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对于患者来说,就是生命安全的保障。
为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并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以供参考。
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 管理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医疗机构的质量安全得到有效管理,提供安全、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2. 质量安全责任制(1)医务人员质量安全责任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确保患者的质量安全,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2)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制定具体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3. 质量安全管理流程(1)风险评估与预防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和预防可能产生的医疗质量安全风险。
(2)质量安全检查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质量安全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事故调查与处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事故调查与处理的程序,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4)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通过科学方法,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4. 质量安全管理措施(1)岗位责任制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并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价。
(2)质量安全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技能。
(3)质量记录与文档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与文档管理制度,确保质量记录和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
(5)药品与器械质量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与器械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确保药品与器械的质量安全。
5. 监督与评估(1)内部监督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医疗质量安全进行自我监督和评估。
(2)外部评估医疗机构应当接受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定期公开医疗质量安全等级评定结果。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篇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篇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一、前言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基石。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医疗质量管理组织1.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分管副院长、医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担任委员。
2.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和计划,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3. 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及科室相关人员为成员。
4.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要明确分工,密切协作,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诊疗规范管理制度(1)医院制定完善的诊疗规范,包括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技术操作规程等。
(2)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诊疗规范,确保诊疗行为科学、规范、合理。
(3)医院定期对诊疗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保证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2. 药品、器械使用管理制度(1)医院建立完善的药品、器械采购、验收、储存、使用、报废制度。
(2)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药品、器械使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器械使用安全。
(3)医院定期对药品、器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医疗文书管理制度(1)医院制定完善的医疗文书管理规定,明确文书书写、归档、借阅等环节的要求。
(2)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医疗文书管理规定,确保医疗文书完整、准确、规范。
(3)医院定期对医疗文书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4.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安全责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2)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3)医院定期进行医疗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1)医院设立医疗纠纷处理机构,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科学合理使用医务资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的各类医疗活动进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文件的总称。
第三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四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由医疗机构主管部门负责。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档案,并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保管。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八条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组织医疗质量评估和改进工作等。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并实施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和不良反应事件。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档案,记录医疗质量管理的各类信息。
第三章医疗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医疗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并实施医疗危险因素识别和评估制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安全事件。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维护和使用管理。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品安全管理,建立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手术安全水平,避免手术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监督与评估制度,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巡查和检查。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以及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制定本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和各级管理人员,所有医务人员都必须遵守。
3. 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是全员质量管理,强调预防为主,改进为重点,持续改进为目标。
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内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制定质量管理政策和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质量管理培训和评估等工作。
2.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并确保流程的顺畅和透明。
3. 强化医疗质量记录和报告,建立医疗质量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评估医疗质量的改进效果。
4. 开展医疗质量抽查和评估活动,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跟踪和督导。
三、医疗质量管理的职责和要求1. 医院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医疗质量的领导和监督,做好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宣贯工作。
2. 科室主任要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的管理和改进工作,确保本科室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 医务人员要严守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确保医疗技术的科学和准确性。
4. 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安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5. 医务人员要加强沟通和协作,配合其他科室和专业人员的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6. 医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管理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
四、医疗质量管理的考核和奖惩机制1. 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医疗质量考核,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工资调整和绩效评价。
2. 对医务人员提出的医疗质量改进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估,及时予以采纳并给予奖励。
3. 对医务人员的违规和不合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和撤职等处罚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疗安全管理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程序。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对于保障医疗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质量管理的原则1.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每个医务人员都应当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2.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机构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当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改进和创新。
4.科学决策:质量管理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依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和评估。
5.全面管理:质量管理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环节,应当进行全面的管理。
三、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1.质量目标的设定:医疗机构应当设定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的质量指标,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
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过程等。
3.质量管理的流程控制:医疗机构应当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4.质量管理的检测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检测和评估体系,对医疗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5.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1.制定与实施相关的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2.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医疗机构应当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医疗质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4.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5.建立医疗风险管理系统: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风险管理系统,预防和控制医疗风险,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例(2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例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门诊各部门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并纳入门诊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二、门诊部建立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各科室设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对医疗、护理、病历、药事、设备,医疗事故,预防保健,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按要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加强质控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三、门诊部设立门诊、科室两极质量管理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医疗制度,护理制度,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并切实执行,严格要求,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四、门诊、科室两级质量管理组织须定出全年质量控制计划,每月召开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完善制度,定出提高医疗质量的措施及质检方案,每季度进行全院性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及评价,按门诊部有关规定进行奖惩,不断改进工作;五、搞好标准化管理,包括技术质量的标准化,管理考评的标准化,医疗设备的标准化及工作方法程序的标准化;六、每月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病历检查及医疗安全情况及奖惩意见,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七、坚持开展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全员“三基”“三严”训练,坚持进行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八、门诊、科室两级的质控工作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资料,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写出分析报告,半年有小结,全年有总结,定期逐级上报;九、加强医疗质量情报工作和信息的流转反馈,质量情报工作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作到信息发送及时,流转迅速,返回准确率高,处理及时,效果好;十、质量检查结果作为评优,奖惩,晋升等的参考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例(2)医疗质量管理是指运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以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运行。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建立的一套体系化的管理制度,包括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医疗流程的规范和标准化、人员培训和考核、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内容。
首先,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有效和可靠,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应以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便捷为原则,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第五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专职或兼职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
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二)实施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三)组织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四)监督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五)协助处理医疗事故和纠纷。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条件:(一)具有医学或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二)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三)熟悉医疗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第八条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一)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日常运行;(二)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三)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四)参与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五)监督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六)协助处理医疗事故和纠纷。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第十条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二)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三)医疗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责;(四)医疗质量管理的程序和要求;(五)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六)医疗事故处理和纠纷调解。
第十一条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二)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三)医疗质量管理的数据和信息管理;(四)医疗质量管理的考核和奖惩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本(2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公正、公开。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是质量监控与评估、质量安全管理、职业道德规范等。
第二章质量监控与评估第六条医疗质量监控的内容包括病案质量监控、手术质量监控、药品使用质量监控等。
第七条医疗质量评估的方法包括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对医疗服务的评价等。
第八条医疗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结果将用于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章质量安全管理第九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十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包括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制定操作规范、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
第十一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单位是医务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
第四章职业道德规范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遵守医德、守法,严格保守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意愿。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要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活动,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按照规定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要友善、耐心、严谨。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十六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医疗机构所有。
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的修改、废止由本医疗机构负责并公告。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二)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工作监督和评估而制定的一套制度。
它是通过对医疗质量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讲评,以确保医疗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质量管理讲评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评估指标:确定医疗质量评估的指标和标准,包括临床操作规范、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而建立的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操作规范。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线,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对于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实施全员参与、全程质控。
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领导机构,由医疗机构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目标、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绩效评估。
2.质量目标: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与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的目标。
质量目标应当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并且要能够与医疗机构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3.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质量管理的记录和档案等。
医疗机构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借鉴其他医疗机构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4.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当为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质量管理人员应当了解和执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5.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并不断进行风险管理的监测和改进。
6.不良事件和事故报告: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和事故报告制度,对于发生的不良事件和事故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并进行调查和分析。
医疗机构应当借鉴事故和不良事件的教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7.绩效评估: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医疗机构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指标,如医疗质量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范文引言本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我们的医疗服务符合高质量的标准,提供安全、有效、及时和满意的医疗服务给患者。
通过建立和实施该制度,我们旨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持续改进我们的医疗服务过程。
一、质量目标和方针1. 质量目标我们的质量目标是提供安全、有效、及时和满意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需求和期望。
我们将通过以下指标来衡量和评估我们的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治愈率和康复率- 医疗错误和事故发生率- 医疗服务等待时间- 医疗服务效率指标2. 质量方针为了实现我们的质量目标,我们将秉承以下质量方针:- 全员参与:所有医务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安全第一:确保患者的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防止医疗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 患者为中心:将患者需求和期望放在首位,提供个性化、关怀和尊重的医疗服务。
- 持续改进:不断寻求医疗服务质量的改进和创新,提升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
- 合规合法: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符合法律和职业道德要求。
二、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1.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领导机构。
其职责包括制定和评估医疗服务质量策略、规划和预算,监督和评估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并定期向医务委员会报告。
2. 医务委员会医务委员会是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机构。
其职责包括制定医疗服务质量政策和流程,确定质量指标和目标,组织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和改进活动,并定期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
3.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执行机构。
其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收集和分析医疗服务数据,提出改进措施,并定期向医务委员会报告。
4.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实施者和参与者。
他们的职责包括遵守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报告和纠正医疗错误和事故,并提出改进建议。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科专家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____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2篇)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一、严把医务人员执业准入关,严禁未取得两证(资格证、执业证)或未注册的医务人员及执业助理医师独立执业。
二、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三、积极参加医院“三基”培训和其它相关业务培训,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
四、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牢记医务人员“五不准”规定。
五、严格遵守我院住院病人诊疗质量全程控制标准和我院门诊工作管理规定,坚持专科专制。
六、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努力做好医患沟通。
七、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认真执行麻醉、精神药品的相关管理规定。
八、各科加强对进修、实习人员的管理、严禁以任何理由让进修实习人员独立执业。
九、各科加强工作纪律管理,严禁上班时间搞工作以外的活动或请它科人员代班搞活动。
十、坚持首诊负责制,严禁任何形式的推诿病人。
十一、严格执行我院临床输血管理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置输血不良发应,确保病人用血安全。
十二、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必须按本院相关程序逐级报告。
十三、医院每月对全院医疗服务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讲评,对医疗缺陷提出整改措施。
十四、医院对各科医疗缺陷依照相关规定予以查处。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2)是一种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体系,旨在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关键要素、实施步骤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需求来自患者。
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可以加强患者的安全感,提升患者满意度。
2. 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对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3. 提升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2、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____,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医院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____(例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医院领导干部应当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3)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4)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5)各级责任人应当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3、院.科两级质量管理____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监督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危机管理。
(2)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4、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等。
(2)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5、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篇)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所有到医院门急诊就诊的患者均应得到有效的就医指导,首诊接诊医师应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
2、不是本科的疾病应认真及时转诊或请会诊,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晰不得推诿患者,对于急诊转诊值班医师(120)应负责护送以免发生危险。
3、所有收入各病区的患者均应得到及时的检查治疗,若发现本科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转入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若有本科相关的疾病应负责随诊继承协助治疗。
二、三级查房制度(1)科主任每周至少查房____次。
(2)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____次。
主治医师查房每日____次。
(4)住院医师查房每日____次,上下午各____次,对危重病人____小时随时查房。
(5)节假日查房每日____次,分别在上午正常上班____个半小时内,下班由值班医生再查。
(6)急诊由门急诊二线医生或副主任医师和一线医师及实习医师查房,每日常规查房____次,节假日在上班____个半小时以内进行查房。
三、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1、对疑难患者(1)、各病区收治的疑难病例应在各病区主任的指示下尽快完善各项检查。
(2)、全科每周进行____次疑难病例讨论,各病区疑难病例必须提交全科病例讨论,以最终确诊并明确治疗手术方案。
讨论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相关医师参加,病例中及记录本中应详细记录。
讨论前经主治医师应预备好相关材料,必要时检索文献。
(3)、对科内讨论不能明确诊治方案的患者,应报告院方以组织全院或相关科室联合会诊或请院外专家会诊。
(4)、节假日或急诊疑难患者,应由值班医生向本级上级主管医生汇报,医师主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及院总值班汇报,以明确诊治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2、对危重患者(1)、各治疗组(或病区)在病房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带领下,应及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护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程。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四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
每季度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在院周会上通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表扬质量好的科室和人员,批评差的科室及个人。
各科要传达到每位职工。
4.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办事机构在院(分级)办公室。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三、医院(护理、医技)质量管理方案1.全院实行在院长、业务副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建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建立医疗护理质量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估制度(二)
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估制度(二)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质量已成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估工作。
本篇将重点阐述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估制度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医疗质量管理1.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1)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定期评估医疗质量等。
(2)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2.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1)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诊断、治疗、护理、院感控制、药物使用、医疗设备管理、医疗安全等方面。
(2)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和医疗技术发展。
3.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1)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医疗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2)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教育,将医疗质量理念融入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中。
4.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与评价(1)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2)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个人或团队进行整改和处罚。
三、医疗质量评估1. 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1)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医疗质量安全性、医疗质量有效性、医疗质量满意度等方面。
(2)医疗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评分标准。
2. 医疗质量评估方法(1)医疗机构可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自评、互评和第三方评估,全面了解医疗质量现状。
3. 医疗质量改进(1)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质量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医疗质量改进措施。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2篇)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____,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
每季度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在院周会上通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表扬质量好的科室和人员,批评差的科室及个人。
各科要传达到每位职工。
4.各科要定期____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办事机构在院(分级)办公室。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三、医院(护理、医技)质量管理方案1.全院实行在院长、业务副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____,建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建立医疗护理质量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利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所有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的人员。
三、责任1. 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监督和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
3. 医务人员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正确执行医疗操作规范,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及时报告医疗事件和不良反应。
四、制度内容1. 医疗质量管理计划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计划,明确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时间表,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2. 医疗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各个科室的医疗操作规范,明确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职责和操作要求,为医务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3. 医疗事件报告和处理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发生的各类医疗事件,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调查和处理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质量评估和监控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提升,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
5. 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患者的投诉,并进行回访和满意度调查,改进医疗服务。
6. 继续教育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制定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7. 质量管理目标和指标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指标,包括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性、合理性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指标,定期评估和监控医疗质量水平。
五、违纪和处罚对违反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员,医疗机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开除等处罚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2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2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各级医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规章制度要求,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规范。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等措施,确保医疗活动安全、有效、规范进行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组织、质量管理制度、质量工作职责和质量管理评估等。
第五条质量管理组织是指医疗机构设立的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组织应当由医疗机构的领导任命专人负责,并明确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质量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规范和管理医疗质量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医疗质量目标和要求;2. 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医疗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划分;4. 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控的方法和程序;5. 医疗质量管理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6. 医疗质量管理的奖惩办法。
第七条医疗质量工作职责是指医疗机构内各级医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疗质量工作职责的分工,并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各级人员能够正确履行职责。
第八条医疗质量管理评估是指医疗机构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以检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并及时对评估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流程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流程,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中规范各项工作,并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第十条医疗质量管理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 患者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患者信息的录入、存储、查询、维护等。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高效是非常关键的。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具体规定和管理方法。
下面是一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范文,可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机构综合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员工和相关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护理人员、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本医疗机构将依法、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四条本医疗机构将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和组织体系,明确相关职责。
第五条本医疗机构将定期对医疗质量和安全进行评估和改进,并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督。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六条本医疗机构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流程和规范,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病历管理: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要求记录病历,确保病历的完整、准确、及时。
(二)医疗操作: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开展医疗工作,确保操作的正确和安全。
(三)医疗设备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医疗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
第八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第九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建立投诉处理制度,认真对待患者的投诉,并及时处理。
第十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加强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三章医疗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本医疗机构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流程和规范,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
第十二条医疗安全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安全设施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设施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设施的有效使用和维护。
(二)感染控制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制度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目录第一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第二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第三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第四部分科室疾病诊疗指南和临床操作规范(另备)第五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第六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专题活动记录第七部分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第八部分急诊中心医师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另备)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名单:组长:副组长:组员: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分管院长和院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完成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对全科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对全科的业务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2、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季度开会一次,讨论和审定临床工作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的检查、评价、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和反馈情况、检查落实等工作。
4、组织疑难病例、死亡病例、重大手术或罕见疾病、纠纷病案的讨论。
5、组织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调查、协调处理和汇报工作。
6、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进行严格审核并按规定上报。
7、参加各种医疗文书、技术操作、诊疗水平、“三基”考核、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检查,并进行评价。
8、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全体成员要自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熟悉和了解各种质量指标以及具体的考核标准。
9、每年年终召开总结会议,总结当年工作,制定次年工作计划。
10、医疗制度、医疗技术:①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②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③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11、病历书写:①《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②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③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④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⑤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⑥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48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⑦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
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⑧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12、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14)医疗废物的管理;(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全科医疗、医技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监管。
2. 负责制定全科医疗、医技工作质量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3. 负责制定和完善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方案对对各项医疗质量标准、各种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进行规范。
4.对全科医疗、医技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5. 审议制定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
对全科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要求。
6. 制定全科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
7. 负责讨论、决定全科医疗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科内处理意见,并上报主管院长和医务处。
8. 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对开展对全科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制定全科医、技人员质量教育、培训的要求。
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
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
9.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科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
按医疗质量标准规范医疗每个环节,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10. 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有关的法制教育。
加强消防安全,医疗安全监督,每年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管理小组在节假日前后对全科医疗区域进行安全检查。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
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
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
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精神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
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
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
家属签订同意书是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但决不是容忍医护人员因失误所发生的意外,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
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
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八、严格科室技术准入,加强医疗质量考核。
医护办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审核及风险评估,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
同时,要加强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质量与安全管理学习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
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成立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
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
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做到警钟长鸣,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
完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两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
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同时检查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
组织要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将安全生产纳入会议主要议程、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精神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
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首问医生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始终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放在医院管理的核心。
五、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强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重点是“三基三严”训练,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加强临床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技术质量。
六、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是进行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判明是非、分清责任的依据。
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七、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是使患者理解临床医学的风险,另一方面医生要针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意外的应急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