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Word版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以州宅夸于乐天①唐·元稹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②满眼来。
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
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③,谪居犹得住蓬莱。
【注释】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出为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刺史之时。
②稽山:会稽山的省称,位于绍兴东南,山北有镜湖。
③香案吏:指宫廷中随侍帝王的官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元稹向朋友白居易夸耀自己的私人院落之美。
B. 越州城四周环境好,远空的白云成堆环绕,东南还有镜水与稽山。
C. 因为州城四面的风景美如屏风画卷,诗人--家常登楼台欣赏风景。
D. 州城夜晚的风景独特,银河仿佛就在檐前;鼓角声仿佛地下传来。
15. 诗的结尾两句写了什么内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喜”还是“悲”?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结尾两句交代了诗人从朝廷贬谪越州的贬官身份。
②两句表达的情感是“悲”。
诗人虽然说自己谪居的地方犹如仙境,看似充满喜悦,心胸豁达,不为贬谪痛苦,实际是寄情山水,暗含无法排遣的苦闷。
【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A项,“自己的私人院落”错,根据诗的内容“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可知,“州宅”应指州城。
不是私人院落。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诗歌结尾两句“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意思是“我是玉皇驾前随侍的官吏,被贬谪了还能住在蓬莱仙境之中”。
此句貌似得意、欢喜,说自己谪居的地方犹如仙境,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胸,对贬谪的不在意。
但是实际却不是表面这么洒脱。
元和五年(810年),他因弹劾河南尹房氏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823年又被贬为越州刺史,他的官途日渐蘼芜,一生的命运轨迹缓缓下滑,悄然续上此生的句号。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慑.服/蹑.手蹑脚陪.绑/烘焙.坊菁.华/泾.渭分明B.裨.益/髀.肉复生道行./行.道树翁媪./面有愠.色C.瑰.丽/岿.然不动讥诮./翘.尾巴炽.热/炙.手可热D.祈.祷/歧.路亡羊啸.傲/肖.像画蝉.蜕/蟾.宫折桂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置冷板凳竹暴平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盲点印花税功亏一篑盛名之下,其实难符C.陨石西洋景胁肩谄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D.休假双规制轻歌曼舞阳春白雪,和者必寡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仰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B.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C.我同意您的看法:即“走你”没有含金量,不会流行很长时间。
D.老歌曲“山路十八弯”经过阿普萨萨在xx年“春晚”上的翻唱,又在中国大江南北流行开来。
4.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2012年9月25日,济南市召开全市治理交通拥堵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发布了《济南市城市交通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备受关注的泉城地铁规划建设跃然纸上....。
C.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D.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黄振萍传统中国有一套发达的监督系统。
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所谓“钱粮刑名”),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
传统中国的官员具有“道德一政治”两重功能,那么对官员的监督也就有了两个维度。
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即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
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言官选任尤为严格。
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
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
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器识远大,学问赅博。
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
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
”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责资格限制。
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資格。
总之,言宫的选任在官员选任体系中属于最为严格的范围。
在选任程序上,一般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途径,在洪武之后,通过科举的考选成为主流。
但是,通过科举之后的任命程序。
言宫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幸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
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考核的标准主要有除革奸弊、审理冤枉、扬清激浊等,非常完备。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与解析1.C【解析】A.不是已然,原文是“正在改变中国文学版图”;B.偷换概念,原文是主角往往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不是网络小说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
D.“再介绍传承现状”表述有误,文章首尾两段均属于网络文学在传承中的现状,开头侧重整体介绍网络文学的兴盛,末尾侧重强调其发展中的问题。
2.C【解析】表述绝对,原文是有的网络小说“以真实的历史为根据展开飞驰的想象”。
3.A【解析】金庸小说不属于网络小说。
4.①网络文学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手段,②以网民为接受对象,③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特点的④与传统文学互相渗透(或者答“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新兴文学体裁(每条1分,言之成理即可,定义格式不对扣1分)。
5.①网络小说的主角应具有传统文化的人格,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
②网络玄幻小说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瑰丽的艺术想象。
③网络小说内容的摹写,亦应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
④网络小说以中华悠久的历史为基础展开想象。
⑤网络小说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富有民间烟火气的故事。
⑥网络小说要纠偏创作动向,拒绝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每条1分)。
6.B【解析】“同时也有些好奇”错误,“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只是抱怨,没有好奇。
7.C【解析】“形象地写出我对老人的厌恶”错,原文只是通过比喻客观描述老人外貌,没有明显的厌恶色彩。
8.①女人的成熟是虽然经历挫折,但内心依旧乐观、善良、包容。
②文中的打工母亲生活艰辛,人已暮年却如此辛劳,但她始终从容面对,没有任何抱怨,不屈服现实,不屈服年龄,坚持劳动,而且对生活对儿子充满着爱(每条2分,言之成理即可。
)9.①通过年轻人喊“妈”这一情节,打工母亲从我眼中的老头变为“妈”。
②前后情节对比,形成反差,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戏剧效果,吸引读者。
③突出打工母亲的艰辛,为后文描写其从容乐观不服老做铺垫(每条2分,言之成理即可。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儒家文学思想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一面不应过分夸大,否则,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一直作为正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文学思想自然也是以儒家为主,许多大作家大诗人的思想也以儒家为主,那么他们怎么还能创造出无比灿烂辉煌的中国的文学艺术呢?换言之,在封建的僵化的文学思想的钳制下,如何会产生出优秀而美丽的动人的文学作品呢?实际上在儒家文学思想中还有另外的一面。
这里只提出先秦时期儒家的“文质彬彬”“锌达而已”和“尽善尽美”“美善相乐”简略讨论一下。
“文质彬彬”的说法见于《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很显然,“文质彬彬”不是论文的,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既要质朴,又要文雅,两者应兼备。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
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对一个“君子”来说,“仁”是他的“质”,“礼”是他的“文”,“文质彬彬”就是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要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由此可见,在这里“文质彬彬”还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还没有延伸到文学理论层次,但是潜藏着转化为文学理论的可能性。
果然后来被汉代后期的扬雄转化为文学理论问题。
他在《玄文》中就肯定了“天文地质,不易其位”这种万物皆文质相符的说法,为“文质”延伸来论文章和文学准备了条件。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1.(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透视“李约瑟难题”:呼唤创新文化梁启东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17、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为牛顿等科学家提出超前的、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国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我们再看看德国在近代为什么能够在迅速崛起。
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
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
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
美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有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古今中外的例子充分证明: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的环境。
不论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都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最大特点是探索,是敢想敢试敢闯,其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而且失败的可能性甚至会大于成功的可能性。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不应是”错,原文是“都不应只是”。
C.“经请示批准后修复书院”错,原文是“朱熹的设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
D.前后颠倒,原文是“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儒家教育以‘明人伦’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归。
”2.B【解析】《揭示》确立的是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并不代表之前没有书院教育。
3.C【解析】偷换概念,原文是“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4.(1)论证结构:文章从由来、内容、意义、发展多个角度介绍《白鹿洞书院揭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论证方法:文章善用引言论证,既有史料引用,又有今人评价。
(每条2分,言之成理即可)5.(1)守住传统书院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书院精神。
(2)信息化时代,不断探索与尝试,让书院以新的形式焕发出青春活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
(3)调动社会力量,因为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
(4)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接轨,与其它国家共同分享书院文化,彰显出优秀中华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得6分,言之成理即可)6.A【解析】“都是为下文引用毛泽东诗句做铺垫”错,文中写民居环境旨在表现伟人的胸襟和浪漫情怀。
7.B【解析】对大樟树的描写并没有对比手法。
8.(1)由对大樟树的描写切入文章,引出对毛主席住过的古民居的描写,行文自然。
(2)大樟树是历史的见证,当年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
(3)运用象征手法,樟树根须始终抓住泥土而苍翠依旧,象征着军民之情长存,长征精神永葆生机。
(4)文章首尾都提到大樟树,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每条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9.(1)长征是我国一段真实而重要的历史,一次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2)长征还象征着红军和中华儿女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这是民族的精气;(3)长征之路并没有结束,建设祖国的长征路还在继续,长征精神将继续发光。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50cb47cd184254a353589.png)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绿荫。
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锤炼的中国智慧,用岁月的厚重重新唤起我们的文化记忆。
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是有根、有传统的。
传统书院不仅记录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以其新的形式焕发出青春活力。
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精致而脆弱的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
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
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目前,有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
书院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瑰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求。
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
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无限风采与永久魅力。
(摘编自《书院精神为现代人维起心灵的绿荫》)材料二山林蔚秀,清溪湛湛,登上钟灵毓秀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依然氤氲着书卷墨者。
2021届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届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
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
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
一位学者在美国考察时,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允许他在库房里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赠送了一些玉璧的原版彩色照片。
这位学者想在书中使用相关素材,致信征询,馆长表示“很高兴在你的书里用了一些佛利尔收藏玉器(照片)”。
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
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
“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
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才无愧于近600年积淀。
可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
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
这样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
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场凛冽的寒风扫过,火石湾变得严峻起来,滚动的浪涛似乎也冻凝了,缓慢地起伏着,偶尔泛起的白浪末,却像一簇簇寒光闪烁的冰茬.豁口下面的沙滩上镶了一层薄冰,鹅卵石变成了亮晶晶的冰蛋蛋。
两个海碰子踩着这些冰硬的鹅卵石,走向水边。
冷嗖嗖的小北风扫过来,使他们不由得打一个冷战。
老海碰子首先走进了这个寒冷的蓝色世界,紧接着小海碰子也跟了进去。
当一接触冰冷的水时,肉体像有千万支冰针穿皮肉而进。
小海碰子那柔嫩的脊骨一阵扭动,“啊啊”地叫着,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似地逃出水面。
老海碰子没有丝毫反应,像一块酱褐色的石头浸在水里。
小海碰子瞪着惊讶的大眼睛,下意识地揉搓着变了色的皮肤,又战抖着走下水里。
“啊啊!”他哀嗥着,扭动着,不得不重新跳上岸.老海碰子还是纹丝不动。
小海碰子望着老海碰子,立了一会儿,终于咬紧牙关又走下水里.老海碰子紧闭双眼,等待着疼痛消失。
小海碰子也学着他,死死地挨着。
约摸一袋烟的时间,那扎在身上的千万支冰针开始熔化,整个身上的皮肤出现一股微妙地“辣辣”的感觉。
这时,他们摆动胳膊,伸蹬两腿,像冻僵的鱼复苏过来,游了起来,向火石湾深处。
整个大海犹如冻凝了的蓝色固体,被这两个酱褐色的长条切碎,划出两股白花花的碎末来。
猛然间,两个酱褐色的长条不见了,钻进了这蓝色固体的深处.老海碰子猛力地蹬着扁平的脚板,直挺在前面的鱼叉尖闪着一簇寒光,像一颗流星朝黑沉沉的水下划去。
他好似往一个固体冰块里钻,老海碰子闪出返回去的念头,但他看到身旁亮灼灼地一闪,攥着鱼枪的小海碰子竟扎了进来.老海碰子突地涌上来了力量,一直朝更深的暗礁扎下去。
接近暗礁时,他脸上的水镜滋滋地压紧了,两个眼珠子往外鼓。
他咬住牙,看准一个肥大的海参,尽全力抓上去,然后一个急返身,箭一样钻出水面。
他喘着气,踩着水,欣赏着手里肉乎乎的五垅刺的大海参。
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

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安达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济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________、孜孜营建的心血成果。
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治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________。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
1982年,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扩建工程启动,这个重担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
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
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的中央主楼、雄伟壮观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成整体群落,________,突显出清华学术传统的延绵启承与博大精深。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________,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找得愈加清晰、明亮。
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因建设的文化标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千方百计一枝独秀相得益彰黯然失色B . 殚精竭虑一枝独秀珠联璧合相形见绌C . 殚精竭虑首屈一指珠联璧合黯然失色D . 千方百计首屈一指相得益彰相形见绌(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B . 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是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C . 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标志是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D . 大学的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2021年3月张家口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1年3月张家口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卷2021.0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几年,剧集市场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几百部的上新、逾万集的播出,人们对优质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一类作品:它们具备精品剧的品相,一开始就给足人们观剧期待,然而随着剧情推进,陆续出现人物形象不连贯、剧情不合逻辑、结尾仓促等问题。
比如,前不久一部非常火的家庭剧,情感刻画细腻、演员演技精湛、主题令人耳目一新,始播就贏得广泛好评。
遗憾的是,该剧后半部整体质量下降,口碑随之滑坡。
这类“半部好剧”的现象当前比较普遍。
相比于泛泛之作,“虎头蛇尾"的作品更令观众感到遺憾。
剧集出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剧本不扎实。
剧集体量大、播出周期长、收看门槛低等特性,使其具有“陪伴"属性,能否迅速与观众建立共情,是很多编剧创作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为了吸引眼球,编剧会在剧集开头设置各种悬念,埋下各式伏笔,让观众迅速融入其中。
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和多线叙述的开展,人物不断增加,故事变得复杂,很容易出现情节衔接不畅、人物设置前后矛盾等问题。
如何避免出现“半部好剧”现象?编剧在动笔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
比如,可以为每个角色设置一份详尽的人物报告,这样不仅会让一个个角色立体丰满,还可以有效减少情节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好的编剧不仅要保持“局外人"的客观冷静,随时审视故事前后的连贯性,还要在情感上完全投入到作品中,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欢笑,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可感可信,否则很容易把角色变成仅仅推动情节的“工具人”,虽然起初惊艳,后期却黯然失色。
剧集创作是团体协作的项目,避免出现“半部好剧"现象需要整个行业提供支持。
很多剧集拍摄周期紧张,只有故事大纲或者前几集内容就立项拍摄,没有给“一剧之本"留有足够创作时间。
为赶进度,有的作品往往多个编剧联合创作,这种情况尤需整体统筹,避免出现前后不一致问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⑤通过对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描述,米德创设了她的后喻文化,或曰青年亚文化理论。她指出,由于二战以来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开始将自己熟知的世界抛在身后,生活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中。这一情形和当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们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如果说那些新大陆的开拓者经历的是空间迁徙的话,那么人们今天经历的则是时间迁徙;如果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只占人间人口的一小部分,那么,今天经历时间迁徙的则是整整一代人。在时代剧变面前,由老一代不敢舍旧和新一代唯恐失新的矛盾所酿就的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而要解决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落伍的年长一代就必须向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学习。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样根本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这就使得年轻一代的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前行的作用。
B项,“代沟现象很少存在”表述有误,原文第三段有“在前喻文化中是不存在代沟现象的”,原文表述是“不存在”,不是很少存在。
2.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与代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当前,网络文学队伍越来越壮大,不仅正在改变中国文学版图,也在影响大众文络小说是以主角为故事中心的。
这些主角往往具有传统文化的人格,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积极有为,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
《将夜》(猫腻)中的主角是国家的栋梁,保家卫国,坚守民族大义,为天下苍生不畏艰险,勇于担当。
《琅琊榜》(海宴)表达家国大义,讲述正义复仇、步步为营的谋略智慧故事。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不断扩大,《盘龙》(我吃西红柿)、《仙逆》(耳根)、《斗破苍穹》(天蚕土豆)等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小说,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网络玄幻小说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瑰丽的艺术想象。
作家从远古神话中汲取资源,将传说中的各路英雄神仙及各种灵异法术演绎成雄奇诡谲、情节跌宕的故事,充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元素,描述了一个独具中华民族意味的超自然世界。
诗书剑气、琴棋书画、江湖人生等内容的摹写,亦使作品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
《仙路烟尘》(管平潮)以诗词歌赋传递古雅的艺术情调,《后宫·甄嬛传》(流潋紫)中温婉含蓄的甄嬛体颇有中国温柔敦厚文化传统气息。
中国古典小说中,以诗词写人物命运的写法被网络小说借鉴运用,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文气,拓展了作品的意蕴,大量采用诗词是网络穿越小说中常用的“梗”,是以一种新颖方式传播古典诗词。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拓展历史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作为背景进行“演义”。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
历史事实严谨,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古代历史。
《后宫·甄嬛传》《羋月传》《燕云台》(蒋胜男)、《楚河汉界》(灰熊猫)、《步步惊心》(桐华)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根据展开飞驰的想象,或虚构一个背景模糊的历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在想象的故事中表达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观察和精神情感,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悟。
《中华再起》(花草)、《新宋》(阿越)等历史小说重新总结历史教训,对历史进行反思,弥补历史缺憾,在想象的故事中实现作者的艺术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含刺绣、相声、曲艺、英食、中医等元素,网络小说近年来涌现出科举文、美食文、医术文、行业文。
这些类型的小说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富有民间烟火气的故事中,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笙离)以苏叶、甘草、藿香、冰糖、怀香、龟苓膏、枸杞、决明子、杏仁、当归、桂花等二十八种中药材为小说章节的标题,在爱情故事中介绍中医文化。
血红小说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阿菩小说中的商道文化,酒徒小说中的历史考据,拓展了小说的内容,使网络小说成为知识文化小说。
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
如梦入神机的小说《佛本是道》所蕴含的“生命如同蝼蚁”观念,跳舞小说中弘扬“丛林法则”等,招来许多批评,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走到正途上来。
(选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有删改) 材料二网络文的普及而产生的。
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文络文学悄然勃兴。
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
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
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
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
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络百科,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也是有影响的,随着网络文学队伍越来越壮大,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版图,也在影响大众文学文化生活。
B.网络小说往往通过具有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等传统文化人格的主角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
C.中国古典小说与网络小说有相得益彰的一面,比如网络小说借鉴以诗词写人物的写法同时又以一种新颖方式传播了古典诗词。
D.材料一在论证网络文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时,先介绍网络文学传承内容、再介绍传承现状,逻辑严谨,层次清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盘龙》等受海外读者欢迎的网络文学,因为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B.网络是把双刃剑,强大的网络媒介既给了网络文学多样性、互动性的特点,又导致网络文学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C.网络小说以各个历史朝代作为背景进行“演义”,以真实的历史为根据展开飞驰的想象,在想象的故事中实现作者的艺术追求。
D.如果我们在阅读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时,能够深入欣赏其中的人物、情节等,有时可以增长并且丰富文化知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文络文学影响的一项是(3分)A.金庸以历史为背景创作武侠小说。
B.小说《后宫·甄嬛传》中人物说甄嬛体。
C.《红楼梦》电子书上架电商出售。
D.小说《庆余年》范闲醉酒吟诵《将进酒》。
4.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给网络文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5.请结合材料一内容,概括网络文学是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的。
(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暮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
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
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
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
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
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
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
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
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
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
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
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
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
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
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
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
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
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
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
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
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
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
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呜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
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
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
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
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
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的她是个害怕老去的女人,这一点从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以及“保持整体的青春感”的心理可见。
B.小说中的“她”初见老人时,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抱怨,同时也有些好奇,“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C.作者专门给工地送饭的“三马子”加了引号,除特定称谓外,也增加了小说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D.鼓声“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意味着同是暮年的“她”从农民工母亲身上得到了警醒,要不抱怨、不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