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答
1、简述社会分层的标准
答:财富、声望、权力。
2、社会控制的功能。
一.维持社会秩序
二.维持正常生活
三.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社会舆论是一种公意,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因此,它对少数人的言行具有一定的指导、约束及社会控制作用。当社会舆论代表社会正义是一种正确意见时,它有积极的社会控制作用。但是,社会舆论未必总能对社会想象给以正确评价,特别是在新生事物出现之初更是如此。这时革新者畏于人言,就可能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时舆论的控制作用就属于消极的了。
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
4、科层制及功能分析
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式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说法,正功能也即部分对整体的协调所起的积极作用,负功能则指部分对整体的协调和实现目标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里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3、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4、人文区位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二、简答
1、试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
答:经济人假设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
社会人假设在组织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组织中的人给予基本的关心,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
应该指出,道德的约束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尤其在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道德的控制力更受到挑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思想的侵入,某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还与我国原有的道德观念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人类需要道德,需要高尚的道德。在当今条件下,建立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目前的婚姻家庭问题
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第二.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第三.独生子女问题。
第四.老人赡养问题。
3、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
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
第三.社会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第四.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四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18分)
1、需要的特点包括必然性、客观性、社会性。
2、蒙眛时期、远古时期、文明时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3、根据交往的形式,把交往划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
4、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数量庞大、人口素质低。
5、 失业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存在形式。
6、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
二、简答题(每个12,共36分)
1、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2、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4、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二.政治现代化
三.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
四.城乡社区现代化
五.群体组织现代化
六.人的现代化
3、简述社会群体的特征。
一.社会群体具有直接、间接、持久的成员关系。
二.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三.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动能力。
三、论述题(共24分)
简述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发挥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1.传授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
3.指点生活目标
4.提供角色人选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3、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答: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累而成的。道德是一定社会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任何社会,特别是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法律规章,表示动态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是社会学范畴。
2、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非曲直之评价。
3、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1、简述社会分层的标准
答:财富、声望、权力。
2、社会控制的功能。
一.维持社会秩序
二.维持正常生活
三.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社会舆论是一种公意,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因此,它对少数人的言行具有一定的指导、约束及社会控制作用。当社会舆论代表社会正义是一种正确意见时,它有积极的社会控制作用。但是,社会舆论未必总能对社会想象给以正确评价,特别是在新生事物出现之初更是如此。这时革新者畏于人言,就可能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时舆论的控制作用就属于消极的了。
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
4、科层制及功能分析
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式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说法,正功能也即部分对整体的协调所起的积极作用,负功能则指部分对整体的协调和实现目标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里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3、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4、人文区位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二、简答
1、试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
答:经济人假设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
社会人假设在组织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组织中的人给予基本的关心,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
应该指出,道德的约束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尤其在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道德的控制力更受到挑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思想的侵入,某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还与我国原有的道德观念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人类需要道德,需要高尚的道德。在当今条件下,建立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目前的婚姻家庭问题
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第二.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第三.独生子女问题。
第四.老人赡养问题。
3、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
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
第三.社会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第四.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四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18分)
1、需要的特点包括必然性、客观性、社会性。
2、蒙眛时期、远古时期、文明时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3、根据交往的形式,把交往划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
4、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数量庞大、人口素质低。
5、 失业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存在形式。
6、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
二、简答题(每个12,共36分)
1、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2、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4、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二.政治现代化
三.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
四.城乡社区现代化
五.群体组织现代化
六.人的现代化
3、简述社会群体的特征。
一.社会群体具有直接、间接、持久的成员关系。
二.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三.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动能力。
三、论述题(共24分)
简述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发挥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1.传授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
3.指点生活目标
4.提供角色人选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3、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答: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累而成的。道德是一定社会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任何社会,特别是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法律规章,表示动态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是社会学范畴。
2、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非曲直之评价。
3、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