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共24张)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10 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练习-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10 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练习-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10 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一、选择题1.(2021·广东珠海模拟)2020年8月,珠海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

围绕庆祝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主题,珠海某中学学生会准备举办一次微纪录片大。

小王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珠海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短视频。

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①外景:某村村委会门口悬挂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横幅②内景:几位村民讨论要不要到首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去做工③近景:站在船头的村民老赵听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笑得很开心④特写:粮票,村民老王手拿着粮票,在供销社门口排队等待采买年货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2.(2021·江西赣州七校联考)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进度。

“新基建”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新基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是()①有利于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战略支撑②有效激发市场主体转换动力,催生新产品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人新动能③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保障和完成稳增长、稳就业、促创新等多重任务④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黑龙江哈六中质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山东借助农业产业化基础优势,大力培育“新六产”,即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

继续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智能化农业、精准农业发展,形成农村多元化新产业新业态,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
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 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 A. 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 B. 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C. 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D.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3)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 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 10%。 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创新
发展动力
协调
发展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 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绿色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 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发展内外联动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 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 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共44张PPT)
②坚持协调发展 ③坚持绿色发展 ④坚持开放发展
⑤坚持共享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 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建Leabharlann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二阶段:2035年-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坚持新发展理念
①坚持创新发展
原因: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
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 基点。
要求: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22/3/23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①消费水平根本上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我国 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必然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解决
②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性。
③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 式。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B.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⑴.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⑵.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 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24张PPT)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24张PPT)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评讲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基本准则/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内容: ②地位作用: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所承认和接受。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重点)
(1)基本立场:
表现:7个“不” + 3个“本”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的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作业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作业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①改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通过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①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B【解析】【详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都有利于从供给角度提高经济质量,故①①符合题意;选项①①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动力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现在要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

发展动力转变带来的变化,其合理的传导路径可以是①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供给①新的需求推动产能的扩大①不断推进产品的创新①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创新发展理念。

A:创新驱动,首先是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带来产品的创新,创新的产品投放市场,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新的消费需求会促使企业调整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供给,传导路径为①→①→①→①,A传导正确。

B:①应排首位,而不是排尾位,①应排①后,①应排尾位,B错误。

C:①应排首位,而不是排尾位,①应排尾位,而不是排首位,C错误。

D:①应排首位,①排①后,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试卷第2页,总16页是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让更多优质大米走上百姓的餐桌,C 符合题意。

A :此种“基地模式”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并不能实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A 说法错误。

同步课件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同步课件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二)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1、背景:2019年6月,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充分暴露出香港在维护国 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 2、对策 (1)中央政府坚定支持香港别行政区依法打击和惩治暴力犯罪活动,止 暴制乱,恢复秩序
(2)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 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 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 强调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标志着我国扶贫方式的重大 转变。
2、2020年11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标志着我国在实现 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两大战略思想和理念的提出
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014年11月,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 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已特色的大国外交,要高举 和平、发展、合作、共嬴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 这条主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学习要求: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综 合国力方面的伟大成就;了解新时代我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所采取 的对策;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和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事记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十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十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Word版含答案

每课一测(十)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一、选择题1.(2019·武汉二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突出“颠覆性技术创新”。

所谓“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指打破传统技术发展路线,能够产生颠覆性效应的技术。

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①应以颠覆现有理论的理论创新为先导②应鼓励并全面支持超越常规的新探索③需要建立健全支持创新的体制和机制④要立足实践前瞻性把握科技发展方向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 ①不符合题意,所谓“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指打破传统技术发展路线,能够产生颠覆性效应的技术,因此,“颠覆现有理论的理论创新”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要求不符,故排除;②错误,“全面支持超越常规的新探索”说法过于绝对;③④符合题意,“建立健全支持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为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体制保障,“把握科技发展方向”有利于打破传统技术发展路线,能够产生颠覆性效应的技术,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

2.(2019·合肥模拟)“互联网+农业”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

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发展“互联网+农业”旨在( )①创新农业增长方式,带动农民创业增收②扩大农业种植规模,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实现农业转型升级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价格降低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①③符合题意,发展“互联网+农业”旨在创新农业增长方式,带动农民创业增收,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故当选;②④不符合题意,扩大农业种植规模和促进农产品价格降低不是发展“互联网+农业”的目的,故排除。

3.(2019·成都模拟)2018年初,河北石家庄瞄准高端人才引进,实施“百千万”产业人才集聚计划,即培养引进国家“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等高精尖人才100名;引进培养创新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1 000名;引进现代产业优秀青年人才1万名。

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抄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抄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 )①大力发展生产,缩小人民收入差距,使人民达到同等富裕②努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③坚持科技创新,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D。

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①错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不选;②④符合题意,入选。

2.58.8%,一个寻常数据,却因在2017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上出现两次,意义不同寻常。

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同样达到58.8%。

2017年两个58.8%是个可喜的信号,这两个数据共同表明了( )A.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B.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C.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增加,加快促进新旧动能转换D.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选D。

题目中,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同样达到58.8%,这表明了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D入选;A 中“新兴产业”的表述与题意不符;B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表述与题意无关;C中“居民消费不断增加”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不选。

3.长期以来,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质量竞争力薄弱使我国一些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但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量子通信、天文观测、深海潜水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B.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C.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高D.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解析:选A。

高考政治复习PPT课件(原文)经济生活新增部分内容(参考经济与社会)

高考政治复习PPT课件(原文)经济生活新增部分内容(参考经济与社会)
• 2、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 生、创业就业、技术创新,增加国家税收, 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 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 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 3、适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符合社会主 义本质要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 1、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全面推进 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 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 力、抗风险能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容
• 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 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1、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 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 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2、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2、更多的投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 业和关键领域
• 3、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如何鼓励、支持、引导公有制经济
• 1、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全面推进依法治企,
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 政府如何发展实体经济措施
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维护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2、更多的投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五位一体总布局-PPT

五位一体总布局-PPT

PART
04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PART
04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 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 充分的就业。
PART
0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是什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 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 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 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PART
01
PART
0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 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 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 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PART
0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 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革命文化。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 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习近平在十三届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的四种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 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3.2推动高质量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_1

3.2推动高质量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_1

需求侧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消费 投资
内需
出口 —外需
需求 不足
探究思考
贵州在长江经济带中有什么独特优势?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 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贵州,两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贵州地处长 江、珠江上游,一直都是“两江”流域的 重要生态屏障。
贵州加快连接长江上游中心城市和主要 港口的通道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经贵 州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通道建设,打通 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经贵州连接海上 丝绸之路的快捷通道。
问题1:从需求侧来看,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是主要是靠什么拉动的?
①从总 需求来 看
投资 出口 消费
减弱 下降 上升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经济发展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N根大烟囱
探究思考
从供给侧来看,山西过去的经济发展主要是 靠增加什么生产要素来实现的?
煤矿工人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西江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有1400多户,6000多人,故 称西江千户苗寨。由于地处雷公山深处,人多地少、 生产生活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在成功发展旅游前, 村民吃饭靠种地、挣钱靠打工,是一个偏远而贫穷的 苗寨。
通过旅游开发,到2017年,西江苗寨游客接待量超 过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9亿元;在西江苗寨 注册登记的各类经营主体超过了1000多家,涉及 “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开发完整的产业 链;通过景区带动,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寨2000多名 村民的就业,还带动了附近20多个村寨养殖业、种植 业的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必修二第三课第二框
目录
CONTENTS

《坚持新发展理念》PPT课件

《坚持新发展理念》PPT课件

1、基本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
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共享。
环节 地位
要求
为了人民 前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目的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依靠人民

动力
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尊重人 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共享 发展 理念
人民民生:坚持共享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社会公平正义 满足需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 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贯彻新发展理念:
意义
具体措施
国家:①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
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地位: ②实施科教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
创 新 发 展
创新是引 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第领是代一发建化动展设经力的现济,③④⑤健加要献业全强加参的宏和强与支完观创分持调善新配力控按能。度,要力,加素开依大分发法财配合保政的作护、机,知税制加识收,快产鼓、培权励信育。技贷国术对际要科经素创济按型合贡企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 的实质性进展的必要性。
【答案】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 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 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实现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 然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PT课件
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 放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 济带保护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 疆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高 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最高法、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意见 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 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
2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 设,强化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 科技力量,实现重大 突破和颠覆性创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 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六大主要任务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 新格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进出口结构。
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 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 投资、生产、服务网络。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 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 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 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 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 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高2017级总-新发展理念(第十课)

高2017级总-新发展理念(第十课)

主干知识梳理与突破: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p88—89>
(2)两个阶段目标
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 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 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2)内涵
④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 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 系。
A、原因 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b、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 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d、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e、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 济效益。
练一练: p74<矫正训练2>
易 错 辨析
1.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高收入
群体持续扩大。
()
提示: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2.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速度。
()
提示:应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易 错 辨析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
(2)内涵
②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教学案(必修1)

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教学案(必修1)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围绕主题抓住主线(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学生用书P35]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开启新征程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②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坚持新发展理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全面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重要性具体措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绿色发展注 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
重的是解决 人与自然和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谐共生问题。
②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
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
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
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是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基础。
②矛盾双方的内涵外延已经变化。当前,我国最主
要的问题不是生产能力落后,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
③解决矛盾的着力点已经变化。原有矛盾的主要方
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新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不变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 ③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没有变。解决这一 矛盾的根本途径,都是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15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侧重点
具体要求
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注 重的是解决 发展内外联 动问题。
国家角度:(1)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税收、 信贷支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 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 (3)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优化创新 环境。 (4)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科 技资源。同时要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
基本内涵
侧重点
具体要求
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是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战略支撑,是发展 的基点。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 全局的核心位置,让 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 切工作,让创新在全 社会蔚然成风。
11
【知识拓展】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
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以及经 济建设水平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 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 不够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①原有矛盾的经济基础已经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
2、“两个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 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 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 制度自信。
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坚持新发展理念
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点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一、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理解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内涵
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 要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发展理念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考点概览
考点考向概览
考向定位
(1)中国经济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
新时代
1、分析近三年课标全国卷,试题背景
①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在依托文字的基础上尝试以新的形态 出现,考查频率较高。
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之路
2、背景材料体现新发展理念,展示发 展成就,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
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
14
【知识拓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 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必修1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
栏目 导引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 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 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13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侧重点
具体要求
绿色发展
①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
企业角度: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 流与合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劳动者角度:劳动者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 质和职业技能。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侧重点
具体要求
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注重的 是解决发展不平 衡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 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奋 斗三十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 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①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要 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 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需要日益增长。 ②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 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收 入、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 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 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