的慢性炎性疾病,与细菌或者病毒等感染无关,而是因为过敏引起的。

二.变应性鼻炎有哪些临床症状?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

40%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在有鼻部症状的同时,还可伴喘鸣、咳嗽、气急、胸闷等肺部症状。

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常用治疗药物分为一线用药和二线用药。

其中一线治疗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第二代口服和鼻用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表变应性鼻炎常用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鼻用一线用药推荐使用口服二线用药酌情第二代抗组股为口服一线用药推荐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一线用药推荐使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口服二线用药酌情鼻用二线用药酌情减充血剂鼻用二线用药酌情抗胆碱能药鼻用二线用药酌情来源: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修订版)四、如何选择治疗药物?轻度和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一线药物单一治疗通常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推荐在首选鼻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和/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 .鼻用激素第一代:布地奈德、曲安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第二代: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糠酸氟替卡松、倍他米松。

(1)医院常用药物: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

(2)用法用量:糖皮质激素强力的抗炎特性直接影响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炎症的发展过程。

在使用时按推荐剂量每天喷鼻1~2次,对于轻度和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程4周以上。

持续治疗对病情的长期控制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治疗。

鼻用激素除了能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外,对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和眼红等也有缓解作用。

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使用鼻用激素后,也可改善喘憋等症状。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作者:李冶,顾美珍,陈春娟,张伟【摘要】变应性鼻炎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正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就变应性鼻炎的分型、诊断、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抗IgE治疗、手术治疗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哮喘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激发的、由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

AR 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

近年来,全球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造成的医疗支出也相当惊人,现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参与,由37位学者起草的包含2776篇参考文献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impact on asthma,ARIA)发表[1],系统地介绍了AR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

1 分型和诊断1.1 分型[1] AR的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

ARIA从症状持续的时间特征和轻重两个方面对AR进行分类。

从症状持续的时间来看,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少于4天/周或总病程少于4周,则诊断为间歇性AR;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多于4天/周,且总病程在4周以上,则诊断为持续性AR。

从症状的后果来看,如果AR症状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特别是睡眠),则为轻度AR;反之则为中重度AR。

将上述分类结合,可将AR分为4个亚型,由轻至重依次为:轻度间歇性AR、中重度间歇性AR、轻度持续性AR和中重度持续性AR。

ARIA 主要以患者病程的长短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为AR分类指标,并由此决定治疗方案,与传统的季节性AR(花粉症)和常年性AR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注重治疗方案的选择,后者则注重病因的判定。

ARIA问世后的几年来,多数文献仍采用季节性和常年性AR的分型,新的分型方案被临床医师所熟悉和采用仍需较长时间。

1.2 诊断 AR的诊断项目包括三个方面[1]:常规项目、拓项目和相关疾病。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

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变态反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易复发的疾病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将近年来该病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助于更好地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利弊,使治疗策略更加优化。

标签: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变应性鼻炎也称为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和多发疾病,属中医“鼻鼽”范畴。

变应性鼻炎,是指以突然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以及嗅觉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本病约占全部鼻炎的40%,也是全身变态反应在鼻部的表现。

本病无性别、年龄、地域差异,可常年性发病,也可呈季节性发作。

本文就近年来针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进行综述,旨在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2分型和诊断2.1分型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

从症状持续的时间来看,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少于4d/周或总病程少于4周,则诊断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多于4d/周,且总病程在4周以上,则诊断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从症状的后果来看,如果变应性鼻炎症状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则为轻度变应性鼻炎;反之则为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将上述分类结合,可将变应性鼻炎分为4个亚型,由轻至重依次为:轻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和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1.2诊断变应性鼻炎的诊断项目包括三个方面:常规项目、拓展项目和相关疾病。

常规诊断项目包括:病史、变应原检查、鼻内镜检查、鼻分泌物细胞学检查、鼻激发试验、鼻部CT检查等。

拓展诊断项目包括:鼻黏膜活检、鼻分泌物细菌学检查、鼻放射学检查、黏液黏膜清除功能检查、鼻呼吸功能检测、嗅功能检查和鼻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等。

需要考虑的相关疾病主要包括哮喘、结膜炎、中耳炎和咽炎等。

3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治疗3.1避免与变应原接触查出致病变应原后,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这是变应性鼻炎治疗原则之一。

但也有些不易避免的变应原,如植物花粉季节性飘散在空中,还有常年存在于居室的尘螨、真菌等。

两种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对比

两种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对比
表 2 两 组 患 者 的疗 效 统 计 对 比
望 型 ! 里 塾 查 墼
观 察 组 4 2
对 照 组 4 2


l O
总有效率 ( )
9 5 . 2 76 . 2
2 2
l 1
1 8
2 1
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 P >O . 0 5 ) 。 对照组 采用 氯雷他定 口服 , 给予 患者 氯雷
我 院收治 的 8 4 例变应性鼻炎患者 , 对照组 4 2 例给予氯雷他定进行治 疗 , 观察 组则给予 布地奈德鼻喷剂进行 喷鼻治
疗, 采用 视觉模拟量表 ( VAs ) 进行治疗前 、 后 的症状积分 测评 , 同时对 比两组 疗效 。结果 : 从两组 患者 V AS评 分统 计来看 , 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 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 照组 , 差 异具有 显著性 ( P<O . o 5 ) ; 从 两组 患者 的疗效 来看 , 观察组 总有 效率为 9 5 . 2 ( 4 0 / 4 2 )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 6 . 2 ( 3 2 / 4 2 ) , 观察 组显著优 于对 照组 ( P<O . 0 5 ) ; 从 安全性方面来看 , 观察组不 良反 应发 生率 7 . 1 ( 3 / 4 2 ) , 对照 组则 为 1 9 . O ( 8 / 4 2 ) , 观察 组显著 低 于对照 组 ( P< 0 . 0 5 ) 。结论 : 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 疗效确切 , 安全 性好 , 相 比于氯雷他 定治疗有着 显著 的优 势 , 值得 在
各4 2 例, 确 保在分 组上具有 随机性 , 两组 患者年 龄、 性 别等

看, 观察组 总有效 率为 9 5 . 2 %( 4 0 / 4 2 ) , 对照 组总 有 效率 为 7 6 . 2 %( 3 2 / 4 2 ) , 观察组显著 优于对照组( P<O . 0 5 ) , 见表 2 。

变应性鼻炎的几种中药调理方法

变应性鼻炎的几种中药调理方法

变应性鼻炎的几种中药调理方法说到变应性鼻炎大家不太熟悉,但是提到过敏性鼻炎相比大家都非常的了解,过敏性鼻炎就是人体接触过敏原后敏感性提升而发生在鼻腔粘膜上的变态反应。

患者会出现鼻塞、鼻痒、鼻腔分泌物增多和打喷嚏等情况,这种鼻炎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随着家家户户拥有汽车量的增多,大气污染的加重,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

面对这种鼻炎,在西医上建议通过抗组胺、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治疗,但长期服用后,患者容易出现嗜睡、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西医的治疗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过多年的西医治疗,还是容易发作,病情延长反复。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通过中医的辩证认知,再结合相关的调理,让变应性鼻炎远离患者的日常生活。

今天跟着文章一同走入关于变应性鼻炎的几种中药调理吧!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认知中医对于变应性鼻炎的认知,主要是以本虚标实论看待,认为这种疾病大多是因为内因和外因所造成的,内因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中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

外部因素大多是因为受到了风寒、异气侵袭所导致,也有部分中医认为火热是导致该种疾病的病因。

所以在临床上,将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划分为以下三种,分别是肺气虚弱型、肺脾气虚型和肾气虚型。

1.肺气虚弱型这种情况主要是鼻为肺之窍,肺主宣发,外合皮毛。

如果肺气不足,卫表不固,会导致膜理疏松,这个时候风寒外邪就容易趁虚而入,会导致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后,肺气失宣,鼻窍不利,所以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发作。

1.肺脾气虚型这种症状主要是肺主气,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气的生成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如果脾气虚损时,就会导致肺气的不足。

肺气亏损,久而久之会影响脾功能的运化,津液停滞,这样肺脾气虚就会生痰。

1.肾气虚型肾主水,主纳气,为气之根,肺为水上之源,肺的宣发肃降与通调水道和肾脏蒸腾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

如果肾中的精气充足,肺得以温养,如果肾气不足,气不归元,摄纳无权,费斯温养,阳气容易耗散,这时候鼻子就容易生病。

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儿童用法用量和风险

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儿童用法用量和风险

激素、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及儿童用法用量和风险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近年来儿童 AR 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造成疾病负担。

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使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鼻黏膜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而发挥治疗作用,其对AR患者的所有鼻部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作用,是目前治疗儿童 AR 最有效的药物。

鼻用激素可用于轻度AR 和中-重度间歇性 AR 的治疗,按推荐剂量每天喷鼻 1-2 次,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 AR 是首选药物,疗程4周以上。

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儿童(2-11 岁):建议首次用量为每日一次,每次 55ug(每侧鼻孔一喷)。

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可改为每日一次,每次 110ug(每侧鼻孔两喷)。

一旦症状得到适当控制,建议将剂量减至每日一次,每次55ug(每侧鼻孔一喷)。

成人青少年(12 岁及以上):第一次用量为每日一次,每次 110ug(每侧鼻孔两喷)。

一旦症状得到适当控制,可将剂量减至每日一次。

每侧鼻孔一喷以维持疗效。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儿童(3-11岁):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 1 揿(每揿为 50 μg),一日 1 次(总量为 100 μg)。

青少年: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常用推荐量为每侧鼻孔2揿(每为50 μg),一日1次(总量为200μg),一旦症状被控制后,剂量可减至每侧鼻孔1揿(总量100μg),即能维持疗效。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适用于成人和 12 岁以上儿童。

每个鼻孔各 2 喷,每日 1 次(每日 200 微克),以早晨用药为好。

每日最大剂量为每个鼻孔不超过 4 喷。

以上三种鼻用激素全身吸收最少(全身生物利用度 0.5%)。

鼻用激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其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有鼻腔干燥、刺激感、鼻出血和咳嗽等,症状多为轻度。

注:不推荐鼻腔注射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 A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方法对比
发表时间:2013-01-25T09:17:31.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刘远疆[导读] 常规药物治疗结合规律鼻腔冲洗的治疗方案疗效优于未行鼻腔冲洗的方案。

刘远疆 (新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目的观察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予以药物治疗同时鼻腔冲洗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都予以氯雷他定 10mg每日一次+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每次两喷每日一次治疗,实验组加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一日两次,对照组不予冲洗。

经规律治疗2周后做疗效评价对比。

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常规药物治疗结合规律鼻腔冲洗的治疗方案疗效优于未行鼻腔冲洗的方案。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鼻炎药物治疗冲洗治疗
变态反应性鼻炎(AR)简称变应性鼻炎,是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以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粘膜变态反应性炎症[1]。

AR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影响到10%-25%的人群[2]。

AR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其他相关性疾病,如:鼻窦炎、哮喘、分泌性中耳炎等。

故AR的有效治疗就尤为重要。

本文就其治疗方案做出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诊断变态反应性鼻炎中-重度的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378例,男175例,女203例,年龄9-47岁,平均年龄32岁。

对照组:378例,男197例,女181例,年龄10-45岁,平均年龄30岁。

1.2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根据2009年我国颁布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

1.3 给药方法
实验组:氯雷他定 10mg每日一次+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每次两喷每日一次治疗,加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一日两次。

对照组:氯雷他定 10mg每日一次+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每次两喷每日一次治疗。

治疗2周后判断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定
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疗效评定方法症状分级评定疗效[3]。

1.5 统计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两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总体症状和鼻部分类症状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有差异性(见表1)。

表1 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
注:两组比较,χ2=9.65,p<0.01。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除了对鼻粘膜的影响外,如不及时治疗,将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喉炎、分泌性中耳炎、睡眠呼吸紊乱综合征等。

人们对此病的危害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对于此病的治疗,现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特别是已经明确的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效果明确,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措施。

但是为了更好的缓解症状可加用鼻腔冲洗治疗。

鼻腔冲洗过去常常被认为是鼻部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鼻腔冲洗治疗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鼻腔冲洗已不再简单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而日益成为治疗鼻腔和鼻窦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4]。

鼻腔冲洗方法简单,安全性好,适宜广泛应用于各种鼻部疾病的治疗。

对于持续发作的严重AR可以行免疫治疗或外科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质量的变化,及各种变应原的明显增多,变应性鼻炎现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且其已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病治疗效果的好坏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关系密切。

因而本文的药物治疗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值得临床采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孔维佳,周梁,许庚,王斌全,唐安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8-297.
[2]孔维佳,陈建军.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23):1098-1104.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03): 6-7.
[4]MICHEL O.Nasal irrigation in case of rhinosinusitis[J].Laryngorhinootologie,2006,85:448-4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