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江阴市2021届高三语文暑期作业开学检测试题
2021年高三暑期语文练习四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暑期语文练习四 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旦“人民”、“祖国”当起政治权力的令箭而不再作为理性和文化语汇来使用,独裁和斗争的霍乱即 _____-,“人民”、“祖国”这些硕大的词即沦为_____的刀俎和砧板。
大革命时期的法兰西,现代的德意志、俄罗斯及中国,都流行过这种不分 _______的“唯人民论”、“唯国家论”、“唯领袖论”。
A.接踵而至嗜血青红皂白 B.纷至沓来嗜血是非黑白C.接踵而至喋血是非黑白 D.纷至沓来喋血青红皂白1答案:A(接踵而至,就是接踵而来,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嗜血,特别爱吸血,或用于比喻,形容人凶残成性。
喋血,血流遍地。
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来龙去脉、是非曲直。
是非黑白,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2.下列诗句与“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B.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C. 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D.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答案:B(3分。
例句与B项是夸张手法。
A项为拟人,C项为比喻,D项为用典)3.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父母相继去世,儿女们心中充满遗憾百身莫赎。
B.对您的厚爱,我深表感谢,但我是不材之木,恐怕有负先生的厚望。
C.欢迎高贵的客人来到我们这里,我一定效犬马之劳。
D.我才微学浅,驽马铅刀,恐不能担此重任。
3答案: C(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4.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地县委县政府向媒体表态,目前排放红色污水的源头已经找到,后续整改工作正在落实,水环境质量攻坚战一定会取得胜利。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真心期待,新时代的中拉合作交流之船能破浪前行,造福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与拉美的近20亿人民,续写历史的新辉煌。
2021年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含解斩
2021年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含解斩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殷.红/胭.脂缱绻./蜷.伏蹊.跷/蹊.径B.脸颊./狡黠.莞.尔/鲩.鱼迤.逦/逶迤.C.萌.芽/蒙.昧酒靥./梦魇.颤.抖/颤.栗D.翩跹./悭.吝嬗.变/擅.长稽.首/稽.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分别读作 yān,quǎn/quán,qī/xī;B 项分别读作jiá/xiá,wǎn/huàn,yǐ/yí;C项分别读作ménɡ,yè/yǎn,chàn/zhàn;D 项分别读作xiān/qiān,shàn,qǐ/jī。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晋人书札和小品文中隽句天成,________。
陶渊明的诗句和文句的________,也是这“世说新语时代”的产物。
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又________地影响着宋代散文化的诗派。
苏、黄、米、蔡等人们的书法也力追晋人萧散的风致。
但总嫌做作夸张,没有晋人的________。
A.俯拾即是巧妙深深自在B.俯拾即是隽妙遥遥自然C.比比皆是隽妙遥遥自在D.比比皆是巧妙深深自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巧妙”指精巧美妙;灵巧高妙。
“隽妙”隽永美妙。
“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对“宋代散文化的诗派”的影响强调时间跨度,因此用“遥遥”合适。
形容书法风格,用“自然”。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黄山,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古迹多多,是人们游览观赏的好去处。
江苏省江阴市高三上学期暑期网络课程检测(开学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斟酌下列文句,中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1)上海的堂,条数巨万,纵、横、斜、曲,如入迷魂阵,每届盛夏,溽暑,大半个都市笼在昏赤的炎雾中(木心从前的上海人)? ()食堂里面的灯光从上半截的玻璃透过来,映着棕红色油漆的边框,和食堂里的雾气,成一片闷闷的光晕,是那样的缥缈又虚幻(罗兰灯的随想)? ()饥饿的滋味他还是第一次尝到。
心头有一种沈闷的空虚,不断地着他,钝刀钝锯磨着他。
那种痛苦是介于牙痛与伤心之间(张爱玲)?A.熏炙迷蒙折腾?B.蒸腾氤氲咬啮 ?C.侵凌交织纠缠?D.袭人杂揉煎熬? 2.为上联“”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3.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 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 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宋元嘉末,文帝令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以麟士应选。
不得已至都,尚之深相接,尝谓子偃曰:“山薮故多奇士,沈麟士,黄叔度①之流也,岂可澄清淆浊邪?汝师之。
”麟士尝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乃叹曰:“古人亦何人哉!”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
养孤兄子,义著乡曲。
或劝之仕,答曰:“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为不希企日损?”乃作《玄散赋》以绝世。
太守孔山士辟,不应。
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士未尝答也。
隐居余干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时为之语曰:“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
”麟士重陆机《连珠》,每为诸生讲之。
征北张永为吴兴,请麟士入郡。
麟士闻郡后堂有好山水,欲一观之,乃往停数月。
永欲请为功曹,麟士曰:“必欲饰浑沌以蛾眉,冠越客于文冕,走虽不敏,请附高节,有蹈东海死耳。
2021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含解析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贩.卖/皈.依靓.妆/痉.挛雇佣./佣.金宁.愿/息事宁.人B.泥淖./悼.念盘桓./城垣.强.求/强.颜赝.品/义愤填膺.C.菲.薄/绯.闻蔓.延/藤蔓.绸缪./纰缪.蹩.脚/惊鸿一瞥.D.回溯./朔.风高亢./伉.俪偏僻./癖.好讴.歌/呕.心沥血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拉拉队融会贯通到处传诵牙牙学语B.美滋滋常年累月大展鸿图谈笑风生C.笑咪咪委曲求全要言不烦精兵简政D.喝倒彩世外桃源以逸待劳出奇致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的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这实在是螳臂当车....。
D.“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利,他就以权利相诱。
B.“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
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为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C.金,原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D.当我让脚步停留在林间的幽静里,抬眼望去,往日的绿色,忽然显得那么厚重斑斓。
是被秋风所感染?还是绿色已经疲惫?是个性的宣泄?还是世界本身的灿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
【语文】江苏省无锡江阴市2021届高三暑期作业开学检测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2021届高三暑期作业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乡村、自然环境,是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生存的三类主要空间。
比较而言,城市是多样文明要素高密度聚集的空间,乡村是文明要素低密度聚集的空间,自然环境是还没有人去干预或人类不去干预的空间。
适宜人生存的自然空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同自然空间的和谐,也就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存续、发展。
这是思考、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对城市、乡村、自然环境这三类空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与确认。
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所理解和推进的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一,用二元思维理解、营建城乡关系。
其实,城乡关系不只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更是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乡关系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乡村不等于传统,城市也不等同于现代。
乡村与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与乡村中都有代表人类文明本性与非文明的要素与内容。
这样,推进城乡融合就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城市化或者把城市田园化的问题,而是具体厘清现有城市与乡村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营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其二,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理解、推进城乡融合。
经济利益至上逻辑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简单地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主导原则,则会导致城乡空间价值的单一化。
漠视城乡关系的复杂伦理内容,其结果可能是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破坏、城市与乡村的新型对立。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超越二元思维,营建有利于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理念。
城乡融合是一个综合的空间转换过程。
推进城乡融合,首先需要处理好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三类空间之间的关系,营建三者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其次需要处理好物理、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在城市与乡村同时营建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再次,需要处理好历史、现实、未来空间的关系,注重城乡中的传统建筑等历史空间的保护,注重运用新技术为当代人营建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并注重为未来发展预留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021年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稗.草(bài)摈.弃(bìn)巨擘.(bò)谄.媚(xiàn)B、侪.辈(chái)弄.堂(lòng)炽.热(zhì)逮.捕(dǎi)C、讹.诈(é)扛.鼎(kàng)盥.洗(guàn)皈.依(guī)D、聒.噪(guō)哈.达(hǎ)狙.击(jū)犄.角(jī)2、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抱负喝采噩梦鬼计绠短汲深B、零售休憩安详缅怀不瘟不火C、撕杀歃血搭讪潸然惊魂甫定D、安装收讫更迭幅射补苴罅漏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经济政策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来调整,要用税收的杠杆增进不同利益团体间的______。
(2)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
(3)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
严重______了世界和平。
(4)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_____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和谐中止妨碍篡改B、和睦终止妨害窜改C、和睦中止妨害篡改D、和谐终止妨碍窜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近段时间,“超级女声”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B、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C、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D、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大家。
江苏省江阴市高三上学期暑期网络课程检测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斟酌下列文句,括号中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3分)(1)上海的弄堂,条数巨万,纵、横、斜、曲,如入迷魂阵,每届盛夏,溽暑(),大半个都市笼在昏赤的炎雾中(木心《从前的上海人》)(2)食堂里面的灯光从上半截的玻璃透过来,映着棕红色油漆的边框,和食堂里的雾气,()成一片闷闷的光晕,是那样的缥缈又虚幻(罗兰《灯的随想》)(3)饥饿的滋味他还是第一次尝到。
心头有一种沈闷的空虚,不断地()着他,钝刀钝锯磨着他。
那种痛苦是介于牙痛与伤心之间(张爱玲小说)A.熏炙迷蒙折腾B.蒸腾氤氲咬啮C.侵凌交织纠缠D.袭人杂揉煎熬2.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
走进中国》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
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
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3.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
祖膺期,晋太中大夫。
父虔之,宋乐安令。
麟士幼而俊敏,年七岁,听叔父岳言玄。
宾散,言无所.遗失。
岳抚其肩曰:“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
”及长,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心。
亲亡,居丧尽礼。
服阕,忌日辄流泪弥旬。
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2021届高三暑期作业开学检测试题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 doing?A. Selling coffee.B. Visiting a museum.C. Asking for directions.2. What af fects the man’s phone bill?A. His family’s Internet use.B. The taxes and extra fees.C. His calls and texts.3. Why did the woman buy the hat?A. It offers complete sun protection.B. It’s cheaper than baseball hats.C. It was easy to purchase on the Internet.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s been extremely busy.B. She dreams of becoming a millionaire.C. She’s proud of being able to do many things.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soup?A. It’s too thick.B. It’s not very good.C. It needs a bit more flavo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2021届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届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
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
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
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
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
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
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
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
母亲的预感是对的。
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
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
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
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
2021年高三上学期暑假开学收心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暑假开学收心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
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
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
树根(缘/沿)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1) ,如大旗迎风。
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 (2) 。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
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鼎礼膜拜....呢。
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
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
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
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
衡王刻字(希冀/期望)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
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2021年高三年级暑期学情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三年级暑期学情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苏州评弹是评话与弹词的合称,两者又俗称为说书。
评话是历史社会的个人注解,有点▲;弹词是人情世故的公共关系,好像小鱼吃大鱼。
其中之美,高手表现得▲。
游刃有余,评话话到云深处;▲,弹词弹出书峰青。
A.小题大作炉火纯青得意忘形 B.大材小用淋漓尽致得意忘形C.小题大作淋漓尽致得意洋洋 D.大材小用炉火纯青得意洋洋2.根据下面的文字,提取出的有关“京剧”的主要信息,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
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A.京剧源自徽剧 B.角色分类细致 C.表演程式化 D.表现形式绚丽多姿3.下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的对话。
请根据回答内容,选出最恰当...的提问。
(3分)记者:▲?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
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贫穷。
且忍耐暂时的痛苦,去发展远大的前程。
”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
A.您对年轻人有什么话要说吗?B.您对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吗?C.您对有些年轻人不学无术的现象怎么看?D.您觉得年轻人应该怎么面对今天的国家形势?4.对下列新闻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2021届高三暑期作业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江阴市2020年暑假作业开学检测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区域内。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乡村、自然环境,是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生存的三类主要空间。
比较而言,城市是多样文明要素高密度聚集的空间,乡村是文明要素低密度聚集的空间,自然环境是还没有人去干预或人类不去干预的空间。
适宜人生存的自然空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同自然空间的和谐,也就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存续、发展。
这是思考、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对城市、乡村、自然环境这三类空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与确认。
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所理解和推进的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一,用二元思维理解、营建城乡关系。
其实,城乡关系不只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更是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乡关系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乡村不等于传统,城市也不等同于现代。
乡村与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与乡村中都有代表人类文明本性与非文明的要素与内容。
这样,推进城乡融合就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城市化或者把城市田园化的问题,而是具体厘清现有城市与乡村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营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其二,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理解、推进城乡融合。
经济利益至上逻辑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简单地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主导原则,则会导致城乡空间价值的单一化。
漠视城乡关系的复杂伦理内容,其结果可能是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破坏、城市与乡村的新型对立。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超越二元思维,营建有利于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理念。
城乡融合是一个综合的空间转换过程。
推进城乡融合,首先需要处理好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三类空间之间的关系,营建三者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其次需要处理好物理、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在城市与乡村同时营建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再次,需要处理好历史、现实、未来空间的关系,注重城乡中的传统建筑等历史空间的保护,注重运用新技术为当代人营建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并注重为未来发展预留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2021届高三语文暑期作业开学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区域内。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乡村、自然环境,是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生存的三类主要空间。
比较而言,城市是多样文明要素高密度聚集的空间,乡村是文明要素低密度聚集的空间,自然环境是还没有人去干预或人类不去干预的空间。
适宜人生存的自然空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同自然空间的和谐,也就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存续、发展。
这是思考、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对城市、乡村、自然环境这三类空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与确认。
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所理解和推进的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一,用二元思维理解、营建城乡关系。
其实,城乡关系不只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更是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乡关系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乡村不等于传统,城市也不等同于现代。
乡村与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与乡村中都有代表人类文明本性与非文明的要素与内容。
这样,推进城乡融合就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城市化或者把城市田园化的问题,而是具体厘清现有城市与乡村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营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其二,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理解、推进城乡融合。
经济利益至上逻辑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简单地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主导原则,则会导致城乡空间价值的单一化。
漠视城乡关系的复杂伦理内容,其结果可能是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破坏、城市与乡村的新型对立。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超越二元思维,营建有利于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理念。
城乡融合是一个综合的空间转换过程。
推进城乡融合,首先需要处理好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三类空间之间的关系,营建三者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其次需要处理好物理、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在城市与乡村同时营建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再次,需要处理好历史、现实、未来空间的关系,注重城乡中的传统建筑等历史空间的保护,注重运用新技术为当代人营建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并注重为未来发展预留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改进运行机制,营建有利于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规范。
原来城乡分立式的空间权利结构,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融合的良性推进。
一方面,城市土地与乡村土地的空间权利存在巨大差异;另一方面,城市与乡村在诸如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基本公共权利以及工作机会、社会流动性等发展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异。
虽然国家出台了新的户籍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但城乡在发展权利方面依然差异明显。
差异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其改善也不会一蹴而就。
调整城乡分立性的公共资源投入机制与公共服务配置方式,推进城市权利与乡村权利的均等化、平等化,对可持续地推进城乡融合,具有方向引导及基础保障作用。
(节选自陈忠《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特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空间不具有文明要素,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决定着城、乡的存续与发展。
B.城市与乡村都有文明与非文明要素,只是城市文明程度更高,而乡村的历史更悠久。
C.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推进城乡融合,使城乡均遭受破坏,造成了二者之间新型对立。
D.推进城乡融合要保护传统建筑等历史空间,也要营建适合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三者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推进城乡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B.文章分两点阐述如何推进城乡融合,一是突破二元思维的伦理,二是改进旧运行机制。
C.文章第二段与三、四两段之间构成了总与分的关系,阐述了推进城乡融合的整体构想。
D.文章提出了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营建问题,反思了历史与现实,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现有城市与乡村的优势与问题有清晰认识,能营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B.在城乡融合中,为未来发展预留生存与发展空间,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C.城乡之间形成巨大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做大量工作,并长期坚持。
D.改进现有运行机制,并营建合理的空间伦理规范,就能够保障城乡融合持续地推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5月27日,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数据称,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六分之一的年轻人失业。
此前有工作的18至29岁年轻人中,大约每6人中就有1人失业。
此外,能继续工作的年轻人的工作时间也减少了23%,43%继续工作的年轻人收入减少。
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已经约有2.67亿年轻人未就业或仍在受教育或培训,占到所有年轻人的13.6%,这已经高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数字。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伊·赖德表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赖德警告称,“对年轻人的冲击将持续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会影响他们一生的轨迹。
盲目乐观的年轻人更容易在这场危机中败下阵来。
”(摘编自环球网《国际劳工组织:疫情让全球六分之一年轻人失业》)材料二: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时出现了两个新词——“慢就业”和“待定族”,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并不马上就业也并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
其实,大学生毕业后出去旅游、支教、当志愿者或在家陪伴父母,只要是自主选择,皆无可厚非。
但很多沾沾自喜成为“待定族”的大学生,根本是因为他们从未有过对职业的规划,甚至逃避工作。
不难看出,许多所谓的“慢就业”和“待定族”实际上是被动无奈地处于无业状态,而非有底气、有雅意地主动选择。
不管是叫“下岗”“待岗”还是“创业人员”,没有工作就是没有工作。
不会因为称呼变了,家庭就凭空多出一份收入。
没有多少家庭能够承受孩子不工作的现实,也没有哪个问题会因为造出了新奇的概念就得到解决。
(摘编自新华社《“慢就业”“待定族”本质是掩耳盗铃》)材料三:每一年,顶级公司都会列出一份已经建立联系的高校名单,打算在这些地方发布招聘广告、接收申请、面试学生。
名单上的学校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核心(core)学校,包括3-5所顶尖院校,公司的绝大部分新员工都出自这里;第二梯队的目标(target)学校包括5-15所院校,公司也会接收这些学校学生的申请,但规模要小得多。
虽然理论上无论学生所在的学校是否被列入公司的核心校或目标校名单,都可以申请公开招聘的职位,不过,他们投递简历的渠道不同。
名单校的学生把简历提交给公司内指定的评审委员会,而非名单校的学生则需要通过公司的网站递交申请。
这些申请会被“单独放在一起”,即使有人看这些简历,也不会像看名单校学生的简历那样仔细。
在许多公司,尤其是业内最有名的那些公司,非名单校学生的简历会被直接丢弃,看都不看一眼,除非申请者得到私人推荐。
把竞争局限在名单校的学生之间被视为缩小申请者范围的有效手段。
顶级公司的评审们把这种排他性的做法与提高效率联系起来,描述了只考虑名校生是如何节省时间和成本,而在低标准的候选人中找来找去只为发现一块“璞玉”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这个国家最好的孩子可能在鲍灵格林(俄亥俄州的一所四年制公立大学),”投资银行家劳拉也承认,“但跑到鲍灵格林去面试20个孩子就为找到那么一个,就像在大海里捞针,因为你可以直接去哈佛……那儿可能有30个,个个都满足要求又非常优秀。
”(选自劳伦·A·里维拉《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材料四:最新一代的自媒体们,非常喜欢玩一种“套路”,就是渲染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怎么过得不如意、怎么过得惨兮兮。
从导致咪蒙“炸号”的《一个寒门状元之死》,到之前刷屏的《我以为考上了985,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其核心思路,就是把传统认知中的精英阶层从云端拽下来,以此来给读者一种“脚踩精英”的全新快感。
之前我们渲染焦虑的方法是告诉你这个社会将会抛弃你,你得努力,你得拼命;现在收割流量的方式是告诉你哪些所谓的精英其实也是惨得不行,你不用太努力了,你快乐就好。
披着所谓揭露现实的外衣,实际散播着读书无用论和宿命论的精神污染。
确实很多能力比读书重要,但能读好书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正视别人的能力,认清差距,自己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汗水去追,这是成为强者的第一步。
要有强者该有的心态,高中三年输了,社会战场上打回来就好,沉迷于当年学霸怎么惨的都是弱者心态。
不要相信精英学霸们过得不好这种鬼话,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普通人截然不同。
更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哪怕这些精英们因为一些错误选择过得不好,但是他们至少有过选择的机会。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拼尽全力倒在路上的那种豪迈,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摘编自半佛仙人《清北爽文的本质,是反智》)4. 对于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招聘方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投递简历时,名单校学生将简历提交给指定的评审委员会,而非名单校的学生基本无法使用这一途径提交简历。
相对而言,核心校学生在投递简历时最占优势。
B. 在审核简历时,有些学生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的简历很有可能会被束之高阁甚至惨遭丢弃。
C. 在艰难的求职过程中,对于那些非名单校的学生来说,就算自己十分厌恶利用私人关系,为了获得职位,在申请时也必须利用私人关系。
D. 尽管我们并不否认名单校外也有极其优秀的学生,但招聘者考虑到时间、成本等因素,将竞争局限在名单校学生之中。
“只考虑名校生”这种招聘方式是可以理解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受疫情影响,全球约有六分之一的年轻人失业,但情况也有好转迹象,比如能继续工作的年轻人工作时间就在减少。
B.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慢就业”的年轻人本质上就是“掩耳盗铃”,是被动地处于无业状态,实质是逃避工作,这种状态应该受到鄙夷。
C. 理论上,所有学生都可以申请公开招聘的职位,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早已确定将招骋的职位局限在少数内选的“名单校”之中。
D. 最新一代的自媒体故意给读者制造“精英跌落神坛”的快感,其目的之一是收获流量,这种“套路”很不道德,而且对青少年影响恶劣。
6. 根据材料内容,面对疫情之下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年轻人应当如何应对?(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战士孙犁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
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
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