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 美学

合集下载

小议动画电影中的美学思想

小议动画电影中的美学思想

小议动画电影中的美学思想随着动画电影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其也根据动画手段、电影表现形式、主题内涵等方面的差异,被分成了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学派、以法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欧洲幽默学派、以德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抽象动画学派和以日本宫崎骏、大友克洋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学派。

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产业较为发达,占据了世界动画电影的主流市场。

相较于国外几大动画电影学派而言,中国的动画电影往往融入很多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吸收中国水墨画特点,因而,也被称为中国动画电影学派。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特点动画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基本可以分为美派和日派两大阵营,其艺术风格各具特点。

美派的动画电影在形象设计上偏好夸张风格,而日派则较常走写实路线。

在结局处理上,美派动画电影的结局更加的圆满,而日派的动画电影则采用很多的开放式结局模式。

在画面的处理上,美日两派有着很大的差别。

美派主要依靠技术取胜,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数字化电影是主流。

甚至有人说,美国人中没有“动画绘制人”。

与其相对的,日派在画风上追求细致,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度都比较高,拥有一批绘画技术高超的动画作家。

当然,动画电影艺术还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无论是哪一派,动画电影艺术在内涵的设置上,对于梦想的坚持总是永恒的主题。

动画电影以一种轻松的手法来体现有内涵的主题,富于人情味。

而且,动画电影艺术注重细节氛围的营造,在意境上追求细致而又雅俗共赏也是其重要的特点。

现在的动画电影在高科技手段的推动下持续发展,表现手法真实、故事情节耐人寻味,配合优美而又贴合情境的音乐,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动画电影中美学思想的光芒体现深刻、熠熠生辉,使其从单纯的娱乐作品上升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动画电影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不仅仅是因为其带给人们的放松、愉快的感受,更多的是因为蕴藏其中的美学思想。

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音乐美、光影美等都是动画电影艺术的魅力来源。

浅谈动画片中的美学

浅谈动画片中的美学

浅谈动画片中的美学【摘要】动画片中的美学是一门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涉及到画面构图、色彩运用、角色设计、背景音乐、情节叙事以及文化元素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美学元素的讨论,我们将会深入探讨动画片中的美学对观众的影响以及对影片质量的重要性。

我们也将探讨动画片中美学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观众对于不同美学风格的需求变化。

最终,通过对动画片中的美学进行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动画片的魅力所在,以及美学在动画片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动画片、美学、影视艺术、画面构图、色彩运用、角色设计、背景音乐、音效、情节、叙事、文化元素、影响、影片质量、发展趋势1. 引言1.1 什么是动画片中的美学动画片中的美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对观众视觉和听觉感受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和沟通方式。

通过精心设计的画面、角色和音乐等元素,动画片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观众进入一个充满奇幻和惊喜的世界。

动画片中的美学不仅影响着观众的情感体验,也决定了影片的质量和影响力。

深入探讨和理解动画片中的美学,对于提高观众的审美品味和推动动画片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动画片中的美学在影视艺术中的地位动画片中的美学在影视艺术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动画片已经成为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意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影视制作人的关注。

动画片中的美学包括画面构图与色彩运用、动画角色设计、背景音乐与音效、情节与叙事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动画片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在影视艺术中,动画片的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画片不仅可以通过绚丽的画面和奇幻的故事吸引观众的注意,还可以通过深刻的主题和富有内涵的情节引起观众的共鸣。

动画片中的美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思考,为观众带来启发和思考。

动画片中的美学也给影片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宫崎骏动画电影美学思想研究

宫崎骏动画电影美学思想研究

宫崎骏动画电影美学思想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美学思想研究引言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电影导演和制作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哲学思考而闻名于世。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是凭借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以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美学思想的内涵与影响。

第一部分:宫崎骏的艺术创作背景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成长于日本战后时期。

在他的童年时代,日本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些经历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宫崎骏的个人思想,也为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宫崎骏在早期一度梦想成为漫画家,但后来决定投身动画电影的创作。

他在东京大学美术学部学习期间,受到了欧洲和美国的艺术思潮的影响。

尤其是对法国的画派运动和美国的漫画文化感兴趣。

这些国际化的影响对于宫崎骏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宫崎骏的美学思想1. 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宫崎骏的作品经常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他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他的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对城市化和环境破坏的批判,以及对大自然的美的寄托。

2. 对女性主义的探索宫崎骏的电影中,女性角色经常具有强大的独立性和坚韧的品质。

他的作品中意识到了女性权力和自由的重要性,以及消除性别歧视的必要。

这种女性主义探索是宫崎骏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宫崎骏经常以寓言的形式探讨人性和道德的问题。

他的电影中,经常出现一些道德困境和伦理抉择的情节。

他试图提醒观众思考生活的价值观和道德选择,并寻找到真正的人性之美。

第三部分:宫崎骏的美学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宫崎骏的美学思想不仅在日本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1. 对动画电影的影响宫崎骏的美学思想对动画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打破了传统动画的束缚,探索了更多的表现手法和题材。

当代语境中动画的美学论文.

当代语境中动画的美学论文.

当代语境中动画的美学论文2019-12-09从1895年第一部动画短片在法国巴黎公映起,动画便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展示着自己超越常规的表现能力和艺术魅力。

当代随着科技和媒介的发展,动画所拥有的属性越来越宽泛,领域越来越广阔,其美学特征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媒介化、真实化、奇观化、狂欢化。

一、媒介化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动画对媒介的依赖。

动画自产生之日起,X#传播媒介就表现出极强的依赖性,没有必备的摄影、录音、剪辑、放映等器材,动画电影就无法产生;没有现代摄像、录音、无线发射、无线接收、电子成像等技术,电视动画也无法产生。

媒介直接制约着动画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现代电子媒介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动画对媒介的依赖只增不减。

以前,动画电影作品可以通过电视的方式传播,早期电视播放的动画片,基本上是动画电影短片,即便到现在,我们也依然能在电视上欣赏到各种动画电影作品。

但是反过来,电视动画却因制作和表现上的限制,无法通过电影传播。

网络媒介兴起后,动画的局限性就更加明显。

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但网络动画却无法在电影和电视上表现。

由此可见,在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动画的表现形式有了很大的扩展,但其传播媒介却限制了其表现,以至于特定的动画形式必须依赖特定的媒介而存在、而传播,可以说,动画与媒介已经形成了生死相依的关系。

第二,媒介对动画的规约塑造。

当代动画与媒介之间虽然是一种生死相依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可逆的,动画必须依赖媒介而存在,而媒介却不一定要依赖动画才有意义。

无论电影、电视还是网络,当代动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从其产生起就并不是为了动画。

所以,这种单向依赖关系导致了媒介化的第二个特点,即对当代动画的规约塑造。

这种规约塑造不仅表现在内容、风格上,还表现在创作和接受方式上。

特定的动画形式必须依赖特定的媒介存在和传播,也只有用特定的媒介,才能证实该动画形式的合法身份。

中国传统动画的美学特征_李海英

中国传统动画的美学特征_李海英

大舞台大106摘要:中国传统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涵盖了舞蹈、音乐、绘画、建筑、书法等多种艺术元素,并从各种传统艺术元素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

在汲取的过程中,动画工作者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大胆尝试,把这些元素进行了转化,形成了动画艺术自身的美学特征。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表情与程式的舞蹈气势、传情与达意的音乐灵魂、虚实与写意的水墨意境、充实与空灵的建筑法则、单纯与气韵的书法神韵、含蓄的情感表达。

这六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动画艺术的美学特征,也构成了中国传统动画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汲取;美学特征;虚实;单纯中国传统动画之所以能在国际上立足,并获得“中国学派”的美誉,都源于它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汲取。

由于中国传统动画的产生和成熟都最晚,又是一门综合艺术,从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到情感表达,都汲取了大量的民族元素,涵盖了舞蹈、音乐、绘画、建筑、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

在汲取的过程中,通过动画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和大胆尝试,把这些元素进行了转化,形成了动画艺术自身的美学特征。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动画的美学特征便成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表情与程式的舞蹈气势舞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样式。

通俗地理解,也可以说是有节奏的动作,或者说是跟着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所完成的动作。

舞蹈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即表情性和动作性。

舞蹈艺术融入到动画中去以后,就作为动作元素而存在,但其表情性和动作性的审美特征依然存在。

1.表情性动画片中,动作担当的使命,不是模拟事物的外部特征,而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中国古代所谓“舞以尽意,舞以渲情,摇荡性情,情中舞泳”等,指的都是动作的表情性特点。

在传统动画中,有很多直接使用舞蹈动作来表达情绪的画面,如《葫芦兄弟》中,两个妖怪在迷惑葫芦娃的时候,场景中的花一起跳集体舞,来表现妖艳、邪恶的情绪;《天书奇谭》中,老狐狸偷了天书以后,非常兴奋。

片中运用夸张的舞蹈动作、随意变换的造型、骤变的影调、突兀的运动、变化的烟雾光影等,夸张地表现了狐狸此时的得意忘形,突显出荒诞诡异的气氛。

动画概述

动画概述
动画概述
知识点:
动画定义 动画片及其与电影的区别 动画的本质 动画的原理 动漫美学及其特征
一、动画定义
1.从拍摄对象看 法国电影史学家萨杜尔对动画的解释是:以画在 平面上的图画或者立体的图画以及物品作为拍摄对象 的电影 2.从运动角度看 加拿大动画师诺曼· 麦克拉伦认为:动画是画出来 的运动 英国人约翰· 汉斯指出:运动是动画的本质 国际动画组织在1980年南斯拉夫会议中对动画所 下的定义:动画艺术是指除使用真实的人或者事物造 成动作的人之外,使用各种技术所创作出的活动影像, 即是以人工的方式所创造出的动态影止图片数量也不同 35mm和70mm的电影胶片速度是24fps NTSC电视格式30fps Pal电视格式25fps 为了节省经费,很多是用“一拍二”(one twos)的方式 制作的,这意味着每张动画在银幕上停留两个画格,每秒 钟实际上只依次出现12个画面。

计算机动画与传统动画区别 传统动画是以Stop—motion的方式制作的,即用逐格制 作然后转贮在胶片、录像带、数字文件中形成的。

3.从传播途径看 美国动画师查尔斯· 所罗门定义:它们的影像是用 电影胶片或录影带以逐格记录的方式制作出来的;这 些影像的动作是幻觉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原本就存在 的 4.从名称上看 日本最初称为“漫画映画”,之后称为“动画”, 统称包含线描填色、偶动画等技巧制作的影片。 动画的英文单词是animation,是指:以绘画或其他 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 段 Animation对应中文名称为美术片。《中国大百科 全书· 电影卷》对此的注释是:美术片是中国的

计算机动画采用了Go—motion的制作方式,在计算 机中定义关键帧的起点和终点后,给予相应的参数, 计算机会自动完成动画,作品还可能以实时方式输出

我眼中的“动漫美学”

我眼中的“动漫美学”
通 形 象 基 本 上 都 符 合 了上 述 的道 德 规 范 .甚 至 还 刻 意 打
程 中 . 注 意 到 全 球 各 地 都 有 一 些 艺 术 家 似 乎 在 审 美 的 角 度 上 。 同 选 择 了 漫 画 、 通 、 画 一类 作 品 的 表 现 手 法 , 共 卡 动 渐 渐 形 成 一 股 新 的 美 学 趋 势 .笔 者 将 之 称 为 “ 漫 美 学 动
造 善 良 、 义 、 勇 等 正 面 、 好 的形 象 。 正 英 美 16 年 代 的 美 国 波 普 艺 术 家 像 安 迪 . 霍 fn y 90 沃 A d
W a h l、 伊 . 奇 登 斯 : ( o ihe s i) 克 雷 斯 ・ r o1 洛 李 l R y L c tn t n 、 A  ̄ e 欧
必 要 . 能 玩 刀 弄 枪 ; 能 显 示 身 体 受 虐 ; 标 题 上 不 可 不 不 在
出 现 怪 胎 fer) 犯 罪 (r )恐 怖 (o o、 吓 ( r r wi 、 d ci 、 me hm 恐 tr ) e o 等
字 眼” 日 后 风 靡 全 球 的 迪 斯 尼 公 司 卡 通 影 片 . 们 的 卡 他
( n a 这 个 名 词 , 来 描 述 他 的 绘 画 风 格 , 人 物 的 特 征 Ma g ) 用 即 突 出 , 写 意 的 笔 法 和 简 练 的 线 条 , 表 现 日本 的 历 史 、 以 来 神 话 和 1 生 活 的 题 材 . 奠 定 了 日本 漫 画 的 基 础 。 3常 这
学 符 号 . 然 能够 将 之提 升 至 高艺 术 的领 域 。 今 也 已经 竟 如
国 当 代 中 文 的 语 境 中 . 常 被 合 为 一 词 , 无 法 在 英 文 里 却 而

动画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动画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动画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动画是一种表现形式,贯穿着人类文化的历程,不断演进。

从最初的手工绘制,到如今的数字化制作,每个时代都诞生出一批杰出的动画作品。

然而动画设计中鲜明的美学原则让我们对这一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1.画面的对比性动画设计的第一要素是画面的对比性。

画面对比性包括颜色、光影、亮暗度、运动、速度等等。

画面的对比性是指当人类的视觉系统被激发时,人眼对于对比的图像会更加敏感,更加有吸引力。

颜色对比性能够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增加人眼对画面的注意力。

光影对比能够赋予画面更加立体的质感。

运动和速度对比则可以增加画面的节奏感。

2.构图的均衡性构图均衡性是动画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之一。

制作动画需要讲究画面的整体性和平衡感。

以人物设计为例,一个好的人物构图应该保证画面左右两侧的重心平衡。

这样画面能够更加协调和谐,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3.动画角色的塑造动画角色的塑造是动画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决定动画作品的深度和现实感。

角色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形象的可爱性、表情的变化、行为的表现等等。

这些因素都需要设计师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既有趣又逼真地呈现出来。

4.线条和颜色的优化线条和颜色是动画设计中独特的元素之一。

优化线条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颜色的使用能够增强画面的氛围感和现实感。

制作动画设计时,需要根据匹配线条宽度、颜色明度、色彩饱和度等等,去制作出更加完美的画面效果。

总而言之,动画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涵盖了许多方面,它们相互协作,共同促进了动画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

同时动画设计中的美学原则还呼唤着从业者去发掘和挖掘更加精妙的设计方式。

基于这些原则,开发出更具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但是一个人的努力,也是整个行业对画面体验的不断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木兰》艺术美学浅析
动漫在今天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是基于一定艺术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从一个更高的艺术角度来看待和欣赏动漫艺术,从而促进动漫艺术以及我国动漫产业更好的发展。

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思维美学形态和视听美学形态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动漫艺术美学的基本形态。

人们通过不同的动漫艺术类别,以及他们所传达的不同的视觉享受,赋予作品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并产生审美的快感。

《花木兰》是一部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的动画片,取材于中国古典民歌《木兰辞》及相关传说。

在片中,迪斯尼在基于原主题的同时改编了部分故事情节,不仅增加了人物、戏剧高潮、甚至平添了一段传奇的爱情。

这也可能是这部动画片的艺术美的关键所在,在使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结合同时,也参与了设计人自己所具有的思想和想像。

《花木兰》的思维美学形态也具有艺术美的特征:
1. 从形象性说,这部动画片是取材于中国古典民歌《木兰辞》及相关传说。

在我们所感知的中国人形象中,作者以花木兰的外在形象为中介,以西方独特的女性审美为核心。

这部动画片以中国人特有黄肤色,黑头发为外在形象,不过还加以设计者的想象和对人物的夸张,改变了中国以往严肃、古老的演绎面孔,从而形成了具有中西独特风格的人物形象—花木兰。

2. 从情感性上来说,这部动画片是我们所熟知的辞,所以它是有着设计者自己的情感和独特的民族风俗。

虽然这是一部中国故事,但是也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审美观念,片中人物角色的设计不因迎合了东方人的情感诉求,也符合西方的情感表述方式,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冲破了中国传统的观念的束缚,使中西文化的融合在动漫艺术领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 从自由性来看,艺术作品应该是非功利性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都是为了获得利益而作。

动画片,虽然制作出来的结果也逃脱不了功利性的特点,但是在制作过程中,设计者的思想和创作是完全自由的,可以随着作者的想象展开。

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4. 从人为性的角度来看。

人为性是艺术美区别于其它类型的特征。

艺术美的人为性两难处境,是我们既要表现主观思想,又要不陋人为性。

是潜意的去揭露当时战争的残酷,因为花木兰是被迫替父从军的,要不是父亲受伤也要接旨打仗的话,花木兰也不会从军。

让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自然的连结在一起,从而让艺术美和自然美达到了沟通,更和谐。

视觉美学形态方面,动画是电影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同电影一样属于视听艺术范畴.但是动画片和一般电影一样,同属视听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

而《花木兰》这个具有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已经流传了几百年。

在视觉上,这部动画片运用了丰富的色彩,但不显花哨,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的感受。

花木兰一出场就身着红色外套,但是在性格以及行事方式上却有典型的西方色彩,所以花木兰是具有中国传统美女的低调而不失西方美女的张扬个性的一种结合。

在片中,小龙也是红色的,是中国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但是这只小龙在整部片子中扮演着幽默的角色,与以往的迪斯尼幽默角色的形象有着很大区别,从而成为片中独具特色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这部动画片中没有采取单纯的对白,而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唱辞方式进行对白,有大量的对白都是靠唱出来的,所以就更显示了这部作品的在听觉上面的不同。

这些依靠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通过在银幕上的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和创造形象,以时空运动来进行叙事,在现和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

视觉构成、时空形
式和蒙太奇语言是它们的基本规律,他们都逼真的还原了人通过器官对生活的感知。

这部动画片在主题上是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辞》是替父从军的故事,而迪斯尼在塑造故事主题时却突出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完全是地地道道的西方思维的体现。

其次,在影片情节构建时,画面营造的是东方气息,但同时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比如说片中木兰生性豪迈率直,不拘小节,以至于在木兰居然有勇气上前拥抱皇帝,这与中国传统妇女应有的道德观念格格不入,这已经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妇女形象了,是西方审美意识的体现。

还有,影片中木兰所展现出的吊带衫服饰打扮都是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习惯,而这些都是体现出了美国文化的特点,进而以西方的审美观念诠释东方题材。

但它确实是中西结合的优
秀作品,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剧,西方文化对于东方文化认识与汲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而不是一种时尚。

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两者在发展时便更需要从对方身上汲取营养,通过相互间的认识、交流、融合来达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