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概念
层序地层学重点考点
层序地层学重点班1..理论部分:(1)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层序;体系域;基准面;可容纳空间;最大海泛面;密集段等。
(背诵)(2)I型层序地层学的经典模式、构成及特点。
(要理解)(3)I型层序的判别方法及形成过程。
(要理解)(4)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准面旋回与A/S比值、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体积分配、相分异作用。
(背诵)2.地震部分(实习过程的主要内容,考试应该占的比重不大,但要会判别地震相,如冲积扇,扇三角洲,河道,水下扇等一些典型的地震相。
具体看ppt关于地震相的课件,打印出的效果不行看不清楚,假如看不懂问周围的同学)(1)地震层序界面的识别方法;(2)地震层序界面的闭合解释;(3)地震相的概念、地震相的解释;3.钻井部分(1)钻井层序界面的识别;(2)钻井层序旋回的划分;(前面的话:层序地层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们在理解+背诵的模式下效率更高,效果会更好。
所以文中图件可能比较多,主要是辅助进行理解。
本次总结是在班级上一份重点的基础上完成的,着重是对I型层序结构体系域划分进行了补充,其中黑体部分是很作者认为很重要的内容。
楷体字是作者自己加上去的,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2011-1-12 gjw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新年愉快)层序地层学发展历史(三个阶段)1.概念萌芽阶段(1949-1977)―层序概念建立阶段2.孕育阶段(1977-1988)-地震地层学形成和发展P.R.Vail(1977)等人编著的《地震地层学》为标志3.层序地层学综合发展阶段(1988至今)以P.R.Vail(1988)等人编著的海平面变化综合分析》以及Sangree,Wagoner和Mitchum 等人的层序地层学文献的发表为标志。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对整个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总结,了解)1.层序地层学的概念体系建立三大不同学派层序及层序边界的概念三大体系域概念的建立全球海平面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可容纳空间概念2.三大理论体系(即三大学派,三个观点)Exxon公司以P.Vail为代表的经典层序地层学派(以陆上剥蚀面作为层序边界)Galloway的成因层序地层学(以最大洪泛面为层序边界)T.A.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水进水退旋回划分层序)3.五大方法体系地震层序地层学分析(课程中重点讲述了,老师提纲中地震部分)测井层序地层学分析(课程中重点讲述了,老师提纲中钻井测井部分)(以下三个方法老师未讲述)露头层序地层学分析、层序地层学模拟分析、地化层序地层学分析层序地层学原理的隐含两个重要条件 源源不断恒定大物源供给;构造控制下古地形对层序分布的影响;在整个层序地层学学习过程中,主要围绕海相盆地的层序地层学来讨论,陆相盆地的层序地层学不完全适用于我们所学的经典的层序学理论。
第一章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层序地层学)
1、层序地层学(Sequence Stratigraphy)
层序地层学(Sequence Stratigraphy) : 根据露 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 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 地层分支学科。
地震地层学 生物地层学 年代地层学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油气勘探
2、层序(Sequence)
• 在滨线的区域性海进时期,密集段分布 最广泛。
密集段 (Condensed Section)
密集段主要产于海进体系域内部和高水位 体系域远端。它实际上是不断前积的、穿
时的前三角洲细粒沉积
湖盆中的密集段
含盐油页岩膏盐华、溶蚀纹理
灰黑色云质泥岩
层面盐晶、溶蚀坑与断面水平纹理
6.可容空间(Accommodation)
凝缩层也称密集段、或缓慢沉积段, 是在相对海平面上升到最大、海岸线 海侵最大时期在陆坡和盆地相沉积的 沉积物。
一般由沉积速率很慢的(10100mm/万)、厚度很薄的、缺乏陆源 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
Definition of Key Terms
密集段 Condensed Section
• 以沉积速度极低为特征的一种薄的海相地 层 层 段 ( 沉 积 速 度 小 于 1 一 l0mm / 1000 年)(据Vail, Hardenbol, Todd, 1984)。它们 是半远洋和远洋沉积物组成,缺乏陆源碎 屑物质,是在海平面相对上升最大、海岸 线海侵最大时期在外陆架、陆坡和盆地底 部沉积的(据Loutit, 1986)。
2. 四个基本变量控制层序特征
基本变量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基本变量
控制作用
构造沉降
提供沉积物沉积的可容空间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 ——相对海平面、构造运动和全球海平面
一、海平面的定义
为了理解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首先必须定义: 1、全球海平面变化 2、相对海平面变化 3、水深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
——相对海平面、构造运动和全球海平面
全球海平面变化(global eustasy)——是度量海面到 一固定基准点(通常是地球中心)之间的高差
顶积层(topset)——顶积层这一术语用来描述盆地边缘剖面的近源部分, 它具有低坡度特征(<0.1º ),顶积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水平状,通常包 含冲积、三角洲和浅海沉积体系。顶积层的近源端点通常被定义为海岸上 超点。 斜积层(clinoform)——用来描述盆地边缘剖面中发育在顶积层向盆地一 侧更陡的倾斜部分(通常>0.1º ),斜积层一般具有陆坡较深水沉积体系特 征,其坡度可从地震剖面上获得。 底积层(bottomset)——用来描述盆地边缘剖面中斜积层的底部地层, 其特征是低角度并包含深水沉积体系。
积物厚度
全球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可容空间-水深关系图 沉积物充填所产生空间的速率控制了水深,也决定了能否观察到相带的前积和退积
可 容 空 间 增 加
从时间1到时间2,由于构造沉降而导致相对海平面上升、可容空间增加, 但该点沉积物堆积速率大于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因此从时间1到时间2 水深减小。在沉积记录中表现为海退相序
基准面的变化取决于沉积环境 1、在冲积环境中——基准面受均衡河流剖面的控制,该剖面逐渐递变到 远端的海平面或湖平面; 2、在三角洲和滨岸体系中——基准面等效于海平面; 3、在浅海环境中——虽然浪基面以“均衡陆棚剖面(graded shelf profile)”的形式形成一个暂时的沉积基准面,但海平面最终是它的基准 面。
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领域中的应用
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领域中的应用引言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地层的层序性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地质学家更好地理解地层的时空分布规律,还能够指导油气勘探的开展。
本文将从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入手,深入探讨其在油气勘探领域中的应用,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层序地层学概念及基本原理1. 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层序地层学是地层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层的堆积和发育规律,以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探讨地层的垂直序列和水平关系,揭示地层的层序性质。
通过对地层的层序性质进行认真研究,可以揭示地层的堆积规律、沉积环境和演化历史,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 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地层的分层规律不仅受沉积条件、构造运动和物源质量等因素控制,还受海平面波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层序地层学通过对不同层序特征的分析,可以揭示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推断出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演化过程。
在油气勘探中,这些信息对于确定有利油气形成和富集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1. 层序地层学与油气勘探的关系油气勘探的关键在于找准有利的油气富集区,而地层的层序性质往往是决定油气勘探目标的关键。
通过对地层的层序特征进行认真研究,可以揭示油气富集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聚集规律,指导油气勘探的开展,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2. 层序地层学在勘探目标的确定中的应用层序地层学通过对地层层序特征的识别和解释,可以帮助地质学家确定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特别是在复杂构造、复杂沉积盆地和难以区分的地质构造中,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尤为突出,对于确立勘探目标和提高勘探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层序地层学在勘探实践中的案例分析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勘探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在北美地区的页岩气勘探中,层序地层学对于确定页岩气富集区的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起到了关键作用,为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事多年的油气勘探工作,我深切体会到层序地层学在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2
HST
陆
海
TST LST
层序地层单元基本展布特征示意图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层序和体系域
二、层序界面类型 1、不整合定义
不整合(Unconformity):一个分开新老地 层的界面,沿着这个面存在陆上侵蚀削截(在 某些地区为可与之对比的海底侵蚀面)的证据, 或者存在明确重要沉积间断的陆上暴露的证据, 并具有的明确的沉积间断。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
层序和体系域
层序地层学概念和原理——层序和体系域
一、层序定义
Mitchum(1977,1979a)的定义——由一组相对整合、连 续且具有成因联系的地层单元组成的一个地层单元,其顶底 界面均由不整合面或其相应的整合面
概念的缺陷
没有指定层序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也没有指出产生不整合面的任 何特定机理。
三、层序类型
依据层序底部的界面(不整合)类型,层序可分为两种 类型:
Ⅰ型层序 Ⅱ型层序。
Ⅰ型层序是指那些海面相对下降超过退覆坡折 点后形成的层序,其相对海面下降较大,使 层序的早期顶积层上超在早先层序的坡积层 上
Ⅱ型层序指那些海面相对下降没有超过退覆坡折 点后形成的层序,最低部位体系域称为陆架边缘 体系域(Posamentier等,1988)。该体系域可沉积 于陆架的任何位置。陆架边缘体系域的底界为Ⅱ 型层序边界,而顶界是陆架的首次大的泛滥面
一个层序沉积于一个由非海相侵蚀面为界的沉积旋回,沉积于一个“重要” 的基准面升降旋回中。
在大多数盆地中,基准面受海平面控制,因此一个层序是一个相对海平 面上升-下降周期的产物。
一个基准面旋回形成的理想层序
陆盆坡折边缘I型层序的地层几何形态,表现出5个分开的沉积组合,传统 的划分是三个体系域——低位、海侵和高位体系域
地层学——层序地层概念简介
地层学——层序地层概念简介译者:王立群层序地层学是试尝关联相对海平面变化到沉积层的一门地质学方面的相对较新的分支。
该方法的基础是根据等时界面的识别进行地层作图(例如:地下不整合面、最大洪泛面),因此其基本点是放在年代地层框架上。
层序地层学是校正只强调岩性特征相似性而没有时间意义的岩性地层学方法的最好选择。
名称中的“层序”涉及旋回沉积,而术语中的“地层学”涉及如下地质过程:1、沉积物形成的地质过程。
2、透过地球表面的时空,这些沉积物如何变化的过程。
目录:1、重要的界面1—1、层序界面1—2、准层序界面2、准层序和准层序组的类型3、地质时期的海平面4、经济意义5、参考文献1、重要的界面1—1、层序界面层序边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界面。
层序边界被定义为不整合面或与其相关的整合面。
多期河流砂岩体常常充填与层序边界相关联的海平面下降形成的深切河谷。
层序边界上的深切河谷在侧向上可与河间地区,形成于深切河谷边缘的古土壤相对比。
河谷充填在成因上与先期形成的下覆沉积系统无关。
根据多期砂岩沉积的其它类型有四种区别深切河谷充填的标准:1、比河谷内单河道侵蚀面分布更广泛的高侵面,在区域上可广泛对比。
2、在与下覆地层单元相对比时,相组合反映出盆地在岩相上向前移动。
3、河谷侵蚀面侵蚀掉前期形成的体系域并且在海岸产生时间间隔。
4、增加的河道充填和向上变细的剖面或反映增加可容空间的河流系统特征的变化。
和深切河谷相关的砂岩体是良好的储集层。
目前在这些岩体的对比和分布研究上还存在问题。
层序地层学原理和重要界面的识别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1—2、准层序界面次要的界面是准层序界面,不过也有人建议描述准层序边界的洪泛面与层序边界相比在侧向上分布更为广泛。
这是因为海岸平原与内陆架相比其倾斜度低的原因。
准层序边界可以用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属性的差别相区别,它们是:地层水的含盐度、碳氢化合物的性质、孔隙度、压缩速率和矿物学特征。
准层序边界不阻止油气的聚集,但是它可以抑制储层垂向上的联系。
层序地层学
1.论述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主要学派,并阐述他们之间的关键不同点,着重从其形成机制、模式和研究方法论述。
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Cross领导的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成因地层研究组为代表提出的,邓洪文教授首次将该理论体系在国内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随后引起了许多地质学家的重视,并逐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就是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测井、岩心和露头资料,通过对层序地层基准面的分析,运用精细的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技术,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由于时间分辨率的增加,地层预测的准确性大为提高,并能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岩石物理模型。
1.理论基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核心是:在基准面变化过程中,由于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通量比值(A/S)的变化,相同沉积体系域或相域中发生沉积物的重新分配作用,导致沉积物的保存程度、地层堆积样式、相序、相类型及岩石结构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是基准面旋回中所处的位置和可容纳空间的函数。
基本理论包括基准面原理、体积划分原理、相分异原理和旋回等时对比法则。
其理论的关键点是基准面变化控制了层序地层的发育。
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简介:作为对一个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沉积体进行研究的分支学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成因层序,即以等时面为界的时间地层单元,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地层基准面或平衡剖面理论。
地层基准面为一抽象的、动态的非物理界面它是海平面、古构造(区域、局部)、古气候、古物源及沉积物供给速率、古地理等多种影响因子的函数。
基准面位置运动轨迹及方向、波动振幅及频率随时间而变化,并能准确地、动态地反映空间及沉积过程。
基准面在变化中总具有向其幅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单向移动的趋势,构成一个完整的上升下降旋回。
一个基准面旋回是等时的,在一个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可理解为时代域)保存下来的一套岩石为一个成因地层单元,即成因层序,它以时间面为界,因而为一个时间地层单元。
层序地层学读书报告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1、 层序、体系域、准层序概念之异同与比较(1) 层序1、层序地层学是根据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地质综和解释的地层学分支。
2、层序的概念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存在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的整合面为界的底层单元,一个沉积层序可以包含若干个不同类型的沉积体系域以及准层序组和准层序。
3、层序的分级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沉积层序是在一个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形成的,不同级别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相对应于相应级别的沉积层序。
(一般分为5个级别):一级层序的体系域是由一个或多个二级周期所形成的二级层序所组成;二级层序的体系域是由一个或多个三级周期所形成的三级层序所组成;三级层序是由一系列准层序组组成的体系域所组成;一个四级层序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准层序所组成(可包含完整或不完整的体系域);五级层序往往仅包含一个或几个准层序(往往仅出现某个体系域的局部)。
4、每个层序中的某个体系域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准层序组,一个准层序组包括一个或几个准层序。
5、不同级别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中所包含的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等也是有级次的。
因此综合上述几个基本概念得出:任何一个级别的层序在理论上都进行体系域划分,通常情况下在三级层序下面划分,对于陆相湖盆来说一般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进(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
与海相盆地相对应的是初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
层序和体系域其实是同一套地层不同的划分方式,就是一个矩阵的不同表达方式(行和列)的区别。
这样一想,就应该清楚,不同层序级别都可划分体系域。
根据威尔逊旋回,任何一级的层序都会出现水进水退的过程,也就是说都应该有低位/水进/高位体系域(或只发育其中的一个/两个).但是体系域的概念的提出最初又是在三级层序中出现的.也就是说习惯上,只有在三级层序,才使用体系域.(二)体系域1、体系域定义由小层序和组成层序的次级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小层序组形成的同期沉积体系的联合体称为沉积体系域。
层序地层学
4.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海平面指一个固定的基准面点,从地心到海表面的测量值。这个测量值随洋盆和海 水的体积变化而发生变化,与局部因素无关
5.相对海平面变化:相对海平面是指海平面与局部基准面如基底之间的测量值。一个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是 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当地盆地沉降速率的函数,相对海平面变化与沉积物堆积无关,不能与水深相混淆。
感谢观看
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遵循多个沉积学和地层学第一原理—沉积地层具有特定的形态和时空组合关系。这种形态和时 空组合关系在地质历史中周期性地出现,因而具有可预测性。层序地层学是地质学若干普遍性原理高度综合的一 门学科 。
2.理论基础。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地震地层学的理论基础,即控制可 容纳空间的基准面的周期性变化,是形成不整合面或与之对应的整合面为边界的、成因相关的沉积层序的根本原 因。这个基准面是相对的,是由海平面(或者湖平面,或者是陆地表面上的既不沉积也不侵蚀的不发生沉积作用的 平衡表面)升降、构造运动、沉积物供应速度和气候等4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油气领域应用
层序地层学之所以能够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在钻前对有利于形成油气藏的相带、区块 及其优劣进行预测,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思路与方法。如预测有利生油层段、找寻火山口、寻找 复合密集段等方法。
在基准面发生重大下降过程中,相邻两个或多个层序的密集段彼此紧靠、相互配置,形成丰厚优质的生油岩 和质量良好、配置合理的生储盖组合。层序地层学先进的成因模式,尤其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提供的地层对比、 相带展布预测、砂体分布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石油的生、储、盖、运、圈、保系统的研究精度,提高了各种地层 参数的预测能力,为寻找有利的地层—岩性圈闭提供了科学依据。
层序地层学的简单描述
1.2层序地层学1.2.1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及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意义层序地层学是80年代后期在地质学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学科,是在沉积学、地层学和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发展、资料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层序地层学是一种划分、对比和分析沉积岩层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使人们能够更精确地对比地质时代,再造古地理,并在钻前预测储集层、生油层和盖层,对勘探和开发地层和岩性圈闭中的油气藏尤为有效。
因此,它不仅是地质学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而且是一种油气勘探的新方法。
它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广大地质学者,特别是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且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1.1层序地层学简述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理论是以P。
V ail为代表的埃克森生产研究公司的研究人员根据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特征提出的(V ail,1987;V anWagoner等人,1987,1988;Posamentier和vail1988)。
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是全球海平面的周期性升降、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全球气候变化、地形和地貌等因素控制着沉积层序的发生、层序的类型、层序内部地层的展布和相带分布。
层序是层序地层学中最基础的地层单位,它是被不整合面或可与之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一段地层,该整合面可以看作是不整合面向盆地内的延伸。
一个层序内的地层往往是相对连续的,并且在成因上相互联系的。
一个层序中可以进一步地划分出体系域,而体系域则是由一系列同期形成的沉积体系所组成的。
层序可以分为I型层序和II型层序两种类型。
一个I型层序是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的,底界不整合面为一个I型不整合面;一个II型层序则是由陆架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的,其底界不整合面为一个II型不整合面。
当全球海平面的下降速度超过盆地边部的构造沉降速度时,就会出现海平面的相对下降,也即出现海退,陆架甚至陆坡上部的部分地区就会暴露出水面,河流会下切陆架,在河道之间的地区可能会形成古土壤或根土层。
第十章 层序地层(2008)
2.层序的级别
一级层序(巨层序):50—100ma,超级大陆 的解体,相当于界或比界大; 二级层序:10—50ma, 相当于系。 三级层序:0、5——10ma, 四级层序:0、08ma. 或0、1—0、5ma. 一般用三级或四级。
3.层序内部的划分
1)准层序:由海泛面或相当的面所限定 的,成因上有联系的,连续相对整一的 地层。 2)准层序组:由一系列在成因上有联系 的准层序组成。以大的海泛面为界。 3)层组和层;纹层组和纹层
第十章 层序地层学
一.概念及定义
1.定义:研究一套由剥蚀面或无沉积面及其相 当的整合面所限定的、重复出现并有成因联系 的年代地层格架内岩层相互关系的学科。 2.原理:海平面变化的等时性 海平面变化形成的一些重要界面进行地层划分 对比 3.由来:1)Sloss;2) Frazier;3) Vail 王鸿祯等
SB mfs TS
野外如何建立层序地层
进行地层划 分对比
层序地层横剖面图
根据地震剖面和测井资料来进行层序 地层划分
MFS
mfs
六.陆相层序地层学
原理与海相一样,根据是湖平面 变化 湖平面变化的因素: 1.气候
2.构造
3.物源
准层序组
作业
层序地层划分(划分层序、体系域)
8.最大海泛面:区域性最大海侵时形成的海泛面。 9.海侵面:层序内第一个掠过陆棚的重要海泛面。 10.饥饿段或凝缩段:区域性最大海侵期,沉积 于中外陆棚至盆地的贫陆源碎屑的海相薄层低 速沉积段。 11.全球海面升降:相对于地球内部第一个固定 基点(如地心)的海面升降,与地区性地壳升 降无关。
12.相对海面升降:相对于沉积基底的海面升降, 它是全球海面升降和地区性地壳升降联合作用的 结果。 13.加积: 沉积中心不变,垂直向上的地层堆积型 式。 14.退积:沉积中心由盆地向陆棚内部转移,,向 陆逐渐后退的地层堆积型式,其最大沉积厚度在 中内陆棚。 15.进积:沉积中心由陆棚内部向盆地转移,地层 的倾斜向海堆积型式。
层序地层学
一.名词解释1. 层序地层学:(Sequence Stratigraphy)研究以不整和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和面为边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间相互关联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2. 层序:(Sequence)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存在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和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和面为界的地层单元。
3. I型层序边界面:一个区域型不整合界面,是全球海平面下降速度大于沉积滨线坡折带处盆地沉降速度时产生的。
即I型层序界面是在沉积滨线坡折带处,由海平面相对下降产生。
4. II型层序边界面:全球海平面下降速度小于沉积滨线坡折带处盆地沉降速度时产生的,在沉积滨线坡折带处未发生海平面的相对下降。
5. I型层序:底部以I型层序界面为界,顶部以I型层序或II型层序界面为界的层序。
6. II型层序:底部以II型层序界面为界,顶部以I型层序或II型层序界面为界的层序。
7. 沉积滨线坡折带:(Depositional shoreline break)陆架剖面上的一个位置,是沉积作用活动的地形坡折,在此坡折向陆方向,沉积表面接近基准面,而向海方向沉积表面低于基准面。
8.陆棚坡折带:(Shelf-break)大陆架与大陆斜坡之间的过渡地带。
9. 体系域:(Systems tract)一系列同期沉积体系的集合体。
10. 低位体系域: (Lowstand systems tract,简称LST) I型层序中位置最低、沉积最老的体系域,是在相对海平面下降到最低点并且开始缓慢上升时期形成的。
在具陆棚坡折的深水盆地的沉积背景中,低位体系域是由海平面相对下降时形成的盆底扇、斜坡扇和海平面相对上升时形成的低位前积楔状体以及河流深切谷充填物组成的。
低位体系域以初次海泛面为顶界,其上为海进体系域。
11. 海进体系域:(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简称TST):是I型和II型层序中部的体系域,是在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与构造沉降共同产生的海平面相对上升时期形成的,由一系列向陆推进的退积准层序组成,沉积作用缓慢。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历史和地质结构的学科,也被称为地层学。
它研究地球表面各个层次的形成、演变、叠置、形态、性质性质和含矿条件等问题。
层序地层学是地质学中的一支重要学科,通过对地质历史进行层序分析,揭示出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和构造变化规律,对于理解地球演化史、指导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地质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层序地层学的详细介绍。
一、层序地层学的概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及其下部岩石的垂直柱状截面(地层柱)、水平展布面(地层露头)、空间分布(地层相)和时空演化过程。
它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岩性、结构、古生物化石、古地理和特征地质事件等方面的特征,建立地层序列和地层层位,随着研究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区域层序分析、盆地地层学、海相地层学、非海相地层学、构造地层学等。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岩石与古生物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各种地质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正确的地图解读和理解,建立真实的地质模型。
二、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演化层序地层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了解地球历史和地质构造演化。
地球历史是地层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层次系统对地球历史进行分段和分类,对过去地球环境的演化和特征进行研究,可以推断出古环境、古地理、古气候和地球演化史的重要信息。
2. 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层序地层学还可以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通过对地层中各种矿产赋存环境、古地理环境和矿床类型的研究,可以确定矿床的分布规律和含矿性质的特征,从而提高矿床的勘探效果和开采利用效率。
3. 支持地质工程和环境保护层序地层学还可以支持地质工程和环境保护。
地层信息可以为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建设和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工程师设计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为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和人类生存提供保障。
三、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1. 地层地层是以一定标志为界限所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厚度和广泛垂直分布的自然地质单元。
6.1第六章 层序地层学一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二、不整合面 早年较宽的不整合面定义包括了陆上和海底侵蚀面, 不能充分区分层序和准层序边界。 局部的、与地质作用伴生的准周期侵蚀和沉积,如 分流河道侵蚀,不包括在层序地层学的不整合面定 义中。 层序地层学的不整合面定义更严格,内涵缩小了。 不整合面在地震反射剖面中常响应于削蚀、顶超和 上超反射终止关系。
10mm/1000a)、厚度很薄、富含有机质、缺乏陆源物质 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 盆地平原地区沉积形成的。
是在海平面相对上升到最大、海侵最大时期在陆棚、陆坡和 凝缩层又称为密集段。主要产于海进体系域内部和高水位体
系域远端。
密集段(或凝缩层)
七、准层序和准层序组
1、准层序的概念 准层序是一个以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面为界的、 成因上有联系的层或层组构成的相对整合序列。
② 海平面保持不变,而原始沉积作用表面下降了;
③ 海平面下降了,而原始沉积作用表面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1、相对海平面上升 (1) 低陆源注入量——海进——岸线后退——上超
海进以滨海相向陆地方向迁移为标志 滨海相沉积指那些在低潮和高潮线之间的沉积 非海相海岸沉积指高潮线以上的海岸平原上的沉积
1、相对海平面上升 (2) 高陆源注入量——海退——岸线向海迁移——上超
1987)。
层序地层学发展历史(Background)
三大发展阶段
概念萌芽阶段 1949-1977
孕育阶段 1977-1988 理论系统化阶段 1988年-至现今
层序概念建立阶段
地震地层学形成 和发展阶段 层序地层学 综合应用发展阶段
对层序地层学的评价:
PR Vail等人:
“层序地层概念在沉积岩分析中的应用有可能提供一个完整 的统一的地层学概念,就像板块构造曾经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统一 的构造概念一样。层序地层学改变了分析世界地层纪录的基本原 则,因此,它可能是地质学中的一次革命,它开创了了解地球历 史的一个新阶段。”
操应长教授层序地层学复习资料
操应长教授层序地层学复习资料操应长教授《层序地层学》复习资料⼀、定义层序地层学:是根据地震、钻井及露头资料,结合有关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综合解释的学科。
时间的概念:界⾯是⼀个时间段旋回性:⼀套层序就是⼀个旋回,与地层旋回⼀致。
时间格架:全盆地对⽐的等时沉积体系。
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在层序内部没有主要的间断⾯。
定义:基于属性分析定义的地层学分析:岩性地层学,⽣物地层学,磁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异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岩性地层学:基于岩⽯性质分析,岩⽯地层单元间的界⾯常为不等时的岩性界⾯。
层序地层学:异地层学:介于岩性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间。
基于边界不连续⾯界定的地层单位,其界⾯为不连续⾯(以岩性地层接触关系为表现)⼆、⼆、发展三阶段:(⼀)概念的提出(⼆)地震地层学反射波速度反映密度差异核⼼:全球海平⾯变化具有⼀致性,海平⾯变化控制了层序发育的特点。
应⽤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可预测和确定盆地的地层结构、沉积相类型和区域分布。
(三)层序地层学的综合发展阶段三、层序地层学的特点⼀)科学性1、统⼀性:构造运动、海平⾯变化2、等时性:等时界⾯3、时间性:层序界⾯代表⼀个时间段。
⼆)预测性三)综合性多种资料、多个学科的综合四、层序地层学⾯临的问题五、概念和术语的统⼀问题1、陆相层序地层学的成因问题2、层序地层学单元的级序划分3、深⽔层序地层学研究4、陆地沉积的层序地层研究:closs、vail第⼀章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海(湖)平⾯与可容空间绝对海(湖)平⾯/全球海平⾯:指海(湖)⾯相对于⼀个固定基准⾯如地⼼的⾼度,与盆地内局部因素⽆关,其升降变化多受盆地位置、⽔深、盆内沉积物量等因素控制。
相对湖(海)平⾯:沉积盆地的基底距离湖(海)⾯的⾼度,反映湖(海)盆基底的局部沉降或上升,其升降变化受控于湖(海)平⾯和湖(海)盆基底的位置。
湖(海)⽔深度:指沉积湖(海)盆内沉积物表⾯距湖(海)⾯的⾼度,其⼤⼩受控于相对湖(海)平⾯的位置与已形成的沉积物厚度。
层序地层学-总结
层序地层学总结理论部分:1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层序: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顶、底以不整合和可以与之对比的整合为界所限定的三维沉积组合体。
体系域;同一时期内具成因联系的沉积体系组合,为层序构成单元。
每个体系域都解释为与全球海水面变化曲线的某一特定间段。
基准面:分割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的理论均衡面。
“在该面之上,沉积物不能停留;在该面之下,可以发生沉积作用和埋藏作用”。
可容纳空间;指可供沉积物堆积的空间,是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构造沉降二者的函数。
(=全球海面变化增量+盆地沉降增量+沉积压实增量)最大海泛面;一个层序中最大海侵时形成的界面,是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的分界面,是海侵体系域的顶界面并被上覆的高位体系域下超。
密集段:指在极缓速度下沉积的地层段,一般很薄,缺乏陆源物质,发育于海平面相对上升到最大,海岸线海侵最大时期,沉积于陆架、陆坡和盆地平原地区。
其代表大陆边缘饥饿性沉积时期内的缓慢沉积作用,并且能够与下超面相对应。
2其他概念及知识点层序地层学:研究以侵蚀面或无沉积作用面、或者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重复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的年代地层框架内岩石间的关系。
准层序;由相对整合、成因上相关的层或层组所组成的序列,以海(湖)泛面和与之可以对比的面为界。
相当于四级或五级沉积旋回。
准层序组;由成因上相关的若干小层序所组成的序列,其垂向上构成一个特征的叠加型式。
准层序组内的各小层序的叠加型式有前积、退积和加积三种。
不整合:一个分开新老地层的界面,沿着这个面存在陆上侵蚀削截(在某些地区为可与之对比的海底侵蚀面)的证据,或者存在明确重要沉积间断的陆上暴露的证据,并具有的明确的沉积间断。
Ⅰ型不整合;发育于快速的海平面下降、更迅速的构造沉降期。
海岸线可能移至陆架边缘,伴随着陆架下切谷的发育和海底峡谷的深切作用,陆表遭受广泛的侵蚀作用。
碎屑岩块沿着峡谷体系被搬运至陆架斜坡的底部,形成了广泛的低水位体系域。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 sequence stratigraphy):研究旋回式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侵蚀面( 或无沉积作用面) 或者与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 以及沉积层序内部地层、岩相分布模式的学科,是地层学的分支学科。
——就是根据露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曲线对比的共同点:1、突变界面2、沉积旋回3、沉积背景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层序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一、层序地层学的萌芽阶段——概念萌芽阶段(1949-1977)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建立了层序地层学赖以发展的地质基础,包括以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及动力地貌学为依据建立的一些层序、旋回及均衡剖面理论等。
1、地质学的核心-地层学;地层学的核心——国际地层表(或国际地质年代表)成了讨论任何与沉积地质学有关问题的准绳和尺度。
2、国际地层表的根本问题:①地层表中各代、纪、世、期的命名没有反映出各地质时代的地质特征和它们内在成因联系,存在人为的主观因素。
部分“系”是两分的,部分“系”是三分的。
②地层划分指南中提出的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是一个三元分类系统。
没有把此三元分类系统统一到带有纵向成因演化特征的“年代地层单元”这一最根本的客观标准上3、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和发展首先得益于“层序”概念的提出。
1)Hutton (1788)首次指出“不整合面”是区分隆起、剥蚀和沉积旋回的物理界面。
2) Lyell和Agassiz(1835,1840)提出的冰川理论中就初步讨论了海平面变化与构造作用之间的关系;3)Suess (1906)发展了冰川理论并进一步讨论了海平面升降与沉积物上超和下超之间的关系。
4)Chamberlin (1909)论述了地壳运动控制了世界范围内海平面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Chamberlin 是当代层序地层学的先驱。
4、层序的概念:“层序是以主要区域不整合为边界的地层集合体”二、地震地层学形成发展阶段——孕育阶段(1977-1988)1、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出现1) 精确定年方法:同位素年代定年;古地磁测量定年;超微生物分带定年2)板块构造理论发展成熟——深海钻探计划(ODP)的实施(1)地球物理和盆地分析方法去分析地壳的垂向升降、横向伸缩以及各种构造活动、(2)火山活动、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和规模(3)不同板块演化阶段和不同板块部位发育不同沉积类型组合3)古地理背景研究古沉积:沉积体系的概念和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古水深:沉积岩性、古生态学、特殊矿物古气候:孢粉组合、沉积岩性以及颜色古水温和古盐度: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和包裹体4)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质学家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能够反映地下地层形态、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的不同维数的图像。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事件地层学的原理及地质事件简介1概念、原理与特点事件地层学,狭义是指利用稀有的、突发的事件及其地质记录来对比地层;广义是指利用一切事件及其地质记录来进行地层的划分对比的学科。
这里指的是狭义的概念。
原理:地质事件都可能在地层中留下相应的地质记录。
根据这些记录便可推断事件的类别、性质及规模,可以探讨事件的成因及其地层价值。
地质事件造成的影响及产物在地层构架中以生物界变革或沉积特征变化记录下来,成为事件地层学研究的基本依据,成为地层对比划分的标志。
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层,大范围内火山灰降落形成凝灰岩;全球性气候降温可导致冰川广布,堆积冰碛岩;地磁极倒转都可能在各地的沉积物中被记录下来;天体撞击能形成特殊的粘土层,其岩石性质、产状、地球化学特点等与普通沉积岩十分不同,其厚度小、分布广、富含铱等稀有元素,形成所谓“界线粘土层”。
事件地层学其具有等时性、大区域性、自然性的特点。
2地质事件简介地质事件可以划分为两类:地内事件和地外事件。
地内事件包括生物绝灭、地磁极倒转、缺氧环境出现、冰期事件、海平面升降、火山喷发及火山灰降落、洋中脊体积变化、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沉积环境变化、浊流和风暴等。
地外事件包括陨星和彗星撞击地球、超新星爆发、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等。
2.1生物绝灭事件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
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
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可以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
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这次劫难,而且还常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
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象动物那样显著。
地史中生物大灭绝的概况:2.1.1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层序地层学
一、名词解释1、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新兴的地层学分支学科,研究以侵蚀面或无沉积作用面、或者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重复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的年代地层框架内岩石间的关系的学科。
2、地震地层学:是根据地震资料总的地震特征来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沉积盆地的有利油气聚集带的一门学科。
是一门利用地震资料来研究地层和沉积相的地学分支学科。
它是地球物理学与地层学概念、地震技术与沉积学理论结合的新范畴。
3、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其顶、底面以不整合面或与这些不整合面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
层序是对应于海面升降周期曲线上相临的两个下降速度转折点(翼拐点)之间沉积的,它由一套体系域组成。
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单元。
4、凝缩层:又称浓缩层、密集段、缓慢沉积段,以沉积速率极低为特征的一种薄的海(湖)相沉积地层层段(沉积速率小于10-100mm/万年),是在相对海面上升到最大、水域扩大最大时期(海岸线海侵最大时期)在外陆架、陆坡和盆地底部沉积的沉积物。
一般由厚度很薄的、缺乏陆源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组成5、超覆:当相对海(湖)平面上升时,沉积盆地的水体逐渐扩大,沉积范围也逐渐扩大,在盆地的边缘地带,越来越新的沉积地层依次向陆地方向扩展,逐渐超越下面的较老地层,直接覆盖于盆地边缘陆地的剥蚀面上,形成不整合接触,称为超覆。
6、退覆:当相对海(湖)平面下降时,部分海(湖)水退出陆地,陆地面积相对扩大,海水或湖水面积相对缩小,即海(湖)退。
在地层垂直剖面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由细变粗;由于水体面积越来越小,在盆地边缘新形成的岩层分布面积小于老地层面积,从而形成了退覆现象。
7、基准面:分隔沉积区和剥蚀区的物理面。
8、基准面旋回:地层基准面并不是一个完全固定不变的界面,它在变化过程中总是表现出向基准面幅度最大值或最小值单向移动的趋势,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准面上升或者下降旋回,这种基准面的一个上升或下降的旋回称为基准面旋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4) I型和II型层序边界 II型层序界面是由于全球海平面下降 速度小于沉积滨线坡折带处盆地沉降 速度时形成的,因此在这个位置上未 发生海平面的相对下降
全球海平面和相对海平面
第二节 全球海平面变化
沉积水深是指海平面到沉积表面的距离
第二节 全球海平面变化
2、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特征
1)周期性 一级周期2个(亿年级), 二级周期14个(千万年级), 三级周期247个(百万年级)
2)不对称型 快速上升-稳定-快速下降
一级周期2个
二级周期14个
不同级别旋回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5)层序地层构成-- I型、II型层序
层序类型 体系域类型 低位体系域 体系域中沉积体 盆底扇、斜坡扇和前积楔状复合 体
I型层序
海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
缓慢沉积复合体
S形、斜交前积和加积型沉积复合 体 缓慢沉积复合体 S形、斜交前积和加积型沉积复合 体
陆棚边缘体系域 前积和加积沉积复合体 II型层序 海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
一、层序地层学定义和理论基础 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和发展受益于地 震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 和沉积学的发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岩性地层学无益 于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层序地层学与传统地层学的区别
等时性而 不是等岩性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一、层序地层学定义和理论基础 2.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 1)海平面升降变化具有全球周期性 全球周期性海平面变化是形成以不整合 为边界的沉积层序的根本原因,是建立 全球地层对比的重要手段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7、凝缩层 凝缩层(Condensed section)是指 沉积速率很慢的(1-10mm/1000a)、 厚度很薄的、富含有机质的、缺乏陆 源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是在 海平面相对上升到最大、海侵最大时 期在陆棚、陆坡和盆地平原地区沉积 形成的。
第二节 全球海平面变化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5、准层序和准层序组 1)准层序 准层序(Parasequence) 是一个以海泛面或与之相应 的面为界、由成因上有联系 的层或层组构成的相对整合 序列。
临滨 滨外陆棚 前滨 临滨
4 3
2 1
滨外陆棚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2)准层序组(Parasequence sets) 是指由成因相关的一套准层序构成的、 具特征堆砌样式的一种地层序列,其 边界为一个重要的海泛面和与之可对 比的面,可将准层序组划分为进积、 加积和退积准层序组三种类型。
2)不整合 不整合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界面, 沿着这个界面有证据表明存在指示重大 沉积间断的陆上侵蚀削截(或与之相对 应的海底侵蚀)或陆上暴露现象。
不整合面在地震反射剖面中常响应于削 蚀、顶超、上超和下超等反射终止关系
满南地区形成的不整合面遮挡圈闭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3、体系域 1)体系域 体系域(systems tract)是指一系列同期 沉积体系的集合体(Fisher 1977)。 沉积体系是指具有成因联系的、 相的三维空间组合(Fisher,1967)。 因此体系域是一个三维沉积单元, 体系域的边界可是层序的边界面、 最大海泛面、首次海泛面。
海平面升降和基底沉降对可容空间的影响
Superposition of Eustacy and Subsidence
“TECTONIC CYCLE”
SUBSIDENCE EPISODE UPLIFT EPISODE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新增可容空间(Newspace added or accommondation created)是指在沉 积期间,由于海平面、构造沉降等参 数的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可容空间。 它不包含沉积前未被沉积物充填 残存的空间。 残存可容空间: 沉积后被沉积物充填后残存的空间
第二节 全球海平面变化
洋盆体积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①大洋中脊体积的变化和大洋中脊扩 张速率的变化; ②大洋碰撞降低了大陆面积、增加了 海洋面积; ③洋底热诱导隆升降低了洋盆体积、 引起海平面上升; ④沉积物注入率和生长率的突然增加; ⑤大洋岩石圈的冷却和密度变化。
第二节 全球海平面变化
2)相对海平面变化、尺度、成因 相对海平面(Relative sea-level) 是指海平面与局部基准面如基底之 间的测量值。 尺度可以变化很大。 一个地区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是全球 海平面变化和当地盆地沉降速率的 函数,相对海平面变化与沉积物堆 积无关,不能与水深混淆 。
CS
HST
Ⅰ型层序
Ⅱ型层序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2、整合和不整合 1)整合 整合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界面, 沿此界面没有陆上和海底侵蚀作用的证据, 也不指示存在重大沉积间断。 但整合可包括沉积作用缓慢、在很长地 质时间内仅沉积很薄沉积物的界面。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2、整合和不整合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3)海侵体系域 海侵体系域(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 简称TST)是Ⅰ型和Ⅱ型层序中部的体系域, 它是在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与构造沉降共同 产生的海平面相对上升时期形成的。 以沉积作用缓慢的、低砂泥比值的、 一个或多个退积型准层序组为特征。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4)高位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Highstand systems tract, 简称HST)是Ⅰ型和Ⅱ型层序上部的体系 域,是在海平面由相对上升转变为相对 下降时期形成的,此时沉积物供给速率常 大于可容空间增加的速率。
四个基本变量控制层序地层构型
海平面变化和基地沉降-可容空间
四个基本变量控制层序地层构型
沉积物和气候变化-沉积水深和沉积类型
全球海平面变化控制地层叠置样式
Sedimentation in response to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
Relative Sea-Level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6、可容空间 1)可容空间 可容空间(Accommodation)指可 供沉积物潜在堆积的空间(Jerrey, 1988)。 可容空间受控于沉积背景的基准面 的变化,或者是海平面升降和构造 沉降的函数。
6、可容空间 可容空间受控于沉积背景的基准面 的变化,或者是海平面升降和构造 沉降的函数。
沉积滨线坡折
陆棚坡折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3)层序类型 I型和II型层序。 I型层序底部以I型层序界面为底界, 顶部以I型或II型层序边界为顶界。 II型层序底部以II型层序界面为底界, 顶部以I型或II型层序边界为顶界。
I型和II型层序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层序地层学
朱筱敏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第二章 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一、层序地层学定义和理论基础 1.层序地层学定义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以不整合面或与之 相对应的整合面为边界的年代地层格架 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 间相互关系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三角洲沉积是典型沉积类型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5)陆架边缘体系域 陆架边缘体系域(Shelf margin systems tract,简称SMST)是与Ⅱ型层序边界伴 生的下部体系域,其以一个或多个微弱前 积到加积准层序组为特征。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4、海泛面 1)海泛面 海泛面(Marine flooding surface) 是一个新老地层的分界面。它们常是 平整的,仅有米级的地形起伏,但穿 过这个界面有证据表明水深的突然增加。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层序本身不包括规模甚至时间的含义, 但层序内所有岩层都是沉积在以层序 边界年代所限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 层序边界及内部地层的地质年代可以 用生物地层和其它年代地层学的方法加以确定
层序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单元。 一个沉积层序可以包含若干个不同 类型的沉积体系域以及准层序组和准层序。
1、Van Houten旋回(VHC),偏湿型 ≈20ky(岁差周期)(1962) 2、Short Modulating旋回 1-3个偏湿+1-4个偏干VHC组成 ≈100ky (短偏心率周期) 3、McLaughlin旋回(1933、1946) 常见4-6个VHC ≈404ky (长偏心率周期) 4、Long Modulating旋回(MLC) 由1-4个偏湿+1-4个MLC组成, ≈1.75my 5、Laskar旋回(1999) ≈3.5my
沉积序列的韵律特征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一、层序地层学定义和理论基础 2.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 2)四个基本变量控制了地层 单元几何形态和岩性
海平面升降、气候、沉积物供给 和构造沉降及其综合作用
四个基本变量控制层序地层构型
不同变量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 全球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地层叠置 样式的基本因素
CS
Systems Tracts
HST
LST
TST
HST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1、层序及层序类型 1)层序 层序(Sequence)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 上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 面为界的地层单元(Mitchum,1977)。
层序(Sequence)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 上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 面为界的地层单元(Mitchum,1977)。
不同类型的体系域
Sedimentation in response to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