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一起看看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欢迎查阅!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能力要求:(1)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说明《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情感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此后近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
(2)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南海争端日益严重,从领土纠纷上升到了国家历史恩仇的高度,随着我们一直以来的历史学习和同学们对于本课知识课前的预习,想必大家对于中日两国从历史到现代以来的关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中日两国争端的起因发生在什么时候体现在什么事件上学生踊跃回答,有的学生说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有的学生说是发生在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爆发甲午中日战争。
无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我们都要对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态度表示肯定,然后引出今天课上所讲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中日两国关系紧张化的历史渊源所在。
二、回顾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现状(展示课件)1.晚清政府现状: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教案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一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原因;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失败原因;《马关条约》内容;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马关条约》内容,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2)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3)通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腐败是清朝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反腐倡廉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三过程导入:音乐导入(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提问:亚细亚的孤儿是谁?她是在什么战争后被侵占的?师: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
当时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
其实,大哭的岂止严复一人,当时所有的中国人,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师:出示材料: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
”这种观点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吗?我们不妨看一段材料,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师:出示材料(日本大陆政策演示地图)生:(观看后并作答)师: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反映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
为了实现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一些列行动。
师:出示图表,日本军费预算的变化反映什么现象?生:(阅读并作答)师:除此之外日本还作了哪些准备?生:(阅读教材并作答)师:因此这场中日战争并非像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的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而是…生:蓄谋已久师总结: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叫嚣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而马关条约则是这场战争的终结之战。
本文将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为主题,探讨其对中国历史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甲午战争的起因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之间,其起因可以追溯到朝鲜半岛。
当时,朝鲜半岛处于清朝和日本的势力范围之间,两国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
日本通过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实现了对朝鲜的控制,而清朝则试图保持对朝鲜的统治。
在这个背景下,朝鲜爆发了杂种兵变,这是一场反对中国统治的起义。
清朝派遣军队前往朝鲜镇压起义,但遭到日本的干涉。
日本以保护自己在朝鲜的利益为由,宣战并进攻中国。
二、甲午战争的过程甲午战争可以说是一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不对称战争。
日本拥有更为现代化和高度训练的军队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清朝的军队则严重缺乏现代化的军事实力和指挥经验。
面对日军的进攻,清朝军队很快溃败。
甲午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包括丹东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海战等。
日本海军在这些战役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并击败了清朝的海军力量。
这些胜利使得日本占领了辽东半岛、台湾以及一些东北地区。
同时,甲午战争也揭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巨大差距和不足之处。
三、马关条约的达成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的结果,由于战争中清朝的失败,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本进行和谈。
1895年,双方在马关签署了这一条约。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朝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巨额战争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给日本进行贸易。
此外,清政府还同意了一些不平等的条款,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领事机构,并削减对福建、广东等地的主权。
四、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影响1. 启示中国近代化进程:甲午战争揭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巨大差距和不足之处。
这次战争迫使中国认识到自身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性,激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潮。
2. 引发对外侵略的反思:甲午战争的战败导致中国不得不签订不平等条约,损失领土和主权。
这使得中国人开始反思自身国家珍贵的独立与尊严,推动了中国爱国主义和反侵略的思潮。
高中历史《马关条约》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马关条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分析《马关条约》对中日两国及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3)掌握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马关条约》;(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马关条约》的历史背景及影响;(3)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兴趣;(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关爱和平,珍惜友谊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2)中日两国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的地位与角色;(3)《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马关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及其复杂性;(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3)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日甲午战争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南京条约》签订的历史事件;(3)提问:《南京条约》签订后,中日关系如何发展?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3)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2)分析《马关条约》对中日两国及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4. 课堂互动:(1)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3)教师点评,总结课堂讨论成果。
5. 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3)选做:寻找相关历史资料,深入了解《马关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板书教案
答案: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在1894年发动的发动战争的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叫甲午战争。
3、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1)A 黄海大战:近代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中国,是一个不断遭受着列强侵略的中国,国破山河在,面对列强的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一直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林则徐、关天培、太平天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也同样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勇杀敌甚至为国捐躯的爱国官兵,邓世昌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下面同学们阅读下黄海大战的内容,谈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时间为2分钟)B 先讲过程:北洋水师从威海出发,到达大连,再到达大东沟。
日本从本土出发到达大东沟,双方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争。
C黄海大战的结果: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损失差不多,黄海海战以后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D邓世昌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提问E 名人面对面:比如他现在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话对他说?提问(2)辽东战役:日制造了旅顺大屠杀(3)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学习丁汝昌(4)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时间为2分钟)提问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主要原因)B: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C: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
D: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4、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一味妥协、腐败无能,最终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5、首先,请同学们把《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签订条约的中日双方代表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在书本上画出来。
(时间为2分钟)提问重点答案:1895年4月中国代表李鸿章,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顺口溜: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
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
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
马关条约初中历史教案
马关条约初中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及影响。
2. 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1.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 学生对《马关条约》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1.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2. 学生对《马关条约》影响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战争的过程。
2. 提问:《马关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
2. 教师提问:《马关条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强调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如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
3. 引导学生认识《马关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控制中国经济的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关条约》的历史意义。
2.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马关条约》?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思考《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并撰写一篇短文。
2. 观看相关纪录片,加深对《马关条约》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马关条约》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
《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第二课时)设计者:陕西省商南县青山镇中心小学周裕宏邮编:726302教案背景:《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中重要的一节,本节课目的是了解中国有古代的强盛到近代饱受侵略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抗击侵略故事,学习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
通过教材,是学生了解中国受侵略程度一步步加深的事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树立好好学习,保家卫国的思想。
教学内容: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材分析:《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是未来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不能忘记的屈辱”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
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简单情况,知道《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以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列强的侵略行径,使学生牢记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了解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3、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及对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
2、通过了解列强的侵略行径,使学生牢记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电影视频音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中国从灿烂辉煌的古代走向近代时,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把侵略的矛头纷纷指向了中国。
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2)运用比较法,分析《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异同。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认识。
(2)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和战术。
2. 《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 辅助材料: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提问:同学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分组讨论,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重点分析战争的过程和战术。
(2)讲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
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历史悲剧重演?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6. 课后作业:(1)绘制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地图,加深对战争过程的理解。
7.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五分册备课笔记第6 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第6 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教学目标1、史实:日本挑起甲午侵华战争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覆灭《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2、史能:(1)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2)分析理解:从《马关条约》的内容看条约对中日两国的不同影响以及对远东国际格局的间接影响。
3、史识:(1)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挑起的侵华战争,战争的结局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的程度。
(2)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英勇抗敌,以身殉国,台湾人民守士杀敌展开反割台斗争。
这些动人事迹充分体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的民族气节和优良传统。
(3)甲午战争的成败结局影响了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增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忧患意识,凸现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思变的历史真理。
二、教学要点1、重点: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导入:19世纪70、8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否为国家储备了与列强抗争的实力?为什么?第6 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黄海海战1、甲午战争的原因(1)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扩张野心膨胀,将侵略矛头直指朝鲜和中国。
(根本原因)明治初年,日本提出了“大陆政策”,准备先取朝鲜,继侵中国,独霸亚洲,进而征服世界。
从1887年,制定《征讨清国策》,到1892年派间谍潜入中国,绘制地图,做好了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准备。
(2)朝鲜“东学党”起义(1894年,直接原因,侵略借口)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赴朝“代平内乱”,日本借口保护使馆和侨民出兵朝鲜,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同时撤兵,日本拒不接受。
战争一触即发。
2、甲午战争的过程(主要战役)(1)丰岛、牙山之战(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突袭中国运兵船,并向牙山的清军发起攻击,挑起甲午之战。
这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史称“甲午战争”。
(2)平壤之战(1894年9月中旬)清军大败,退入国境。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过程、《马关条约》内容与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分析材料让其理解甲午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战争,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看书,归纳《马关条约》的内容并逐条分析各条约的危害,培养学生归纳事物及剖析事物的能力。
(3)通过展示表格引导学生比较《马关条约》与历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变化,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甲午战争以泱泱大国输给日本岛国而告终,学习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思变的历史真理。
(2)战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英勇抗敌,以身殉国,台湾人民英勇杀敌展开反割台斗争,这些动人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报家卫国、抗击侵略的民族气节和优良传统。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难点:让学生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三、教学过程导入:播放《甲午风云》片段,——提问:这段视频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场面?生:甲午战争师: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以的惨败而告终,当时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
其实,大哭的岂止严复一人, 当时所有的人,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对于这场战争是由谁挑起的,直到今天日本仍然有一批人在极力地掩饰。
题?为解决这一矛盾,日本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师:日本不仅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而且面积很小是一个弹丸之国。
这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日本国内资源匮乏,而且市场狭小。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需要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因此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马关条约》_马关条约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马关条约》教学设计XXXXX中学XXX【课标要求】:《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的学习,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平不等条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重、难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危害有初步的认识,但理解不足,缺乏系统性。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学会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导入]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结果。
[新课]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联系《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体会前后之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而为进一步理解《马关条约》的危害奠定基础。
通过《马关条约》的内容逐条分析给中国带来的危害: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还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即使辽东半岛后来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还给了中国。
②赔款2亿两白银,使X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在加紧搜刮人民的同时,又不得不向西方国家举借外债,西方国家借此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④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从此,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之后,列强在华的争夺更加尖锐、激烈,这就使中国遭受了更大的损失,所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平不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 教案
教案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1引言1.1背景介绍1.1.119世纪末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1.1.2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对比1.1.3甲午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朝鲜半岛问题1.1.4甲午战争的历史意义:东亚地区力量对比的转折点1.2教学目标1.2.1理解甲午战争的背景及其对东亚历史的影响1.2.2分析中日双方在战争中的策略与军事行动1.2.3评价《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1.2.4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1.3教学方法1.3.1讲座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1.3.2使用历史文献、图片和地图等多媒体材料,增强直观教学1.3.3安排小组活动,模拟历史决策过程,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1.3.4通过写作和历史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解释能力2知识点讲解2.1甲午战争的过程2.1.1战争的起因:朝鲜东学党起义与中日介入2.1.2海战与陆战的重要战役:黄海海战、平壤战役等2.1.3战争的结果:清政府的战败与日本的胜利2.1.4战争的影响: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重构2.2马关条约的内容2.2.1条约的主要条款: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2.2.2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主权丧失、财政负担加重2.2.3条约对日本的影响:成为地区强国的基石2.2.4条约的国际影响:列强在东亚的势力角逐加剧2.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历史评价2.3.1甲午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2.3.2马关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志2.3.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3.4从国际关系角度看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意义3教学内容3.1甲午战争背景与过程3.1.119世纪末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3.1.2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竞争3.1.3甲午战争的爆发与主要战役3.1.4战争结果及其对中日两国的影响3.2马关条约的签订与影响3.2.1条约的签订过程与主要内容3.2.2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外交的影响3.2.3条约对日本及东亚地区的影响3.2.4马关条约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地位3.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历史启示3.3.1从历史角度反思甲午战争的原因与教训3.3.2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启示3.3.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启示3.3.4从历史事件中学习国家治理与国际交往的智慧教案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4教学目标4.1知识与理解4.1.1描述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1.2解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日两国的影响4.1.3分析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4.1.4评估甲午战争对现代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4.2技能目标4.2.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4.2.2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2.3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4.2.4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和表达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4.3.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思考能力4.3.3通过历史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3.4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5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甲午战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5.1.2《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深远影响5.1.3分析甲午战争在东亚国际关系中的地位5.1.4引导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全面而客观的认识5.2教学重点5.2.1甲午战争的关键战役及其战略意义5.2.2《马关条约》的主要条款及其历史影响5.2.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5.2.4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启示5.3教学策略5.3.1运用多媒体材料,如历史地图、图片和文献,降低理解难度5.3.2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条约内容5.3.3采用比较分析法,探讨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历史意义5.3.4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认识6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历史图片、地图和文献6.1.2白板和彩色笔:用于绘制战争过程图和概念图6.1.3历史文献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和讨论6.1.4时间线制作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顺序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文具:用于记录关键信息和课堂笔记6.2.2历史教科书和相关书籍: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材料6.2.3计算机或平板电脑:用于在线研究和资料查询6.2.4小组讨论工具:如便利贴、白纸等,用于小组活动7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讲述甲午战争的历史照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7.1.2提问学生关于甲午战争的已有知识,激活背景知识7.1.3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1.4分配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资料阅读7.2课堂讲解与讨论7.2.1讲解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7.2.2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日两国的影响7.2.3引导学生讨论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历史意义7.2.4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探讨甲午战争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7.3小组活动与展示7.3.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甲午战争的历史决策过程7.3.2小组合作制作时间线,展示甲午战争的重要事件7.3.3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准备关于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PPT展示7.3.4安排小组展示,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促进思想的交流7.4.1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7.4.2引导学生对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进行深入反思7.4.3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感受教案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8板书设计8.1甲午战争背景与过程8.1.119世纪末东亚地区政治经济状况8.1.2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竞争8.1.3甲午战争的爆发与主要战役8.1.4战争结果及其对中日两国的影响8.2马关条约的签订与影响8.2.1条约的签订过程与主要内容8.2.2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外交的影响8.2.3条约对日本及东亚地区的影响8.2.4马关条约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地位8.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历史启示8.3.1从历史角度反思甲午战争的原因与教训8.3.2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启示8.3.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启示8.3.4从历史事件中学习国家治理与国际交往的智慧9作业设计9.1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历史分析9.1.1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9.1.2论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9.1.3探讨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9.1.4评估甲午战争对现代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9.2历史事件的多角度思考9.2.1从不同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的历史意义9.2.2探讨马关条约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影响9.2.3分析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当代中国的启示9.2.4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启示9.3创新思维与历史探究9.3.1设计一个关于甲午战争的历史研究项目9.3.2编写一个关于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历史剧本9.3.3制作一个关于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PPT展示9.3.4组织一个关于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历史知识竞赛10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2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10.1.3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10.1.4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10.2拓展延伸10.2.1探讨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其他国家的影响10.2.2研究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启示10.2.3分析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0.2.4探索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在当代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重点关注环节补充和说明:1.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讲解甲午战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时,应使用多媒体材料,如历史地图、图片和文献,以降低理解难度。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
第6 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日本挑起甲午侵华战争;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覆灭;《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挑起的侵华战争?进而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按一定目的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有用信息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朗读《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挑起的侵华战争,从而激发学生御侮图强、痛恨日本侵略的强烈情感。
◆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英勇抗敌、台湾人民守土杀敌展开反割台斗争的动人事迹,充分体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的民族气节和优良传统,从而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
◆甲午战争的成败结局影响了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增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忧患意识,凸现了落后就易挨打、落后就要思变的历史真理。
二、教学要点教学重点: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回答:近代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是哪一国家?回忆边疆新危机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情况。
由此,导入新课。
战争爆发的背景:引导学生回忆日本何时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带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日本自然环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教师利用史料让学生分析日本统治集团采取的解决方式并简要介绍其“大陆政策”。
教师提供的史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
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垂手而得矣。
”引导学生回忆此时19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阅读书中提到的各列强欲通过日本侵华获得的利益,使之理解为何西方列强采取纵容或默许态度。
高中历史《马关条约》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马关条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分析《马关条约》对中日两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3)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与评价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马关条约》;(2)运用比较法,分析《马关条约》与之前条约的不同之处;(3)运用史料分析法,评价《马关条约》的历史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提高历史责任感;(2)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命运,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2)《马关条约》与之前条约的比较;(3)《马关条约》对中日两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马关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2)《马关条约》对中国的深远影响;(3)如何客观评价《马关条约》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导入本课《马关条约》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2)分组讨论,分析《马关条约》的特点及其影响;(3)分享学习成果,进行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马关条约》的签订背景及其原因;(2)详细解读《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日两国的影响;(3)运用史料,评价《马关条约》的历史地位。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马关条约》与之前条约的不同;(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3)进行总结,强调《马关条约》的历史意义。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命运,培养民族自豪感;(2)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沉重教训;(3)总结课程,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2. 请学生思考,《马关条约》对中日两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对《马关条约》的掌握程度;2. 反思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反思情感教育的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4.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2)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了解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2)运用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仇恨侵略者的情感;(2)引导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警惕战争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甲午战争的战役分析和战略判断;(2)《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3)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2)展示甲午战争的图片和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甲午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2)引导学生关注《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甲午战争的过程,分析战争的原因和结果;(2)深入讲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严重危害;(3)比较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异同,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艰辛。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2)选取代表性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和分享。
5.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3)提醒学生关注当今世界形势,警惕战争,珍惜和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3. 知识掌握: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历史《马关条约》教案
高中历史《马关条约》教案高中历史《马关条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填表的方式,对《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分类,增强分类概括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探究《马关条约》的危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侵略战争,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填表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多媒体播放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的诗朗诵: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首感人肺腑的诗歌道出了台湾所受的痛苦,表达了台湾想要回归祖国怀抱的盼望。
那么在近代以来,台湾是什么时候被迫和祖国母亲分离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本课的新内容。
(板书:第4课马关条约)环节二:新课教学1.黄海海战之后的战争黄海大战以后,清政府一味的妥协,使得日本更加的肆意横行,无所顾忌。
引导学生看《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结合课本内容,找几位同学说说黄海大战后的战争概况。
学生回答,日军很快侵占了辽东半岛,后来又夹击了威海卫。
回答的很好,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小字部分和《日军屠杀旅顺居民》图。
讲明日军在占领辽东半岛后,残酷的屠杀旅顺居民;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在遭受了日军的海陆两路的夹击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惨败,京师震动,慈禧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求和。
2.《马关条约》(1)基本信息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教材第二段内容和小字部分,找出《马关条约》签订的国家、时间、双方签订者。
找学生回答。
学生答,中国和日本,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原因;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失败原因;《马关条约》内容;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马关条约》内容,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通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腐败是清朝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反腐倡廉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三教学过程
导入:音乐导入;
——提问:亚细亚的孤儿是谁?她是在什么战争后被侵占的?
师:这是一场改变中、日命运的大决战。
当时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
其实,大哭的岂止严复一人,当时所有的中国人,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师:出示材料: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
”这种观点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吗?我们不妨看一段材料,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师:出示材料
生:
师: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反映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
为了实现这一政策日本采取了一些列行动。
师:出示图表,日本军费预算的变化反映什么现象?
生:
师:除此之外日本还作了哪些准备?
生:
师:因此这场中日战争并非像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的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而是…
生:蓄谋已久
师总结: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叫嚣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
1887年,日本政府制订了《征讨清国策》,即侵略中国的战争计划。
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日本已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
师:此时的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邀请中国派兵“代平内乱”,而日本以保护侨民等为由乘机出兵朝鲜。
平息起义后日本不但不撤兵,反而增兵,并在1894年7月挑起战争。
师:下面是一段反映甲午战争的视频,边看,边思考①这里提到了哪几次战役?②李鸿章的态度怎样?③甲午战争中列强是否看好日本?
学生回答
师:出示甲午战争形势图,在平壤战役中清军总兵左宝贵坚决抵抗,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在炮手阵亡后,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
统帅叶志超则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弃城而逃,退回中国境内。
平壤失守两天后,在日军偷袭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海面上,进行一场
大规模的海战,史称黄海战役。
北洋水师官兵不畏强敌,尤其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军舰中弹船身倾斜的情况下,毅然下令向敌人吉野号冲去,准备同归于尽。
反映了中国官兵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精神。
生:
师:在这次战役中,北洋舰队损失5艘,但主力尚存。
日本5艘军舰受重伤,先撤出战场。
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报”,下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生:使中国失去了黄海、渤海制海权。
师:此时的战火已烧到的中国家园,国人应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保家为国。
但是掌握实权最高统治者还想着她的六十大寿,一批官员还在拍马迎合。
完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日军在占领旅顺后,兽性大发,屠城四日。
而此时的北京紫禁城却热闹非凡,歌舞升平。
真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师:旅顺失陷后,北洋舰队停泊的威海卫军港便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生:
师: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尚有大小舰艇40余号,实力可观。
可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
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
但终难挽回败局。
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师:清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整个战争期间始终缺乏抵抗的决心,极力避战求和,最终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生:签约。
割地
师:1895年4月,李鸿章到达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谈判,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当时伊藤博文给李鸿章出了一个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的回答的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打肿脸充胖子,厚颜无耻。
生:
台湾在1885正式划为单一行省,割一个省这是以往条约所没有的。
生: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众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愿吾血随吾台俱尽,吾头与吾台俱碎,安知终不可以有为耶?”
师:材料反映什么情况?
生:
师:确实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在日本统治的五十年中,台湾人民始终未停止过反日斗争。
师:辽东半岛在俄等国干涉下归还中国了,同学们想一想,三国难道真的是为中国主权而拔刀相助吗?干涉还辽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生:
师:辽东半岛最后归还中国,但中国出了3000万两“赎辽费”。
师: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回想以往条约赔款数目。
生:
师:2亿3千两白银,日本也没想到会赔这么多钱,相当于日本几年的财政收入,日本人可以拿笔钱来干什么?
生:
师:,我们一直说上有天堂,,从南宋开始经济中心就南移,苏、杭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生:学生观察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图
师: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和以往有和不同
生:
师:允许在通商口岸开工厂,这也是以往条约所没有的,此后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方式由倾销商品转变为输出资本。
师: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生:总结马关条约的危害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师: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最后签定
了《马关条约》。
我们一直说以史为鉴,那么甲午战争这段历史哪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A学生回答较踊跃师:同学们提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少,说明大家很有想法,有的可以作为课题去研究一下,但中国为什么失败这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
师:清朝输得如此惨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来重温当时两国的最高层领导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生: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师:为什么捐款?有个小女孩回到家,看到父亲在喝酒,她劝父亲不要喝酒,父亲告诉女孩,他已捐过款了,但女孩说她也要为购买吉野尽一份力,哪怕只够买一个螺母。
师:再出示材料“日本国为跟大清的北洋水师作战,欲从西欧国家购买先进的战舰,但是日本国力在当时仍然有限,……明治天皇于是下诏令,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节约的钱用来捐给国家买军舰.明治天皇的举动传染般地感动了全日本的民众,……全国民众自发集结捐款,节衣缩食,资助国家购买最先进的军舰以战胜大清水师.”——刘涛《中国崛起策系列》
师:根据视频和材料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日本人
师:再来看看大清的统治者们在干吗?
生:
师:看到这张图,你脑中马上会冒出哪些词语?
师:请同学把书翻到21页,把小字倒数第三行读一下。
师:何等鲜明的反差,一边是踊跃捐款,节衣缩食,一边是铺张浪费,贪污成风。
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
如此看来,一个老大的腐败封建帝国败给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不足为奇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清朝就是在这样腐败的吏治下败下阵了,清朝的历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当然不允许历史重演。
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惩治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要政治任务。
师:既然关系到党的存亡,关系到国家兴亡。
反腐倡廉刻不容缓。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小公民,我们自身能做些什么?
生:
师:天下兴亡,下一句是什么?
师: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说过:下一句应该是“我的责任”。
班级卫生不干净,是我的责任,灯没关,我的责任……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希望我们同学能从小事作起,从身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