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合集下载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和要点
了解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采取清洁卫生措施。关注一些要点,比如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和灭菌消毒等。
手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
手卫生是通过正确洗手和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来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步骤。了 解其定义和重要性,可以有效保持手部卫生。
手卫生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如湿手、涂抹肥皂、揉搓手部等。学习一些技巧, 如避免触摸面部和使用纸巾等。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标准预防和手卫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了解其定义、重要性和步骤,以及实 施培训方案和关键措施。
标准预防的定义和重要性
标准预防是一套规定,旨在预防与健康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和疾病的传播。了 解其重要性,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
标准预防的目标和原则
标准预防的目标是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保护个人和公共卫生。遵循一些原则,如消除或减少暴露风险等,以实现 这些目标。
手卫生的常见错误和挑战
了解手卫生的常见错误,如不彻底揉搓双手和不及时清洗双手。面对一些挑 战,如忙碌环境和不便的设施,采取应对措施。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实施和培训方案
实施标准预防和手卫生的培训方案,包括教育和培训工作人员、提供文化敏感性和定期更新培训内容等。确保有效 的实施和落地。
Hale Waihona Puke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知识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知识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知识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知识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粘膜、皮肤,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具体措施包括手卫生、戴手套、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同时,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30%。

手卫生执行不到位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病人身体健康,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2009年4月卫生部正式出台了《手卫生规范》,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手卫生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洗手是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是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是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在洗手与卫生消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一、定义标准预防:将所有患者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患者,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特点是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手卫生是医疗机构内预防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标准预防的主要组成部分。

标准预防还包括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仪器(设备)和环境清洁消毒、织物清洁消毒、安全注射、职业防护多项预防感染措施。

二、手卫生医务人员手是医院感染相关病原体的重要传播媒介,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手卫生基本原则。

(一)手卫生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2、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液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五个重要手卫生指针“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注意: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

若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或脱手套后,仍须执行手卫生。

三、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呼吸防护器、护目镜、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等。

1、使用原则(1)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时,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2)离开患者的房间或区域前脱卸并丢弃个人防护装备。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2017年5月2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26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13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暨首届东方耐药与感染大会联合会议上, 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胡国庆教授通过《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讲座, 再次诠释了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重要性。

通过跟着胡教授的再学习,愿临床的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不再不再承受职业暴露之不安,患者也不再发生医源性伤害!之一:【1】什么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美国CDC1995年提出的,1996年在全美实施。

我国在1999年引入,并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操作的全过程;适用于每个患者,无论其诊断如何以及是否真的有传染病。

【2】标准预防的作用?2003年的SARS疫情、2014-2015年埃博拉疫情、2015年韩国MERS疫情、艾滋病及乙肝丙肝暴发,标准预防无时不在疫情的防控之中。

标准预防可以避免更多感染,同时可以避免重大院感事件.【3】标准预防的核心思想:一视同仁、双向防护、三种隔离。

1.一视同仁: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2.双向防护:医护人员患者之间3.三种隔离:针对医患之间的三种传播方式。

根据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4】如何实施标准预防的八项措施?1.手卫生2.戴手套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4.实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5.污染的医疗设备或物品的处理6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7.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置8.环境、物体表面、衣物、餐饮器具的消毒之二:【5】手卫生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手卫生是医院感控工作的基础。

自2009年起WHO倡议发起每年5月5日为世界手卫生日,旨在强调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

手卫生、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医疗废物管理

手卫生、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医疗废物管理

外科洗手与手消毒设施
❖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 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 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 应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 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 每次清洗、灭菌。
❖ 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方法
❖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
手卫生
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24小时后
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技术能确保彻底地清洗双手的每 一个部位。
●按照6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湿手、取液、 揉搓、冲洗、干燥、护肤)
医院感染管理科宣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 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术语和定义
什么是手卫生? 洗手
卫生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概念
❖ 洗手:医务人员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 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 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洗手液 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 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 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医务人员的概念
❖ 医务人员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可能接触各类感 染性病人及各种感染性物质的所有人员,而 不 仅仅指医生和护士。
❖ 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实习生、总 务、后勤、清洁、维修、污物处理人员、物 资供应人员等。
❖ 医务人员因职业接触而感染各类传染病或
❖ 造成潜在的职业危害一直是威胁医护人员自身健康 的问题。随着现代病增加,医院环境中的 生物、理化、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危险因素对医务人 员的伤害日益突出,目前医务人员的操作中存在着 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使得医务人员常常暴露于这些 危险因素中。因此,如何防范职业暴露,预防与控 制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加强医疗安全,已成为医 院感染管理研究的课题之一。

手卫生及标准预防应知应会

手卫生及标准预防应知应会

手卫生及标准预防应知应会导语:手卫生和标准预防是防控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手卫生定义: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手上有可见污染一流动水洗手;无肉眼可见污染一速干手消毒揉搓双手。

手卫生指征:两前三后两前:1.接触患者前2.清洁无菌操作前三后:1.接触患者后2.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3.接触血液、体液后手卫生方法:内、外、夹、弓、大、立,(腕:必要时),揉搓一共不少于15秒手卫生监测标准:1.卫生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应W1.oCfU/cm22.外科手消毒,细菌菌落总数应W5cfu∕cm2标准预防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预防锐器伤:六禁止、四操作职业暴露紧急处置流程:一挤:自伤口近心端想远心端轻轻挤压二冲:流动水下彻底冲洗伤口数分钟三消:用0.5%碘优或75%酒精消毒伤口四报:报告科室负责人及院感办,填写《职业暴露信息登记表》五评:评估暴露源的感染情况及暴露者的免疫状况,为后续的预防用药提供依据六追:按照可能暴露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对暴露者进行后续追踪检测,了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及本次暴露是否发生感染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为了医患共同的安全,请从手卫生和标准预防做起。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六、医用口罩
临床所使用的医用口罩主要有三 类,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 科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这三类 是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有相关 的卫生标准要求。
1、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包括N95口罩和N99口罩, N95口罩:能过滤95%0.3um颗粒,对病毒有阻隔作用。N99 口罩比N95口罩的过滤效率更高。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 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 护,防护等级高;如结核、水痘、麻疹等。医务人员在呼 吸道传播隔离区内的诊疗活动和对病人进行近距离可能产 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佩戴。
1、空气隔离:适用于肺结核、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隔 离措施:负压病房、医用防护口罩(对麻疹、水痘有免疫者不 必戴医用防护口罩)、三级防护、手卫生和手套、进行可能喷 溅的诊疗操作时穿隔离衣、不允许患者外出、随时消毒和终末 消毒、空气消毒。
2、飞沫隔离:适用于极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H1N1、 h9n9、SARS等。呼吸道粘膜分泌物,传播距离不超过1米。 隔离措施:隔离病房、医用外科口罩、手卫生和手套、隔 离衣(在1米以内接触患者时加隔离衣)、限制患者外出 活动范围、外出时戴外科口罩、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普通医用口罩:普通医用口罩目前执行的为企业标准, 标准号格式为 YZB/省名称-编号-年号。普通医用口罩符合 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 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医用外科 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 作用不确切,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 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可用于医疗 机构的一般环境,但不能用于手术室操作。
四、为什么要落实三种隔离防护?
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防护是针对具有传染性或疑有传染性的 患者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在除标准预防 以外的隔离防护措施,必须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 染。隔离防护包括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他们可 以联合为有多种途径传播感染性疾病进行隔离防护。

医院标准预防

医院标准预防

医院标准预防医院标准预防措施是指医院在日常运营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其他健康风险的传播。

下面是医院常见的标准预防措施:1. 手卫生: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手卫生机制,包括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培训、提供洗手设施和洗手液等。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执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的体液或污物后都需要进行手卫生。

2. 隔离:根据不同的传染性风险,医院将患者进行分类隔离,包括空气传播隔离、飞沫传播隔离、接触传播隔离等。

医务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来保护自己和其他患者。

3. 消毒与清洁:医院需要定期对设施、器械和表面进行消毒和清洁,以杀灭病原体。

医务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消毒工作,并定期检查设备和器械的消毒效果。

4. 废物处理:医院需要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对废物进行分类、包装和储存,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置。

医务人员应接受废物分类和处理的培训,并定期检查废物处理设施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5. 疫苗接种:医院鼓励医务人员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定期接受相关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6. 患者教育:医院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患者和家属传达正确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知识和方法,例如正确使用口罩、咳嗽礼仪、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等。

患者和家属也需要遵守医院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7. 疾病监测与报告: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医务人员需要及时报告疑似和确诊病例,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

以上是医院常见的标准预防措施,根据不同的医院和传染病风险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具体措施。

医院在执行预防措施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简述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简述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简述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
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应进行手卫生。

2. 穿戴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3. 环境清洁:医务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器械、工作台面、门把手等。

4. 医疗废弃物处理:医务人员应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如使用过的口罩、手套、消毒棉等,避免交叉感染。

5. 健康监测: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如体温检测、核酸检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6. 疫苗接种:医务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疫苗接种,以降低感染风险。

7. 患者教育: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手卫生、佩戴口罩等,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

8. 定期培训: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通过实施这些标准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感染知识-手卫生标准预防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知识-手卫生标准预防职业暴露
宣传教育形式
采用海报、宣传册、视频等多种 形式,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 易理解性。
培训对象与课程设置
培训对象
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等所有医院内人员。
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设置相应的课程,包括手卫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 等。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 安全
汇报范围
手卫生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挑战
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与职业暴露的关联性分 析
改进策略与建议
02 手卫生标准
手卫生定义与重要性
手卫生定义
手卫生是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主要是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手卫生,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 人员的安全。
医院感染知识-手卫生标准预防职 业暴露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手卫生标准 • 预防职业暴露 • 手卫生与职业暴露关系 • 宣传教育与培训 • 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 意识,加强医院感染 控制
贯彻国家相关法规和 标准,推动医院感染 管理工作规范化、科 学化
保持手部清洁是预防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的基本措施之一。通过规范的手卫生操作,可以减少医护人员手部 细菌数量,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职业暴露对手卫生提出更高要求
在处理可能产生飞溅物或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医护人员不仅需要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还需要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以进一步降低手部污染的风险。

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最新)

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最新)

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最新)一、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均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原因,针对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注: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穿戴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注射,以及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等。

二、标准预防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311-2023)中对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予以明确,一共有九个方面:(一)手卫生1.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掌握手卫生指征。

2. 选择合适的手卫生方式。

(二)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1. 应对医务人员、患者、探视者进行培训教育,并指导实施。

2.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盖住口鼻并立即弃置用过的纸巾。

3.当患者病情允许、可以耐受时,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

5.宜使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候诊区内相互间保持1m 以上的间距。

6. 医务人员诊疗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诊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或不明原因传播疾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三)正确选择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手套,非无菌操作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无菌操作时应戴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清洁工作可戴重复使用的橡胶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等喷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面罩或护目镜;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等大面积喷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3.接触患者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

(四)安全注射1.每次注射均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针头。

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手卫生的正确实施

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手卫生的正确实施

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手卫生的正确实施标准预防的关键措施:手卫生的正确实施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关键举措之一,它涉及正确和频繁地清洁双手,以消除潜在的病原体。

此文将介绍手卫生的正确实施方法及其在标准预防中的关键作用。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阻止感染传播的基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大约80%的传染病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后再接触口、鼻或眼而传播的。

手是人体最常接触外界的器官之一,因此正确实施手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播。

二、正确的手卫生步骤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首先,湿润双手,然后用适量的肥皂揉搓手掌,搓揉手指,搓揉指间和指甲。

清洗手部要充分融合肥皂并揉搓至少20秒,确保所有部位都彻底清洗,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2. 使用合适的手部消毒剂如果没有水和肥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合适的手部消毒剂。

选择含有60%以上酒精成分的消毒剂,涂抹整个手部,包括手掌、指缝、指甲和手背。

将消毒剂搓揉至手部干燥,大约需要20秒。

3. 避免触碰口、鼻和眼在手卫生程序中,避免直接接触口、鼻和眼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部位是病毒和细菌容易进入体内的通道。

即使双手已经清洁或消毒,仍然需要避免触碰这些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标准预防中的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标准预防的核心措施之一,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卫生领域在医疗卫生领域,手卫生是最简单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医护人员、病人和访客都应该正确实施手卫生,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传播。

2. 食品安全在餐饮和食品加工行业,正确实施手卫生措施可以防止食物被致病微生物污染。

食品从加工到消费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手部的清洁和消毒。

3. 日常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正确实施手卫生措施,可以减少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保持双手清洁和消毒对于预防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常见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四、持续教育和监督要确保手卫生措施的正确实施,持续教育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不注意手卫生的后果


口、鼻、皮肤
疾病
如果医务人员不注意手卫生会发生什么呢? 1、病人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2、自己很容易携带病菌、患病 3、带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如果他 们免疫力低下时,马上就可能发病。
洗手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 方法
手卫生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 2、摘除手套后

李斯特(英) 石碳酸消毒手和伤口 45.7%降到 15%; (可以和我们医院感染比 较一下,看看结果如何) 1847年Semelweis的研 究发现产褥热发病率高的 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 采用石碳酸洗手后,产妇 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 由22%降到3%。
南丁格尔 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采取对 感染患者进行隔离、 病房 通风、带手套等措施 4个月 死亡率从42%下降到2.2%。

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 或者伤口敷料后 5、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 器械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医务人员洗手 方法


A.1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A.2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 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A.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 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 指缝,


二、防护: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 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 给病人。 三、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 气、飞沫隔离措施;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 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1.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医院感染要求:

标准预防与隔离预防指南

标准预防与隔离预防指南

标准预防与隔离预防指南标准预防措施一、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用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一)手卫生1、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戴手套1、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品时。

2、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

(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1、一般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什么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指在治疗、医疗、护理和实验过程中,预先或在进行各种操作时,规范地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医疗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接触感染源。

标准预防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卫生:包括身体清洁、保持清洁整洁的工作环境。

2.穿着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面罩、护目镜等,根据医疗行为的需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3.管理措施:包括消毒灭菌、去除污垢、安全消毒、垃圾处置等。

在开展常规医疗工作、应对突发感染、进行手术等医学活动时,标准预防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感染控制措施。

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将双手清洗、消毒,以防止手部传播病原微生物。

手卫生是保证标准预防的一个基础措施,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的方法。

在医疗检查、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医护人员与医疗器具、医疗财产及患者接触的双手往往是最致命的传染源,而清洁的双手也是最基本的防护方法之一。

因此,进行科学规范的手卫生是每位医务人员保护自己、保护患者、遏制疾病传播的关键手段。

正确的手卫生步骤为保证有效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手卫生步骤:1.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将双手和手指清洗至少15秒钟,特別是指甲周、指间等处。

2.间接接触后:接触到病人的物品或环境后,不要直接触碰自己或下一个病人,进行手消毒。

3.应急时手消毒:例行检查、设备维护等操作前后、进入隔离病房、接触具有高传染性的病原体等情况下,需进行手消毒。

4.分类消毒:根据不同健康医疗需求,如进行手术前的手消毒,采用其他特殊的方法进行分类消毒。

使用手卫生剂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手卫生剂不能替代手洗,应用手卫生剂的时间和次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手卫生剂应干燥后才能进行其他活动。

结尾在医学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进行正确的手卫生,可以防止伤口感染,减少经血、体液等传染性物质污染,最小化抵抗力低下或病原细菌携带者对他人产生的医源性感染风险。

同时,也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病原体的认知,掌握防护与治疗技能,减少职业伤害,为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沈锋2013.12医院感染定义(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48小时或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48小时内或在潜伏期内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院内感染部位及类型⏹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胸膜腔感染;⏹心血管系统:⏹侵犯心脏瓣膜的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血液系统⏹血管相关性感染⏹败血症;⏹输血相关感染。

⏹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腹(盆)腔内组织感染;⏹腹水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颅内脓肿;⏹椎管内感染;院内感染部位及类型⏹手术部位感染:⏹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褥疮感染;⏹烧伤感染;⏹乳腺脓肿或乳腺炎⏹脐炎;⏹婴儿脓疱病;⏹口腔及其他部位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关节和关节囊感染;⏹骨髓炎;⏹椎间盘感染;⏹生殖道:⏹外阴切口感染;⏹阴道穹隆部感染;⏹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

一、上呼吸道感染⏹发热(≥38. 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

⏹(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如COPD)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二、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符合下述六条之一⏹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

⏹ 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三、胸膜腔感染⏹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00 x 106/L。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

⏹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

四、侵犯心脏瓣膜(包括人工心瓣膜)的心内膜炎⏹下列情况之一:⏹1、外科手术或病理组织学发现心脏赘生物。

⏹2、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的证据。

⏹无其它明确原因解释:⏹发热;⏹新出现心脏杂音或杂音发生变化;⏹栓塞性改变;⏹皮肤异常表现(如淤斑、出血、疼痛性皮下肿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传导异常。

五、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三条之一⏹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五、血管相关性感染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 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六、输血相关感染临床诊断⏹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庚型等)、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弓形体病等。

⏹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1、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

⏹2、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

⏹3、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到病原体、免疫学标志物阳性、病原DNA或RNA阳性等。

六、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诊断⏹1、血液中找到病原体。

⏹2、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其血清在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IgG呈4倍升高。

⏹3、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

⏹4、病理活检证实。

⏹说明:⏹1.病人可有症状、体征,也可仅有免疫学改变。

⏹ 2.艾滋病潜伏期长,受血者在受血后6个月内可出现HIV抗体阳性,后者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但需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

七、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三条之一⏹1、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2、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3、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七、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诊断:四条之一⏹1、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

⏹2、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

⏹3、从血液或粪便中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达到诊断标准。

⏹4、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如毒素测定)判定系肠道病原体所致。

⏹说明:⏹1、急性腹泻次数应≥3次/24小时。

⏹2、应排除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八、胃肠道感染⏹患者出现发热(≥38℃)、恶心、呕吐和(或)腹痛、腹泻,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从外科手术或内镜取得组织标本或外科引流液培养出病原体。

⏹2、上述标本革兰染色或氢氧化钾浮载片可见病原体、多核巨细胞。

⏹3、手术或内镜标本显示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九、腹(盆)腔内组织感染⏹临床诊断:⏹包括胆囊、胆道、肝、脾、胰、腹膜、膈下、盆腔、其它组织或腔隙的急性感染,含持续腹膜透析继发性腹膜炎。

⏹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中任何两项,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同时有检验、影像学检查的相应异常发现。

⏹1、发热、38℃。

⏹2、恶心、呕吐。

⏹3、腹痛、腹部压痛或反跳痛或触及包块状物伴触痛。

⏹4、黄疸。

九、腹(盆)腔内组织感染病原学诊断:两条之一⏹1、经手术切除、引流管、穿刺吸引或内镜获取的标本检出病原体。

⏹2、血培养阳性,且与局部感染菌相同或与临床相符。

十、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临床诊断:三条之一⏹1、发热、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婴儿前自张力高、意识障碍)之一、脑膜刺激征(颈抵抗、布、克氏征阳性、角弓反张)之一、脑脊液(CSF)炎性改变。

⏹2、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症、及脑脊液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或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

⏹3、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发热、不典型颅高压症状体征、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增多。

十、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病原学诊断:三条之一⏹1、脑脊液中培养出病原菌。

⏹2、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免疫学检测阳性。

⏹3、脑脊液涂片找到病原菌。

十一、颅内脓肿(包括脑脓肿、硬膜下和硬膜外脓肿等)⏹临床诊断:两条之一⏹1、发热、颅高压症状之一、颅内占位体征(功能区定位征),并具有以下影像学检查证据之一:⏹(1)CT扫描。

⏹(2)脑血管造影。

⏹(3)核磁共振扫描。

⏹(4)核素扫描。

⏹2、外科手术证实。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穿刺脓液或组织活检找到病原体,或细菌培养阳性。

十二、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1、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2、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十二、泌尿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四条之一⏹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 。

⏹2、耻骨联合上膀胧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菌≥103cfu/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 ×400),在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通常为1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浓度≥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浓度105cfu/ml,视为泌尿系统感染。

十三、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十四、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十五、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下述三条之一⏹1、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十六、皮肤感染⏹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皮肤有脓性分泌物、脓疤、疖肿等。

⏹2、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者。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抽吸物中培养出病原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