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篇集锦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故事及寓意60篇

寓言故事及寓意60篇寓言故事及寓意60篇导语: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常用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
下面和小编来看看寓言故事及寓意60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及寓意(1):风与太阳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
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我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
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
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之后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这故事说明,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
寓言故事及寓意(2):口渴的乌鸦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
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水罐却推也推不动。
这时,乌鸦想起了他以前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
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这故事说明,智慧往往胜过力气。
寓言故事及寓意(3):一只眼睛的鹿有头瞎了一只眼的鹿,来到海边吃草,他用那只好的眼睛注视着陆地,防备猎人的攻击,而用瞎了的那只眼对着大海,他认为海那边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不料有人乘船从海上经过那里,看见了这头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
他将要咽气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不幸,我防范着陆地那面,而我所信赖的海这面却给我带来了灾难。
”这故事是说,事实常常与我们的预料相反,以为是危险的事情却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却更危险。
寓言故事及寓意(4):恋爱的狮子与农夫狮子爱上了农夫的女儿,向她求婚。
农夫不忍将女儿许配给野兽,但又惧怕狮子,一时无法拒绝,于是他急中生智,心生一计。
狮子再次来请求农夫时,他便说,他认为狮子娶自我的女儿很适合,但狮子务必先拔去牙齿,剁掉爪子,否则不能把女儿嫁给他,因为姑娘惧怕这些东西。
寓言故事简短100字

寓言故事简短100字1、买椟还珠古时候,有一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
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就用名贵的木兰树为珍珠造了一个盒子。
有个郑国人路过,看见这个盒子如此精美,爱不释手,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最后终于出高价将盒子买了下来,而把珍珠还给了楚国商人。
寓意: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太过于注重外表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2、掩耳盗铃古时候有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他不管走到哪里都要顺手偷点东西回去。
有一次,他看到一户人家门上挂着一个漂亮的大铃铛。
一天晚上,他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门前,用手捂住耳朵,伸手去摘铃铛,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起来。
寓意:做人做事切不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否则,到头来吃苦的还是自己。
3、亡羊补牢一天早晨,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邻居劝他修羊圈,可他不听。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十分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他赶紧堵上了那个窟窿,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寓意: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虽然不能挽回已受的损失,但可以防治遭受更大的损失。
4、对牛弹琴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非常喜欢弹琴。
有一天,风和日丽,公明仪来到郊外散步。
他一时兴致大发,就想弹奏一曲,可是没有听众。
这时,他看见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就摆上琴,拨动琴弦,对着牛弹起琴来。
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不能没有目的地盲目行动,那样的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
5、金钩桂饵古时候,鲁国有一个人,他的嗜好就是钓鱼。
他用桂木香料作为鱼饵,用黄金做成鱼钩,鱼竿上面还镶嵌着银丝和宝石;还用翡翠鸟的羽毛制成线。
他钓鱼时所选的位置和姿势都很有讲究,可是钓到的鱼却是寥寥无几。
寓意:做事情一定要讲究实效,不能过分追求形式。
过分追求形式,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6、邯郸学步听说赵国人走路的姿态特别优美,燕国寿陵有个少年非常羡慕,就走了很远的路到邯郸去学习当地人的走路姿态。
寓言故事大全及道理

寓言故事大全及道理有人说,寓言是一种文学作品:也有人说,寓言是人类智慧的语言,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大全及道理。
寓言故事大全及道理1:清正的夏统西晋时期,江南地方有一个名叫夏统的人,他饱读诗书,见解独特,才干出众,智慧超人。
夏统的才学远近闻名,踏入仕途的机会很多,可他心里明白官场黑暗腐败,看不惯达官贵人们互相倾轧,却争着剥削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世道,因此不愿意做官,不管谁来请他,他都不动心,安于清贫的。
有一次,夏统乘船到京城洛阳去给买药,刚好碰上太尉贾充带着家人和手下,一大帮人前呼后拥地乘着一条豪华的大船在洛河上游览,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
贾充身边有认识夏统的,就指点着告诉贾充说:“太尉,那个就是有名的江南才子夏统啊!”贾充早就听说过夏统的才名,偶然相遇,很是高兴,就派人请夏统过来小叙一番。
夏统也不推辞,来到贾充的大船上和他一块儿喝酒说话。
谈了一会儿,贾充发现夏统果然满腹经纶,分析事理头头是道,确实名不虚传,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想推荐他在京城做官,以培植自己的势力。
哪知他刚流露出这个意思,夏统马上就不高兴了,再不肯答话。
贾充心想:“这个人还挺清高,看来需要我用点手段。
在荣华富贵和成群的美女面前,有谁会毫不心动呢?于是,他吩咐下去,要手下的士兵排成威严的仪仗队列,想使夏统羡慕这种威风的排场;接着又召来一队涂脂抹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女,把夏统围在中间翩翩起舞,香风扑鼻,希望能勾起他对美色的贪欲。
”可是,任凭贾充想尽了办法,用尽了伎俩,夏统始终都无动于衷。
他只是默默地端坐船中,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好像对身边的一切都没有感觉似的。
贾充气愤极了,但也无可奈何,恨恨地咬牙骂道:“这小子简直是个木头人,石头做的心肠,一点常人的感情也没有!”道理:夏统不是没有感情,他只是洁身自好,不愿与官僚们为伍罢了。
他这种面对威胁利诱仍毫不屈服的高风亮节,直到今天都值得我们,我们需要有夏统这样刚正的气节和坚定的意志。
寓言故事大全及道理2:放火与点灯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田登,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苛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寓意(精选11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寓意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寓意(精选11篇)寓言,就是把一些难以理解的寓意写成一个个故事,让人么去读懂。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收集了许多寓言,让大家只要读一本书,就可以明白许多道理。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寓意(精选11篇),欢迎参考!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寓意篇1岳飞是古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
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
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
他训练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在和入侵者的斗争中,屡建战功。
有一年,岳飞率军与金军在长江一带交战,打得敌人望风而逃,收复了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
不久,他又率军收复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军民。
可是皇帝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一心想求和,竟答应向金国称儿称臣,每年进贡,换取可怜的“和平”。
岳飞坚决反对,上书皇帝说:和议不可靠,金人不可信,我请求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不久,金国果然撕毁和议,再次南侵。
岳飞率领岳家军进行反击,直入中原。
在郾城一战中,击垮了金国的主力军,又穷追不舍,到达了离故都汴京(今开封)不远的朱仙镇。
金军统帅兀术哀叹说,这是开仗以来,最惨的败仗啊。
他只好率部下渡过黄河,往北逃走了。
岳飞也准备渡河北上,彻底打败敌人,收复北方。
不料宋高宗听了秦桧的话,连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不准再打。
后来秦桧又诬告岳飞谋反,害死了这位大英雄。
岳飞抗金虽然没有最后成功,可他的斗争业绩将永载史册,受到人民的怀念。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寓意篇2寓言,就是把一些难以理解的寓意写成一个个故事,让人么去读懂。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收集了许多寓言,让大家只要读一本书,就可以明白许多道理。
整本书中,讲的最多的就是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如《守纪律的海鸟》这篇文章,里面讲了一种海鸟,这种海鸟很傻,还很笨拙,但他们重视一群一群活动,很守纪律,一起飞,一起睡,就连吃东西也一起吃,从不争先,所以,没人敢伤害它们,可见,团结友爱多么重要啊。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有道理的益智故事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有道理的益智故事中国古代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写出了诸多的寓言,读起来津津有味,很有韵味,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古代寓言故事精选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古代寓言故事精选篇一一棵桔子树上结满了桔子。
一个黄澄澄,个儿大大的,充满水分的桔子,看到同伴相继被人摘走,很是伤心。
她哭着对桔子树说:“妈妈,难道我们桔子就该被人们吃掉吗?”“是的,孩子,我们生来就是为他人带来美好生活的。
你身上的籽粒落入泥土,又将培育出新的生命。
”“不,妈妈,我不愿被人随意摘取,我不愿为他人而活着,我要成为一个让人敬畏的老虎。
”“孩子,那不是我们桔子该做的。
”“不嘛。
”大桔子一跳,离开树跳到地上。
也真怪,大桔子不但没有摔坏身体,而且一落地便像气吹的一样,身体不断地胀大,胀大,把圆圆的桔子拉长了,皮上显出花纹,前面钻出一个头,后面露出一条尾巴来。
哈,大桔子竟然变成一只大老虎—一一只桔子老虎啦!桔子老虎非常高兴,她告别妈妈,决定到各地去旅行,去显示一下桔子老虎的威风。
她翻过一座山冈,看见一棵树下趴着一只小羊。
她决定要吓一吓他,如果可能就咬上他几口,体会一下强者的滋味。
她正要扑过去的时候,却发现一只大灰狼愉偷地逼近小羊。
桔子老虎见了,忙喊道:“小羊,小心大灰狼!”因为她虽然变了老虎,还有一顺桔子样的甜甜的心啊!小羊一惊,扭头要跑,大灰狼一个前扑,用爪狠狠地捏住小羊。
桔子老虎怕大灰狼把小羊吃掉,就毫不迟疑地蹿出来,对着大灰狼叹道:“大灰狼,快放开他,看我不撕碎你!”大灰狼一愣,眼见一只斑斓猛虎向自己扑来,不由得心里发颤。
虽然舍不得眼前肥嫩的小羊,可也不愿被这只老虎撕碎呀,他犹豫一下,只好丢下小羊逃走。
面对桔子老虎,小羊惊恐地说道:“虎大王,我妈妈得了重病,想吃桔子,等我找到桔子再吃我吧。
”桔子老虎看看可怜的小羊,被他爱妈妈的行动所感动,甜甜的心又起作用了。
她安慰小羊道:“你妈妈想吃桔子,我给你一瓣吧。
”说着,她便撕开自己的桔子肚皮,掰下一瓣桔子,递给小羊说,“去吧,找你妈妈去吧。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1.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 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 浸泡良久后取出, 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
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 顿有所悟, 不觉长叹一声, 自言自语地说: ”本来都是雪白的丝织品, 而今放到青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青色, 放到黄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黄色。
所用的颜料不同, 染出来的颜色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白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 它就会改变五次颜色了。
如此看来, 染丝的时候, 人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接着, 墨子又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 进一步产生联想, 从而深深地感到, 其实在人世间, 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 即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 不也存在着一个会染上什么颜色的问题吗?这则寓言提醒人们,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纯洁无瑕的青少年, 当他身处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之中时, 一定要牢记”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真理, 择善而从, 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2.中国经典寓言故事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 “咱鲁国儒士很多, 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 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 “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 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 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 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 遇事清醒果断。
”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 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 “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 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 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 宣布旨意, 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 在全国张贴命令。
经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精选6篇)

经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经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精选6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精选6篇),欢迎阅览。
《石磨》石磨老是埋怨自己的生活:“啊,真是忙得我透不过气来了,每天不停地转了又转,没有给我一个休息的机会。
这样的生活,又乏味,又单调,真会压死人的,我再也不愿过下去了。
”石磨嘟着嘴,仿佛对谁都生着很大的气。
推磨的驴听见,走过来说:“石磨老兄,你不过替人们做了。
一点点工作,就这样叫苦叫忙了,好意思吗?来,开始工作吧!”石磨说:“什么?你这个折磨鬼,又来逼我工作吗?我连休息还没有休息呢!”驴推着石磨走动了。
石磨大叫:“别推!别推!”驴说:“有什么办法呢?你是不是推不动的呀?”《野猪和家猪》一天,一只野猪不知怎的闯进了农民的猪圈。
野猪看见猪圈里躺着的.几只家猪,不禁诧异地问道:“看你们的样子多么像我,你们都是猪吗?”一只家猪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回答说:“是啊,我们都是猪。
这点还用怀疑吗?”野猪说:“你们怎么变得这样懒懒散散,没精打采的,丝毫没有猪的气势和精神。
我们在山林里并不是这样的呀!”家猪道:“我们在这儿,吃了睡,睡了吃,有人伺候我们,舒服极了。
还要到山林里去干嘛?朋友,你也留在这儿享福吧!”野猪听了,叹道:“哦,原来如此!我得赶快离开这儿,不然我也要变成和它们一样的懒货了!”《乌鸦兄弟》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窠里。
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
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
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窠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
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七则

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七则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很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语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1】有一户有钱的人家,生了个儿子,从小没读什么书,骨子里粗俗不堪,却偏偏爱装成个文人雅士。
一次,这人要到衙门去递状子,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债务。
他心想,如果县官看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肯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打赢官司就会容易多了。
于是他对县官谎称自己是秀才。
县官见他跪在地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好久,心中疑云顿生。
县宫想:这个人獐头鼠目,形象猥琐,言语也粗俗得很,哪里像个秀才呢之后又转念一想:人家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也不能妄下决定。
对了,我来考他一考吧,看他是否货真价实。
主意打定,县官便开口问他说:“既然你是秀才,那你且先说说‘桓公杀子纠’这一章就应怎样讲”这个人哪里明白县官是在考他《论语》里的句子呢,一听这话,大惊失色,浑身吓得直抖,心想:完了,出了人命案子了,老爷怎样偏偏问我呢难道是怀疑我跟这桩命案有什么牵连吗于是他磕头如捣蒜,连声大叫道:“青天大老爷,我冤枉啊,小人确实不明白其中的实情啊,老爷明察!”县官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低声自语道:“果然是个冒牌货,竟敢骗到我的头上来了!”之后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这人按倒在地,重打20大板,直打得他皮开肉绽,哭爹叫娘。
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门,对他的仆人说:“这位县官太不讲理了,硬说我阿公打死了翁小九,把我打了20大板。
”仆人问明是怎样回事后,就对他说:“这是书上的话呀,你姑且答应他,说你略知一二不就应付过去了吗”这人一听,赶紧拼命摇头说:“哎呀呀,你可别再害我了,我连叫不知情都还被他打了20大板,如果说明白,那岂不是要抓我去偿命吗”所以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像这样假充内行,到处招摇撞骗的人,一遇到动真格的场合,没有不露馅出丑的。
短篇寓言故事及道理【2】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齐。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1篇)

古代寓言故事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1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
通常,它只用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幅情节生动的画面,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这幅画面上得以鲜明呈现。
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古代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古代寓言故事篇1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
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
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
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
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
”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
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
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
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
”桓公不信这话。
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
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
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
”桓公仍不相信。
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
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
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
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
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
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
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
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
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
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
”桓公这时后悔莫及。
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
富有哲理的古代寓言故事5篇

富有哲理的古代寓言故事5篇寓言故事我们都看过很多,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很深刻的道理。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富有哲理的古代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富有哲理的古代寓言故事1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作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
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开始跟他学习。
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学了一年多,这个齐国人仍弹不了成调的曲子,老师责备他,他自己也有点慌了,心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如果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认真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投机取巧。
他注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
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
如果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可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现在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请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
于是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这个齐国人奇怪极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弹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调好,也只是弹好瑟的条件之一。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通用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1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
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
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集合15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集合15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
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郑人买履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
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
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
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
"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
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
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2有些书,让我们领略旖旎的风光,有些书,让我们经历离奇的故事,有些书,让我们认识伟大的人物……而有些书,让我们收获了一个个诚恳的箴言,这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首先介绍下这本书的主编闻钟,他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是著名的策划人,他编写的这部书收录了古代很多有趣的寓言故事。
看完这本书后,我不禁受到很大的启发。
比如故事《鹬蚌相争》,讲述的是鹬鸟和河蚌的故事。
鹬鸟为了吃到蚌肉,把嘴伸进蚌壳里去啄肉,反被蚌夹住了嘴,双方在河滩上互相争持,谁也不让谁,最后倒是让渔翁捡了便宜,把它们一起捉住拿回了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利益,要多多谦让,以免让其他人钻了空子。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通用28篇)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通用28篇)寓言故事脍炙人口,它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而动物寓言故事更耐人寻味,那么关于动物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通用28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寓意篇1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父亲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抚养成人。
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
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
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
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
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作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工作。
金人南侵后,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
后来,又率领队伍投奔济南府农民耿京组织的起义军。
不久,起义军接受朝廷任命,与朝廷的军队配合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
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后来曾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
1203年春,才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
这一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
绍兴西郊有一处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那里闲居。
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
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
”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
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0篇)

古代寓言故事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0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0篇),希望能帮到大家!古代寓言故事篇1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
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
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
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
南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
曹操拿过南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
将士们见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为是献帝射的,都高呼“万岁”,曹操得意地站到献帝前接受欢呼。
关云长实在看不下去,要拍马刀砍曹操,刘备忙暗示他不可轻举妄动。
事后,关云长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他说:“投鼠忌器,他身边还有献帝呢。
”“投鼠忌器”的意思是老鼠靠近器物,用东西砸老鼠又怕砸坏老鼠附近的用具。
现常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进行。
古代寓言故事篇2南海中有一个岛,岛上的人以打鱼为生。
岛民们对付蛇很有办法,因此遇到蛇并不惊慌失措。
打死了蛇以后,岛民们看看扔掉可惜,便把蛇肉烹调了来吃。
这一吃,大家发现蛇肉鲜美嫩滑,特别可口,于是,蛇肉成了岛民们普遍喜爱的美味佳肴。
有一次,一个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南海人带着家人到遥远的北方去旅游。
他们一家人都爱吃蛇肉,怕到了别处吃不到这样的美味了,就带了不少腊制的蛇肉当干粮。
这个南海人带着家人走了很远很远,来到了齐国。
他找了一家还算整洁的旅店安顿了下来。
齐国人都十分好客,主人见他们从很远的南方来,就热情地招待他们。
每天做好饭好菜给他们吃,铺床、清扫房间、洗衣服,把这个南海人一家照顾得十分周到,房钱也收得很便宜,还常常主动向他们介绍齐国的风土人情。
南海人受到这样的款待,心里很是高兴,同时也挺感动,于是便跟家里人商量着要送些什么礼物给主人,以表达感激之情。
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和道理

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和道理古代寓言故事是一种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传递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的文学形式。
这些故事通常以人形化的动物或非人物作为主要角色,通过他们的经历和行为来阐述寓意和道理。
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古代寓言故事及其寓意和道理。
1. 《乌鸦喝水》故事中,一只乌鸦口渴了,在一个坛子里发现了一点水,但水位太低,无法直接喝到。
于是,乌鸦聪明地找了一块小石头,将其放入坛子中,使水位上升并成功饮水。
寓意和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胜过力量,聪明的应用常常能解决问题。
它鼓励人们思考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表达了“机智勇敢能战胜困难”的价值观。
2. 《乌鸦和狐狸》故事中,狐狸奉承乌鸦说它的歌声有多美,乌鸦高兴地张开嘴唱歌,结果掉下了肉饼。
狐狸抢了肉饼并离去。
寓意和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奉承和表面的赞美所蒙蔽,要保持谨慎和清醒的头脑。
它警示我们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话语,同时也教育我们要保持谨慎和机敏,以防止被他人利用。
3. 《乌龟和兔子》故事中,兔子自负地认为自己跑得快,而乌龟却慢悠悠地走。
他们决定比赛,兔子轻视乌龟,结果因为骄傲而大意,睡着了,最终乌龟赢得了比赛。
寓意和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恒心和坚持,不要被自满和骄傲所蒙蔽。
它教导我们珍视努力和坚持,并警示我们骄傲会导致失败。
这些古代寓言故事和它们传达的道理和寓意,是人们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以简短而有趣的形式来教育和激励人们的智慧和品德。
它们不仅提供了娱乐,还培养了人们的思维能力、道德观念和决策力。
这些寓言故事至今仍然在教育和娱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传递着智慧和价值观。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明白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明白的道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种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
通过寓言的形式,这些故事以动物或其他形象化的角色来讲述人类的智慧、品德和行为准则。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以及它们所传达的道理。
1. 《愚公移山》故事讲述了愚公为了消除交通障碍而要移山的故事。
土地神感动愚公的坚毅和信念,为他准备借助众力移山。
尽管有人嘲笑愚公的愚蠢,但愚公始终坚持下去,最终成功移山。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能实现。
它也鼓励人们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或阻碍都要勇往直前。
2. 《狼来了》故事讲述了一个在大家多次受骗后,最终失去信任的故事。
一个少年反复地喊“狼来了”,骗得村民多次为他赶来,最终当真的时候却无人理会。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因为欺骗会造成信任的破裂。
当我们失去信任时,就难以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对他人的求助保持敏感,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
3. 《孔融让梨》故事讲述了孔融出游时,看到路边有一个农夫推着一辆空车。
他问农夫为什么要推着空车,农夫说是为了让路。
孔融听后教育农夫要争取自己的权益,不要委屈自己。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应过分委曲求全。
它也表达了孔融对于农夫盲目让路的蔑视,鼓励人们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4. 《鹬蚌相争》故事讲述了一只鹬和一只蚌为了一条小鱼而争斗,最终被捕捞者捉住。
捕捞者通过教训两个争斗的动物表达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争斗只会损害双方的利益,而团结与合作可以创造更大的收益。
它也强调了团结和合作对于实现共同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这些寓言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只是冰山一角。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还有很多经典作品,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丰富多样的道德准则和人生智慧。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这些故事,从中获得启示和引导,培养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有哲理的中国寓言故事

有哲理的中国寓言故事有哲理的中国寓言故事有哲理的中国寓言故事1小黄牛栽下了一棵柠檬桉,小树苗在春风中欢快地成长着。
为了保护好小树,小黄牛在幼树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道:"请爱护小树"。
"哟,一棵多漂亮的小树,当然应该爱护。
"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走过,欣赏了一阵之后,赞叹地说,"这小树太可爱了,我只要一片嫩叶夹在我的画册里当书签,那多美哟!"小兔子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叶子,走了。
过了一阵,来了一只小猴。
小猴子一发现小树苗,便欢呼起来:"多秀丽的柠檬桉呀,以后它会长得高耸入云,我就要在那白玉般的树干上做攀登技巧的表演。
嘻,让我取片叶子作个纪念吧。
对,就只要一片。
"小猴子仔细地掐下了一片树叶。
乐得翻了个斤斗,溜了。
不一会,又来了一只小狗熊,小狗熊对柠檬桉树苗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咂着嘴说:"不只长得好看,还有股醉人的香味儿,我要尝一片叶子,看看到底是什么滋味。
不错,为了爱护小树,我决不多采第二片树叶。
"小狗熊捋下一片柠檬桉叶,用牙齿轻轻嚼着,满意地点点头,离开了。
接着,小山羊走过,小肥猪走过......每一位路过的小家伙,都取下一片树叶。
可是,只过了一天,当小黄牛走来浇水时,一看树苗,惊得目瞪口呆:整个小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有哲理的中国寓言故事2一只狼躲在一个山洞里,等待着猎物的到来,但是,好长时间过去了,也未见猎物的踪影。
狼想,这一定是陷阱布置得缺少诱惑力,于是,狼采集了一些鲜嫩的青草,沿路撒着,一直延伸到洞里。
狼继续隐藏在洞口等待着猎物,果然一只山羊吃着草走了过来,钻进了洞里。
狼大喜,扑上前去,将洞封住,山羊情急下向洞的深处跑去,最后竟然从后面的一个小洞逃走了。
狼十分懊丧,它将洞内所有的出口巡视一番后又全部堵住,然后又躲在洞口等待猎物。
一会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一群持枪的猎人蜂拥而入,因洞内所有的出口全被堵住,狼束手就擒。
中国的寓言故事和道理

中国的寓言故事和道理中国的寓言故事和道理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的寓言故事和道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寓言故事和道理篇1【对牛弹琴】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
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南辕北辙】战国时期,魏安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却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
争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赢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辕北辙一样。
魏安王决定不打仗了。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买椟还珠】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
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东施效颦】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
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
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道理丰富多彩,以下是其中一些经典的例子:
1.《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力量吓唬
其他动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它向其他动物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和威胁,使它们屈服于自己之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可以利用其他人或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和勇气。
2.《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羊被狼吃掉而去寻
找解决办法,最终找到了一个聪明的人,向他请教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
那个人意识到,如果他修补好羊圈,那么狼就再也无法进入羊圈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发现问题后要及时采取行动,亡羊补牢虽然晚了一步,但仍然是必要的。
3.《揠苗助长》: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看到苗长得太慢,于是
去帮助它们,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苗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自然生长过程,最终枯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4.《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环境变化而不肯改
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导致失败。
那个人试图在过河的时候寻找一把丢失的剑,但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他始终无法找到那把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道理,这些故事不仅仅是
教育孩子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和了解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篇集锦小故事大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一
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
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
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亶父(danfu)的地方。
他受命时心里
很不平静。
宓子贱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更容易遭到
自己政治上的宿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
假如鲁君听信了谗言,自己
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
宓子
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
宓子贱风尘仆仆地刚到亶父不久,该地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拜见。
宓子贱叫两个副官拿记事簿把参拜官员的名字登记下来,这两人遵
命而行。
当两个副官提笔书写来者姓名的时候,宓子贱却在一旁不
断地用手去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儿,使两人写的字一塌糊涂,不成样子。
等前来贺拜的人已经云集殿堂,宓子贱突然举起副官写得乱糟
糟的名册,当众把他们狠狠地鄙薄、训斥了一顿。
宓子贱故意滋事
的做法使满堂官员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两个副官受了冤屈、
侮辱,心里非常恼怒。
事后,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
宓子贱不
仅没有挽留他们,而且火上加油地说:“你们写不好字还不算大事,这次你们回去,一路上可要当心,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
不成体统,那就会出更大的乱子!”
两个副官回去以后,满腹怨恨地向鲁君汇报了宓子贱在亶父的所为。
他们以为鲁君听了这些话会向宓子贱发难,从而可以解一解自
己心头的积怨。
然而这两人没有料想到鲁君竟然负疚地叹息道:
“这件事既不是你们的错,也不能怪罪宓子贱。
他是故意做给我看的。
过去他在朝廷为官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
可是我左右的近臣往往设置人为的障碍,以阻挠其政治主张的实现。
你们在亶父写字时,宓子贱有意掣肘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隐喻。
他
在提醒我今后执政时要警惕那些专权乱谏的臣属,不要因轻信他们
而把国家的大事办糟了。
若不是你们及时回来禀报,恐怕今后我还
会犯更多类似的错误。
”
鲁君说罢,立即派其亲信去亶父。
这个钦差大臣见了宓子贱以后,说道:“鲁君让我转告你,从今以后,亶父再不归他管辖。
这里全
权交给你。
凡是有益于亶父发展的事,你可以自主决断。
你每隔5
年向鲁君通报一次就行了。
”
宓子贱很赞赏鲁君的开明许诺。
在没有强权干扰的条件下,他在亶父实践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政治抱负。
宓子贱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意识到了奸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
从而告诫人们,区分廉洁
和腐朽,扶正匡邪,不仅需要有一大批像宓子贱那样忠心耿耿的人,更需要有一个头脑清醒、品德正派的国君。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二
有一次,齐景公问晏子“依你看,治理一个国家,首先要除掉的最大祸患是什么?”晏子沉思片刻后,回答说;“我想,应该是土地
庙里的老鼠。
”齐景公不解地问:“此话怎讲?”于是,晏子就不紧
不慢地仔细道来——
土地庙是人们用来供奉土地神的场所。
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人间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人们在修建土地庙时十分虔诚和卖力,他们首
先在四周用许多木条编成一座围墙,并且盖上屋顶,然后抹上黄泥,使其牢固保暖,不怕风吹雨打。
谁知早已被人们追打得无处藏身的
老鼠发现了这一处所之后,竟成群结伙地搬进了土地庙来安营扎寨。
它们在庙内打洞做窝,繁衍后代,还要偷吃人们用来祭祀土地神的
各种供品,直闹得四邻八舍不得安宁。
人们恨透了这帮害人的老鼠,总想除掉它们,但又苦于找不到一种恰当的方法。
用烟火去熏老鼠洞吧,人们害怕会因此引燃了四面
筑墙的木条,这将使土地庙化成一片灰烬;用水去淹灌老鼠洞吧,又
怕浸脱了涂在墙上的黄泥巴,从而使庙墙坍塌。
由于顾虑太多,左
右为难,所以土地庙里的老鼠不仅没能消灭,反而越来越多,越来
越猖狂。
说到这里,晏子打量了一下齐景公的脸色,只见他正在洗耳恭听,若有所思。
于是,晏子乘机将话锋一转,直言道:“其实,一个国
家也会有这样害人的老鼠,他们就是那些国君所亲信的小人!这些小
人对国君刻意逢迎,报喜不报忧,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庇护;而他们
对待臣民百姓的态度,则是欺压盘剥,无恶不作,仗势横行,不可
一世。
老百姓对这帮害人虫敢怒而不敢言,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国
君这顶保护伞啊!所以,我认为,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就要国
君下决心,亲手除掉这些土地庙里的老鼠!”
晏子所讲的这个寓言说明,有些地方的坏人坏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打击和遏制,就需要仔细查一查他们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庇护者。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三
丁丁整天缠着妈妈买玩具,小飞机、小汽车、小火车、机器人、绒毛狗……什么都要。
可丁丁从来不爱惜玩具,机器人断了一条腿,小熊缺了胳膊,飞机没了翅膀,汽车少了轮子……玩具们都垂头丧
气地没了精神。
一天,妈妈带着丁丁去外婆家玩。
玩具们聚在一起
商量开了。
憨憨熊说:“小主人不爱我们,我们走吧。
”“好啊,
好啊!”玩具们都“哇哇”地叫起来。
玩具们找到它们的断腿、残臂、小轮子,还有飞机的翅膀……大家你扶着我,我拽着他,扛着这些断腿、残臂走出了丁丁的家。
一
路上,人们奇怪地看着这些缺胳臂少腿的玩具。
人群中一位老爷爷说:“来吧!来吧!到我的店里来,我会修好你们的。
”玩具们就在
老爷爷的店里住下了。
丁丁从外婆家回来,一进门,呀!怎么所有的玩具都没了,丁丁
看到玩具们留下的纸条:“丁丁,你不爱我们,我们走了。
”就
“哇哇”地哭起来了。
丁丁看着墙上的画,总让他想起会挤眉弄眼的胖胖猪,会“呱呱”叫的小青蛙,会摇头晃脑的机器人。
尤其是晚上,丁丁总要抱着憨
憨熊睡觉。
今天,丁丁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丁丁出去玩,走过老爷爷的小店,咦!憨憨熊在向他招
手呢,胖胖猪也对着他笑。
“这不是我的憨憨熊和胖胖猪吗?”玩具
们说:“是啊!老爷爷把我们修好了。
”丁丁说:“对不起,我以后
再也不乱扔你们了,你们回来吧!我好想你们啊!丁丁和玩具们谢过了老爷爷,浩浩荡荡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