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热爱祖国第1课:可爱的祖国第2课:56个民族是一家第3课:民族团结一家亲2. 第二单元:热爱生活第4课:节约每一滴水第5课:爱护公共财物第6课:遵守公共秩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培养他们尊重、关爱各民族同学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公共财物和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公共财物和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2. 教学重点: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爱国情怀的培养。

民族团结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地图、国旗等实物。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美丽风光、民族团结、节约用水等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1)第一单元:热爱祖国第1课:可爱的祖国指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2课:56个民族是一家介绍各民族的特点、风情,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第3课:民族团结一家亲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第二单元:热爱生活第4课:节约每一滴水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第5课: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

第6课:遵守公共秩序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2. 板书内容:根据新课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展示课程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 教学内容2.1 人与自然的关系2.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3. 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讲解: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热爱大自然和珍惜自然资源。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家庭与社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社区的品质。

2. 教学内容2.1 家庭和社区的关系2.2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3 热爱家庭,关心社区3. 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3.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3 故事讲述: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和社区的温暖。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4.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准备:
1、黄劲同学事例的录像
2、语言故事录音
3、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名人"与自己较量"的感人事例。
4、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谁来向大家谈谈自己?(请学生做自我介绍)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研究、认识自己。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教师讲述故事《完美的椅子》
四、联系实际,确定目标
1、自我管理,努力按自我控制行为训练的要求管住自己,消除"烦恼",并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感受。制订一个训练计划,列出必须做到的几条。
2、课外布置一些有适当难度、有一定困难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总结导行
从点滴小事培养自控能力,持之以恒,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说出我心中的"星"
1、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钦佩名人,崇拜英雄,追逐明星,对他们表现出一定的钦慕和敬仰,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2、能告诉大家你心中的那颗"星"吗?
3、学生自主回答,老师将"明星"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简述原因。
二、走近我心中的"星"
1、想知道老师心中的"星"吗?(出示身着宇航服的杨利伟的照片)他是谁?
思考:你有哪些可以克服的缺点?你又会怎样去克服它?
A、交流讨论,找出好的克服困难的方法
B、看看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那些好方法(出示投影教你一招)
C、自己动手填写第5页,第6页的问题
3)、过渡:其实,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身上还是有许多不能克服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是谁个人的成长与变化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2. 朋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技巧珍惜友谊,处理冲突3. 我们的社会社会的组成与结构社会规范与秩序4. 公共设施与公共秩序公共设施的使用与维护遵守公共秩序,共建和谐社会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己,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交往的艺术与技巧,珍惜友谊,学会处理冲突。

3.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与结构,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交往的艺术与技巧,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遵守公共秩序的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2. 讲解: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 例题讲解:针对“朋友之间”的内容,讲解如何处理冲突,分享交往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2. 板书内容:“我是谁”:个人的成长与变化,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朋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技巧,珍惜友谊,处理冲突“我们的社会”:社会的组成与结构,社会规范与秩序“公共设施与公共秩序”:公共设施的使用与维护,遵守公共秩序,共建和谐社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与同学分享一个你与朋友之间的美好回忆,并说明如何处理你们之间的冲突。

2. 答案:成长故事:要求真实、生动,体现个人成长与变化。

美好回忆与冲突处理:要求描述清楚,具有借鉴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学会自我认知与评价。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美好品质。

3. 增进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认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1)自我介绍: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特点,认识自己的独特性。

(2)家庭关系:让学生分享家庭趣事,体会家庭的温暖。

(3)校园文化:讨论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4)社会交往: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1)自我认知:通过例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家庭关系: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3)校园文化:讲解校园活动策划过程,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4)社会交往: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1)自我认知:设计自我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家庭关系:编写家庭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校园文化:设计校园活动方案,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

(4)社会交往: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

六、板书设计1. 自我认知:特点、优点、不足2. 家庭关系:亲情、矛盾、和谐3. 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责任4. 社会交往:沟通、尊重、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以“我是谁”为主题,写一篇自我介绍。

(2)描述一次家庭矛盾,并说明如何解决。

(3)策划一次校园活动,包括活动目的、内容、时间等。

(4)分析一个社会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答案:(1)例文:我叫小明,今年10岁,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学习的孩子。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具体方法和技巧1.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探讨如何尊重他人,如倾听、礼貌待人等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经历情景剧:学生们表演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场景,并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老师、同学、家人等,展示尊重他人的行为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尊重行为,如问候、倾听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第二章:负责任的行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负责任的具体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探讨如何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如按时完成任务、遵守规则等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负责任的行为的理解和经历情景剧:学生们表演负责任与不负责任的行为,并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组长、同学、家庭成员等,展示负责任的行为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负责任行为,如完成作业、遵守规则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负责任的行为的短文第三章:合作与团队精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2 教学内容介绍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合作与缺乏团队精神的后果探讨如何展现合作与团队精神,如共同目标、互相支持等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合作与团队精神的理解和经历团队游戏:学生们参与团队游戏,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团队成员、领导者等,展示合作与团队精神的行为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如共同完成任务、互相帮助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合作与团队精神的短文第四章:诚信与信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与信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信与信任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诚信与信任的具体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介绍诚信与信任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诚信与缺乏信任的后果探讨如何建立诚信与信任,如遵守承诺、诚实待人等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诚信与信任的理解和经历情景剧:学生们表演诚信与不诚信的行为,并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朋友、家庭成员等,展示诚信与信任的行为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如遵守承诺、诚实待人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诚信与信任的短文第五章:自我保护意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保护意识的定义和意义分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后果探讨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危险等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自我保护意识的理解和经历情景剧:学生们表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具备自我保护意识的行为,并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行人、驾驶员等,展示自我保护的行为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行为,如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危险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自我保护意识的短文第六章:合理消费与节约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理消费与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理消费与节约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与节约的具体方法和技巧6.2 教学内容介绍合理消费与节约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合理消费与浪费的后果探讨如何进行合理消费与节约,如制定预算、避免浪费等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合理消费与节约的理解和经历家庭作业:学生们制定个人或家庭的合理消费与节约计划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消费者、商家等,展示合理消费与节约的行为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与节约行为,如使用优惠券、避免浪费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合理消费与节约的短文第七章:环境保护意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技巧7.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保护意识的定义和意义分析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后果探讨如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和经历校园环保活动:学生们参与校园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环保志愿者、社区居民等,展示环境保护的行为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意识的短文第八章:网络素养与安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网络素养与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网络素养与安全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网络素养与安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8.2 教学内容介绍网络素养与安全的定义和意义分析缺乏网络素养与安全意识的后果探讨如何提高网络素养与安全意识,如正确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欺诈等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网络素养与安全的理解和经历情景剧:学生们表演缺乏网络素养与安全意识和具备网络素养与安全意识的行为,并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网络用户、网络安全专家等,展示网络素养与安全的行为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行为,如正确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欺诈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网络素养与安全的短文第九章:公平与正义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公平与正义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公平与正义的具体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介绍公平与正义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公平与不正义的后果探讨如何实现公平与正义,如尊重他人权利、反对歧视等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公平与正义的理解和经历情景剧:学生们表演公平与不公平、正义与不正义的行为,并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法官、律师、公民等,展示公平与正义的行为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平与正义行为,如尊重他人权利、反对歧视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公平与正义的短文第十章:公民责任与参与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责任与参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公民责任与参与的习惯和态度让学生学会公民责任与参与的具体方法和技巧10.2 教学内容介绍公民责任与参与的定义和意义分析缺乏公民责任与参与的后果探讨如何履行公民责任与参与,如投票、参与社区活动等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公民责任与参与的理解和经历社区服务活动:学生们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清洁等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如社区居民、政府官员等,展示公民责任与参与的行为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社区活动中的公民责任与参与行为,如投票、参与社区活动等学生作业:写一篇关于公民责任与参与的短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尊重他人学生分享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经历时,重点关注学生对尊重的深层次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展示。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当矛盾发生时》。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的孩子对社会上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多的感受,常常因为与家长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看法不一致,处理方式不一致,引发矛盾和冲突,进而出现诸多成长的烦恼。

面对与长辈之间亲密与疏离、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应该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如何向长辈表达内心的想法和利益诉求,他们渴望得到指导与帮助。

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他们社会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正是我们的责任和教材追求的目标。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与自己的父母在学习、生活等很多方面很多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当与父母意见不统一时又总是很冲动,并没有坐下来和父母好好谈一谈,因而容易发生矛盾。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正确处理和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方法,感受到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要正确看待它。

作为子女要学会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激励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是:学会与父母沟通,从而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多种互动形式,通过多样的主题活动和表演创设情景教学,以此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互动效果,突破与父母沟通,理解、体谅父母这一教学重难点。

设计思路根据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情感体验、师生交往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尊重父母长辈的情感。

让学生正确看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能做到多与父母进行沟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能力: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常与父母交流。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课题1: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课题2:遵守社会公德2. 第二单元: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课题1:认识规则,遵守规则课题2:尊重他人,和谐相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提高认识。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模拟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4. 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道德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环节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检验品德教育的成效。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2课时)课题1: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1课时)课题2:遵守社会公德(1课时)2. 第二单元:遵守规则,尊重他人(2课时)课题1:认识规则,遵守规则(1课时)课题2:尊重他人,和谐相处(1课时)3. 第三单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2课时)课题1:关爱他人,传递温暖(1课时)课题2:乐于助人,服务社会(1课时)4. 第四单元:诚实守信,做一个有信誉的人(2课时)课题1:诚实守信,人格担保(1课时)课题2:做一个有信誉的人(1课时)5. 第五单元: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2课时)课题1:了解祖国,热爱祖国(1课时)课题2:弘扬民族精神,做合格公民(1课时)1. 教材:《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2. 辅助材料:案例资料、图片、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动案例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活动主题四快乐其实很简单篇一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二一、课标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本册教材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以“寻根问祖”、“可爱的祖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个单元的篇幅达成《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

2、教材的特点(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

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

例:以我国远古的农业文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名人三个主题勾勒出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传承,凸显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在第二单元里,教科书从国土教育(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方面)与“沿着江河走下来”(黄河、长江)两个主题的学习,通过对祖国疆域纵向、横向的空间分布形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第三单元里,通过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展示,通过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材内容最显著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受,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所以这个单元就不是单纯的学习历史,不是我国古代史的讲授。

但是在各主题中又都设有很简单的年表,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历史概念。

并且,这个单元的最后展示出一个家庭历史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家史。

这样通过具体的感受、初步的熏陶、简单的练习,不仅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更加开阔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教案中的评估方法应该能够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优秀24篇

小学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优秀24篇

小学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优秀24篇小学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人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2、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

情感:1、喜爱花草树木。

2、愿意爱护花草树木,以爱护花草树木为荣行为:爱护花草树木,做到:(1)不摘花;(2)不踏草坪;(3)不折树枝,不摇小树。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公德”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蕴含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内容。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保护大自然即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负有共同的责任。

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当前为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在城市中保存适当的绿地面积,我国城市建设也开始注意安排绿地,种花、种草、种树。

城市绿地的保护,要靠每一位市民参与。

城市绿地的保护情况,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是社会公德水平的标志。

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遵守社会公德十分重要。

小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花草树木,家居附近有绿地,学校美化校园种了花、草、树木,街道公共场所有花、草、树木,家长带他们去公园更是寻求在有花、有草、有树木的优美环境里休息、游玩。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已经知道一些花草树木对人们的好处,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受,加深他们的认识,使他们懂得花草树木是供大家欣赏的,对大家有好处,人人都要爱护。

使学生懂得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要克服只为自己不顾大家,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

教法建议:1、本课属于遵守公德教育,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

在活动中既要突出花草树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对大家的好处,还要突出体现出自己要为大家约束自己。

列举的花草树木应是公共场所的,如:街心花园、学校花园、街道两旁、公园等,不宜涉及自己家种的花、树。

2、讲“花草树木是大家的好朋友”时,不必涉及过多过宽,否则容易脱离公德教育的主题。

3、为了加强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应事先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把有针对性的内容安排进去,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与迎接奥运、绿色奥运相联系。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喜爱,升华为更加喜爱宏大祖国的情感。

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行,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仁爱宽容、大气磅礴的长江,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进一步提高熟悉地图的力量,通过识图进展空间思维的力量;培育收集资料的力量。

4.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进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立的宏大成就。

〖教学预备1.政区图、地形图、长江流域图。

2.歌曲录音:《长江之歌》《我们的田野》。

3.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2.朗读教科书第60页的课文。

3.教师借助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展讲授。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长江在青海省发源以后,向东向南,流经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

”(3)出示歌谣,帮忙学生识图。

歌谣:第一大河是长江,发源于青海西南部。

流过川、藏、滇,穿过渝、鄂、湘,赣、皖、苏、沪要记住。

全长六千三,注入东海水力富。

4.课堂练习。

识图:长江的流程。

5.探究活动。

(1)布置探究内容。

由教师指地图讲:“和其他河流一样,长江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

从源头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从宜昌到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的中游,从湖口到入海口是长江的下游。

现在我们就从地图上找一找:①长江的上游江段;②长江上游流经什么地形区;③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怎样;④长江上游的水流状况。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地图,进展探究。

(3)课堂争论。

学生沟通“探究长江上游状况”的成果。

学生借助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展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留意引导。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教育科学出版社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教育科学出版社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教育科学出版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章“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社会生活中规则”,第二节“尊重他人,快乐相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社会生活中各种规则,认识到规则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品质。

3.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与人友善相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遵守规则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2. 教学重点:掌握社会生活中基本规则,学会尊重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存在规则现象,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生活中规则。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关于规则重要性和尊重他人内容,让学生解规则意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规则,并讨论遵守规则好处。

5. 案例分析:分享一个关于尊重他人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遵守规则,尊重他人2. 板书内容:(1)社会生活中规则(2)尊重他人,快乐相处(3)遵守规则,做有道德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生活中常见三种规则,并说明它们作用。

(2)谈谈你在与人交往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2. 答案:(1)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家庭规矩等。

作用:保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促进人际和谐等。

(2)示例:礼貌待人、倾听他人意见、关心他人感受、尊重他人隐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关注学生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规则现象,思考如何更好地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设计篇一快乐小调查,并准备汇报展示。

把全班分为行业组、家庭组、商业组进行社会调查。

行业组调查警察、医生、司机、农民、老师等各个不同行业的人;家庭组调查几个不同家庭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孩子等不同家庭成员;商业组调查市场上买服装的、水果的、蔬菜的、零食的、杂货的等不同的商人。

调查后小组成员讨论汇报方式。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二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活动主题一:我们共同进步我的伙伴个个棒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3、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重点: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难点: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卡片若干,学生优点调查表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想一想,议一议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吗?2、读一读,说一说读读课文中海燕和英子的故事,烁烁英子为何改变了甩开燕子的想法。

英子发现了海燕的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等优点,明白了: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

3、小结,引出主题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用心发现,你会惊叹: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二、化主题,指导行为1、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开一个“夸夸伙伴身上的美”的交流会。

游戏方法:(1)选一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安先后顺序传花,鼓声婷花未传出的同学站到讲台,再请被赞美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老师击鼓,鼓声停花未传出的同学到讲台上接受大家的赞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多照顾平时优点不明显的学生)2、互相交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的是和伙伴朝夕相处,有的是短期相处,在这些时候,你是怎样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呢?你会主动而真诚地赞美对方吗?三、总结全文,进行延伸1、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共同进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1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认识到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引入社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设施、人口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社区的不同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区。

1.3 教学活动:观看社区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环境和设施,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区的看法和感受。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社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

第二章:我们国家的象征2.1 学习目标:了解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等,认识到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国家象征的庄严和美丽。

2.3 教学活动:观看国家象征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象征的认识和感受,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国家象征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遵守交通规则3.1 学习目标: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包括行人、车辆的通行规则等。

通过案例、视频等方式展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3.3 教学活动:观看交通规则案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

第四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4.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保护环境的责任。

4.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从自己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4.3 教学活动: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制定个人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第五章:尊重他人,和谐相处5.1 学习目标:5.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等。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第1课:家的意义第2课: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第3课:家乡的变化2. 第二单元:我们的传统文化第4课:传统节日的故事第5课:民间艺术的魅力第6课:中华武术的精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学校和家乡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尊敬师长、热爱家乡。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庭、学校和家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敬师长、热爱家乡的品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彩纸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学校或家乡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和家乡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故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第1课:家的意义第2课: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第3课:家乡的变化2. 第二单元:我们的传统文化第4课:传统节日的故事第5课:民间艺术的魅力第6课:中华武术的精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谈谈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它们对你成长有哪些影响?请介绍一种你喜欢的传统节日或民间艺术,并说明原因。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实践体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勤劳的小编有缘人帮助大家找到的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五、作业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一、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包括礼貌、倾听、包容等。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二、第二章:负责任的行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2.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

讨论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包括遵守规则、承担后果、诚实等。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做出负责任选择的经历和感受。

案例分析:学生们分析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及其后果,并讨论如何避免这些行为。

三、第三章:合作与团队精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合作。

3.2 教学内容:讲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合作或团队精神不足的后果。

讨论如何有效合作,包括沟通、协调、共享等。

3.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任务:学生们分组完成一项合作任务,如拼图、搭建等。

团队游戏:学生们参与一些团队游戏,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第四章:公平与正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公平与正义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维护公平与正义。

4.2 教学内容:讲解公平与正义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公平或非正义的行为及其后果。

讨论如何维护公平与正义,包括公平对待他人、反对不正义行为等。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或非正义行为,并讨论如何处理。

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场景。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4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4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4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和过程1.复习检查。

(1)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教师讲解:“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学习地图的时候,认识地图上的图例和颜色十分重要。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歌谣押‘平原、低地用绿色,高原、山地黄棕色,河湖、海洋用蓝色,雪线以上用白色,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祖国的地势。

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掌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①在中国地形图的陆地局部,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就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②识图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西部棕色地区、中部黄色地区、东部绿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通过查找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西部棕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部黄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2000~1000米;东部绿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③结合教科书第45页的中国地势剖面图,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④小结:“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3.识图练习。

通过中国地形图上颜色的区别来指图,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各从哪里到哪里。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优秀5篇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父母——我特别的朋友目标要求1、通过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对比,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习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2、通过调查、游戏等活动反省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愿意与父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父母做朋友。

3、学习沟通的基本技巧,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感觉。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对比,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反省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的一些基本技巧。

3、了解和父母产生的摩擦是因为彼此想法上的差异,尝试了解父母的想法。

课前准备教师:1、小记者采访家长的录像。

2、家长与学生的调查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家有儿女》的剧照或视频片段,交流电视剧中感兴趣的情节,思考:你喜欢这个家庭吗?为什么?2、小结: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在旧时我国传统的家庭中,家长具有绝对的,父母的意思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晚辈不敢表露与长辈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家庭生活越来越趋于民主化,父母对子女来说不仅是长辈,也是特别的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父母——我特别的朋友”。

教师出示课题。

二、学习1、和父母相处法宝之一——学会倾诉。

⑴师:剧中刘星、小雪、小雨和父母是朋友,你们和父母的关系也像他们一样吗?和父母交朋友有一些法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大家先来做一个小调查。

⑴下面这些问题你有吗?当你碰到这些问题时,你愿意和父母交流吗?A.你与好朋友产生了矛盾,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B.你竞选班干部落选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C.这几天上课时,你老是走神,测验结果也不理想,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D.同学给你取了个外号,你很苦闷,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E.你为班队承担着一项工作,最近你觉得压力很大,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F.你在学校里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G.你与一名异性同学关系很融洽,有的同学起哄说你们在早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社会内容的学习。

(四)重视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

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三、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抵制邪教;在生活中养成与父母沟通的好习惯,正确对待压力;养成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能力: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3.知识: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教学策略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二〇一〇一一二〇一一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课时安排计划第一单元我在希望中长大1.父母对我的希望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并知道父母为什么会有这些希望。

2.通过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及行为表现,读懂父母心、理解父母心。

3.培养学生调查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

每一个做父母的,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希望和要求。

你的父母对你有哪些希望呢?二、活动交流1.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第3页中两幅图例所反映的对象进行分析,说说父母对自己有哪些希望,指导学生将父母对自己的希望总结,记录下来。

2.讨论交流:你知道父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希望呢?三、故事明理1.听故事《孟母择邻而居》。

2.分析讨论:孟母为什么要不断的搬家呢?3.分析教材中的不同事例,并说说自己父母是怎样辛苦培育自己的。

四、讨论交流写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二、爸爸妈妈访谈。

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更充分的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

三、纸条对对碰1.请父母将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写在纸条上。

2.学生将自己理解父母的行为和期望写在纸条上。

3.交换纸条,增近了解。

四、我能接受什么,父母希望我接受什么。

通过活动,增近了解,为进一步沟通打下基础。

五、延伸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内心感受回家后与父母交流。

2.希望带来的苦与乐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父母合理的希望与要求,会促进孩子不断进步;反之,会给孩子带来烦恼与压力,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父母不合理或过高的希望给自己带来烦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理解父母的做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

二、图文分析。

1.看图,了解父母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2.小组讨论分析第9页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1.学生拿出自己的各种获奖证书,介绍自己取得的成绩。

2.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愿意做而且父母给予了支持,给了巨大帮助的?3.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要做而且父母做出了牺牲,促使自己成功的?4.在自己取得成绩而努力的过程中,有没有父母逼迫的成分?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什么?四、讨论交流写感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流感受,并写出对父母感谢的话,送给父母。

第二课时一、引入。

二、故事明理。

1.听故事《揠苗助长》。

2.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找出主人公的错误之处。

3.说说自己的感受。

4.讨论“助长”和“揠苗”之间的矛盾。

三、联系实际。

1.说说父母提出不合理的希望与要求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2.讨论认识哪些是真正的“希望带来的烦恼”。

四、辨析填写表格。

1.分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原因是什么?”2.引导学生分析父母提出的希望是否合理及级同学们带来烦恼的原因。

3.填写表格。

3.架起沟通的桥梁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学会与家长去沟通,与家长之间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2.使学生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生活小调查。

1.在你们家里,当涉及到你的事情时,爸爸妈妈会跟你商量和沟通吗?你有心里话愿意直接跟爸爸妈妈说吗?为什么?2.填写14页中“在我们家里”的调查表,然后进行交流。

二、讨论交流1.有效的沟通需要恰当的方式,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沟通会更好呢?2.学生分组讨论。

3.师生共同归纳讨论结果。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

三、制定沟通计划1.制定计划,填写“我的沟通计划表”。

2.回家后根据沟通计划与父母进行沟通。

第二课时一、表演引入1.表演教材17页的小品。

2.同学们对小品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二、分角色朗读1.分别扮演妈妈和女儿的角色,对老板中妈妈和女儿的通信内容进行朗读。

2.分析评价此种沟通方式的合理性、有效性。

三、总结经验、交流感受1.介绍、交流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将成功的经验做以总结并记录下来。

2.分组交流与父母沟通之后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第二单元我们的权利和责任4.我们有上学的权利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习用法律保护自己。

2.通过调查了解自己身边失学儿童的情况,并能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3.简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调查与分析1.调查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

2.阅读第22页的图文,读懂故事,谈谈感受。

3.阅读第23页故事说出故事中的父母错在了哪儿?4.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然后填写表格。

5.填表后全班进行交流。

6.总结。

二、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1.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认真读其中的内容。

2.说说哪些条文与自己有关。

3.读25页中的三个小故事,说说故事中的爸爸、妈妈、教师都违反了哪些相关规定?4.讨论:假如我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该怎么办?5.说一说你想怎样帮助失学儿童?6、总结。

第二课时一、搜集事例1.引导学生分析搜集到的失学儿童的事例,加以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失学儿童的现状。

2.讲述有关部门帮助儿童复学的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对失学儿童的关心和执行法律法规的决心。

3.教育学生明白,自己的权利自己要积极争取的道理。

4.指导学生搜集贫困地区面临失学的儿童的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社会现实。

5.指导学生搜集复学儿童珍惜机会,刻苦学习的事例。

二、走访法律界人士1.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来具体帮助失学的小伙伴。

2.了解国家对儿童还有哪些法律保障?3.了解国家为保障儿童的权益做了哪些努力。

三、全文总结。

5.选举我们的班干部教学目标:1.学习积极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2.明确自己在学校和班级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理解个体和群体的互动关系。

3.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学习主动参加民主生活,争取为集体服务的机会。

4.在活动中感受公平、公正、民主、平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调查交流1.课前可单独或找同伴调查学校某些班级班干部是如何产生的。

2.交流所了解到的信息,明确目前班干部产生的几种方式。

二、归纳分析1.填写教材第29页表格。

2.说一说或写一写你赞成哪种产生班干部的方式,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三、竞选班干部演讲会1.说一说我们班有哪些班干部,他们都应具备哪些条件。

2.填写教材第30页表格,3.明确自己的优势,确定自己要竞选的岗位。

4.写竞选演讲稿。

5.竞选演讲。

第二课时一、选举干部通过以下的程序进行选举:1.公布岗位。

2.个人酝酿。

3.竞选演讲。

4.投票。

5.唱票和计票。

6.集体通过。

7.就职演讲。

二、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选举三、我国的民主制度。

6.做有责任的小公民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引导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汇报交流1.在你的眼里,都有哪些社会问题?2.阅读教材第34和第35页的内容,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

4.完成教材第35页留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5.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如何提建议1.上节课我们相互交流了所发现的社会问题,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你准备把什么问题向哪些部门反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2.说说你想反映的问题。

3.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说说你的建议。

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农业7.我们的衣食哪里来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和农民。

2.懂得尊重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活动。

二、活动一:实物导入,分析归类。

引导学生介绍吃过的食物有哪些,并分类。

三、图文分析,填写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四幅图例,进一步了解哪些食物本身就是农产品,哪些是加工制成的。

然后进行填写。

四、根据实物,分析归类。

1.教师说说自己当天的着装,2.让学生自己说、相互说当天的着装。

3.学生说一说自己及家人在一年四季中的服装及家中的床上用品。

4.填写教材第43页的表格。

5.阅读“资料卡”,拓展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