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腐败犯罪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腐败犯罪心理分析

2011年2月12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因包庇其弟贪污杀人,自己占有,受贿数十亿元,被中央组织免去铁道部党组书记,由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接任,刘志军是继中国陈良宇之后涉嫌贪污最高级别官员。随着经济的发展,贪污腐败现象也有所增长,鉴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腐败犯罪官员的心理分析也越来越重要。只有具体的分析犯罪的心理因素,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犯罪心理就是指影响和支配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因素的总称,是内在的动因和支配力量。就腐败犯罪心理而言,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犯罪心理:

一、信仰的缺失,信念的动摇:

随着信仰的缺失、新年的动摇,出现了可怕的精神荒漠化,大自然的荒漠化危机人类生存,而人的精神荒漠化则会度化社会风气,导致那些人物质欲望膨胀,挤压的精神生活极度贫乏。已经没有了高尚的精神生活,只剩下低级、庸俗、下流、奢靡的精神生活。迷信、赌博、酗酒、二奶等等。但是,这些低级的,奢靡的精神生活的开销从何处来,一个官员的基本薪金又有多少呢。能裹得住这庞大的开销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于是,某些官员为了维持某些极度空虚的低级精神生活,就开始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做一些违法的事,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就像吸毒一样,陷入堕落的地狱无法自拔。甚至有一些官员总结说:政治是虚的,理想是远的,权利是硬的,票子是实的,应该去掉虚的,扔掉远的,抓住硬的,捞到实的,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你捞我也捞,不捞白不捞,此时不捞更待何时。

二、卑劣的贪欲:

在商品经济社会,金钱起着一般等物价的作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可以用来购买自己需要的,同时也是财富的代表,地位的象征。所谓的贪婪就是所谓的“母鸡下蛋”,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就像一些政府官员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满,于是开始置人民需要于不顾,无视国家法规,运用公共权力攫取金钱或财物,挪用公款等。腐败现象由此产生。

贪婪心理的形成比较复杂,从客观上讲,就是社会病态文化的消极影响,因贪而腐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他们就是因为自己的贪婪之心,然后开始聚敛钱财。中国古代就有这样一句话:“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说法。他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从主观上讲就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较强,腐败分子第一次伸手时顾虑重重,但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然后就一步步进入堕落的腐败的地狱。

三、补偿回报心理:

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薪金也不低,但是与一些商界大亨比较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于是一些在职人员渐渐地发觉自己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工资根本满足不了自己的生活要求,自己的文凭也兑换不了金钱,想发财又找不到致富的门路。于是慢慢地变得聪明起来,开始留意从自己掌握的权力中寻找补偿,开始大搞权钱交易,把党纪国法,权力的职责全扔到一边去了。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事业,现在该到了寻求补偿,索取回报的时候了,让自己的后半生不再向前半生那样辛苦,自己该尝尝

幸福日子的滋味了。例如,安徽省原副书记王昭耀前半生坎坷,他养成了言行谨慎的习惯,平时讲话办事小心翼翼,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但是当了领导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条件也是比较优越的,但是他自己认为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自己并没有得到应得的,自己应该把以前的损失都弥补回来,因此将手中的权利变成了金钱。王昭耀就是这种补偿心理的集中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